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luetooth as a traffic sensor for stream travel time estimation under Bogazici Bosporus conditions in Turkey
1
作者 ilker Erkan Hasan Hastemoglu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2016年第3期207-214,共8页
Travel time estimatio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nd has been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raffic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s for many years. Travel time, being spatial in nature, requires... Travel time estimation is an integral part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nd has been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raffic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s for many years. Travel time, being spatial in nature, requires spatial sensors to measure it accurately. Bluetooth is emerging as a promising technology for the direct measurement of travel time, and is reported in a few studies from homogenous traffic condi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have been no studies on the applicability of Bluetooth for travel time estimation in heterogeneous traffic seen in Istanbul and even that Turkey. Bluetooth data collected from a busy urban road in Istanbul city have been analyzed and the penetration rate was found to be about 5 %. Two wheelers and light motor vehicles have been detected using the Bluetooth sensor and the data have been extrapolated to estimate travel times of other classes of vehicles. The study developed li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speeds of different classes of vehicles through weighted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s and were used for the estimation of stream travel time. The results obtained were promising and show that Bluetooth is a cost-effective technology for estimation of travel time for heterogeneous traffic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vel time public transport Traffic management Istanbul traffic Traffic time esti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M-RPL的大学生休闲活动公共交通出行方式选择研究
2
作者 张涛 王雪 +1 位作者 贾志绚 杨阳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19-125,131,共8页
为探究大学生休闲活动时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行为规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完成舒适性、可靠性、便捷性3个心理潜变量的量化标定,利用随机参数Logit模型(RPL)研究大学生个人属性、出行信息、出行方式属性和心理潜变量对网约车、公... 为探究大学生休闲活动时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行为规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完成舒适性、可靠性、便捷性3个心理潜变量的量化标定,利用随机参数Logit模型(RPL)研究大学生个人属性、出行信息、出行方式属性和心理潜变量对网约车、公交车和地铁3种公共交通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从而形成基于SEM-RPL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选择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随机参数Logit模型的效用函数中,车内时间系数为随机参数,与大学生月生活费、同行人数以及舒适性和可靠性的主观需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出行方式 结构方程模型 随机参数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cessibility Comparison and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Xi’an Scenic Spots with Different Modes Based on Baidu Real-time Travel 被引量:5
3
作者 WANG Li CAO Xiaoshu +1 位作者 LI Tao GAO Xingchua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9年第5期848-860,共13页
A study of the accessibility of a city’s scenic spots via different travel modes can contribute to optimization of tourism-related transportation while improving tourists’ travel-related satisfaction levels and adva... A study of the accessibility of a city’s scenic spots via different travel modes can contribute to optimization of tourism-related transportation while improving tourists’ travel-related satisfaction levels and advancing tourism. We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accessibility of 56 scenic spots in Xi’an City, China, via car and public transport travel modes