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1)H NMR测定姜中姜辣素与姜黄素
1
作者 张皓然 张琴 +5 位作者 文丽琼 零莉 胡俊杰 岑仕宇 王勤志 陈德慰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200,共8页
该研究采用核磁共振氢谱(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技术对冻干生姜与烘干生姜中的姜辣素和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变化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发现姜中姜辣素提取物主要包括6-姜酚、8-姜酚、10-姜酚等姜酚类物质以及少量姜烯... 该研究采用核磁共振氢谱(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技术对冻干生姜与烘干生姜中的姜辣素和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变化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发现姜中姜辣素提取物主要包括6-姜酚、8-姜酚、10-姜酚等姜酚类物质以及少量姜烯酚。经过烘干处理后,总姜酚的含量由(1.5±0.3)mg/g降低至(0.89±0.06)mg/g(鲜重),总姜辣素的含量由(2.3±0.4)mg/g降低至(1.4±0.1)mg/g,6-姜烯酚的含量由(4.8×10^(-3)±2.7×10^(-3))mg/g升高至(0.0209±0.0004)mg/g。烘干后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含量由(4.4±0.2)mg/100 g降低至(1.5±0.6)mg/100 g,香草醛的含量由(1.20±0.07)mg/100 g升高至(1.87±0.01)mg/100 g,说明热处理会导致生姜中的姜辣素与姜黄素类化合物降解,姜酚类物质向姜烯酚转化。该试验结果为研究姜中姜辣素与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变化机理以及姜制品的生产与工艺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姜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姜辣素 姜黄素 6-姜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肝宁注射液的^(1)H-NMR指纹图谱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峰 朱彤彤 +4 位作者 韩春月 张昀 杨翠萍 韩立峰 付志飞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3期753-759,共7页
目的对舒肝宁注射液的^(1)H-NMR指纹图谱进行分析,为其质量控制标准技术升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Noesygppr1d脉冲序列[recycle delay(RD)-90°-t 1-90°-t_(m)-90°-ACQ]采集1H-NMR谱图,质子共振频率为600.13 MHz,实验... 目的对舒肝宁注射液的^(1)H-NMR指纹图谱进行分析,为其质量控制标准技术升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Noesygppr1d脉冲序列[recycle delay(RD)-90°-t 1-90°-t_(m)-90°-ACQ]采集1H-NMR谱图,质子共振频率为600.13 MHz,实验温度为298 K,通过方法学考察验证分析方法可靠性,采用相关系数法和夹角余弦法评价不同批次舒肝宁注射液样品的相似度。结果对舒肝宁注射液的^(1)H-NMR指纹图谱进行分析,共鉴定出88种化学成分,且不同批次的舒肝宁注射液具有较高的相似度。结论建立了一种基于^(1)H-NMR的舒肝宁注射液质量控制方法,可为舒肝宁注射液技术升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肝宁注射液 1h-nmr 指纹图谱 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化学有机物^(1)H-NMR谱图分析教学常见误区及启示
3
作者 邱长恩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24年第5期11-13,共3页
有机物^(1)H-NMR谱图分析是研究有机物结构的重要谱图,是各级考试的热点。本文以高中化学常见有机物^(1)H-NMR谱图为例,列举了谱图分析常见的3个误区,对误区做出了合理的解释,并分析了其对实验教学和习题布置、试题命制的启示。
关键词 高中化学 ^^(1)h-nmr谱图分析 误区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翘解毒液^1H-NMR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姜苗苗 张宇 冯毅凡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9-592,共4页
