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1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和前列腺血清学指标检测在鉴别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及是否合并骨转移中的价值
1
作者 陈慷 陈海莺 梁礼平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8期1485-1488,共4页
目的:观察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和前列腺血清学指标检测在鉴别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及是否合并骨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将在我院(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收治临床症状高度疑似为PCa患者接受... 目的:观察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和前列腺血清学指标检测在鉴别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及是否合并骨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将在我院(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收治临床症状高度疑似为PCa患者接受穿刺活检120例,依据病理学结果分为PCa组(93例)与BPH组(27例),并将PCa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骨转移分为PCa骨转移组(61例)与非骨转移组(32例)。分析^(18)F-FDG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结果。结果:PCa组患者SUVmax与血清T-PSA、f-PSA、PSAD指标均高于BPH组,(f/T)/PSAD低于BP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T-PSA指标相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PCa骨转移组与非骨转移组的SUVmax及血清T-PSA、f-PSA、f/T-PSA指标相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PCa骨转移组PSAD指标均高于非骨转移组,(f/T)/PSAD低于非骨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Vmax与血清T-PSA、f-PSA、PSAD、(f/T)/PSAD指标可明确患者是否为PCa,而PSAD与(f/T)/PSAD指标可明确PCa患者是否发生骨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pet/CT显像 前列腺血清学指标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合并骨转移 鉴别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脱氧葡萄糖结合PET-CT显像诊断肝恶性肿瘤 被引量:5
2
作者 姚树展 张成琪 +2 位作者 陈静 刘庆伟 李庆国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14-1216,共3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结合CT扫描融合显像(PET-CT)对肝恶性肿瘤诊断与分期的价值。方法对24例肝癌患者(原发性肝癌16例、肝转移癌8例)进行术前18F-FDG PET-CT显像。分析原发病灶的影像学特点,测定其标准摄取值;观察转移病灶1...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结合CT扫描融合显像(PET-CT)对肝恶性肿瘤诊断与分期的价值。方法对24例肝癌患者(原发性肝癌16例、肝转移癌8例)进行术前18F-FDG PET-CT显像。分析原发病灶的影像学特点,测定其标准摄取值;观察转移病灶18F-FDG的异常代谢情况,然后通过CT图像进行准确定位。结果1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6例患者PET-CT阳性(占37.5%)。8例肝转移癌患者PET均示阳性。16例原发性肝癌中5例发现转移,找到转移结节14个。其中,肺部转移2例、腹腔转移3例。结论18F-FDG结合PET-CT显像对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仅为37.5%,在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使用中应当慎重,而对肝转移癌则敏感性较高,可作为一种较好的检查手段,尤其对原发性肝癌的分期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脱氧葡萄糖 pet-CT显像 诊断 肝恶性肿瘤 临床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评价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早期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黄盛才 秦朝军 +3 位作者 章忠明 龙耀斌 马加强 颜李梅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579-582,共4页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显像评价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化疗早期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价值。方法:32例病理确诊为DLBCL的患者,采用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方案)或利妥昔单抗注射液+CHOP方案(R-C...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显像评价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化疗早期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价值。方法:32例病理确诊为DLBCL的患者,采用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方案)或利妥昔单抗注射液+CHOP方案(R-CHOP方案),分别于化疗前和第二疗程化疗后2周(早期)做18 F-FDG PET/CT全身显像,根据DLBCL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程度分为3组:肿瘤活性完全灭活组,肿瘤活性部分灭活组和疗效不明显组,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第二疗程化疗后病灶摄取18 F-FDG标准摄取值最大值(SUVmax)的大小及缓解率。结果:(1)肿瘤活性完全灭活组治疗前:SUVmax(17.71±8.95),第二疗程化疗后肿瘤活性完全灭活。(2)肿瘤活性部分灭活组治疗前:SUVmax(18.96±8.13),治疗后:SUVmax(10.27±8.6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P=0.014)。(3)疗效不明显组治疗前SUVmax(10.8±5.8),治疗后SUVmax(11.5±6.7),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P=0.5)。肿瘤活性完全灭活组和肿瘤活性部分灭活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68.7%(22/32),25.0%(8/32)(P<0.05)。结论:18 F-FDG PET/CT显像评价DLBCL化疗早期对化疗药物敏感性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化疗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在鉴别肝肿瘤来源中的价值分析
