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藤类中药抗风湿用药规律研究
1
作者 杨媛媛 王苑桃 +3 位作者 王新晓 胡静 鲁文静 陈志永 《亚太传统医药》 2025年第1期142-148,共7页
目的:分析总结藤类中药抗风湿用药规律。方法:梳理含藤类药材的抗风湿中成药,结合关联规则分析,挖掘用药规律;通过文献检索,综述常用藤类中药化学成分、抗风湿机制等。结果:筛选出包含藤类药材的抗风湿中成药82种,涉及藤类药材37种。常... 目的:分析总结藤类中药抗风湿用药规律。方法:梳理含藤类药材的抗风湿中成药,结合关联规则分析,挖掘用药规律;通过文献检索,综述常用藤类中药化学成分、抗风湿机制等。结果:筛选出包含藤类药材的抗风湿中成药82种,涉及藤类药材37种。常用藤类药材主要分为温通散寒类、祛风止痛类、清热通络类、祛瘀活血类、养血通络类,应根据风湿病程选择药物。藤类药物常配伍使用,如鸡血藤-海风藤、青风藤-海风藤、海风藤-络石藤等。海风藤、宽筋藤、石南藤等抗风湿药效物质、疗效机制等尚需深入研究。结论:该研究可为藤类药材抗风湿领域应用,以及中药制剂、创新中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类中药 抗风湿 用药规律 化学成分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建立的法理基础和基本思路 被引量:34
2
作者 赵万一 赵信会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9-147,共9页
股东代表诉讼的诉权基础是共益权,股东代表诉讼的当事人适格必须结合股东代表诉讼判决的对世效力一并予以考虑。在当事人适格方面,决定原告资格的惟一条件是股东的公正性和代表性;被告的适格问题必须与公司的诉讼地位一并考虑,公司在股... 股东代表诉讼的诉权基础是共益权,股东代表诉讼的当事人适格必须结合股东代表诉讼判决的对世效力一并予以考虑。在当事人适格方面,决定原告资格的惟一条件是股东的公正性和代表性;被告的适格问题必须与公司的诉讼地位一并考虑,公司在股东代表诉讼中处于共同诉讼的参加人。由于股东代表诉讼涉及到公司的利益,且代表公司行使诉权的管理人员可能与公司有利益上的冲突,因此,在股东代表诉讼中应当适当地限制当事人主义的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代表诉讼 当事人适格 职权主义 当事人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股东派生诉讼调解的公司法规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长华 张思宇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124-133,共10页
原告股东的派生诉权尽管也具有启动诉讼、维持诉讼进行的功能,但其毕竟派生于公司的诉权,因此原告股东在诉讼中的处分权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对于股东派生诉讼中达成的调解协议,有限责任公司和非公众股份有限公司应由全体股东一致同意,上... 原告股东的派生诉权尽管也具有启动诉讼、维持诉讼进行的功能,但其毕竟派生于公司的诉权,因此原告股东在诉讼中的处分权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对于股东派生诉讼中达成的调解协议,有限责任公司和非公众股份有限公司应由全体股东一致同意,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众公司应由股东大会决议通过。股东派生诉讼的特殊性决定了派生诉讼调解的复杂性,民事诉讼法的一般规定难以满足制度供给的特殊需求,因此需要公司法对此做出特别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派生诉讼 诉权 调解 公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董事责任的追究和经营判断的原则 被引量:22
4
作者 蔡元庆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5-102,共8页
如何公正、合理地追究公司董事在经营中的责任这一问题 ,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美国《示范公司法》、特拉华州的判例以及法学研究所提出《公司治理的诸原理———分析和劝告》三个方面 ,考察和分析美国在董事责任追究... 如何公正、合理地追究公司董事在经营中的责任这一问题 ,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美国《示范公司法》、特拉华州的判例以及法学研究所提出《公司治理的诸原理———分析和劝告》三个方面 ,考察和分析美国在董事责任追究中的一个重要判例法理———经营判断原则。从经营判断原则的概念、适用条件以及它的机能等方面加以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追究 董事责任 判例法 法学研究 法理 公司法 判断原则 经营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董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监事民事责任制度在实践中的障碍 被引量:2
5
作者 隋平 罗康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22,共6页
对于德国股份公司的监事来说,尽管公司法、证券法等实体法为他们设定了很多的义务和责任,期望以此来促使监事尽职履行维护公司和股东利益的职责,但是,理想不等于现实,由于德国按照部门法划分传统实体法的制定和程序法相分离,以致于在程... 对于德国股份公司的监事来说,尽管公司法、证券法等实体法为他们设定了很多的义务和责任,期望以此来促使监事尽职履行维护公司和股东利益的职责,但是,理想不等于现实,由于德国按照部门法划分传统实体法的制定和程序法相分离,以致于在程序法中的相关制度和市场因素的影响下,实践中,德国股份公司监事在违反他们的义务而导致公司、股东利益受到损害时,最终实际承担责任被程序法中的制度和其他社会因素大大减轻。由此启示我们:在制定法律规则时应当进行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统一考量,并对于现实社会中其他影响法律运作效果的因素和机制一并予以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事民事责任 股东诉讼 责任保险 实体规则 程序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德国股份公司法关于股东代表诉讼的最新改革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小宁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6-141,共6页
