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i-windup Compensator Gain Design for Time-delay Systems with Constraints 被引量:2
1
作者 WANG Yong-Qiang CAO Yong-Yan SUN You-Xian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共8页
Systems that are subject to both time-delay in state and input saturation are considered. We synthesize the anti-windup gain to enlarge the estimation of domain of attraction while guarantee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cl... Systems that are subject to both time-delay in state and input saturation are considered. We synthesize the anti-windup gain to enlarge the estimation of domain of attraction while guarantee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closed-loop system. An ellipsoid and a polyhedral set are used to bound the state of the system, which make a new sector condition valid. Other than an iterative algorithm, a direct designing algorithm is derived to compute the anti-windup compensator gain, which reduces the conservatism greatly. We analyze the delay-independent and delay-dependent cases, respectively. Finally, an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n the form of LMIs is constructed to compute the compensator gain which maximizes the estimation of domain of attraction. Numerical examples are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饱和度 时滞系统 补偿增益 LYAPUNOV-KRASOVSKII函数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O NEW TYPES OF MICROWAVE RADIOMETER: A COMPUTER GAIN COMPENSATIVE DESIGN AND A REAL-TIME CALIBRATED DESIGN
2
作者 Li Jing (Center for Space Science and Applied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080)Zhang Junrong (Changchun Institute of Geography, CAS, Changchun 130021) 《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 1999年第3期277-283,共7页
Long term stability is the main factor that influences the minimum detectable signal of microwave radiometers. Two new types of microwave radiometer were studied: a computer gain compensative microwave radiometer and ... Long term stability is the main factor that influences the minimum detectable signal of microwave radiometers. Two new types of microwave radiometer were studied: a computer gain compensative microwave radiometer and a real-time calibrated microwave radiometer. The long term stability of both designs was optimal because they were insensitive to system gain fluctuations. The continuous calibrated microwave radiometer was also insensitive to system noise fluctuations. The minimum detectable signals were 0.13 and 0.19K respectively under an integration time of 0.6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WAVE RADIOMETER COMPUTER gain compensative MICROWAVE RADIOMETER REAL-time calibrated MICROWAVE RADIOME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a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System for High-speed Image Scanning 被引量:1
3
作者 WU Jian-xing CHEN Pei-zhan +2 位作者 WANG Jian-lin CHEN Guan-chun CHEN Tai-song 《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 2013年第2期79-85,92,共8页