4
作者 杨子达 梁礼平 +1 位作者 董海林 常凯敏 《黑龙江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941-943,共3页
目的:探究18 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标记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在肝转移瘤及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收治的86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 目的:探究18 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DG)标记的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在肝转移瘤及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〇医院收治的86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参考最终诊断结果,比较动态增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18)FDG-PET/CT检查检出不同直径肿瘤数量差异,并分析两种检查方法鉴别的肝转移瘤及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能差异。结果:(1)病理结果显示:86例肝癌患者中,术后快速冷冻病理检查确诊肝转移瘤47例(54.65%),确诊原发性肝癌39例(45.35%)。手术切除共计获得肿瘤436枚,直径<2cm的肿瘤179枚(41.06%),≥2cm的肿瘤257枚(58.94%)。(2)动态增强CT检出直径<2cm的肿瘤共计167枚,检出率93.30%(167/179);直径≥2cm的肿瘤共计242枚,检出率94.16%(242/257);^(18)FDG-PET/CT检出直径<2cm的肿瘤共计176枚,检出率98.32%(176/179);直径≥2cm的肿瘤共计246枚,检出率95.72%(246/257)。两种检查方法对直径≥2cm肿瘤检出率相近(P>0.05),^(18)FDG-PET/CT对直径<2cm肿瘤检出率高于动态增强CT(P<0.05)。(3)动态增强CT诊断结果显示肝转移瘤44例(51.16%),原发性肝癌42例(48.84%);^(18)FDG-PET/CT诊断结果显示肝转移瘤49例(56.98%),原发性肝癌37例(43.02%)。^(18)FDG-PET/CT鉴别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87%、92.31%、95.35%、93.88%、97.30%,动态增强CT鉴别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36%、94.87%、91.86%、95.45%、88.10%,两种检查方法鉴别诊断肝转移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相近(P>0.05)。结论:^(18)FDG-PET/CT在肝转移瘤及原发性肝癌鉴别诊断中与动态增强CT效能相仿,但前者更易检出小体积肿瘤,临床可作为CT检查补充手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18)FDG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 pet/CT 肝转移瘤 原发性肝癌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因素对消化系统肿瘤病人^(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文艳 吴大勇 +2 位作者 边艳珠 胡玉敬 魏强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4期1258-1259,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因素对消化系统肿瘤病人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 F-FDG)PET/CT显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124例消化系统肿瘤病人,空腹静脉注射18F-FDG后,静卧休息,60min后进行PET/CT检查。[结果]经过精心护理,121例病人1次显像顺利完成... [目的]探讨护理因素对消化系统肿瘤病人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 F-FDG)PET/CT显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124例消化系统肿瘤病人,空腹静脉注射18F-FDG后,静卧休息,60min后进行PET/CT检查。[结果]经过精心护理,121例病人1次显像顺利完成了检查,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3例病人初次显像图像未达到诊断要求,经护理后再次显像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结论]护理因素是保证消化系统肿瘤病人18F-FDG PET/CT显像图像质量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 肿瘤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pet/CT 图像质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鳞癌分化程度与^(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最大标准摄取值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赵鹏 于韬 +2 位作者 赵英杰 邱岩 罗娅红 《肿瘤影像学》 2015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分析宫颈鳞癌分化程度与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定量指标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阴道镜病理证实的28例宫颈鳞癌患者,比较分析宫颈鳞癌病理分化程度及SUVmax,探讨18F-FDG PET/CT定... 