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FDI on China'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vidence based on spatial panel data 被引量:1
1
作者 ZHENG Yue-ming 《Ecological Economy》 2018年第2期141-146,共6页
It is clearly stated in the 19th people's congress that we should make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our national policy.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study this issue. This article is going to consid... It is clearly stated in the 19th people's congress that we should make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our national policy.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study this issue. This article is going to consider 30 provinces of China as the cross-section, and utilize the data sample from 2006 to 2015 of these cross-sections to formulate a Spatial Panel Data Durbin Model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FDI. By using these data, this article creates a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dex with the help of entropy.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effect of FDI on environment has a non-linear and spatial spillover characteristic. Before reaching the critical value, FDI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environment; however, with the accumulation of FDI, it will creat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patial panel data durbi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mployment effect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Evidence based on spatial panel data
2
作者 ZHENG Yue-ming WANG Ying-dong 《Ecological Economy》 2018年第3期174-179,共6页
This article considers 30 provinces of China as the cross-section subjects, and utilizes the data sample from 2009 to 2015 of these cross-sections to formulate a Spatial Panel Data Durbin Model to analyze the effect o... This article considers 30 provinces of China as the cross-section subjects, and utilizes the data sample from 2009 to 2015 of these cross-sections to formulate a Spatial Panel Data Durbin Model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employment.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has negative effect on employment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and this adverse effect is not significant mathematically. With the enhance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the negative impact on employment will decrease accordingly, even may eventually promote job growth, which means there may be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Specifically, the direct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employment indicates that it is beneficial for job growth whereas the indirect effect illustrate that it is detrimental for employ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EMPLOYMENT spatial panel data durbi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基于空间Durbin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晓明 刘小勇 董建功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23,共6页
利用中国1986-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空间面板Durbin模型,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纳入空间因素之后,城市化... 利用中国1986-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空间面板Durbin模型,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总效应分解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纳入空间因素之后,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更为显著,且间接效应明显高于直接效应。这一结果表明,相邻地区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会显著提高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通过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对本地区和其他地区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因此,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应充分利用城市化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引导城市集群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空间面板durbin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视角下黄河流域绿色信贷发展的碳减排效应研究
4
作者 李伟 成锦涛 《开发研究》 2024年第3期140-150,共11页
选取2011—2021年黄河流域9省(区)的99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运用双向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绿色信贷支持碳减排的空间溢出效应,并结合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各绿色金融工具之间的“挤入效应”和“挤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黄河流... 选取2011—2021年黄河流域9省(区)的99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运用双向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绿色信贷支持碳减排的空间溢出效应,并结合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各绿色金融工具之间的“挤入效应”和“挤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黄河流域各省(区)之间碳排放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其绿色信贷发展具有显著的“本地—邻地”碳减排效应,同时各绿色金融工具之间存在“挤入效应”。基于此提出相应建议,切实推动黄河流域整体绿色信贷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建立区域绿色信贷促进碳减排的协同机制,从而引导各绿色金融工具合力发挥碳减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绿色信贷 碳减排 空间杜宾模型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域碳排放的空间格局预测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建豹 黄贤金 +2 位作者 吴常艳 周艳 孟浩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6-52,共7页