High-frequency image technique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medical diagnosis recently. For high voltage protection, high speed stage and trigger control circuitry are difficult to implement a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 High-frequency image technique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medical diagnosis recently. For high voltage protection, high speed stage and trigger control circuitry are difficult to implement a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imaging system. In this study, we utilized a linear servo with high noise tolerance and a novel multi-depth expression method to overcome those issues in developed high-speed image system. B-mode image of the chicken phantom by 25 MHz transducer shows the resolution of lateral and axial resolutions are up to 123 μm and 59 μm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e experiment demonstrates that the axial resolution and depth of field (DOF) can be improved by time gain compensation(TGC) and multi-depth 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system could achieve over 24 fps for 1 mm scan distance and 100 lines per frame. In the future, the developed system is potential for other clinical applications such as ophthalmology and dermat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time gain compensation (TGC) multi-focus sc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重频激光测距系统收发电路设计
4
作者 李忠旺 左胜广 陈巧霞 《电光系统》 2024年第2期14-18,共5页
为了满足激光雷达、三维成像等系统高采样速率,宽温度范围工作和高探测精度的需求,对激光收发电路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优化LD驱动电路,实现了高重频、窄脉宽和大峰值功率的激光输出;通过优化APD温度补偿电路,保证了全温度范围内APD转... 为了满足激光雷达、三维成像等系统高采样速率,宽温度范围工作和高探测精度的需求,对激光收发电路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优化LD驱动电路,实现了高重频、窄脉宽和大峰值功率的激光输出;通过优化APD温度补偿电路,保证了全温度范围内APD转换增益的稳定性;通过增加时变增益放大电路,完成了对不同距离目标回波的增益调节。实验结果证实了该设计的有效性,测距重频可达50kHz,工作温度范围为-20℃~80℃,测距范围大于2000m测距精度优于0.2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发射 APD偏压 温度补偿 时变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测距回波信号处理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4
5
作者 张珂 俞国华 刘钢海 《测控技术》 CSCD 2008年第1期48-50,共3页
在分析超声波测距系统回波信号处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提高测量精度的回波信号处理方法。采用了时间增益补偿技术和峰值时间检测技术,可正确检测超声波回波的到达时间。经反复试验,在50 cm~5 m的测量范围内,测距精度可达到0.... 在分析超声波测距系统回波信号处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提高测量精度的回波信号处理方法。采用了时间增益补偿技术和峰值时间检测技术,可正确检测超声波回波的到达时间。经反复试验,在50 cm~5 m的测量范围内,测距精度可达到0.5%,且测量重复性较好。两种方法的采用,提高了超声波测距系统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测距 回波信号处理 时间增益补偿 峰值时间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超声波液位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8
6
作者 卢伟 王杨 +2 位作者 赵红东 渠建兵 夏克文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6-48,共3页
文中针对现有的液位测量系统功耗较大、精度有待提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MSP430F149单片机的高精度低功耗超声波液位测量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硬件电路的设计和软件算法的开发。文中重点分析了系统组成、提高精确度的设计方法和实验结... 文中针对现有的液位测量系统功耗较大、精度有待提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MSP430F149单片机的高精度低功耗超声波液位测量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硬件电路的设计和软件算法的开发。文中重点分析了系统组成、提高精确度的设计方法和实验结果。实验表明:在环境温度为25℃的空旷实验室内,该系统测量范围为20~1 500 cm,测量精确度可达2 mm.相比于其他设计,该系统有更高的精确度,并且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可以更好地满足各种工业现场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 超声波 液位测量 时间增益补偿 数字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衰减增益补偿电路的设计 被引量:5
