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9)Tc^(m)-硫胶体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应用价值的Meta分析
1
作者 孙钰林 徐晓敏 +1 位作者 高菲 姚焱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1期1987-1996,共10页
目的评价^(99)Tc^(m)-硫胶体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知网、万方医学、维普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乳腺癌SLNB中使用^(99)Tc^(m)-硫胶体为示踪剂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间均为自建库至2023年12月,由两名研究... 目的评价^(99)Tc^(m)-硫胶体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知网、万方医学、维普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乳腺癌SLNB中使用^(99)Tc^(m)-硫胶体为示踪剂的研究文献,检索时间均为自建库至2023年12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及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语言4.1.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用漏斗图评价发表偏倚。结果入选18篇文献,纳入192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99)Tc^(m)-硫胶体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灵敏度、特异性、假阴性率分别为97.88%(95%CI 0.9663~0.9868)、84.19%(95%CI 0.6752~0.9317)、97.80%(95%CI 0.9164~0.9945)、8.32%(95%CI 0.0377~0.1736)。亚组分析结果显示,^(99)Tc^(m)-硫胶体皮内注射的检出率98.74%(95%CI 0.9768~0.9932),皮下注射检出率为96.83%(95%CI 0.9566~0.9770),皮内注射方式相较于皮下注射的检出率更高。采用18篇文献报道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进行发表偏倚评价,漏斗图显示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结论^(99)Tc^(m)-硫胶体示踪法在乳腺癌SLNB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放射性同位素 ^^(99)Tc^(m)-胶体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注射^(99)Tc^(m)-硫胶体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研究
2
作者 孙钰林 徐晓敏 +2 位作者 黄旭虎 秦祥宇 吴福海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0期1934-1940,共7页
目的研究皮下注射^(99)Tc^(m)-硫胶体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组织分布和排泄特征。方法取颈背部皮下注射^(99)Tc^(m)-硫胶体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液,采用三氯醋酸(TCA)沉淀法测定血清的放射性摄取值。另取足趾皮下注射^(99)Tc^(m)-硫胶... 目的研究皮下注射^(99)Tc^(m)-硫胶体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组织分布和排泄特征。方法取颈背部皮下注射^(99)Tc^(m)-硫胶体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液,采用三氯醋酸(TCA)沉淀法测定血清的放射性摄取值。另取足趾皮下注射^(99)Tc^(m)-硫胶体大鼠进行SPECT/CT扫描,通过图像分析测定其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结果大鼠皮下注射^(99)Tc^(m)-硫胶体后,药物在血液中极少分布,24h内血清放射性摄取值小于0.017%ID/mL。足趾皮下注射^(99)Tc^(m)-硫胶体后,药物主要聚集在注射部位、腘窝淋巴结和髂骨淋巴结,其他脏器摄取值均小于0.4%ID/g。给药后48h,经胆汁累积排泄率约为1.57%。给药后72h,经粪尿累积排泄率约为6.95%。结论大鼠皮下注射^(99)Tc^(m)-硫胶体后药物主要滞留在注射部位,通过淋巴系统向腘窝淋巴结和髂骨淋巴结扩散,血液和各脏器分布很低,排泄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分布 排泄 ^^(99)Tc^(m)-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硫胶体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孙钰林 徐晓敏 +1 位作者 黄旭虎 秦祥宇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4期3-5,共3页
目的:评价^(99m)Tc-硫胶体的非临床安全性.方法:采用皮下刺激性实验、溶血性实验观察^(99m)Tc-硫胶体对新西兰兔刺激性反应及溶血的影响,采用主动过敏性实验观察^(99m)Tc-硫胶体对豚鼠过敏反应的影响.结果:皮下刺激性实验结果显示,^(99m... 目的:评价^(99m)Tc-硫胶体的非临床安全性.方法:采用皮下刺激性实验、溶血性实验观察^(99m)Tc-硫胶体对新西兰兔刺激性反应及溶血的影响,采用主动过敏性实验观察^(99m)Tc-硫胶体对豚鼠过敏反应的影响.结果:皮下刺激性实验结果显示,^(99m)Tc-硫胶体给药期末和恢复期末未见皮下刺激改变;溶血性实验结果显示,无溶血和致红细胞凝聚现象发生;豚鼠过敏性实验评价为阴性.结论:实验动物注射^(99m)Tc-硫胶体后未发生皮下刺激性、溶血性及过敏反应,表明其可用于皮下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胶体 非临床安全性 皮下刺激性实验 溶血性实验 过敏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MIBI SPECT/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4
