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NEWAL OF BASIC LAWS AND PRINCIPLES FOR POLAR CONTINUUM THEORIES (Ⅷ)—PRINCIPLE OF TOTAL WORK AND ENERGY 被引量:2
1
作者 戴天民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2005年第3期313-318,共6页
Theoretical incompleteness of the existing conservation laws of energy for polar continuum mechanics is further clarified. For completeness, the principles of total work and energy and of total work and energy of incr... Theoretical incompleteness of the existing conservation laws of energy for polar continuum mechanics is further clarified. For completeness, the principles of total work and energy and of total work and energy of incremental rate type are postulated. Via total variations of the former and the latter of them, the principles of virtual displacement and microrotation & stress and couple stress as well as virtual velocity and angular velocity & stress rate and couple stress rate are immediately obtained, respectively. From these principles all balance equations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micropolar mechanics are naturally and simultaneously deduced.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nontraditional results obtain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existing conservation laws of energy are expoun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polar continua total work and energy total virtual work and energy incremental rate type conservation law of ener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idence for Incremental Validity of Proactive Personality in Predicting Task Performance 被引量:1
2
作者 Bharati B. Belwalkar Jerome J. Tobacyk 《Psychology Research》 2016年第11期631-639,共9页
关键词 工作绩效 预测能力 人格 证据 增量 环境变化 研究人员 职业生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压扰动平衡盘对涡旋压缩机黏性内流压力影响研究
3
作者 刘兴旺 李庚泽 +2 位作者 刘晓明 刘国君 王龙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44-1852,1884,共10页
在变转速工况下,电动涡旋压缩机背压腔中润滑油产生的背压力无法准确平衡轴向气体力。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扰动片的背压扰动平衡盘,研究了背压扰动平衡盘对涡旋压缩机黏性内流压力的影响。首先,对背压扰动平衡盘作用原理进行了... 在变转速工况下,电动涡旋压缩机背压腔中润滑油产生的背压力无法准确平衡轴向气体力。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带有扰动片的背压扰动平衡盘,研究了背压扰动平衡盘对涡旋压缩机黏性内流压力的影响。首先,对背压扰动平衡盘作用原理进行了分析,使用贝塞尔曲线构建了扰动片型线,对润滑油被扰动后的静压增量进行了公式推导,计算了扰动片出口安装角和扰动片数对润滑油静压的影响;然后,建立了含背压扰动平衡盘的背压腔模型,将流体域分为旋转域和静止域,采用旋转坐标系的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背压腔内润滑油的压力场;最后,根据理论计算,模拟了润滑油在不同出口安装角和扰动片数下的润滑油静压,对润滑油静压与压缩机所需最佳背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背压扰动平衡盘可以使润滑油静压增加21%,且静压增量随主轴转速的增加而增大,适当增大扰动片出口安装角可使润滑油静压增加0.032 MPa;对比最佳背压可知,扰动前润滑油静压与最佳背压相差26%,而合理设计扰动片后的润滑油静压与最佳背压相差仅为9%,极大改善了电动涡旋压缩机在变转速下的轴向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涡旋压缩机 扰动片模型 出口安装角 扰动片数 变转速工况 轴向平衡 润滑油静压增量 最佳背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学习树模型的带钢精轧宽度预测