7
作者 孙颖 李醒飞 张国雄 《声学技术》 CSCD 2003年第4期243-245,共3页
医用超声仪器发出的超声波在人体内的传播过程中,能量被人体组织吸收,随着探测深度的增加,超声波能量逐渐衰减,回波信号的动态范围很大,因此要进行声程补偿。文章简要介绍了超声诊断仪器的深度时间增益补偿电路(TGC)的基本原理,即用一... 医用超声仪器发出的超声波在人体内的传播过程中,能量被人体组织吸收,随着探测深度的增加,超声波能量逐渐衰减,回波信号的动态范围很大,因此要进行声程补偿。文章简要介绍了超声诊断仪器的深度时间增益补偿电路(TGC)的基本原理,即用一定的电压曲线来控制放大器的增益,使不同深度下的超声回波获得不同的放大倍数。文中还提出了一种采用新型电子元器件的数字控制解决方案,能有效减小送入A/D转换器的信号的动态范围。该方案采用新型的高精度、低噪声、增益可变放大器AD604,电路简单,控制信号稳定可靠,能准确地补偿超声波在人体内的衰减,并为控制系统实现高速数字化提供了一个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超声仪器 超声衰减增益 补偿电路设计 深度时间增益补偿电路 TGC 吸收系数 增益可变放大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P非接触谐振变换器的时域特性分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侯佳 陈乾宏 +3 位作者 任小永 阮新波 Siu-Chung Wong Chi K.Tse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983-1992,共10页
S/SP非接触谐振变换器因为对系统参数变化尤其是变压器的耦合系数变化不太敏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该变换器中主要波形谐波含量较大,导致基波分析方法误差较大,直接影响到变换器的参数设计以及控制的有效性。为此论文对变换器的时... S/SP非接触谐振变换器因为对系统参数变化尤其是变压器的耦合系数变化不太敏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该变换器中主要波形谐波含量较大,导致基波分析方法误差较大,直接影响到变换器的参数设计以及控制的有效性。为此论文对变换器的时域特性展开研究。论文考虑谐波影响,推导谐振网络的通用等效电路,揭示谐波产生的原因,建立谐振腔各波形的定量表达式。在时域波形分析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研究变换器的输出增益特性,推导精确的电压增益并指出基波分析方法结果偏大的原因。最后,设计一台1.5 k W的S/SP非接触谐振变换器,特征波形、电压增益的实验与分析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论文所采用的时域特性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电能传输 时域特性分析 输出电压增益 串/串并(S/SP)补偿 谐振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补偿的时域平均方法 被引量:9
9
作者 陈新华 孙长瑜 鲍习中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8-274,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补偿的时域平均方法,通过对每段截取信号进行相位补偿消除非整数倍周期截取对时域平均方法性能的影响。该方法无需频率的先验知识和很高的采样频率,通过在一定的频率范围上进行搜索实现无相位误差的时域平均,且...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补偿的时域平均方法,通过对每段截取信号进行相位补偿消除非整数倍周期截取对时域平均方法性能的影响。该方法无需频率的先验知识和很高的采样频率,通过在一定的频率范围上进行搜索实现无相位误差的时域平均,且频率搜索范围只与信号截取长度有关。通过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信号增益与理想情况下整周期截取的信号增益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平均 相位补偿 处理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超声内窥成像系统的数字增益补偿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晓冬 付永强 +3 位作者 温世杰 鲍静 张红旭 郁道银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9年第1期85-89,共5页
为了补偿医学超声内窥镜中超声信号的传输衰减,设计了由AD8065、AD8331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组成的前置放大与增益补偿电路.电路采用AD8065实现超声换能器与增益补偿电路间的阻抗变换,然后,根据超声信号在人体组织中的衰减规律,由F... 为了补偿医学超声内窥镜中超声信号的传输衰减,设计了由AD8065、AD8331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组成的前置放大与增益补偿电路.电路采用AD8065实现超声换能器与增益补偿电路间的阻抗变换,然后,根据超声信号在人体组织中的衰减规律,由FPGA输出补偿控制电压,控制AD8331实现对回波信号的补偿放大.对实际超声回波进行的补偿实验表明,该电路能够有效地补偿超声信号的传输衰减,而且,利用FPGA的可编程性,该电路可根据不同的衰减曲线进行灵活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成像系统 微型超声探头 增益补偿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益预估自适应纯滞后补偿控制器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连铮 张建华 孟庆贤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9-142,共4页
