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ydroxyapatite/β-tricalcium Phosphate Composite for Guiding Bone Tissue Growth into a Titanium Tube in 8 mm Dog Tibia Cavity Defects 被引量:2
1
作者 朱继翔 陈晓明 +1 位作者 WANG Jing CHEN Weimin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6年第2期468-473,共6页
We developed a fixation method and evaluate bone regrowth in the cavities of a Ф4 mm× 8 mm titanium(Ti)tube through porous hydroxyapatite(HAP)/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composite filling(group A),ch... We developed a fixation method and evaluate bone regrowth in the cavities of a Ф4 mm× 8 mm titanium(Ti)tube through porous hydroxyapatite(HAP)/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composite filling(group A),chitosan/calcium phosphate composite filling(group B),and HAP particle modification(group C).After 2 and 5 months of implantation in dog tibia defects,new bone formation in the three groups was studied by histology and histomorphometry.Group A displayed the most bone regenerated area in both 2 and 5 months post-operation.The chitosan/calcium phosphate composite in group B mostly degraded 2 months after implantation,leading to fibrous tissue invasion after 5 months.By contrast,less bone formation was observed in group C.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filling the cavities of metalprostheses with a porous HAP/β-TCP composite can be used for stable long-term fixation in clinicalsett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tanium implant hydroxyapatite-tricalcium phosphate chitosan/calcium phosphate cavity fix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钙磷陶瓷材料复合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体内成骨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龙厚清 李佛保 +2 位作者 王迎军 廖威明 王会信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80-184,共5页
目的 探讨和比较 3种钙磷陶瓷材料 HA、TCP、HA/ TCP复合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 2 (rh BMP- 2 )体内异位成骨效果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取 35只 3月龄 Wistar大鼠 ,将复合 rh BMP- 2的 3种钙磷陶瓷材料 (1∶ 1)植于鼠背部肌袋内 ... 目的 探讨和比较 3种钙磷陶瓷材料 HA、TCP、HA/ TCP复合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 2 (rh BMP- 2 )体内异位成骨效果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取 35只 3月龄 Wistar大鼠 ,将复合 rh BMP- 2的 3种钙磷陶瓷材料 (1∶ 1)植于鼠背部肌袋内 ,未复合 rh BMP- 2的上述 3种单纯陶瓷材料为对照组。术后 2、4和 8周取材 ,测定植入物碱性磷酸酶 (AL P)活性 ,通过 HE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进行组织学和组织计量学观察 ,比较新生骨组织的形成。 结果 术后 2、4周复合植入物 AL P活性测定从高到低依次为 HA、HA/ TCP、TCP,但在相同 rh BMP- 2剂量下 ,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 ,与相对应单纯支架材料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组织学和组织计量学检测结果显示各复合材料组均有新骨形成 ,成骨量随时间推移而增加 ,2周时以 HA/ rh BMP- 2成骨量较多 ,但 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 5 ) ;8周时新骨形成以双相陶瓷 HA/ TCP最佳 ,相关参数和图像分析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成骨量 8周较 2、4周多 ,有统计学意义 (P<0 .0 1) ;3种单纯支架材料各观察期均无骨样组织形成。 结论 双相陶瓷材料 HA/ TCP是携带 rh BMP- 2的钙磷陶瓷良好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磷陶瓷材料 复合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体内成骨 羟基磷灰石 磷酸三钙 双相钙磅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DL-乳酸/磷酸盐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的制备及降解性能 被引量:15
3