4
作者 王家亮 王景成 李继超 《锻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60,共9页
针对热轧带钢在轧制过程中出现的由于换辊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精轧宽展预测模型不精准、热轧领域采集数据维度高和数据量大时训练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工况漂移的基于增量学习树模型的带钢精轧宽度预测方法。首先,根据传统精轧机理... 针对热轧带钢在轧制过程中出现的由于换辊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精轧宽展预测模型不精准、热轧领域采集数据维度高和数据量大时训练时间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工况漂移的基于增量学习树模型的带钢精轧宽度预测方法。首先,根据传统精轧机理模型得出变工况产生的原因和主要特征参数;然后,将在机理与数据层次上总结得到的有效数据特征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采用增量学习方法建立宽展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实验设计,在实际数据上将增量学习建立的树模型与其他机器学习模型在相同指标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增量学习的树模型在宽展预测中拥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低的运行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带钢 精轧 变工况 自由宽展 树的集成模型 增量学习
原文传递
基于模糊熵聚类的空气预热器性能监测
5
作者 赵亮 李杰 +2 位作者 杨文强 董鹏 顾慧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2024年第6期1017-1022,共6页
在基本模糊熵聚类方法(EFC)的基础上加入一个用于统计特征的权重因子,提出一种改进的加权熵聚类方法(W-EFC),并将其应用于电站空气预热器的堵灰监测过程。从测试数据集的聚类结果可以看出,W-EFC具有较好的离群点识别效果,并在一定程度... 在基本模糊熵聚类方法(EFC)的基础上加入一个用于统计特征的权重因子,提出一种改进的加权熵聚类方法(W-EFC),并将其应用于电站空气预热器的堵灰监测过程。从测试数据集的聚类结果可以看出,W-EFC具有较好的离群点识别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噪声对数据的影响。继而,以空气预热器历史运行数据为研究对象,完成W-EFC聚类,聚类结果可以获得较长运行时间内不同的工况和不同的性能水平,可为实时运行监测指导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FC 空气预热器 工况监测 权重因子 增量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挠度梁静态变形对动态特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石庆华 向锦武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3-76,共4页
在经典梁理论基础上,引入剪切修正因子,采用U.L法,推导了新的空间大挠度梁的切线刚度矩阵;以三维连续体增量虚功原理为基础,建立了空间大挠度梁考虑剪切影响的静态分析模型和动态特性分析模型;首先根据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大挠度梁的静... 在经典梁理论基础上,引入剪切修正因子,采用U.L法,推导了新的空间大挠度梁的切线刚度矩阵;以三维连续体增量虚功原理为基础,建立了空间大挠度梁考虑剪切影响的静态分析模型和动态特性分析模型;首先根据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大挠度梁的静态特性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然后进行了大挠度梁的动态特性分析,揭示了悬臂梁静态大变形对动态特性的影响规律。指出悬臂梁在大载荷作用下,结构固有频率会因为梁的大变形而发生明显变化,基频变化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 大变形 增量虚功方程 几何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井措施最低增油量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15
7
作者 刘斌 任芳祥 易维容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7-108,共2页
为了提高油井措施的投资效果 ,减少无效措施投入 ,合理利用有效的措施费用 ,提出油井增产措施最低增油量的概念 ;利用技术经济学理论 ,推导出计算油井措施最低增油量的计算方法。以辽河油田SG采油厂 173 7井次 10类措施的实施效果为实... 为了提高油井措施的投资效果 ,减少无效措施投入 ,合理利用有效的措施费用 ,提出油井增产措施最低增油量的概念 ;利用技术经济学理论 ,推导出计算油井措施最低增油量的计算方法。以辽河油田SG采油厂 173 7井次 10类措施的实施效果为实例 ,证明计算油井措施最低增油量可以全面而客观地评价油井措施的效益状况 ,有助于科学筛选和确定油井措施 ,按效益第一的理念经营管理油藏。图 1表 1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措施 增油量 计算方法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矩二次变化变截面梁柱几何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孟丽霞 陆念力 刘士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25,共6页
