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1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presentation of the Basic Laws of Thermodynamics in Quantum Mechanics
1
作者 Akira Suzuki Hisao Taira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2018年第14期2420-2436,共17页
We propose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basic laws, namely the zeroth, first, second and third law, in quantum thermodynamics. The zeroth law is represented by some parameters () that specify respective quantum states. The... We propose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basic laws, namely the zeroth, first, second and third law, in quantum thermodynamics. The zeroth law is represented by some parameters () that specify respective quantum states. The parameters are the elements of thermodynamic state space. The introduction of such parameters is based on a probabilistic nature of quantum theory. A quantum analog of the first law can be established by utilizing these parameters. The notion of heat in quantum systems is clarified from the probabilistic point of view in quantum theory.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second law can be naturally described in terms of these parameters introduced for the respective quantum systems. In obtaining the representation of quantum thermodynamics, consistency between quantum theory and classical thermodynamics should have been preserved throughout our formulation of quantum thermodynamics. After establishing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second law, the third law is discussed brief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rmodynamic temperatures and the parameters in is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sic lawS of theRMODYNAMICS theRMODYNAMIC State Space Probabilistic Nature of Quantum theory Notion of Heat Entropy principle ADIABATIC ACCESSI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Notion of Efficiency in China’s Civil Law Scholarship
2
作者 Xiong Bingwan Wang Jian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0年第1期1-26,共26页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efficiency is the major driver for the birth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ivil law.Contemporary civil law scholarship has demonstrated a serious concern for efficiency from the very beginning.Howev... The pursuit of economic efficiency is the major driver for the birth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ivil law.Contemporary civil law scholarship has demonstrated a serious concern for efficiency from the very beginning.However,many examples suggest that the notion of economic efficiency is often diluted or replaced by factors like civil law doctrinal scholasticism,moral notions,inertial thinking of the planned economy or the will of the leader.It has not been systematically attended to or expressed in a detailed and precise way in the contemporary civil law scholarship in China,rendering some economic judgments uneconomical.In the 21 st century,it is necessary for the civil law studies to establish a clearer and more precise notion of efficiency,to conduct more direct and accurate evaluations on civil laws’incentives on people’s behaviors and their socio-economic effects,so as to reduce the cost of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promote deeper cooperation and winwin outcome among individu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civil law scholarship individual autonomy notion of efficiency notion of fairness the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ral Principles of the Civil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被引量:1
3
作者 Zhong Lu, Editor 《Women of China》 1994年第3期19-19,共1页
