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术式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叶亮亮 周立田 +4 位作者 焦磊 丁俊宏 余前 刘维军 杨平来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围术期指标、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前白蛋白(PA)水平、神经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纳入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入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83例基底节...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围术期指标、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前白蛋白(PA)水平、神经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纳入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入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83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资料,其中43例患者接受导航辅助神经内镜硬通道微创治疗(内镜组),余40例接受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开颅组)。对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的血清NSE、PA水平、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开颅组相比,内镜组手术时间较长,出血量较少,血肿清除率较高,ICU入住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04、8.332、10.222、9.180,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7 d血清NSE、NIHSS评分明显降低(t=28.137、19.333、30.472、16.683,P<0.05),且内镜组术后7 d的血清NSE及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75、10.113,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7 d血清PA明显升高(t=-13.077、-9.189,P<0.05),且内镜组术后7 d的血清PA明显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1,P<0.05)。内镜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30%,较开颅组的30.0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05,P<0.05)。结论导航辅助神经内镜硬通道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HICH具有微创、高效、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特点,相比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区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内镜 导航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前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2
作者 孔祥铨 毛恩霞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9期113-116,共4页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幕上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幕上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幕上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幕上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87.53±6.95)mL,少于对照组的(168.95±14.53)mL,手术时间为(65.24±7.25)min,住院时间为(14.42±2.31)d,均短于对照组的(107.21±10.54)min、(20.53±2.97)d,血肿清除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80.39%,并发症发生率为3.92%,低于对照组的17.6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11.57±1.56)分,低于对照组的(15.31±2.15)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为(79.84±5.21)分,高于对照组的(70.58±4.3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中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分别为(78.53±4.98)分、(78.96±4.56)分、(80.53±4.16)分、(81.96±5.3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9.75±4.20)分、(71.34±3.97)分、(72.46±3.42)分、(73.59±4.11)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存在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更能够减轻幕上HICH患者的神经损伤,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上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研究
3
作者 董朋 吴长周 《智慧健康》 2024年第5期143-146,共4页
目的 探究对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效果以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32例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开展神经内镜下手术的74例患者作为... 目的 探究对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效果以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32例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开展神经内镜下手术的74例患者作为内镜组,再将开展开颅显微手术的58例患者作为显微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出血量变化情况、出院时脑出血症状缓解评分、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概率和手术预后效果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脑部血肿都得到了有效清除,并且使用内镜治疗的患者术后残余血量更少,对血肿部位的清除更为彻底(P<0.05);两组患者在出院时脑出血不适症状表现都低于5分(P>0.05);两组均有超过半数的患者获得了较好预后,并且内镜组预后情况更加理想(P<0.05);内镜组出现术后并发症概率更低(P<0.05)。结论 对于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来说,无论是内镜手术还是开颅显微手术,都能有效清除其脑部血肿,缓解其脑出血症状,并且超过半数患者在治疗后都能获得较好预后,开展神经内镜下手术的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治疗 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 显微镜下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预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应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8
4
作者 孙凌云 张小强 +1 位作者 王湘 周辉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424-427,共4页
目的:观察超早期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采用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49例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 目的:观察超早期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3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采用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49例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9%,与对照组(71.4%)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33.4±10.8)min,低于对照组患者(81.5±34.2)min(P<0.05);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分别为(94.3±5.2)%和(87.7±6.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肿吸收时间分别为(5.4±1.3)d和(6.9±1.2)d,住院时间分别为(17.9±6.9)d和(23.3±7.2)d,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较手术前均有了改善,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早期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良好,有效率高,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超早期 小骨窗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微创等3种术式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血肿微创清除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14
5
作者 孙杰 常谦 +8 位作者 吴泽宇 赵楠 刘兴海 苏平 刘俊 高鸿 李俊彦 岑键昌 刘博虎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2期253-258,共6页
目的比较并评价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术和颅骨钻孔+尿激酶输注+导管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血肿清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法将90例HICH患者分为3组:小骨窗开颅术(A组),颅骨钻孔+尿激酶输注+导管引流术(B组),神经内镜... 目的比较并评价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术和颅骨钻孔+尿激酶输注+导管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血肿清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法将90例HICH患者分为3组:小骨窗开颅术(A组),颅骨钻孔+尿激酶输注+导管引流术(B组),神经内镜手术(C组),每组30例。比较3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死亡率、GCS评分、GOS评分、再出血率、肺炎发生率、颅内感染率等并发症。ELISA方法测量所有脑出血患者外周血IL-4、IL-6、IL-8、IL-10和S100β蛋白水平。结果成功完成所纳入的各组脑出血患者手术,A组、B组、C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分别为74.5%、43.1%、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手术时间、再出血率、肺炎发生率、死亡率低于A组和B组(P<0.05)。手术6月后GOS评分显示C组患者Ⅰ级和Ⅱ级人数高于A组和B组(P<0.05),而III级、IV级和V级人数分别低于A组和B组(P<0.05)。C组患者术后72 h外周血液IL-10水平高于A组和B组(P<0.05),而IL-4、IL-6和IL-8水平低于A组和B组(P<0.05)。在术后28 d,C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技术的微创、直观、较高的血肿清除率,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明显改善临床预后,可能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更有前景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颅骨钻孔+尿激酶输注+导管引流术 小骨窗开颅术 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和ET、AV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9
6
