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PT-4语言模型分析“互联网+护理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
1
作者 郭小妹 邹文娟 +2 位作者 王芹 詹玲 董丽娟 《循证护理》 2025年第4期767-770,共4页
目的:基于GPT-4语言模型分析我国当前“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基于GPT-4语言模型拟定“互联网+护理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问卷,于2023年7月—9月选取护理专业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18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 目的:基于GPT-4语言模型分析我国当前“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基于GPT-4语言模型拟定“互联网+护理服务”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问卷,于2023年7月—9月选取护理专业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18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进而分析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回收有效率分别为78%和100%;第2轮专家函询的专家权威系数为0.883,表明专家意见协调性较好。最终得出目前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服务项目包括慢性病护理、康复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安宁疗护5个方面,具有便捷、可定制、信息化、资源共享的优点,但也面临护患安全、供需不平衡、服务事故分责、经济需求差异等方面的困难,且存在技术、专业、角色、支持4个方面的阻碍因素。未来应从国家政策支持、增加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加强行业竞争等方面进行改进。结论:目前,虽然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仍面临一些问题,但已初见成效,未来应继续进行更深入且广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互联网+护理服务” 德尔菲法 GPT-4语言模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在居家失能老人中的应用
2
作者 杨小芳 姜燕 杨艳琴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在居家失能老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6月雅安市汉碑社区、石马社区、土桥社区、桐梓林社区的失能老人2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对照... 目的探讨“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在居家失能老人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6月雅安市汉碑社区、石马社区、土桥社区、桐梓林社区的失能老人2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例。对照组基于互联网制订个性化线上干预方案,包括用药指导、膳食指导、健康监测等。观察组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运行模式,即互联网线上预约、护理人员上门进行护理干预,并根据前期档案,针对性完成延续性护理服务内容,包括身体监测、营养状态筛查、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的护理满意率、依从性调和知识、态度以及行为调查量表(KAP)。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8.04%,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1.37%,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依从性得分方面,观察组的服药得分和康复训练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饮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KAP方面,观察组在知识、态度、行为3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护理服务运行模式,可以在提高居家失能老人的护理满意率和依从性的同时,通过针对性健康教育影响患者的知识、信念和行为,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 失能老人 居家 线上线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AS联合“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在1例双侧全膝关节同期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廖秋姣 唐爱合 +2 位作者 莫伟 韦云师 刘芳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总结1例双侧全膝关节同期置换术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实施围术期评估,采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联合“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全程给予患者围术期个性化护理等措施。结果患者经过11 d住院治疗及精心护理,住院期间未出现并发症,术后... 目的总结1例双侧全膝关节同期置换术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实施围术期评估,采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联合“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全程给予患者围术期个性化护理等措施。结果患者经过11 d住院治疗及精心护理,住院期间未出现并发症,术后6 d治愈出院。结论ERAS联合“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在1例双侧全膝关节同期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恢复良好,随访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互联网+延续性护理”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延伸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居家清洁间歇导尿患者膀胱管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4
作者 周丽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3期149-153,共5页
目的 分析“互联网+延伸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居家清洁间歇导尿患者膀胱管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完成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出院的52例居家清洁间歇导尿患者,采用抽签法分组,... 目的 分析“互联网+延伸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居家清洁间歇导尿患者膀胱管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完成宫颈癌根治术后并出院的52例居家清洁间歇导尿患者,采用抽签法分组,其中对照组(26例)实施传统随访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26例)实施“互联网+延伸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出院后1个月的膀胱管理效果、生存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首次排尿残余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残留尿量低于100 ml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互联网+延伸护理”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升宫颈癌根治术后居家清洁间歇导尿患者膀胱管理效果,改善其生存质量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根治术 清洁间歇导尿 “互联网+延伸护理” 首次排尿残余量 并发症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Vivo分析改进上海市“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对策建议 被引量:6
5
作者 赵缨 赵琦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三级、二级和一级医院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和制约因素,为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对策建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2所三级综合医院、2所三级专科医院、2所二级综合医院以及3所一级医院(... 目的:分析上海市三级、二级和一级医院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重要性和制约因素,为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提供对策建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2所三级综合医院、2所三级专科医院、2所二级综合医院以及3所一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36名临床护理人员或管理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三级编码法,借助NVivo 12 Plus软件的项目图、矩阵编码分析等功能对访谈资料进行内容分析。结果:共构建重要性、制约因素和对策建议3个一级节点、13个二级节点和11个三级节点。按照参考点数量分析,重要性依次体现在服务对象福祉、护士价值和医院发展上;制约因素依次排序主要是安全问题、人力问题、政策问题和平台问题。对策建议依次排序主要是服务定价、服务项目、服务安全、服务标准、服务平台和服务对象。