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9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8)F-FDG PET/CT特点及预测骨髓浸润的价值
1
作者 杨满 黄琰 +4 位作者 孙凤霞 张灵秀 朱璐遥 刘宪凯 王秀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1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特点及预测骨髓浸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经病理确诊为DLBCL患者的^(18)F-FDG PET/CT影像资料,以PET/CT存在局灶性骨髓浸润...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特点及预测骨髓浸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经病理确诊为DLBCL患者的^(18)F-FDG PET/CT影像资料,以PET/CT存在局灶性骨髓浸润灶认定为骨髓浸润,根据是否发生骨髓浸润分为骨髓浸润组和骨髓正常组。其中骨髓浸润组分为局部浸润、弥漫浸润、局部伴弥漫浸润三组。观察代谢参数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值,使用Spearman分析影像参数与Ann Arbor分期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ET/CT对骨髓浸润的诊断价值。结果经^(18)F-FDG PET/CT检查发现,骨髓浸润16例(22.86%),骨髓正常54例(78.14%),骨髓浸润中,局部浸润2例(12.50%)、弥漫浸润4例(25.00%)、局部伴弥漫浸润10例(62.50%);对比骨髓浸润组与骨髓正常组的^(18)F-FDGPET/CT参数发现,骨髓浸润组SUVmax、MTV和TLG值均高于骨髓正常组(P<0.05);对比不同临床分期的^(18)F-FDG PET/CT参数发现,4个临床分期的SUVmax、MTV和TLG值差异显著,均随着临床分期的进程而升高(P<0.05);Spearman分析显示,SUVmax、MTV和TLG与临床分期均成正相关(r=0.944,r=0.569,r=0.982,P均<0,001);SUVmax、MTV和TLG诊断骨髓浸润的AUC的面积分别为0.999、0.700、0.994(P均<0.05)。结论^(18)F-FDG PET/CT诊断DLBCL患者效能较高,其影像参数均呈现较高水平,与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且其对骨髓浸润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18)氟-脱氧葡萄糖 PET/CT 骨髓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FMISO和[^(18)F]F-FLT PET/CT双核素显像预测胰腺癌耐药性的体内研究
2
作者 孙晨玮 海汪溪 +1 位作者 屈骞 席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8,共9页
目的:[^(18)F]氟代甲基咪唑([^(18)F]fluormisonidazole,[^(18)F]F-FMISO)和[^(18)F]氟代脱氧胸腺嘧啶核苷([^(18)F]fluorothymidine,[^(18)F]F-FLT)分别是乏氧微环境及细胞增殖状态的特异性PET分子显像剂。该研究拟通过[^(18)F]F-FMISO... 目的:[^(18)F]氟代甲基咪唑([^(18)F]fluormisonidazole,[^(18)F]F-FMISO)和[^(18)F]氟代脱氧胸腺嘧啶核苷([^(18)F]fluorothymidine,[^(18)F]F-FLT)分别是乏氧微环境及细胞增殖状态的特异性PET分子显像剂。该研究拟通过[^(18)F]F-FMISO和[^(18)F]F-FLT PET/CT双核素显像可视化监测胰腺癌耐药性对上述2种状态影响的变化规律,为临床转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CCK-8实验验证胰腺癌耐药细胞株PANC-1/R(PR)相对于亲代细胞株PANC-1(P)的耐药性。BALB/c雄性裸鼠左侧腋窝皮下接种胰腺癌细胞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设置亚组,分别为接种肿瘤细胞后第12天、第18天开始给予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化疗(12D-G组和18D-G组)。于治疗前后同期行[^(18)F]F-FMISO和[^(18)F]F-FLT PET/CT显像,获得半定量指标(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_(max)),计算ΔSUV_(max)=(第二次显像SUV_(max)-第一次显像SUV_(max))/第一次显像SUV_(max)。通过勾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获得各半定量参数判断胰腺癌耐药性的最佳阈值。结果:CCK-8实验证实PR具有对GEM的高度耐药性,耐药指数为4.24(n=5)。体内实验通过对比肿瘤生长速率和生存分析证实,亲代胰腺癌早期给予GEM化疗抑制肿瘤生长更显著,延长了生存时间(12D-G组,P=0.025),而耐药胰腺癌给予GEM化疗加速肿瘤生长,生存时间缩短(18D-G和12D-G,均P=0.025)。其次,非化疗组ΔSUV_(max)-FLT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化疗组ΔSUV_(max)-FMISO和ΔSUV_(max)-FLT与生存时间均呈负相关(P=0.050,P=0.006);18D-G化疗组第二次显像P肿瘤的ΔSUV_(max)-FMISO和ΔSUV_(max)-FLT明显低于PR肿瘤(P=0.045,P=0.050);12D-G化疗组第二次显像P肿瘤的ΔSUV_(max)-FLT略低于PR肿瘤(P=0.051)。ROC判断胰腺癌耐药性的最佳阈值:非化疗组ΔSUV_(max)-FLT=0.45时,灵敏度和特异度为100.00%、50.00%;化疗组ΔSUV_(max)-FMISO=0.37、ΔSUV_(max)-FLT=0.36时,灵敏度和特异度为100.00%、83.33%。结论:[^(18)F]F-FMISO和[^(18)F]F-FLT PET/CT双核素显像可用于评估胰腺癌耐药性,化疗前后比较[^(18)F]F-FMISO与[^(18)F]F-FLT PET差值对预测胰腺癌耐药性和生存时间的准确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耐药 ^[^(18)F]F-FMISO 乏氧微环境 ^[^(18)F]F-FLT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CH PET/CT在原发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对比研究
3
作者 费子航 王政杰 +1 位作者 勾亚婷 庞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3,共7页