为探索中国省域碳排放的空间演化规律,以二氧化碳为测度指标,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和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分析了碳排放的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其未来变化趋势,最后运用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 为探索中国省域碳排放的空间演化规律,以二氧化碳为测度指标,利用空间统计方法和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分析了碳排放的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其未来变化趋势,最后运用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省域碳排放空间格局总体上较为稳定,HH类型省域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地区,LL类型省域主要分布于中国的西部地区,中国省域碳排放在空间上的集聚性和集群效应增强。碳排放的重点调控区域包括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地区、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和辽宁等。(2)1997-2007年中国省域碳排放标准差椭圆的中心向西南移动,2007-2012年向西北移动;碳排放沿X轴呈分散趋势,沿Y轴呈集中趋势;转角大致在21.516 0°~30.852 6°之间变化;碳排放的空间密集化程度增加,空间分布形态呈现"圆化"趋势,空间相似性降低。(3)2013-2020年碳排放标准差椭圆的中心主要在中牟县内移动;碳排放空间格局呈现一定的空间拉伸趋势;转角大致在20.661 3°~22.482 7°之间变化;形状指数总体上呈轻微增加趋势,空间分布形态呈现"圆化"趋势,空间格局相对稳定。(4)空间面板模型的结果表明,碳排放强度、人口总量、产业结构和经济水平是影响中国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其中,降低碳排放强度是控制碳排放量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和人口总量对碳排放量表现出了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空间格局 标准差椭圆 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 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碳排放空间计量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肖宏伟 易丹辉 张亚雄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3年第12期53-62,共10页
如何从空间视角实现经济发展与碳减排双赢,是建设"美国中国"的重要推手,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基于STIRPAT模型,从区域层面构建碳排放驱动因素扩展STIRPAT模型,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各驱动因素对碳排放规模和碳... 如何从空间视角实现经济发展与碳减排双赢,是建设"美国中国"的重要推手,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基于STIRPAT模型,从区域层面构建碳排放驱动因素扩展STIRPAT模型,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各驱动因素对碳排放规模和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地区间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示范和带头作用,驱动因素通过直接和间接途径影响碳排放,除能源价格外,其他影响因素均表现出显著性。因此,实现碳减排需要充分考虑空间相关性、异质性和外溢性,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大技术创新步伐,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消费结构,适度提高能源价格,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加大对外商投资的甄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 空间外溢性 STIRP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与雾霾污染治理:空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检验 被引量:43
7
作者 孙攀 吴玉鸣 +1 位作者 鲍曙明 仲颖佳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0-117,共18页
文章在对国内外与经济增长、环境污染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相关的文献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经济增长与雾霾污染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ArcGIS软件将NASA提供的2003-2016年全球遥感地图年均PM2.5浓度栅格数据值解析为中国281... 文章在对国内外与经济增长、环境污染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相关的文献进行述评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经济增长与雾霾污染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ArcGIS软件将NASA提供的2003-2016年全球遥感地图年均PM2.5浓度栅格数据值解析为中国28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具体的数值,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与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SDDPDM)对中国经济增长与雾霾污染之间是否存在EKC曲线以及引致雾霾污染空间溢出的因素进行了经验识别。结果发现,中国(整体)、东部地区及中西部地区均存在雾霾污染EKC曲线(中西部地区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且处于雾霾污染随着经济增长而加剧的EKC曲线第一阶段(拐点为第二阶段)。这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离雾霾污染EKC曲线拐点的距离有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离雾霾污染EKC曲线拐点越近,该区域雾霾污染EKC曲线越显著;反之,则越不显著。中国(整体)、东部地区及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离各自雾霾污染EKC曲线拐点的距离分别为中等、较近及较远,故,在上述三种情况下,雾霾污染EKC曲线的显著性会出现差异。交通运输对中国雾霾污染治理起到了消极作用;科技水平、产业结构合理化及教育水平对雾霾污染治理均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中西部地区FDI对中国雾霾污染治理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而东部地区FDI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雾霾污染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 经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检验与影响效应分解 被引量:10
8
作者 肖宏伟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4年第8期12-18,共7页
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测算了城镇化发展及其他影响因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并将城镇化发展及其他影响因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效应分解为直接影响效应与间接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城镇化率水平提高1%,能够促进能源消费减少0.0890%,对相邻... 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测算了城镇化发展及其他影响因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并将城镇化发展及其他影响因素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效应分解为直接影响效应与间接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城镇化率水平提高1%,能够促进能源消费减少0.0890%,对相邻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为正,带来相邻地区能源消费0.1362%的增长幅度。我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大力推动城镇化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 能源消费 空间外溢性 影响效应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生投入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9
作者 宋美喆 胡宗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2,共10页
基于1997—2015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可测度民生投入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并探究其时空动态特征,进一步通过构建个体时间双固定的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SDPDM)可实证检验耦合协调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考察期内中国... 基于1997—2015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可测度民生投入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并探究其时空动态特征,进一步通过构建个体时间双固定的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SDPDM)可实证检验耦合协调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考察期内中国耦合协调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处于基本协调发展状态。影响因素检验表明,随着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财政竞争对民生投入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的负向影响会逐渐减弱,并转为正向影响,居民受教育程度和市场化水平均对耦合协调度有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投入 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度 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SDP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西岸经济区知识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程水红 沈利生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91,共8页
