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sed Spatial Sampling Scheme for Soil Electriclal Conductivity Based on Variance Quad-Tree (VQT) Method 被引量:4
1
作者 LI Yan SHI Zhou +2 位作者 WU Ci-fang LI Feng LI Hong-yi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463-1471,共9页
The acquisition of precise soil data representative of the entire survey area, is a critical issue for many treatments such as irrigation or fertilization in precision agricultur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 The acquisition of precise soil data representative of the entire survey area, is a critical issue for many treatments such as irrigation or fertilization in precision agricultur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bulk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b) in a coastal saline field and design an optimized spatial sampling scheme of ECb based on a sampling design algorithm, the variance quad-tree (VQT) method. Soil ECb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field at 20 m interval in a regular grid scheme. The smooth contour map of the whole field was obtained by ordinary kriging interpolation, VQT algorithm was then used to split the smooth contour map into strata of different number desired, the sampling locations can be selected within each stratum in subsequent sampling.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probability of choosing representative sampling sites w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using VQT method with the sampling number being greatly reduced compared to grid sampling design while retaining the same prediction accuracy. The advantage of the VQT method is that this scheme samples sparsely in fields where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is relatively uniform and more intensive where the variability is large. Thus the sampling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 hence facilitate an assessment methodology that can be applied in a rapid, practical and cost-effective mann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riance quad-tree (VQT) sampling scheme spatial variability kriging interpolation precision agricul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RMLAND AND URBAN AREA DYNAMICS MONITORING INCHINA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STATISTICS METHODOLOGY 被引量:4
2
作者 LIU Ming-liang, ZHUANG Da-fang, LIU Ji-yuan (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s,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P. R. China 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01年第1期42-49,共8页
With the need in the global change research project for the land -use/land-cover change information, most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or groups have put amounts of efforts to improve of the dynami... With the need in the global change research project for the land -use/land-cover change information, most international and region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or groups have put amounts of efforts to improve of the dynamics monitoring and database updating techniques. With the pressure on nature environment from increasing population and decreasing farmland be- coming significant more and more in China, the farmland urban dynamics in historical and current times, even the change trends in the future, should be monitored and analyzed serving for regional and national soci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 able development in the long future. Based on spatial and temporal series of land -use/land-cover database resource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designed a sampling framework for monitoring farmland and urban area dynamics in regional and national level. In order to test the accuracy of the sampling schema for national and regional level, we took two provinces area into overall covered change detecting process with TM images data through being inter’Preted by digitalization on the screen. The result shows that our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schema is