德国于2005年11月对其股份公司法进行了改革,其中包括对股东代表诉讼的全新规定。本文对新旧德国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比较,总结德国法关于股东代表诉讼改革的特征,进行评论,并进而探讨其对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启示。
关键词 德国股份公司法 股东代表诉讼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股东派生诉讼中的公司抗辩权 被引量:8
7
作者 胡晓静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66,共13页
在我国目前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中,股东是诉讼的决定者,公司作为原本的请求权主体的诉讼决定权和抗辩权却被忽视了。在未来的《公司法》修订中,可以考虑增加股东派生诉讼的庭前司法审查程序,将原告股东资格、前置程序要件、公司利益受损... 在我国目前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中,股东是诉讼的决定者,公司作为原本的请求权主体的诉讼决定权和抗辩权却被忽视了。在未来的《公司法》修订中,可以考虑增加股东派生诉讼的庭前司法审查程序,将原告股东资格、前置程序要件、公司利益受损的事实和违反公司利益的重大事由均列为审查事项。在该程序中,公司得以诉讼违反公司最佳利益为由行使抗辩权,以阻止诉讼的进行。法院对上述事项进行审查,特别是对公司抗辩事由进行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后决定是否进入股东派生诉讼的庭审程序,以此实现股东和公司之间的利益平衡,并降低司法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派生诉讼 公司抗辩权 庭前司法审查 《公司法》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托受益人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基于双重派生诉讼展开 被引量:3
8
作者 陈雪萍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5-120,共16页
信托持股公司遭受不当行为侵害而无法以直接诉讼获得救济,持股信托的受托人也怠于或不行使救济权时,受益人作为实质股东可基于双重派生诉请(股东派生+信托派生)代表公司提起派生诉讼。该诉讼中各方的诉讼主体地位须结合信托法与股东派... 信托持股公司遭受不当行为侵害而无法以直接诉讼获得救济,持股信托的受托人也怠于或不行使救济权时,受益人作为实质股东可基于双重派生诉请(股东派生+信托派生)代表公司提起派生诉讼。该诉讼中各方的诉讼主体地位须结合信托法与股东派生诉讼理论、实体法与程序法理论来厘清。公司持股信托中受益人股东的法律地位受制于信托受益人股东派生诉讼的规范价值。信托受益人股东是该信托股份的实质所有权人,具有股东派生诉讼的原告资格;其提起股东派生诉讼须满足“先请求要件”并确定被诉的不当行为人和不当行为的基本事实以及对公司造成的损害。信托受益人股东派生诉讼的被告为对公司实施不当行为的公司董事、监事、高管、控股股东、债务人、清算人、控制公司的股权信托受托人。公司是信托受益人股东派生诉讼中的必要当事人,属于必要共同诉讼的共同原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托受益人 股东派生 信托派生 诉讼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东派生诉讼研究的新视角——一种民事“司法审查”制度 被引量:2
9
作者 孙晋 刘桂清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748-753,共6页
股东派生诉讼将司法权力引入公司内部自治事务之中,其不仅是一种股东权利救济制度,也是一种针对董事、经理及控制股东权力行为的监督制度。从司法审查的角度认识股东派生诉讼,有利于全面发挥其公司治理作用,也有利于从理论上拓宽社会权... 股东派生诉讼将司法权力引入公司内部自治事务之中,其不仅是一种股东权利救济制度,也是一种针对董事、经理及控制股东权力行为的监督制度。从司法审查的角度认识股东派生诉讼,有利于全面发挥其公司治理作用,也有利于从理论上拓宽社会权力与国家权力相互关系的研究。在实务上,派生诉讼的司法审查要把握公司自治与司法干预相平衡的原则,并确定合理的审查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派生诉讼 司法审查 权力监督 公司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派生诉讼制度及新修订《公司法》对其规制和完善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燕 张磊 《兰州学刊》 2006年第10期182-185,共4页
派生诉讼最初是来源于英美衡平法上的救济措施,后被大陆法系各国引起。派生诉讼是现代公司法提供给小股东用以纠正所有者缺位导致董事职权过大以及资本多数决原则下的大股东独权的救济手段。但若对派生诉讼不加约束,也会损害董事进行商... 派生诉讼最初是来源于英美衡平法上的救济措施,后被大陆法系各国引起。派生诉讼是现代公司法提供给小股东用以纠正所有者缺位导致董事职权过大以及资本多数决原则下的大股东独权的救济手段。但若对派生诉讼不加约束,也会损害董事进行商业判断的自主性。因此,西方各国在规定一定派生诉讼的激励机制同时,也设置了一定的约束机制。我国新修订《公司法》第150条、第152条也对派生诉讼加以规定,但尚有若干不明确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生诉讼 小股东保护 资本多数决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派生诉讼何以可能:反思与超越——以日本派生诉讼的发展为出发点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少伟 《北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0-109,共10页