目的应用1H-NMR技术建立银翘解毒液的指纹图谱,以相似度为指标,判别不同批次样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为其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新方法。方法根据样品的特点,以90%H2O+10%D2O为溶剂,在25℃下采用预饱和水峰压制脉冲序列NOESYGPPR1D测定了... 目的应用1H-NMR技术建立银翘解毒液的指纹图谱,以相似度为指标,判别不同批次样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为其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新方法。方法根据样品的特点,以90%H2O+10%D2O为溶剂,在25℃下采用预饱和水峰压制脉冲序列NOESYGPPR1D测定了1H-NMR指纹图谱。结果1H-NMR指纹图谱中芳香区和饱和脂肪区范围的质子信号表征了其的主要化学成分及相对比例,其差异反应出银翘解毒液质量的稳定性。应用Excel 2003软件计算10批银翘解毒液样品相似度,其中8批样品的相关系数和夹角余弦相似度在0.97以上,另外2批相似度在0.82~0.91之间。结论银翘解毒液的1H-NMR指纹图谱专属性强,准确可行,能全面、快速、客观的反映其质量特征,可用于银翘解毒口服液类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评价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翘解毒液 指纹图谱 1h-nm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肝脂和^1H-NMR技术的草鱼肝胰脏及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春红 肖调义 +2 位作者 胡毅 赵玉蓉 刘巧林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68-1379,共12页
为了探讨草鱼肝胰脏脂质过量蓄积的生化基础并促进草鱼的健康养殖,采用1H-NM R分析技术对肝脂含量分别为3%~4%和14%~16%的两组草鱼的肝胰脏和血清进行了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从草鱼肝胰脏和血清中分别检测到了58和47种代谢物。葡... 为了探讨草鱼肝胰脏脂质过量蓄积的生化基础并促进草鱼的健康养殖,采用1H-NM R分析技术对肝脂含量分别为3%~4%和14%~16%的两组草鱼的肝胰脏和血清进行了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从草鱼肝胰脏和血清中分别检测到了58和47种代谢物。葡萄糖、别嘌呤二醇、牛磺酸、乳酸、谷氨酸、肌酸、丙氨酸、sn-甘油-3-磷酸胆碱、甘氨酸、石碳酸、次黄嘌呤、乙酸、赖氨酸、亮氨酸和缬氨酸为两组草鱼肝胰脏主要差异代谢物;其中,肝脂含量为14%~16%的草鱼肝胰脏中葡萄糖和别嘌呤二醇的含量明显高于肝脂含量为3%~4%的草鱼组,但乳酸和多种氨基酸含量则低于肝脂含量为3%~4%的草鱼组。乳酸、葡萄糖、肌酸、柠檬酸、亮氨酸、丙酮酸、缬氨酸、脯氨酸、鸟嘌呤核苷、异亮氨酸、谷氨酸、sn-甘油-3-磷酸胆碱、丙氨酸、赖氨酸和甘氨酸为两组草鱼血清主要差异代谢物;其中肝脂含量为14%~16%的草鱼血清中葡萄糖、柠檬酸、脯氨酸、谷氨酸、sn-甘油-3-磷酸胆碱、精氨酸以及甘氨酸7种代谢物含量高于肝脂含量为3%~4%的草鱼组,血清乳酸等含量则明显低于肝脂含量为3%~4%的草鱼组。肝脂含量为14%~16%的草鱼组其体内糖的有氧氧化和糖酵解途径均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同时存在氨基酸代谢异常,这可能是导致草鱼肝脂过量蓄积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肝胰脏 血清 ^^1H-NM R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的^1H-NMR指纹图谱解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莫善列 张建新 +1 位作者 欧莹 郝小燕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487-2488,共2页
目的对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的1H-NMR指纹图谱进行解析。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吴茱萸的SCEA和SCEB化学成分,鉴定其结构,并对SCEA和SCEB进行1H-NMR研究,从而实现吴茱萸的1H-NMR指纹图谱的解析。结果吴茱萸SCEA的1H-... 目的对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的1H-NMR指纹图谱进行解析。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吴茱萸的SCEA和SCEB化学成分,鉴定其结构,并对SCEA和SCEB进行1H-NMR研究,从而实现吴茱萸的1H-NMR指纹图谱的解析。结果吴茱萸SCEA的1H-NMR指纹图谱,主要显示evodiamine、rutaecarpine、dehydroevodiamine 3个化合物的特征共振信号,吴茱萸SCEB的1H-NMR指纹图谱,主要显示dehydroevodiamine的特征共振信号。不同来源的样品其1H-NMR指纹图谱有很好的重现性和特征性。结论吴茱萸的1H-NMR指纹图谱可用于其基源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1h-nmr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1)H-NMR方法研究丙烯酸酯类与N-芳基取代甲基丙烯酰胺的共聚合
7
作者 齐大荃 丁有骏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05-414,共10页