suitable for monitoring land -use/land-cover change at national and regional level with quick response, high accuracy and low expenses. The land-use/land-cover change (LUCC) information can update the LUTEA database for global change research during certain period so that the forecasting process and evaluating analysis on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under human and natural driving force will get essential data and produce valuable conclu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use/Land-cover change spatial sampling scheme remote sen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和方案优选——基于“土地利用+生态效能”的双维复合视角 被引量:4
3
作者 牛强 伍磊 +2 位作者 刘悦 张伟铭 李皓晟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6-163,共8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价值观,但当前对于国土空间规划方案的生态效益却缺乏定量评估的相关方法。论文对谢高地等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做了一定改进,并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多情景评估和优选,定量评估规划干预带来的生态...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价值观,但当前对于国土空间规划方案的生态效益却缺乏定量评估的相关方法。论文对谢高地等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做了一定改进,并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多情景评估和优选,定量评估规划干预带来的生态效益。首先,认为生态服务价值受土地利用类型和生态服务效能这两个维度的复合作用,并探索了生态服务效能的修正指标和修正系数。其次,解析了国土空间规划作用于这两个维度的途径,即通过用地布局规划改变土地利用类型、通过生态措施影响生态服务效能,从而提出了国土空间规划多方案的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方法,以及优选优化思路。最后,结合武汉市法泗街道案例的应用示例,为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与决策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服务价值 国土空间规划 方案评估 土地利用类型 生态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liminary Study in Spatial Data Warehouse of Flood Control and Disaster Mitigation in Yangtze River Basin
4
作者 ZHAN Xiao guoSenior engineer, 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 Wuhan 430010, China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90-92,共3页
Since 1990s,the spatial data warehouse technology has rapidly been developing, but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the spatial data warehouse technology is affected. In th... Since 1990s,the spatial data warehouse technology has rapidly been developing, but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the spatial data warehouse technology is affected. In the ligh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ood control and disaster mitig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t is proposed to design a scheme about the subjects and data distribution of the spatial data warehouse of the flood control and disaster mitigation in Yangtze river basin, i.e., to adopt a distributed scheme. The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patial data warehouse of the flood control and disaster mitigation in Yangtze river basin is presented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establishing the spatial data warehouse is expound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being short of available information for the flood control and disaster mitigation in Yangtze river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ial data WAREHOUSE distributional scheme FLOOD control and DISASTER MITIGATION YANGTZE RI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范围生态保护红线定标布局方法
5
作者 马红 刘浩 +1 位作者 高林营 刘昌振 《城市勘测》 2024年第3期16-20,共5页
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是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落实之后的又一项重要工作,是常态化监管的基础和前提。当前,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处于摸索试点阶段,国家层面缺乏具体指导细则,省市作为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的责任主体,只能结合实地因地... 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是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落实之后的又一项重要工作,是常态化监管的基础和前提。当前,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处于摸索试点阶段,国家层面缺乏具体指导细则,省市作为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的责任主体,只能结合实地因地制宜开展,缺乏系统性、标准性。定标布局是勘界定标的关键环节,主要解决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内界桩和标识牌的数量确定、拟埋设位置选择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大范围生态保护红线定标布局方法,先将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按一定尺度划分为格网单元,筛选出涉及生态保护红线边界的格网单元,再引入行政区域、人口数量、道路交通、地形类别等特征因子构建度量模型,进一步开展度量特征计算,根据特征阈值最终选定格网单元,并以最终选定的格网单元作为定标布局方案,指导界桩和标识牌数量设定及埋设点位选址。以重庆市为例开展大范围生态保护红线定标布局应用,为重庆全市域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同时,验证了本文方法在指导省市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定标布局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国土空间规划 勘界定标 布局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pagation of Spatial Soliton in Gaussian Waveguide with Nonlocal Nonlinearity
