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功能域β-折叠桶植酸酶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江涛 鲁芳 +5 位作者 王思齐 张一彤 任养杰 国世阳 王奔 高伟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2,共6页
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无机磷肥引发了土壤板结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替代的可持续的磷肥来源。土壤有机磷主要以植酸的形式存在,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和利用。植酸水解释放植酸磷可提供一个生态友好型的解决方案。通过向土壤中添加... 农业生产中过度使用无机磷肥引发了土壤板结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替代的可持续的磷肥来源。土壤有机磷主要以植酸的形式存在,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和利用。植酸水解释放植酸磷可提供一个生态友好型的解决方案。通过向土壤中添加来自Bacillus sp.HJB17的双功能域β-折叠桶植酸酶(phyHT),研究其在土壤中的稳定性,探究phyHT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以及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在湿润土壤中,土壤微生物对phyHT影响很小,phyHT可在较宽的温度(20~40℃)和pH值(6.0~9.0)范围内稳定存在12 h并发挥高效催化功能。外源性添加phyHT后:(1)土壤植酸含量减少了17.00%,有效磷含量增加了22.52%;(2)土壤pH下降,电导率上升,CaCO_(3)含量降低了3.55个百分点,土壤有机质、铵态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10.54%、18.38%和27.49%;(3)小麦幼苗生长长度、干物质积累量以及芽、根部组织全磷含量均显著增加。因此,外源性添加phyHT能够促进土壤植酸水解,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土壤磷素有效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植物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折叠桶植酸酶 酶活性 促植物生长 土壤磷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干预Aβ_(1-42) β-折叠形成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光武 汪华侨 姚志彬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9-331,共3页
目的 研究 EGb76 1对 Aβ1 - 42 二级结构变化的影响 ,以了解其抑制 Aβ聚集和纤维形成的机制。方法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 FT- IR)曲线拟合定量分析和特征频谱分析 Aβ老化后其二级结构的改变和 EGb76 1干预后二级结构的变化。... 目的 研究 EGb76 1对 Aβ1 - 42 二级结构变化的影响 ,以了解其抑制 Aβ聚集和纤维形成的机制。方法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 FT- IR)曲线拟合定量分析和特征频谱分析 Aβ老化后其二级结构的改变和 EGb76 1干预后二级结构的变化。结果 通过 170 0~ 16 0 0 cm- 1 之间的酰胺 I带分析和曲线拟合分析 ,Aβ1 - 42 单独孵育 30 m in时 ,β-折叠片、β-转角和α-螺旋分别为 4 6 .5 3%、2 8.74 %和 8.19% ;孵育 72 h,β-折叠片为 6 5 .13% (增加了 19.4 % ) ,与EGb76 1共同孵育 72 h,β-折叠片的含量为 11.5 2 % (下降了 5 0 .95 % ) ,β-转角的含量升高 5 7.5 6 %。呈现出明显的β折叠片向β-转角的转化。基团特征峰谱位显示 ,EGb76 1中的酮类和烷烃类的 - CH2 和 - CH参与了 Aβ1 - 42 的分子变构。结论  EGb76 1明显抑制 Aβ1 - 42 β-折叠形成 ,也使 Aβ1 - 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治疗 AΒ1-42 β-折叠 分子机制 β-淀粉样蛋白 老年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模拟研究蛋白质β-折叠区结合随机RNA片段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明华 李杜娟 《广州化工》 CAS 2015年第15期52-54,共3页
选取来源于大肠杆菌O157:H7全基因组DNA序列随机转录的3条RNA片段,通过RNAComposer进行结构预测,30个核苷酸的RNA片段均形成了特定的空间结构,构象与碱基排列的序列特异性有关。NPDock可用于R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预测,蛋白质的... 选取来源于大肠杆菌O157:H7全基因组DNA序列随机转录的3条RNA片段,通过RNAComposer进行结构预测,30个核苷酸的RNA片段均形成了特定的空间结构,构象与碱基排列的序列特异性有关。NPDock可用于R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预测,蛋白质的β-结构相对α-螺旋更容易裸露出特定氨基残基的特异性侧链基团,从而易于结合抗原等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结构预测 β-折叠蛋白质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折叠蛋白质的二维网格模型及其能带计算
4
作者 陈志远 吴金桥 《咸宁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27-30,46,共5页
根据β-折叠蛋白质电子传递机制,建立了一种蛋白质的二维网格模型,并计算了其能带结构,所得禁带宽度基本符合A.Szent-Gyorgyi提出的一般蛋白质禁带宽度标准(2-5eV).