using the real-time travel function of the Baidu Maps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long with spatial analysis methods and the modal accessibility gap index of scenic spots. We obtained the following results. First, maximum and minimum travel times using public transport exceeded those using cars. Moreover, the accessibility of scenic spots via cars and public transport presented a circular spatial pattern of increasing travel time from the center to the periphery. Contrasting with travel by public transport, car travel showed a clear time-space compression effect. Second, accessibility of the scenic spots via cars and public transport showed some spatial heterogeneity, with no clear advantages of car accessibility in the central urban area. However, advantages of car accessibility were increasingly evident moving from the center to the periphery. Third, whereas the correlation of the modal accessibility gap index of scenic spots in Xi’an with global space w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local spatial interdependence was only evident in some inner city areas and in marginal areas. Moreover, spatial heterogeneity was evident in two regions but was insignificant in other areas, indicating that the spatial interdependence of the modal accessibility gap index in most scenic spots was not apparent in terms of the overall effect of public transport routes, road network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cenic spots. The improvement of public transport coverage in marginal areas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public transport routes in central urban areas are essential tasks for improving travel using public transport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IDU REAL-TIME travel car ACCESSIBILITY public transport ACCESSIBILITY modal ACCESSIBILITY gap SCENIC spots Xi’an C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拥挤信息下基于Logit模型的公共交通 方式选择行为研究
4
作者 林雨平 邱美华 陈艳青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62-65,共4页
人们对出行方式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出行信息能为出行者提供有效帮助。采用正交试验对公共交通方式选择特性变量进行情景组合设计,并结合公共交通出行特征进行问卷调查设计,对提供拥挤信息条件下出行者对公共交通方式选择意愿进行调查... 人们对出行方式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出行信息能为出行者提供有效帮助。采用正交试验对公共交通方式选择特性变量进行情景组合设计,并结合公共交通出行特征进行问卷调查设计,对提供拥挤信息条件下出行者对公共交通方式选择意愿进行调查,据此建立公共交通方式选择Logit模型。结果表明,拥挤信息对公共交通方式选择有显著影响,对公交出行选择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拥挤信息 LOGIT模型 出行方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城市公交服务感知与出行幸福感关系研究——基于获得感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贠艺涵 赵航 +1 位作者 熊仁江 刘思敏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81,共10页
将幸福感理论与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相结合,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山地城市居民公交服务质量感知与出行幸福感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公交资源获得感在两者之间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公交服务质量感知与出行幸福感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将幸福感理论与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相结合,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山地城市居民公交服务质量感知与出行幸福感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公交资源获得感在两者之间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公交服务质量感知与出行幸福感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且出行幸福感呈现出边际递减特征;2)山地城市居民公交资源获得感在公交服务质量感知与出行幸福感之间具有显著负向调节效应,公交服务质量感知对出行幸福感的正向影响随公交资源获得感的增强而减弱;3)山地城市公交资源获得感对出行幸福感具有正向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可为促进城市公交“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感”的制度改革提供启发,利于提高山地城市居民公交出行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非线性关系 结构方程模型 山地城市公交 出行幸福感 获得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思考与路径选择--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论坛第37次研讨会
6
作者 景国胜 薛美根 +9 位作者 杨宇星 崔扬 罗斌 马小毅 陈学武 叶建红 林涛 邵丹 张斯阳 陈小鸿 《城市交通》 2024年第5期109-123,共15页