本文测定了一系列丙烯酸酯(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酯等)与N-芳基取代甲基丙烯酰胺,(包括:N-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φMA),N-对甲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p-TMA),N-邻甲苯基甲基丙烯... 本文测定了一系列丙烯酸酯(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酯等)与N-芳基取代甲基丙烯酰胺,(包括:N-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φMA),N-对甲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p-TMA),N-邻甲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o-TMA),N-对澳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p-BrPhMA),N-对氯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p-ClPhMA),N-对硝基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p-NPhMA),N-邻硝基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o-NNPhMA),N-萘基甲基丙烯酰胺(N-α-HMA))的共聚物 ̄1H-NMR谱。用 ̄1H-NMR方法测定了共聚物的组成,估算了共聚体系中各单体的竞聚率,比较了各种单体的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h-nmr 丙烯酸酯 共聚合 共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H-NMR技术的维生素E亚临床缺乏症 奶牛血清代谢谱分析
8
作者 钱伟东 温小庆 +6 位作者 张雪 张翠羽 于泓漪 邵广 邹云福 张洪友 夏成 《饲料博览》 2021年第8期19-25,共7页
为了探究奶牛泌乳早期发生VE亚临床缺乏时体内代谢物的变化,在黑龙江省绥化市某规模化牛场随机选取背景信息(年龄、体况、胎次)相近的产后30 d内的高产奶牛,根据血浆中VE含量结合血液生化指标分为对照组(VE含量4μg·mL^(-1)以上)... 为了探究奶牛泌乳早期发生VE亚临床缺乏时体内代谢物的变化,在黑龙江省绥化市某规模化牛场随机选取背景信息(年龄、体况、胎次)相近的产后30 d内的高产奶牛,根据血浆中VE含量结合血液生化指标分为对照组(VE含量4μg·mL^(-1)以上)和VE亚临床缺乏组(VE含量2~3μg·mL^(-1)),每组14头,组内能量代谢、肝功、维生素含量、氧化应激等指标无差异,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VE亚临床缺乏奶牛血清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获得29种上调的差异表达代谢物,其中9种参与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10种参与氨基酸类物质代谢,10种参与糖类物质代谢及三羧酸循环(TCA)循环。差异代谢物主要参与氨酰基-tRNA合成,糖酵解或糖异生,丙氨酸、天冬氨酸与谷氨酸代谢,氮代谢及D-谷氨酰胺与D-谷氨酸代谢,与能量负平衡导致脂质分解代谢所致的氧化应激有关,也与VE亚临床缺乏促进能量负平衡和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h-nmr技术 奶牛 VE亚临床缺乏症 多元统计分析 差异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H-NMR指纹图谱建立沉香快速识别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谭有珍 陈碧莹 +2 位作者 吴霞 高晓霞 冯毅凡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18-823,共6页
目的:建立沉香氢核磁共振-模式识别方法,解决沉香真伪优劣快速鉴别和评价的棘手问题。方法:采用^(1)HNMR技术分析天然沉香、人工沉香、未造香的白木香及伪品,共确定9组特征峰作为量化标准,建立沉香^(1)HNMR指纹图谱,尝试利用聚类分析法(... 目的:建立沉香氢核磁共振-模式识别方法,解决沉香真伪优劣快速鉴别和评价的棘手问题。方法:采用^(1)HNMR技术分析天然沉香、人工沉香、未造香的白木香及伪品,共确定9组特征峰作为量化标准,建立沉香^(1)HNMR指纹图谱,尝试利用聚类分析法(HCA)、主成分分析法(PCA)、偏最小二乘判别法(PLS-DA)、机器学习识别中的决策树(DT)以及添加迭代算法AdaBoost优化后的决策树模型(AdaBoost-DT),进行数据分析并比对性能。结果:建立了正品沉香^(1)HNMR指纹图谱,其中未造香的白木香、伪品与沉香^(1)HNMR指纹图谱存在一定差异,决策树模型可有效区别伪品、未造香白木香与沉香,对训练集的准确率达96.3%以上,对测试集的准确率达87.5%以上。同时还明确了δ 2.95~2.96为区分沉香和非沉香的特征化学位移区间。结论:正品沉香的^(1)HNMR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特征性和专属性,决策树模型可用于区分沉香及其混伪品,该方法快捷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 ^^(1)h-nmr 指纹图谱 决策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H-NMR法测定环氧基封端聚醚的环氧值