关键词 二维网格 能带结构 β-折叠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折叠抗菌肽的研发及应用策略 被引量:4
5
作者 邵长轩 党安凯 +3 位作者 战昭含 来振衡 朱永杰 单安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490-2501,共12页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全球细菌耐药性问题愈发严重,严重威胁人类、畜禽健康及畜牧业发展,功能多样且不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突变的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逐渐发展为抗生素的潜在替代品。β-折叠是抗菌肽一个主要的二级结构分...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全球细菌耐药性问题愈发严重,严重威胁人类、畜禽健康及畜牧业发展,功能多样且不易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突变的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逐渐发展为抗生素的潜在替代品。β-折叠是抗菌肽一个主要的二级结构分类,该类肽通常由一个或多个二硫键来维系结构的稳定,现已发现许多抗菌肽具有此类结构。相比于目前研究广泛的α-螺旋AMP,它们被认为拥有更强的抗酶解能力和更高的细胞选择性。本篇综述介绍了β-折叠抗菌肽的来源和抗细菌机理,并梳理了一些常见的分子设计方法和应用策略,以期为β-折叠抗菌肽的研发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折叠抗菌肽 分子设计 抑菌机理 应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孢杆菌β-折叠桶植酸酶的原核可溶性表达优化及包涵体复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倩倩 李中媛 +5 位作者 冯舵 黄火清 韩翠晓 杨培龙 姚斌 高伟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9-55,共7页
目的:来源于芽孢杆菌的β-折叠桶植酸酶基因PhyH,截去N端120个碱基编码的40个氨基酸后,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体系,通过两种方法分别得到有活性的目的蛋白PhyHT,并通过进一步纯化提高目的蛋白的纯度。方法:通过分子伴侣共表达系统提高目的... 目的:来源于芽孢杆菌的β-折叠桶植酸酶基因PhyH,截去N端120个碱基编码的40个氨基酸后,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体系,通过两种方法分别得到有活性的目的蛋白PhyHT,并通过进一步纯化提高目的蛋白的纯度。方法:通过分子伴侣共表达系统提高目的蛋白的可溶性表达,并通过包涵体复性研究,从包涵体中制备出有活性的目的蛋白。结果:(1)目的蛋白PhyHT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于沉淀中;(2)通过优化表达条件,降低温度和诱导剂浓度均不能明显改善包涵体问题,通过构建分子伴侣共表达系统(即pG-KJE8、pGro7、pKJE7和pTf16 4种分子伴侣质粒分别与重组表达质粒pET28b-PhyHT共表达),筛选能提高目的蛋白可溶性表达的分子伴侣质粒;(3)包涵体经过复性和进一步的纯化,得到了高纯度的有生物活性的目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折叠桶植酸酶PhyHT 分子伴侣 可溶性表达 包涵体 蛋白纯化
原文传递
双功能域β-折叠桶碱性植酸酶蛋白序列分析与酶学特性 被引量:2
7
作者 鲁芳 张蓓 +6 位作者 刘永 宋迎 郭刚兴 杨培龙 姚斌 郭素娟 高伟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82-1592,共11页
【目的】表达、纯化来源于Bacillus sp.HJB17的双功能域β-折叠桶碱性植酸酶(phy HT),并对该酶进行蛋白序列以及酶学特征分析,为该酶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phy HT蛋白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变... 【目的】表达、纯化来源于Bacillus sp.HJB17的双功能域β-折叠桶碱性植酸酶(phy HT),并对该酶进行蛋白序列以及酶学特征分析,为该酶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phy HT蛋白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变复性、分离纯化得到具有酶活性的可溶性phy HT蛋白溶液,通过硫酸亚铁-钼蓝法对phy HT的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序列分析结果显示,phy HT由633个氨基酸组成,含有2个植酸酶结构域,属于典型的BPP植酸酶,相对分子量(MW)为69321.68 Da,理论等电点为5.37,为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中,phy HT中α-螺旋(helix)、β-片层(sheet)占主要的比例,高级结构以β片层形成的桶状结构为主。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5°C,在45°C以下比较稳定。最适的p H为8.0,在p H为6.0–12.0条件之间比较稳定。低浓度的Ca^(2+)以及Mg^(2+)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Fe^(2+)、Mn^(2+)、Zn^(2+)、Cu^(2+)、Ni^(2+)等金属离子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结论】本研究成功对phy HT进行了蛋白序列分析以及酶学性质研究,phy HT属于碱性植酸酶,酶活性高、稳定性好,在理论研究和工业生产方面均有很大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折叠桶碱性植酸酶 生物信息学分析 酶学特性