作者 全大萍 廖凯荣 +1 位作者 罗丙红 卢泽俭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4-177,共4页
采用溶液浇铸 -颗粒滤除法制备了聚 DL-乳酸 (PDL L A) ,聚 DL-乳酸 /羟基磷灰石 (PDL L A/ 2 0 wt%HA)、及聚 DL-乳酸 / β-磷酸三钙 (PDL L A/ 2 0 wt% β- TCP)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研究了支架材料在体外降解中压缩强度、分子量、质量... 采用溶液浇铸 -颗粒滤除法制备了聚 DL-乳酸 (PDL L A) ,聚 DL-乳酸 /羟基磷灰石 (PDL L A/ 2 0 wt%HA)、及聚 DL-乳酸 / β-磷酸三钙 (PDL L A/ 2 0 wt% β- TCP)复合多孔支架材料。研究了支架材料在体外降解中压缩强度、分子量、质量及水解液的 p H值变化规律。结果显示 :复合多孔支架中 HA和 β- TCP均匀分布在 PDL L A基质中 ,复合支架的孔隙率可达 84 % ,磷酸盐微粒的加入对多孔支架的孔隙率有一定的影响 ,但可提高多孔支架的压缩强度 ,并可中和 PDL L A降解所产生的酸性 ,延缓 PDL L A的降解速度。两者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DL-乳酸 磷酸盐 多孔支架材料 制备方法 降解速度 β-磷酸钙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晶种对α-磷酸钙骨水泥水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蔡舒 姚康德 关勇辉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8-112,共5页
在α -磷酸钙骨水泥体系中分别添加用沉淀法合成的结晶完整的羟基磷灰石晶种 (HAp)和由机械 -化学法制备的结晶程度较差的羟基磷灰石晶种 (HAm)。研究两种晶种对骨水泥固化时间、抗压强度和产物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晶种可以... 在α -磷酸钙骨水泥体系中分别添加用沉淀法合成的结晶完整的羟基磷灰石晶种 (HAp)和由机械 -化学法制备的结晶程度较差的羟基磷灰石晶种 (HAm)。研究两种晶种对骨水泥固化时间、抗压强度和产物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晶种可以降低产物成核所需克服的势垒、促进成核、大幅度缩短骨水泥的固化时间。未加晶种的骨水泥的固化时间为 30min ,加入质量分数 4%HAm 和质量分数 4%HAp 晶种的骨水泥 ,其固化时间分别为 11min和 15min。同时 ,添加晶种能有效抑制晶粒生长 ,有利于抗压强度的提高。添加HAm 和HAp 晶种的骨水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晶种 a-磷酸钙骨水泥 水化 影响 固化时间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牛松质骨制备β-TCP/HAP/Ca_2P_2O_7多孔陶瓷反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郭朝邦 金海波 +2 位作者 杨筠 杜明奎 毛克亚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71-1074,共4页
以牛松质骨(CBB)为原料,经过系列脱脂处理,采用低温煅烧工艺,通过调整浸泡溶液NH4H2PO4浓度及煅烧温度等工艺参数,制备出具有天然骨多孔结构的β-TCP/HAP/Ca2P2O7多相生物陶瓷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对煅烧产物的相组成进行表征,采用F... 以牛松质骨(CBB)为原料,经过系列脱脂处理,采用低温煅烧工艺,通过调整浸泡溶液NH4H2PO4浓度及煅烧温度等工艺参数,制备出具有天然骨多孔结构的β-TCP/HAP/Ca2P2O7多相生物陶瓷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对煅烧产物的相组成进行表征,采用FTIR、TG对反应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浸泡溶液NH4H2PO4浓度对制备的样品相组成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合理控制NH4H2PO4浸泡溶液浓度,可以获得不同相组成的多孔生物陶瓷材料。煅烧产物的相组成主要受到HAP分解的OH-量(x)和与NH4H2PO4反应的OH-的量(3m)影响,当x>3m时,煅烧产物含有β-TCP与HAP两相;当x=3m时,煅烧产物为纯相β-TCP;x<3m时,煅烧产物含有β-TCP、Ca2P2O7和HAP或β-TCP和Ca2P2O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松质骨 羟基磷灰石(HAP) β-磷酸三钙(β-TCP) 生物陶瓷 反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CaO-P_2O_5-SiO_2系生物陶瓷的原位合成 被引量:3
6
作者 黄永前 郑昌琼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13-815,共3页
本文采用原位合成技术制备了多孔CaO P2 O5 SiO2 系生物陶瓷。研究表明 :2 4 0°C水热合成 8h、10 2 0°C下烧结 2h ,主晶相为 β TCP ,次晶相为HA ,此外 ,尚含有SiO2 ;并有 1.3~ 1.7mm大孔 ,在大孔内表面有大量的 0 .6~ 2 .... 本文采用原位合成技术制备了多孔CaO P2 O5 SiO2 系生物陶瓷。研究表明 :2 4 0°C水热合成 8h、10 2 0°C下烧结 2h ,主晶相为 β TCP ,次晶相为HA ,此外 ,尚含有SiO2 ;并有 1.3~ 1.7mm大孔 ,在大孔内表面有大量的 0 .6~ 2 .8μ微孔 ,在大孔孔壁内部有大量的 1.0~ 3.0 μ微孔 ,从而形成大孔通过 0 .6~ 3.0 μ微孔相互贯通的三维网络状孔结构。二次水热处理工艺后 ,多孔生物陶瓷中的颗粒状 β TCP向针状缺钙型HA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O5 SIO2 生物陶瓷 主晶相 颗粒状 原位合成 微孔 HA 多孔 缺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胶-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支架对hDPSCs的成骨刺激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常思佳 杨柳 李冉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2-498,共7页