为研究考虑剪切变形的变截面梁杆结构几何非线性问题,应用Timoshenko梁理论,采用位移、转角独立插值的方法,获取考虑剪切影响的惯性矩二次变化变截面梁单元的形函数;从严格的虚功增量方程出发,建立同时考虑轴力、剪切、弯曲效应及其耦... 为研究考虑剪切变形的变截面梁杆结构几何非线性问题,应用Timoshenko梁理论,采用位移、转角独立插值的方法,获取考虑剪切影响的惯性矩二次变化变截面梁单元的形函数;从严格的虚功增量方程出发,建立同时考虑轴力、剪切、弯曲效应及其耦合项的平面变截面梁柱单元几何非线性增量平衡方程,得到惯性矩二次变化变截面梁单元大位移切线刚度阵;与经典算例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精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单元法 变截面梁 虚功增量方程 大位移 几何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系结构的几何非线性分析──Ⅰ.平面问题 被引量:11
9
作者 黄文 李明瑞 黄文彬 《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 CSCD 1995年第1期7-16,共10页
本文以三维连续体的虚功增量方程为基础,采用平动、转角位移分别插值的方法,导出了梁结构大位移、大转动问题内力分析的UL法。本文考虑了轴向、剪切和弯曲效应,提出了新的几何刚度矩阵。算例表明,依本文方法编制的程序具有分析结... 本文以三维连续体的虚功增量方程为基础,采用平动、转角位移分别插值的方法,导出了梁结构大位移、大转动问题内力分析的UL法。本文考虑了轴向、剪切和弯曲效应,提出了新的几何刚度矩阵。算例表明,依本文方法编制的程序具有分析结构强几何非线性行为的能力;在满足本文位移假定(即每次加载增量中转角增量是小量)的条件下,可以描述任意大角度的刚体转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系结构 几何非线性 有限元 工程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油中的润湿热、粘附功和吸附焓变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继山 姚同玉 刘卫东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1-75,共5页
为了深入了解润湿热、粘附功和吸附焓变在采油中的地位、应用和相互关系,从概念、相互关系和测量方法等方面探讨了3个量的意义,分析了它们在采油中的作用和应用。分析表明,粘附与润湿均与吸附有关,二者关系密切,在采油中起着举足轻重的... 为了深入了解润湿热、粘附功和吸附焓变在采油中的地位、应用和相互关系,从概念、相互关系和测量方法等方面探讨了3个量的意义,分析了它们在采油中的作用和应用。分析表明,粘附与润湿均与吸附有关,二者关系密切,在采油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油在岩石表面的粘附功、润湿热越大,越不容易被驱走;驱油剂在岩石表面的润湿热越大,越有利于自发渗吸,提高洗油效率;驱油剂在岩石表面的吸附焓变越大,吸附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改变岩石表面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 润湿热 粘附功 吸附焓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狭窄煤柱岩爆的突变理论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潘岳 张孝伍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797-1803,共7页
基于简化的狭窄煤柱岩爆分析模型和功、能增量平衡关系,导得狭窄煤柱岩爆的突变模式属折迭突变模型。该突变模型的平衡方程和平衡路径所展示的全部性态,可对煤柱以岩爆形式破坏和渐进形式破坏过程中包括系统稳定性在内的所有主要行为作... 基于简化的狭窄煤柱岩爆分析模型和功、能增量平衡关系,导得狭窄煤柱岩爆的突变模式属折迭突变模型。该突变模型的平衡方程和平衡路径所展示的全部性态,可对煤柱以岩爆形式破坏和渐进形式破坏过程中包括系统稳定性在内的所有主要行为作一一对应的描述。首次给出的岩梁弹性能变化(释放)率曲线包含了丰富的信息量,对理解岩梁-煤柱系统在各阶段的行为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能量输入率0=J是系统失稳的临界条件,其表达式中蕴涵了Cook刚度判据,故可视为Cook判据能量形式的动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煤柱岩爆 功、能增量 折迭突变模型 能量输入率 能量释放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功、能增量方法研究压杆跳跃性屈曲 被引量:8
12
作者 潘岳 王志强 彭国旗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45,共3页