6
作者 Isnani Darti Agus Suryanto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英文B版)》 2011年第2期232-238,共7页
关键词 非线性波导 空间孤子 传播特性 非局域 高斯 振荡行为 数值模拟 折射率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主航道桥桥塔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志涛 黄细军 +1 位作者 刘汉顺 杨学齐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主航道桥为双主跨1 120 m的三塔钢桁梁斜拉桥,桥梁跨度大、受力复杂,桥塔设计要求高。桥塔设计过程中对边中塔比例、结构形式、结构尺寸等进行比选分析,基于提高结构整体刚度、优化中塔受力和控制中塔基础工程规模的...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主航道桥为双主跨1 120 m的三塔钢桁梁斜拉桥,桥梁跨度大、受力复杂,桥塔设计要求高。桥塔设计过程中对边中塔比例、结构形式、结构尺寸等进行比选分析,基于提高结构整体刚度、优化中塔受力和控制中塔基础工程规模的考虑,最终确定采用中塔塔顶高程高于边塔,边塔、中塔均为钢-混组合结构的方案。边塔塔高308 m和306 m,采用平面A形塔;中塔塔高345 m,采用空间A形塔。桥塔分为上塔柱、中塔柱、下塔柱3个区段。上塔柱为钢结构,采用钢锚箱式索塔锚固结构。中、上塔柱交界处设钢-混结合段,结合段外壁板布置PBL剪力键和剪力钉,结合段内设有一圈锚杆,钢塔柱竖向压应力通过结合段的承压板和剪力连接件传递至混凝土塔柱,拉应力通过锚杆传递至混凝土塔柱。中、下塔柱为混凝土结构,五边形截面。中、下塔柱交界位置设置横梁,边塔布置1道下横梁,中塔布置2道下横梁,中塔2道下横梁之间通过3道系梁连接。横梁均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系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经计算,桥塔受力满足设计要求,桥塔各构件受力明确、安全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铁路两用桥 斜拉桥 桥塔 钢-混组合结构 空间A形塔 方案比选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RF-LES模式的大气边界层近地风场精细化模拟研究
8
作者 刘达琳 陶韬 +2 位作者 曹勇 周岱 韩兆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31,共12页
台风等极端气象灾害对工程结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研究近地面大气边界层精细化模拟对于土木工程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数值天气预报系统(WRF)中的大涡模拟(LES)模块具有参数方案多、精度高等优点,适用于近地面风场精细化模拟,但数值天气预报... 台风等极端气象灾害对工程结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研究近地面大气边界层精细化模拟对于土木工程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数值天气预报系统(WRF)中的大涡模拟(LES)模块具有参数方案多、精度高等优点,适用于近地面风场精细化模拟,但数值天气预报-大涡模拟(WRF-LES)精细化模拟效果与参数设置密切相关.寻求适用于精细化模拟近地面风场的参数设置,选用WRF-LES模式中的几种次网格模型和空间差分格式,采用较细密的网格分辨率,进行理想大气边界层模拟.对比平均风速剖面、湍流强度剖面和功率谱等风场特性,讨论关键参数对近地面风场模拟精度的影响,确定合适的参数设置.研究表明:对次网格模型,非线性回波散射和各向异性(NBA1)模型可有效改善近地面风场模拟精度;对网格方案,在计算域底部不均匀加密垂直网格可更好地描述近地面风场空间分布特征,有效减小计算资源;对空间差分格式,偶数阶差分相较奇数阶差分格式可捕获更小尺度湍流结构.所提出的WRF-LES模式参数方案,可为精细化模拟近地面风场和台风边界层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网格模型 网格分辨率 空间差分格式 数值天气预报-大涡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州市半岛桥设计构思及结构特点
9
作者 张振学 张滔 王振南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4年第11期118-121,135,M0012,M0013,共7页
半岛桥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淡水中心区,是广东省惠州市重点桥梁工程。该桥的设计方案构思新颖美观,结构形式合理独特。以半岛桥的设计构思和结构特点为研究重点,通过对结构进行合理的精细化设计,综合应用了计算机仿真分析、桥梁BIM... 半岛桥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淡水中心区,是广东省惠州市重点桥梁工程。该桥的设计方案构思新颖美观,结构形式合理独特。以半岛桥的设计构思和结构特点为研究重点,通过对结构进行合理的精细化设计,综合应用了计算机仿真分析、桥梁BIM技术和三维空间扭转无推力钢拱桥施工及监控等一系列手段,综述了三维空间扭转无推力钢拱桥的设计关键和创新技术,解决了桥梁方案创新带来的桥梁建设上的重难点问题,可为同类景观桥梁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空间扭转无推力钢拱桥 仿真分析 桥梁方案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温斜率与散射功率补偿的分布式光纤测温传感系统
10
作者 郝夏鹏 高妍 +1 位作者 张红娟 靳宝全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1,共5页
针对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传感系统中存在的空间分辨率与传感距离相互制约的问题以及在单模光纤上应用信噪比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加大探测脉冲宽度、提高信噪比而保持空间分辨率不变的方法,同时实现长距离传感。通过分析脉冲光在光纤中的传... 针对分布式光纤拉曼测温传感系统中存在的空间分辨率与传感距离相互制约的问题以及在单模光纤上应用信噪比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加大探测脉冲宽度、提高信噪比而保持空间分辨率不变的方法,同时实现长距离传感。通过分析脉冲光在光纤中的传输过程以及光纤变温段的温度变化规律,利用温度变化曲线斜率与后向散射光功率建立温度补偿方案。实验证明,使用脉宽为50 ns的脉冲光与10 ns脉冲光相比,信噪比由33.38 dB提升到39.58 dB,10 km光纤末端测温最大稳态误差由±2.0℃减小到±1.0℃,20 km光纤末端测温最大稳态误差由±4.0℃减小到±2.0℃,同时空间分辨率保持1 m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测温传感系统 温度变化规律 温度补偿方案 空间分辨率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rotation curvature correction and inviscid spatial discretization scheme on the aerodynamics of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11