10
作者 李新丽 《聚氨酯工业》 2006年第3期43-45,共3页
利用核磁共振(NMR)波谱仪对环氧基封端聚醚的环氧值进行了测定,并与用化学法测定的环氧值进行对比,证明该测定方法数据稳定、准确,相对误差小于4%。该方法适用于环氧基封端的聚环氧丙烷环氧乙烷聚醚多元醇和脂肪醇环氧基封端聚醚。
关键词 环氧基封端聚醚 环氧值 ^^1h-nmr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叶碱降尿酸的^(1)H-NMR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利兴 王丽明 +1 位作者 隋洪飞 韩立峰 《天津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1614-1620,共7页
[目的]研究荷叶碱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作用,筛选与高尿酸血症代谢有关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小鼠长期给药氧嗪酸钾模型,连续给药14 d后,运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同时检测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浆和尿液样本。[结果]通过^(1)H-NM... [目的]研究荷叶碱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作用,筛选与高尿酸血症代谢有关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小鼠长期给药氧嗪酸钾模型,连续给药14 d后,运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同时检测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浆和尿液样本。[结果]通过^(1)H-NMR分析方法在血浆和尿液样品中共筛选出9个潜在生物标志物。[结论]荷叶碱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代谢组学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的病理过程主要涉及到酪氨酸代谢、柠檬酸代谢、精氨酸与脯氨酸代谢以及糖酵解和糖异生代谢途径,预示着这些潜在生物标志物不仅在早期疾病诊断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在预防高尿酸血症中也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碱 ^^(1)h-nmr 高尿酸血症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水温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血清和肝脏^(1)H-NMR代谢组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楠楠 蒋明 +4 位作者 文华 田娟 陆星 吴凡 喻丽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4-82,共9页
基于^(1)H-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饲养水温对罗非鱼的肝脏和血清代谢特征的影响。实验选用初始体重为(38.75±0.61g)的吉富罗非鱼在不同温度(22、28和34℃,分别标记为LT,MT和HT组)条件下饲养8周。结果显示:在血清中,代谢物的变化包... 基于^(1)H-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饲养水温对罗非鱼的肝脏和血清代谢特征的影响。实验选用初始体重为(38.75±0.61g)的吉富罗非鱼在不同温度(22、28和34℃,分别标记为LT,MT和HT组)条件下饲养8周。结果显示:在血清中,代谢物的变化包括乳酸、脯氨酸、葡萄糖、柠檬酸、反式-4-羟基、乙醇、肌酸、亮氨酸、甜菜碱、缬氨酸、谷氨酰胺、三甲胺、甘露糖、酪氨酸和肌酐,主要参与糖酵解、胆碱代谢和脂质代谢。差异代谢物中LT组乳酸、反式-4-羟基、肌酸、葡萄糖、脯氨酸、亮氨酸和缬氨酸的含量高于MT组,HT组除葡萄糖、谷氨酰胺及甘露糖外均高于MT组。肝脏组织代谢物的变化包括麦芽糖、谷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缬氨酸、丝氨酸、谷氨酰胺、异亮氨酸、牛磺酸、酪氨酸、丙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主要参与糖代谢和氨基酸代谢。LT组15种差异代谢物含量均高于MT组和HT组,MT组麦芽糖、谷氨酸盐、赖氨酸、丝氨酸、谷氨酰胺、牛磺酸和苏氨酸浓度高于HT组。以上结果表明:低温降低了吉富罗非鱼对氨基酸及氨基酸衍生物的利用率,进而影响吉富罗非鱼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高温组实验鱼的生长表现与适温组无显著差异,但代谢组结果显示高温饲养显著影响了吉富罗非鱼的胆碱代谢和脂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吉富罗非鱼(Oreochroms niloticus) 代谢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H-NMR代谢组学的绝经期综合征血清代谢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杜彩凤 毛宇楠 +4 位作者 高嘉 王娟 李小叶 田俊生 刘宏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9期961-968,共8页
