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W ITERATIVE SUPER-TRELLIS DECODING WITH SOURCE A PRIORI INFORMATION FOR VLCS WITH TURBO CODES 被引量:3
1
作者 Liu Jianjun Tu Guofang Wu Weiren 《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 2007年第1期122-127,共6页
A novel Joint Source and Channel Decoding (JSCD) scheme for Variable Length Codes (VLCs) concatenated with turbo codes utilizing a new super-trellis decoding algorithm is presented in this letter. The basic idea of ou... A novel Joint Source and Channel Decoding (JSCD) scheme for Variable Length Codes (VLCs) concatenated with turbo codes utilizing a new super-trellis decoding algorithm is presented in this letter. The basic idea of our decoding algorithm is that source a priori information with the form of bit transition probabilities corresponding to the VLC tree can be derived directly from sub-state transitions in new composite-state represented super-trellis. A Maximum Likelihood (ML) decoding algorithm for VLC sequence estimations based on the proposed super-trellis is also describ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iterative decoding scheme can obtain obvious encoding gain especially for Reversible Variable Length Codes (RVLCs),when compared with the classical separated turbo decoding and the previous joint decoding not considering source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int source and Channel decoding (JSCD) Variable Length Codes (VLCs) Turbo codes Super-trell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Iterative Detection/Decoding Algorithm of Correlated Sources for the LDPC-Based Relay Systems 被引量:1
2
作者 Haiqiang Chen Hang Cao +3 位作者 Xiangcheng Li Youming Sun Haibin Wan Tuanfa Qin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7年第9期190-198,共9页
An iterative detection/decoding algorithm of correlated sources for the LDPC-based relay systems is presented. The signal from the source-destination(S-D) link is formulated as a highly correlated counterpart from the... An iterative detection/decoding algorithm of correlated sources for the LDPC-based relay systems is presented. The signal from the source-destination(S-D) link is formulated as a highly correlated counterpart from the relay-destination(R-D) link. A special XOR vector is defined using the correlated hard decision information blocks from two decoders and the extrinsic information exchanged between the two decoders is derived by the log-likelihood ratio(LLR) associated with the XOR vector. Such the decoding scheme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turbo-like detection/decoding algorithm, where the extrinsic information is computed by the side information and the soft decoder outputs.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presented algorithm has a slightly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traditional turbo-like algorithm(Taking the(255,175) EG-LDPC code as an example, it achieves about 0.1 dB performance gains aroundBLER=10^(-4)). Furthermore, the presented algorithm requires fewer computing operations per iteration and has faster convergence rate. For example, the average iteration of the presented algorithm is 33 at SNR=1.8 dB, which is about twice faster than that of the turbo-like algorithm, when decoding the(961,721) QC-LDPC code. Therefore, the presented decoding algorithm of correlated sources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decoding solution for the LDPC-based relay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RELATED sources ITERATIVE de-coding LDPC CODES RELAY chann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Arithmetic Coding System Combining Source Channel Coding and MAP Decoding
3
作者 逄玉叶 孙军 王嘉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 EI 2007年第4期442-447,共6页
