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Improved Heuristic Recursive Strategy Based on Genetic Algorithm for the Strip Rectangular Packing Problem 被引量:4
1
作者 ZHANG De-Fu CHEN Sheng-Da LIU Yan-Juan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11-916,共6页
与基因算法结合的改进启发式的递归的策略在这份报纸被介绍。第一,这个方法寻找一些矩形,它有一样的长度或宽度,到没有浪费空间,形成一些层,然后,计算留下包装顺序的高度使用启发式的递归的策略并且使用基因算法的进化能力减少高... 与基因算法结合的改进启发式的递归的策略在这份报纸被介绍。第一,这个方法寻找一些矩形,它有一样的长度或宽度,到没有浪费空间,形成一些层,然后,计算留下包装顺序的高度使用启发式的递归的策略并且使用基因算法的进化能力减少高度。基准问题的几个班上的计算结果证明了介绍算法能与已知的进化启发规则竞争。它特别为大测试问题更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 启发式 递归策略 遗传算法 矩形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矩形Strip Packing问题的算法研究与改进
2
作者 蔡家尧 王磊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24年第7期138-146,共9页
二维矩形Strip Packing问题的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与基本型二维矩形Packing问题类似,都是在有限的矩形容器中,有效地摆放各个矩形块,以最大化容器利用率为目标。为了解决这一NP-hard问题,该文在邓见凯、王磊提出的拟人型全局优化算法的... 二维矩形Strip Packing问题的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与基本型二维矩形Packing问题类似,都是在有限的矩形容器中,有效地摆放各个矩形块,以最大化容器利用率为目标。为了解决这一NP-hard问题,该文在邓见凯、王磊提出的拟人型全局优化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算法研究与改进。针对Strip Packing问题特点,提出了QHG(Quasi-Human Group)算法,其核心改进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扩充初始点集合、删除和替换评价标准以及扩大邻域空间搜索范围。和单个局部极小值点的迭代相比,对局部极小值点集合进行迭代所生成布局优度更高,跳坑策略用于跳出局部极小值点,将搜索引向有希望的区域,优美度枚举有望进一步提高布局优度。通过这些措施,QHG算法更好地模拟人类决策过程,提高了全局搜索的效率。为评估QHG算法性能,对8组标准问题实例(C组、N组、NT组、CX组、NP组、ZDF组、2sp组、bwmv组)进行了大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QHG算法生成的布局优度优于当前国际文献中的几种较先进算法,展现了其在Strip Packing问题上的卓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ip Packing问题 组合优化 全局优化 算法 拟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径向对称电导率重构的Layer-Stripping方法
3
作者 凤天宏 马富明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6,共6页
利用Layer-Stripping方法,针对电导率为径向对称分布的情形给出一种重构电导率的数值算法.特别地,针对分层半径的选取提出了3种方法以增强算法的稳定性,并通过数值实验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电阻抗成像 NtD映射 Layer-stripping方法 RICCATI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冷连轧带钢板形预测
4
作者 杨熙成 叶俊成 +1 位作者 谢璐璐 孙杰 《材料与冶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1,共7页
为了提高冷连轧过程中板形预设定和闭环反馈的控制效果,以1450 mm五机架UCM冷连轧机组为研究对象,对1742个实验数据进行分类和预处理,以74个工艺参数变量作为输入特征,20个不同位置的板形值作为输出结果,构建了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 为了提高冷连轧过程中板形预设定和闭环反馈的控制效果,以1450 mm五机架UCM冷连轧机组为研究对象,对1742个实验数据进行分类和预处理,以74个工艺参数变量作为输入特征,20个不同位置的板形值作为输出结果,构建了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进行优化,得到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反向传播(GA-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所构建的GA-BP神经网络模型在拟合优度、预测精度和稳定性等方面均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其RMSE值从0.9818 I降至0.4476 I,MAE值从0.6225 I降至0.2193 I,R^(2)由0.7454增至0.91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带钢 板形预测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阶段智能优化算法求解紧凑型带钢生产热轧调度问题
5
作者 梁望 钱斌 +2 位作者 胡蓉 张梓琪 张长胜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6,共15页
