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60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热时间对60Cr13不锈钢刀具表面氧化和脱碳的影响
1
作者 纪显彬 潘吉祥 +2 位作者 李照国 魏海霞 钱张信 《金属热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5,共5页
研究了在1050℃下,不同加热时间(20、40 min)对60Cr13不锈钢刀具表面氧化和脱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50℃加热温度下,较长的保温时间导致60Cr13不锈钢刀具表面出现严重的内部氧化和晶界氧化,氧化层厚度达到15~17μm。此外,延长保温时间... 研究了在1050℃下,不同加热时间(20、40 min)对60Cr13不锈钢刀具表面氧化和脱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50℃加热温度下,较长的保温时间导致60Cr13不锈钢刀具表面出现严重的内部氧化和晶界氧化,氧化层厚度达到15~17μm。此外,延长保温时间,在高温环境下,氧化反应随之加剧,一方面,氧气不断向钢材内部扩散;另一方面,钢材中的碳元素则向外迁移。由于碳原子的扩散速率超过了氧化速率,加剧了表面脱碳过程,降低了表层的碳含量,从而导致60Cr13不锈钢刀具表面硬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r13不锈钢 刀具 加热时间 氧化 脱碳
原文传递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合并CDK13相关疾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
作者 卢亚亚 王亚琼 +1 位作者 彭慧芳 娄丹 《检验医学》 2025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目的探讨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基因变异合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3(CDK13)基因变异患儿的临床特征和遗传学特点。方法收集1例NF1合并CDK13相关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采用Sanger测序验证可疑变异,并... 目的探讨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基因变异合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3(CDK13)基因变异患儿的临床特征和遗传学特点。方法收集1例NF1合并CDK13相关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采用Sanger测序验证可疑变异,并进行家系分析。以“CDK13基因和NF1基因”或“CDK13 gene and NF1 gene”为检索词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2月的相关文献,总结同患NF1和CDK13相关疾病患者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征。结果患儿,男,13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牛奶咖啡斑,矮小身材,特殊面容(上眼睑外斜、宽眼距、内眦赘皮、鼻梁宽),智力障碍。患儿存在NF1基因杂合变异c.3610C>G(p.Arg1204Gly)和CDK13基因移码突变c.484dupG(p.Ala162Glyfs*108)(杂合)。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显示,患儿母亲携带NF1基因杂合变异,未携带CDK13基因移码突变;父亲均未携带。未检索到关于同患NF1和CDK13相关疾病的患者的文献。共检索到CDK13相关疾病文献11篇,文献复习结果显示,97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智力障碍或发育迟缓、特殊面容、先天性心脏缺陷,致病变异以错义突变为主。结论NF1基因变异可导致NF1。当发现有特殊面容的NF1患儿出现无法解释的现有表型或症状时,应注意2种遗传病同时存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基因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3基因 全外显子组测序 智力发育障碍 发育迟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Z-13分子筛负载MnCeO_(x)催化剂NH_(3)-SCR脱硝及抗硫中毒性能研究
3
作者 杨佳楠 史建强 +3 位作者 杨凯鑫 王兵 鲍卫仁 王建成 《现代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99,共7页
为了提高MnCe基氧化物低温SCR脱硝和抗SO_(2)中毒能力,在分子筛上负载金属氧化物制备了MnCeO_(x)/SSZ-13催化剂,探究了不同MnCeO_(x)负载量和分子筛硅铝比对催化剂脱硝活性和抗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nCeO_(x)相对于SSZ-13的投料比... 为了提高MnCe基氧化物低温SCR脱硝和抗SO_(2)中毒能力,在分子筛上负载金属氧化物制备了MnCeO_(x)/SSZ-13催化剂,探究了不同MnCeO_(x)负载量和分子筛硅铝比对催化剂脱硝活性和抗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nCeO_(x)相对于SSZ-13的投料比为20%时,催化剂具有最佳的脱硝性能,在180~400℃范围内NO转化率大于90%,在100~250℃范围内N_(2)选择性为100%。在200℃通入100μL/L SO_(2)后,NO转化率可维持在80%左右。MnCeO_(x)负载量增高有助于增强NO转化率,但是N_(2)选择性会略有下降;随着酸洗时间延长,酸溶液浓度提高,SSZ-13的硅铝比降低,催化剂的NO转化率、N_(2)选择性和抗硫中毒能力均有所下降。MnCeO_(x)提供了表面活性氧物种,可以在低温下活化NO和O_(2),提高低温SCR活性;SSZ-13分子筛提供了酸性位来吸附NH_(3),同时分子筛的限域效应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抗SO_(2)中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SSZ-13 选择性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脱除 硫中毒 MnceO_(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线同位素能谱分析仪的^(13)C-MBT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肝功能储备的无创评估
4