中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由增量向存量发展,新兴交通方式迅速崛起,个性化出行需求与集约化供给要求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探索解决当前大城市交通面临突出问题的有效路径,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之所需。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论坛于2024年7月... 中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由增量向存量发展,新兴交通方式迅速崛起,个性化出行需求与集约化供给要求间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探索解决当前大城市交通面临突出问题的有效路径,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之所需。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论坛于2024年7月5日在广州市举办了2024年第3次(总第37次)常规研讨会,主题为“当前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思考与路径选择”。与会嘉宾聚焦转型期城市交通规划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新技术新思维对行业的冲击、绿色交通方式的发展困局与突破路径等方面展开研讨,提出多项城市交通转型升级发展策略。本次论坛由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论坛组委会主办,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规划 交通问题 公共交通 电动自行车 综合客运枢纽 交通需求 交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地铁出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成帅 陈鹏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3期92-95,共4页
研究地铁出行对于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管理以及理解社会经济现象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北京市地铁交通数据,对地铁出行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地铁流量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地铁出行特征在时间、空间分布上呈现一... 研究地铁出行对于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管理以及理解社会经济现象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北京市地铁交通数据,对地铁出行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地铁流量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地铁出行特征在时间、空间分布上呈现一定规律,并且消费、公司企业、教育、医疗、金融等类型的场所以及换乘站均对地铁客流量具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负二项回归 时空特征 地铁出行 公共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同群体特征的通勤者出行选择行为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松 翁剑成 +3 位作者 杨贝 钱越 王海鹏 王晶 《交通工程》 2024年第5期31-37,共7页
为细化探究不同通勤群体的出行选择行为影响机理,利用RP和SP调查方法获取通勤者出行信息并分析不同群体出行时空分布特征,从主客观维度选取个体属性、出行属性和公交使用意愿等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变量,面向全体通勤人群和低频公共交通通... 为细化探究不同通勤群体的出行选择行为影响机理,利用RP和SP调查方法获取通勤者出行信息并分析不同群体出行时空分布特征,从主客观维度选取个体属性、出行属性和公交使用意愿等出行方式选择影响变量,面向全体通勤人群和低频公共交通通勤人群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实现出行选择行为影响关系的解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通勤人群的个体属性与出行属性因素均对其出行选择行为具有显著影响作用,且全体通勤人群的个体属性与出行属性因素间具有相关联关系0.12;低频公共交通通勤人群较全体通勤人群的出行属性因素对出行选择行为具有更大的负向影响作用-0.79;职业和月收入、性别,以及出行距离和性别分别为全体、低频公共交通通勤人群出行选择行为影响最大、最小的观测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通群人群 结构方程模型 出行方式选择 影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对长沙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行为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芳冬 姜卉 +1 位作者 林苗朋 陈峰 《物流科技》 2024年第7期103-107,112,共6页
为了探究疫情对长沙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的影响,针对长沙市2019—2021年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三种交通方式客运量变化,采用问卷星、电话询问线上问卷对长沙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从长沙市居民个人属性、出行属性、... 为了探究疫情对长沙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的影响,针对长沙市2019—2021年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三种交通方式客运量变化,采用问卷星、电话询问线上问卷对长沙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从长沙市居民个人属性、出行属性、疫情风险感知三方面进行获取,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居民出行频次的影响因素,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对于居民倾向选择公共交通方式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处于中高风险地区、家庭拥有私家车数量越多、保护动机越高的居民越容易减少出行频次;年纪越大越倾向选择公共汽电车;保护动机越高、不需要去指定地点办公的居民越容易选择轨道交通出行。本研究有助于为当地交通管控部门制定相应的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公共交通 出行方式 LOGISTIC模型 COVID-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演化博弈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激励机制研究
10
作者 惠晨曦 朱从坤 《物流科技》 2024年第14期47-51,共5页