目的: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NMR)代谢组学分析,结合模式识别寻找女性进入围绝经期以及罹患绝经综合征疾病的特异性血清代谢标志物。方法:选择80例绝经综合征患者、40例同龄围绝经期和40例育龄期健康女性为对照,利用^(1)H-NMR技术进行血... 目的:基于核磁共振氢谱(1H-NMR)代谢组学分析,结合模式识别寻找女性进入围绝经期以及罹患绝经综合征疾病的特异性血清代谢标志物。方法:选择80例绝经综合征患者、40例同龄围绝经期和40例育龄期健康女性为对照,利用^(1)H-NMR技术进行血清样本检测,运用PLS-DA、OPLS-DA分析对体内代谢产物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绝经综合征患者与围绝经期、育龄期健康女性三组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血清代谢物包括:乳酸、醋酸、谷氨酸、丙酮酸、肌酸、氧化三甲胺(TMAO)、N-乙酰糖蛋白、丙氨酸和胆碱。其中,进入围绝经期的健康女性,较育龄期有乳酸、醋酸等6个血清代谢产物显著下调,但尚不具备诊断价值。与围绝经期健康女性比较,绝经综合征患者丙氨酸、TMAO上调,谷氨酸、丙酮酸、N-乙酰糖蛋白和胆碱下调趋势显著,且谷氨酸、丙酮酸、N-乙酰糖蛋白和胆碱的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论:围绝经期是女性从生殖期过渡到老年期的一个特殊生理阶段,健康女性虽然较育龄期存在一定特征性代谢物的变化,但尚不具有诊断价值;但绝经综合征患者在疾病状态下所呈现的差异性代谢标志物,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以为临床宏微观结合诊断绝经综合征提供一定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综合征 围绝经期 育龄期 核磁共振氢谱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microwave-assisted acidification 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coal:XRD,^(1)H-NMR, and SEM studies 被引量:5
14
作者 He Li Wuche Liu +5 位作者 Jiexin Lu Yi Lu Shiliang Shi Zheng Wang Qing Ye Zhenzhen J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7期919-926,共8页
Microwave heating contributes to coal fracturing and gas desorption. However, problems of low penetration depth, local overheating and fracture closure exist. Coal demineralisation by acids has advantages in coal unbl... Microwave heating contributes to coal fracturing and gas desorption. However, problems of low penetration depth, local overheating and fracture closure exist. Coal demineralisation by acids has advantages in coal unblocking and permeability improvement, while it is difficult for acid to enter microcracks.Microwave-asisted acidification may offer an alternative. In this work, XRD,^(1)H-NMR, and SEM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microwave-assisted acidification 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coal. Results show that kaolinite, calcite, and dolomite can be dissolved by acid. Aft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the graphitization of microcrystalline structure of carbon improves. Microwave-assisted acidification erodes minerals in coal and enhances the graphitization degree of microcrystalline structure. Compared to individual microwave irradiation or acidification, the pore volume and pore connectivity can be greatly enhanced by microwave-assisted acidification. The NMR permeability of coal increased by 28.05%.