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南北经济平衡视角看水资源“空间均衡”问题
1
作者 王亦宁 高龙 《水利发展研究》 2025年第3期11-16,共6页
文章从区域经济的视角辨析了水资源“空间均衡”概念,分析了当前南北经济发展新的态势。围绕解决南北方之间开始凸显的不均衡发展问题,要通过加快破解北方地区水资源要素制约,来释放其他优势要素的发展机会和潜能,促使南北方充分发挥各... 文章从区域经济的视角辨析了水资源“空间均衡”概念,分析了当前南北经济发展新的态势。围绕解决南北方之间开始凸显的不均衡发展问题,要通过加快破解北方地区水资源要素制约,来释放其他优势要素的发展机会和潜能,促使南北方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南北之间各类资源和经济要素的优势互补,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形成畅通的国内大循环提供支撑。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加强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顶层规划设计、加快探索建立北方地区水资源战略储备体系、将水资源战略储备支付责任纳入中央事权、推动水利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区域协调发展 空间均衡 国家水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下养老服务的均衡发展 被引量:7
2
作者 钟仁耀 《社会保障评论》 CSSCI 2024年第4期102-120,共19页
党的二十大将实现养老服务均衡发展摆在了突出位置。在以均衡治理原则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格局下,老龄化国家战略再次升级了养老服务在格局、空间、模式、性质、内容五个方面的均衡关系。然而,由于多重原因,目前我国养老服务均衡发展中存... 党的二十大将实现养老服务均衡发展摆在了突出位置。在以均衡治理原则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格局下,老龄化国家战略再次升级了养老服务在格局、空间、模式、性质、内容五个方面的均衡关系。然而,由于多重原因,目前我国养老服务均衡发展中存在保障对象收入差异的起点非均衡、准入条件欠缺灵活的过程非均衡、运作机制维持困境的结构非均衡问题。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背景下,亟需实现养老服务的结构优化、功能提升、内容提质,并需重点关注:一是基本养老服务均衡化的基础环境已初步形成;二是科学把握城乡区域人口老龄化分布格局趋势;三是改变现有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建设的基本理念;四是区域一体化是基本养老服务均衡化的重要步伐;五是坚持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全国统筹的基本思路;六是建立新型的基本养老服务事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战略 养老服务 均衡发展 城乡统筹与区域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经济非农化引起的思考
3
作者 许经勇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60-64,共5页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民、农业、农村的内涵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农村经济非农化是城乡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农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中城市工商业人口的集中,是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表现,也是城乡经济社会...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民、农业、农村的内涵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农村经济非农化是城乡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农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中城市工商业人口的集中,是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表现,也是城乡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势利导推进农村经济非农化,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村经济非农化有个度,即不是要把农业化掉,而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较,我国农村经济非农化,不是建立在消灭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基础上,而是以发展农村经济为目标,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为指针,以就地转移农业劳动力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经济非农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 城乡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发展和安全视角下中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战略研究——基于“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 被引量:6
4
作者 詹承豫 刘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68-78,共1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202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积极稳步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202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积极稳步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是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低空经济发展和提高应急保障能力的重要支撑。当前,中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存在哪些突出问题?该如何进行战略构建以实现“平急两用”和急难险重任务应急保障的目标?以统筹发展和安全为视角,在对中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现状及突出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提出中国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基于低空经济、设施装备和航空应急的三角形战略基点,并对低空经济发展、法律保障、空地协同、装备设施优化等实施路径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应急救援 统筹发展和安全 三角形战略 低空经济 “平急两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了就业扩容吗?——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准自然实验
5
作者 辛冲冲 席鹏辉 唐世芳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8-105,共18页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党和国家关心的民生头等大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如何稳就业成为重中之重。本文选取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能否促进就业扩容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协...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党和国家关心的民生头等大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如何稳就业成为重中之重。本文选取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能否促进就业扩容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就业扩容,且这一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能够加速企业成长、促进人口流动和推动数字经济建设,从而促进企业就业扩容。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政策的实施效果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地区和自然资源禀赋较低地区更为明显。对此,应继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优化相关政策举措;在继续保持对国有企业的支持外,也应重点激发非国有企业的活力;充实地区人力资本力量,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高效实施;针对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的不同,实施差异化的财政支持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区域一体化 稳就业 企业成长 人口流动 数字经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沧州沿海经济强市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
6