原文传递
血清蛋白质β-折叠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
8
作者 谢佳莹 祁佳 +6 位作者 宋铭 李育林 王迪 贾旭 张薇 钟明 尚嫄嫄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β-折叠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影响β-折叠水平的各种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23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56例健康查体人群(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记录各组临床基本资料,留取外周血标本,采用硫磺素T染色法检测血清β-折... 目的探讨血清β-折叠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影响β-折叠水平的各种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23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56例健康查体人群(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记录各组临床基本资料,留取外周血标本,采用硫磺素T染色法检测血清β-折叠水平。比较两组基本资料、血清β-折叠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β-折叠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清ThT荧光强度明显增加(P<0.05或P<0.01);冠心病组血清β-折叠的水平与腰臀比、年龄、心率、舒张压、糖化血红白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钠(Na)、白细胞计数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呈正相关(P<0.05或P<0.01),也与高血压病史、吸烟史、糖尿病病史、高血脂病史及冠心病家族史呈正相关(P<0.05或P<0.01);血清β-折叠水平、性别、收缩压、甘油三酯(TG)、血糖(Glu)、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中血清β-折叠水平明显升高,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血清β-折叠的作用独立于LDL-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折叠 冠心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残余风险
原文传递
外伤性癫痫灶β-折叠蛋白的FTIR-mapping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向思阳 姜竹青 +4 位作者 李江涛 尤萌 张海东 王旭 杨天潼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6期578-581,共4页
目的研究外伤性癫痫致痫灶β-折叠蛋白的红外光谱改变。方法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面扫描成像技术对大鼠外伤性癫痫脑组织标本进行检测,获得β-折叠蛋白结构的光谱数据,绘制致痫灶的红外光谱图像。结果致痫灶可见明显的β-折叠蛋白结构高... 目的研究外伤性癫痫致痫灶β-折叠蛋白的红外光谱改变。方法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面扫描成像技术对大鼠外伤性癫痫脑组织标本进行检测,获得β-折叠蛋白结构的光谱数据,绘制致痫灶的红外光谱图像。结果致痫灶可见明显的β-折叠蛋白结构高吸收区,高吸收区色差、吸收度与低吸收区存在明显不同。结论外伤性癫痫致痫灶广泛存在β-折叠结构跨膜蛋白的改变,具有β-折叠结构的跨膜蛋白广泛参与了外伤性癫痫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外伤性癫痫 傅里叶红外光谱 β-折叠结构
原文传递
蛋白质β-折叠二聚体结合能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长亮 王长生 《中国科学(B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81-487,共7页