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e potential of microwave-assisted acidification for coalbed methane reco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wave-assisted acidification MICROSTRUCTURE XRD ^^(1)h-nmr 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H-NMR代谢组学法研究辛硫磷诱导鲫鱼代谢变化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宏 李丹 +1 位作者 李丽娟 吴霓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26,共6页
目的:规范辛硫磷的使用,保证水产品安全。方法:以淡水鲫鱼为研究对象,选取农业上经常使用的有机磷农药辛硫磷作为外源性环境污染物代表物,采用^(1)H-NMR代谢组学方法并结合PCA、PLS-DA、OPLS-DA等多元统计学方法研究辛硫磷暴露下鲫鱼体... 目的:规范辛硫磷的使用,保证水产品安全。方法:以淡水鲫鱼为研究对象,选取农业上经常使用的有机磷农药辛硫磷作为外源性环境污染物代表物,采用^(1)H-NMR代谢组学方法并结合PCA、PLS-DA、OPLS-DA等多元统计学方法研究辛硫磷暴露下鲫鱼体内正常生理代谢的变化,据此推断辛硫磷对鲫鱼的毒性影响及在鲫鱼体内的毒理机制。结果:辛硫磷组与空白组血清样本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代谢产物。与空白组鲫鱼血清相比,辛硫磷组血清中3-羟基丁酸酯、葡萄糖及苯丙氨酸含量显著升高,而谷氨酸、丙氨酸、天冬酰胺、组氨酸等氨基酸,乳酸,不饱和脂肪酸,脂质,甘油磷酸胆碱,磷酸胆碱,胆碱,鸟嘌呤核苷,肌苷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辛硫磷能够改变鲫鱼体内的能量代谢和氨基酸代谢,干扰鲫鱼体内神经递质的传递以及诱导鲫鱼氧化应激等。同时,这些内源性代谢产物差异性变化可能与辛硫磷在鲫鱼体内发生的Ⅱ相代谢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硫磷 ^^(1)h-nmr 鲫鱼 体内代谢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H-NMR代谢组学的不同产地手参药材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彭克忠 喻洪 +4 位作者 夏苗 刘韩 兰常军 吴富雨 伍杰 《四川林业科技》 2021年第3期126-131,共6页
本研究共收集了16批手参药材样本,采用氢核磁共振(^(1)H-NMR)代谢组学技术,建立手参药材的整体^(1)H-NMR指纹图谱,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等化学计量学方法,从代谢物组水平上系统分析了不同产地手参药材的初生和次生代谢产物差异,从而对... 本研究共收集了16批手参药材样本,采用氢核磁共振(^(1)H-NMR)代谢组学技术,建立手参药材的整体^(1)H-NMR指纹图谱,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等化学计量学方法,从代谢物组水平上系统分析了不同产地手参药材的初生和次生代谢产物差异,从而对不同产地手参药材的质量进行了整体评价。通过比较发现,GC-1、GC-2、GC-3、GC-4、GC-5、GC-6、GC-7、GC-8、GC-9、GC-10产地的手参药材有更好的质量,研究建立的1H-NMR图谱为手参药材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研究结果为手参药材的人工种植、品种选育、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参 ^^(1)h-nmr代谢组学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H-NMR技术的慢性肾衰竭代偿期气阴两虚证血清代谢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敏继 高继宁 张学奇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9期8-11,F0003,共5页
目的分析基于^(1)H-NMR技术的慢性肾衰竭代偿期气阴两虚证的血清代谢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1—11月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肾三科收治的15例慢性肾衰竭代偿期气阴两虚证自愿患者作为疾病组,15例健康的病人家属及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留取空... 目的分析基于^(1)H-NMR技术的慢性肾衰竭代偿期气阴两虚证的血清代谢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1—11月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肾三科收治的15例慢性肾衰竭代偿期气阴两虚证自愿患者作为疾病组,15例健康的病人家属及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留取空腹静脉血并备样处理,利用^(1)H-NMR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化分析手段,寻找内生化合物并比较组间的代谢物差异变化。