目的:探讨明胶-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支架(明胶-HA-TCP支架)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的成骨刺激作用。方法:通过溶剂浇铸/粒子沥滤法制备明胶支架及明胶-HA-TCP支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支架微观特征,立... 目的:探讨明胶-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支架(明胶-HA-TCP支架)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 dental pulp stem cells,hDPSCs)的成骨刺激作用。方法:通过溶剂浇铸/粒子沥滤法制备明胶支架及明胶-HA-TCP支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支架微观特征,立式电子万能试验机检测支架应力强度(stress intensity,SS)及弹性模量(E),制备成骨培养基,根据介质分为对照组(单纯成骨培养基)、实验1组(明胶支架提取物+成骨培养基)和实验2组(明胶-HA-TCP支架+成骨培养基),采用CCK8法评估支架对hDPSCs增殖的影响,测定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并进行ALP染色,通过茜素红染色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RT-PCR)应检测hDPSCs中成骨因子的表达。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明胶支架相比,明胶-HA-TCP支架SS显著提高,E显著降低(P<0.05);CD146和CD105在hDPSCs呈阳性表达,CD34和CD45在hDPSCs呈阴性表达;实验1组3、5和7 d细胞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实验2组1、3、5和7 d细胞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2组4、7和12 d ALP活性显著大于对照组及实验1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1组有少量红色视野,钙化沉淀量较少且分布不均匀,实验2组大部分视野呈红色,钙化沉淀量较多且分布均匀;实验1组与实验2组第4天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 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2组第7天成骨相关转录因子(osterix,OSX)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2组第4天骨涎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实验1组(P<0.05)。结论:明胶-HA-TCP支架的微观表征与天然骨结构相似,具有良好的抗压性,不易变形,对hDPSCs增殖和分化具有促进作用,并具有显著的骨诱导性,可作为骨组织工程新型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浇铸/粒子沥滤法 明胶支架 明胶-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支架 人牙髓干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β-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治疗根分叉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朋 杨峰 李亚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1期3848-3850,共3页
目的评价骨替代品β-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根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Ⅱ~Ⅲ度根分叉区病变的患牙42颗,随机分为两组:其中β-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β-TCP/HA+... 目的评价骨替代品β-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根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Ⅱ~Ⅲ度根分叉区病变的患牙42颗,随机分为两组:其中β-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β-TCP/HA+GTR组)作为观察组,常规牙周翻瓣术治疗(OFD组)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术前、术后1 a的牙周探诊深度(PPD)、根分叉水平探入深度(HPD)和龈沟出血指数(SBI)等临床指标及X线变化。结果两组术后PPD、HPD和SBI均有明显减少;β-TCP/HA+GTR组与OFD组相比较,PPD、HPD值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X线比较,两组根分叉区阴影面积均变小,β-TCP/HA+GTR组根分叉区牙槽骨平均新生骨高度(3.45±0.24)mm,OFD组为(1.03±0.1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联合GTR技术治疗Ⅱ~Ⅲ度根分叉病变与传统的牙周翻瓣术相比,能更有效减少牙周袋深度,增加临床牙周附着水平和促进牙周骨组织再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复合人工骨 引导组织再牛 根分叉病变 胶原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转化型羟基磷灰石与纯相β-磷酸三钙对成骨细胞增殖活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峰 马跃 徐欣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9年第2期72-73,共2页