目的:对比^(18)F-FCH PET/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中的应用价值,并比较18F-FCH PET/CT影像参数在两者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搜集行^(18)F-FCH PET/CT显像的甲状旁腺亢进症患者50例(PHPT 28例,S... 目的:对比^(18)F-FCH PET/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中的应用价值,并比较18F-FCH PET/CT影像参数在两者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搜集行^(18)F-FCH PET/CT显像的甲状旁腺亢进症患者50例(PHPT 28例,SHPT 22例)。通过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比较其临床生化指标、^(18)F-FCH PET/CT显像参数及其诊断效能等方面的差异,比较^(18)F-FCH PET/CT相关参数在PHPT与SHPT间的差异,同时探讨临床生化指标与PET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MTV总和、TLFM总和在PHPT与SHPT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SUV_(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18)F-FCH PET/CT检测PHPT更具优势,其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6.8%和74.6%)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8%和89.8%)均高于SHPT。血磷水平、SUV_(mean)总和鉴别诊断PHPT与SPHT的效能优于其他指标,其截断值分别为1.175(AUC=0.918)、3.4(AUC=0.8417)。PTH与SUV_(max)、MTV总和、TLFM总和等PET参数存在正相关性,其余临床指标与PET参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部分^(18)F-FCH PET/CT影像参数及临床生化指标在PHPT与SHPT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PET/CT影像参数对PHPT的检测效能明显高于SHPT。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中,甲状旁腺激素与SUV_(max)、MTV总和、TLFM总和具有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18)F-FCH PET/CT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PSMA-1007不同的重建算法对前列腺癌图像质量影响的初步探索
4
作者 廖仕伟 秦贵磷 +1 位作者 李文晶 黄斌豪 《影像技术》 2025年第1期29-33,85,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同重建算法对^(18)F-PSMA-1007 PET/CT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半定量准确性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其在提高诊断效能方面的潜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间,97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的^(18)F-PSMA-1007 PET...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同重建算法对^(18)F-PSMA-1007 PET/CT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半定量准确性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探讨其在提高诊断效能方面的潜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间,97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的^(18)F-PSMA-1007 PET/CT数据。数据采用Iterative+VUE Point、3D-Reprojection、3D-FORE-FBP及3D-FOREIterative四种算法进行重建。以穿刺或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算法下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半定量参数(SUVmax、SUVmean、SUVpeak)。结果:3D-FORE-Iterative算法在阳性率、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方面均优于其他算法(P<0.05)。SUVmean、SUVmax、SUVpeak及Std在3D-FORE-Iterative算法下均低于其他算法(P<0.05)。图像质量评分显示,3D-FORE-Iterative算法在图像质量、清晰度和病变显著性方面得分最高(P<0.05)。结论:3D-FORE-Iterative算法在前列腺癌^(18)F-PSMA-1007 PET/CT诊断中显示出最高的诊断效能和图像质量,为临床提供了更精确的诊断工具。未来的研究应关注该算法在不同患者群体中的普适性和长期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建算法 ^^(18)F-PSMA-1007PET/CT 半定量准确性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CT在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5
作者 罗晓东 董军强 《临床医学工程》 2025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氟(^(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X线计算机辅助断层仪(PET/CT)在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天佑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就诊的100例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氟(^(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X线计算机辅助断层仪(PET/CT)在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天佑中西医结合肿瘤医院就诊的100例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18)F-FDGPET/CT检查和CT检查。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18)F-FDGPET/CT、CT诊断肺结节良恶性的结果,比较^(18)F-FDGPET/CT、CT诊断肺结节良恶性的效能,分析^(18)F-FDGPET/CT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比较^(18)F-FDGPET/CT检查中良恶性结节患者的常规显像SUV_(max)(SUV_(max)常规)、延迟显像SUV_(max)(SUV_(max)延迟)以及滞留指数(RI)。结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100例肺结节患者中47例为良性结节,53例为恶性结节;^(18)F-FDGPET/CT检查显示良性结节46例,恶性结节54例;CT检查显示良性结节43例,恶性结节57例。^(18)F-FDGPET/CT诊断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及准确度均高于CT,漏诊率低于CT(均P<0.05)。^(18)F-FDGPET/CT定性诊断肺结节的Kappa值为0.812,与诊断标准的一致性较高。^(18)F-FDGPET/CT检查方式中,良性结节患者的SUV_(max)常规、SUV_(max)延迟、RI值均低于恶性结节患者(均P<0.05)。结论^(18)F-FDG PET/CT诊断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较高,且漏诊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PET/CT 肺结节 定性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联合^(18)F-FDG PET/CT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无进展生存期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武文可 赵利东 +9 位作者 王莹 陈鹏 袁小帅 苗蕾 朱原辛 毛建平 蔡志梅 吉亚君 王磊 贾韬 《实用肿瘤杂志》 2025年第2期159-166,共8页