作者 文倩 咸亚静 +3 位作者 杨丽 柯华 杜璐璐 林栋羚 《中国医学装备》 2025年第1期76-81,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红外线同位素能谱分析仪的^(13)C-嘧噻西啶呼气试验(^(13)C-MBT)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肝功能储备的无创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就诊的120例符合诊断标准... 目的:探讨基于红外线同位素能谱分析仪的^(13)C-嘧噻西啶呼气试验(^(13)C-MBT)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肝功能储备的无创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就诊的12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NAFLD患者,根据肝脏瞬时弹性成像(FibroTouch)检测的肝脏硬度测量值(LSM)将其分为轻度纤维化组(LSM<7.0 kPa,40例)、中度纤维化组(7.0≤LSM<9.5 kPa,40例)和重度纤维化组(LSM≥9.5 kPa,40例);同时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13)C-MBT和常规肝功能检测,比较各组间的^(13)C-MBT的参数和肝功能指标的差异,并分析^(13)C-MBT的参数与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13)C-MBT的参数对肝纤维化程度的判断效能。结果:NAFLD患者的^(13)C-MBT的40 min最大代谢速率峰值(MVmax40)、40 min和120 min代谢速率累计值(CUM40和CUM120)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413、28.635、29.851,P<0.05)。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NAFLD患者的^(13)C-MBT参数逐渐降低,重度纤维化组的^(13)C-MBT的参数均低于轻度纤维化组和中度纤维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31、13.020、14.232、22.033、21.032、29.332,P<0.05)。^(13)C-MBT参数与肝功能指标呈正相关,与LSM呈负相关,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均>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375~0.875,P<0.05)。^(13)C-MBT参数对肝纤维化程度的判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MVmax40为例,当以9.5 kPa为界限值时,其灵敏度为86.3%,特异度为83.8%,准确率为85.0%,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3。结论:基于红外线同位素能谱分析仪的^(13)C-MBT是一种无创、安全、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能够反映NAFLD患者的肝功能储备和肝纤维化程度,对NAFLD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13)c-嘧噻西啶呼气试验 肝功能储备 肝纤维化 红外线同位素能谱分析仪 超声弹性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TNFRSF13C调控miR-1246对牙周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的作用
5
作者 白静 张雪 +2 位作者 任燕 李月辉 田晓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28-935,共8页
背景:LncRNA-TNFRSF13C是B细胞发育和功能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在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中高表达,但具体机制还不清楚。目的:探讨lncRNA-TNFRSF13C调控miR-1246对牙周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的作用机制。方法:人牙周膜细胞经过脂多糖处理后分为7... 背景:LncRNA-TNFRSF13C是B细胞发育和功能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在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中高表达,但具体机制还不清楚。目的:探讨lncRNA-TNFRSF13C调控miR-1246对牙周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的作用机制。方法:人牙周膜细胞经过脂多糖处理后分为7组:A组(无转染的人牙周膜细胞株)、B组(人牙周膜细胞株转染TNFRSF13C NC-siRNA)、C组(人牙周膜细胞株转染TNFRSF13C-siRNA)、D组(人牙周膜细胞株转染miR-1246 mimics)、E组(人牙周膜细胞株转染miR-1246 siRNA)、F组(人牙周膜细胞株转染TNFRSF13C-siRNA+miR-1246 mimics)及G组(人牙周膜细胞株转染TNFRSF13C-siRNA+miR-1246 siRNA)。采用qRT-PCR检测各组细胞lncRNA-TNFRSF13C、miR-1246相对表达;CCK-8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检测细胞中低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Pearson分析lncRNA-TNFRSF13C与miR-1246相关性,双荧光素酶分析靶向关系。结果与结论:①A、B两组人牙周膜细胞活性、凋亡率及蛋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B组相比,C组细胞活性升高、凋亡率及低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降低(P<0.05),与C组相比,D组细胞活性降低,凋亡率及低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均升高(P<0.05),D组相比,E组细胞活性升高(P<0.05),F组细胞活性低于E组,E、F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与F组相比,G组细胞活性升高、凋亡率及低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降低(P<0.05)。②lncRNA-TNFRSF13C与miR-1246呈现正相关(P<0.05)。③TNFRSF13C-siRNA组与TNFRSF13C-NC组在miR-1246-wt荧光活性降低(P<0.05);与miR-1246-NC组相比,miR-1246 mimics组低氧诱导因子1α-w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wt荧光活性升高(P<0.05)。④结果说明,下调lncRNA-TNFRSF13C对脂多糖处理的牙周细胞具有促进活性、降低凋亡的作用,同时也可抑制低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其机制与调控miR-1246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周膜细胞 脂多糖 炎症 miR-1246 lncRNA-TNFRSF13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免疫状态下HIV合并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CXCL13浓度的变化分析
