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4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古遗音今又闻——古琴艺术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座谈会综述
1
作者 李一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6-147,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古琴艺术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座谈会 综述 文化价值 民族文化 民间文化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宣布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86-86,共1页
新华社巴黎2005年11月25日消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5年11月25日在巴黎公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榜上有名.
关键词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木卡姆 维吾尔 中国 艺术 新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蒙古族 新华社 巴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蒙古族长调民歌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3
作者 乔玉光 《内蒙古艺术》 200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关键词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蒙古族 民歌 长调 艺术研究所 内蒙古 文化厅 区政府 总干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第三次登上“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4
《职业技术》 2006年第2期60-60,共1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榜上有名。
关键词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中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名录 蒙古族 木卡姆 维吾尔 申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5.18,两个一百年——纪念昆曲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二十周年
5
作者 田青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年第5期47-49,共3页
2021年是昆曲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二十周年,同时,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苏州昆剧传习所建立一百周年。在这个特殊节点上,系统梳理昆曲传承发展的经验历程,能够更加充分地体会到在时代转型的进程中,昆曲是如何通... 2021年是昆曲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二十周年,同时,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苏州昆剧传习所建立一百周年。在这个特殊节点上,系统梳理昆曲传承发展的经验历程,能够更加充分地体会到在时代转型的进程中,昆曲是如何通过恪守优秀文化传统而实现与时俱进的艺术传承的,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七十多年时间里,党和国家为昆曲复兴做出了重大而突出的举措,这是昆曲艺术在新世纪能够引起中国戏曲,乃至中国非遗保护新局面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曲 人类口头和物质遗产代表作 百年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愿维吾尔木卡姆永吐芬芳——写在“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成功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际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吉 《人民音乐(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1-33,共3页
2005年11月25日,“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三批“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作为多年来在新疆从事维吾尔木卡姆挖掘、整理、保护、研究事业的一名汉族学者,作为这次申遗过程中的一名工作组成员,我... 2005年11月25日,“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三批“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作为多年来在新疆从事维吾尔木卡姆挖掘、整理、保护、研究事业的一名汉族学者,作为这次申遗过程中的一名工作组成员,我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木卡姆 维吾尔 新疆 艺术 中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申报 成功
原文传递
我校联合湖北省博物馆举办古琴艺术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二十周年系列活动
7
作者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2023年是古琴艺术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二十周年。12月29日上午9时,由湖北省博物馆、武汉音乐学院主办的“琴书相会——文人琴家丁承运”活动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幕。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 2023年是古琴艺术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二十周年。12月29日上午9时,由湖北省博物馆、武汉音乐学院主办的“琴书相会——文人琴家丁承运”活动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幕。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余萍,时任武汉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高雁教授,湖北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张晓云和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的嘉宾以及观众逾千人共同见证了展览开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博物馆 武汉音乐学院 副校长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央音乐学院 古琴艺术 展览开幕 人类物质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圣遗音”今又闻——古琴艺术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座谈会侧记
8
《美术观察》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4-5,共2页
