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24篇文章
< 1 2 1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zing the Form-Finding of a Large-Span Transversely Stiffened Suspended Cable System: A Method Considering Construction Processes
1
作者 Junyu Chen Yanfei Wang +2 位作者 Ke Chen Shiqing Huang Xiaowen Xu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24年第2期229-244,共16页
The precise control of the shape of transversely stiffened suspended cable systems is crucial. However, existing form-finding methods primarily rely on iterative calculations that treat loads as fixed known conditions... The precise control of the shape of transversely stiffened suspended cable systems is crucial. However, existing form-finding methods primarily rely on iterative calculations that treat loads as fixed known conditions. These methods are inefficient and fail to accurately control shape results. In this study, we propose a form-finding method that analyzes the load response of models under different sag and stress level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o analyze the system, a structural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ANSYS, and geometric nonlinear analysis was conducted using the Newton-Raphson method. The form-finding analysis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achieves precise control of shape, with a maximum shape error ranging from 0.33% to 0.98%. Furtherm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oads and tension forces are influenced by the deformed shape of the structures, exhibiting significant geometric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Meanwhile, the load response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stress level of the self-equilibrium state in the transversely stiffened suspended cable system is primarily governed by strength criteria, while shape is predominantly controlled by stiffness criteria. Importantly, by simulating the initial tensioning process as an initial condition, this method solves for a counterweight that satisfies the requirements and achieves a self-equilibrium state with the desired shape. The shape of the self-equilibrium state is precisely controlled by simulat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verall, this work presents a new method for analyzing the form-finding process of large-span transversely stiffened suspended cable system, conside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which was often overlooked in previous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ble Structure Long-Span Structure Form-Finding Analysis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Transverse Cable Stiffening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拓扑结构分层表达的线缆布线弯曲半径自动检测
2
作者 王发麟 龚建华 李志农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3-923,共11页