6
作者 胡荣欣 郭朋乐 +7 位作者 何瑞英 何凯茵 李英 卢斯汉 杜健群 李水凤 陈丽娟 汤琳 《中国性科学》 2025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状态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神经梅毒(NS)患者脑脊液B淋巴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皮肤性病科和感染病中心收治的53例HIV感染合...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状态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神经梅毒(NS)患者脑脊液B淋巴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皮肤性病科和感染病中心收治的53例HIV感染合并梅毒住院患者,未合并NS患者(syph+)28例、合并NS患者25例[其中无症状NS(ANS)患者15例、有症状NS(SNS)患者10例]。依据是否合并NS和CD4^(+)T淋巴细胞数量分成:A组(HIV+/NS+,CD4^(+)T淋巴细胞>350 cells/μL,n=13)、B组(HIV+/NS+,CD4^(+)T淋巴细胞≤350 cells/μL,n=12)、C组(HIV+/syph+,CD4^(+)T淋巴细胞>350 cells/μL,n=13)和D组(HIV+/syph+,CD4^(+)T淋巴细胞≤350 cells/μL,n=15)。比较上述组间相关指标和脑脊液CXCL13浓度,并分析不同患者脑脊液中CXCL13浓度和抗凝全血中CD4^(+)T淋巴细胞数量的相关性。结果A组脑脊液CXCL13浓度显著高于C组,B组脑脊液CXCL13浓度高于D组(P<0.05);A和B组、C和D组脑脊液CXCL13的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NS+患者脑脊液中CXCL13浓度和抗凝全血中CD4^(+)T淋巴细胞数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HIV+/SNS患者脑脊液CXCL13浓度显著高于HIV+/ANS患者(P<0.05),二者免疫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NS+患者脑脊液CXCL13浓度显著升高,且这种变化不受免疫状态影响,可为临床诊断HIV合并NS尤其是ANS早期筛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神经梅毒 免疫状态 cD4^(+)T淋巴细胞 脑脊液 B淋巴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马氏体不锈钢04Cr13Ni5Mo转轮锻造仿真热力学参数的稳健设计
7
作者 孙统辉 陈慧琴 张博 《锻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为了提高超级马氏体不锈钢04Cr13Ni5Mo转轮锻造仿真温度场、载荷场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锻造仿真热力学参数的稳健设计方法。分析了建模基本参数对仿真结果偏差的影响,确定坯料-环境换热系数h_(1)、坯料-模具换热系数h_(2)为主要影响因... 为了提高超级马氏体不锈钢04Cr13Ni5Mo转轮锻造仿真温度场、载荷场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锻造仿真热力学参数的稳健设计方法。分析了建模基本参数对仿真结果偏差的影响,确定坯料-环境换热系数h_(1)、坯料-模具换热系数h_(2)为主要影响因素,并利用有限元软件Forge建立仿真模型,结合39 t转轮实测数据,对h_(1)和h_(2)进行优化反求,得到有利于提高热力学参数稳健性的建模参数组合。比对发现,h_(1)和h_(2)值优化后,仿真温度场偏差率由9.9%降低至3.6%,最大载荷偏差率由14.6%降低至4.8%。对54 t转轮的镦粗、局部(渐进)镦粗、冲孔3个工序进行仿真,并与实际生产情况对比,各工序仿真温度场偏差率在±4%以内,最大载荷偏差率在±7%以内,表明该锻造仿真热力学参数的稳健设计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造 超级马氏体不锈钢04cr13Ni5Mo 转轮 热力学参数 温度 载荷
原文传递
Ammonia-induced CuO/13X for H_(2)S removal from simulated blast furnace gas at low temperature
8
作者 Erping Cao Yuhua Zheng +6 位作者 Hao Zhang Jianshan Wang Yuran Li Tingyu Zhu Zhan-guo Zhang Guangwen Xu Yanbin Cui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SCIE EI CAS 2025年第1期139-149,共11页
Blast furnace gas(BFG)is an important by-product energy for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heating or electricity generation.However,the undesirable contaminants in BFG(especially H_(2)S)gene... Blast furnace gas(BFG)is an important by-product energy for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heating or electricity generation.However,the undesirable contaminants in BFG(especially H_(2)S)generate harmful environmental emissions.The desulfurization of BFG is urgent for integrated steel plants due to the stringent ultra-low emission standards.Compared with other desulfurization materials,zeolite-based adsorbents represent a viable option with low costs and long service life.In this study,an ammonia-induced CuO modified 13X adsorbent(NH_(3)–CuO/13X)was