In this issue we will introduce readers to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the Civil Lav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hich was adopted at the Fourth Session of the Six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promulgat... In this issue we will introduce readers to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the Civil Lav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hich was adopted at the Fourth Session of the Sixth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promulgated by order No.37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April 12, 1986, and effective as of January 1, 1987.This law was formulated according to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drawing upon our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civil actirities,for the purpose of protecting the lawful civi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itizens and legal persons and correctly adjusting civil relations,so a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ing socialist modernizationThe Civil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e of China has 156 articles and 9 chapters. The chapters are:1) Basic Principles;2) Citizen (Natural Person); 3) Legal Persons; 4) Civil Law and Agencies; 5)Civil Rights; 6) Civil Liability; 7) Limitations of Action; 8) Application of Law in Civil Relations with Foreigners; and 9) Supplementary Provisions.All the articles apply to women. We have only extracted some of them which are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women and childr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ral principles of the civil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原文传递
修改《监察法》的原理、原则与建言
4
作者 吴建雄 邝山子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5,共9页
与时俱进修改《监察法》,蕴含着具有“发生学”意义的政理、哲理和法理。其政理为“保持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高度自觉”,其哲理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其法理为“以良法引领推进腐败治理能力现代化”。修改《监察... 与时俱进修改《监察法》,蕴含着具有“发生学”意义的政理、哲理和法理。其政理为“保持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高度自觉”,其哲理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其法理为“以良法引领推进腐败治理能力现代化”。修改《监察法》的基本原则,应坚持以政治为统领、以人民为本位、以问题为导向、以系统为理路。新修《监察法》充分吸收了学术界研究成果和实务部门探索出的成功经验,体现了惩治腐败与保障人权相结合、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的法治原则,增强了监察全覆盖的有效性和反腐败工作的实效性。其进一步完善可通过未来修改《监察法实施条例》的方式,从党的领导、纪监一体、监司衔接、行贿惩治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改监察法 基本原理 基本原则 思路建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绿色原则的司法适用——基于生效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
5
作者 杨德群 袁涵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4-59,共6页
绿色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回应21世纪环境问题的“中国方案”,是划分私人利益与环保公益的界限。尽管关于绿色原则能否适用存在理论争议,但从既有997份裁判文书分析可知,该原则确立之后,即在司法实践中得以广泛运用。通过全... 绿色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回应21世纪环境问题的“中国方案”,是划分私人利益与环保公益的界限。尽管关于绿色原则能否适用存在理论争议,但从既有997份裁判文书分析可知,该原则确立之后,即在司法实践中得以广泛运用。通过全面分析绿色原则司法适用的功能、类型化以及具体判断等问题,文章认为应如其他民法基本原则一样,先以提供价值选择的方式进入司法裁判,通过司法裁判践行绿色民法理论,由此该原则的司法适用才能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原则 司法适用 民法基本原则 司法裁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察法》基本原则适用的方法论进路
6
作者 韦冉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22-128,共7页
监察法基本原则在监察法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监察法时,其作用发挥并没有达到预期,存在对监察法规则的浅层理解和同其他法律体系间的机械衔接问题。事实上,监察法基本原则对于监... 监察法基本原则在监察法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纪检监察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监察法时,其作用发挥并没有达到预期,存在对监察法规则的浅层理解和同其他法律体系间的机械衔接问题。事实上,监察法基本原则对于监察法具体规则的理解和解释,对于公法部门间的体系性思维,对于监察法规则的价值补充等均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有必要重视监察法基本原则的适用,重视监察法基本原则和监察法律目的之间的关联关系,以规范公权力行使的实质价值为据,通过内在体系解释和价值补充方法,阐发监察法基本原则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法 基本原则 法律方法 公法体系 司法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法典基本原则的课程思政案例教学探索