A new arithmetic coding system combining source channel coding and maximum a posteriori decoding were proposed. It combines source coding and error correction tasks into one unified process by introducing an adaptive ... A new arithmetic coding system combining source channel coding and maximum a posteriori decoding were proposed. It combines source coding and error correction tasks into one unified process by introducing an adaptive forbidden symbol. The proposed system achieves fixed length code words by adaptively adjusting the probability of the forbidden symbol and adding tail digits of variable length.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d MAP decoding metric was derived. The proposed system can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on AWGN channels with various noise levels by using both hard and soft decision with BPSK modulation.The results show its performance is slightly better than that of our adaptive arithmetic error correcting coding system using a forbidden symb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THMETIC code (AC) forbidden SYMBOL joint source channel coding (JSCC) MAXIMUM a POSTERIORI (MAP) deco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grated Joint Source-Channel Symbol-by-Symbol Decoding of Variable-Length Codes Using 3-D MAP Sequence Estimation 被引量:1
4
作者 WU Jing CHEN Shuzhen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2007年第3期471-475,共5页
Most of multimedia schemes employ variable-length codes (VLCs) like Huffman code as core components in obtaining high compression rates. However VLC methods are very sensitive to channel noise. The goal of this pape... Most of multimedia schemes employ variable-length codes (VLCs) like Huffman code as core components in obtaining high compression rates. However VLC methods are very sensitive to channel noise.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salvage as many data from the damaged packets as possible for higher audiovisual quality.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ntegrated joint source-channel decoder (I-JSCD) at a symbol-level using three-dimensional (3-D) trellis representation for first-order Markov sources encoded with VLC source code and convolutional channel code. This method combines source code and channel code state-spaces and bit-lengths to construct a two-dimensional (2-D) state-space, and then develops a 3-D trellis and a maximum a-posterior (MAP) algorithm to estimate the source sequence symbol by symbol. Experiment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our method results in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decoding performance, it can salvage at least half of (50%) data in any channel error rate, and can provide additional error resilience to VLC stream like image, audio, video stream over high error rate lin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ed joint source-channel decoding (I-JSCD) variable-length code (VLC) exp-Golomb code convolutional code: maximum a-oosteriori (M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oint Source-Channel Decoding Scheme for Image Transmission over Wireless Channel
5
作者 Xiao Dong-liang Sun Hong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2002年第3期307-312,共6页
We improve the iterative decoding algorithm by utilizing the “leaked” residual redundancy at the output of the source encoder without changing the encoder structure for the noisy channe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 We improve the iterative decoding algorithm by utilizing the “leaked” residual redundancy at the output of the source encoder without changing the encoder structure for the noisy channe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using the residual redundancy of the compressed source in channel decoding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the error correction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rbo code joint source-channel decoding residual redundancy arithmetic co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grated Joint Source-Channel Decoding for H.264 Video Transmission
6