作者 Kai-fang Ma Jia-song Wang Lei-ping Xue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24年第5期828-842,共15页
The effect of rotation-curvature correction and inviscid spatial discretization scheme on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and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Darrieus H-type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VAWT)are investigated based ... The effect of rotation-curvature correction and inviscid spatial discretization scheme on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and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Darrieus H-type 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VAWT)a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an in-house solver.This solver is developed on an in-house platform HRAPIF based on the finite volume method(FVM)with the elemental velocity vector transformation(EVVT)approach.The present solver adopts the density-based method with a low Mach preconditioning technique.The turbulence models are the Spalart-Allmaras(SA)model and the k-ωshear stress transport(SST)model.The inviscid spatial discretization schemes are the third-order monotone upstream-centered schemes for conservation laws(MUSCL)scheme and the fifth-order modified weighted essentially non-oscillatory(WENO-Z)scheme.The power coefficient,instantaneous torque of blades,blade wake,and turbine wake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at different tip speed ratios.The extensive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density-based method can be applied in VAWT numerical simulation;the SST models perform better than the SA models in power coefficient prediction;the rotation-curvature correction is not necessary and the third-order MUSCL is enough for power coefficient prediction,the high-order WENO-Z scheme can capture more flow field details,the rotation-curvature correction and high-order WENO-Z scheme reduce the length of the velocity deficit region in the turbine w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tation-curvature correction spatial discretization scheme turbulence model power coefficient WAKE
原文传递
空间设计中提升孤独症儿童适应行为的色彩应用
12
作者 李秀萍 荣维翰 《色彩》 2024年第6期19-21,共3页
近年来,孤独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然而,从2000年至今,设计物理环境色彩以满足孤独症儿童的需求的尝试却鲜有人问津,对于这一障碍的研究和观察仍有待加强,以深入了解哪些空间色彩能够提升儿童适应性行为,并激... 近年来,孤独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然而,从2000年至今,设计物理环境色彩以满足孤独症儿童的需求的尝试却鲜有人问津,对于这一障碍的研究和观察仍有待加强,以深入了解哪些空间色彩能够提升儿童适应性行为,并激励其融入正常生活。研究旨在探索利用色彩以提升孤独症儿童适应行为的有效性,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特征以及色彩感知的重要性,以及室内色彩对孤独症儿童行为的具体影响。文章提出三条策略,旨在优化色彩应用,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策略涵盖了创造功能性色彩环境、应用色彩引导行为导向以及个性化色彩应用,以满足独特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儿童 色彩 适应性行为 空间设计 配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现实视频系统方案设计与实验系统搭建
13
作者 魏娜 郭晓强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24年第11期25-29,共5页
增强现实(AR)技术现已普遍应用于广播电视机构的内容制作环节,但在终端通过AR视频系统呈现的视听方式还在进一步探索实验中。本文首先简述了AR视频的关键技术,随后面向广播电视端到端链路开展了应用场景设计,并综合分析了各场景所需的... 增强现实(AR)技术现已普遍应用于广播电视机构的内容制作环节,但在终端通过AR视频系统呈现的视听方式还在进一步探索实验中。本文首先简述了AR视频的关键技术,随后面向广播电视端到端链路开展了应用场景设计,并综合分析了各场景所需的技术能力要素,研究提出了AR视频端到端系统方案,最后选取了天气播报的具体场景搭建了原型实验系统开展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视频系统 方案设计 系统搭建 空间计算 云端渲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地质勘察中结构面特征的研究及应用
14
作者 师华鹏 占建琴 +1 位作者 石盼 农丽婷 《中国矿山工程》 2024年第4期6-14,共9页
本文以龙寺CIV-1边坡为例,对结构面从数据采集、分析、空间分布模型、结构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了控制性结构面的分布、产状及空间组合关系等;并基于此,对危岩体的破坏模式进行了初判,然后利用极限平衡理论和UDEC软件分别对不... 本文以龙寺CIV-1边坡为例,对结构面从数据采集、分析、空间分布模型、结构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了控制性结构面的分布、产状及空间组合关系等;并基于此,对危岩体的破坏模式进行了初判,然后利用极限平衡理论和UDEC软件分别对不同工况下不同破坏模式的危岩体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工况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程度为组合工况>暴雨工况>地震工况,且理论计算与数值分析的结果均验证了利用结构面空间组合关系对危岩体稳定性的初判,最后提出了基于结构面特征划分坡体结构区的加固优化方案,为以后类似工程治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结构面 空间组合关系 破坏模式 稳定性分析 加固优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都圈防沙治沙水土资源空间优化配置研究——以大兴、怀来、张北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绍洪 姚华荣 杨勤业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12-718,共7页
