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环境承载力不确定性多目标优化模型及其应用--以北京市通州区区域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为例
被引量:
14
1
作者
曾维华
杨月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67-672,共6页
为明确给出环境承载力的实质内涵"人类活动阈值",利用不确定型多目标优化方法,建立了区域环境承载力优化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北京市通州区进行区域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水环境容量是制约通州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通州...
为明确给出环境承载力的实质内涵"人类活动阈值",利用不确定型多目标优化方法,建立了区域环境承载力优化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北京市通州区进行区域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水环境容量是制约通州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通州新城规划》的人口与经济发展目标与其"滨水宜居新城"目标相违,必须削减其人口与经济目标,2010年和2020年适度人口规模分别为44.88~50.39万人和85.29~96.40万人;适度经济规模分别为132.57~182.02亿元和862.9~1141.22亿元.通过加大投资力度,调整投资结构,《通州新城规划》的三次产业结构目标基本可以实现.2010年和2020年三次产业适度的结构分别为(6%~7%):(39%~43%):(51%~54%)与2%:(23%~30%):(68%~75%).为实现这些目标,对于高能耗、高水耗行业(造纸与化工等)应限制其发展,并逐步淘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承载力
不确定性多目标优化方法
适度人口与经济规模
区域战略环境评价
北京市通州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口规模、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基于海峡西岸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毅瑜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6-20,共5页
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海峡西岸地区浙、赣、闽、粤四个省份的人口规模、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研究对象面板数据具有稳定性,且四个变量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回归结果表明:从截面上看,浙江省、广东省...
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海峡西岸地区浙、赣、闽、粤四个省份的人口规模、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研究对象面板数据具有稳定性,且四个变量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回归结果表明:从截面上看,浙江省、广东省的碳排放高于平均水平,而江西省、福建省的碳排放则低于平均水平,其中浙江省碳排放效应最大,福建省最小;从纵向上看,人口规模对碳排放水平的影响最大,经济增长次之,能源强度的影响最小。有鉴于此,文章对这些现象追根朔源,针对各省份的实际情况,从人口、技术与经济增长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性建议,以期望进一步推进海西地区的低碳经济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人口规模
能源强度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县级尺度上人口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来自陕西省107个区县的经验证据
3
作者
赵璟
党兴华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1-378,共8页
论文提出人口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假说,根据陕西省107个区县2000—2015年的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人口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中介和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不显著,简单地调整户籍...
论文提出人口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假说,根据陕西省107个区县2000—2015年的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人口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中介和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不显著,简单地调整户籍并不会直接促进经济增长;(2)人口城市化促进了工业化进程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并以此二者为中介促进了经济增长;(3)人口城市化作为调节变量,显著正向调节了工业化进程、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积累和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但是针对工业化进程的调节作用逐渐减弱,而针对后三者的调节作用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经济增长
作用机制
县级尺度
空间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口规模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悦
郭晗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8年第6期721-727,共7页
文中通过一个空间经济学模型推导出人口规模与城市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中国2011—2015年地级以及地级以上城市数据对由此得到的计量模型进行估计,发现地级以及地级以上城市中其生产率与人口规模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进...
文中通过一个空间经济学模型推导出人口规模与城市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中国2011—2015年地级以及地级以上城市数据对由此得到的计量模型进行估计,发现地级以及地级以上城市中其生产率与人口规模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人口规模与城市生产率之间存在的倒U型曲线关系。与此同时,基于中国的现实情况提出除了控制人口规模之外,还可以通过增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来改善、治理大城市的规模不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经济学模型
规模不经济
人口规模
城市生产率
倒U型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承载力不确定性多目标优化模型及其应用--以北京市通州区区域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为例
被引量:
14
1
作者
曾维华
杨月梅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67-672,共6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2006CB403403)
文摘
为明确给出环境承载力的实质内涵"人类活动阈值",利用不确定型多目标优化方法,建立了区域环境承载力优化模型.应用该模型对北京市通州区进行区域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水环境容量是制约通州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通州新城规划》的人口与经济发展目标与其"滨水宜居新城"目标相违,必须削减其人口与经济目标,2010年和2020年适度人口规模分别为44.88~50.39万人和85.29~96.40万人;适度经济规模分别为132.57~182.02亿元和862.9~1141.22亿元.通过加大投资力度,调整投资结构,《通州新城规划》的三次产业结构目标基本可以实现.2010年和2020年三次产业适度的结构分别为(6%~7%):(39%~43%):(51%~54%)与2%:(23%~30%):(68%~75%).为实现这些目标,对于高能耗、高水耗行业(造纸与化工等)应限制其发展,并逐步淘汰.
关键词
环境承载力
不确定性多目标优化方法
适度人口与经济规模
区域战略环境评价
北京市通州区
Keywords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uncertain type multi-objective optimum technique
suitable scale of population and economic model
regional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Tongzhou District, Beijing City
分类号
X32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口规模、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基于海峡西岸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毅瑜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6-20,共5页
文摘
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海峡西岸地区浙、赣、闽、粤四个省份的人口规模、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研究对象面板数据具有稳定性,且四个变量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回归结果表明:从截面上看,浙江省、广东省的碳排放高于平均水平,而江西省、福建省的碳排放则低于平均水平,其中浙江省碳排放效应最大,福建省最小;从纵向上看,人口规模对碳排放水平的影响最大,经济增长次之,能源强度的影响最小。有鉴于此,文章对这些现象追根朔源,针对各省份的实际情况,从人口、技术与经济增长等方面提出了可持续性建议,以期望进一步推进海西地区的低碳经济进程。
关键词
碳排放
人口规模
能源强度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模型
Keywords
carbon emissions
population
scale
energy intensity
economic
growth
panel data
model
分类号
F206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县级尺度上人口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来自陕西省107个区县的经验证据
3
作者
赵璟
党兴华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西安理工大学城市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出处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71-378,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6CJL051)
文摘
论文提出人口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假说,根据陕西省107个区县2000—2015年的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人口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中介和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不显著,简单地调整户籍并不会直接促进经济增长;(2)人口城市化促进了工业化进程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并以此二者为中介促进了经济增长;(3)人口城市化作为调节变量,显著正向调节了工业化进程、物质资本投资、人力资本积累和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但是针对工业化进程的调节作用逐渐减弱,而针对后三者的调节作用逐渐增强。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经济增长
作用机制
县级尺度
空间面板模型
Keywords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economic
growth
action mechanism
county
scale
spatial panel
model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29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口规模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悦
郭晗
机构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8年第6期721-727,共7页
基金
国家知识产权局项目"知识产权区域布局规范化推进工作二期"(17-3076)
国家知识产权局项目"开展探索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类项目工作"(zlzlxm-D-01)
文摘
文中通过一个空间经济学模型推导出人口规模与城市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中国2011—2015年地级以及地级以上城市数据对由此得到的计量模型进行估计,发现地级以及地级以上城市中其生产率与人口规模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人口规模与城市生产率之间存在的倒U型曲线关系。与此同时,基于中国的现实情况提出除了控制人口规模之外,还可以通过增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来改善、治理大城市的规模不经济。
关键词
空间经济学模型
规模不经济
人口规模
城市生产率
倒U型曲线
Keywords
spatial
economic
s
model
non-
economic
scale
population
scale
Urban productivity
inverted U-shaped curve
分类号
F290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环境承载力不确定性多目标优化模型及其应用--以北京市通州区区域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为例
曾维华
杨月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人口规模、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基于海峡西岸地区的省级面板数据
张毅瑜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县级尺度上人口城市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来自陕西省107个区县的经验证据
赵璟
党兴华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人口规模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张悦
郭晗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