7
作者 郭杰 《普洱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34-140,共7页
课程思政是解决法学教育重“器”轻“道”的有效途径。因民法典基础性法律和民法核心课的地位,民法教学应该成为法学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的主阵地。民法内容庞杂,特以民法典基本原则的课程思政教学为例,充分挖掘与民法典基本原则具有高度... 课程思政是解决法学教育重“器”轻“道”的有效途径。因民法典基础性法律和民法核心课的地位,民法教学应该成为法学教育课程思政教学的主阵地。民法内容庞杂,特以民法典基本原则的课程思政教学为例,充分挖掘与民法典基本原则具有高度一致性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思政因素,点明它们共同的道德基础和价值取向,同时引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案例,讲明案例背后的法律规范与价值规范的一致性,探索民法典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案例有机融合的案例教学法,才能起到课程思政良好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基本原则 课程思政 案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AXIOMATICS OF GEOMECHANICS
8
作者 陈正汉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1994年第10期953-964,共12页
Taking the theory of mixture as a basic .framework, the paper merges the primesof rational mechanics irreivrsible thermodynamics and soil meehanics into an organicsystem and proposes an axiomatics of geomechanics .The... Taking the theory of mixture as a basic .framework, the paper merges the primesof rational mechanics irreivrsible thermodynamics and soil meehanics into an organicsystem and proposes an axiomatics of geomechanic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consistsof 5 basis laws and 8 constitutive principles .and it erects a bridge across the gapbetween the pure theory of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mechanics. axiomatics. basic law. constitutive princip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数字时代的《刑事诉讼法》修改 被引量:6
9
作者 郑曦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96,共1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已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在本次修改中应当回应数字时代的需求,关注在刑事诉讼中运用新型数字技术所带来的新问题。在基础理念层面,应当协调数字时代刑事诉讼中技术运用和人权保障的关系,兼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已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在本次修改中应当回应数字时代的需求,关注在刑事诉讼中运用新型数字技术所带来的新问题。在基础理念层面,应当协调数字时代刑事诉讼中技术运用和人权保障的关系,兼顾法律修改的前瞻性与稳妥性,平衡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冲突。在基本原则层面,应当确立合法原则,要求目的、程序与手段的合法性;通过确认比例原则,协调目的、手段与后果之间的关系;依据区分处理原则对对象、场景、行为方式与监管方式加以区分处理。在制度规范层面,应强化对数字侦查取证的控制,推动数字检察法律监督工作,规范智慧审判,确保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的数字化改革符合刑事诉讼的基本原理。从这三个层面出发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能使刑事诉讼的数字化转型在法治轨道内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刑事诉讼法》修改 基础理念 基本原则 制度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客体兜底规范的内在关系及适用逻辑——以《民法典》第123条与《著作权法》第3条的适用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华 李晓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0,119,共11页
《民法典》对知识产权客体类型的立法取向秉持法定主义立场,而现行《著作权法》对作品类型的规范选择却经历了由“作品类型法定”到“作品类型开放”的重大转变,致使两法客观呈现权利客体类型开放与封闭的立法模式差异。实践中应揭示这... 《民法典》对知识产权客体类型的立法取向秉持法定主义立场,而现行《著作权法》对作品类型的规范选择却经历了由“作品类型法定”到“作品类型开放”的重大转变,致使两法客观呈现权利客体类型开放与封闭的立法模式差异。实践中应揭示这种假性矛盾的本质,厘清私权部门种属概念间错位类比的逻辑误区,明确过渡性知识产权基本规范对各知识产权单行法特殊性问题的解释缺失,以《民法典》与《著作权法》之间互为“表里”的“隔代”调适关系为逻辑基础,支撑知识产权客体相关规范在司法适用中的实践展开。即以作品类型扩张的现实表现和法律解释经验为起点,以民事私权的价值理念为根基,秉持审慎开放、体系化解释和司法确认优先原则,在具体案件中依照知识产权权属定位、著作权权属定位、作品类型定位的逻辑层次,在权利客体兜底款项启用时严格把握相对开放的审慎裁判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著作权法 法定原则 作品类型开放 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环境资源法之遵守自然规律原则 被引量:1
11
作者 宁清同 《兰州学刊》 CSSCI 2024年第9期109-125,共17页