作者 尤琪 刘然 孙梦琪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1-46,共6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沧州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过程中,沧州市已取得了一定成就,成功承接北京天津疏解项目,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壮大,同时通过强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保障了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在...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沧州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过程中,沧州市已取得了一定成就,成功承接北京天津疏解项目,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壮大,同时通过强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保障了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沧州市应继续遵循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点带面促经济,以生态环境促发展,以科技人才促创新,进而加快沿海经济强市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沧州 沿海经济强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人口、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情景预测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段海燕 肖依静 +1 位作者 丁哲 王宪恩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7-56,共10页
探究人口、经济、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战略,对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吉林省为例,设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准情景、稳定情景和协调情景,建立人口—经济—能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度预测模型,对吉林省2030年人口—经... 探究人口、经济、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战略,对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吉林省为例,设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准情景、稳定情景和协调情景,建立人口—经济—能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度预测模型,对吉林省2030年人口—经济—能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度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基准情景和稳定情景的耦合协调发展度呈U型趋势,其中基准情景在2025年降至最低点0.439,稳定情景在2020年降至最低点0.477,这表明,在能源环境改善不力的情景下,人口—经济—能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度极易出现U型曲线,协调发展度最低点出现时间越晚,其数值越低,人口—经济—能源环境系统要实现耦合协调发展的难度越大。稳定人口生育水平、合理控制城市化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使用非化石能源等可促进人口—经济—能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经济—能源环境 协调发展战略 耦合模型 情景预测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回顾、评价与启示 被引量:21
8
作者 孙斌栋 郑燕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共7页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呈显出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度化、机制市场化和战略空间细化的趋势。与此同时,现行区域发展战略存在若干不足,有追求政策优惠忽视制度创...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呈显出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度化、机制市场化和战略空间细化的趋势。与此同时,现行区域发展战略存在若干不足,有追求政策优惠忽视制度创新的倾向,区域发展战略之间缺乏宏观整体性衔接,阻碍区域协调发展的瓶颈远未取得突破,区域发展战略仍过于强调效率目标,对不发达地区关注不足。因而,未来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不应追求数量,要注重是否真正有利于实现区域的改革创新;亟需制定一个全局性区域连接发展规划,或者以整合发展的理念对现有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进行统筹管理;中央应制定和出台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保障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区际自由公平贸易;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的地区选择应更注重公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战略 均衡发展 非均衡发展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济、建设、生态平衡关系的乡村类型分类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18
9
作者 董越 华晨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8-133,共6页
从经济、建设、生态的辩证关系出发,依据三者发展程度的相对平衡关系划分出8种乡村类型,结合全国多个案例,分析各类型的特征和形成的原因。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提出了乡村建设对经济和生态的杠杆作用及其作用的动力机制;... 从经济、建设、生态的辩证关系出发,依据三者发展程度的相对平衡关系划分出8种乡村类型,结合全国多个案例,分析各类型的特征和形成的原因。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提出了乡村建设对经济和生态的杠杆作用及其作用的动力机制;针对各乡村类型,提出了撬动经济的乡村建设策略及改善生态的乡村建设策略,并总结了8种乡村类型之间演替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类型 发展策略 建设 经济 生态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立我国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的认识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雷 刘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8-21,共4页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我国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机制应在坚持集约经济和适应消费的基础上,强调社会生产与消费两者间的平衡和协调发展,欲达此目的,加快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和国家宏观指导是保障这一体系机制正常运转的根本条件。
关键词 节约型 经济体系 社会生产 社会消费 资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经济协作区发展的基本特征及对策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英明 姚士谋 王合生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22-129,共8页
提出了经济协作区的概念,分析了武汉经济协作区的组成、区位优势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和完善武汉经济协作区的必然趋势。从协作区内城市体系的角度,就协作区经济实力、产业结构、经济效益、市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五个... 提出了经济协作区的概念,分析了武汉经济协作区的组成、区位优势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和完善武汉经济协作区的必然趋势。从协作区内城市体系的角度,就协作区经济实力、产业结构、经济效益、市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武汉经济协作区发展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武汉经济协作区经济发展主要对策:强化武汉市在经济协作区中的中心城市的地位,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原则,加快协作区资产重组步伐,加强协作区市场网络建设,制定协作区区域规划,建立协作区管理委员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 经济协作区 市场经济 对策 基本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态经济研究:历史脉络、理论梳理及未来展望 被引量:20
12
作者 于法稳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20,27,共9页
中国生态经济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许涤新先生倡导下的社会科学界与自然科学界学者的一次完美合作。此后成立了全球第一个研究生态经济的学术团体,创立了全球第一份研究生态经济的学术期刊,搭建了全球第一个专门从事生态经济研... 中国生态经济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许涤新先生倡导下的社会科学界与自然科学界学者的一次完美合作。此后成立了全球第一个研究生态经济的学术团体,创立了全球第一份研究生态经济的学术期刊,搭建了全球第一个专门从事生态经济研究的学术机构,推动了中国生态经济的研究及学科建设。可以将中国生态经济研究40年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生态平衡理论阶段(1981—1983年)、生态经济协调理论阶段(1984—1991年)、可持续发展理论阶段(1992—2000年)以及绿色发展理论阶段(2001年至今)。同时,在对中国生态经济研究发展历史脉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每个阶段的主要理论进行了阐述,并从五个方面展望了中国生态经济研究的重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 生态平衡 生态经济协调 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区域高等教育均衡 被引量:30
13