目的探讨调节性T(regulatory T,T_(reg))细胞联合^(18)F-FDG PET/CT检查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 目的探讨调节性T(regulatory T,T_(reg))细胞联合^(18)F-FDG PET/CT检查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初治成年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获得T_(reg)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的最佳临界值为8.3%,将患者分为T_(reg)细胞≥8.3%组和T_(reg)细胞<8.3%组。通过Deauville 5分法结合Lugano淋巴瘤疗效评估标准,根据患者治疗前和按照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标准方案治疗3个周期后^(18)F-FDG PET/CT检查结果评估患者疗效。采用χ^(2)检验关联分析评估T_(reg)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占比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T_(reg)细胞≥8.3%组PFS差于T_(reg)细胞<8.3%组(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100 g/L、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400 U/L、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4分和T_(reg)细胞占比≥8.3%是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经^(18)F-FDG PET/CT检查评估为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的患者的PFS差于非PD患者(P<0.05)。T_(reg)细胞结合^(18)F-FDG PET/CT检查的疗效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T_(reg)细胞≥8.3%且PD组、T_(reg)细胞<8.3%且非PD组和其他组比较其PF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_(reg)细胞≥8.3%且PD组生存预后最差。结论初诊时T_(reg)细胞占比增高提示DLBCL患者预后不良。T_(reg)细胞与^(18)F-FDG PET/CT检查联合对DLBCL患者PFS具有一定的预后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调节性T细胞 ^^(18)F-FDG PET/CT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标记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PET/CT对^(18)F-FDG摄取偏低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7
作者 梁志盈 林培颖 +2 位作者 张汝森 李雯 李伟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1,共8页
目的探讨^(18)F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18)F-FAPI)PET/CT对^(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取偏低的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并接受^(18)FFAPI PET... 目的探讨^(18)F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18)F-FAPI)PET/CT对^(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取偏低的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并接受^(18)FFAPI PET/CT检查的62例^(18)F-FDG摄取偏低的恶性肿瘤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信息、临床和影像资料。参照肿瘤邻近组织对^(18)F-FDG和^(18)F-FAPI的摄取水平,将肿瘤病灶分为高摄取、中摄取与低摄取,其中高摄取病灶设为阳性。记录并比较^(18)F-FDG与^(18)F-FAPI显示的肿瘤原发灶、转移灶数量及其摄取水平。结果62例原发恶性肿瘤对^(18)F-FDG低摄取18例(29.0%)、中摄取44例(71.0%),而对^(18)F-FAPI低摄取1例(1.6%)、中摄取6例(9.7%)、高摄取55例(88.7%)。原发肿瘤^(18)FFAPI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明显高于^(18)F-FDG(7.5±5.6 vs.3.9±2.1,P<0.001)。^(18)F-FAPI PET检出的阳性淋巴结数明显多于^(18)F-FDG PET(77个vs.38个,P<0.01)。共检出16个远处转移灶,其中^(18)F-FDG PET/CT检出11个(68.8%),^(18)F-FAPI PET/CT检出15个(93.8%),两种示踪剂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18)F-FDG摄取偏低的恶性肿瘤,^(18)F-FAPI PET/CT可较好地显示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18)F-FAPI可作为一种较有前景的放射性示踪剂,尤其适用于^(18)F-FDG摄取偏低的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PET/CT 肿瘤 低摄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化学和D、^(18)O同位素的豫西某矿山地下水水源识别
8
作者 赵少攀 杨森 +5 位作者 张东兴 常成 闫佳喆 刘念 麻倩倩 张茜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322,共10页