环境资源法确立遵守自然规律原则具有充分、可靠的理论依据,包括物质决定意识、生态中心主义、生态系统理论、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的中国传统文化。遵守自然规律原则乃环境资源法之基石和根本,也直接体现了环境资源法之特有属性,实有必... 环境资源法确立遵守自然规律原则具有充分、可靠的理论依据,包括物质决定意识、生态中心主义、生态系统理论、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的中国传统文化。遵守自然规律原则乃环境资源法之基石和根本,也直接体现了环境资源法之特有属性,实有必要确立为基本原则。遵守自然规律原则是环境资源法之基础性、根本性和普遍性准则,是实现环境资源公平、正义之根基,对环境资源法律规范具有指导和制约效力,有着极其广泛的适用性,是环境资源法基本属性之集中体现,是生态理性法治化的关键。遵守自然规律原则要求人们不违背生态规律,服从并合理利用生态规律,包括以整体性为依据统筹解决环境资源问题,非必要不改变生态系统自然状态,合理享受生态服务,维护和保障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科学发挥生态资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资源法 遵守自然规律 基本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景式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弘弘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4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研究》是一部研究以法治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著作。本书把国家培育核心价值观有道德教化和法治推动两条路径作为立论基础。本书放眼国际,在比较的视野下研究以法治推动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研究》是一部研究以法治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的著作。本书把国家培育核心价值观有道德教化和法治推动两条路径作为立论基础。本书放眼国际,在比较的视野下研究以法治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问题。本书回望过去,注重研究中国古代以法治培育和维护儒家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的经验。本书注重挖掘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注重研究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基本原理,重点研究以法治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实现机制。运用规范分析法、价值分析法跨学科研究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问题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治 时代内涵 基本原理 实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保险法基本原则的体系构造及逻辑展开
13
作者 陈运来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50,共16页
农业保险法在总体上是政策保险法,属于经济法范畴,并具有商法重要特征。农业保险法基本原则的遴选标准包括反映农业保险法所调整社会关系的本质、蕴含农业保险法根本价值、体现农业保险法基本内容、统辖农业保险法具体规则与凝聚农业保... 农业保险法在总体上是政策保险法,属于经济法范畴,并具有商法重要特征。农业保险法基本原则的遴选标准包括反映农业保险法所调整社会关系的本质、蕴含农业保险法根本价值、体现农业保险法基本内容、统辖农业保险法具体规则与凝聚农业保险法国际共识。农业保险法基本原则体系的内容包括社会效益至上原则、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原则、农业大灾风险重点防控原则、协同推进原则。以社会效益至上原则为目的性原则,以其他原则为工具性原则,共同构成一个完整体系。体系内的每项基本原则在立法上均有其独特而具体的制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法 基本原则体系 政策性农业保险 制度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刑交叉视野下维权行为与敲诈勒索界分
14
作者 张建军 王慧婧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1期67-72,共6页
经济消费领域,消费者以维权名义向商家索要财物,否则就将商品瑕疵或其他商家过错进行举报或是曝光的行为究竟属于维权行为还是敲诈勒索行为,一直是受到重点关注的民刑交叉问题。该行为的界分之所以存在困境,主要原因是对于其究竟是否存... 经济消费领域,消费者以维权名义向商家索要财物,否则就将商品瑕疵或其他商家过错进行举报或是曝光的行为究竟属于维权行为还是敲诈勒索行为,一直是受到重点关注的民刑交叉问题。该行为的界分之所以存在困境,主要原因是对于其究竟是否存在对法益的侵害的疑问。我国现有研究除一律入罪或者一律出罪这两种一刀切的认定之外,还存在着通过对非法占有目的、权利基础、维权手段及索赔数额进行不同排列组合认定的类型化认定标准。但是这些认定路径和区分标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瑕疵。基于此,结合相关域外经验,发现通过剥削原则,以消费者“多次敲诈”进行强剥削关系的认定这一路径更为妥当,不仅可以证明对自由意志法益的侵害,还可以消解敲诈悖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刑交叉 过度维权 敲诈勒索 剥削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比例原则在医药假冒专利中的适用——以《专利法》六十八条为对象的考察
15
作者 严新龙 《河南科技》 2024年第1期126-129,共4页
【目的】论证比例原则的适用既有利于实现医药假冒专利者承担合理的民事责任,又有利于医药假冒专利行政责任的合理适用,同时有利于两者的有效衔接。【方法】运用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阐述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与外观设计专利的医药假... 【目的】论证比例原则的适用既有利于实现医药假冒专利者承担合理的民事责任,又有利于医药假冒专利行政责任的合理适用,同时有利于两者的有效衔接。【方法】运用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阐述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与外观设计专利的医药假冒专利类型,为比例原则在医药假冒专利适用中提供样本。【结果】有限度地适用比例原则对于医药假冒专利的侵权构成与责任承担具有一定的适用性。【结论】2020年《专利法》第六十八条的修订,加大了行政处罚的力度,并扩充了行政处罚的情形,有利于打击医药假冒专利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假冒专利 比例原则 《专利法》 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典编纂视角下教育法基本原则的体系化整合 被引量:5
16
作者 万千慧 龚向和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59,共9页
教育法典总分式的编纂体例要求充分发挥总则中基本原则“公因式”的作用,而当前的教育法基本原则的提炼与解释面临来源单一性与性质复杂性、领域法思维与内容独立性要求、社会回应性与要件协同性的三重逐层递进的整合矛盾。应当在明确... 教育法典总分式的编纂体例要求充分发挥总则中基本原则“公因式”的作用,而当前的教育法基本原则的提炼与解释面临来源单一性与性质复杂性、领域法思维与内容独立性要求、社会回应性与要件协同性的三重逐层递进的整合矛盾。应当在明确教育法部门行政法的性质定位和法律原则基本属性的理论前提下,以公民受教育权的保障以及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为并行价值主线,以教育性、规范性、协同性为标准整合教育法基本原则,并以宪法在教育领域的两条价值主线确定教育法基本原则内容,以规范结构对应、法典性质对应、制度保障对应的融贯性思维推进其体系化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法典 教育法基本原则 体系化 受教育权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出场逻辑、内在关系和实践进路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根旺 吴云志 《学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1期95-102,共8页