针对线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因线缆敷设不合理所产生的线缆弯曲半径过小而导致线缆故障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拓扑结构分层表达的线缆布线弯曲半径自动检测方法。首先利用有向加权稀疏图对线缆的拓扑结构进行分析以及分层表达,阐述了线缆之... 针对线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因线缆敷设不合理所产生的线缆弯曲半径过小而导致线缆故障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拓扑结构分层表达的线缆布线弯曲半径自动检测方法。首先利用有向加权稀疏图对线缆的拓扑结构进行分析以及分层表达,阐述了线缆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然后对线缆进行物理特性建模,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线缆实际敷设时的真实形态,并利用向量函数理论将线缆抽象为空间曲线,对线缆进行几何建模,推导了线缆弯曲半径公式;最后通过改进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完整的遍历线缆有向加权稀疏图的信息,对三维模型内的线缆弯曲度进行自动检测,开发了相应的功能模块。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可以在布线设计时快速且高效地对数字化线缆进行弯曲半径自动检测和判断,为线缆布线设计人员提供了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半径 线缆布线 自动检测 拓扑结构 分层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特卡洛法的单层轮辐式索网结构制作安装误差影响分析
3
作者 吴金志 张祥 +1 位作者 邵玉荣 孙国军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4,65,共8页
单层轮辐式索网结构自重轻盈、造型优美,应用前景广泛,但发展时期不长,其结构设计理论体系仍有待完善。为了提高对单层轮辐式索网结构误差影响的认识,分析了制作安装误差因素对索网性能的影响。首先介绍了单层轮辐式索网的结构形式和采... 单层轮辐式索网结构自重轻盈、造型优美,应用前景广泛,但发展时期不长,其结构设计理论体系仍有待完善。为了提高对单层轮辐式索网结构误差影响的认识,分析了制作安装误差因素对索网性能的影响。首先介绍了单层轮辐式索网的结构形式和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的蒙特卡洛法。然后选取苏州工业园区体育场单层轮辐式索网屋盖,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拉索长度、截面刚度和耳板坐标三种制作安装误差对该结构拉索索力、环索控制节点坐标和环梁应力等性能指标的影响程度,分析性能指标关于不同制作安装误差的敏感性。最后研究了制作安装误差在不同预应力水平下对索网结构预应力态性能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工控制过程中需要重点监控环向索索力,对环向索长度误差的控制应比径向索更严格,最外侧下部的环索的弹性模量误差对结构性能指标影响也较为明显,适当提高结构的预应力水平可降低制作安装误差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辐式索网结构 制作误差 安装误差 误差影响 灵敏度分析 蒙特卡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煤机移动软电缆机械特性研究
4
作者 赵丽娟 白忠健 +4 位作者 谢波 林国聪 王天翔 高峰 刘子峰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9-368,共10页
为研究采煤机电缆的机械特性,构建了MCP-0.66/1.143*95+1*25型电缆的实体模型并依据电缆实际运动状态设计了一种电缆弯曲装置。通过拉伸试验得到电缆股线的材料参数作为数值模拟的初始条件,并对不同成缆节径比、捻制方向及控制单元截面... 为研究采煤机电缆的机械特性,构建了MCP-0.66/1.143*95+1*25型电缆的实体模型并依据电缆实际运动状态设计了一种电缆弯曲装置。通过拉伸试验得到电缆股线的材料参数作为数值模拟的初始条件,并对不同成缆节径比、捻制方向及控制单元截面积的电缆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电缆受力随着成缆节径比的增大而增大,考虑制造成本与机械特性,该型电缆成缆节径比为6时更优;以R为右向、L为左向捻制进行捻制描述,不同捻制方向下电缆所受应力从大到小依次为RLR、RRL、RLL、RRR,而三层同向捻制工作时容易出现散股的情况,故RLL捻制时电缆的机械特性最佳;控制单元导体在直线移动阶段,疲劳寿命随着截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在弯曲阶段,疲劳寿命随着截面积的增大而减小。通过弯曲试验机对电缆进行弯曲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研究结果为电缆复杂的绞合结构设计与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提高电缆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电缆 绞合结构 拉伸试验 显式动力学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流固耦合的斜拉管桥结构压电阻尼减震控制研究
5
作者 代建波 马祥祥 +1 位作者 汪浩 刘冬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7-15,共9页
为减小流固耦合的斜拉管桥结构的地震响应,基于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等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压电摩擦阻尼器,并以某单塔双跨多索双管道斜拉管桥为例,建立考虑流固耦合的斜拉管桥结构有限元模型,探讨阻尼器在斜拉管桥结构中的最优安装位... 为减小流固耦合的斜拉管桥结构的地震响应,基于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等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压电摩擦阻尼器,并以某单塔双跨多索双管道斜拉管桥为例,建立考虑流固耦合的斜拉管桥结构有限元模型,探讨阻尼器在斜拉管桥结构中的最优安装位置及减震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设计的新型压电变摩擦阻尼器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阻尼力与驱动电压之间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建立的阻尼力-驱动电压本构模型可以用于管桥结构的压电减震控制;阻尼索在算例斜拉管桥上的最佳减震效果安装位置L为42.875 m,对应的阻尼器最佳倾斜角为41.4°;压电阻尼器在最佳安装位置,阻尼系数为50 kN·s/m时,管桥结构的位移控制效果为13.5%,加速度控制效果为33.9%。随着阻尼系数的增大,明显提高了减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管桥结构 压电变摩擦阻尼器 流固耦合 减震率 减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基效应(SCS)与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序列结构——Ⅰ.乙烯—丙烯共聚物 被引量:4
