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rtical coherency function model of spatial ground motion 被引量:6
1
作者 Ye Jihong Pan Jinlong Liu Xianming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1年第3期403-415,共13页
Many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horizontal ground motion, resulting in many coherency functions for horizontal ground motion while neglecting related problems arising from vertical ground motion. However, seismic events ... Many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horizontal ground motion, resulting in many coherency functions for horizontal ground motion while neglecting related problems arising from vertical ground motion. However, seismic event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vertical components of ground motion sometimes govern the ultimate failure of structures. In this paper, a vertical coherency function model of spatial ground motion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Hao model and SMART 1 array records,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is demonstrated. The vertical coherency function model of spatial ground motion is also compared with the horizontal coherency function model, indicating that neither model exhibits isotropic characteristics. The value of the vertical coherency function has little correlation with that of the horizontal coherency function. However, the coherence of the vertical ground motion between a pair of stations decreases with their projection distance and the frequency of the ground motion. When the projection distance in the wave direction is greater than 800 meters, the coherency between the two points can be negl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ial ground motion vertical coherency model coherence law of vertical ground motion coherence law of horizontal ground mo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人过街模拟及车辆右转避障路径规划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文礼 任勇鹏 +1 位作者 肖凯文 孙圆圆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10,共12页
为解决无信号十字路口右转车辆与同侧过街行人的交互冲突问题,提出一种模拟过街行为的行人过街运动模型,设计了车辆横纵向解耦避障路径规划算法,并进行了仿真实验。使车辆面向动、静态行人时能合理切换避障路径规划策略;同时,将过街运... 为解决无信号十字路口右转车辆与同侧过街行人的交互冲突问题,提出一种模拟过街行为的行人过街运动模型,设计了车辆横纵向解耦避障路径规划算法,并进行了仿真实验。使车辆面向动、静态行人时能合理切换避障路径规划策略;同时,将过街运动模型驱动下的行人作为车辆避障对象,以过街模型输出的行人未来轨迹生成车辆纵向速度规划障碍位移—时间区域,从而让行人未来运动状态反馈到车辆避障中。结果表明:本文的行人过街运动模型相对观测值的准确率达到了90%,因此,该模型复现了行人过街过程;能根据行人运动状态切换避障方案,使车辆安全避让过街行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驾驶 车辆右转 车辆路径规划 行人避障 行人运动模型 横纵向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向水平加载下裙式吸力基础三维运动及周围砂土变形规律试验研究
3
作者 张雨坤 杨逸飞 李大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8-91,共14页
海上风电基础长期受到水平风、波浪荷载作用,荷载方向随季节和气象变化显著,影响基础安全服役。裙式吸力基础是海上风电新型基础形式,开展模型试验,研究其在变向水平单调荷载下三维运动及砂土表面变形规律。研究表明:水平荷载方向改变之... 海上风电基础长期受到水平风、波浪荷载作用,荷载方向随季节和气象变化显著,影响基础安全服役。裙式吸力基础是海上风电新型基础形式,开展模型试验,研究其在变向水平单调荷载下三维运动及砂土表面变形规律。研究表明:水平荷载方向改变之后,裙式吸力基础运动方向并非始终与加载方向一致,基础运动模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发生基础水平面内转角的改变(水平面内即扭转运动),第二阶段基础水平面内转角与竖直方向倾角变化程度相近,第三阶段主要发生竖直方向倾角的改变。加载方向改变后,裙式吸力基础在水平面内运动方向随水平荷载的增加由初始加载方向逐渐向水平荷载加载方向偏移,即水平面内运动轨迹变化具有“滞后性”,且裙式吸力基础比传统吸力基础“滞后性”更加明显,表明变向水平荷载作用下裙式吸力基础有更强的稳定性。荷载方向改变后,基础周围土体表面变形范围不规则、沿水平加载方向不对称,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初始加载方向前侧和后侧,且当荷载偏转角度为90°时,不对称性最明显。裙式吸力基础周围土体表面变形范围大于传统吸力基础,最大为传统吸力基础的1.60倍;裙式吸力基础前后侧土体表面变形范围之比小于传统吸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裙式吸力基础 变向水平加载 模型试验 基础三维运动 土体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godoo软件辅助下的建模教学研究——以“平抛运动”教学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韵琦 荣识广 《物理通报》 CAS 202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仿真实验软件的功能不断完善,建模教学平台的选择呈现多样化.为探讨仿真实验软件的建模教学,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二中的“抛体运动”这节内容为例,运用建模教学理论在Algodoo软件的辅助下进行了教学设计研究.