作者 WU Jing CHEN Shuzhen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 CAS 2007年第6期1057-1062,共6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ntegrated joint source-channel decoder (I-JSCD) using Max-Log-MAP method for sources encoded with exp-Golomb codes and convolutional codes, and proposes a system applying this method to decod...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ntegrated joint source-channel decoder (I-JSCD) using Max-Log-MAP method for sources encoded with exp-Golomb codes and convolutional codes, and proposes a system applying this method to decoding the VLC data, e.g. motion vector differences (MVDs), of H.264 across an AWGN channel. This method combines the source code state-space and the channel code state-space together to construct a joint state-space, develops a 3-D trellis and a maximum a-posterior (MAP) algorithm to estimate the source sequence symbol by symbol, and then uses max-log approximation to simplify the algorithm.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system gives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on peak signal-to-noise ratio (PSNR) (maximum about 15 dB) than a separate scheme. This also leads to a higher visual quality of video stream over a highly noisy chann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64 motion vector difference (MVD) integrated joint source-channel decoding (I-JSCD) variable-length code (VLC) exp-Golomb code MAX-LOG-M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声学相机音频采集系统设计
7
作者 温锦龙 师蔚 +1 位作者 胡定玉 廖爱华 《电子科技》 2025年第4期66-72,共7页
针对基于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声学相机音频采集方案存在信号采集效率低下、硬件逻辑复杂度高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高效的基于FPGA声学相机音频采集系统设计方案。在FPGA内部使用级联的高效解码滤波器对多通道PDM(Pulse... 针对基于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声学相机音频采集方案存在信号采集效率低下、硬件逻辑复杂度高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高效的基于FPGA声学相机音频采集系统设计方案。在FPGA内部使用级联的高效解码滤波器对多通道PDM(Pulse Density Modulation)音频信号流进行解码以减少硬件计算工作量。FPGA采集多通道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麦克风的PDM数据流进行位拼接并补码为有符号数,各帧数据包通过AXI4-Stream总线协议在各个级联滤波器中进行流水线操作,并行运行整个解码过程来简化硬件逻辑的复杂性。解码后的数据通过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进行千兆以太网传输来保证实时性。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数据解码延时小于200μs,硬件逻辑资源占用率小于60%,数据丢包率为0%,表明所提方案实时性高、稳定性强,可为基于FPGA的声学相机设计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声学相机 PDM音频解码 MEMS麦克风 声源定位 AXI4-Stream总线协议 千兆以太网 滤波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通信的数学理论 被引量:2
8
作者 牛凯 张平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9,共53页
自从1948年经典信息论诞生以来,在其指导下,现代通信技术已经逼近了理论性能极限,例如信息熵H(U)、信道容量C=max_(p(x))I(X;Y)以及率失真函数R(D)=min_(p(x|x):Ed(x,x)≤D)I(X;X)。长期以来,由于经典信息论只研究语法信息,限制了通信... 自从1948年经典信息论诞生以来,在其指导下,现代通信技术已经逼近了理论性能极限,例如信息熵H(U)、信道容量C=max_(p(x))I(X;Y)以及率失真函数R(D)=min_(p(x|x):Ed(x,x)≤D)I(X;X)。长期以来,由于经典信息论只研究语法信息,限制了通信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研究语义信息处理与传输的通信技术获得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语义通信开辟了未来通信技术发展的新方向,但还缺乏一般性的数学指导理论。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构建了语义信息论的理论框架,对语义信息的度量体系与语义通信的理论极限进行了系统性阐述。首先,通过深入分析各类信源的数据特征,以及各种下游任务的需求,总结归纳出语义信息的普遍属性——同义性。由此指出语义信息是语法信息的上级概念,是许多等效或相似语法信息的抽象特征,表征隐藏在数据或消息背后的含义或内容。将语义信息与语法信息之间的关系命名为同义映射,这是一种“一对多”映射,即一个语义符号可以由许多不同的语法符号表示。基于同义映射f这一核心概念,引入语义熵H_(s)(U)作为语义信息的基本度量指标,表示为信源概率分布与同义映射的泛函。在此基础上,引入上/下语义互信息I^(s)(X;Y)(I_(s)(X;Y)),语义信道容量C_(s)=max_(f_(xy))max_(p_((x)))I^(s)(X;Y)以及语义率失真函数R_(s)(D)=min_({f_(x),f_(x)})min_(p(x|x):Ed_(s)(x,x)≤D)I_(s)(X;X),从而构建了完整的语义信息度量体系。这些语义信息度量是经典信息度量的自然延伸,都由同义映射约束,如果采用“一对一”映射,则可以退化为传统的信息度量。由此可见,语义信息度量体系包含语法信息度量,前者与后者具有兼容性。其次,证明了3个重要的语义编码定理,以揭示语义通信的性能优势。基于同义映射,引入新的数学工具——语义渐近均分(AEP),详细探讨了同义典型序列的数学性质,并应用随机编码和同义典型序列译码/编码,证明了语义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语义信道编码定理和语义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类似于经典信息论,这些基本编码定理也都是存在性定理,但它们指出了语义通信系统的性能极限,在语义信息论中起着关键作用。由同义映射和这些基本编码定理可以推断,语义通信系统的性能优于经典通信系统,即语义熵小于信息熵H_(s)(U)≤H(U),语义信道容量大于经典信道容量C_(s)≥C,以及语义率失真函数小于经典率失真函数R_(s)(D)≤R(D)。最后,讨论了连续条件下的语义信息度量。此时,同义映射转换为连续随机变量分布区间的划分方式。相应地,划分后的子区间被命名为同义区间,其平均长度定义为同义长度S。特别是对于限带高斯信道,得到了一个新的信道容量公式C_(s)=B log[S^(4)(1+P/N_(0)B)],其中,平均同义长度S表征了信息的辨识能力。