通过框架矩阵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级别医院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存在的制约因素和对策建议侧重点不同。结论:不同级别医院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制约因素不同,建议加大政策支持、明确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合理服务定价、持续改进“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加快信息平台建设,多措并举,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共建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 制约 对策 优质护理 延续护理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联动模式提高社区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能力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施巧玲 贺丽君 +4 位作者 黄道花 张玉梅 王洪娟 万红燕 黄雪梅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6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联动模式提高社区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能力的效果。方法成立医院-社区联动管理小组,对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家养老护理院的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能力进行横断面调研,基于调研结果建立“专科护理工作站”,开...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联动模式提高社区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能力的效果。方法成立医院-社区联动管理小组,对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家养老护理院的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能力进行横断面调研,基于调研结果建立“专科护理工作站”,开展“请进来、走下去、同服务”的联动管理方案,比较实施医院-社区联动管理前后护士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核心能力、操作考核、“互联网+护理”服务数量、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士居家护理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4个维度的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而管理能力和专业发展潜力2个维度的评分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士技能操作成绩较实施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社区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数量明显增长;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实施医院-社区联动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社区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能力,社区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单数大幅增长,满足了区域内患有慢性病且行动不便的社区居民的家庭照料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区联动管理 养老护理 社区护士 “互联网+护理”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居家护理”在志愿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何青松 李庆玲 +2 位作者 谢绮 肖璐 孙美花 《中国当代医药》 2024年第1期159-162,共4页
目的探讨"互联网+居家护理"在志愿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党群服务365平台"82例需要服务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 目的探讨"互联网+居家护理"在志愿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党群服务365平台"82例需要服务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医疗服务,观察组实施"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两组均持续护理12个月。比较两组的医院看病次数、医疗花费情况、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照护者照护技能水平以及生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院看病次数、医疗花费情况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低于对照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照护技能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满意度调查表(LSR)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互联网平台,护理志愿者对服务人群进行居家护理,能够改善服务人群的精神状态,促使其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还能提高照护者的护理技能,一定程度上减少看病次数和医疗花费,从而提升服务人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护理服务 “互联网+居家护理” 医院看病次数 医疗花费 日常生活能力 精神状态 生活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CLPV模型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分析
8
作者 郭剑平 宋任翔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29-1233,共5页
目的: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并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WOT-CLPV模型,深入分析服务发展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以及所产生的杠杆效应、抑制因素、脆弱性和潜在问题。结果:医护人才资源及其有效激励... 目的: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并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SWOT-CLPV模型,深入分析服务发展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以及所产生的杠杆效应、抑制因素、脆弱性和潜在问题。结果:医护人才资源及其有效激励不足、服务风险管理机制缺乏,资金投入不足与社会参与度低、用户健康信息壁垒等原因阻碍了“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发展。结论:应完善多元化筹资方式、构建多元化护理人才培养渠道、服务标准化与流程规范化、服务管理与信息整合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OT-CLPV模型 “互联网+护理服务” 居家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市裕华区老年人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需求现状和影响因素
9
作者 孙克娟 赵玉婷 +3 位作者 张新杰 柯贵印 张雯杰 吴苏宁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8期734-740,共7页
目的响应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本市“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开展的号召,使“互联网+护理服务”能更大程度惠及裕华区老年人群。方法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设计石家庄市裕华区老年人对“互联网+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问卷。运用SPSS... 目的响应石家庄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对本市“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开展的号召,使“互联网+护理服务”能更大程度惠及裕华区老年人群。方法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设计石家庄市裕华区老年人对“互联网+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问卷。运用SPSS 2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探究石家庄市裕华区老年人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需求现状和影响因素。结果地区、是否了解“护士上门服务”、文化程度、月医疗费用和居住状况均是裕华区老人使用“互联网+护理服务”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而年龄对需求无影响(P>0.05)。结论裕华区老年人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知晓比例偏低,但存在较高的真实需求且需求多样。建议建立市场化的宣传推广机制,同时要对上门护士进行全面、严格的“互联网+”专项资质认证及能力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 影响因素 需求现状 裕华区老年人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移动护理模式在癌痛患者全程关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唐富平 陈太星 +2 位作者 杨秋萍 郑彩芳 林海珍 《右江医学》 2024年第8期719-725,共7页