关键词 Algodoo 建模教学 平抛运动 物理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载火箭柔性整流罩真空平抛分离运动特性研究
5
作者 郭嘉瑞 范瑞祥 +2 位作者 高朝辉 张钧轶 刘严羊硕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5-21,共7页
围绕运载火箭整流罩平抛分离运动,在开展分离动力学机理分析基础上,考虑柔性因素,采用梁壳单元和层合层构建了整流罩的有限元模型;利用地面真空分离试验数据验证并修正仿真模型,形成“有限元建模-动特性分析-分离运动分析-模型修正”的... 围绕运载火箭整流罩平抛分离运动,在开展分离动力学机理分析基础上,考虑柔性因素,采用梁壳单元和层合层构建了整流罩的有限元模型;利用地面真空分离试验数据验证并修正仿真模型,形成“有限元建模-动特性分析-分离运动分析-模型修正”的整流罩平抛分离运动特性分析方法。将该分析方法应用于同型火箭改进型整流罩的平抛分离运动特性研究与预示分析,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整流罩 平抛式分离 有限元模型 运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条件强度参数的水平和竖向地震动联合选取研究
6
作者 王晓磊 王浠铭 +1 位作者 阎卫东 吕大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41,共12页
为了合理地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和实现水平和竖向地震动的联合选取,提出了基于广义条件强度参数的水平和竖向地震动联合选取方法:扩展广义条件强度参数的基本理论,提出水平和竖向地震动广义条件强度参数分布的构建方法,并与“无条件分布”... 为了合理地考虑竖向地震作用和实现水平和竖向地震动的联合选取,提出了基于广义条件强度参数的水平和竖向地震动联合选取方法:扩展广义条件强度参数的基本理论,提出水平和竖向地震动广义条件强度参数分布的构建方法,并与“无条件分布”对比,提出基于广义条件强度参数的水平和竖向地震动联合选取方法的基本理论,给出以水平强度参数作为条件的实际算例,利用现有水平-水平、水平-竖向强度参数相关系数模型构建水平和竖向地震动广义条件强度参数目标分布,对目标地震动数据库进行联合选取,将选取结果与传统选取方法进行对比,说明该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构建出的水平和竖向广义条件强度参数分布与“无条件”分布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水平和竖向地震动联合选取结果与目标理论分布匹配良好;与仅考虑水平向广义条件强度参数地震动选取方法相比,联合选取方法能够考虑竖向地震动特性,并且不会对水平向造成影响,提出的水平和竖向地震动联合选取方法能够更加合理地、全面地考虑水平和竖向地震动特性,为工程结构在水平和竖向地震动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研究提供地震动输入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和竖向地震动 广义条件强度参数(GCIM) 地震动选取 相关系数模型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振动式滚磨光整加工残余应力离散元有限元耦合仿真与实验研究
7
作者 田涛 李文辉 +2 位作者 温学杰 李秀红 杨胜强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67-1676,共10页
为探究水平振动式滚磨光整加工对零件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提出一种适用于动态零件的离散元有限元(DEM-FEM)耦合仿真方法。分析了振动周期内颗粒运动状态以及颗粒间平均接触力的变化,构建了颗粒与零件间的随机接触模型,开展了不同振动参... 为探究水平振动式滚磨光整加工对零件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提出一种适用于动态零件的离散元有限元(DEM-FEM)耦合仿真方法。分析了振动周期内颗粒运动状态以及颗粒间平均接触力的变化,构建了颗粒与零件间的随机接触模型,开展了不同振动参数下的残余应力仿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振动强度的增大,容器内颗粒运动更加剧烈,颗粒与零件间有效法向接触力发生概率及均值增大,导致零件表面残余压应力呈增大趋势。残余应力仿真值与实验值对振动参数的响应趋势一致,误差在3.6%~11.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有限元 水平振动式滚磨光整加工 残余应力 颗粒运动 随机接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电池工程用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44
8
作者 傅望 周林 +3 位作者 郭珂 刘强 代璐 黄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1-216,共6页
光伏电池输出特性曲线方程是光伏发电理论研究的基础,本文结合该曲线和质点平抛运动轨迹的相似性,在原有的光伏电池工程指数模型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另一种更便于计算的光伏电池工程用数学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用在三个不同重力场g0、g1... 光伏电池输出特性曲线方程是光伏发电理论研究的基础,本文结合该曲线和质点平抛运动轨迹的相似性,在原有的光伏电池工程指数模型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另一种更便于计算的光伏电池工程用数学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用在三个不同重力场g0、g1和g2下的质点平抛的运动轨迹来代替光伏电池输出特性曲线。运用物理学中的平抛运动公式换算出电池输出特性曲线,通过调节g0、g1分界点的位置,使得本模型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最大功率点附近的误差尽可能小。实验表明该模型生成数据和实测数据的误差能满足工程精度要求,模型运算量和指数模型比较,减少了运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池模型 平抛运动 重力加速度 最大功率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9~2001年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壳水平运动的非震反位错模型及变形分析 被引量:34
9
作者 张希 江在森 +2 位作者 王琪 王双绪 张晓亮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4-381,共8页