6
作者 周子南 李三喜 +2 位作者 田文晶 庞德仁 黄葆同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4期439-444,共6页
本文应用取代基效应方法处理乙丙共聚物的^(13)C NMR谱,第一次得到这个共聚物(CH_3)的取代基参数,在此基础上归属了乙丙共聚物的^(13)C谱,讨论了共聚物序列结构的几种表示方法,进而用一套普适的公式计算了几个共聚物的序列分布,并作了... 本文应用取代基效应方法处理乙丙共聚物的^(13)C NMR谱,第一次得到这个共聚物(CH_3)的取代基参数,在此基础上归属了乙丙共聚物的^(13)C谱,讨论了共聚物序列结构的几种表示方法,进而用一套普适的公式计算了几个共聚物的序列分布,并作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s 乙烯 丙烯 共聚物 序列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强化剪式铰天线阵面结构优化与性能分析
7
作者 钟秋玥 顾叶青 +3 位作者 张骞 江守利 杨子豪 蔡建国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7-486,共10页
设计并优化了一种耦合剪式结构与索结构的大尺度平面天线。首先,采用主、被动索相结合的方式,增强结构刚度并优化展开过程。对比不同的索杆耦合布置方案,研究其对天线结构基频性能和质量的影响。其次,利用遗传算法对杆件和拉索的截面尺... 设计并优化了一种耦合剪式结构与索结构的大尺度平面天线。首先,采用主、被动索相结合的方式,增强结构刚度并优化展开过程。对比不同的索杆耦合布置方案,研究其对天线结构基频性能和质量的影响。其次,利用遗传算法对杆件和拉索的截面尺寸进行优化,得到结构各部件的最佳尺寸配置。对薄膜配置法进行改进与优化,以解决带厚度天线面板在展开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几何不兼容性问题。最后,对结构展开过程中的驱动策略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在提升天线阵面结构的基频、减轻质量以及优化展开运动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高收纳比天线阵面结构的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式结构 平面天线 索强化 运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吨级海底线缆铺设的A型架结构设计与分析
8
作者 刘恒 朱汉华 +1 位作者 郑瑞栋 郑成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4,共7页
随着国内海洋开发项目不断推进,海洋电力线缆铺设需求也日益增多,为此进行50吨级海底线缆铺设的A型架结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以结构稳定及可靠性作为设计目标,完成了A型架结构各机构全尺寸模型的设计。为了保证机构整体稳定性,A型架结... 随着国内海洋开发项目不断推进,海洋电力线缆铺设需求也日益增多,为此进行50吨级海底线缆铺设的A型架结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以结构稳定及可靠性作为设计目标,完成了A型架结构各机构全尺寸模型的设计。为了保证机构整体稳定性,A型架结构设计采用了各机构一体化连接的设计思想。使用仿真分析方法,对A型架总体进行特性评估、变形影响分析和振动模态分析。通过建立A型架的仿真模型,并使用有限元分析法,评估了2极端工况和一种随机工况下的特性。通过对A型架结构在6阶模态下的固有频率和等效应力等数据的全面评估来验证其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架结构 线缆铺设 结构设计 动态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基效应(SCS)与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序列结构——Ⅱ.取代基效应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周子南 田文晶 +2 位作者 吴盛容 张建国 裴奉奎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1期55-61,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解析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13)C NMR谱的取代基效应方法,它揭示了存在于共聚物序列结构与^(13)C谱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对这种关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文章中首次按上述对应关系明显与否将共聚物^(13)C谱分成两类,并给出进... 本文提出了一种解析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13)C NMR谱的取代基效应方法,它揭示了存在于共聚物序列结构与^(13)C谱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对这种关系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文章中首次按上述对应关系明显与否将共聚物^(13)C谱分成两类,并给出进行分类的三种判据:SCS参数,共单体均聚物的^(13)C谱,以及取代基的电性。文章最后比较了取代基效应方法与Grant-Paul方法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基效应法 乙烯-α-烯烃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基效应(SCS)与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序列结构——Ⅲ.定量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子南 田文晶 +2 位作者 吴盛容 张建国 裴奉奎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1期63-72,共10页