传统理论认为,原告股东在决定是否提起派生诉讼时以理性经济人自居,基于成本与收益进行衡量。日本诉讼费用改革后派生诉讼案例急剧上升则是该传统理论强有力的佐证。然而,这一传统观点不仅在逻辑上难以自圆其说,也不符合日本派生诉讼的... 传统理论认为,原告股东在决定是否提起派生诉讼时以理性经济人自居,基于成本与收益进行衡量。日本诉讼费用改革后派生诉讼案例急剧上升则是该传统理论强有力的佐证。然而,这一传统观点不仅在逻辑上难以自圆其说,也不符合日本派生诉讼的实际情况,日本股东提起派生诉讼很大程度上受到准理性和有限理性行为的影响。日本这一实践对我国派生诉讼的有效实施无疑可带来启发:即在反思派生诉讼利用率为何如此之少时,不应仅关注制度设计,还应超越制度本身,考量该制度得以实施与发挥效用的其它外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生诉讼 理性经济人 有限理性 股东 维权律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新公司法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被引量:12
12
作者 黄建水 尹猛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61-65,共5页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源于英国1964年东潘多铅矿公司诉麦瑞威泽案的判例。派生诉讼制度在现代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我国台湾公司法中均已有明确的规定。我国公司法在2005年10月第3次修订中第一次确立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股...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源于英国1964年东潘多铅矿公司诉麦瑞威泽案的判例。派生诉讼制度在现代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我国台湾公司法中均已有明确的规定。我国公司法在2005年10月第3次修订中第一次确立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在新公司法确立对健全公司治理机制、保障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合法利益、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我国新公司法有关股东派生诉讼规定的局限性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新公司法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茂林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67-72,共6页
公司具有法律上的独立人格 ,但股东的权益也可能因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受到侵害。在实践中 ,我国已允许股东因公司利益受到控制股东或高级管理人员不当行为侵害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种诉讼 ,在公司法律制度... 公司具有法律上的独立人格 ,但股东的权益也可能因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受到侵害。在实践中 ,我国已允许股东因公司利益受到控制股东或高级管理人员不当行为侵害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种诉讼 ,在公司法律制度上称为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中国 少数股东权 代表诉讼 派生诉讼 直接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论股东派生之诉 被引量:2
14
作者 顾敏康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102-109,共8页
股东派生之诉起源于英国,在美国得到充分发展。该诉讼的目的是便于少数股东督促公司董事或管理人士严格履行其职责并保护公司的利益。股东派生之诉被正式引入我国是在2005年大幅度修正1993年颁布的《公司法》。但是,第152条的规定存在... 股东派生之诉起源于英国,在美国得到充分发展。该诉讼的目的是便于少数股东督促公司董事或管理人士严格履行其职责并保护公司的利益。股东派生之诉被正式引入我国是在2005年大幅度修正1993年颁布的《公司法》。但是,第152条的规定存在许多概念性的问题。例如,股东派生之诉是否又可称"股东代表之诉"?股东是否可以自己名义提起诉讼?等等。同时,许多有效的机制也没有设立,例如,股东诉讼担保条件和商业判断规则适用等。为此,本文试图澄清许多存在误区的地方,并提出一些完善第152条的建议。这样,就会使得第152条既方便少数股东采取行动威慑董事或管理人士的行为,又不至于使这种诉讼被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派生之诉 股东代表之诉 穷尽内部救济 经营判断原则 《公司法》第152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ss v. Harbottle规则与中国股东代表诉讼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超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8-92,共5页
英国公司法中的Foss v. Harbottle规则及其例外是英国公司法保护少数派股东权利的一种独特的救济方式。它不仅影响了英美法系国家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而且影响着部分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尽管中国新公司法已经确定了... 英国公司法中的Foss v. Harbottle规则及其例外是英国公司法保护少数派股东权利的一种独特的救济方式。它不仅影响了英美法系国家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而且影响着部分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尽管中国新公司法已经确定了自己的股东代表制度,但英国在代表诉讼制度上的保守态度和经验,依然值得我们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SS v.Haebotlle规则 股东代表诉讼 法人格的独立性 股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静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0-12,共3页