目的探讨“互联网+”的移动护理模式对癌痛患者的相关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肿瘤一病区收治的癌痛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对照组(42例)和干预组(42例),对照组予以3个月常... 目的探讨“互联网+”的移动护理模式对癌痛患者的相关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肿瘤一病区收治的癌痛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对照组(42例)和干预组(42例),对照组予以3个月常规宣教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给予全程关怀护理模式干预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爆发痛发生率、癌痛治疗认知度、自我效能感等指标,评估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服药依从性评分、癌痛治疗认知度、自我效能感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爆发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的移动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癌痛治疗认知度、服药依从性和自我效能感,使患者疼痛得到缓解,降低了爆发痛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该模式简单便于操作,经济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移动护理模式 癌痛 全程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护理”模式在老年患者种植牙围手术期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11
作者 季琦 袁苗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4年第5期416-419,共4页
目的研究“互联网+护理”模式在老年患者种植牙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以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接受口腔种植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分别进行... 目的研究“互联网+护理”模式在老年患者种植牙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以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接受口腔种植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互联网+护理”模式护理。两组患者均进行半年的观察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疼痛天数、红色美学指数(PE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疼痛天数、PES评分、SAS评分分别为(2.06±0.55)分、(3.11±1.32)d、(16.56±0.87)分、(31.07±6.45)分,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83±1.24)分、(4.12±2.21)d、(12.75±1.03)分、(39.27±9.7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互联网+护理”可以提高老年患者在围手术期和术后的心理承受度,减少患者焦虑,减轻患者疼痛,增加美观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模式 老年患者 种植牙手术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护理服务”在SuperPATH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巧娜 黄秋环 +3 位作者 陆柳雪 刘佳 周兰岛 黄可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索“互联网+护理服务”在SuperPATH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中心首次行SuperPATH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 目的探索“互联网+护理服务”在SuperPATH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中心首次行SuperPATH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采用“互联网+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愈合情况、髋关节功能评分、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延续性护理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分级优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发现:两组Harris评分组间、时间点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术后各时间点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术后7 d、14 d、1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护理服务”在SuperPATH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中能提高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增强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同时患者对延续性护理满意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 SuperPATH微创手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延续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淋巴水肿的缓解效果
13
作者 黄小莉 申文荣 陈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01-0004,共4页
分析“互联网+”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淋巴水肿的缓解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淋巴水肿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观察组行“互联网+”康复护理。对比护... 分析“互联网+”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淋巴水肿的缓解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5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淋巴水肿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观察组行“互联网+”康复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评比指标更优。结论 “互联网+”康复护理能够提供全面化、持续性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增强治疗自信心,缓解不适,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康复护理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淋巴水肿 缓解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互联网+护理服务”实践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杜静 伦晓钦 +1 位作者 赵琳 李慧芬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7-512,共6页
目的:分析山东省“互联网+护理服务”实践现状,为推动护理服务的创新发展,提升“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山东省2023年“互联网+护理服务”医疗机构分布、服务项目、质量管理、护理服务成本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23... 目的:分析山东省“互联网+护理服务”实践现状,为推动护理服务的创新发展,提升“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山东省2023年“互联网+护理服务”医疗机构分布、服务项目、质量管理、护理服务成本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23年,山东省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医疗机构共535家,服务项目已开展8类55项,累计服务67292人,患者接受“互联网+护理服务”与前往医院就医相比更加便捷,服务平均耗时均小于1 h。结论:山东省通过加强“互联网+护理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制度流程,强化技能培训,重视流程监管,不断提升“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了专业、同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服务模式,使更多需求者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 质量管理 实践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护理服务”在恶性肿瘤患者延续照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春兴 黄秋环 +3 位作者 黎青云 彭皓 陈志英 苏海飞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2期39-42,共4页
恶性肿瘤是危害全球公民的健康问题,患者是否得到有效的延续照护是居家康复的关键。恶性肿瘤患者因症状困扰及生理功能减退等原因,迫切需要做好延续照护,以更好地进行疾病管理,促进疾病康复。因此,本文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概念、恶性... 恶性肿瘤是危害全球公民的健康问题,患者是否得到有效的延续照护是居家康复的关键。恶性肿瘤患者因症状困扰及生理功能减退等原因,迫切需要做好延续照护,以更好地进行疾病管理,促进疾病康复。因此,本文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概念、恶性肿瘤患者延续照护需求、恶性肿瘤患者“互联网+护理服务”实施内容和方法进行综述,分析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对策,为完善科学的“互联网+护理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 恶性肿瘤 延续照护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老龄化国家背景下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晓晓 于平平 王萍 《医学与法学》 2024年第2期86-90,共5页