首都圈是近年来北京沙尘暴天气日益严重的重要沙尘源区之一。研究区中大兴区代表的是华北平原北缘落叶阔叶林灌草丛典型区;怀来县代表的是桑干河、洋河盆地灌木草原典型区;张北县代表的是坝上高原西部干草原典型区。论文通过了解水土资... 首都圈是近年来北京沙尘暴天气日益严重的重要沙尘源区之一。研究区中大兴区代表的是华北平原北缘落叶阔叶林灌草丛典型区;怀来县代表的是桑干河、洋河盆地灌木草原典型区;张北县代表的是坝上高原西部干草原典型区。论文通过了解水土资源利用的变化情况,分析水土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利用中国资源环境遥感数据库中的土地利用现状、中国1∶1000000土地资源图等数据,以水资源为最重要的限制因素,通过灰色线性规划模型,以防沙治沙和发展经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行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结合不同区域水土资源利用的突出问题,将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落实到空间;建立区域水土资源比较合理、有效利用的方案。大兴的重要措施是平原旱耕地转变为中覆盖度草地,怀来是陡坡地退耕,张北是提高草地的覆盖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沙 治沙 水土资源 优化配置 空间配置 沙尘暴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到O”结构的语义类型及认知模式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宜广 邵敬敏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6-122,共7页
设A为形容词,O为宾语,"A到O"结构的语义类型主要有五种:具体处所终点、抽象处所终点、时间终点、量度终点以及程度终点。从认知角度看,这五种语义类型是从"空间图式"向"非空间图式"投射的结果。可见,&quo... 设A为形容词,O为宾语,"A到O"结构的语义类型主要有五种:具体处所终点、抽象处所终点、时间终点、量度终点以及程度终点。从认知角度看,这五种语义类型是从"空间图式"向"非空间图式"投射的结果。可见,"A到O"结构反映了人们认知上的"终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到O”结构 空间图式 非空间图式 终点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文本的地理空间关系标注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雪英 张春菊 朱少楠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68-474,共7页
为有效地解决当前相关标准和标准数据匮乏的问题,通过分析中文文本中地理空间关系描述的语言特点,提出中文文本的地理空间关系标注体系,并以GATE(General Architecture for Text Engineering)为标注工具,以《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 为有效地解决当前相关标准和标准数据匮乏的问题,通过分析中文文本中地理空间关系描述的语言特点,提出中文文本的地理空间关系标注体系,并以GATE(General Architecture for Text Engineering)为标注工具,以《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地理》为文本数据源,采用交叉校验方式建立了地理空间关系标注语料库。实现了中文文本中地理空间关系描述的结构化表达,提供了地理空间关系信息抽取的标准化测试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 中文文本 地理空间关系 标注体系 标注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大都市区形成发育结构特征和空间发展形态调控 被引量:5
18
作者 曹传新 韩守庆 +1 位作者 李诚固 包红玉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7-121,共5页
 大都市区是当今城市发育到高级聚集阶段的空间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对长春大都市区资源禀赋、发展规模、产业空间、生态环境等形成、发育、结构的分析诊断,论述了长春大都市区空间发展形态结构调控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建议性提出了未...  大都市区是当今城市发育到高级聚集阶段的空间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对长春大都市区资源禀赋、发展规模、产业空间、生态环境等形成、发育、结构的分析诊断,论述了长春大都市区空间发展形态结构调控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建议性提出了未来长春大都市区空间发展形态结构调控的三种不同组织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大都市区 结构特征 空间形态 调控 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分运动特征参数空间异质性:理论分析、取样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盛萍 张志强 +1 位作者 武军 E.Klaghofer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3年第3期95-98,共4页
通过对土壤水分运动特征参数异质性研究的理论分析和方法回顾与总结,概述土壤水分运动特征参数异质性研究的取样方法,并对土壤水分运动特征参数异质性的影响因素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 土壤水分运动 特征参数 空间异质性 理论分析 取样方法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S技术支持下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方案设计 被引量:14
20
作者 马卫峰 王哲 +4 位作者 郭兰萍 张小波 朱寿东 张本刚 黄璐琦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4年第6期433-437,446,共6页
本文配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设计了基于3S技术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方案,包括空间抽样调查方法以及野外调查代表区域样地和样方套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内容。为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中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的开展提供了... 本文配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设计了基于3S技术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方案,包括空间抽样调查方法以及野外调查代表区域样地和样方套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内容。为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中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野生药用植物 空间抽样 调查方案 中药资源普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