目的:分析宫颈鳞癌分化程度与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定量指标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阴道镜病理证实的28例宫颈鳞癌患者,比较分析宫颈鳞癌病理分化程度及SUVmax,探讨18F-FDG PET/CT定量指标与恶性肿瘤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及相关程度。结果:不同分化程度宫颈鳞癌的18F-FDG PET/CT的SUVmax存在显著差异,分化程度与SUVmax呈负相关(r=-0.845,P<0.05)。结论:根据18F-FDG PET/CT显像的SUVmax可初步判断宫颈鳞癌的病理分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18f-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脱氧葡萄糖PET/CT与增强CT在胰腺癌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观察
7
作者 李柯 潘钰娇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1期1-3,共3页
目的 分析胰腺癌诊断中应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计算机断层扫描(CT)以及增强CT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甘肃武威肿瘤医院收治的98例疑似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肿瘤直径将患... 目的 分析胰腺癌诊断中应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计算机断层扫描(CT)以及增强CT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甘肃武威肿瘤医院收治的98例疑似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肿瘤直径将患者分为A组(>2cm)、B组(≤2cm),比较两组的影像特征。结果 经手术病理确诊阳性72例,阴性26例;^(18)F-FDG PET/CT诊断中阳性69例,阴性29例;增强CT诊断中阳性60例,阴性38例;联合诊断中阳性73例,阴性25例;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明显高于^(18)F-FDG PET/CT、增强CT(P<0.05);确诊72例胰腺癌患者,经评估A组42例,B组30例,A组患者的CT值更高,早期及延迟SUVmax更高,远处转移率、边界不清率、胰腺形态异常率更高,与B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 PET/CT联合增强CT的诊断效能更高,且小胰腺癌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特殊性,应注意诊断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增强CT ^^(18)f-脱氧葡萄糖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8)F-FDG PET/CT特点及预测骨髓浸润的价值
8
作者 杨满 黄琰 +4 位作者 孙凤霞 张灵秀 朱璐遥 刘宪凯 王秀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1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特点及预测骨髓浸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经病理确诊为DLBCL患者的^(18)F-FDG PET/CT影像资料,以PET/CT存在局灶性骨髓浸润...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特点及预测骨髓浸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经病理确诊为DLBCL患者的^(18)F-FDG PET/CT影像资料,以PET/CT存在局灶性骨髓浸润灶认定为骨髓浸润,根据是否发生骨髓浸润分为骨髓浸润组和骨髓正常组。其中骨髓浸润组分为局部浸润、弥漫浸润、局部伴弥漫浸润三组。观察代谢参数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值,使用Spearman分析影像参数与Ann Arbor分期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ET/CT对骨髓浸润的诊断价值。结果经^(18)F-FDG PET/CT检查发现,骨髓浸润16例(22.86%),骨髓正常54例(78.14%),骨髓浸润中,局部浸润2例(12.50%)、弥漫浸润4例(25.00%)、局部伴弥漫浸润10例(62.50%);对比骨髓浸润组与骨髓正常组的^(18)F-FDGPET/CT参数发现,骨髓浸润组SUVmax、MTV和TLG值均高于骨髓正常组(P<0.05);对比不同临床分期的^(18)F-FDG PET/CT参数发现,4个临床分期的SUVmax、MTV和TLG值差异显著,均随着临床分期的进程而升高(P<0.05);Spearman分析显示,SUVmax、MTV和TLG与临床分期均成正相关(r=0.944,r=0.569,r=0.982,P均<0,001);SUVmax、MTV和TLG诊断骨髓浸润的AUC的面积分别为0.999、0.700、0.994(P均<0.05)。结论^(18)F-FDG PET/CT诊断DLBCL患者效能较高,其影像参数均呈现较高水平,与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且其对骨髓浸润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18)氟-脱氧葡萄糖 pet/CT 骨髓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评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及联合自体高效CIK细胞化疗治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沈小东 王喜 钱申贤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7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用于评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及联合自体高效CIK细胞化疗治疗的价值。方法于2011年1月~2015年6月,选取100例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CHOP联...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用于评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及联合自体高效CIK细胞化疗治疗的价值。