在微弯杆件平衡位置作准静态位移时,以任一点处的状态为参考态,建立的平衡位置有微位移时,用功、能增量平衡关系,可以直接导得相应突变模型的平衡方程来对杆跳跃式屈曲行为进行分析。该研究途径也可用于其他弹性体跳跃式屈曲问题。
关键词 能增量 功增量 压杆 跳跃性屈曲 平衡位置 突变理论 势能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被动复合支护结构的协同工作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建华 王辉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8-231,共4页
为进一步研究主被动复合支护结构的协同工作机制,以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墙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施工过程中土压力在土钉与预应力锚杆之间的分配规律,总结不同支护机理构件间的协同工作机制.采用改进... 为进一步研究主被动复合支护结构的协同工作机制,以预应力锚杆复合土钉墙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施工过程中土压力在土钉与预应力锚杆之间的分配规律,总结不同支护机理构件间的协同工作机制.采用改进的增量法逐层计算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移,建立主被动复合支护结构的变形计算理论,并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锚杆设置两层满足优化设计理论,邻近位置的土钉受预应力锚杆的影响较大,应用改进的增量法计算坑壁水平位移简单方便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被动复合支护结构 协同工作 增量法 预应力锚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动力失稳的功、能增量——突变理论研究方法 被引量:40
14
作者 潘岳 王志强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433-1438,共6页
说明岩体动力(破碎)失稳问题与弹性体几何形状失稳问题是自然界中本质不同的失稳现象,它们应对应突变理论中不同的突变模型。指出目前采用突变理论研究岩体动力失稳问题中存在的误区。对有平衡分枝点的弹性体系稳定问题,阐述了通过总势... 说明岩体动力(破碎)失稳问题与弹性体几何形状失稳问题是自然界中本质不同的失稳现象,它们应对应突变理论中不同的突变模型。指出目前采用突变理论研究岩体动力失稳问题中存在的误区。对有平衡分枝点的弹性体系稳定问题,阐述了通过总势能函数途径求解的有关概念和要点。对属于无平衡分枝点的岩体动力失稳问题,可由能量守恒原理写出岩体系统失稳前、后阶段的功、能增量平衡关系式,功、能增量平衡关系式是总势能函数的微分形式,由该关系式可直接导出与岩体动力失稳问题对应的突变模型的平衡方程。该平衡方程及其图形平衡曲面所展示的全部性状可与失稳原型所有的主要性态达到一一相对应的程度。通过算例说明功、能增量平衡关系途径也适用于有平衡分枝点的弹性体系几何失稳问题的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体动力失稳 岩爆 突变理论 折突变模型 突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塑性理论中功表达的近似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祝恩阳 姚仰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75-1078,共4页
对广义剪应力、广义剪应变的表达式作了说明,在给出其增量表达的同时,指出了在计算二者增量时可能产生的误解。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由平均主应力、体积应变增量、广义剪应力、广义剪应变增量表述的功的增量以及由三向主应力与三向主应... 对广义剪应力、广义剪应变的表达式作了说明,在给出其增量表达的同时,指出了在计算二者增量时可能产生的误解。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由平均主应力、体积应变增量、广义剪应力、广义剪应变增量表述的功的增量以及由三向主应力与三向主应变增量表述的功的增量得出:两种表述在一般情况下并不一致。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等应力Lode角加载并满足应力全量Lode角与应变增量Lode角相等时,二者的表述一致。岩土塑性理论中塑性功增量存在与功的增量相同的问题,然而对于实际岩土材料,应力全量与塑性应变增量等Lode角的假定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能满足的。因此在岩土塑性理论中,对于一般情况下的等应力Lode加载情况,用平均主应力、塑性体积应变增量、广义剪应力、塑性广义剪应变增量表述的塑性功增量也只是一种近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塑性理论 广义剪应力 广义剪应变 功的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调的差动双制动块式超越离合器工作机理与数学模型 被引量:6
16
作者 林军 黄茂林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1-363,共3页