增益预估自适应纯滞后补偿控制器王连铮张建华孟庆贤(鞍钢职工工学院自控系鞍山114001)关键词对象参数变化检测,动态增益自适应,理想增益自适应,鲁棒镇定,纯滞后补偿1引言在具有大纯滞后对象的工业控制中,通常采用Smi... 增益预估自适应纯滞后补偿控制器王连铮张建华孟庆贤(鞍钢职工工学院自控系鞍山114001)关键词对象参数变化检测,动态增益自适应,理想增益自适应,鲁棒镇定,纯滞后补偿1引言在具有大纯滞后对象的工业控制中,通常采用Smith[1]和Giles[2]法来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益自适应 纯滞后补偿 控制器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级水电站实时补偿增益多因素综合分配方法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钟平安 曹静 蔡杰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26,共5页
龙头水库带一串日调节或无调节电站组成的水电梯级,在汛初和汛期两场洪水之间的特定时段开展小流量泄流补偿调度,既可以减少龙头水库无益弃水,又能增加下游电站发电量;分析了影响实时补偿调度增益分配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补偿调度增益的... 龙头水库带一串日调节或无调节电站组成的水电梯级,在汛初和汛期两场洪水之间的特定时段开展小流量泄流补偿调度,既可以减少龙头水库无益弃水,又能增加下游电站发电量;分析了影响实时补偿调度增益分配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补偿调度增益的计算原理和龙头水库泄流补偿调度风险率与期望损失计算方法;提出了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补偿调度增益多因素综合分配模型。通过沙溪流域的实例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取得合理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经济 增益分配 梯级水电站 实时补偿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具有时变观测器增益的摩擦补偿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显林 鲍文亮 +1 位作者 卢鸿谦 尹航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6-49,54,共4页
为有效抑制摩擦扰动对光电平台性能的影响,针对环架轴系间的摩擦由LuGre模型描述的情况,设计自适应摩擦补偿控制器。提出一种采用具有时变增益摩擦状态观测器的摩擦补偿方法,通过类李雅普诺夫分析证明整个闭环系统跟踪误差的渐近收敛性... 为有效抑制摩擦扰动对光电平台性能的影响,针对环架轴系间的摩擦由LuGre模型描述的情况,设计自适应摩擦补偿控制器。提出一种采用具有时变增益摩擦状态观测器的摩擦补偿方法,通过类李雅普诺夫分析证明整个闭环系统跟踪误差的渐近收敛性。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对时变增益函数中设计参数的适当选择,相比采用具有常数增益的观测器,系统的角速度跟踪误差进入0.03 rad/s误差带的时间由62 s提升至44.5 s,稳态误差峰峰值由0.041 3 rad/s提升至0.032 5 rad/s。系统获得了响应速度和响应精确度的同时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平台 视轴稳定 摩擦补偿 时变增益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补偿的实时自动增益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韩尧 秦开宇 彭启琮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9-81,共3页
阐述了基于前馈技术的实时自动增益控制的原理及同步和数字补偿等关键技术的实现;介绍了在通信分析仪中的具体应用。采用的实时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利用信号通路的延迟特性,精确控制模数转换器同步,实时调整信号增益,在数字域补偿误差,扩... 阐述了基于前馈技术的实时自动增益控制的原理及同步和数字补偿等关键技术的实现;介绍了在通信分析仪中的具体应用。采用的实时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利用信号通路的延迟特性,精确控制模数转换器同步,实时调整信号增益,在数字域补偿误差,扩展系统动态范围。该技术成功应用于通信分析仪,并在雷达、电子对抗和接收机中得到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数转换器 动态范围 数字补偿 实时自动增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超声波测距精度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张珂 刘钢海 《现代电子技术》 2007年第15期139-141,共3页
在分析超声波测距系统回波信号处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提高测量精度的回波信号处理方法。采用时间增益补偿技术,补偿超声波在空气中的衰减,减少回波信号的起伏;由有源全波整流电路和微分电路等组成峰值时间检测电路,可正确检... 在分析超声波测距系统回波信号处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提高测量精度的回波信号处理方法。采用时间增益补偿技术,补偿超声波在空气中的衰减,减少回波信号的起伏;由有源全波整流电路和微分电路等组成峰值时间检测电路,可正确检测回波的峰值到达时间。两种方法的采用,提高了超声波测距系统的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测距 回波信号处理 时间增益补偿 峰值时间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张定量水分解耦及滞后控制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明辉 李艳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4期92-95,共4页
针对造纸过程中纸张定量与水分之间存在严重耦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静态解耦方法,成功地将造纸过程的多变量系统变成了单变量系统,实现了定量、水分之间的解耦。同时由于造纸生产过程存在较大滞后,运用增益自适应补偿控制... 针对造纸过程中纸张定量与水分之间存在严重耦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静态解耦方法,成功地将造纸过程的多变量系统变成了单变量系统,实现了定量、水分之间的解耦。同时由于造纸生产过程存在较大滞后,运用增益自适应补偿控制方案,有效地克服了滞后对控制系统稳定性和质量控制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 水分 解耦控制 时间滞后 增益自适应补偿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M32单片机的高精度超声波测距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34