通过对GPS观测资料的数值模拟 ,获取 1999~ 2 0 0 1年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区地壳水平运动的非震反位错模型 ,结合本区视应变场空间分布 ,研究活动块体及其边界断裂运动、变形特征及应力应变积累部位和强度 .结果表明 :① 9个活动块体呈现... 通过对GPS观测资料的数值模拟 ,获取 1999~ 2 0 0 1年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区地壳水平运动的非震反位错模型 ,结合本区视应变场空间分布 ,研究活动块体及其边界断裂运动、变形特征及应力应变积累部位和强度 .结果表明 :① 9个活动块体呈现东向由偏北至偏南的整体性顺时针运动 .以祁连山—海原断裂为界 ,两侧块体间的左旋相对运动明显 ,由西向东呈现走滑兼NE NEE向挤压 ;②有 2 0条断层段 (多数呈压性 )不同程度地阻碍块体间的相对运动 ,其中祁连山断裂中东段 (包括与日月山—拉脊山断裂交汇区 )及与海原、庄浪河断裂交汇区更有利于应变积累 ,日月山—拉脊山断裂与柴达木块体北边界交汇区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应变积累 ;③所得活动块体运动速率及边界断裂对块体相对运动的锁定量较 19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块体东北缘 地壳水平运动 GPS 非震反位错模型 视应变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steel振动输送机的水平运动建模 被引量:2
10
作者 秦志英 赵月静 彭伟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8-31,147,共5页
对于Consteel振动输送机,四轴惯性激振器产生水平激振力,槽体在拉杆作用下可看做一个倒立摆。当激振力为水平激振力且拉杆较长时,槽体在垂直方向的运动很小,可以看做只有水平运动。当不考虑物料与槽体的滑动,把物料看做附加质量时,得到... 对于Consteel振动输送机,四轴惯性激振器产生水平激振力,槽体在拉杆作用下可看做一个倒立摆。当激振力为水平激振力且拉杆较长时,槽体在垂直方向的运动很小,可以看做只有水平运动。当不考虑物料与槽体的滑动,把物料看做附加质量时,得到槽体和基座的两自由度模型。当把基座看做固定不动时,得到槽体和物料的两自由度模型。同时考虑基座、槽体和物料得到一个三自由度模型,以便综合分析输送机的水平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输送机 建模 水平运动 倒立摆 多自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二维耦合模型机动目标跟踪算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铁军 张明廉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1-485,共5页
针对雷达跟踪固定翼飞机的单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二维耦合运动模型。该方法把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作为状态变量,给出了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为常值时解析计算状态转移的方法。该模型可以较好地一步预测目标加速度的变化,... 针对雷达跟踪固定翼飞机的单目标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二维耦合运动模型。该方法把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作为状态变量,给出了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为常值时解析计算状态转移的方法。该模型可以较好地一步预测目标加速度的变化,而且法向和切向加速度的过程噪声可以分别设置。利用该耦合模型的滤波方法,显著地改善了滤波效果,尤其是对加速度的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目标跟踪 卡尔曼滤波 二维水平运动模型 耦合模型 状态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打滑现象的振动压路机振动轮的滞回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书河 林述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72-76,83,共6页
水平振动压实下土壤的滞回恢复力与位移呈现对称滞回特性,考虑土壤的密实度较高时振动轮在土壤面层发生脱耦打滑现象,采用双线性对称滞回模型建立分段的二自由度振动压路机动力学方程,在一次近似前提下,利用谐波线性法将非线性作用力线... 水平振动压实下土壤的滞回恢复力与位移呈现对称滞回特性,考虑土壤的密实度较高时振动轮在土壤面层发生脱耦打滑现象,采用双线性对称滞回模型建立分段的二自由度振动压路机动力学方程,在一次近似前提下,利用谐波线性法将非线性作用力线性化为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通过数值仿真研究振动轮在水平激振下非线性滞回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对称滞回力的作用下,振动轮发生超谐波共振,频谱呈现以基波为主,仅含明显的高奇次倍谐波特性。随土壤密实度的增大,振动轮频谱呈现明显的偶次倍和分数倍谐波成分,标志打滑的发生,一定条件下振动轮进入复杂的拟周期运动。合理调整激振参量,可在一定程度下抑制打滑,使得振动轮维持稳定的倍周期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激振 土壤参数 对称滞回模型 打滑 拟周期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地震动强度包线函数的空间变化
13
作者 钟菊芳 胡晓 +1 位作者 屈铁军 吴胜兴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30-32,共3页
以SMART-1台阵地震记录为基础,利用二次平滑法计算了水平强度包线;按T0.70=T0.80-T0.10定义强震持时,拟合了Am in和Ang的强度包线模型参数值;分析了强度包线模型中各参数随二维空间及土层厚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相应的随机模型,为多点地... 以SMART-1台阵地震记录为基础,利用二次平滑法计算了水平强度包线;按T0.70=T0.80-T0.10定义强震持时,拟合了Am in和Ang的强度包线模型参数值;分析了强度包线模型中各参数随二维空间及土层厚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相应的随机模型,为多点地震动时程的合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强度包络函数 强震持时 空间变化 随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点平抛运动的光伏热斑故障模型研究