目的:研究珊瑚转化型羟磷灰石(CHA)、纯相β一磷酸三钙(β-TCP)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从细胞水平评价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为组织工程人工骨材料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培养ST2细胞株并诱导生成成骨细胞,接种在CHA、β-TCP种植材... 目的:研究珊瑚转化型羟磷灰石(CHA)、纯相β一磷酸三钙(β-TCP)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从细胞水平评价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为组织工程人工骨材料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培养ST2细胞株并诱导生成成骨细胞,接种在CHA、β-TCP种植材料的表面,采用附着细胞直接计数法、MTT法检测种植后3,5,7天的细胞增殖率。结果:CHA、β-TCP均具有较好的细胞相容性,成骨细胞在CHA表面的增殖速度较β-TCP快。讨论:体外复合细胞培养可以直接观察细胞与两种可降解的生物材料(CHA、β-TCP)复合生长的情况,可以较好地评价材料细胞相容性。结论:珊瑚转化型羟基磷灰石(CHA)细胞相容性更好,更适宜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细胞培养 珊瑚转化型羟基磷灰石 纯相β一磷酸三钙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TCP对玻璃基骨水泥显微结构的影响
10
作者 周何铤 周萘 +1 位作者 逄锦涛 黄文旵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27-1630,共4页
以生物活性玻璃粉末SiO2-CaO-P2O5系统玻璃、-βTCP和磷酸铵调和液均匀混合制得多孔玻璃基骨水泥,利用XRD、FTIR和SEM对多孔骨水泥的晶相、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对其显气孔率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 以生物活性玻璃粉末SiO2-CaO-P2O5系统玻璃、-βTCP和磷酸铵调和液均匀混合制得多孔玻璃基骨水泥,利用XRD、FTIR和SEM对多孔骨水泥的晶相、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对其显气孔率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βTCP促进了HAP晶体的生成和完善,HAP晶体呈短柱状,交织分布于玻璃颗粒间隙,尺寸大约为200nm。对试样显气孔率测试结果表明,-βTCP的降解显著增加了骨水泥的显气孔率,并且随着-βTCP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基骨水泥 β-磷酸三钙(β-TCP) 羟基磷灰石(HAP) 生物相容性 显气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与β-TCP植骨效果及上颌窦提升种植修复临床效果观察
11
作者 张艳波 王雪峰 +1 位作者 韩尚志 霍峰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5期152-154,共3页
目的分析羟基磷灰石(HA)与β-磷酸三钙(β-TCP)植骨材料的成骨效果及上颌窦提升种植修复功能负载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行上颌窦提升植骨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的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均植入H... 目的分析羟基磷灰石(HA)与β-磷酸三钙(β-TCP)植骨材料的成骨效果及上颌窦提升种植修复功能负载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行上颌窦提升植骨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的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均植入HA与β-TCP骨材料,观察患者术后种植体存留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术后1、6个月种植体周围骨量。结果20例患者(23枚种植体),种植体植入6个月后影像学检查显示种植体与牙槽骨之间骨结合良好,随访复查种植体存留率100%;HA+β-TCP患者上颌窦底提升植骨术后6个月颊舍、近远中向上颌窦黏膜底高度明显低于术后1个月(P<0.05)。结论HA与β-TCP均具有良好的骨引导作用,可用于上颌窦底提升植骨中良好的骨替代材料,可维持种植体的长期稳定,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Β-磷酸三钙 成骨效果 上颌窦提升 功能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涂层支架修复骨缺损 被引量:5
12
作者 宋美玲 李征宇 +4 位作者 艾子政 李京娜 曾庆丰 韩倩倩 董谢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0期4809-4816,共8页
背景: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双相磷酸钙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骨传导能力,可以作为涂层材料联合用于超临界骨缺损修复,但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涂层的最佳质量比目前尚无明确报道。目的:在兔桡骨超临界骨缺损部位植入不同比例羟... 背景: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双相磷酸钙陶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骨传导能力,可以作为涂层材料联合用于超临界骨缺损修复,但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涂层的最佳质量比目前尚无明确报道。目的:在兔桡骨超临界骨缺损部位植入不同比例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涂层多孔生物陶瓷支架,评估其修复作用,以期获得最佳的涂层比例。方法: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羟基磷灰石多孔生物陶瓷支架,并在其表面使用不同比例的羟基磷灰石与β-磷酸三钙(二者质量比分别为3∶7,5∶5,7∶3)进行涂层处理,然后对支架的细胞毒性、孔隙率、力学强度、涂层厚度等参数进行测试。