本文依据新经济地理理论——知识的空间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运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对海峡西岸经济区20地市的知识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各地市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知识溢出及经济增长效应。建议... 本文依据新经济地理理论——知识的空间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运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对海峡西岸经济区20地市的知识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各地市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知识溢出及经济增长效应。建议通过加大资本投入、并对较落后地区采取适当倾斜的政策来缓解资本存量的负向区际效应;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并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引导激发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在吸引外资方面应制定适合本地区的优惠政策和竞争政策,以减少区际之间的盲目竞争及重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西岸经济区 知识溢出 经济增长 空间面板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交通运输业对空气污染的空间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瀚醇 张孝君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49-55,共7页
采用2017-2021年安徽省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时空双固定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安徽省交通运输业和空气污染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各地区的空气污染在空间上呈正相关性且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交通运输业各核心指标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采用2017-2021年安徽省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时空双固定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安徽省交通运输业和空气污染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各地区的空气污染在空间上呈正相关性且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交通运输业各核心指标对空气污染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私人车辆拥有量、运输货物周转量与空气污染显著正相关,公路里程数的增加会抑制空气污染,运输旅客周转量对空气污染的正向影响不明显。建议通过控制机动车数量、推广绿色出行理念、构建生态城市、对公路建筑施工项目有针对性地制定污染治理机制等措施来降低空气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业 空气污染 空间面板数据 空间杜宾模型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M模型的经济、能源、环境协同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牟勇 苗成林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27-38,共12页
促进经济、能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根据空间计量理论构建经济、能源、环境之间协同的理论模型,采集2000~2015年的空间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patial Durbin Model,SDM)模型实证分析经济、... 促进经济、能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根据空间计量理论构建经济、能源、环境之间协同的理论模型,采集2000~2015年的空间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patial Durbin Model,SDM)模型实证分析经济、能源、环境的协同关系,计算SDM模型参数,并采用Hausman检验选择构建的理论模型。SDM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经济与能源为环境的因,环境为果,经济与能源互为因果;经济的发展有自身的惯性,能源驱动经济的发展;经济、能源、环境三类变量在空间相互关联;需及时妥善处理固体废物,需警惕废气废水造成的污染。最后在结论基础上提出五条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M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生态环境 空间面板数据 因果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泽 汤玉琳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0期56-60,共5页
利用中国200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邻接矩阵,使用杜宾模型分析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是否具有空间效应以及溢出效应,考察人口老龄化对产业间的资源利用水平、高级化以及产业结构整体的影响。得出老龄化对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以... 利用中国2008—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邻接矩阵,使用杜宾模型分析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是否具有空间效应以及溢出效应,考察人口老龄化对产业间的资源利用水平、高级化以及产业结构整体的影响。得出老龄化对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以及提高产业升级整体速度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为促进作用,且空间溢出性显著,但人口老龄化对产业升级的合理化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人力资本的增加不仅有助于推动本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对邻近地区的溢出效应也是显著的。这表明人口老龄化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却并不利于资源在三次产业间的合理分配。同时随着少儿抚养比提高,未来的劳动参与率提高会改善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产业结构升级 省级面板数据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视角下人口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机制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何雄浪 全文军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1年第3期55-68,99,共15页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我国2000—2017年地区数据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对人口规模、城乡结构、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利用分样本对变量间关系作进一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人口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我国2000—2017年地区数据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对人口规模、城乡结构、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利用分样本对变量间关系作进一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人口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空间效应;第二,城镇化间接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而促进本地经济增长,人口素质提高对本地经济增长具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不具有显著的间接效应;第三,本地人口规模扩大对本地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使用经济距离空间权重矩阵以及经济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的情况下,人口规模扩大具有显著的正的间接效应。分样本的空间计量回归结果显示,城乡结构、人口素质、人口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忽略研究对象的空间相关性会高估城乡结构、人口素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低估人口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合理调整城乡人口结构,充分发挥人才促进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与优化人口管理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结构 经济增长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异质 城市面板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约束下我国能源供应保障的空间效应研究
15