这一容量公式是经典信道容量的重要扩展,当S=1时,该公式退化为著名的香农信道容量公式。综上所述,语义信息论依据同义映射这一语义信息的本质特征,构建了语义信息的度量体系,引入新的数学工具,证明了语义编码的基本定理,论证了语义通信系统的性能极限,揭示了未来语义通信的巨大性能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义映射 语义熵 上/下语义互信息 语义信道容量 语义失真 语义率失真函数 语义典型序列 同义典型序列 同义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通信中Polar码的编译码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洁 《电子科技》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为了优化第五代通信技术的实现复杂度和信息传输速度,基于信道极化现象的Polar码逐渐受到了关注与研究,并产生了诸多行业标准以及研究成果。近年来,Polar码编译码技术的发展与优化促进了第五代通信技术的普及,而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应... 为了优化第五代通信技术的实现复杂度和信息传输速度,基于信道极化现象的Polar码逐渐受到了关注与研究,并产生了诸多行业标准以及研究成果。近年来,Polar码编译码技术的发展与优化促进了第五代通信技术的普及,而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应用也推动了底层编译码技术的进一步更新。文中通过回顾Polar码编译码技术的研究历史,总结了第五代通信中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脉络,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和讨论了当前编译码理论的问题与需求,提出了未来通信技术中底层编译码理论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通信 Polar码 编码理论 译码算法 香农极限 计算复杂度 信源编码 信道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TLAB在信源编译码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杨小凤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4期195-198,共4页
针对“通信原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信源编译码技术具有概念抽象、理论性强、应用方法灵活等特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引入MATLAB软件对重要的教学内容进行建模仿真和性能分析,在信源编译码技... 针对“通信原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信源编译码技术具有概念抽象、理论性强、应用方法灵活等特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引入MATLAB软件对重要的教学内容进行建模仿真和性能分析,在信源编译码技术教学中应用MATLAB软件演示了两种主要的信源编译码方法——脉冲编码调制和增量调制的程序和波形,提高了教学直观性及趣味性,促进了学生对信源编译码的基本方法和主要特点的理解和掌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改革 信源编译码 应用型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雷达 被引量:17
11
作者 陈颙 张尉 +2 位作者 陈汉林 齐诚 陈棋福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利用绿色、环保的人工震源,主动向地下发射地震波,构建地震雷达,实现大范围的地下探测,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前沿课题.最早,探测地球内部利用的是天然地震产生的地震波,这是因为天然地震释放的能量大,一次天然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万吨级炸... 利用绿色、环保的人工震源,主动向地下发射地震波,构建地震雷达,实现大范围的地下探测,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前沿课题.最早,探测地球内部利用的是天然地震产生的地震波,这是因为天然地震释放的能量大,一次天然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万吨级炸药.几千公里远处仍可以接收到信噪比大于1的地震波信号,但天然地震发生频度低和震源位置定位精度低限制了利用天然地震进行地下探测的精度;后来,利用人工源的地震勘探得到迅速的发展,探测精度明显提高,但受到人工源能量的限制,探测的空间尺度有限;今天,以小当量激发实现大尺度探测是发展地震雷达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将地震波理论和现代信息科学相结合的一个新的领域.发展人工震源的编码和接收信号的解码等理论和技术,可以从电磁波雷达在过去半个世纪所经过的道路得到许多借鉴和启发.可以预期,地震雷达的发展将会对观测地震学带来全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震源 雷达 编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HDTV信源解码器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4
12
作者 国狄非 国澄明 +2 位作者 张涛 陈珊 俞斯乐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87-791,共5页
实现了以专用芯片组为核心器件的HDTV信源解码器.该解码器可配接不同制式的前端,组成完整的机顶盒方案;可对符合MPEG 2的视频流进行解码并兼容各种模拟电视的接收;可对AC 3或MPEG两种音频解码;提供了一个支持实时操作系统的硬件平台,在... 实现了以专用芯片组为核心器件的HDTV信源解码器.该解码器可配接不同制式的前端,组成完整的机顶盒方案;可对符合MPEG 2的视频流进行解码并兼容各种模拟电视的接收;可对AC 3或MPEG两种音频解码;提供了一个支持实时操作系统的硬件平台,在该平台上可以实现复杂的数字电视应用程序.该文重点叙述它主要的硬件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TV 数字电视 信源解码器 机顶盒 数字高清晰度电视 音频解码 MPEG-2 A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清晰度电视芯片中视频和音频同步的异步实现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维东 姚庆栋 虞露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2-76,共5页
高清晰度电视的传输流采用了MPEG 2系统层标准ISO/IEC 13818 1。阐述了高清晰度电视 (HDTV)传送流中时间信息码在视频和音频同步中的作用 ,分析了信源解码器中视频和音频同步的原理。就实际芯片中系统时钟的恢复、视频和音频的跳帧等机... 高清晰度电视的传输流采用了MPEG 2系统层标准ISO/IEC 13818 1。阐述了高清晰度电视 (HDTV)传送流中时间信息码在视频和音频同步中的作用 ,分析了信源解码器中视频和音频同步的原理。就实际芯片中系统时钟的恢复、视频和音频的跳帧等机制进行了讨论 ,并提出了一种非锁相异步全数字视音频同步实现方案。该方案采用了直接置数法恢复系统时钟 ,滞后跳帧法实现视频与系统时钟的同步 ,数字锁相法控制音频与系统时钟同步。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步 高清晰度电视 信源解码 视频同步 音频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语音信源编解码技术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红军 钟子发 陈润洁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5-29,共5页