外部环境机制作为影响交通出行方式选择的要因,在交通流转移、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激励机制引入公共交通管理机制,运用演化博弈的理论建立以出行人群和轨交公司为主体的复制动态方程,探索采用激励机制下主体双方的... 外部环境机制作为影响交通出行方式选择的要因,在交通流转移、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激励机制引入公共交通管理机制,运用演化博弈的理论建立以出行人群和轨交公司为主体的复制动态方程,探索采用激励机制下主体双方的演化路径和演化规律,并应用Matlab对演化结果进行数据仿真验证。均衡点稳定性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合理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引导交通流转移至公共交通网络。同时,交通管理部门的监管程度与轨交公司的策略选择、外界社会的关注程度与出行人群的策略选择这两组变量之间有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方式选择 演化博弈论 激励机制 公共交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卫生事件场景下轨道交通限流时乘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
11
作者 窦雪萍 史璐 +1 位作者 董冉 李同飞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180,共9页
为减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场景下城市轨道交通限流运行带来的负面影响,采用短途公交将限流车站站外候车乘客运送至周边未限流车站。分析了短途公交引入后乘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探究利用短途公交疏解轨道交通限流车站客流的可行性。通过线... 为减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场景下城市轨道交通限流运行带来的负面影响,采用短途公交将限流车站站外候车乘客运送至周边未限流车站。分析了短途公交引入后乘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探究利用短途公交疏解轨道交通限流车站客流的可行性。通过线上调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城市居民共回收989份有效问卷;基于问卷调查数据构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轨道交通限流时乘客出行方式选择Logit模型,研究此情境下影响乘客选择轨道交通单一出行方式和短途公交与轨道交通组合出行方式的显著因素及其影响作用;探索在不同的疫情感知程度下,乘客偏好对组合出行方式选择概率的调节作用;对比分析不同城市、不同类别乘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出行准时性偏好、出行舒适性偏好与疫情感知程度对乘客选择组合出行方式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其中,出行准时性偏好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居民选择组合出行方式均产生积极影响,对长距离直达乘客选择组合出行方式的正向影响最为显著。多因素交叉影响分析中发现,疫情感知程度为2级及以上时,对出行准时性、出行舒适性存在显著偏好的乘客选择组合出行方式的概率超过57%和53%。这些结论表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准时舒适的短途公交服务可以有效均衡轨道交通站点间客流负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公共交通 出行方式选择 LOGIT模型 限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优化分析研究
12
作者 刘金海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4期40-43,共4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交通运输行业作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成为迫切需求,减少其碳排放对实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智能交通系统、公共交通设施、交能融合导向、绿色出行方式、运输组织...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交通运输行业作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成为迫切需求,减少其碳排放对实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智能交通系统、公共交通设施、交能融合导向、绿色出行方式、运输组织模式等多路径技术优化分析,建立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多措并举,不仅有助于减少碳排放,还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提升交通绿色发展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低碳 交通运输体系 智能交通 绿色出行 公共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出行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13
作者 张慧燚 张越 《山西交通科技》 2024年第4期120-123,共4页
为了缓解当前高速公路的运输压力,基于山西省高速公路出行信息服务应用的建设基础,以“数据融合+大数据”为核心,依托山西交通控股集团高速ETC用户、通行数据、TIMS系统等,汇聚服务区、收费站、气象、安全等交通基础数据资源,融合高精... 为了缓解当前高速公路的运输压力,基于山西省高速公路出行信息服务应用的建设基础,以“数据融合+大数据”为核心,依托山西交通控股集团高速ETC用户、通行数据、TIMS系统等,汇聚服务区、收费站、气象、安全等交通基础数据资源,融合高精地图、导航等资源,围绕交通出行信息服务,打造“晋e行”公共出行服务平台,为广大出行者提供优质的出行服务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出行 智慧交通 服务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老年人出行需求及满意度的公交系统优化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14
作者 封佳妮 魏晓芳 +1 位作者 吕飞 蔡颖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9期100-104,127,共6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对公交的需求与其他群体有着较大差异,其出行特征对城市的公交规划与布局具有重要意义。苏州市老龄化程度较高,具有代表性。本研究以苏州市为例,以老年人的公交出行需求及满意度为研究对象,设计调查问卷,运用...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对公交的需求与其他群体有着较大差异,其出行特征对城市的公交规划与布局具有重要意义。苏州市老龄化程度较高,具有代表性。本研究以苏州市为例,以老年人的公交出行需求及满意度为研究对象,设计调查问卷,运用多元有序Logit模型进行满意度分析,总结出老年人出行的行为特征,以及多样的公交出行、线路和设施需求等,得出影响老年人日常出行满意度评价的因素包括出行信息服务、公交线路走向、公交发车到站准点率、乘车舒适度等。从宏观政策层面坚持公交友好及老龄友好,从中观层面优化公交线网站点设置,从微观层面结合满意度评价,提出适老化的公共交通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老年人 出行特征 公交满意度 公交系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站点吸引度的公交乘客上下车点识别研究