在36只新西兰大白兔右前肢建立15.0 mm兔桡骨超临界骨缺损模型,随机分4组处理,每组9只:空白组不植入任何材料,3∶7涂层组、5∶5涂层组、7∶3涂层组分别植入对应质量比例涂层的羟基磷灰石多孔生物陶瓷支架,术后4,8,12周,分别进行X射线片及Micro-CT检查、Van-Gieson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及Ⅰ型胶原蛋白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与结论:①3∶7、5∶5、7∶3涂层支架的细胞毒性均为0级,涂层厚度为(75.2±0.54)μm,孔隙率分别为(54.02±5.17)%,(53.28±5.05)%,(52.82±4.55)%,抗压强度分别为(11.15±0.72),(11.18±0.78),(10.24±0.70)MPa;②X射线与Micro-CT检查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增加,各组骨缺损有不同程度的修复,至术后12周时,3∶7涂层组骨缺损修复效果最佳,该组材料内部的骨长入体积与材料外表面的新生骨体积最多;③Van-Gieson染色与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术后12周时,3∶7涂层组骨缺损区及支架内部均有新骨形成,且新生骨组织最多、新生骨结构最为致密;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术后12周时,3∶7涂层组Ⅰ型胶原蛋白表达高于其他两组;④结果表明,3∶7涂层组对兔桡骨超临界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最佳,骨支架涂层羟基磷灰石与β-磷酸三钙的最佳质量比为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修复 骨缺损 3D生物打印支架 羟基磷灰石 Β-磷酸三钙 生物陶瓷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α-TCP和HA生物陶瓷表面形成类骨磷灰石的形貌、结构的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田一平 杨建华 +1 位作者 李晖 郭灵虹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5-140,共6页
以磷酸三钙(α-TCP)和羟基磷灰石(HA)生物陶瓷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α-TCP和HA在模拟体液(SBF)及磷酸盐缓冲液(PBS)中浸泡后表面类骨磷灰石的生长和形成,考察初始溶液的离子成分和浓... 以磷酸三钙(α-TCP)和羟基磷灰石(HA)生物陶瓷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α-TCP和HA在模拟体液(SBF)及磷酸盐缓冲液(PBS)中浸泡后表面类骨磷灰石的生长和形成,考察初始溶液的离子成分和浓度及陶瓷溶解性能对形成类骨磷灰石的形貌、结构的影响.实验表明:在SBF及PBS中浸泡后,HA仪在SBF中有少量的类骨磷灰石颗粒生成;α-TCP在SBF中表面形成类骨磷灰石颗粒,而在PBS中形成片状的磷酸八钙(OCP),XRD和SEM结果分别从结构和形态学方面确认磷酸八钙在1~3周可向颗粒状类骨磷灰石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磷酸三钙 羟基磷灰石 类骨磷灰石 磷酸八钙 非对称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表面修饰的β-TCP对BMSCs细胞增殖及分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明敏 吴小涛 +3 位作者 王运涛 董寅生 张艳 孙倩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2期10-14,共5页
目的研究三种材料,材料一:-磷酸三钙支架(-TCP);材料二:明胶/低结晶度羟基磷灰石涂层--磷酸三钙支架(gel/lc-HA--TCP);材料三:明胶/高结晶度羟基磷灰石涂层--磷酸三钙(gel/hc-HA--TCP)。三种材料的细胞毒性及兔骨髓基质细胞(BMSCs)与材... 目的研究三种材料,材料一:-磷酸三钙支架(-TCP);材料二:明胶/低结晶度羟基磷灰石涂层--磷酸三钙支架(gel/lc-HA--TCP);材料三:明胶/高结晶度羟基磷灰石涂层--磷酸三钙(gel/hc-HA--TCP)。三种材料的细胞毒性及兔骨髓基质细胞(BMSCs)与材料共培养增殖的情况。方法取兔股骨骨髓腔细胞,进行贴壁培养BMSCs。在成骨诱导液中诱导BMSCs。将诱导后的BMSCs与三种支架材料在培养板内共培养1、3、5、7、9d。采用形态学观察、MTT法及ALP检测试剂盒等方法检测材料的BMSCs细胞毒性及BMSCs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增殖和分化能力。结果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各组无显著差异。细胞毒性在0-1级。与细胞共培养,-TCP组在第7、9天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P检测,-TCP组在第7、9天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l/lc-HA--TCP在第9天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明胶/高结晶度羟基磷灰石涂层--磷酸三钙支架和明胶/低结晶度羟基磷灰石涂层--磷酸三钙支架与BMSCs生物相容性好,适合作为支架材料负载BMSCs构建组织工程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骨髓基质细胞 羟基磷灰石 -磷酸三钙 明胶 表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窦提升中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组织工程骨的成骨效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刁兆峰 李晓亮 +4 位作者 艾力麦尔旦·艾尼瓦尔 林成 周梅 潘晓玲 李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456-3462,共7页