使用B3LYP和MP2方法研究了17个由甘氨酸多肽构成的具有反平行结构和平行结构的β-折叠二聚体.估算了在反平行结构中存在的H···H,O···O二级静电排斥作用的大小.并以LR,SR,MR为结构单元探讨了肽链长度的增... 使用B3LYP和MP2方法研究了17个由甘氨酸多肽构成的具有反平行结构和平行结构的β-折叠二聚体.估算了在反平行结构中存在的H···H,O···O二级静电排斥作用的大小.并以LR,SR,MR为结构单元探讨了肽链长度的增加对体系的结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平行的β-折叠二聚体中,由于二级静电作用的影响,随着肽链长度的增加,体系的结合能是以折线形式增强的,而在平行结构中,体系的结合能随着肽链长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强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折叠二聚体 氢键 结合能
原文传递
硫磺素T微孔板检测法筛选β-折叠蛋白聚集体亲和配体
11
作者 樊雪 王晓雪 程妍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55-257,共3页
目的采用硫磺素T微孔板检测法筛选亲和β-折叠蛋白聚集体的配体。方法将硫磺素T、β-折叠蛋白聚集体、配体混合后,置室温下孵育。在酶标仪96孔板内测定荧光强度,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440、480 nm。计算实验组与对照组荧光强度的比率(I)... 目的采用硫磺素T微孔板检测法筛选亲和β-折叠蛋白聚集体的配体。方法将硫磺素T、β-折叠蛋白聚集体、配体混合后,置室温下孵育。在酶标仪96孔板内测定荧光强度,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440、480 nm。计算实验组与对照组荧光强度的比率(I),筛选亲和配体。结果完成60个配体的检测。其中,有38个配体对Tau聚集体的I值小于1,有12个配体对Aβ_(1-42)聚集体的值小于1。结论硫磺素T微孔板检测法简便快捷,为相关蛋白聚集体亲和配体的初步筛选提供了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筛选 β-折叠蛋白聚集体 硫磺素T 微孔板检测 配体 相互作用 荧光 比率
原文传递
怎样理解β-折叠属于蛋白质二级结构
12
作者 孙盛乐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0期16-17,共2页
不少中学生物学教师对β-折叠划为蛋白质二级结构提出疑问,疑问的主要点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一条多肽链的折叠盘绕方式,而β-折叠(不论是平行的或是反平行的)都是两条以上肽链折叠盘绕而成,一条与两条以上显然是不相等的。而所有研... 不少中学生物学教师对β-折叠划为蛋白质二级结构提出疑问,疑问的主要点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指一条多肽链的折叠盘绕方式,而β-折叠(不论是平行的或是反平行的)都是两条以上肽链折叠盘绕而成,一条与两条以上显然是不相等的。而所有研究蛋白质的论著都毫无置疑地把β-折叠列为二级结构,这应该怎样理解呢?本文试浅析如下: 二级结构的概念和特征蛋白质的分子量很大(约六千到一百万之间)。结构十分复杂。为了研究的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折叠 蛋白 二级结构
全文增补中
银杏黄酮抑制Aβ_(1-42)聚集和纤维形成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光武 任振华 +2 位作者 王培源 唐敏 汪华侨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7-801,共5页
目的:探讨EGb761中银杏黄酮、银杏内酯抑制Aβ聚集和纤维形成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用园二色谱(C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曲线拟合定量分析和特征频谱分析Aβ老化后和银杏黄酮、银杏内酯分别干预后二级结构的变化。结果:通... 目的:探讨EGb761中银杏黄酮、银杏内酯抑制Aβ聚集和纤维形成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用园二色谱(C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曲线拟合定量分析和特征频谱分析Aβ老化后和银杏黄酮、银杏内酯分别干预后二级结构的变化。结果:通过1700~1600cm-1之间的酰胺Ⅰ带和曲线拟合分析,Aβ1-42单独孵育30min到72h,β-折叠片增加了18.50,与银杏黄酮、银杏内酯孵育72h,β-折叠片的含量下降了50.95,36.09,β-转角的含量升高56.56,46.56。呈现出明显的β折叠片向β-转角的转化。基团特征峰谱位显示,酮类和烷烃类的-CH2和-CH参与了Aβ1-42的分子变构。结论:EGb761中银杏黄酮可能是通过抑制Aβ1-42β-折叠形成,Aβ1-42肽侧链基团发生了化学修饰达到抑制Aβ聚集和纤维形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β1-42聚集 老年性痴呆 β-折叠 银杏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发夹多肽的全新设计和构象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沙印林 邱阳 +3 位作者 李银玲 王琦 来鲁华 唐有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07-910,共4页