针对实际生产中广泛存在的紧凑型带钢生产热轧调度问题(HRSP_CSP),提出一种两阶段智能优化算法(TIOA)进行求解。为合理控制成本并确保效益,采用主次目标进行优化。主目标为如何加入最少的无委托带钢(即订单外生产的带钢)来构成最小轧制... 针对实际生产中广泛存在的紧凑型带钢生产热轧调度问题(HRSP_CSP),提出一种两阶段智能优化算法(TIOA)进行求解。为合理控制成本并确保效益,采用主次目标进行优化。主目标为如何加入最少的无委托带钢(即订单外生产的带钢)来构成最小轧制批次;次目标为如何在主目标确定的轧制批次中,确定各批次内的带钢集合和轧制顺序,以实现轧制平均平滑率(即各批次带钢轧制平滑率的平均值)最小。基于HRSP_CSP的特点,TIOA设计为两阶段优化算法。在TIOA的前一阶段,分析问题特征,提出启发式算法获取问题的最优解(即最小轧制批次)。在TIOA的后一阶段,分析问题性质,提出改进人工蜂群(IABC)算法在较短时间内获取问题的优质解。IABC算法采用基于集合的编码方式,并设计问题解的最优解码策略来提升解的质量,同时设计结合无效邻域判断策略的两类Swap邻域操作以增强局部搜索效率。通过仿真实验和算法对比,验证了TIOA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发式算法 热轧调度 人工蜂群 紧凑型带钢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聚类与标记分水岭算法的二氧化氯浓度测试方法
6
作者 何家萌 黄豪中 +1 位作者 陈其勇 许桂霞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6-199,共14页
人为使用二氧化氯检测试纸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对时无法得出具体的浓度结果,且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测量结果准确性差的问题,对二氧化氯检测试纸进行图像采集,根据其颜色与形状特征,提出基于三通道彩色图片的k-means聚类算法与标记分水岭... 人为使用二氧化氯检测试纸与标准比色卡进行比对时无法得出具体的浓度结果,且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测量结果准确性差的问题,对二氧化氯检测试纸进行图像采集,根据其颜色与形状特征,提出基于三通道彩色图片的k-means聚类算法与标记分水岭算法结合的分割算法,快速准确地完成对二氧化氯检测试纸的分割及定位,并对二氧化氯检测试纸的颜色值与对应溶液的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与曲线拟合,在定位二氧化氯检测试纸后,提取其颜色值并根据拟合曲线计算出对应的二氧化氯溶液浓度。结果表明,该算法分割速度快,分割效果好,对二氧化氯溶液浓度的测量准确,质量浓度对误差不超过15 mg/L,引用误差不超过4%,能有效避免人为比对时产生的主观因素干扰以及估算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检测试纸 消杀效果评价 K-MEANS聚类算法 标记分水岭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二维曲线的strip树表示及其基本算法
7
作者 郑永果 潘久辉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17-20,共4页
本文给出了一种改进的二维曲线的strip树表示,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二值图象中曲线的基本算法。
关键词 曲线 strip 遍历 层次结构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带材多通道板形并行预报方法
8
作者 段伯伟 王东城 +1 位作者 徐扬欢 刘宏民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8-569,共12页
采用集成学习方法研究了一种精度高、泛化能力强的冷轧带材板形预报方法。以工业大数据为基础构建模型训练所需的数据集具有数据规模大、板形多样化程度高的特点。根据轧机与板形仪间的相对位置进行时间滞后补偿处理,消除数据之间的时... 采用集成学习方法研究了一种精度高、泛化能力强的冷轧带材板形预报方法。以工业大数据为基础构建模型训练所需的数据集具有数据规模大、板形多样化程度高的特点。根据轧机与板形仪间的相对位置进行时间滞后补偿处理,消除数据之间的时间不同步。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孤立森林算法对数据中的异常点进行清洗,提高了训练数据质量和模型性能。基于极端梯度提升算法搭建多通道板形并行预报架构,利用处理后生产数据对此架构进行训练,得到冷轧带材板形预报模型(CCFD_M)。以模型CCFD_M为基础,提出板形通道优化算法消除预报结果的“伪板形”问题,得到实用版冷轧带材板形预报模型CCFD_OM。经测试集验证,模型CCFD_OM的预报误差指标MAE(平均绝对误差)和RMSE(均方根误差)分别达到0.4044I和0.6816I,拟合性能指标R^(2)达到了0.83,能够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带材 板形预报 时间滞后补偿 孤立森林算法 极端梯度提升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blind modulation recognition algorithm based on cyclic spectral correlation
9
作者 高玉龙 Zhang Zhongzhao 《High Technology Letters》 EI CAS 2007年第2期160-163,共4页
Cyclic spectral correlation above the bifrequency plane for the received signal was calculated by the strip spectral correlation algorithm (SSCA)and then was normalized. The result was expressed by matrix. The sum o... Cyclic spectral correlation above the bifrequency plane for the received signal was calculated by the strip spectral correlation algorithm (SSCA)and then was normalized. The result was expressed by matrix. The sum of error-square was computed between corresponding elements for the theoretical sampling matrix of all kinds of modulated signals and calculated matrix. The modulation type was recognized by exploiting the minimum value of the sum of error-square. No extracted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 and prior information are needed for identifying the modulation type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In addition, the new method extends the recognition scope and has high recognition probability at low SNR.