方法于2011年1月~2015年6月,选取100例确诊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CHOP联合自体高效CIK细胞化疗方案进行化疗,在患者化疗前和2个周期化疗后进行^(18)F-FDG PET/CT显像检查,根据患者对化疗的反应将100例患者分为完全反应组、部分反应组以及无反应组,分析三组患者化疗前后病灶标准摄取最大值(SUV_(max))的差异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从高至低分别为完全反应组、部分反应组以及无反应组,三组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完全反应组患者和部分反应组患者的SUV_(max)值均明显降低(P<0.05),而无反应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UV_(max)值降低幅度不显著(P>0.05)。结论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化疗早期行^(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检查,能够有效反映患者机体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可有效预测化疗的疗效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化疗早期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pet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脱氧葡萄糖hPET显像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复发病灶的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向作林 吴铮 +4 位作者 陈刚 曾昭冲 李文如 刘建军 马玉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hPET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2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疑复发而行18F-FDGhPET显像,21例患者同期行CT或MRI检查。最后诊断依靠病理检查和临床随访。结果:21例患者中18F-FDGhPET...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hPET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2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疑复发而行18F-FDGhPET显像,21例患者同期行CT或MRI检查。最后诊断依靠病理检查和临床随访。结果:21例患者中18F-FDGhPET显像阳性17例,其中1例假阳性;阴性4例,其中假阴性1例。18F-FDGhPET显像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1%、75%、90.5%、94.1%。CT或MRI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0%、66.7%、61.9%、81.8%。结论:评价放化疗后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18F-FDGhPET显像比CT或MRI有更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对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靶区的定义有较高价值,费用低于PET,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脱氧葡萄糖 肺肿瘤 肿瘤复发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葡萄糖调节血糖浓度对^(18)F-FDG PET心肌显像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清文 刘蕴忠 +3 位作者 张晓丽 田月琴 刘秀杰 史蓉芳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心肌显像 ^^18f-FDG pet 口服葡萄糖 血糖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母细胞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5
12
作者 胡裕效 张垒 +1 位作者 季发权 朱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597-601,共5页
目的 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xoxy glucose,FDG)PET/CT显像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并且认为可以在术前有效地预测胶质瘤的病理分级。但目前对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18F-FDG PET/CT表现的认识十分... 目的 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xoxy glucose,FDG)PET/CT显像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并且认为可以在术前有效地预测胶质瘤的病理分级。但目前对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18F-FDG PET/CT表现的认识十分有限。文中研究PET/CT对GBM的诊断价值。方法 9例经病理证实的GBM患者(男7例,女2例)行18F-FDG PET/CT检查,所有9例患者均为初诊。结果 9例患者共10处病灶,其中右侧额叶4例,右侧颞叶3例,左侧顶叶2例,左侧枕叶1例。肿瘤为单发或多发病灶,常位于脑白质内,边界不清晰,大小不等,周围可见明显水肿。18F-FDG PET/CT显像示病灶呈等低密度灶,大多数对18F-FDG摄取明显上升。结论 GBM的18F-FDG PET/CT表现有一定特点,熟悉其影像特点有助于对本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18氟-脱氧葡萄糖 pet/CT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在库欣病诊断和术前定位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程欣 崔瑞雪 +3 位作者 潘慧 袁涛 朱惠娟 李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7-110,219,共5页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库欣病定性和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2例经口鼻蝶窦垂体腺瘤切除后病理证实为库欣病患者,术前行18FDG PET/CT躯干和脑显像,同期行鞍区核磁共振成像(MR I)和奥曲肽全...