14
作者 陈功 王䶮 强浩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91-97,共7页
长时间遮挡会导致光伏板光电转换受到影响,产生热斑,对应光伏阵列的输出U-I曲线随之会发生变化,相应的U-P曲线也会包含多个峰值。为了准确定位热斑,需要分析热斑产生的机理,构建具有通用性的阴影遮挡下光伏阵列模型,针对传统工程模型不... 长时间遮挡会导致光伏板光电转换受到影响,产生热斑,对应光伏阵列的输出U-I曲线随之会发生变化,相应的U-P曲线也会包含多个峰值。为了准确定位热斑,需要分析热斑产生的机理,构建具有通用性的阴影遮挡下光伏阵列模型,针对传统工程模型不能准确描述诸如CTCT等复杂光伏阵列的电气参数,本文提出一种阴影遮挡下的多点平抛运动的光伏阵列数学模型。为验证该模型的准确性,采用Matlab/Simulink建模仿真并搭建热斑模拟平台,改变光照强度模拟阴影遮挡以及光伏板的连接方式,得到并分析光伏阵列U-I、U-P特性曲线,相比于工程模型,本文所提出的模型使运算时间降低到2.5%,其能更全面地描述局部阴影条件下复杂结构的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斑 阴影遮挡模型 平抛运动 光伏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径向基函数网络的船舶非线性参数模型建模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雪晶 赵希人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1-394,399,共5页
船舶在航行中受到各种随机扰动,为了实时控制船舶运动姿态,需建立一个基于航速、海情和航向角实时变化的三维智能化运动模型.文中以某水面舰艇为研究对象,利用典型航速、航向角、海情下水池实验测量的数据算得水动力参数,基于径向基函... 船舶在航行中受到各种随机扰动,为了实时控制船舶运动姿态,需建立一个基于航速、海情和航向角实时变化的三维智能化运动模型.文中以某水面舰艇为研究对象,利用典型航速、航向角、海情下水池实验测量的数据算得水动力参数,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算法,逼近三维空间各水动力参数的非线性函数,从而得到随航速、海情和航向角自适应变化的船舶运动非线性参数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可以快速、精确地建立非线性参数模型.所建模型误差小于2%,该模型可用于船舶控制,使LQG减横摇控制效果提高4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函数网络 水动力参数 非线性参数模型 船舶横向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液晃动对卧式储罐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利富 孙建刚 +1 位作者 吕远 程丽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0-198,共9页
为了研究液体晃动对卧式储罐地震响应的影响,基于卧式储罐考虑液体晃动的两质点简化力学模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比分析了考虑液体晃动与未考虑液体晃动时卧式储罐的地震响应,并与振动台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液体晃动的... 为了研究液体晃动对卧式储罐地震响应的影响,基于卧式储罐考虑液体晃动的两质点简化力学模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比分析了考虑液体晃动与未考虑液体晃动时卧式储罐的地震响应,并与振动台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液体晃动的简化力学模型地震响应计算结果小于单质点模型,储液晃动对卧式储罐地震响应存在一定抑制作用,动态响降低约10%-40%;考虑液体晃动的两质点模型计算结果更接近试验,说明考虑液体晃动简化力学模型能更加真实地反应卧式储罐的地震响应,而规范中单质点模型计算结果偏大,抗震设计更加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储罐 简化力学模型 储液晃动 地震动响应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地震激励下卧式储罐考虑储液晃动的简化力学模型 被引量:4
17
作者 吕远 孙建刚 +2 位作者 孙宗光 崔利富 王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25-133,共9页
立足于卧式储罐抗震设计,从横向与纵向两个地震动激励方向推导了卧式储罐抗震设计的简化力学模型。首先采用速度势刚性理论,根据边界条件推导出合理的势函数,并将半解析半数值的数学模型参数化,拟合得出简单的参数公式,并根据基底剪力... 立足于卧式储罐抗震设计,从横向与纵向两个地震动激励方向推导了卧式储罐抗震设计的简化力学模型。首先采用速度势刚性理论,根据边界条件推导出合理的势函数,并将半解析半数值的数学模型参数化,拟合得出简单的参数公式,并根据基底剪力及倾覆弯矩表达式构建了便于工程应用的卧式储罐考虑储液晃动简化动力学模型。其次采用微分原理推导了卧式储罐在轴向地震动作用时的简化力学模型,利用等效原则进一步简化了简化力学模型的计算过程。最后选取工程实例,进行了理论数学模型与有限元数值仿真模拟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有限元解与数值解最大差异率未超过15%,由此进一步佐证了所构建的简化力学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储罐 势流体理论 储液晃动 简化力学模型 地震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模型建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水平面内圆周运动为例
18
作者 黄冰 《教育研究前沿(中英文版)》 2023年第3期110-115,共6页
现如今高考试题对物理模型建构的考查越来越多,圆周运动作为过程模型中的考查重点,因此在教学中要尤其注重圆周运动模型建构的应用。将普通模型建构方法应用到圆周运动的模型建构中,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模型建构方法。举出圆锥摆、火车转... 现如今高考试题对物理模型建构的考查越来越多,圆周运动作为过程模型中的考查重点,因此在教学中要尤其注重圆周运动模型建构的应用。将普通模型建构方法应用到圆周运动的模型建构中,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模型建构方法。举出圆锥摆、火车转弯、水平旋转圆台的例子,示范圆周运动的模型建构方法,展示模型建构在课堂中应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经典旋转陶罐例题的训练,提高学生应用物理模型建构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型 圆周运动 水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LIQUE TOWING TEST AND MANEUVER SIMULATION AT LOW SPEED AND LARGE DRIFT ANGLE FOR DEEP SEA OPEN-FRAMED 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 被引量:6