笔者通过对研究区进行水文调查,发现坑道内地下水均为构造裂隙水,并分别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对地表水和坑道水进行了针对性的采样分析。水化学特征显示,地表水中阴阳离子随丰水期和枯水期而发生变化显著,而地下水阴阳离子含量变化小,水化... 笔者通过对研究区进行水文调查,发现坑道内地下水均为构造裂隙水,并分别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对地表水和坑道水进行了针对性的采样分析。水化学特征显示,地表水中阴阳离子随丰水期和枯水期而发生变化显著,而地下水阴阳离子含量变化小,水化学性质较为稳定。通过对2021年420中段丰水期涌水量和同位素与水库水对比分析,推测在特殊水文年水库水参与该中段地下水活动。而其余地段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和D、^(18)O同位素含量均有较大区别,说明地表水参与地下水活动不显著。综上所述,研究区地下水具有较为独立的含水系统,主要接受岩层内构造裂隙水补给,平时基岩裂隙水和溪沟水补给水库水,当遇到大暴雨,水库水位上升至大于地下水位时,才会反补地下水,推测在水库水位大于535 m时,地表水参与个别中段地下水活动,但涌水总量不大,整体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地下水 构造裂隙水 水化学 ^D、^(18)O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联合血清RNA结合基序蛋白38检测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具有预测价值
9
作者 薄祥坤 朱日祥 +1 位作者 陈晋 陈赛赛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究^(18)F-FDG PET/CT联合血清RNA结合基序蛋白38(RBM38)检测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8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发生术后复发/转移,将患者... 目的探究^(18)F-FDG PET/CT联合血清RNA结合基序蛋白38(RBM38)检测诊断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3年8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发生术后复发/转移,将患者分为发生组(n=48)、未发生组(n=72)。所有患者均接受^(18)F-FDG PET/CT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18)F-FDG PET/CT参数[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肿瘤代谢体积(MTV)、糖酵解总量(TLG)]和血清RBM38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RBM38水平和SUV_(max)、MTV、TLG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RBM38、SUV_(max)、MTV、TLG及联合诊断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发生组的RBM38水平低于未发生组,SUV_(max)、MTV、TLG水平高于均未发生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的RBM38水平与SUV_(max)、MTV、TLG水平呈负相关性(r=-0.600、-0.606、-0566,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UV_(max)、MTV、TLG、RBM38及联合诊断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2、0.732、0.706、0.737、0.910,敏感度分别为64.58%、66.67%、70.83%、79.17%、89.58%,特异度分别为76.39%、72.22%、65.28%、62.50%、75.00%(P<0.05)。结论^(18)F-FDG PET/CT联合血清RBM38检测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较高,有助于提高临床预测和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术后复发/转移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血清RNA结合基序蛋白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PSMA-1007在TRACERlab FXFN合成器上的自动化合成研究
10
作者 苏会梅 赵邦 +2 位作者 杨文清 张云平 邓亚 《广州化工》 2025年第5期85-88,共4页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在前列腺癌细胞和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上高度表达,基于PSMA研究的新型^(18)F-PSMA-1007示踪剂因高标记率,突出的肿瘤摄取率和快速非尿清除等优势被广泛用于前列腺癌显像...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在前列腺癌细胞和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上高度表达,基于PSMA研究的新型^(18)F-PSMA-1007示踪剂因高标记率,突出的肿瘤摄取率和快速非尿清除等优势被广泛用于前列腺癌显像。本文采用TRACERlab FX_(FN)合成器,研究氟[^(18)F]标记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18)F-PSMA-1007)自动化合成工艺,并参照中国药典对其进行质量控制。TRACERlab FX_(FN)合成器自动化合成^(18)F-PSMA-1007耗时短(约40 min),放射性化学产率和放射性化学纯度高(未经校正地放化产率约54%,纯度大于95%)。表明TRACERlab FX_(FN)自动化合成模块可顺利合成^(18)F-PSMA-1007,工艺简单,质控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18)F-PSMA-1007 ^[^(18)F]标记 自动化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病因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11
作者 朱思怡 《基层医学论坛》 2025年第5期25-28,共4页
目的探究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lu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在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病因诊断和预后评... 目的探究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lu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在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病因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4年4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6例继发性HPS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行^(18)F-FDG PET/CT检查,以穿刺或手术活检的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将所有患者按确切病因是否与肿瘤相关分为继发于肿瘤(肿瘤所致)和非继发于肿瘤(感染或自身免疫病所致),分析^(18)F-FDG PET/CT对继发性HPS病因的诊断效能,比较不同病因、不同预后[生存组(44例)、死亡组(22例)]患者间PET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分析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在继发性HPS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结果66例患者中,病理诊断结果显示,病因占比前三的为病原体感染(51.52%)、成人Still病(16.67%)、血液系统肿瘤(15.15%);^(18)F-FDG PET/CT诊断结果显示,病因占比前三的为病原体感染(48.48%)、血液系统肿瘤(18.18%)、成人Still病(15.15%)。