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在库欣病定性和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2例经口鼻蝶窦垂体腺瘤切除后病理证实为库欣病患者,术前行18FDG PET/CT躯干和脑显像,同期行鞍区核磁共振成像(MR I)和奥曲肽全身显像,6例行岩下窦静脉取血(IPSS)。结果 12例PET/CT躯干显像均未见异常,脑显像对垂体病变诊断的阳性率为91.6%(11/12),MRI对垂体病变诊断的阳性率为66.7%(8/12),6例IPSS中5例定位为垂体,定侧准确率为50%(3/6)。结论 18FDG PET/CT躯干显像可协助除外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而脑显像对库欣病定位的准确率明显高于MRI,尤其对MRI检查阴性和IPSS无法定位患者的术前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欣病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垂体腺瘤 18f-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胡裕效 朱虹 +5 位作者 张宗军 常林凤 吴江 王新刚 黄红丽 卢光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评价18氟-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28例患者被分成3组。第一组为未经相关治疗的HCC组,共13例;第二组为肝脏良性病变组,共9例;第三组为HCC治疗后疗效观察组,共6例。18FDGPET/CT影像学表... 目的:评价18氟-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28例患者被分成3组。第一组为未经相关治疗的HCC组,共13例;第二组为肝脏良性病变组,共9例;第三组为HCC治疗后疗效观察组,共6例。18FDGPET/CT影像学表现结合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计算18FDGPET/CT对HCC诊断的敏感性,并分析标准摄取值(suv)的影响因素。结果:第一组患者Ⅰ型表现7例,Ⅱ型表现5例,Ⅲ型表现1例;第二组患者Ⅰ型表现0例,Ⅱ型表现4例,Ⅲ型表现5例;18FDGPET/CT对HCC诊断的灵敏度为:53.8%,其suv值的大小和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第三组患者Ⅰ型表现5例,Ⅱ型表现0例,Ⅲ型表现1例,其suv值的大小与肿瘤残留有关。结论:18FDGPET/CT显像在HCC生物学特性评估及HCC治疗后疗效监测方面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18氟-脱氧葡萄糖 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病理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标准摄取值的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程志祥 魏征 +2 位作者 邹善华 李锋 石洪成 《中国临床医学》 2015年第5期586-588,共3页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luorine-18 flurodeoxyglucose,18 F-FDG)PET/CT的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对不同病理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46例初发NHL患者的...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luorine-18 flurodeoxyglucose,18 F-FDG)PET/CT的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对不同病理类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46例初发NHL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比较侵袭性与惰性NHL、B细胞与T/NK细胞NHL间的SUV差异。结果:194例侵袭性NHL的SUV为18.5±9.6,35例惰性NHL的SUV为8.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14例B细胞NHL的总SUV为20.0±9.7,32例T/NK细胞NHL的总SUV为11.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8F-FDG PET/CT检查中,SUV对NHL的病理分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 标准摄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脱氧葡萄糖PET显像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咽旁间隙复发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德华 陈龙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18FDG-PET)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咽旁间隙复发或纤维化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32例行CT、MRI检查后不能确定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咽旁间隙是否复发或纤维化的患者,采用18FDG-PET显像,同时行CT、MR...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18FDG-PET)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咽旁间隙复发或纤维化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32例行CT、MRI检查后不能确定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咽旁间隙是否复发或纤维化的患者,采用18FDG-PET显像,同时行CT、MRI检查。所有患者于CT、MRI及18FDG-PET检查后,在CT引导下穿刺活检,观察不同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结果CT检查的灵敏度79.16%、特异度75.00%、诊断符合率78.13%;MRI检查的灵敏度83.33%、特异度87.50%、诊断符合率84.38%;18FDG-PET检查的灵敏度95.83%、特异度87.50%、诊断符合率93.75%。结论怀疑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咽旁间隙复发的患者可以考虑行18FDG PET检查,免除病理穿刺活检的风险;也可通过CT和/或MRI检查,采取CT引导下咽旁间隙穿刺活检达到确诊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18氟-脱氢葡萄糖 pet显像 咽旁间隙 复发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脱氧葡萄糖符合线路显像对肺部病灶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雷智莉 武志芳 +1 位作者 刘建中 胡光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11年第4期348-349,共2页