引入跨股氨基酸队的方法进行β-发夹结构的设计,序列[R1G2T3F4W5V6d-P7S8V9N10Y11F12,β2]中包含二个氨基酸对V6V9和F4Y11,并以d-P7S8作转角来稳定结构.多肽合成采用Fmoc/But固相合成方法.圆二色谱研究显示,β2在202nm呈现正峰,在217.5n... 引入跨股氨基酸队的方法进行β-发夹结构的设计,序列[R1G2T3F4W5V6d-P7S8V9N10Y11F12,β2]中包含二个氨基酸对V6V9和F4Y11,并以d-P7S8作转角来稳定结构.多肽合成采用Fmoc/But固相合成方法.圆二色谱研究显示,β2在202nm呈现正峰,在217.5nm处呈负峰,为β转角和β折叠共同贡献的叠加,是典型的β-发夹结构圆二色谱特征.红外光谱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圆二色谱的结果,表明β2在溶液中主要以β-发夹结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 构象 设计 β-发夹 β-转角 β-折叠 跨股氨基酸对 圆二色谱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二色谱分析抗氧化剂EGb761配伍TA9901对老化Aβ_(1-42)二级结构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光武 汪华侨 姚志彬 《解剖学研究》 CAS 2002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 研究抗氧化剂EGb76 1、TA990 1及EGb76 1配伍TA990 1抑制Aβ1-42 聚集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运用圆二色谱 (CD)分析Aβ1-42 老化后以及其与EGb76 1、TA990 1和二者配伍物共同孵育后二级结构变化。结果 Aβ1-42 孵育 30min和 2 4... 目的 研究抗氧化剂EGb76 1、TA990 1及EGb76 1配伍TA990 1抑制Aβ1-42 聚集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运用圆二色谱 (CD)分析Aβ1-42 老化后以及其与EGb76 1、TA990 1和二者配伍物共同孵育后二级结构变化。结果 Aβ1-42 孵育 30min和 2 4h及用EGb76 1、TA990 1和其配伍物干预后 ,Aβ1-42 的CD图形发生了明显改变 ,30min以不规则卷曲和α 螺旋为主 ,其含量分别为 4 0 5 %和 2 5 4 % ;孵育 2 4h后以 β 折叠为主 ,占 4 0 3% ;TA990 1、EGb76 1和配伍物分别与Aβ1-42 共同作用后 ,则α 螺旋结构增多 ,分别为 37 6 %、4 5 3%和 10 0 % ,β 折叠消失。 结论 EGb76 1配伍TA990 1及其成分均能促使老化的Aβ1-42 由 β 折叠向α 螺旋转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B761 TA9901 β-淀粉样肽 β-折叠 Α-螺旋 圆二色谱 抗氧化剂 老年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折叠速率与其氨基酸序列极性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瑞芳 李宏 《生物信息学》 2009年第4期288-291,共4页
以大肠杆菌60个蛋白酶以及几种常见病毒(SARS病毒、艾滋病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及乙型肝炎病毒)各蛋白质序列中的所有α-螺旋和β-折叠片段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各片段的折叠速率和平均极性,分别在各物种的α-螺旋和β-折叠两类二级结构片段... 以大肠杆菌60个蛋白酶以及几种常见病毒(SARS病毒、艾滋病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及乙型肝炎病毒)各蛋白质序列中的所有α-螺旋和β-折叠片段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各片段的折叠速率和平均极性,分别在各物种的α-螺旋和β-折叠两类二级结构片段中分析了二者的相关性。得到结论:不论是大肠杆菌中的蛋白酶还是病毒蛋白,其中的两类氨基酸片段的平均极性与折叠速率都是极显著相关的:对于所有的α片段,二者呈线性正相关,而对于所有的β片段,二者成线性负相关。结果证实了在蛋白质折叠中,氨基酸的极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速率 Α-螺旋 β-折叠 平均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平行β-折叠──蛋白质与DNA结合的新模式
17
作者 史永昶 《生命的化学》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0-12,共3页
反平行β-折叠──蛋白质与DNA结合的新模式史永昶(扬州大学农学院生化教研室,扬州225009)关键词蛋白质-DNA结合模式,反平行β-折叠,阻遏蛋白,HU蛋白蛋白质与DNA的相互作用涉及发生在细胞中的许多基本过程,... 反平行β-折叠──蛋白质与DNA结合的新模式史永昶(扬州大学农学院生化教研室,扬州225009)关键词蛋白质-DNA结合模式,反平行β-折叠,阻遏蛋白,HU蛋白蛋白质与DNA的相互作用涉及发生在细胞中的许多基本过程,尤其与基因表达和细胞分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DNA 结合模式 反平行β-折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装多肽的形成、组装及在疫苗开发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杜海琛 曾诚 +7 位作者 王舒宁 张旺倩 向安 李维娜 刘丽君 李萌 张英起 张存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98-106,共9页