63例病因明确的继发性HPS患者中,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18)F-FDG PET/CT诊断继发于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0.91%(10/11)、88.46%(46/52)、88.89%(56/63),且Kappa值为0.673,一致性较好。继发于肿瘤组的SUVmax值明显高于非继发于肿瘤组(P<0.05)。生存组的SUVmax值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ROC曲线显示,SUVmax评估继发性HPS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50(95%CI 0.734~0.966,P<0.05),灵敏度、特异度为86.36%、81.82%,最佳截断值为4.51。结论^(18)F-FDG PET/CT在继发性HPS病因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均具有较大应用价值,利于临床制定个体化诊治策略,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 ^^(18)F-FDG PET/CT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MR成像早期诊断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2
作者 刘小菊 邓向斌 +3 位作者 张朝钦 王红燕 王有金 余治健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9,共7页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autoimmune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strocytopathy,A-GFAP-A)是近10年来发现的一种罕见自身免疫性脑炎,其诊断依赖于临床症状、影像学和抗体检测,多数患者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才...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autoimmune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strocytopathy,A-GFAP-A)是近10年来发现的一种罕见自身免疫性脑炎,其诊断依赖于临床症状、影像学和抗体检测,多数患者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明确诊断。由于在早期诊断该疾病极具挑战性,且缺乏相关的临床指南,故国内外罕见关于此类病例的早期诊治情况的报道。本文报道了1例以高热、头痛为起始症状并伴有持续性低钠血症的患者,借助^(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显像(^(18)F flu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18)F-FDG PET/MR)成像结合抗体检测,在其发病后约1月诊断为A-GFAP-A,对其进行了免疫治疗,最终预后良好。本研究旨在为A-GFAP-A患者的临床早期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 低钠血症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显像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定量参数在早期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13
作者 许艺津 《基层医学论坛》 2025年第3期33-36,共4页
目的探究氟-18标记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定量参数在早期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 目的探究氟-18标记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定量参数在早期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3年3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78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否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将患者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比较入院检查时2组患者原发肿瘤部位的^(18)F-FDG PET/CT定量参数,并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原发肿瘤部位的^(18)F-FDG PET/CT定量参数对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结果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有31例(39.7%),未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有47例(60.3%),共检出颈部转移性淋巴结97枚,反应性增生淋巴结21枚。入院时,转移组口腔肿瘤的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_(max))、代谢性肿瘤体积(metabolic tumor volume,MTV)、总病变糖酵解(total lesion glycolysis,TLG)水平显著高于非转移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SUV_(max)、MTV、TLG单一指标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36、0.946、0.857;标准误差分别为0.0478、0.0229、0.0473;灵敏度分别为76.60%、97.87%、93.62%;特异度分别为83.87%、77.42%、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 PET/CT参数可以辅助早期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为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PET/CT 口腔鳞状细胞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18)F-FES PET/CT无创功能性诊断乳腺癌迟发性肺转移致霍纳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姚儒 郝志鑫 +7 位作者 屈洋 张超 李唯佳 郎洁 潘博 周易冬 孙强 霍力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2-707,共6页