17
作者 苑洁 常太华 《电子设计工程》 2011年第15期76-78,82,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系统的设计方案。与传统单片机相比,STM32的主频和定时器的频率高达72 MHz,提高了时间测量的分辨率。在开启定时器计时的同时,启动PWM通道驱动超声波发射器和输入捕获通道捕捉回波信号,提高了测... 提出了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系统的设计方案。与传统单片机相比,STM32的主频和定时器的频率高达72 MHz,提高了时间测量的分辨率。在开启定时器计时的同时,启动PWM通道驱动超声波发射器和输入捕获通道捕捉回波信号,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在充分分析超声波测距产生盲区和误差原因的基础上,设计了时间增益补偿电路(TGC)和双比较器整形电路分别测量远、近距离,并通过软件算法对回波信号进行峰值时间检测,简化了电路。实验研究表明,该系统测量精度达到了1 mm,盲区低至2.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32单片机 超声波测距 双比较器 时间增益补偿(TGC) 峰值时间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绳缠绕式煤矿深井提升系统容器位姿调平控制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翔 朱真才 +1 位作者 沈刚 汤裕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228-4239,共12页
针对柔性罐道工况下双绳缠绕式煤矿深井提升系统运行过程中容器倾斜问题,提出了容器位姿调平控制方法。首先,分析了双绳缠绕式深井提升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关系,考虑提升系统和浮动天轮液压系统非线性问题,建立双绳缠绕式深井... 针对柔性罐道工况下双绳缠绕式煤矿深井提升系统运行过程中容器倾斜问题,提出了容器位姿调平控制方法。首先,分析了双绳缠绕式深井提升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关系,考虑提升系统和浮动天轮液压系统非线性问题,建立双绳缠绕式深井提升系统容器位姿调平非线性控制模型;其次,由于煤矿深井提升环境恶劣,因此提升系统容器位姿反馈信号通过无线装置进行采集,考虑提升系统运行过程中控制量在钢丝绳中传递存在的不确定延时问题,构建了容器位姿调平主动控制矩阵模型,设计了控制信号传输延时补偿观测器,证明了包含延时补偿观测器的容器位姿调平主动控制模型的稳定性;然后,设计滑模控制器实现提升系统容器位姿调平控制,考虑到控制器设计过程中需要容器角度的微分信号,利用高增益观测器为滑模控制器提供光滑的角度微分信号,进而提高控制性能;最后,利用双绳缠绕式煤矿深井提升试验台对提出控制信号延时补偿观测器及容器位姿调平控制方法开展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反步和本文提出的控制器相对于PI控制器具有更优越的响应速度,而提出的控制算法由于添加了延时补偿观测器和高增益观测器,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可以减小容器倾角的峰值与均值,保证双绳缠绕式煤矿深井提升系统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绳缠绕 煤矿深井提升系统 容器位姿调平控制 延时补偿观测器 高增益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增益补偿在超声相控阵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瑞鹏 王海涛 +3 位作者 徐君 汪文 赵大丹 龙绒蓉 《无损检测》 2015年第12期28-32,共5页
介绍了时间增益补偿的工作原理,同时提出了方差补偿、阈值补偿、余差补偿三种不同的校正方法;采用此三种方法进行成像显示对比试验,以补偿因声波信号衰减和能量传输引起的增益变化,从而改善相控阵的成像效果。结果表明,在超声相控阵检测... 介绍了时间增益补偿的工作原理,同时提出了方差补偿、阈值补偿、余差补偿三种不同的校正方法;采用此三种方法进行成像显示对比试验,以补偿因声波信号衰减和能量传输引起的增益变化,从而改善相控阵的成像效果。结果表明,在超声相控阵检测中,三种补偿方法均能有效提高缺陷的检测率和分辨率,可增强检测人员对被测件内部缺陷判别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增益补偿 方差补偿 阈值补偿 余差补偿 缺陷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超声波测距仪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2
20
作者 孙琳琳 石飞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30期7447-7453,共7页
在传统超声波测距基础上,结合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控制,提出一种高精度超声波测距系统。在超声波发射部分创新性地使用MAX232芯片,缩小盲区;在信号放大部分添加时间增益补偿(TGC)电路,有效地解决了远距离回波信号过于微弱而导致系统测量... 在传统超声波测距基础上,结合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控制,提出一种高精度超声波测距系统。在超声波发射部分创新性地使用MAX232芯片,缩小盲区;在信号放大部分添加时间增益补偿(TGC)电路,有效地解决了远距离回波信号过于微弱而导致系统测量量程减小的难题;在接收部分采用双电压比较器整形电路并结合软件设计纠正回波前沿的方法来提高测量精度。同时在硬件上增加温湿度传感器SHT11,采取声速预置和媒质温度测量相结合的办法对声速进行修正,实现实时声速测量的功能,以降低声速变化对测量的影响。实验表明,该测距仪的设计能够实现减小盲区,增大量程(2cm—4m),量程范围内误差控制在6mm以内的高精度测距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测距系统 发射部分 接收部分 时间增益电路(TGC) 回波信号 温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