2003年11月7日,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传来喜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申报的中国古琴艺术人选第二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是继中国昆曲艺术入选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后的又一盛事.消息传来,... 2003年11月7日,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传来喜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申报的中国古琴艺术人选第二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是继中国昆曲艺术入选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后的又一盛事.消息传来,国人为之振奋,艺术界为之沸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琴艺术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座谈会 文化遗产 人文精神 文化价值
原文传递
中国古琴艺术漫议——贺古琴艺术获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
9
作者 志兵 《剧影月报》 2004年第1期14-15,共2页
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第二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既是对古琴艺术本身的肯定,也是对中国文化独特理想和价值的肯定。从最早的文献记载来看,中国古琴有超过三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 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第二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既是对古琴艺术本身的肯定,也是对中国文化独特理想和价值的肯定。从最早的文献记载来看,中国古琴有超过三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也是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的乐器,被誉为哲学性的艺术或艺术性的哲学,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琴艺术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演奏技巧 形制 曲目 记谱方式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古遗音”今又闻——古琴艺术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座谈会侧记
10
作者 李一 《艺术评论》 2004年第1期65-67,共3页
2003年11月7日,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传来喜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申报的中国古琴艺术入选第二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是继中国昆曲艺术入选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后的又一大盛事。消息传来,国人为之... 2003年11月7日,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传来喜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申报的中国古琴艺术入选第二批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是继中国昆曲艺术入选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之后的又一大盛事。消息传来,国人为之振奋,艺术界为之沸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琴艺术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座谈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申报工作 演奏技巧 文化遗产 文化价值
原文传递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
11
作者 谭必勇 《档案与社会》 2012年第3期36-43,共8页
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公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榜上有名。“蒙古族长调民歌”是我国首次与外国就同一项非物质遗产联合申报并得到通过的项目。
关键词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长调民歌 蒙古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申报 同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虞定海 牛爱军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9-61,69,共4页
太极拳已广泛进入国内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较有希望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项目。认为,太极拳应作为一个包含各式流派的整体"申遗"项目,并抓住联合国"申遗"制度... 太极拳已广泛进入国内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较有希望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项目。认为,太极拳应作为一个包含各式流派的整体"申遗"项目,并抓住联合国"申遗"制度改革的有利时机,建立长效机制,完善准备材料,健全申报机构,为成功申报奠定良好基础;并提出"申遗"的具体步骤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人类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申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武术申请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英 李英奎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2-96,123,共6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以及传统武术列入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体情况进行研究。认为:传统武术"申遗",需要打"持久战";要以太极拳整体而不是各个流派作为申报范围;设立专项资金;建立...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以及传统武术列入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总体情况进行研究。认为:传统武术"申遗",需要打"持久战";要以太极拳整体而不是各个流派作为申报范围;设立专项资金;建立完善的申报机构体系;制定详细的工作目标与计划;对中报材料的重点问题作全面深入和反复的讨论。"申遗"成功后必须在"申遗"承诺的保护措施基础上采取全面、广泛、有效的保护、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传统武术 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作名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传承:关于开设《中国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课程的建议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孙凡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5-209,共5页