本文在分析乙烯-α-烯烃共聚物序列结构时,把代表共单体反接单元的亚甲基(CH_2)βγ和γδ分别归属给了二元组VV和三元组EEV。与此同时,CH_2-δδ和δδ^+归属给了二元组EE。表征乙烯长序列的CH_2-δ^+δ^+分属二元组EE和三元组EEE,对... 本文在分析乙烯-α-烯烃共聚物序列结构时,把代表共单体反接单元的亚甲基(CH_2)βγ和γδ分别归属给了二元组VV和三元组EEV。与此同时,CH_2-δδ和δδ^+归属给了二元组EE。表征乙烯长序列的CH_2-δ^+δ^+分属二元组EE和三元组EEE,对应峰强度在EE和EEE之间的分配是处理序列分布的关键。在本文中运用序列结构的Bovey关系和Randall统计进行演算,求得了修正值△的数学表达式,严格解和近似解。在规则链条件下得到的近似解与G.J.Ray的结果完全相同。当共单体含量较少时,谱峰强度Iδ^+δ^+的分配接近相等。 在二元组和三元组的水平上,乙烯-α-稀烃共聚物的^(13)C NMR谱中共有十三个峰,属于CH_2的有十个,属于CH的有三个。利用这些谱峰的强度数据可以建立一套计算公式,由此提供共聚物序列结构的全部信息。因此这是一个研究乙烯-α-烯烃共聚物序列结构的普适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基效应法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基效应(SCS)与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序列结构——7.氢化丁苯共聚物(HBS)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文晶 周子南 +4 位作者 冯之榴 吴盛容 景凤英 张建国 裴奉奎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1期47-54,共8页
测定了两个氢化丁苯共聚物样品的~1H、^(13)C NMR谱。通过处理文献中的^(13)C NMR谱数据得到了-C_2H_5和-C_6H_5的SCS参数。利用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SCS方法结合DEPTNMR实验技术重新归属了该共聚物的^(13)C NMR谱。明确指出,氢化丁苯... 测定了两个氢化丁苯共聚物样品的~1H、^(13)C NMR谱。通过处理文献中的^(13)C NMR谱数据得到了-C_2H_5和-C_6H_5的SCS参数。利用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SCS方法结合DEPTNMR实验技术重新归属了该共聚物的^(13)C NMR谱。明确指出,氢化丁苯共聚物分子链中主链任何一个乙烯单元的两个CH_2在序列分布上分属于二元组和三元组。CH则用三元组来表征。最后,对HBS共聚物的序列分布进行了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基效应 序列 氢化丁苯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体育馆索网结构防火安全性研究
12
作者 陈茗 林鸿达 +1 位作者 王晓春 吴珂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6-261,共6页
针对杭州体育馆索网结构火灾温度敏感性高、防腐层存在引燃风险的问题,本文综合考虑火源位置、火灾荷载、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与排烟系统有效性等因素确定火灾场景,通过FDS获取能反映大空间特征的火灾升温曲线,计算最不利场景下的构件温升... 针对杭州体育馆索网结构火灾温度敏感性高、防腐层存在引燃风险的问题,本文综合考虑火源位置、火灾荷载、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与排烟系统有效性等因素确定火灾场景,通过FDS获取能反映大空间特征的火灾升温曲线,计算最不利场景下的构件温升,采用ANSYS结合热重试验分析索网结构的防火安全性。研究表明,由于吊顶对火羽流与高温烟气的阻挡,体育馆的最不利火源位置为中央吊顶边缘正下方,索网结构最高温度可达193℃,与场地中央火灾相比,承重索与拉杆的最高温度分别增加约119%与53%。杭州体育馆索网防腐层的引燃温度为244℃,被引燃的风险较低。索网结构构件在最不利荷载组合作用下的承载力与临界温度、结构整体稳定性和跨中最大竖向挠度均满足现行的抗火性能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大空间索网结构的抗火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馆 索网结构 防腐层 引燃风险 抗火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渝蓉高铁汉江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设计研究
13
作者 孙宗磊 王新国 +2 位作者 刘晓华 王存国 王明亮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45,68,共6页
研究目的:钟祥汉江特大桥为新建沪渝蓉高速铁路武汉至宜昌段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为满足通航及防洪要求,该桥主桥采用(60+78+270+78+60)m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是目前国内时速350 km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最大跨度的混凝土主梁斜拉桥。... 研究目的:钟祥汉江特大桥为新建沪渝蓉高速铁路武汉至宜昌段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为满足通航及防洪要求,该桥主桥采用(60+78+270+78+60)m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是目前国内时速350 km无砟轨道高速铁路最大跨度的混凝土主梁斜拉桥。本文根据该桥的受力特点,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的设计开展深入研究。研究结论:(1)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截面,从桥梁成桥状态、主梁梁高、索塔高度等方面开展研究,选择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主梁工后徐变值控制至22.5 mm,无砟轨道与桥梁具有良好适应性;(2)钟祥汉江特大桥具有良好的静动力特性,该桥受力性能良好,安全可靠;(3)采用60 m弦中点弦测法所计算轨道静态长波不平顺设计值为4.9 mm,满足轨道验收标准要求;(4)设置桥轨一体化健康监测系统,以及时掌握桥梁与轨道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特征与运营状况;(5)该桥的成功实施,对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在时速350 km无砟轨道桥梁上的应用具有积极意义,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 预应力混凝土梁斜拉桥 结构设计 徐变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锅炉钢结构的新型钢缆-阻尼限位器减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