作者 孔维唯 洪智慧 +3 位作者 尤嘉熙 谢亦驰 石怡珍 刘增礼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9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疑诊PHPT的47例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血液学指标[血清甲状... 目的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疑诊PHPT的47例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血液学指标[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血磷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检测资料,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99)Tc^(m)-MIBI SPECT/CT延迟相融合显像、超声检查、CT/磁共振(MRI)检查对术前PHPT的诊断效能。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法对双时相平面显像功能性参数、术前血液学指标、手术切除病灶体积及PTH/切除病灶体积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44例患者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PHPT,共切除病灶58个,其中阳性病灶47个,包括PA 7个、PH 37个、异位甲状旁腺2个、异位PC 1个。^(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99)Tc^(m)-MIBI SPECT/CT延迟相融合显像、超声检查及CT/MRI对PHPT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87%(184/188)、98.40%(185/188)、92.77%(167/180)、80%(32/40)。^(99)Tc^(m)-MIBI双时相平面显像、^(99)Tc^(m)-MIBI SPECT/CT延迟相融合显像的诊断PHPT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9)Tc^(m)-MIBI SPECT/CT延迟相融合显像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检查(P<0.05)。44例PHPT患者,早期病灶放射性浓聚部位平均放射性计数(eT)/对侧正常甲状腺部位平均放射性计数(NT)、晚期病灶放射性浓聚部位平均放射性计数(dT)T/NT与术前PTH、手术切除病灶体积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81、0.348、0.485、0.599,P均<0.05),dT/NT值与PTH/切除病灶体积值呈负相关(r=-0.420,P<0.05);RI与PTH/切除病灶体积值呈负相关(r=-0.404,P<0.05);切除病灶体积与PTH、血钙及AKP呈正相关(r分别为0.598、0.331、0.497,P均<0.05);PTH/切除体积值与切除病灶体积呈负相关(r=-0.608,P<0.05)。结论^(99)Tc^(m)-MIBI SPECT/CT延迟相融合显像便于发现异位病灶及甲状腺内病灶,对PHPT术前诊断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 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 融合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O_(4)^(-)甲状腺显像诊断残甲的影响因素及24h摄碘率预测其阳性的分析
5
作者 蔡小威 王波 +2 位作者 佘宇 刘宇杰 杨冬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1期1971-1975,共5页
目的分析^(99)Tc^(m)O_(4)^(-)甲状腺显像诊断残甲的影响因素及甲状腺24h摄碘率预测其阳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在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行首次131 I治疗的164例DTC患者(男52例,女112例;年龄23~76岁)的... 目的分析^(99)Tc^(m)O_(4)^(-)甲状腺显像诊断残甲的影响因素及甲状腺24h摄碘率预测其阳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在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核医学科行首次131 I治疗的164例DTC患者(男52例,女112例;年龄23~76岁)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131 I治疗前^(99)Tc^(m)O_(4)^(-)甲状腺显像残甲阳性组(114例)和阴性组(50例)。以口服治疗剂量131 I 72h后的131 I-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作为“金标准”,分析^(99)Tc^(m)O_(4)^(-)甲状腺显像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可能影响^(99)Tc^(m)O_(4)^(-)甲状腺显像残甲的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建立甲状腺24h摄碘率值预测^(99)Tc^(m)O_(4)^(-)甲状腺显像残甲阳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99)Tc^(m)O_(4)^(-)甲状腺显像残甲灵敏度为70.44%(112/159),特异性为60.00%(3/5),准确度为70.12%(115/164),阳性预测值为98.24%(112/114),阴性预测值为3.75%(3/50)。两组间患者的性别及血清TSH水平是影响^(99)Tc^(m)O_(4)^(-)甲状腺显像残甲阳性的因素(χ2=10.416,Z=2.78,均P<0.05),而两组间年龄、血清sTg及sTgA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0.738、1.470和0.909,均P>0.05)。此外,^(99)Tc^(m)O_(4)^(-)甲状腺显像残甲阳性组24h摄碘率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607,P<0.05),24h摄碘率预测^(99)Tc^(m)O_(4)^(-)甲状腺显像残甲阳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3,最佳阈值为1.05%,95%CI为0.818~0.928,其预测^(99)Tc^(m)O_(4)^(-)甲状腺显像残甲阳性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4.6%、90.0%。结论^(99)Tc^(m)O_(4)^(-)甲状腺显像评估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残甲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患者的性别、血清TSH水平是影响^(99)Tc^(m)O_(4)^(-)甲状腺显像残甲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24h摄碘率高于1.05%时,其预示^(99)Tc^(m)O_(4)^(-)甲状腺显像残甲阳性的概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99)Tc^(m)O_(4)^(-)甲状腺显像 24h摄碘率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NaF与 ^(99)Tc^(m)-MDP全身骨显像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率的对比研究