prepared for H_(2)S removal from simulated BFG at low temperature.The XRD,H_(2)-TPR and TEM analysis proved that smaller CuO particles were formed and the dispersion of Cu on the surface of 13X zeolite was improved via the induction of ammonia.Evaluation on H_(2)S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f the adsorbent was carried out using simulated BFG,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H_(3)–CuO/13X-3 has better breakthrough sulfur capacity,which was more than twice the sulfur capacity of CuO/13X.It is proposed that the enhanced desulfurization performance of NH_(3)–CuO/13X is attributed to an abundant pore of 13X,and combined action of 13X and CuO.This work provided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sulfur capacity of zeolite-based adsorbents via impregnation method by ammonia in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st furnace gas DESULFURIZATION Ammonia-induced cUO 13X zeoli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CR3、CXCL13、CCL20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
9
作者 石鑫 张克钊 +1 位作者 申旭龙 吴伟强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2期232-23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C-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3(CCR3)、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与腹腔镜结直肠癌(CRC)根治术(LRRC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在泸州市人民医院接受LRRCC治疗... 目的探讨血清C-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3(CCR3)、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与腹腔镜结直肠癌(CRC)根治术(LRRC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在泸州市人民医院接受LRRCC治疗的CRC患者220例,根据术后3年是否复发转移分为复发转移组和无复发转移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CCR3、CXCL13、CCL20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RRC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CR3、CXCL13、CCL20水平对LRRC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3年,220例LRRC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为28.64%(63/220)。与无复发转移组比较,复发转移组血清CCR3、CXCL13、CCL20水平升高(P<0.05)。复发转移组低分化、TNM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比例高于无复发转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CCR3≥310 pg/mL、CXCL13≥240 pg/mL、CCL20≥24 pg/mL均是LRRC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CCR3、CXCL13、CCL20联合预测LRRC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AUC为0.903(95%CI:0.856~0.939),大于血清CCR3、CXCL13、CCL20水平单独预测的AUC(Z=3.805、4.339、4.487,P<0.001)。结论血清CCR3、CXCL13、CCL20水平与LRRC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密切相关,血清CCR3、CXCL13、CCL20联合预测对LRRCC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ccR3 cXcL13 ccL20 复发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模具用4Cr13钢的连续冷却转变分析
10
作者 赵峥嵘 张雲飞 +3 位作者 赵英利 樊明强 白丽娟 刘丽君 《金属热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3,共5页
采用真空感应炉制备了塑料模具用4Cr13钢,利用DIL805A型淬火热膨胀仪测定了其相变点及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并结合组织观察及硬度测试对其连续冷却转变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Cr13钢的相变点为Ac_(1)=857℃、Ac_(3)=937℃,CCT曲... 采用真空感应炉制备了塑料模具用4Cr13钢,利用DIL805A型淬火热膨胀仪测定了其相变点及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并结合组织观察及硬度测试对其连续冷却转变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Cr13钢的相变点为Ac_(1)=857℃、Ac_(3)=937℃,CCT曲线上只存在珠光体转变区和马氏体转变区。4Cr13钢马氏体转变温度区间为67~397℃,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冷却速度为0.01~0.05℃/s时,4Cr13钢相变主要产物为珠光体,硬度较低,为172~193 HV;冷却速度为0.1~1℃/s时,组织为马氏体和未转变残留奥氏体,硬度提高为528~688 HV;当冷却速度≥1℃/s时,彻底完成马氏体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cR13 ccT曲线 相变点 组织 硬度