18F-脱氧葡萄糖(FDG)已被国内外广泛作为正电子药物用于PET/CT或SPECT符合线路(DHC)显像。DHC可用于鉴别肺部病灶良恶性,是一种灵敏度较高的无创检查方法。
关键词 ^^18f-脱氧葡萄糖 符合线路显像 肺部病灶 诊断价值 pet/CT SPECT 正电子药物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脱氧葡萄糖PET/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方 田蓉蓉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1年第9期1033-1034,共2页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指肺内直径〈3cm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1],完全由肺组织围绕而无相关的肺不张、肺炎、淋巴结肿大以及“卫星”灶。一直以来,SPN的准确定性是影像医学研究的热点及难题之一[2]。传统影像... 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指肺内直径〈3cm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1],完全由肺组织围绕而无相关的肺不张、肺炎、淋巴结肿大以及“卫星”灶。一直以来,SPN的准确定性是影像医学研究的热点及难题之一[2]。传统影像学主要以形态结构的改变来判断良恶性,而结节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18f-脱氧葡萄糖 pet/CT 诊断价值 PULMONARY 圆形病灶 淋巴结肿大 医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汪涛 初向阳 +6 位作者 孙玉鹗 常平 姚树林 田嘉禾 尹大一 孙凯 杨博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18F-FDG-PET)检查在食管癌患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99年10月~2005年12月,对52例食管癌患者行全身18F-FDG-PET检查,其中15例在检查前未经任何治疗,37例为综合治疗后复查。采用目测...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18F-FDG-PET)检查在食管癌患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99年10月~2005年12月,对52例食管癌患者行全身18F-FDG-PET检查,其中15例在检查前未经任何治疗,37例为综合治疗后复查。采用目测法结合半定量分析法判读18F-FDG-PET检查结果,并与病理检查和随访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15例行18F-FDG-PET检查前未经任何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中,11例患者(T2~T4)原发肿瘤显影,4例T1原发肿瘤未显影;18F-FDG-PET检查定性诊断的灵敏度为73.3%(11/15)。8例手术治疗的患者切除纵隔和腹腔直径>1cm的淋巴结16处,术前6处经18F-FDG-PET检查定性为恶性,其中5处为转移淋巴结,1处为淋巴结结核;7例患者经18F-FDG-PET检查发现有远处器官转移,不适合手术治疗。37例经综合治疗后患者复查18F-FDG-PET,发现34例有肿瘤复发和/或转移。结论18F-FDG-PET检查对食管癌原发肿瘤和局部淋巴结转移的定性诊断价值有限,但对发现远处器官转移和判断治疗效果有较大的帮助,18F-FDG-PET检查需结合其他辅助检查才能发挥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18f-脱氧葡萄糖 放射性示踪剂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18)F-脱氧葡萄糖PET-CT标准化摄取值与Ki-67表达的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欢 林美福 陈晓耕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52-55,57,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灶的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的标准化摄取值(SUV)与Ki-67表达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PET-CT检查的3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均经病理证实)的资料,并计算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及最大肿瘤本底比值(TBRma...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灶的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的标准化摄取值(SUV)与Ki-67表达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PET-CT检查的3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均经病理证实)的资料,并计算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及最大肿瘤本底比值(TBRmax);所有病例均进行Ki-67检测。结果 35例乳腺癌患者中,Ki-67高表达率达74.3%(26/35)。Ki-67阳性组与阴性组间病灶SUVmax、TBR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与病灶SUVmax及TBRmax呈弱正相关(r=0.410,P=0.014;r=0.571,P=0.000)。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判断发现,SUVmax、TBRmax对Ki-67高表达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5(P=0.002)、0.906(P=0.000);乳腺癌病灶SUVmax及TBRmax最佳临界值分别为9.042、13.485(敏感性分别为0.615、0.692,特异性均为1.000)。结论乳腺癌病灶TBRmax较SUVmax能更好地间接反映Ki-67表达情况,在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18f-脱氧葡萄糖 KI-67抗原 标准化摄取值 肿瘤本底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