6
作者 莫碧云 牟兴宇 +3 位作者 黎祖国 曾钰瀧 崇维霞 付巍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1期1966-1970,2029,共6页
目的对比研究^(18)F-NaF PET全身骨显像与^(99)Tc^(m)-MDP SPECT全身骨显像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率。方法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核医学科行全身骨显像的患者97例,分别行^(99)Tc^(m)-MDP和^(18)F-NaF显像。收集患者相... 目的对比研究^(18)F-NaF PET全身骨显像与^(99)Tc^(m)-MDP SPECT全身骨显像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率。方法收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核医学科行全身骨显像的患者97例,分别行^(99)Tc^(m)-MDP和^(18)F-NaF显像。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注射后检查等待时间、检查结束后及24h的1m距离的平均辐射剂量率及诊断医师对两种显像的图像质量,并对两种显像剂患者组间差异进行比较。结果^(18)F-NaF全身骨显像注射后检查等待时间明显少于^(99)Tc^(m)-MDP全身骨显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18 F-NaF全身骨显像图像质量高于^(99)Tc^(m)-MDP全身骨显像,图像质量评分(2.8±0.4 vs 2.1±0.7,t=-6.767,P<0.00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查后^(18)F-NaF全身骨显像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剂量率高于^(99)Tc^(m)-MDP全身骨显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7.2±6.3μSv/h vs 5.7±4.9μSv/h,t=-9.278,P<0.001)。而24h后两显像方式的辐射剂量率相似,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5±0.3μSv/h vs 0.6±0.3μSv/h,t=1.653,P=0.102)。结论18 F-NaF全身骨显像较^(99)Tc^(m)-MDP全身骨显像缩短了检查等待时间,并具有更高的图像质量和评分一致性。另外,两种显像剂检查后24h辐射剂量率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 氟化钠 全身骨显像 辐射剂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DTPA-CGRRAGGSC在非小细胞肺癌裸鼠模型的显像研究
7
作者 李卫鹏 李辉 +3 位作者 刘春艳 沈如月 訾刚 袁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701-705,共5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99)Tc^(m)标记环九肽(CGRRAGGSC)对荷非小细胞肺癌裸鼠的显像研究。方法:用^(99)Tc^(m)标记DTPA-CGRRAGGSC,测定其标记率及稳定性,制备荷非小细胞肺癌小鼠模型,经荷瘤鼠尾静脉注射标记物2 h后进行SPECT静态显像,...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99)Tc^(m)标记环九肽(CGRRAGGSC)对荷非小细胞肺癌裸鼠的显像研究。方法:用^(99)Tc^(m)标记DTPA-CGRRAGGSC,测定其标记率及稳定性,制备荷非小细胞肺癌小鼠模型,经荷瘤鼠尾静脉注射标记物2 h后进行SPECT静态显像,并计算出靶与非靶(T/NT)比值。结果:成功制备出^(99)Tc^(m)-DTPA-CGRRAGGSC,在PBS和人血清中37℃放置6 h时放射性化学纯度在90%以上;经荷瘤鼠尾静脉注射标记物2 h后T/NT比值最高达3.5。结论:^(99)Tc^(m)标记DTPA-CGRRAGGSC制备简便,其对荷非小细胞肺癌裸鼠具有较高靶向性,^(99)Tc^(m)-DTPA-CGRRAGGSC有可能在IL-11Rα高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分子显像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99)Tc^(m)标记环九肽 白细胞介素-11Rα 放射性核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联合^(99m)Tc-硫胶体SPECT/CT显像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识别定位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雪霁 郭莹 +6 位作者 王静 张荣 李海霞 梁瑞 张雪艳 付廷岩 郝宏毅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纳米碳联合^(99m)Tc-硫胶体SPECT/CT显像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识别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诊断为早期乳腺癌患者94例。根据示踪方法随机分为纳米碳联合^(99m)Tc-硫胶体SPECT/CT显像双示踪组(44例)和纳米碳单示踪组(50例)... 目的探讨纳米碳联合^(99m)Tc-硫胶体SPECT/CT显像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识别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诊断为早期乳腺癌患者94例。根据示踪方法随机分为纳米碳联合^(99m)Tc-硫胶体SPECT/CT显像双示踪组(44例)和纳米碳单示踪组(50例),比较2组患者SLN检出量、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及假阴性的差异率。