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人类社会处在现代化和科技化高度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同时并存的时代趋势下,尊重历史文化和不同民族、地域文化意识的全面觉醒。“教育传承”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政府为了更好地保护... 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人类社会处在现代化和科技化高度发展、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同时并存的时代趋势下,尊重历史文化和不同民族、地域文化意识的全面觉醒。“教育传承”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政府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人类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倡导的一种途径。本文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政府对学校“教育传承”的要求和武汉音乐学院艺术管理专业培养人才的需要,而提出了开设《中国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课程的建议,并对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当前传统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以传授汉族音乐为中心内容,以辞书、教材上的“标准知识”为蓝本的种种弊端,提出了建立平等、多元,以“地方性知识”为主的教育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传承 中国口头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课程内容 教育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被引量:1
15
《文化艺术研究》 2021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中国海南省黎族妇女创造的一种纺织技艺,它集纺、染、织、绣于一体,用棉线、麻线和其他纤维等材料做衣服和其他日常用品。黎族妇女从小就从母亲那里学习扎染经纱布、双面绣、单面提花织等纺织技艺。母亲们通过口...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中国海南省黎族妇女创造的一种纺织技艺,它集纺、染、织、绣于一体,用棉线、麻线和其他纤维等材料做衣服和其他日常用品。黎族妇女从小就从母亲那里学习扎染经纱布、双面绣、单面提花织等纺织技艺。母亲们通过口传心授,传授技能。黎族妇女仅凭自己的丰富想象力和对传统样式的了解来设计纺织图案。在没有书面语言的情况下,这些图案便成为黎族历史、文化传奇、宗教仪式、禁忌、信仰、传统和民俗的记录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面语言 宗教仪式 传统样式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口头和物质文化遗产 黎族妇女 双面绣 丰富想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阿塞拜疆木卡姆
16
作者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181-181,共1页
阿塞拜疆木卡姆是一种结构严谨的传统乐种,十分适于即兴表演。木卡姆被视为阿塞拜疆的古典音乐,吸收了源自民族的歌颂英雄业绩的行吟诗人的曲调、节奏和表演技巧,在全国各地的各种场合都能听到木卡姆的演唱。这一含有装饰音的乐种,由一... 阿塞拜疆木卡姆是一种结构严谨的传统乐种,十分适于即兴表演。木卡姆被视为阿塞拜疆的古典音乐,吸收了源自民族的歌颂英雄业绩的行吟诗人的曲调、节奏和表演技巧,在全国各地的各种场合都能听到木卡姆的演唱。这一含有装饰音的乐种,由一位男性或女性歌手演唱,与传统乐器的演奏,特别是“塔尔”(长柄十一弦琴)、卡曼沙(四弦琴)、达夫(一种大型手鼓)的乐手配合表演。木卡姆不可能以固定的形式流传,流行的各种乐曲版本,都是由不同的宗师传承下来。他们培养各自的弟子,使其具备即兴发挥的微妙艺术素养和熟练的技巧,能够表现该乐种的多种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也就赖以保存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头和物质文化遗产 阿塞拜疆 木卡姆 代表作 人类 即兴表演 艺术形式 古典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17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182-182,共1页
游吟歌师(“baul”一词源自梵语“batul”,意为“神灵附体者”)是居住在孟加拉国和印度的西孟加拉的神秘的游吟歌手.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是这种歌唱活跃的鼎盛时期,现在再次流行于孟加拉农村.他们的音乐和生活方式对孟加拉文化影响深... 游吟歌师(“baul”一词源自梵语“batul”,意为“神灵附体者”)是居住在孟加拉国和印度的西孟加拉的神秘的游吟歌手.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是这种歌唱活跃的鼎盛时期,现在再次流行于孟加拉农村.他们的音乐和生活方式对孟加拉文化影响深刻,特别是极大地影响了泰戈尔(Rabindranath?Tagore)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头和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作 孟加拉国 人类 20世纪 19世纪 鼎盛时期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18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182-182,共1页
瓦努阿图群岛地处太平洋南端,位于悉尼东北2000公里处.这里还成功地保存着一种复杂而独特的传统:在沙子上作画.这种“书写”不仅是当地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还具备多种功能:仪式、冥想和交流.沙画由训练有素的专家直接在地面、沙土、... 瓦努阿图群岛地处太平洋南端,位于悉尼东北2000公里处.这里还成功地保存着一种复杂而独特的传统:在沙子上作画.这种“书写”不仅是当地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还具备多种功能:仪式、冥想和交流.沙画由训练有素的专家直接在地面、沙土、火山灰或是粘土上作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头和物质遗产 代表作 人类 艺术表现形式 瓦努阿图 太平洋 火山灰 作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19
《文化艺术研究》 2011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伊夫高是一个以开梯田种水稻而著称的族群。他们在播种和收获季节以及守丧仪式上,都要咏诵哈德哈德圣歌。圣歌可能在7世纪之前已经存在,有200多个故事,每个故事含40个篇章,全部吟诵需要3至4天。
关键词 口头和物质遗产 代表作 人类 圣歌 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迈基石化妆舞会
20
《文化艺术研究》 2016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迈基石化妆舞会是一种八到十二岁的男孩的成年礼仪式,在“木堪达”的尾声部分举行。这一仪式见于瓦卡、齐亚马等社区,这艰居住着赞比亚西北和西部省份的路瓦尔人、巧克维人、路查兹人和姆布达人。
关键词 口头和物质遗产 舞会 化妆 代表作 人类 成年礼 赞比亚 仪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