原文传递
宫颈癌组织中CCCH型锌指蛋白13、着丝粒蛋白H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1
作者 程思 伍雯莹 胡静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4期445-450,456,共7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CCCH型锌指蛋白13(ZC3H13)、着丝粒蛋白H(CENPH)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30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宫颈癌、癌旁组织中ZC3H13、C...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CCCH型锌指蛋白13(ZC3H13)、着丝粒蛋白H(CENPH)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30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宫颈癌、癌旁组织中ZC3H13、CENPH mRNA和蛋白表达。分析ZC3H13 mRNA表达水平与CENPH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ZC3H13、CENPH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不同ZC3H13、CENPH表达情况患者生存情况的比较。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宫颈癌患者癌旁组织(1.18±0.25、1.03±0.20)相比,癌组织ZC3H13 mRNA(3.34±0.46)、CENPH mRNA(3.03±0.51)表达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697、63.445,P<0.05)。与宫颈癌患者癌旁组织[6.62%(20/302)、5.96%(18/302)]相比,癌组织ZC3H13[70.20%(212/302)]、CENPH[66.89%(202/302)]阳性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57.993、246.403,P<0.05)。宫颈癌中ZC3H13 mRNA表达水平与CENPH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775,P<0.001)。FIGO分期ⅡA期、低分化、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癌组织ZC3H13、CENPH阳性率明显高于FIGO分期ⅠA~ⅠB期、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ZC3H13阳性患者与ZC3H13阴性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9.785,P=0.002);CENPH阳性患者与CENPH阴性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7.309,P=0.007)。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及宫颈癌组织中ZC3H13、CENPH是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宫颈癌ZC3H13、CENPH表达水平升高,且参与宫颈癌的发展,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cccH型锌指蛋白13 着丝粒蛋白H 生存曲线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RP、IL-6、IL-13、IgE对儿童复杂性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12
作者 张英 王娟 +2 位作者 陈锐 蔡武全 赵卓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5年第2期231-23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3(IL-13)、免疫球蛋白E(IgE)在儿童复杂性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在陕西省森林工业职工医院治疗的154例急性阑尾炎患儿作为研...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3(IL-13)、免疫球蛋白E(IgE)在儿童复杂性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在陕西省森林工业职工医院治疗的154例急性阑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0例、女64例,年龄(6.73±3.18)岁。根据病理分型分为单纯性急性阑尾炎组(103例)和复杂性急性阑尾炎组(51例)。对比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及外周血中CRP、IL-6、IL-13、IgE水平,并对组间有差异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筛选指标对儿童复杂性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效能。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两组患儿性别、呕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杂性急性阑尾炎患儿年龄、IgE水平均低于单纯性急性阑尾炎患儿[(5.69±2.85)岁比(7.27±2.91)岁、(76.06±52.34)μg/L比(161.64±58.10)μg/L],发病时间长于单纯性急性阑尾炎患儿[(27.04±9.61)h比(20.13±6.73)h],CRP、IL-6、IL-13水平及术前发热比例均高于单纯性急性阑尾炎患儿[(78.41±30.19)mg/L比(28.31±11.32)mg/L、(16.85±5.26)ng/L比(7.88±3.22)ng/L、(19.80±7.70)ng/L比(8.00±3.36)ng/L、74.51%(38/51)比45.63%(47/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13、8.883、5.177、14.897、13.073、13.244,χ^(2)=11.503;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P[OR=6.221(95%CI 1.950~19.852)]、IL-6[OR=18.394(95%CI 3.972~85.176)]、IL-13[OR=10.186(95%CI 4.507~23.020)]是复杂性急性阑尾炎的独立危险因素,IgE[OR=0.162(95%CI 0.062~0.424)]是其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模型诊断AUC为0.924(95%CI 0.881~0.966),最佳阈值>76.84;IgE的AUC为0.915(95%CI 0.867~0.962),最佳阈值<106.0μg/L。结论血清CRP、IL-6、IL-13、IgE单独及联合均可用于儿童复杂性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中,其中IgE单独与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于复杂性急性阑尾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儿童 Ⅰ型超敏反应特异性标志物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含量对13Cr不锈钢油管冷裂敏感性的影响