结果双示踪组SLN平均检出数为(3.4±1.33)枚,SLN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假阴性率分别为90.9%、55.0%、85.7%、7.1%、2.8%;单示踪组SLN平均检出数为(3.08±1.3)枚,SLN检出率、准确率、灵敏度、假阴性率分别为88%、65.9%、64.3%、8.6%、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患者肿瘤病理类型、年龄、肿瘤位置、分期、分子分型、月经情况及BMI分层比较,SLN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对肿瘤直径进行分层,肿瘤直径>2 cm的患者,双示踪组SLN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示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示踪法在乳腺癌SLN识别定位效果相似,但对于肿瘤直径>2 cm的患者,双示踪法能提高SLN检出率,降低漏诊,减少手术操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99m)Tc-胶体SPECT/CT 纳米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DTPA肾动态显像联合胱抑素C对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分析
9
作者 陶绪长 罗丽华 +1 位作者 朱鸿剑 关晏星 《当代医学》 2021年第30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99)TC^(m)-二乙三胺五醋酸肾动态显像(^(99)TC^(m)-DTPASPECT/CT)联合胱抑素C(Cys C)对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57例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mA... 目的探讨^(99)TC^(m)-二乙三胺五醋酸肾动态显像(^(99)TC^(m)-DTPASPECT/CT)联合胱抑素C(Cys C)对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57例糖尿病(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分为DM早期肾损害组(≥20μg/min)和DM无早期肾损害组(<20μg/min),所有患者均接受^(99)TC^(m)-DTPASPECT/CT检查及血清Cys C、肌酐(SCr)检测,分析^(99)TC^(m)-DTPASPECT/CT联合Cys C、SCr对DM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结果根据24 h mALB检测结果,157例DM患者中发生早期肾损害53例,占比33.76%,无早期肾损害104例,占比66.24%;DM无早期肾损害组肾小球滤过率(GFR)高于DM早期肾损害组,高峰时间及半排时间均短于DM早期肾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早期肾损害组血清Cys C、SCr水平均高于DM无早期肾损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ys C、SCr水平升高是DM患者发生早期肾损害的影响因素(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99)TC^(m)-DTPASPECT/CT检查参数GFR、高峰时间、半排时间及血清Cys C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DM早期肾损害的AUC分别为0.892、0.781、0.868、0.831、0.831、0.911。结论血清Cys C水平升高与DM患者发生早期肾损害密切相关,^(99)TC^(m)-DTPASPECT/CT检查也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发生早期肾损害,临床可联合^(99)TC^(m)-DTPASPECT/CT检查参数及血清Cys C水平预测DM患者发生早期肾损害的风险,为制定治疗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早期肾损害 ^^(99)TC^(m)-二乙三胺五醋酸肾动态显像 胱抑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3PRGD2显像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转移淋巴结诊断及手术方案制订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晔 贾茜 +3 位作者 王源波 刘岩 姚小宝 高蕊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11-1017,共7页
目的探讨^(99)Tc^(m)-3PRGD2显像及其联合超声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及手术方案制订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对2020年1月—2021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甲状腺乳头状癌伴可疑淋巴结转移行手术治疗的28例患... 目的探讨^(99)Tc^(m)-3PRGD2显像及其联合超声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及手术方案制订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对2020年1月—2021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甲状腺乳头状癌伴可疑淋巴结转移行手术治疗的28例患者(87个淋巴结,包括中央区32个、颈侧区55个),于术前超声检查后7 d内行^(99)Tc^(m)-3PRGD2 SPECT/CT显像。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比较^(99)Tc^(m)-3PRGD2 SPECT/CT及超声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比较^(99)Tc^(m)-3PRGD2 SPECT/CT、超声及二者联合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的差异,并比较影像学结果与病理、随访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中央区组病理确诊22个转移灶,10个良性病变。超声提示9个转移,SPECT/CT提示11个存在异常局灶性摄取。3PRGD2显像正确鉴别2个超声可疑转移,6个超声假阴性,1个超声假阳性。颈侧区组病理确诊38个转移灶,17个良性病变。超声提示34个转移,SPECT/CT提示25个存在异常局灶性摄取。3PRGD2显像正确鉴别8个超声可疑转移,5个超声假阴性,1个超声假阳性。基于此调整手术清扫范围,减少了病灶遗漏。两者联合诊断时,颈侧区组[89.47%、87.27%、77.78%、0.707(P<0.01)]及总体[80.00%、79.31%、63.64%、0.545(P<0.01)]的敏感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和与病理随访结果的Kappa值均较单一检查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3~18.157,P均<0.01)。结论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前超声提示异常淋巴结的良、恶性判断中,^(99)Tc^(m)-3PRGD2 SPECT/CT可降低超声假阴性率及假阳性率,联合超声可有效预测颈部淋巴结转移,对颈侧区淋巴结的预测可能更显著;在临床决策和手术方案制订中具有额外优势及增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乳头状 淋巴转移 手术方案制订 ^^(99)Tc^(m)-3PRGD2 SPECT/CT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MIBI甲状旁腺显像与血清PTH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卢坤 郝晓飞 +2 位作者 董洁 李红阳 孙新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5期1664-1667,共4页