14
作者 蒋雨衡 段立平 +1 位作者 岳峰 赵金城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8-206,共9页
为克服现有锅炉-钢结构限位器的缺点,特提出了一种新型钢缆-阻尼限位器,此限位器具有非线性刚度,且可以通过阻尼器进行耗能,从而提升支撑结构的抗震性能。为了研究该限位器阻尼系数与安装位置对目标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设计了缩尺锅炉... 为克服现有锅炉-钢结构限位器的缺点,特提出了一种新型钢缆-阻尼限位器,此限位器具有非线性刚度,且可以通过阻尼器进行耗能,从而提升支撑结构的抗震性能。为了研究该限位器阻尼系数与安装位置对目标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设计了缩尺锅炉钢结构模型并进行了振动台试验。原模型为某锅炉厂的锅炉-钢结构,采用了1∶25的缩尺比例并对原型结构进行了必要的简化,以便测试钢缆-阻尼限位器的抗震效果。为了探究限位器阻尼系数以及安装方案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选取峰值加速度为1.0g的Kobe波作为地震动输入,对装配了不同参数限位器的模型和在不同位置装配了限位器的模型进行了试验;作为对比,选取峰值加速度为0.2g的Kobe波作为地震动输入,对未装配限位器的模型进行了试验。在对它们的结构动力特性和结构响应进行了对比研究后,发现:(1)该限位器对减震有积极作用;(2)阻尼系数对结构地震响应影响显著,并且存在一个最优阻尼参数值使得限位器兼具性能优势与经济性;(3)布置于底层的限位器的减震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钢结构 振动台试验 钢缆-阻尼限位器 减震效果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f low-temperature electrical radiant floor heating system
15
作者 孔祥强 李瑛 胡松涛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0年第2期287-291,共5页
To evaluate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a low-temperature electrical radiant floor heating system,an experimental facility equipped with a constant temperature chamber and different specimen floors is designed and buil... To evaluate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a low-temperature electrical radiant floor heating system,an experimental facility equipped with a constant temperature chamber and different specimen floors is designed and built.The heating cable is installed in the floor slab with a unit-rated power of 30 W/m.Twenty-four different schemes are worked out and tested,which include three kinds of composite floor structures and eight kinds of cable distances.The cable distances are 30,40,50,60,80,100,130,150 mm.The main affective factors of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and their influencing regularity are discuss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has good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and the ratio of the radiation heat-transfer rate to the gross heat-transfer rate is greater than 50%.When the floor structure and the cable distance are fixed,the gross heat-transfer rate of the upper floor surface has a maximum value at an optimal cable distance.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in this paper,the optimal cable distance is 5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al radiant floor heating floor structure cable distance thermal perform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松弛法的张拉整体结构力学性能分析
16
作者 冯晓东 冯达 +2 位作者 赵文雁 陈耀 郑亦汶 《工程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112,共13页
为有效分析张拉整体结构的非线性力学行为,提出了一种节点松弛的方法。在每一阶段,通过对单个或多个并行节点进行连续释放和固定,将张拉整体结构的整体变形分解为局部节点位移的叠加。采用几何求解和Newmark-β法,逐步平衡静力和动力过... 为有效分析张拉整体结构的非线性力学行为,提出了一种节点松弛的方法。在每一阶段,通过对单个或多个并行节点进行连续释放和固定,将张拉整体结构的整体变形分解为局部节点位移的叠加。采用几何求解和Newmark-β法,逐步平衡静力和动力过程中节点上的单元合力,从而得到结构的平衡构型;对经典的六杆张拉整体结构进行了双索驱动下的结构静力相应的求解,并以索杆和弹簧杆两种张拉整体结构为例,计算了相同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索杆张拉整体结构开展了索失效研究,以平均振幅比和索失效率作为评价指标,对此类结构的最佳受冲击节点的位置给出了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分析 张拉整体 节点松弛 索失效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热二次反射塔索结构风洞试验与风致响应分析