15
作者 孙志超 秦嗣牧 薛玉璇 《山东交通科技》 2024年第1期85-89,96,共6页
为改善常规公交一票制刷卡收费方式导致的下车站点信息丢失问题,提高常规公交刷卡大数据的实用价值,提出一种基于吸引度的乘客上下车站点识别方法,一方面利用DBSCAN算法精准识别刷卡乘客的上车站点;另一方面在出行链理论的基础上,引入... 为改善常规公交一票制刷卡收费方式导致的下车站点信息丢失问题,提高常规公交刷卡大数据的实用价值,提出一种基于吸引度的乘客上下车站点识别方法,一方面利用DBSCAN算法精准识别刷卡乘客的上车站点;另一方面在出行链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乘客出行热点概念,建立刷卡乘客自身热点、城市热点和线路热点三类出行热点,实现刷卡乘客下车站点的客观刻画,最后以青岛市某线路实际运行数据为例进行了验证分析,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站点识别 吸引度 刷卡数据 出行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交出行查询系统中出行路径选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汤筠筠 张代胜 陈朝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227-1230,共4页
在公交出行查询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出行路径的选择问题。为了帮助利用公交的出行者方便地进行出行路径、换乘路线等选择,文章首先对公交乘客出行路径的选择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分别讨论了换乘次数算法和最短路算法,最后基于组... 在公交出行查询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出行路径的选择问题。为了帮助利用公交的出行者方便地进行出行路径、换乘路线等选择,文章首先对公交乘客出行路径的选择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分别讨论了换乘次数算法和最短路算法,最后基于组合优化的角度,在两者的基础上对它们进行了综合,针对大部分乘客的出行需求提出了公交乘客出行路径的选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运输系统 先进的出行者信息系统 公交出行查询系统 出行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公交查询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22
17
作者 张永梅 韩焱 陈立潮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22-425,共4页
给出了城市公交查询系统的空间数据结构。在Dijkstra算法的基础上,借助人工智能中状态空间搜索和动态截枝的思想,提出了状态空间搜索求第K最短路径的智能搜索算法。该算法能对所查询的交通路线与乘车方案等用电子地图的形式给予显示,并... 给出了城市公交查询系统的空间数据结构。在Dijkstra算法的基础上,借助人工智能中状态空间搜索和动态截枝的思想,提出了状态空间搜索求第K最短路径的智能搜索算法。该算法能对所查询的交通路线与乘车方案等用电子地图的形式给予显示,并更换不同城市的地图。测试表明,该系统具有速度快、多媒体显示、维护方便、通用性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条最短路径 智能搜索 DIJKSTRA算法 公交查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NL模型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时间价值估计 被引量:21
18
作者 符韦苇 靳文舟 林福成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0年第2期148-152,共5页
在进行公共交通换乘行为变化敏感度分析以及公交票价的制定过程中,均需将出行时间和费用联系起来考虑,出行时间价值是联系出行时间和费用的纽带.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随机效用最大化理论的Multinomial Logit(MNL)方式选择模型的基本思想,... 在进行公共交通换乘行为变化敏感度分析以及公交票价的制定过程中,均需将出行时间和费用联系起来考虑,出行时间价值是联系出行时间和费用的纽带.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随机效用最大化理论的Multinomial Logit(MNL)方式选择模型的基本思想,用MNL方式选择模型的简化模型对出行时间价值进行了量化.接着以北京市为例,考虑出行者的出行时间、费用以及收入等因素,估算出了北京市各种收入群所对应的出行时间价值.然后通过对选择公共交通出行者属性的分析,加权平均各种收入群对应的出行时间价值,最终估计出了北京市城市公共交通的出行时间价值.估算结果符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出行时间价值 MNL模型 公共交通 货币化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认识 被引量:150
19
作者 郭继孚 刘莹 余柳 《城市交通》 2011年第2期8-14,6,共8页
随着中国城镇化、机动化进程不断加快,以交通拥堵为代表的城市交通问题普遍成为困扰各大城市的难题。在总结中国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类型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城市交通拥堵形成的深层次原因。结合国际大城市在交通与城市土地利... 随着中国城镇化、机动化进程不断加快,以交通拥堵为代表的城市交通问题普遍成为困扰各大城市的难题。在总结中国大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主要类型及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城市交通拥堵形成的深层次原因。结合国际大城市在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小汽车数量及使用控制、公共交通及绿色交通方面的拥堵治理经验,提出对中国大城市交通拥堵应对策略的建议。最后指出,大城市交通问题并非无药可救,关键要把握好治理交通问题的历史时机,采取有效的综合措施,建立和谐的人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战略 交通拥堵 综合措施 公交优先 绿色出行 停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特卡罗法在公交线路运行时间可靠性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范海雁 杨晓光 +1 位作者 严凌 夏晓梅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9-62,共4页
运用蒙特卡罗随机模拟的方法,计算了公交线路的运行时间可靠性,建立了公交线路运行时间可靠性的数学模型,对服务时间水平进行了评价.其结果对于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APTS)条件下,有固定时刻表的公交线路的时间可靠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蒙特卡罗法 公共交通 运行时间 可靠性 时刻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