目的研究^(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甲状旁腺显像与血清甲状旁腺素(PTH)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90例疑似原发性甲状旁腺功... 目的研究^(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甲状旁腺显像与血清甲状旁腺素(PTH)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90例疑似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均行^(99)Tc^(m)-MIBI双时相延迟显像及血清PTH检测。以患者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99)Tc^(m)-MIBI双时相延迟显像和血清PTH单一及联合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价值。结果90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中,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者56例,非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者34例。血清PTH检测结果显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血清PTH显著高于非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处理,显示血清PTH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776,标准误0.051,95%CI:0.677~0.875,最佳截断值136.92 pg/mL,敏感度0.789,特异度0.754。^(99)Tc^(m)-MIBI双时相延迟显像判为阳性57例,阴性33例,^(99)Tc^(m)-MIBI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敏感度为0.893,特异度0.794,准确率0.856,阳性预测值0.877,阴性预测值0.818,Kappa值0.691。^(99)Tc^(m)-MIBI甲状旁腺显像联合血清PTH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灵敏度为0.964,特异度0.912,准确率0.944,阳性预测值0.947,阴性预测值0.939,Kappa值0.881。结论^(99)Tc^(m)-MIBI甲状旁腺显像及血清PTH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均有一定诊断价值,联合二者可显著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素 双时相延迟显像 ^^(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酚丁胺负荷^(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诊断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价值
12
作者 杨洋 杨萍 +7 位作者 施梦丽 吕春歌 孙永敏 李晶 曹秋影 胡云龙 白雪 张亚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8期5208-5212,共5页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诊断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PCI术后3个月以上、伴有... 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诊断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PCI术后3个月以上、伴有典型心绞痛症状、临床怀疑冠状动脉ISR的7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于1个月内行多巴酚丁胺负荷^(99)Tc^(m)-MIBI G-MPI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作为金标准评价多巴酚丁胺负荷^(99)Tc^(m)-MIBI G-MPI诊断PCI术后冠状动脉ISR的价值。结果73例患者中共计94支冠状动脉植入支架,其中22例患者的25枚(26.6%)支架经CAG检查出现了ISR。22例中单支冠状动脉局部病变10例(45.5%),单支弥漫病变及多支病变12例(54.5%)。多巴酚丁胺负荷^(99)Tc^(m)-MIBI G-MPI诊断94支冠状动脉PCI术后发生ISR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5%(86/94)、88.0%(22/25)、92.8%(64/69)、81.5%(22/27)和95.5%(64/67)。诊断单支局部病变组与单支弥漫病变及多支病变组PCI术后ISR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植入直径≥3.50、3.00、≤2.75 mm支架组PCI术后ISR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糖化血红蛋白≥6.5%组与<6.5%组PCI术后ISR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阴性预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酚丁胺负荷^(99)Tc^(m)-MIBI G-MPI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ISR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尤其对高血糖或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是否发生ISR有较高的阴性预测值,可作为CAG检查前的初筛,是一种经济、有效、无创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脉介入术 支架内再狭窄 多巴酚丁胺 ^^(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99)Tc^(m)体外标记法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学斌 马晓煜 +4 位作者 唐志刚 吕恭序 王金城 王茜 米宏志 《同位素》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93-199,共7页