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btained by means of Monter-Carlo method proved the presented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c spectral correlation strip spectral correlation algorithm recognition perfor-mance bifrequency pla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confirmation of basic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of tension levellers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and genetic algorithm
10
作者 彭晓晖 徐宏喆 +2 位作者 李盼 王社昌 任玉成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2008年第3期160-163,177,共5页
Confirmation of basic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of tension levellers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of leveling strip. Up to now, most factories have used experts’ experience to decide these parameters, without any esta... Confirmation of basic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of tension levellers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of leveling strip. Up to now, most factories have used experts’ experience to decide these parameters, without any established rule to follow. For better quality of strip, a valid method is needed to decide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precisely and reasonably. In this paper, a method is used based on neural network and genetic algorithm. Neural network has a good ability to extract rules from work process of tension levellers. Then using neural network, which has learned from a lot of working samples, to be the evaluation of fitness, genetic algorithm could easily find the best or better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examinations are given to show the effect of this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nsion levellers neural network genetic algorithm strip flat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NDED GENETIC BP NETWORK AND APPLICATION TO ROLLING FORCE PREDICTION OF 4-STAND TANDEM COLD STRIP MILL 被引量:3
11
作者 ZhangDazhi SunYikang +1 位作者 WangYanping CaiHengjun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97-300,共4页
In order to make good use of the ability to approach any function of BP (backpropagation) network and overcome its local astringency, and also make good use of the overallsearch ability of GA (genetic algorithms), a p... In order to make good use of the ability to approach any function of BP (backpropagation) network and overcome its local astringency, and also make good use of the overallsearch ability of GA (genetic algorithms), a proposal to regulate the network's weights using bothGA