具有自调自适应性的差动双制动块式超越离合器不仅克服了高副式 (如滚柱式 )超越离合器承载能力低、工作稳定性较差的缺陷 ,同时具有工作原理可靠及结构新颖的特点。通过对差动双制动块式超越离合器的“伴生连杆机构”研究 ,认为该机构... 具有自调自适应性的差动双制动块式超越离合器不仅克服了高副式 (如滚柱式 )超越离合器承载能力低、工作稳定性较差的缺陷 ,同时具有工作原理可靠及结构新颖的特点。通过对差动双制动块式超越离合器的“伴生连杆机构”研究 ,认为该机构属于具有自适应性的内力加压装置 ;分析了其工作原理 ,并讨论了工作过程中的夹紧、稳定运转、超越和放松 4个阶段 ;借助于欧拉公式 ,在确定该类型机构自然增值系数的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调自适应性 超越离合器 工作原理 自然增值系数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碳低硅TRIP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澍 周磊 +1 位作者 符仁钰 李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1-14,共4页
采用Gleeble3500对中碳低硅TRIP钢进行了连续退火模拟,研究了不同两相区及贝氏体区等温温度对组织、力学性能及应变硬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80℃+400℃处理时获得最大的残余奥氏体量、伸长率及强塑积。450℃贝氏体等温时残余奥氏... 采用Gleeble3500对中碳低硅TRIP钢进行了连续退火模拟,研究了不同两相区及贝氏体区等温温度对组织、力学性能及应变硬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80℃+400℃处理时获得最大的残余奥氏体量、伸长率及强塑积。450℃贝氏体等温时残余奥氏体转变量最大,由于残余奥氏体稳定较差,大量转变发生在变形早期阶段,其对伸长率的贡献不大。与之相反,400℃时残余奥氏体的力学稳定性较好,能较均匀且缓慢地发生转变,从而获得最好的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低硅TRIP钢 组织 力学性能 瞬时应变硬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ses准则导出Tresca准则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肖礼 梁汉吉 张鹏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6-8,共3页
基于Mises准则并采用正交流动法则和塑性位势理论求得塑性应变增量。在计算塑性功增量时不考虑s2作用,用能量原理导出Tresca准则,另外还用代数方法导出了s16),从而加r=2r与Lode角之间的关系:s16cos(θδ+π深了对Tresca准则的认识。其... 基于Mises准则并采用正交流动法则和塑性位势理论求得塑性应变增量。在计算塑性功增量时不考虑s2作用,用能量原理导出Tresca准则,另外还用代数方法导出了s16),从而加r=2r与Lode角之间的关系:s16cos(θδ+π深了对Tresca准则的认识。其研究成果对解释现有屈服准则或提出新的屈服准则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sca准则 Mises准则 塑性位势理论 屈服准则 应变增量 流动法则 能量原理 代数方法 理论意义 研究成果 塑性功 C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作品的独创性--以对作品概念的科学建构为分析起点 被引量:62
19
作者 王坤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22,共8页
独创性分析的关键在于准确地界定作品概念。作品是一种具有精神功能的符号组合,由存量要素和增量要素构成,作品独创性的本质在于具备一定的增量要素。独创性分为表层、中层和深层三个层次,作品可版权性的条件在于具备表层独创性和中层... 独创性分析的关键在于准确地界定作品概念。作品是一种具有精神功能的符号组合,由存量要素和增量要素构成,作品独创性的本质在于具备一定的增量要素。独创性分为表层、中层和深层三个层次,作品可版权性的条件在于具备表层独创性和中层独创性,深层独创性是判断作品可版权性的奢侈条件。除了判断作品可版权性以外,作品独创性分析还有助于判断特定作品著作权的保护范围,论证著作权保护的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 独创性 可版权性 存量要素 增量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8000型双背压凝汽器运行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利平 李开拓 +1 位作者 王伟锋 陈浩天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35-138,共4页
以某N-38000型双压凝汽器为研究对象,针对凝汽器低压侧和高压侧分别计算了在不同蒸汽负荷、冷却水入口温度以及单、双循环水泵运行时凝汽器的变工况特性。在此基础上运用等效热降法,综合考虑水资源的价格因素,计算了机组不同负荷下单、... 以某N-38000型双压凝汽器为研究对象,针对凝汽器低压侧和高压侧分别计算了在不同蒸汽负荷、冷却水入口温度以及单、双循环水泵运行时凝汽器的变工况特性。在此基础上运用等效热降法,综合考虑水资源的价格因素,计算了机组不同负荷下单、双循环水泵切换的最佳循环水入口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当机组40%负荷运行时,单循环水泵运行较经济;机组负荷分别在60%、80%、100%负荷运行时单、双循环水泵切换的最佳循环水入口温度分别为25.1、22.3、1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38000型 双压凝汽器 变工况 微增功率 最佳循环水入口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