建立了红细胞99Tcm体外标记法。研究了Sn(Ⅱ)含量、Sn(Ⅱ)温育时间、99Tcm标记时间、NaClO和Na2EDTA用量以及99Tcm和血液体积等对红细胞标记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标记条件并已药盒化。该方法采用全... 建立了红细胞99Tcm体外标记法。研究了Sn(Ⅱ)含量、Sn(Ⅱ)温育时间、99Tcm标记时间、NaClO和Na2EDTA用量以及99Tcm和血液体积等对红细胞标记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标记条件并已药盒化。该方法采用全血标记,不需血细胞分离和洗涤,99Tcm-RBC标记率>97%,标记后4h在体内体外放化纯度几乎不变。兔、狗血池显像本底低,图像清晰。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红细胞99Tcm体外标记法具有标记率高、稳定性好、操作较简便、易于推广等特点,值得进一步做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 ^^(99)Tc^(m)-红细胞 体外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后按摩对^(99m)Tc-硫胶体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显像效果影响研究
14
作者 李俊江 黄中柯 +1 位作者 张雨 刘子恒 《智慧健康》 2025年第5期91-93,共3页
目的 探讨注射^(99m)Tc-硫胶体后按摩乳腺对前哨淋巴结显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核医学科接受前哨淋巴结显像且经病理证实为乳腺恶性肿瘤的119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显像结果... 目的 探讨注射^(99m)Tc-硫胶体后按摩乳腺对前哨淋巴结显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核医学科接受前哨淋巴结显像且经病理证实为乳腺恶性肿瘤的119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显像结果。评估注射后进行乳腺按摩(注射+按摩组)与单纯注射(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基线指标、前哨淋巴结显像成功率、首颗前哨淋巴结显像时间及累计显像前哨淋巴结数量。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种注射方法组前哨淋巴结显像的显像成功率,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首颗前哨淋巴结显像时间及前哨淋巴结颗数。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乳腺手术史、注射位置及注射点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按摩组的前哨淋巴结显像成功率显著高于单纯注射组(100.0% vs.86.1%,P=0.004)。注射+按摩组首颗前哨淋巴结显现时间显著短于单纯注射组(P=0.001)。此外,注射+按摩组显示多个前哨淋巴结的比率显著高于单纯注射组(P=0.001)。结论 在乳腺癌患者进行^(99m)Tc-硫胶体前哨淋巴结显像时,注射后进行局部乳腺按摩可提高显像成功率,缩短显像时间,并显示更多前哨淋巴结,从而提供更好的影像质量和临床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99m)Tc-胶体 SPECT/CT 前哨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亚甲蓝联合^(99m)Tc-硫胶体评估淋巴结转移
15
作者 施莹莹 许淑萍 杨丽群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1526-1529,1534,共5页
目的探讨^(99m)Tc-硫胶体(^(99m)Tc-SC)淋巴结显像联合亚甲蓝示踪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应用及其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评估意义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21例,随机分为亚甲... 目的探讨^(99m)Tc-硫胶体(^(99m)Tc-SC)淋巴结显像联合亚甲蓝示踪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应用及其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评估意义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21例,随机分为亚甲蓝组(n=41)、^(99m)Tc-SC组(n=40)及联合组(n=40)。所有患者进行亚甲蓝、^(99m)Tc-SC核素显像或二者联合示踪行SLNB并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B)。以ALND病理结果为准,分析三种方法对前哨淋巴结的诊断效能。结果结果显示,腋窝前哨淋巴结检出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假阴性率方面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腋窝阳性淋巴结检出个数在亚甲蓝组(2.79±0.98)、^(99m)Tc-SC组(3.25±1.25)和联合组(3.97±1.06)依次增加(F=11.78,P<0.01),两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蓝组、联合组各发生4例、1例尿液蓝染,且所有患者在24 h内尿液颜色均恢复正常,未观察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99m)Tc-SC联合亚甲蓝作为SLNB的示踪方法,能够提高腋窝阳性淋巴结检出个数,此方法在乳腺癌SLNB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99m)Tc-胶体 前哨淋巴结活检 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荷乳腺癌小鼠c-myc mRNA反义寡核苷酸显像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秦光明 张永学 +2 位作者 安锐 高再荣 曹卫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2-376,共5页