医疗信息化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新型模式,现阶段在我国存在推广受限、规范性欠佳、服务质量不均衡、配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需从明晰具体服务事项、创新服务模式、创建适当的老年人监护制度、实行分级保险、健全老... 医疗信息化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新型模式,现阶段在我国存在推广受限、规范性欠佳、服务质量不均衡、配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需从明晰具体服务事项、创新服务模式、创建适当的老年人监护制度、实行分级保险、健全老年人医保支付体系等方面予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互联网+护理” 意定监护 养老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专科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17
作者 王妮 聂玉琴 +1 位作者 许菊芳 杨培娥 《全科护理》 2024年第6期1169-1172,共4页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三级医院专科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构建乌鲁木齐市“互联网+护理服务”供给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月—4月乌鲁木齐市8所三级医院683名专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三级医院专科护士“互联网+护理服务”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构建乌鲁木齐市“互联网+护理服务”供给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1月—4月乌鲁木齐市8所三级医院683名专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51.10%的专科护士对“互联网+护理服务”具有一定了解,但认知程度较低。学历、工作年限为影响认知程度的主要因素(P<0.05)。66.20%的专科护士愿意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基础护理、基础管道置管维护、健康指导是专科护士最愿意提供的3项服务项目。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历及是否了解“互联网+护理服务”为影响专科护士参与“互联网+护理服务”意愿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专科护士对政策认知程度有待提升,亟待构建完善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培训体系、相关制度、风险监督平台等,以促使“互联网+护理服务”成功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士 “互联网+护理服务” 认知 参与意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肝硬化患者延续护理模式的构建及验证
18
作者 何秋雪 韦素雨 +5 位作者 黄丽芝 王巧娜 黄莉 李爽旗 韦惠云 陆柳雪 《右江医学》 2024年第8期712-718,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肝硬化患者延续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两个院区收治的肝硬化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试验组43例。对照组采用肝硬化常规延续护...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肝硬化患者延续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两个院区收治的肝硬化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试验组43例。对照组采用肝硬化常规延续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肝硬化延续护理模式。于出院当天、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时,采用肝硬化疾病相关知识问卷、遵医行为量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分别评价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遵医行为、生存质量;观察出院6个月内两组患者的再住院率。结果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遵医行为、生存质量得分均有随时间变化而上升的趋势,出院3个月、6个月时两组的疾病认知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而遵医行为、生存质量得分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内,试验组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肝硬化患者延续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生存质量,降低再住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 肝硬化 疾病认知 遵医行为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的初步构建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刚琴 郑捷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1期62-65,共4页
目的初步形成“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指标。方法2023年1—6月采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Delphi)通过2轮14名专家咨询,建立了“互联网+”护理服务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结果结合专家意见,“互联网+”护理服务能力的最终评... 目的初步形成“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指标。方法2023年1—6月采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Delphi)通过2轮14名专家咨询,建立了“互联网+”护理服务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结果结合专家意见,“互联网+”护理服务能力的最终评价指标由9个一级指标,包括准入条件、直接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提供咨询和指导培训的能力、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语言沟通与表达能力、领导与管理能力、科学研究能力、伦理决策能力、定期随访能力构成;在核心能力内容方面,将直接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提供咨询和指导培训的能力、语言沟通与表达能力、伦理决策能力为主要关注的方面,同时也作为培养内容主题中重要的模块。结论通过德尔菲函询,专家对“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的意见集中,研究结果真实可靠,可作为“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能力培训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 护士 核心能力 构建 评价指标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风险感知的潜在类别分析
20
作者 石宇平 许佳佳 +1 位作者 张耀 李珊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5期1569-1576,共8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风险感知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3年1-5月,采用方便抽样选取太原市22所医院(8所三级医院、3所二级医院、10所一级医院和1所网约服务平台)中参与过老年人“互联网+护理服务”的... 目的 探讨老年人“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风险感知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3年1-5月,采用方便抽样选取太原市22所医院(8所三级医院、3所二级医院、10所一级医院和1所网约服务平台)中参与过老年人“互联网+护理服务”的492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人“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风险因素及风险结局评估量表进行调查。对护士风险感知结局进行潜在类别分类,并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和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护士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结果 护士风险感知潜在类别为4类,分为:高生理-低执业经济风险感知组(20.3%)、低生理-高执业经济风险感知组(41.0%)、高风险感知组(14.3%)、低风险感知组(24.4%)。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部环境风险评估、护士服务相关经验评估、护士临床核心能力评估、医疗机构等级(三级医院)、出行时段(20:00-24:00)是护士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人“互联网+护理服务”护士风险结局感知存在显著的类别特征。护理管理者应根据不同潜在类别的风险结局及其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以降低护理人员服务风险和风险感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服务” 护士 风险感知 潜在类别分析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