and BP algorithms is suggested. An integrated network system of MGA (mended genetic algorithms)and BP algorithms has been established. The MGA-BP network's functions consist of optimizing GAperformance parameters, the network's structural parameters, performance parameters, and regulatingthe network's weights using both GA and BP algorithms. Rolling forces of 4-stand tandem cold stripmill are predicted by the MGA-BP network, and good results a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tic algorithms BP algorithms Neural network Tandem cold strip mill Rolling force predi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ive threading strategy based on rolling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in hot strip rolling 被引量:2
12
作者 PENG Wen CHEN Shu-zong +2 位作者 GONG Dian-yao LIU Zi-ying ZHANG Dian-hu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7期1560-1572,共13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hreading stability and the head thickness precision in tandem hot rolling process, an adaptive threading strategy was proposed. The proposed strategy was realized by the rolling characteristic...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hreading stability and the head thickness precision in tandem hot rolling process, an adaptive threading strategy was proposed. The proposed strategy was realized by the rolling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and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rolling force and the final thickness were determined and analyzed based on the influence coefficients calculation process. An objective function consisting of the influenced factors was founded, and the disturbance quantity was obtained by minimizing the function with the Nelder-Mead simplex method, and the proposed adaptive threading strategy was realized based on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The adaptive threading strategy has been applied to one 7-stand hot tandem mill successfully, actual statistics data show that the predicted rolling force prediction in the range of +/- 5.0% is improved to 97.8%, the head thickness precision in the range of +/- 35 mu m is improved to 98.5%, and the threading stability and the head thickness precision are enhanced to a high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t strip ROLLING ADAPTIVE THREADING ROLLING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influence COEFFICIENTS method SIMPLEX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去噪与改进Canny算法的带钢表面缺陷检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崔莹 赵磊 +1 位作者 李恒 刘辉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152,共5页