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型阴性(HR^(+)/HER2^(-))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分子亚型,可表现为术后10~15年以上的迟发性复发,且其肺转移病灶需与原发性肺癌相鉴别。本文报道1例HR^(+)/HER2^(-)乳腺癌术后16年迟发性肺转移致霍... 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型阴性(HR^(+)/HER2^(-))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分子亚型,可表现为术后10~15年以上的迟发性复发,且其肺转移病灶需与原发性肺癌相鉴别。本文报道1例HR^(+)/HER2^(-)乳腺癌术后16年迟发性肺转移致霍纳综合征患者,采用^(18)F-FDG PET/CT难以判断肿瘤来源,穿刺活检风险高,经北京协和医院新型^(18)F-FES PET/CT无创功能性诊断为乳腺癌肺上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转移,给予CDK4/6抑制剂+芳香化酶抑制剂内分泌解救治疗后获得缓解。本文总结该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为新型^(18)F-FES PET/CT评估乳腺癌患者转移灶的ER表达情况及指导后续个体化诊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18)F-FES PET/CT 肺转移 霍纳综合征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18)F-FDG PET/CT检查质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陆静佳 张实来 +7 位作者 韦红娇 杨志 李宁 柴华 刘子雅 杨彩娟 方建芸 肖国有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18)F-FDG PET/CT检查质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10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18)F-FDG PET/CT检查质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10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质量及图像质量。结果观察组在显像剂外漏(P=0.017)、注射次数(P=0.042)、肠道摄取增高(P=0.046)、声带摄取增高(P=0.037)、眼肌摄取增高(P=0.027)、全身肌肉摄取增高(P=0.037)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在^(18)F-FDG PET/CT显像检查过程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检查质量和图像质量,使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获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肿瘤患者 ^^(18)F-FDG PET/CT检查 检查质量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基层医院淋巴瘤分期及疗效判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小勇 李玉兰 +2 位作者 王笑 杨秀鹏 陈思颖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4期2439-2442,共4页
目的:探讨氟^(18)F-脱氧葡糖(^(18)F-FDG)符合线路双探头SPECT/CT显像在基层医院淋巴瘤分期与疗效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243例淋巴瘤患者453次^(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结果,同时比较分析与同期X线断层成像(... 目的:探讨氟^(18)F-脱氧葡糖(^(18)F-FDG)符合线路双探头SPECT/CT显像在基层医院淋巴瘤分期与疗效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检查证实的243例淋巴瘤患者453次^(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结果,同时比较分析与同期X线断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超声等常规影像检查结果。243例接受^(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的患者中未经治疗92例,术后24例,化疗后127例。结果:92例未经治疗的患者中90例^(18)F-FDG符合线路显像阳性,灵敏度97.8%,其中15例改变临床分期,占阳性例数16.7%;24例淋巴瘤术后患者7例较术前发现更多病灶,提示分期更晚。243例患者中133例仅进行1次检查无法判断疗效;110例患者在2~22个月期间分别进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2~5次,其中基线阳性73例,化疗转阴58例,占79.5%;基线阴性37例,化疗后转阳2例,占5.4%。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同PET/CT显像原理相似,可用于淋巴瘤分期及疗效判断优于常规影像学方法,在PET/CT未普及的基层医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符合线路 ^^(18)F-FDG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征象及Ki-67表达与肺腺癌EGFR突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丽娟 张会杰 +2 位作者 段慧玲 李凤娟 孙凤霞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8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征象及Ki-67表达与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95例经病理证实肺腺癌患者的^(18)F-FDG PET/CT征象、EGFR突变检测结果、Ki-67表达及一般临床...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征象及Ki-67表达与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95例经病理证实肺腺癌患者的^(18)F-FDG PET/CT征象、EGFR突变检测结果、Ki-67表达及一般临床资料。分析PET/CT征象(包括毛刺征、分叶征、胸膜牵拉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支气管截断征、SUVmax)、Ki-67表达、性别、年龄、吸烟史与EGFR突变状态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的截断值,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GFR突变的预测因素。