结果疾病组中精氨酸、脯氨酸、脂质等7种代谢差异物含量高于对照组,胆碱、磷脂酰胆碱2种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发现慢性肾衰竭代偿期气阴两虚证候学存在特定的代谢轮廓。CRF代偿期气阴两虚证的代谢紊乱途径可能主要涉及氨基酸及脂质代谢等方面。代谢组学技术可以更加全面的为中医肾脏疾病的现代化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为实现超早期诊疗慢性肾衰竭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脏病 代谢组学 ^^(1)h-nmr 多元统计分析 气阴两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H-NMR代谢组学对不同柴胡配伍的柴葛解肌汤的差异研究
18
作者 孙慧敏 薛琼 +2 位作者 武敏霞 王增仙 刘文娟 《山西化工》 CAS 2023年第6期7-9,17,共4页
目的:为了对比分析由南柴胡、北柴胡配伍的柴葛解肌汤的化学成分差异,对其进行^(1)H-NMR代谢组学研究。方法:采用^(1)H-NMR对柴葛解肌汤进行成分检测,再用SIMCA-P 14.1对不同柴胡配伍的复方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差异化合物。结果:从... 目的:为了对比分析由南柴胡、北柴胡配伍的柴葛解肌汤的化学成分差异,对其进行^(1)H-NMR代谢组学研究。方法:采用^(1)H-NMR对柴葛解肌汤进行成分检测,再用SIMCA-P 14.1对不同柴胡配伍的复方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出差异化合物。结果:从柴葛解肌汤的^(1)H-NMR图谱中初步鉴别25个化合物。统计学分析显示,二者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由北柴胡配伍的柴葛解肌汤中柴胡皂苷a、胆碱、蔗糖、果糖和谷氨酰胺的含量相对较高,而精氨酸、甘氨酸和α-葡萄糖在由南柴胡配伍的柴葛解肌汤中含量相对较高。结论:南、北柴胡配伍的柴葛解肌汤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 柴葛解肌汤 ^^(1)h-nmr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壳木质素的^1H—NMR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郑志锋 邹局春 +2 位作者 陈浪 张宏健 凌敏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133,共3页
在核桃壳磨木木质素(MW L)提取纯化的基础上,对纯化的核桃壳磨木木质素进行了C、H、O及OCH3含量的测定,并利用1H-NMR对核桃壳木质素基本化学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核桃壳木质素的C、H、O含量分别为67.15%、5.73%和27.12%,甲氧基含... 在核桃壳磨木木质素(MW L)提取纯化的基础上,对纯化的核桃壳磨木木质素进行了C、H、O及OCH3含量的测定,并利用1H-NMR对核桃壳木质素基本化学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核桃壳木质素的C、H、O含量分别为67.15%、5.73%和27.12%,甲氧基含量为18.19%;(2)核桃壳木质素C9经验式为C9H9.22O1.99(OCH3)1.05,其C9单元结构的相对分子量为181.61;(3)核桃壳木质素属GS型木质素,其中G型木质素占多数,为80.68%;(4)核桃壳木质素中酚羟基(OHph)和脂肪族羟基(OHaliph)分别占总羟基数的32.21%和67.79%;(5)核桃壳木质素中存在较多的-βO-4、-β5和β-β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壳 木质素 元素分析 甲氧基 ^^1H—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H NMR和GC-MS法分析表征煤液化油 被引量:6
20
作者 羊丽君 潘铁英 +3 位作者 史新梅 蔺华林 张德祥 高晋生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8-491,共4页
采用经典柱色谱法对煤液化循环油和“加氢”后的循环油进行族组成分离,将其分离成饱和烃、芳香烃和极性物3个组分,并用核磁共振波谱仪对各个组分进行定性分析,同时用气质联用分析方法初步确定了饱和烃和芳香烃两个馏分的主要物质组... 采用经典柱色谱法对煤液化循环油和“加氢”后的循环油进行族组成分离,将其分离成饱和烃、芳香烃和极性物3个组分,并用核磁共振波谱仪对各个组分进行定性分析,同时用气质联用分析方法初步确定了饱和烃和芳香烃两个馏分的主要物质组成。结果表明:循环油饱和烃部分主要由C2-C2直链烷烃组成,芳香烃部分主要组成是烷基取代的氢化单环芳烃及少量的多环芳烃。而循环油经420℃“加氢”后饱和烃部分除了含C12~C27的直链烷烃,还有一些直链烷烃的异构体和环烷烃,芳香烃部分主要是双环、三环、四环芳烃,单环芳烃则完全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油 族组分分离 核磁共振氢谱 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