作者 赵淑英 何丽霞 孙永波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5年第4期401-405,共5页
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2006—2012年我国31个省区能源供应保障的影响因素进行测算,将空间因素和低碳约束纳入研究框架,构建了基于空间面板数据的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通过进行LM和Wald检验,选择时间固定和地区时间固... 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2006—2012年我国31个省区能源供应保障的影响因素进行测算,将空间因素和低碳约束纳入研究框架,构建了基于空间面板数据的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通过进行LM和Wald检验,选择时间固定和地区时间固定的空间杜宾模型,综合考虑空间效应、能源产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能源消费结构、人均GDP和低碳约束等因素对我国省域能源供应保障的影响。研究发现,能源产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和人均GDP是影响能源供应保障的主要因素,且这些因素存在着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供应保障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基础设施对高技术产业空间区际集聚发展的实证研究
16
作者 马宁 庄倩 徐蒙娜 《科技与经济》 2022年第2期106-110,共5页
运用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公路与铁路的发展对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效果;利用莫兰指数测量高技术产业的空间溢出效应;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交通基础设施对高技术产业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考察了交通基础设施对高技术产业内部子行业的异质... 运用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公路与铁路的发展对高技术产业的集聚效果;利用莫兰指数测量高技术产业的空间溢出效应;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交通基础设施对高技术产业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考察了交通基础设施对高技术产业内部子行业的异质性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高技术产业存在显著的影响,其中公路与铁路在不同时期对高技术产业集聚存在逆向影响。在医药制造业方面,铁路对医药产业集聚出现倒N型的非线性影响关系;在电子与计算机制造业方面,公路对电子与计算机制造业产生了N型影响关系;在航空航天制造业方面,其受公路的影响表现出倒N型趋势,受铁路的影响表现出N型非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交通基础设施 面板数据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五省区区域旅游产业的空间效应分析
17
作者 何花 贾光宁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6-212,共7页
基于2009-2019年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西南五省区区域旅游产业生产函数的弹性系数及空间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资本、资源的产出弹性系数恒为正值,且前者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小于后者,劳动产出弹性系数的大小和显著... 基于2009-2019年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西南五省区区域旅游产业生产函数的弹性系数及空间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资本、资源的产出弹性系数恒为正值,且前者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小于后者,劳动产出弹性系数的大小和显著性不一致。空间误差模型结果表明,西南五省区的旅游增长主要依赖于资本要素投入,呈现资本密集型特征。空间杜宾模型结果表明,西南五省区旅游业营业收入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劳动要素的空间作用也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 面板数据 弹性系数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杜宾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2+26”城市大气污染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非线性效应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雪峰 宋鸽 《数理统计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8-248,共11页
在“十三五”向“十四五”过渡、“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将迎来新局面之际,总结大气污染治理经验是必要的。本文基于2003-2018年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面板数据经验测算泰尔指数、莫... 在“十三五”向“十四五”过渡、“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京津冀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将迎来新局面之际,总结大气污染治理经验是必要的。本文基于2003-2018年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面板数据经验测算泰尔指数、莫兰指数,并引入地理权重矩阵构建门限空间杜宾模型,以探究本区域大气污染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的非线性效应。研究发现:京津冀“2+26”城市PM_(2.5)浓度总差异存在周期趋势;存在高高集聚、低低集聚现象,考察期内大气环境得到优化;存在较为复杂的非线性效应和集群现象,总体而言产业结构优化益于大气环境治理,经济发展和相对过剩的公共交通则可能加剧大气污染。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相关部门需坚持联防联控;大气环境治理应充分考虑空间集聚特征;联防联控政策的制定需充分考虑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等影响因素的非线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2+26”城市 泰尔指数 莫兰指数 门限面板空间杜宾模型 面板数据
原文传递
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19
作者 简文颖 《乡村科技》 2025年第5期49-52,共4页
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数字普惠金融随之迅速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根据2011—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数字普惠金融随之迅速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根据2011—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选用泰尔指数来测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利用固定效应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证实了数字普惠金融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积极作用,且具有一定的溢出效应。由此提出建议,要积极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乡村振兴,努力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面板数据 泰尔指数 空间杜宾模型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物流业碳排放的空间效应及其传导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琦 范鑫坤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8-308,共11页
物流业是我国仅次于工业、建筑业的第三大碳排放源,研究省际物流资源要素的空间效应及其传导机制可以为物流业低碳转型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运用GeoDa软件分析我国2013—2020年30个省物流业碳排放时空关联性及其局部空间差异波动性,将STIR... 物流业是我国仅次于工业、建筑业的第三大碳排放源,研究省际物流资源要素的空间效应及其传导机制可以为物流业低碳转型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运用GeoDa软件分析我国2013—2020年30个省物流业碳排放时空关联性及其局部空间差异波动性,将STIRPAT模型和EKC模型相结合探究我国省际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对碳排放的空间效应并明晰其传导机制。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业碳排放量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省际物流业碳排放聚集分布的二元结构明显,呈现“高—高”和“低—低”集聚为主的空间分布特征;我国省际物流业碳排放存在空间溢出性特征,对本地区物流业碳排放产生正向促进作用的影响因素由强至弱依次为物流业的能源消耗量、产业规模、基础设施,毗邻地区对其产生正向影响的因素是物流业基础设施;物流业基础设施在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下对碳排放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物流业的产业规模和能源消耗量仅在直接效应下对碳排放产生正向影响。我国物流业碳排放的空间集聚、区域差异的形成与演变是在省际物流业的产业规模、能源消耗量、基础设施等多种物流业资源要素协同作用下产生的结果,据此提出省际物流业“协同降碳”建议,推动我国物流业的低碳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业碳排放 空间效应 传导机制 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