13
作者 范淑敏 陈丽 扈立 《钢管》 2025年第1期48-51,共4页
针对不同Mn含量的13Cr不锈钢管材出现的不同冷裂倾向,通过测量Mn含量对管材纵向、径向、环向试样相变温度及相变体积效应的影响,结合管材相变过程应力分析,研究了Mn含量对13Cr不锈钢油管冷裂敏感性的影响,探索了轧后开裂的原因。结果表... 针对不同Mn含量的13Cr不锈钢管材出现的不同冷裂倾向,通过测量Mn含量对管材纵向、径向、环向试样相变温度及相变体积效应的影响,结合管材相变过程应力分析,研究了Mn含量对13Cr不锈钢油管冷裂敏感性的影响,探索了轧后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Mn含量增加将使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M_(s)降低,同时相变体积效应增大,其中径向试样长度变化最为显著,这将导致管材轧后马氏体相变过程环向拉伸应变增加,最终造成管材外表面环向拉应力过大,增加管材开裂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管 13cr不锈钢 MN含量 冷裂 马氏体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13d抑制肠道病毒71型感染
14
作者 张晓晓 古天乐 +4 位作者 吴朔 徐溪 王高文 遆新宇 张艳 《生命科学研究》 2025年第1期56-61,共6页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会导致手足口病和危及生命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尚无针对EV71的抗病毒药物可用。为了利用成簇规则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C...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会导致手足口病和危及生命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尚无针对EV71的抗病毒药物可用。为了利用成簇规则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CRISPR-associated protein,CRISPR/Cas)系统抑制EV71感染,本研究选择CRISPR/Cas13d系统,构建U6启动子驱动的向导RNA(guide RNA,g RNA)、EF-1α启动子驱动的Cas13d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表达载体;将不同g RNA质粒分别转染人胚肾细胞293T(HEK293T)后感染EV71,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V71 VP1 m RNA的含量,采用Western-blot检测EV71 VP1蛋白的表达量,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GFP蛋白的含量,运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显示,在5个靶向EV71基因组不同位置的g RNA质粒中,有4个可以显著抑制EV71 VP1 m RNA和蛋白质表达,其中1个质粒具有较强的旁切活性,但是所有的质粒均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细胞毒性。实验结果初步表明,可以利用CRISPR/Cas13d系统抑制EV71感染,但是需要选择合适的g RNA,以保障抗病毒作用和避免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EV71) 成簇规则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13d(cRISPR/cas13d) 抗病毒活性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PAI-1、CXCL13、MMP-9对COPD患者并发肺间质纤维化的预测价值
15
作者 包珍 马亦平 侯婷婷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趋化因子13(CXCL1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并发肺间质纤维化(PIF)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COP... 目的探讨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趋化因子13(CXCL1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并发肺间质纤维化(PIF)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COPD并发PIF患者作为PIF组,另选取96例单纯COPD患者作为非PIF组。比较两组血清PAI-1、CXCL13、MMP-9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患者发生PIF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AI-1、CXCL13、MMP-9水平对COPD患者发生PIF的预测价值。结果PIF组COPD病程、呼吸困难患者比例、急性期患者比例、PAI-1、CXCL13、MMP-9水平显著高于非PIF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AI-1、CXCL13、MMP-9、COPD病程、呼吸困难、临床分期是COPD患者发生PIF的影响因素(P<0.05)。PAI-1、CXCL13、MMP-9联合预测COPD患者发生PIF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4,灵敏度为93.75%,特异度为77.08%,优于PAI-1、CXCL13、MMP-9各自单独预测(P<0.001)。