作者 李波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1-174,共4页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客观上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为明显的东、中、西三大区域。和经济的发展趋势相对应,我国区域高等教育也呈现出按三个梯度逐步推进的非均衡发展模式。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一个重要因... 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客观上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为明显的东、中、西三大区域。和经济的发展趋势相对应,我国区域高等教育也呈现出按三个梯度逐步推进的非均衡发展模式。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是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应加强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调控,提高地方政府办学的积极性,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正确处理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中均衡与非均衡的关系,保证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 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域经济有限非均衡协调发展形成机制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逄杰武 孙凤芝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5-38,65,共5页
有限非均衡理论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文章分析了省域经济有限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在对山东省区域发展非均衡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省域经济有限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山东省经济的持续... 有限非均衡理论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理论之一。文章分析了省域经济有限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在对山东省区域发展非均衡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省域经济有限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山东省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有限非均衡 协调发展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事业与国民经济协同发展战略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罗贤春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9-23,64,共6页
本文通过 GDP 与公共图书馆支出变化率比较,得出公共图书馆事业与国民经济呈协同发展趋势,并构建观念、时空、规划等协同基础;资源、技术、组织等协同框架;业务、团队、人员等协同实施。并提出创新、动态联盟、可持续发展等战略推进措施。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国民经济 协同战略 中国 图书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的中国区域经济新常态与区域协调发展 被引量:39
16
作者 张可云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2-108,共7页
新时代是十九大对中国目前所处发展阶段的新判断,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掌握新时代的中国发展趋势需要将时间特征与空间特征结合起来。从国内空间格局看,"新时代"的空间特征突出表现为中国区域经济新常态。区域协调发展战... 新时代是十九大对中国目前所处发展阶段的新判断,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掌握新时代的中国发展趋势需要将时间特征与空间特征结合起来。从国内空间格局看,"新时代"的空间特征突出表现为中国区域经济新常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点是在不断调整的,进入新时代后其内容可概括为"两主"、"三核"与"四从"。穷、堵、老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直接发力点,是政府协调区域发展的核心关注点。为了适应并引领中国区域经济新常态,中央政府需要从五个方面创新未来的区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空间特征 区域经济新常态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管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谢伏瞻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9,共2页
本文认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章提出,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梯度转移,发挥东部地区辐射带动作用是... 本文认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重点,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文章提出,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梯度转移,发挥东部地区辐射带动作用是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提高区域政策有效性和针对性,将区域政策与功能性政策有机结合,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和重点;理顺要素价格,消除价格扭曲,完善税收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是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落实中央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政策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发展战略 经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区域理论在中国的演变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竹莘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9-103,共5页
结合中国现实对区域差异发展理论作出比较与评述,分析这些理论产生渊源、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存在的局限,认为非均衡发展的差异理论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从极端的非均衡到均衡,从发散到收敛,从差异到趋... 结合中国现实对区域差异发展理论作出比较与评述,分析这些理论产生渊源、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存在的局限,认为非均衡发展的差异理论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是区域经济从极端的非均衡到均衡,从发散到收敛,从差异到趋同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 非均衡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教育均衡问题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波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9-122,共4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是造成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要实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其基本策略是通过更新观念,摆脱“城乡二元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是造成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要实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其基本策略是通过更新观念,摆脱“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思维的束缚;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促进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大力发展非正规教育,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结构多元化,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经济 协调发展 教育 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小军 《未来与发展》 CSSCI 2007年第8期7-10,共4页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经过了多次变化和调整,对我国经济布局总体框架的构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全面审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轨迹,它依次经历了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经济非均衡协调发...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经过了多次变化和调整,对我国经济布局总体框架的构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全面审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轨迹,它依次经历了经济均衡发展战略、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考察分析这一历史演进轨迹,对于我们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战略 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演变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