19
作者 FAN Shi-bo LIAN Lian +1 位作者 REN Ping HUANG Guo-liang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12年第2期280-286,共7页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newly designed oblique towing test in the horizontal plane for the scaled model of 4 500 m deep sea open-framed 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 (ROV),which is being researched and developed by Sh...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newly designed oblique towing test in the horizontal plane for the scaled model of 4 500 m deep sea open-framed 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 (ROV),which is being researched and developed b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Accurate hydrodynamics coefficients measurement is significant for the maneuverability and control system design.The scaled model of ROV was constructed by 1:1.6.Hydrodynamics tests of large drift angle were conducted through Large Amplitude Horizontal Planar Motion Mechanism (LAHPMM) under low speed.Multiple regression method is adopted to process the test data and obtain the related hydrodynamic coefficients.Simulations were designed for the horizontal plane motion of large drift angle to verify the coefficients calculated.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ata can satisfy with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ROV develop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otely Operated Vehicle (ROV) scaled model large drift angle multiple regression Large Amplitude horizontal Planar motion Mechanism (LAHPMM)
原文传递
Hydromechanics for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adial sandbanks (Ⅰ)——Plane characteristics of tidal flow 被引量:3
20
作者 严以新 诸裕良 薛鸿超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1999年第1期13-21,共9页
Based upon the long-term observation of field data, a 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is applied to simulating the tidal flow covering from the neap tide to spring tide in the radial sandbank area in the southern Yell... Based upon the long-term observation of field data, a 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is applied to simulating the tidal flow covering from the neap tide to spring tide in the radial sandbank area in the southern Yellow Sea.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idal current ridges under the hydrodynamic action, multi-purpose analysis and study are carried out, which include the propagation process of tidal wave, the distributions of tidal wave energy rate and tidal range, the tidal ellipses and traces. It is shown that the tidal current is the major dynamic factor for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adial sandbanks, and the differences of tidal wave energy rate and current strength determine the distinct plane shapes of ridges and troughs in this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AL SANDBANKS TIDAL current RIDGE 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model to-and-fro mo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