通过对国外两种立法模式的比较,阐析了现代公司法承认并宽松适用股东派生诉讼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架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若干立法设想,即原告主体资格及其限制、被告范围及责任事由以及公司在诉讼中的地位。
关键词 责任事由 公司 诉讼地位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原告股东资格 被告范围 中国 立法模式 公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东派生诉讼前置程序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春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1-104,共4页
股东派生诉讼前置程序的立法目的之一是寻求公司纠纷的内部解决。股东启动前置程序的条件过于严苛,董事会作为被请求人缺乏正当性,公司与请求提起诉讼的股东交流沟通制度的缺失等立法缺陷导致前置程序的立法目的难以实现。因此,有必要... 股东派生诉讼前置程序的立法目的之一是寻求公司纠纷的内部解决。股东启动前置程序的条件过于严苛,董事会作为被请求人缺乏正当性,公司与请求提起诉讼的股东交流沟通制度的缺失等立法缺陷导致前置程序的立法目的难以实现。因此,有必要完善前置程序的立法规定以实现前置程序的立法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派生诉讼 前置程序 竭尽公司内部救济 制度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股权结构上市公司分析——以小米公司赴港上市为例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志鑫 《产业创新研究》 2018年第6期36-37,共2页
随着我国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互联网技术的崛起,我国的互联网巨头几乎都施行双层股权结构机制。由于"同股不同权"在我国公司法中被禁止,无法满足互联网巨头公司的上市需求,导致这些公司远赴美国上市,对中国的资本市场造成了... 随着我国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互联网技术的崛起,我国的互联网巨头几乎都施行双层股权结构机制。由于"同股不同权"在我国公司法中被禁止,无法满足互联网巨头公司的上市需求,导致这些公司远赴美国上市,对中国的资本市场造成了一定损失,本文对港交所上市新规进行介绍,结合小米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对双层股权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股权结构 港交所新规 小米 股东集体诉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智慧 《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25-28,共4页
公司具有法律上的独立人格 ,但股东的权益也可能因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管理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受到侵害。在公司权益受到他人不法侵害时 ,由于股东是公司利益的终极所有者 ,其权益必然会间接受到侵害。在实践中我国已经允许 ,股东因公司... 公司具有法律上的独立人格 ,但股东的权益也可能因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管理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受到侵害。在公司权益受到他人不法侵害时 ,由于股东是公司利益的终极所有者 ,其权益必然会间接受到侵害。在实践中我国已经允许 ,股东因公司利益受到控制股东或高级管理人员不当行为侵害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种形式的诉讼 ,在公司法律制度上称为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本文对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作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股东直接诉讼 公司权益 股东权利 举证责任 民事诉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股东派生诉讼中的要件事实与证明责任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军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20-23,共4页
股东派生诉讼具有不同的类型,被告赔偿责任也具有不同的构成要件。基于要件事实的证明责任分配是诉讼成败的关键,不合理的证明责任分配会阻碍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功能的正常发挥。为了完善公司治理,恰当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应当采用多... 股东派生诉讼具有不同的类型,被告赔偿责任也具有不同的构成要件。基于要件事实的证明责任分配是诉讼成败的关键,不合理的证明责任分配会阻碍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功能的正常发挥。为了完善公司治理,恰当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应当采用多元化的证明责任分配方法。法院也有必要对处于证明弱势地位的股东进行救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派生诉讼 要件事实 证明责任分配 证明责任的减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