作者 龙晓东 刘之彝 杨与敏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3期169-173,共5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血清内皮素(ET)、血管升压素(AVP)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96例HICH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血清内皮素(ET)、血管升压素(AVP)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96例HICH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在发病24h内进行手术,对照组行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和血清ET、AVP水平,并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缩短(P<0.05),两组血肿清除率相当(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58.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0%(P<0.05);观察组术后的生理健康方面和精神健康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d的血清ET和AVP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但组间数据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合并再出血、肺部感染和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3.04%、8.70%、8.70%,与对照组的4.44%、22.22%、 2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HICH患者,给予超早期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疗效满意,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还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血清ET和AVP水平,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超早期 小骨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血清内皮素 血管升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与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优劣差异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振宁 叶嘉文 +2 位作者 江耿思 刘小红 陈桂增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27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与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优劣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予以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研究组31... 目的:探讨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与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优劣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予以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研究组31例予以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血清指标、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研究组血肿清除率(93.54%)明显高于对照组(25.80%),研究组再出血发生率(3.22%)明显低于对照组(12.92%),研究组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9.67%)明显低于对照组(22.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颅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肿体积变化率、引流(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5 d脑水肿体积增加率、引流管置管时间均明显低于研究组,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SOD、CRP、MDA、IL-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SOD均显著降低,CRP、MDA、IL-6均显示升高,且研究组CRP、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GOS评分、术后21 d SNSS评分、Barthel评分、术后7 d SN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对基底节区脑出血疾病中脑血肿有很强清除效果,且能有效降低患者再次出血风险,减轻出血区周围脑组织水肿程度,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 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 基底节区脑出血 颅内感染 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结合康复技术及疏血通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邵文泽 王东雁 +4 位作者 宋卫东 景兆德 王明 王蒙 杨静舒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4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康复技术及疏血通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酒泉市人民医院接受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84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其分...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康复技术及疏血通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酒泉市人民医院接受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84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从术后1周开始给予乙酰谷酰胺与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观察组从术后1周开始给予针刺结合康复技术及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环磷酸腺苷(c AM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环磷酸鸟苷(c GM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技术及疏血通注射液治疗HICH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可改善其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增强神经与血管的再生能力,进而提高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康复技术 疏血通注射液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30~50ml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志强 夏吉勇 +2 位作者 路长宇 苗林 郭吉卫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5期572-574,共3页
目的:比较软通道穿刺引流术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中小量(30~50ml)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寻求治疗中小量脑出血更合理更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30~50ml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将其随... 目的:比较软通道穿刺引流术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中小量(30~50ml)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寻求治疗中小量脑出血更合理更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30~50ml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小骨窗血肿清除治疗组和软通道穿刺治疗组,各39例。观察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再出血发生率、死亡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以及3个月后的ADL分级状况。结果:软通道穿刺组术后感染、癫痫、脑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小骨窗血肿清除组(P〈0.05);两组间死亡率、再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通道组和小骨窗组恢复良好率分别为74.36%(29/39)和69.23%(27/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通道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均小于小骨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小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软通道穿刺引流术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相比治疗效果相似,费用较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软通道穿刺 小骨窗开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锦丰 凌国源 +1 位作者 玉石 陈文斗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11期1403-1405,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术后1年ADL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1.82%,较对照组的54.55%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1年观察组患者ADL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12%,较对照组的33.33%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小骨窗开颅术可提高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 小骨窗开颅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习 《河北医学》 CAS 2013年第4期564-566,共3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给予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对两组患者手术... 目的:探讨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给予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脑水肿、消化道出血、切口脑脊液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达到显效及有效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是一种损伤小、恢复快的治疗方式,将其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可以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渝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1401-1403,共3页
目的 探讨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2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脑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脑血肿... 目的 探讨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2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脑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脑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脑脊液漏发生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1.95%,无效率为8.05%,并发症发生率为14.94%;对照组有效率为62.07%,无效率为37.93%,并发症发生率为37.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安全有效,治疗效果优越,值得临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 脑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 脑出血 常规骨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骨瓣开颅脑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车俊城 郑玉莲 王磊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14期2009-2012,共4页
目的 探究与分析常规骨瓣开颅脑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脑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以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治疗的实验组... 目的 探究与分析常规骨瓣开颅脑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脑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以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治疗的实验组和以常规骨瓣开颅脑血肿清除术治疗的对照组,每组45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血肿清除率.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1,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分别为(1.88±0.41)h、(82.29±14.22)%、(12.15±5.65)d,对照组分别为(2.24±0.55)h、(61.25±13.25)%、(20.45±8.43)d;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11%、3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突出,相比于常规骨瓣开颅脑血肿清除术具有诸多优势,可作为一种理想方法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骨瓣开颅脑血肿清除术 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术与微创介入血肿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 被引量:8
14
作者 薛咏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0年第9期25-28,共4页