目的建立99mTc标记寡核苷酸的方法并用于荷乳腺癌小鼠反义寡核苷酸显像研究。方法利用双功能螯合剂N-羟基琥珀酰亚胺-巯乙苷肽(S-Acetyl-NHS-MAG3)对一段15碱基c-mycmRNA反义寡核苷酸片段进行99mTc标记;对荷乳腺癌昆明种小鼠进行标记反... 目的建立99mTc标记寡核苷酸的方法并用于荷乳腺癌小鼠反义寡核苷酸显像研究。方法利用双功能螯合剂N-羟基琥珀酰亚胺-巯乙苷肽(S-Acetyl-NHS-MAG3)对一段15碱基c-mycmRNA反义寡核苷酸片段进行99mTc标记;对荷乳腺癌昆明种小鼠进行标记反义寡核苷酸生物学分布与显像研究。结果生物学分布结果表明,相对于正义核酸而言,反义核酸在肿瘤组织中的摄取明显增高(P<0.05)。在反义寡核苷酸显像组,肿瘤组织显像剂摄取活跃,肿瘤/肌肉比值最高可达5.5。在正义寡核苷酸显像组及阻断组,肿瘤组织均未出现明显的显像剂浓聚。结论99mTc标记反义寡核苷酸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显像剂,在分子水平上用于恶性肿瘤的早期、特异和无创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寡聚核苷酸 肿瘤 放射性核素显像 ^^99m 放射性标记 乙琥珀酰亚胺-乙甘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MIBI双时相显像对甲状旁腺腺瘤和甲状旁腺增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岩 王岐 +4 位作者 杨路路 梁一倩 杨爱民 许薇 薛建军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457-1461,共5页
目的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双时相显像对甲状旁腺腺瘤(PA)和甲状旁腺增生(P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7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术后病理确诊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目的探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双时相显像对甲状旁腺腺瘤(PA)和甲状旁腺增生(P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7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术后病理确诊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HPT)的1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病理为标准,分析术前^(99)Tc^(m)-MIBI双时相显像的诊断价值。结果PH的血清PTH水平高于PA(Z=–3.23,P<0.01);PA和PH患者的早期病灶放射性计数/对侧正常组织放射性计数(Te/N)均低于延迟T/N(Td/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1,P<0.01;Z=–3.47,P<0.01);^(99)Tc^(m)-MIBI双时相显像诊断PA和PH病灶的阳性率分别为67.9%(36/53)和20.6%(86/418),诊断PA的阳性率更高(χ^(2)=52.51,P<0.01);^(99)Tc^(m)-MIBI双时相显像诊断PA和PH单发病灶的阳性率均相应高于多发病灶(χ^(2)=15.79,P<0.01;χ^(2)=64.73,P<0.01)。结论 ^(99)Tc^(m)-MIBI双时相显像诊断PA的阳性率较高,但诊断PH的阳性率低。当临床怀疑HPT,而^(99)Tc^(m)-MIBI双时相显像阴性、血清PTH阳性时,需考虑PH,此时应做B超等检查确定病灶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双时相显像 甲状旁腺腺瘤 甲状旁腺增生 诊断
原文传递
^(99m)锝硫胶体联合美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宇 崔志超 +4 位作者 赵亚婷 胡继卫 马杰 张景华 胡万宁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2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锝-99m硫胶体(99mTc-SC)联合美蓝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可行性、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99mTc-SC联合美蓝对68例T1-2N0M0乳腺癌患者进行SLNB,将切除的前哨淋巴结(SLN)行病理检查了解其符合率,探讨联合... 目的探讨锝-99m硫胶体(99mTc-SC)联合美蓝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可行性、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99mTc-SC联合美蓝对68例T1-2N0M0乳腺癌患者进行SLNB,将切除的前哨淋巴结(SLN)行病理检查了解其符合率,探讨联合法在早期乳腺癌SLNB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成功确定患者SLN 67例,1例术前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未显影,10例SLN病理检测阳性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99mTc-SC灵敏度为81.8%,准确性为97.1%,假阴性率为18.2%。美蓝法灵敏度为72.7%,准确性为95.6%,假阴性率为27.3%。联合法灵敏度为90.9%,准确性为98.5%,假阴性率为9.1%。假阳性率为0。结论99mTc-SC联合美蓝检测法可明显降低早期乳腺癌SLNB的假阴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99m胶体美蓝
原文传递