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立足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实现理论创新,推进实践发展。把握这个时代论题需要深刻理解其出场逻辑、内在关系和实践进路。... 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立足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实现理论创新,推进实践发展。把握这个时代论题需要深刻理解其出场逻辑、内在关系和实践进路。这一论题被自觉地提出来,具有其独特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二者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相“结合”是可行的、有价值的。实现相“结合”,要把握其实践要求,明确其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丰富与发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乔凯 王佟 解保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16,共7页
科学社会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会随着时代变迁和实践转换而发展。进入新时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在处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时,我们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引导。为科学... 科学社会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会随着时代变迁和实践转换而发展。进入新时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在处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时,我们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引导。为科学社会主义开辟了环境视角和生态主题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中走来,从反思超越“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中走来,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生态创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内涵深刻、逻辑严谨、系统全面的理论体系,其生态思想和原则集中体现为“十个坚持”,“十个坚持”所涵盖的“根本保障”“核心理念”“宗旨要求”“战略路径”“系统观念”“制度保障”“社会力量”“全球倡议”等理论要素的整体性意蕴,彰显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价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善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和实践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丰富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工智能法的基本原则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国洋 《法治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4-146,共13页
人工智能法的基本原则是人工智能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关于人工智能法基本原则的方案有三原则说、四原则说、八原则说等,这些方案存在设计体系性不足、话语层次不统一等问题。人工智能法基本原则的设计应以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为主线... 人工智能法的基本原则是人工智能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关于人工智能法基本原则的方案有三原则说、四原则说、八原则说等,这些方案存在设计体系性不足、话语层次不统一等问题。人工智能法基本原则的设计应以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为主线,这一判断既源于对立法目的的分析,也是有效加速和价值对齐理念的平衡。基于该主线,人工智能法的基本原则又可以进行多个层次的展开。其中,第一层次原则包括支持发展创新原则和计算正义原则,前者主要指向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支持以及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而后者又可以分为可信、安全和效益三项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法 基本原则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促进法的基本设想及其展开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永宁 张隽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1期1-17,共17页
生态文明促进法是关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蕴含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立法。生态文明促进法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维护生态系统整体利益,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合理期待,引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促进法是关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蕴含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立法。生态文明促进法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维护生态系统整体利益,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合理期待,引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使生态文明观内化于社会机体。生态文明促进法的基本原则应当凸显自然生态系统的固有价值,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指引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引领整部立法的结构布局和制度体系。生态文明促进法的法律制度要与基本原则相互呼应,与既有政策相互协调,既要体现生态文明的价值意蕴,对现行成熟的制度进行整合和完善;又要注重制度的体系化建设,使制度之间互相衔接,提升制度体系的自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促进法 法律定位 法律原则 制度体系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