依据GSM协议,介绍了GSM系统所采用的语音信源RPE-LTP(规则码激励长期预测)编码技术,详细阐述了相应的信源解码模型和解码算法,并在工程实现中对算法性能进行了大量的测试,验证了解码模型的可行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GSM 移动通信 语音编解码 信源编解码技术 RPE-LTP 算法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用DSP的数字电视信源解码器硬件实现 被引量:3
15
作者 国澄明 付兴 +3 位作者 董博 朱永松 张凤珊 肖瑞珠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7-630,共4页
针对目前国际上数字电视信源解码器主流解决方案即专用芯片方案缺乏广泛适应性和功能改变的灵活性等,提出了基于通用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6415的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信源解码器的总体设计方案和硬件实现方法,该方案可用软件实时实现传... 针对目前国际上数字电视信源解码器主流解决方案即专用芯片方案缺乏广泛适应性和功能改变的灵活性等,提出了基于通用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6415的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信源解码器的总体设计方案和硬件实现方法,该方案可用软件实时实现传送流解复用、音频和视频解码,系统运行稳定可靠,音、视频输出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信号处理器 标准清晰度电视 信源解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视频编码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建 苏凯雄 朱宇耀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42-747,共6页
通过分析和比较基于传统视频编码架构和基于分布式视频压缩感知的视频压缩感知编码技术的主要特性,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帧间模式决策的混合式视频压缩感知编码模型.针对不同的图像内容变化速率、感知帧测量率以及图像组尺寸等情况,分别进... 通过分析和比较基于传统视频编码架构和基于分布式视频压缩感知的视频压缩感知编码技术的主要特性,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帧间模式决策的混合式视频压缩感知编码模型.针对不同的图像内容变化速率、感知帧测量率以及图像组尺寸等情况,分别进行算法的仿真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混合式视频压缩感知编码技术能够在高保真重建视频序列的同时,兼顾编解码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压缩 压缩感知 分布式信源 编码 解码
原文传递
数字视频广播接收机技术的最新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6
17
作者 林连魁 王群生 张建民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8-21,共4页
分析了数字视频广播接收机的分类及组成,并着重介绍了数字视频广播接收机技术的最新进展情况。
关键词 数字视频广播 综合解码接收机 信道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多码率语音编码流的可靠传输 被引量:5
18
作者 赵训威 张平 王檀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75-181,共7页
自适应多码率语音编码已入选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语音压缩编码方案。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压缩语音传输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统计比较。利用压缩语音比特流中的固用冗余的信道译码算法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仿真结果表... 自适应多码率语音编码已入选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语音压缩编码方案。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压缩语音传输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统计比较。利用压缩语音比特流中的固用冗余的信道译码算法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仿真结果表明利用信源冗余信息的信道译码器可以获得较大的编码增益。本文所用的信道编码方案为适合语音传输的卷积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 自适应多码率语音编码 代数码本激励线性预测 信道编码 最大后验概率译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密钥控制的联合信源信道与安全算术码编译码算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鄢懿 张灿 +2 位作者 郭振永 高绍帅 陈德元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553-2559,共7页
该文针对深空通信、移动通信等资源受限网络中的信息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传输,提出一种基于混沌密钥控制的联合信源信道与安全算术码编译码算法。该算法在编码端通过混沌映射1控制在算术码内嵌入多个禁用符号,将信道编码检错与密码... 该文针对深空通信、移动通信等资源受限网络中的信息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传输,提出一种基于混沌密钥控制的联合信源信道与安全算术码编译码算法。该算法在编码端通过混沌映射1控制在算术码内嵌入多个禁用符号,将信道编码检错与密码流的扰乱相结合;同时,通过混沌映射2控制信源符号的算术编码,将信源编码与信息安全相结合,实现了联合信源信道与信息安全编译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现有的同类算法相比,当误包率为10^(-3)时,改善编译码性能0.4 dB,同时增强了可靠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信源信道与安全编译码 算术码 禁用符号 混沌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便携型彩色液晶电视的设计与制作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强华 朱韶伟 黄昌华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0-273,共4页
在分析研究液晶电视的调谐器、中频放大电路、音视频解码电路、液晶行列驱动电路、液晶屏和电源等部分的基础上,对其核心部分液晶显示器升压电路、调谐电压电路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将视频解码电路进行合理布局和调试,提出了驱动电压转换以... 在分析研究液晶电视的调谐器、中频放大电路、音视频解码电路、液晶行列驱动电路、液晶屏和电源等部分的基础上,对其核心部分液晶显示器升压电路、调谐电压电路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将视频解码电路进行合理布局和调试,提出了驱动电压转换以及NTSC制改为PAL制的改制方法。用TFT液晶屏作显示器,同时为了与液晶显示器重量轻、耗电少的优势相配合,在电源的选择上,抛弃传统的变压器降压方式,采用开关电源供电,降低了功耗,体积和重量大大地减小,研制出一台具有较高收视性能的彩色液晶电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电视 TFT液晶屏 背光源 视频解码 驱动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