针对带钢表面图像亮度不均匀、对比度低以及缺陷种类多、形式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去噪与改进Canny算法的带钢表面缺陷检测算法。首先通过小波变换将原始图像分解,对低频分量采用改进的同态滤波提高亮度和对比度,对高频分量采用... 针对带钢表面图像亮度不均匀、对比度低以及缺陷种类多、形式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去噪与改进Canny算法的带钢表面缺陷检测算法。首先通过小波变换将原始图像分解,对低频分量采用改进的同态滤波提高亮度和对比度,对高频分量采用改进的阈值函数进行去噪,并通过小波重构得到增强图像。其次对传统Canny算法进行改进,通过改进的自适应加权中值滤波进行平滑,并增加梯度方向模板;然后采用迭代式最优阈值选择法与最大类间方差法来求取高低阈值,提高算法的自适应性。最后采用形态学处理对缺陷边缘填充,并去除干扰边缘及毛刺,得到带钢表面缺陷区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带钢表面缺陷的检测效果较好、精度较高,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带钢表面缺陷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去噪 CANNY算法 带钢表面缺陷检测 同态滤波 自适应加权中值滤波 形态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BOA-ELM的热轧带钢宽度预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啸天 张帅 +1 位作者 杨培宏 张勇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06,126,共7页
针对传统粗轧宽度预测模型参数强耦合、非线性等特点,从数据驱动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蝴蝶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IBOA-ELM)的粗轧宽度预测模型。首先,利用蝴蝶优化算法(BOA)对极限学习机(ELM)的随机权重和偏置进行参数寻优,以提高EL... 针对传统粗轧宽度预测模型参数强耦合、非线性等特点,从数据驱动角度出发,提出一种基于改进蝴蝶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IBOA-ELM)的粗轧宽度预测模型。首先,利用蝴蝶优化算法(BOA)对极限学习机(ELM)的随机权重和偏置进行参数寻优,以提高ELM模型的预测精度。然后,针对蝴蝶优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及收敛性差等问题,引入Fuch混沌映射、非线性惯性权重和折射反向学习等策略改进蝴蝶优化算法,进一步提高宽度预测模型的精度。最后,通过某钢厂热轧生产现场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数据驱动的IBOA-ELM模型在预测精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预测粗轧宽度误差在±8 mm以内的命中率为93%,明显优于对照模型,可用于热轧带钢粗轧宽度预测且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轧宽度预测 热轧带钢 蝴蝶优化算法 Fuch混沌映射 非线性惯性权重 折射反向学习
原文传递
地质工程原生数据预测深层小尺度裂缝性地层漏失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旭晟 周井红 +3 位作者 管桐 代红 魏攀峰 潘孝青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4,共12页
中江-蓬莱气区筇竹寺组地层是典型的深层裂缝性地层,钻前漏点垂深、具体漏速等不清楚,现有堵漏手段匹配性差,漏失处理消耗工时偏高。为此,利用从现场录井、测井、钻井等历史数据中提取地质工程可以测量的信息138项,计算全部因素对漏速... 中江-蓬莱气区筇竹寺组地层是典型的深层裂缝性地层,钻前漏点垂深、具体漏速等不清楚,现有堵漏手段匹配性差,漏失处理消耗工时偏高。为此,利用从现场录井、测井、钻井等历史数据中提取地质工程可以测量的信息138项,计算全部因素对漏速的影响特征系数,采用削元法筛选漏失主控因素16项。室内模拟地层裂缝尺度0.008~0.130 mm时,测试6项钻井液性能主控因素对漏速的影响特征系数范围与矿场计算特征系数范围一致,该裂缝尺度超过岩心观察范围,分析存在裂缝摩滑效应。优选粒径0.001~0.010 mm纳米活性颗粒,室内测试密度2.24 g/cm3水基钻井液加质量分数0.1%~0.8%的颗粒时,宽0.008 mm裂缝内钻井液漏失摩阻提高了0.01~0.16 MPa;桥堵体系中加入质量分数0.1%~0.5%纳米活性颗粒后,宽0.008~0.140 mm裂缝承压提高至7.2~10.9 MPa,改善堵漏效果可行。现场开展2井次漏点预测,实际漏点预测率80%,预测垂深偏差不大于31 m,相对传统方法提升明显。2井次中累积完成5次堵漏,一次堵漏成功率80%,单次漏失处理消耗工时28.25~39.15 h,均值32.39 h,相对已作业井下降68.60%。结果表明,地质工程原生数据预测深部小尺度裂缝性地层漏失特征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非常规油气 深层 工程技术 剥茧算法 防漏堵漏 裂缝 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的条烟识别研究
16
作者 刘云飞 杨旭东 孙栋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4-150,共7页
目的针对当下烟草物流中心条烟分拣机及人工分拣时会产生错烟等问题。从兼顾实时性、识别精度出发,基于YOLOv5s算法提出一种收敛速度更快、准确率更高的条烟识别模型。方法首先在YOLOv5s网络架构中融入CA注意力模块来更好地提取特征,提... 目的针对当下烟草物流中心条烟分拣机及人工分拣时会产生错烟等问题。从兼顾实时性、识别精度出发,基于YOLOv5s算法提出一种收敛速度更快、准确率更高的条烟识别模型。方法首先在YOLOv5s网络架构中融入CA注意力模块来更好地提取特征,提高模型获取目标位置的准确度;其次将原网络中的最近邻插值上采样算子改为轻量级通用上采样算子CARAFE,获得更大的感受野;然后在骨干网络中嵌入Ghost模块,对网络进行轻量化处理;最后在烟草物流中心搭建条烟图像采集系统,建立条烟图像数据集。结果相较于YOLOv5s,本文提出的优化算法计算量减少了45.8%,mAP@0.5值达到了99.3%,在条烟纠错系统上识别率约为99.9%。结论本文提出的优化算法能够高精度满足高速条烟分拣识别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5算法 条烟识别 Ghost模块 CA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5算法的智能剥锌机预开口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晶 洪武 +2 位作者 张文亮 赖德荣 姜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58-262,267,共6页