结论COPD并发PIF患者血清PAI-1、CXCL13、MMP-9水平显著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对COPD患者PIF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趋化因子13 基质金属蛋白酶-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CHI3L1、MMP-13表达水平及其病情评估、预后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方平 刘义强 +1 位作者 李娜 付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101-1105,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3L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表达水平及病情评估、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8月在江油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08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病例组,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将208例慢性肾...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3L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表达水平及病情评估、预后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8月在江油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08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病例组,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将208例慢性肾脏病患者分为Ⅰ期组21例、Ⅱ期组42例、Ⅲ期组86例、Ⅳ期组38例、Ⅴ期组21例。另选取同期152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208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92)及预后不良组(n=116)。收集受试人员一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CHI3L1、MMP-13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CHI3L1、MMP-13表达水平的相关性,以及二者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相关性,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对照组、病例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血清中CHI3L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但MMP-1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分期增加,患者血清CHI3L1表达水平随之增加,MMP-13表达水平随之降低(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CHI3L1表达水平较预后良好组显著增加,MMP-1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Pearson法分析显示,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CHI3L1、MMP-13表达水平呈负相关,CHI3L1表达水平与GFR呈负相关,MMP-13表达水平与GFR呈正相关(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HI3L1、MMP-13、GFR为慢性肾脏病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CHI3L1表达水平升高,MMP-13表达水平降低,二者均可用于病情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几丁质酶3样蛋白1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钢13Cr油套管一贯制技术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鹏 张春霞 +3 位作者 王超峰 刘麒麟 刘绍锋 周长忠 《钢管》 CAS 2024年第4期38-42,共5页
目前宝钢已建成13Cr油套管从炼钢到螺纹加工的全流程生产体制。介绍了宝钢13Cr炼钢连铸技术、轧制技术、热处理技术、探伤技术、螺纹加工技术等方面取得的进步,从钢水到螺纹的一贯制技术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有力地支撑了我国高温高压... 目前宝钢已建成13Cr油套管从炼钢到螺纹加工的全流程生产体制。介绍了宝钢13Cr炼钢连铸技术、轧制技术、热处理技术、探伤技术、螺纹加工技术等方面取得的进步,从钢水到螺纹的一贯制技术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有力地支撑了我国高温高压油气井、深水油气井及储气库井的顺利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套管 13cr 全流程生产 一贯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与Bcl-2、CXCL13、PAX8表达情况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洋 刘伟 +2 位作者 韩晓东 马娜 秦蕊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0期1431-1435,共5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配对盒基因8抗体(PAX8)表达情况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6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其癌组织与癌旁组...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病理特征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配对盒基因8抗体(PAX8)表达情况的关系。