17
作者 周春娟 刘海洋 +2 位作者 杨晓 边亚东 陈则刚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4,共7页
光热二次反射塔索结构能够大幅增加光热发电效率,降低维修成本。基于刚性模型风洞试验,获取了光热二次反射塔镜盘在不同风向风荷载作用下的风荷载体型系数,采用3D3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光热二次反射塔索结构分析模型,分析了不同风向风荷载... 光热二次反射塔索结构能够大幅增加光热发电效率,降低维修成本。基于刚性模型风洞试验,获取了光热二次反射塔镜盘在不同风向风荷载作用下的风荷载体型系数,采用3D3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光热二次反射塔索结构分析模型,分析了不同风向风荷载作用下结构位移与拉索内力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光热二次反射塔镜盘各分区风荷载体型系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最小值分布在镜盘边缘,在风向角为30°时风振系数达到最大值2.61;随着风向角的增大,镜盘与桅杆钢结构的节点位移绝对值均先减小后增大;背拉索内力随风向角增大而增大,下拉索内力随风向角的增大而减小,上吊索内力变化较为复杂,其中镜盘悬臂端拉索内力先增大后趋于平稳,其余拉索内力均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二次反射塔 风压系数 风振系数 风洞试验 结构位移 拉索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拱形斜塔钢混组合斜拉桥总体设计
18
作者 徐余锋 屈计划 《北方交通》 2025年第2期37-41,共5页
仪陇县嘉陵江三桥主桥形式为(120+230)m拱形斜塔钢混组合斜拉桥,主梁采用双边箱钢混组合箱梁,全宽40m;桥塔采用钢混组合倾斜桥塔,塔柱正面为拱形结构,线形为椭圆曲线。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进行整体验算,结果表明,大跨度拱形斜塔... 仪陇县嘉陵江三桥主桥形式为(120+230)m拱形斜塔钢混组合斜拉桥,主梁采用双边箱钢混组合箱梁,全宽40m;桥塔采用钢混组合倾斜桥塔,塔柱正面为拱形结构,线形为椭圆曲线。采用Midas Civil有限元软件进行整体验算,结果表明,大跨度拱形斜塔钢混组合斜拉桥受力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组合箱梁 拱形结构 整体验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算法的稳定点自动分析方法研究
19
作者 张超 邓扬 +3 位作者 李爱群 周泰翔 李雨航 钟国强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2,200,共9页
为了提高辨识稳定图中真实模态的准确性与自动化程度,首先,从稳定点定义方式的角度论述了聚类算法效果欠佳的原因,并采用异阶系统非等权重的定义方式输出稳定点;其次,基于数据挖掘思想,采用改进的辨识聚类结构的有序点(ordering points ... 为了提高辨识稳定图中真实模态的准确性与自动化程度,首先,从稳定点定义方式的角度论述了聚类算法效果欠佳的原因,并采用异阶系统非等权重的定义方式输出稳定点;其次,基于数据挖掘思想,采用改进的辨识聚类结构的有序点(ordering points to identify the clustering structure,简称OPTICS)算法自动清洗稳定点集,通过遍历性搜索的方式确定输入参数;然后,提出结合度矩阵去噪的自适应局部密度谱聚类(local density adaptive spectral clustering,简称SC-DA)算法分析稳定点集,并以簇中值作为模态参数的代表值,实现模态参数的自动化识别;最后,将含有密集模态的外滩大桥作为识别对象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与频域分解(frequency domain decomposition,简称FDD)法的频率结果最大相差仅为0.012 3 Hz,且在线识别的准确率达到82.86%,显著高于基于层次聚类的自动识别方法,实现了无人工干预下模态参数的自动、准确识别,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参数识别 自动化 聚类分析 辨识聚类结构的有序点算法 自适应局部密度谱聚类算法 随机子空间法 稳定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锚支护基坑变形监测分析
20
作者 钟立超 黄文潮 +1 位作者 蒙强 徐前卫 《山西建筑》 2025年第7期60-62,67,共4页
基于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对典型桩锚围护结构的实测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详细探讨了基坑开挖全过程中锚索轴力、围护桩顶水平位移及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锚索在初期存在预应力损失现象,但在达... 基于南宁国际空港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对典型桩锚围护结构的实测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详细探讨了基坑开挖全过程中锚索轴力、围护桩顶水平位移及地表沉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锚索在初期存在预应力损失现象,但在达到锁定拉力值后,其主动支护效果显著。桩顶水平位移受开挖深度影响,锚索的安装能够有效限制水平位移的增幅;地表沉降则表现为开挖深度和锚索安装影响的叠加效应,合理的桩锚体系能够在开挖阶段有效控制沉降。最后提出了在基坑开挖到底后加强监测和严格控制锚索预应力的施加过程的建议,以确保基坑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和施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锚基坑 现场监测 时间序列 围护结构 锚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