预开口作业是锌电解智能剥锌系统的核心工序,预开口效果直接决定后续工序是否能够自动化连续运行。本文以矿冶科技集团研发的新一代智能剥锌机为研究对象,对智能剥锌机基本机构及开口原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算法的智能剥... 预开口作业是锌电解智能剥锌系统的核心工序,预开口效果直接决定后续工序是否能够自动化连续运行。本文以矿冶科技集团研发的新一代智能剥锌机为研究对象,对智能剥锌机基本机构及开口原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算法的智能剥锌机预开口识别技术,并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预开口轮廓平均识别精度达到99%,解决了智能剥锌系统无法连续化作业难题,可很好地满足生产需求,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剥锌机 预开口 YOLOv5算法 识别技术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紧凑式换热器高效轻质的性能优化研究
18
作者 杨佳琪 曹元福 +1 位作者 姜涛 李明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5,共8页
针对当前车载锯齿型板翅式换热器在某新型车辆有限空间内传热与流动阻力性能不足、整机质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车载锯齿型板翅式换热器的优化方案。首先,对4种具有不同翅片参数的空气-水车载锯齿型板翅式换热器进行了实验测试,探究了... 针对当前车载锯齿型板翅式换热器在某新型车辆有限空间内传热与流动阻力性能不足、整机质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车载锯齿型板翅式换热器的优化方案。首先,对4种具有不同翅片参数的空气-水车载锯齿型板翅式换热器进行了实验测试,探究了已有换热器的传热与流动特性;然后,基于实验数据构建了锯齿型翅片通道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获得了适用结构参数范围更加宽泛且拟合精度良好的换热器流动换热关联式,同时基于换热器几何结构获得了整机质量计算模型;最后,结合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以及传热与流动阻力综合性能评价图,开展了车载锯齿型板翅式换热器关键翅片结构参数的多目标优化研究,给出了综合性能优异的换热器结构参数。结果表明:优化后锯齿型板翅式换热器的阻力系数降低了14.3%,综合性能评价因子增加了10.7%,整机质量减少了18.2%,实现了换热器高效轻质的优化目标。所提车载锯齿型板翅式换热器优化方案,对提升其综合性能与降低制造成本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紧凑式换热器 锯齿型翅片 综合性能评价图 遗传算法 综合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蚁群优化算法协同深度极限学习机的热连轧宽度预测模型
19
作者 李嘉林 高杰 丁敬国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7-504,共8页
热连轧粗轧生产过程中,为解决换规格后宽度设定精度低的难题,提出了一种蚁群优化算法协同深度极限学习机(ant colony optimization deep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ACO-DELM)的热连轧粗轧宽度预测方法.该方法将蚁群优化算法应用于DELM... 热连轧粗轧生产过程中,为解决换规格后宽度设定精度低的难题,提出了一种蚁群优化算法协同深度极限学习机(ant colony optimization deep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ACO-DELM)的热连轧粗轧宽度预测方法.该方法将蚁群优化算法应用于DELM网络中,以提高其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先利用数据预处理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异常值的剔除和数据归一化.然后,使用蚁群优化算法对DELM的隐藏层节点数、迭代次数进行优化,在隐藏层节点数达到95个、迭代次数为480次时,DELM模型的预测性能最佳,其在预测不同规格带钢平均宽度时,决定系数R^(2)达到0.9989,97.98%的样本点预测误差分布在-7~7 mm.应用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深度极限学习机(DELM)、卷积神经网络(CNN)等模型相比,ACO-DELM模型在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上有明显的提升,可有效应用于热轧带钢的平均宽度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连轧 蚁群优化算法 深度极限学习机 宽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激光扫描测绘系统误差的模型检校技术及实验研究
20
作者 曹晓桢 吴健 查泽超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0期88-90,95,共4页
该文提出一种检验和校正无人机激光扫描测绘系统误差的技术,并设计实验对该技术的误差检校效果进行验证。该技术的实现方法是根据系统主要误差构建基于航带平差的差异分析模型。无人机航测获得扫描数据后,使用迭代最近点(ICP)算法对采... 该文提出一种检验和校正无人机激光扫描测绘系统误差的技术,并设计实验对该技术的误差检校效果进行验证。该技术的实现方法是根据系统主要误差构建基于航带平差的差异分析模型。无人机航测获得扫描数据后,使用迭代最近点(ICP)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航带点云配准,得到航带平差。将平差参数输入到差异分析模型中解算出系统误差,利用解算结果补偿系统、消除误差,从而达到系统校正的效果。从实验结果来看,使用系统误差模型校验技术后,初始点云图和校准后的新点云图在不同方向的航带点云颜色深浅一致,说明高程误差被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激光扫描测绘系统 重叠航带 迭代最近点(ICP)算法 差异分析模型 误差校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