自组装是指分子在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下自发聚集成具有明确结构的超分子的过程。自组装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从细胞到大型生物体,均可观察到自组装的现象。自组装多肽(self-assembling peptides, SAPs)是一类具有独特性质的多肽,通... 自组装是指分子在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下自发聚集成具有明确结构的超分子的过程。自组装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从细胞到大型生物体,均可观察到自组装的现象。自组装多肽(self-assembling peptides, SAPs)是一类具有独特性质的多肽,通常由数个到数十个氨基酸组成,其能够自发形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序的纳米结构。自组装过程是由非共价相互作用(例如氢键、静电相互作用、范德华力和π-π堆积等)驱动的[1]。这些相互作用促使肽链能够在适当的条件下自发地折叠并组装成稳定的二级结构构象,如α-螺旋、β-折叠或β-片层等。自组装多肽在生物体内是普遍存在的,这一现象与许多生命活动和生物功能密切相关。例如,特定的氨基酸序列可以组装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分子,这一过程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中起着关键作用[2]。自组装纳米疫苗因无需使用佐剂而成为疫苗设计开发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3]。本文综述了自组装多肽的自组装机制、影响因素、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疫苗开发中的应用概况等研究进展,旨在为疫苗开发提供新策略与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多肽 多肽疫苗 主动免疫 纳米纤维 纳米疫苗 β-折叠 Α-螺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后处理对桑蚕丝素蛋白膜结构的影响
19
作者 牛翔宇 陈静 +4 位作者 梁苏平 宁晚娥 王倩 林海涛 黄继伟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4年第1期1-5,9,共6页
乙醇被广泛地应用于丝素蛋白材料的后处理,以诱导丝素蛋白二级结构的转变,改善丝素蛋白材料的稳定性。文章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分别处理桑蚕丝素蛋白膜,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以及热失重分析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浓... 乙醇被广泛地应用于丝素蛋白材料的后处理,以诱导丝素蛋白二级结构的转变,改善丝素蛋白材料的稳定性。文章采用不同浓度的乙醇分别处理桑蚕丝素蛋白膜,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以及热失重分析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浓度乙醇对桑蚕丝素蛋白膜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乙醇有利于桑蚕丝素蛋白膜向β-折叠结构转变,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桑蚕丝素蛋白膜中β-转角结构的含量逐渐提高,乙醇处理对桑蚕丝素蛋白膜的结晶结构影响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丝素蛋白膜 乙醇后处理 α-螺旋结构 β-折叠结构 β-转角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的抗冻活性探析
20
作者 赵瑜 方文君 李龙飞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为制备可量产、成本低且高效的低温保护剂,研究一种源于家蚕茧的丝素蛋白的抗冻活性。借鉴抗冻蛋白的研究方法,先制备实验溶液,再通过质谱分析和色谱测定来分析丝素蛋白的分子量、氨基酸组成以及二级结构,通过冰晶重结晶抑制实验分析丝... 为制备可量产、成本低且高效的低温保护剂,研究一种源于家蚕茧的丝素蛋白的抗冻活性。借鉴抗冻蛋白的研究方法,先制备实验溶液,再通过质谱分析和色谱测定来分析丝素蛋白的分子量、氨基酸组成以及二级结构,通过冰晶重结晶抑制实验分析丝素蛋白溶液的抗冻活性。结合丝素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与结构等信息分析丝素蛋白作为低温保护剂的保护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丝素蛋白中的β-折叠结构有助于丝素蛋白与冰晶充分结合,丝素蛋白分子吸附于冰的生长表面,侧链上的β-折叠结构与冰晶结合,还可以通过分子间的疏水作用吸附到冰晶表面,通过覆盖和屏蔽作用抑制冰晶生长。这种抗冻活性随着丝素蛋白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抑制冰重结晶 抗冻活性 β-折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