背景:前期实验构建了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三维复合支架材料,发现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目的:评估可注射性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兔上颌窦提升的成... 背景:前期实验构建了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三维复合支架材料,发现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目的:评估可注射性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兔上颌窦提升的成骨效果。方法: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新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每只兔均制作4处上颌窦提升区域,其中3处分别植入可注射性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支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物(实验组)、可注射性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支架(对照组1)、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骨粉(对照组2),最后一处不植入任何材料,作为空白对照。术后4,8,12周,取上颌窦提升区域标本,分别进行锥形束CT扫描、苏木精-伊红染色与免疫组织学化染色观察。实验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审议批准(批准编号IACUC20170706-02)。结果与结论:①锥形束CT显示,空白对照组始终无新骨生成,其余3组术后8周时可见新骨生成,且以实验组成骨效果最明显;术后12周时,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成骨效果进一步增强,3组间差异不明显;②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实验组术后8,12周的成骨效果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实验组术后8周的成骨指标骨形态发生蛋白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均强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术后12周时,3组间两指标表达差异不明显(P>0.05);④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可注射组织工程骨可促进上颌窦提升区域的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壳聚糖/甲基纤维素支架 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 可注射性材料 骨形态发生蛋白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上颌窦提升 成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海藻酸钠复合多孔支架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红梅 陈庆华 +2 位作者 潘兴华 庞荣清 丑修建 《佛山陶瓷》 2006年第3期13-16,共4页
本文讨论了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海藻酸钠(HAP/β-TCP/AG)多孔支架的制备,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其微观结构、研究其干细胞亲和性和生物相容性。研究表明:该多孔支架具有三维连通网状结构,干细胞在支架上黏附、生长良好,具有良好的... 本文讨论了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海藻酸钠(HAP/β-TCP/AG)多孔支架的制备,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其微观结构、研究其干细胞亲和性和生物相容性。研究表明:该多孔支架具有三维连通网状结构,干细胞在支架上黏附、生长良好,具有良好的干细胞亲和性和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Β-磷酸三钙 海藻酸钠 多孔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结合β-磷酸三钙及海藻酸盐作为牙槽骨修复材料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程扬 刘敏 +1 位作者 朱忠焰 高莎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0期4804-4810,共7页
背景:牙槽骨修复材料的种类很多,可以分为天然生物材料,人工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各种类型的材料还可以通过化学生物等方法进行合成,其均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目的:比较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纳米碳化羟基磷灰石海藻酸盐及单纯羟基磷... 背景:牙槽骨修复材料的种类很多,可以分为天然生物材料,人工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各种类型的材料还可以通过化学生物等方法进行合成,其均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目的:比较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纳米碳化羟基磷灰石海藻酸盐及单纯羟基磷灰石3种牙槽骨修复材料的细胞毒性及生物相容性。方法:将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浸提液、纳米碳化羟基磷灰石海藻酸盐浸提液、羟基磷灰石浸提液分别与小鼠成骨前细胞、人成骨细胞共培养,XTT实验检测细胞线粒体活性(以单独培养的细胞为对照组),结晶紫分析实验检测细胞毒性(以DMSO培养的细胞为对照组)。取20只Wistar大鼠(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有限公司),制备上颌右侧中切牙牙槽骨缺损模型,随机分4组干预: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其余3组分别植入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纳米碳化羟基磷灰石海藻酸盐及单纯羟基磷灰石材料,植入后7,21,42d,检测血清中RANKL、骨保护素质量浓度。实验已通过西南医科大学动物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准,审批号:IACUC20170315-07。