结果EGFR突变患者的SUVmax值明显低于野生型患者(t=2.813,P=0.006),21号外显子突变患者的SUVmax低于野生型患者(t=3.274,P=0.002),野生型患者与19号外显子突变患者的SUV m a 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23,P=0.193),两种不同类型突变型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9,P=0.124)。ROC曲线分析显示,SUVmax预测EGFR突变的截断值为6.36。EGFR突变患者的Ki-67与野生型相比更易发生低表达(χ^(2)=4.867,P=0.027),21号外显子突变型患者Ki-67表达与野生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76,P=0.018),19号外显子突变型与野生型Ki-6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8,P=0.567),两种不同类型突变型Ki-6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91,P=0.18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吸烟、分叶征、血管集束征及SUVmax与EGFR突变有关(P<0.05),而年龄、毛刺征、胸膜牵拉征、空泡及支气管截断征与EGFR突变无关(P>0.05)。根据Logistic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性别、血管集束征和SUVmax是预测EGFR突变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SUVmax是预测肺腺癌EGFR突变的独立因素,在预测EGFR突变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肺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4MeV回旋加速器同位素^(18)F生产的液体靶系统研制
18
作者 王飞 凌丽 +8 位作者 宋国芳 贾先禄 杨光 赵黎杰 黄鹏 侯世刚 张贺 朱鹏飞 刘杰 《同位素》 CAS 2024年第6期589-597,共9页
因放射性核素^(18)F标记的氨基酸在脑肿瘤显像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本课题组通过14 MeV回旋加速器,以铌为靶体材料,利用^(18)O(p,n)^(18)F反应,生产^(18)F同位素,研制液体靶系统。为解决以氦气冷却的液体靶系统结构复杂的问题,本研究... 因放射性核素^(18)F标记的氨基酸在脑肿瘤显像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本课题组通过14 MeV回旋加速器,以铌为靶体材料,利用^(18)O(p,n)^(18)F反应,生产^(18)F同位素,研制液体靶系统。为解决以氦气冷却的液体靶系统结构复杂的问题,本研究以直接水冷作为液体靶系统冷却方式,详细探究液体靶每个部件的结构设计及关键部件材料选择,并对其输运系统和控制系统进行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在20μA的束流强度照射下,照射时间为2 h的产额为1.5 Ci。目前已经在北京大学进行实验研究,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靶 同位素 回旋加速器 ^^(18)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方位管理干预对行^(18)F-FDG PET/CT检查胃癌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丽 王萌 李佳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全方位管理干预在进行^(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3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案将其分为研究组(n=64,采用全方位... 目的:探讨全方位管理干预在进行^(18)F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3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案将其分为研究组(n=64,采用全方位管理干预)和对照组(n=59,采用常规干预).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图像合格率、患者心理状态和检查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图像一次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情绪平稳度、依从性、生活习惯、沟通能力、自我约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检查前、中、后检查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18)F-FDG PET/CT检查中应用全方位管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利于诊断检查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方位管理干预 胃肿瘤 ^^(18)F-FDG PET/CT检查 应用效果 放射影像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 联合 CEA 在诊断结直肠癌分化程度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将 吴海波 王群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联合癌胚抗原(CEA)诊断结直肠癌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85例结直肠癌患者,均接受^(18)F-FDG PET/CT、CEA检查,以内镜活检或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通过受试者...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联合癌胚抗原(CEA)诊断结直肠癌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85例结直肠癌患者,均接受^(18)F-FDG PET/CT、CEA检查,以内镜活检或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18)F-FDG PET/CT、CEA单独及联合诊断结直肠癌的价值。结果内镜活检或术后病理诊断85例结直肠癌患者中,结肠癌60例,直肠癌25例;高分化38例,中分化26例,低分化21例。不同分化程度结直肠癌患者SUVmax值、CEA值对比,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18)F-FDG PET/CT、CEA参数单独及联合诊断结直肠癌分化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68、0.810、0.862,联合诊断价值高。结论^(18)F-FDG PET/CT联合CEA诊断结直肠癌分化程度的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18)F-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癌胚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