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99)Tc^(m)-乙二烯三胺五醋酸-半乳糖人血清白蛋白显像技术评估肝门部胆管癌门静脉栓塞术后肝脏功能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琪佳 王开宇 +9 位作者 张跃伟 刘影 任志忠 王良 孙春燕 肖鸣 宋研 李强 葛夏青 项灿宏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22-827,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99)Tc^(m)-乙二烯三胺五醋酸-半乳糖人血清白蛋白显像技术(简称GSA检查)评估肝门部胆管癌门静脉栓塞术(PVE)后肝脏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清... 目的探讨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99)Tc^(m)-乙二烯三胺五醋酸-半乳糖人血清白蛋白显像技术(简称GSA检查)评估肝门部胆管癌门静脉栓塞术(PVE)后肝脏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收治的16例PVE后行GSA检查肝门部胆管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8例,女8例;中位年龄为64岁,年龄范围为46~78岁。观察指标:(1)PVE后肝脏体积情况。(2)PVE后肝脏功能情况。(3)典型病例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同一病人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1)PVE后肝脏体积情况:16例病人全肝形态学肝体积和功能性肝体积分别为(1420±211)mL和(389±112)mL,规划预留肝叶形态学肝体积和功能性肝体积分别为(636±143)mL和(234±106)mL,规划切除肝叶形态学肝体积和功能性肝体积分别为(784±210)mL和(151±106)mL。16例病人规划预留肝叶功能性肝密度(FLD)和规划切除肝叶FLD分别为0.36±0.12和0.19±0.1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94,P<0.05)。16例病人规划形态学肝体积切除率和规划功能性肝体积切除率分别为37.8%±0.6%和54.8%±0.2%,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20,P<0.05)。(2)PVE后肝脏功能情况:16例病人中,13例完成吲哚菁绿试验(以下简称ICG检查),3例因ICG不耐受未完成ICG检查。13例行ICG检查病人的全肝吲哚菁血清除率(ICG-K)值为(0.15±0.03)/min,规划预留肝叶ICG-K值为(0.07±0.02)/min。16例病人全肝肝细胞GSA摄取速率常数(GSA-K值)为(0.14±0.10)/min,规划预留肝叶GSA-K值为(0.08±0.06)/min。(3)典型病例分析:1例肝门部胆管癌病人,男,46岁,BismuthⅢa型。拟行围肝门切除联合右半肝切除术,影像学评估预留肝叶体积占全肝体积27%。入院血清总胆红素为256μmol/L,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5 d后血清总胆红素下降至118μmol/L,行PVE栓塞门静脉右前+右后支。PVE后37 d行GSA检查,规划预留肝叶形态学肝体积为559 mL,全肝形态学肝体积为1461 mL,规划形态学肝体积切除率为61.7%。全肝ICG-K值为0.12/min,规划预留肝叶ICG-K值为0.04/min。规划预留肝叶功能性肝体积为134 mL,全肝功能性肝体积为309 mL,规划功能性肝体积切除率为56.6%。全肝GSA-K值为0.20/min,规划预留肝叶GSA-K值为0.09/min。病人行围肝门切除联合右半肝切除术,获得R0切除,术后未发生肝衰竭,生存时间为11个月。结论GSA检查可用于评估PVE后肝门部胆管癌病人预留肝叶区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肝门部胆管癌 门静脉栓塞 功能性肝体积 形态学肝体积 ^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99)Tc^(m)-乙二烯三胺五醋酸-半乳糖人血清白蛋白显像技术 根治手术 肝衰竭 区域肝功能
原文传递
术中甲状旁腺素快检联合^(99)Tc^(m)-MIBI SPECT双时相显像对疑似甲状旁腺肿物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富强 刘善廷 +5 位作者 王超 李德宇 周斯 杨光 李汝平 杨辉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53-357,共5页
目的探讨^(99)Tc^(m)-MIBI SPECT双时相显像联合术中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快检对甲状腺癌合并疑似甲状旁腺肿物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甲状腺外科76例彩超或CT检查发现甲状腺癌合并颈部疑似... 目的探讨^(99)Tc^(m)-MIBI SPECT双时相显像联合术中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快检对甲状腺癌合并疑似甲状旁腺肿物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甲状腺外科76例彩超或CT检查发现甲状腺癌合并颈部疑似甲状旁腺肿物的患者资料,其中男28例,女48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1周行^(99)Tc^(m)-MIBI SPECT双时相平面加局部断层显像,术前抽血检测PTH,术中钳夹肿物血管后快检PTH,以术后病理结果为标准,评价各种诊断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一致性分析。以钳夹肿物血管后测定甲状旁腺浓度较术前减少比例a值绘制ROC曲线。结果^(99)Tc^(m)-MIBI SPECT双时相显像联合术中PTH快检诊断疑似甲状旁腺肿物的灵敏度、准确率为(96.5%、93.4%),优于^(99)Tc^(m)-MIBI SPECT双时相显像法(77.6%、78.9%)和术中快检方法(86.2%、82.8%),且与病理检验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1。两种方法联合对疑似甲状旁腺肿物检出率显著高于^(99)Tc^(m)-MIBI SPECT双时相显像法、术中快检法,而^(99)Tc^(m)-MIBI SPECT双时相显像法和术中快检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钳夹肿物血管后减少比例a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774,标准误差为0.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5%CI 0.631~0.918);根据ROC所得结果,以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性-1)为纵坐标、a值为横坐标作图,得到约登指数最大为0.584,该点对应的a值为0.52。0.52为DCP值,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86.2%、72.2%、82.9%。结论^(99)Tc^(m)-MIBI SPECT双时相显像联合术中PTH快检对甲状腺癌合并疑似甲状旁腺肿物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与病理诊断有完全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肿瘤 甲状腺癌 ^^(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 甲状旁腺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