目的观察微创介入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神经外科收治的HICH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接受微创介入血肿穿刺引流... 目的观察微创介入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神经外科收治的HICH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接受微创介入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采用NIHSS评分量表比较两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用Barthel指数评价两组术后生活能力;比较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铁蛋白(SF)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1周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介入血肿穿刺引流术在改善HICH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方面均优于小骨窗开颅术,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术 微创介入血肿穿刺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治疗方式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辛志成 蒋超超 +3 位作者 苏强 章元 胡夷 施顺孝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第10期59-61,91,共4页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治疗方式进行临床研究。方法以2014年6月—2019年6月间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采取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12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3种不同手术...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不同手术治疗方式进行临床研究。方法以2014年6月—2019年6月间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采取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12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3种不同手术治疗方式患者术后ADL进行评价和对比。结果实施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者,术后3个月ADL≤III级为58.2%,≤IV为77.6%;实施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者,术后3个月ADL≤III为82.8%,≤IV为93.1%;实施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的患者,术后3个月ADL≤III为56.4%,≤IV为76.9%。3种手术方式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率比其他两种要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20,P<0.05)。结论3种手术方式各有其相对的适应证,应根据病情变化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 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外侧裂入路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血肿清除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保来 《临床研究》 2022年第4期29-31,共3页
目的为了探究小骨窗外侧裂入路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血肿清除率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136例年龄>60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8例,对照... 目的为了探究小骨窗外侧裂入路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血肿清除率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136例年龄>60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8例,对照组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研究组行小骨窗外侧裂入路神经内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外侧裂入路神经内镜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利于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进一步缩短住院时间,促进血肿清除,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外侧裂入路神经内镜 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 血肿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不同血肿体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琳 《黑龙江医学》 2019年第9期1070-1071,共2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不同血肿体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对比。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12月间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运用小骨窗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的不同血肿体积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小量血肿体积与大量血肿...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不同血肿体积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对比。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12月间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运用小骨窗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的不同血肿体积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小量血肿体积与大量血肿体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选择小量血肿体积患者,观察组选择大量血肿体积患者。手术后对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估,比较手术后两组患者血肿量与NIHSS评分及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清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肿量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清除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小骨窗开颅手术用于治疗不同血肿体积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血肿清除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开颅手术 不同血肿体积 高血压性脑出血 血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钻孔引流术和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的疗效和预后比较 被引量:67
18
作者 付光辉 刘全 +4 位作者 覃军 潘淳 覃旺友 黎洪凯 梁湛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0年第6期414-418,共5页
目的对比微创钻孔引流术和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的疗效和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广西象州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4例高血压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微创... 目的对比微创钻孔引流术和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性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的疗效和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广西象州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4例高血压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微创钻孔引流术(研究组)和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每组各42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和再出血情况;记录术后3周时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以及术后3个月时日常生活能力(ADL)评级和病死率。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3周时的GOS[(3.4±0.6)和(3.1±0.9)分,P=0.347]和GCS[(11.6±1.3)和(11.2±1.7)分,P=0.539]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内,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病死率[4.76%(2/42)和2.38%(1/42),P=0.557]、术后3个月时ADL优良率[78.57%(33/42)和88.09%(37/42),P=0.24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对高血压基底节区中等量脑出血均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清除血肿,而微创钻孔引流术手术时间更短,并发症更少,应用价值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 颅内血肿清除术 钻孔引流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劣差异 被引量:16
19
作者 官春城 郭铭 +2 位作者 梁晓华 龙潮新 余英教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劣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颅内微创穿刺血肿... 目的探讨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优劣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3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和对照组(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其中研究组66例,对照组73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预后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周和2周,研究组出血量跟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CS评分和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并发症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有效清除血肿,加快神经损伤恢复,提高生活活动能力,且不会增加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 小骨窗血肿清除术 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的应用对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立新 蔡东敏 +4 位作者 徐茂法 宋清安 董晓巧 陈景森 王林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16期1814-1818,共5页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的应用对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自发性基底核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初发性自发性基底核脑出血患者14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74例,其中观察组术中在血肿... 目的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的应用对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自发性基底核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初发性自发性基底核脑出血患者14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74例,其中观察组术中在血肿腔内植入带脑室导管颅内压探头行术后持续颅内压监测并指导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预后不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1~3分)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再出血和颅内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甘露醇使用量、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预后不良比例显著下降(均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术中植入颅内压探头术后实时监测颅内压指导临床治疗是脑出血患者术后6个月神经功能恢复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术中植入颅内压探头、术后实时监测颅内压指导脑出血治疗安全可靠,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颅内压监测 小骨窗开颅 血肿清除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