结果与结论:①3组材料浸提液中小鼠成骨前细胞的线粒体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材料浸提液中人成骨细胞的线粒体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材料浸提液中,纳米碳化羟基磷灰石海藻酸盐浸提液中两种细胞的线粒体活性最高;②3组材料浸提液对小鼠成骨前细胞与人成骨细胞的毒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组材料浸提液中,纳米碳化羟基磷灰石海藻酸盐浸提液对两种细胞的毒性最低;③纳米碳化羟基磷灰石海藻酸盐材料植入后7d的RANKL质量浓度低于21d(P<0.001),植入后42d的骨保护素质量浓度高于植入后7,21d(P<0.001);④结果表明相对于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与单纯羟基磷灰石材料,纳米碳化羟基磷灰石海藻酸盐材料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Β-磷酸三钙 海藻酸盐 组织工程 颌骨缺陷 骨再生 生物支架材料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TCP联合多功能口腔创面敷料治疗牙周骨缺损的临床效果研究
18
作者 宋晓琳 赵树玲 张乐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12期125-128,共4页
目的:运用临床和放射学研究磷酸三钙(β-TCP)联合多功能口腔创面敷料在治疗牙周组织缺损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10月笔者科室收治的120例患者,共260颗牙周组织缺损患牙,其中147颗患牙使用β-TCP联合多功能口腔创面... 目的:运用临床和放射学研究磷酸三钙(β-TCP)联合多功能口腔创面敷料在治疗牙周组织缺损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8年10月笔者科室收治的120例患者,共260颗牙周组织缺损患牙,其中147颗患牙使用β-TCP联合多功能口腔创面敷料,113颗患牙使用羟基磷灰石。植入后随访并记录3个月、6个月内的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临床贴附程度、食物嵌塞率以及6个月后的填充成功率。结果:3个月内实验组的PLI、GI、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食物嵌塞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贴附率和填充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6个月内实验组的PLI、GI、牙龈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食物嵌塞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贴附率和充填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β-TCP联合多功能口腔创面敷料比目前已应用于临床的羟基磷灰石疗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填充 牙周指数 羟基磷灰石 磷酸三钙 多功能口腔创面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钙生物材料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9
作者 韩子康 李志强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4期31-33,共3页
各种类型的骨缺损患者在临床上已十分常见,因此产生了多种多样的骨修复材料。其中,与天然骨无机成分相似的磷酸钙材料由于其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和骨再生性能而被大量研究。钙磷离子的释放调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化,促进骨再生。对磷... 各种类型的骨缺损患者在临床上已十分常见,因此产生了多种多样的骨修复材料。其中,与天然骨无机成分相似的磷酸钙材料由于其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和骨再生性能而被大量研究。钙磷离子的释放调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化,促进骨再生。对磷酸钙的表面性质和孔隙率的控制影响细胞/蛋白质的粘附和生长,并调节骨矿物质的形成。磷酸钙的不同类型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由于离子释放、溶解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的不同,可以用于不同的应用。本文综述了磷酸钙生物材料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种类、大小和形态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并总结了其作为骨材料的应用,以期为未来骨修复材料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 羟基磷灰石 骨再生 磷酸三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纳米磷酸三钙复合人工骨骨膜下引导成骨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凌翔 陈卫民 +2 位作者 王罡 陶学金 曹颖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00-702,共3页
将胶原 (Co)与纳米磷酸三钙 (N- TCP)复合制成复合人工骨并植入兔颅骨的骨膜下作为实验组 ,使用显微镜测微尺测量不同时间点新骨自骨表面长入材料内的高度 ,并和羟基磷灰石 (HA)组 (对照组 )作对照 ,观察 Co/N- TCP复合人工骨引导成骨能... 将胶原 (Co)与纳米磷酸三钙 (N- TCP)复合制成复合人工骨并植入兔颅骨的骨膜下作为实验组 ,使用显微镜测微尺测量不同时间点新骨自骨表面长入材料内的高度 ,并和羟基磷灰石 (HA)组 (对照组 )作对照 ,观察 Co/N- TCP复合人工骨引导成骨能力 ,探讨其用于萎缩性牙槽嵴重建的可行性。结果发现 :各时间点实验组新骨长入高度均优于对照组 (P<0 .0 5或 <0 .0 1)。提示 :Co/N- TCP在骨表面引导成骨能力优于 H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磷酸三钙 胶原 羟基磷灰石 成骨 人工骨 牙槽骨萎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