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6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其癌组织与癌旁组织Bcl-2、CXCL13、PAX8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3项指标与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Bcl-2、CXCL13、PAX8阳性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雌激素受体(ER)阴性、肿瘤最大径≥3 cm、孕激素受体(PR)阴性患者比较,ER阳性、肿瘤最大径<3 cm、PR阳性患者中Bcl-2高表达占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淋巴结转移、Ⅰ~Ⅱ期患者比较,淋巴结转移、Ⅲ~Ⅳ期患者中CXCL13高表达占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Ⅰ~Ⅱ期、高/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患者比较,Ⅲ~Ⅳ期、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PAX8高表达占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R表达情况与Bcl-2表达情况呈正相关(P<0.05),肿瘤最大径与Bcl-2表达情况呈负相关(P<0.05);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与CXCL13、PAX8表达情况呈正相关(P<0.05);分化程度与PAX8表达情况呈负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Bcl-2、CXCL13、PAX8表达情况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明显影响,有望成为评估乳腺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 趋化因子配体13 配对盒基因8抗体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3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关系研究
19
作者 孙国锋 索晓慧 +5 位作者 刘洪峰 贺冠强 陈莉 常伟 李俊东 毛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1期3105-3110,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3(CXCL13)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285例DLBCL患者(DLBCL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160例(对照组)作为研... 目的探讨血清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3(CXCL13)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285例DLBCL患者(DLBCL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160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DLBCL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R-CHOP)相关化疗方案,根据化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DLBCL组与对照组、有效组与无效组血清TARC、CXCL13水平;随访统计DLBCL患者3年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DLBCL患者预后及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回归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预测评估效能。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水平血清TARC、CXCL13与DLBCL患者3年OS及PFS的关系。结果DLBCL组治疗前血清TARC、CXCL1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DLBCL患者化疗有效率为85.26%,无效组治疗前血清TARC、CXCL13水平高于有效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Ann Arbor分期Ⅲ/Ⅳ期、TARC高表达及CXCL13高表达均是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TARC高表达及CXCL13高表达均是DLBCL患者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上述影响因素构建回归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预测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4,预测疾病进展的AUC为0.911。TARC低表达患者的3年OS、PFS优于高表达患者(P<0.05),CXCL13低表达患者的3年OS、PFS优于高表达患者(P<0.05)。结论DLBCL患者血清TARC、CXCL13水平异常升高,血清TARC、CXCL13低表达的DLBCL患者具有更好的化疗效果及预后。包括血清TARC、CXCL13在内的多因子预测模型对DLBCL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评估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 cXc亚家族趋化因子13 化疗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13Cr不锈钢在油田模拟液中的应力腐蚀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小刚 贺雪红 +3 位作者 乔生龙 刘世东 闫树东 安泽鹏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2-48,共7页
为延长超深井超级13Cr不锈钢油管的生命周期,降低生产过程中复杂钻完井工作液及地层产出流体导致的应力腐蚀,开展了应力腐蚀产生机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基于聚合成膜缓蚀机理研发了缓蚀剂;在模拟工况和标准工况下,评价了超级13Cr不... 为延长超深井超级13Cr不锈钢油管的生命周期,降低生产过程中复杂钻完井工作液及地层产出流体导致的应力腐蚀,开展了应力腐蚀产生机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基于聚合成膜缓蚀机理研发了缓蚀剂;在模拟工况和标准工况下,评价了超级13Cr不锈钢在酸液及加/未加缓蚀剂的返排液中的应力腐蚀情况。结果表明,加入缓蚀剂的酸液达到缓蚀要求;在返排液中,超级13Cr不锈钢的宏观腐蚀速率较大;在酸液及返排液中,超级13Cr不锈钢发生应力腐蚀,且在返排液中应力腐蚀较严重;在实验温度为140℃、压力为10 MPa的条件下,超级13Cr不锈钢在返排液中7 d后的应力腐蚀裂纹宽度为3~5μm,而加入体积分数为1%的缓蚀剂后测试72 h,超级13Cr不锈钢试片未产生应力腐蚀,说明该缓蚀剂可抑制超级13Cr不锈钢在高温环境中的应力腐蚀开裂。研究结果对超深井钻完井安全施工及安全生产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13cr不锈钢 酸液 含酸盐水 应力腐蚀 缓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