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4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下信息战任职教育中“人-机-环”相耦合教学模式问题的思考
1
作者 程广利 许炎义 +1 位作者 蔡志明 胡金华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2年第3期55-57,共3页
以培养高素质水下信息战人才为目标,阐述了"人""机""环"三要素中"人"和"机"在水下信息战中的含义、作用,重点研究了水下信息战中"环"的含义、作用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 以培养高素质水下信息战人才为目标,阐述了"人""机""环"三要素中"人"和"机"在水下信息战中的含义、作用,重点研究了水下信息战中"环"的含义、作用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在水下信息战任职教育中建立"人-机-环"相耦合教学模式问题进行了思考。结果表明,只有坚持"人-机-环"相耦合的教学模式,方能充分发挥"人""机""环"三者的最大综合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 “人-机-环”相耦合 任职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力-热-电化学耦合下固态锂电池枝晶生长的相场模拟
2
作者 侯鹏洋 谢佳苗 +6 位作者 李京阳 张鹏 李兆凯 郝文乾 田佳 王哲 李福正 《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113,共13页
固态电解质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循环稳定性强、机械强度高、不易燃、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和移动设备等领域.但是在锂电池的电极/电解质界面处存在的锂枝晶生长问题一直是制约其性能提升和安... 固态电解质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循环稳定性强、机械强度高、不易燃、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和移动设备等领域.但是在锂电池的电极/电解质界面处存在的锂枝晶生长问题一直是制约其性能提升和安全应用的关键因素,锂枝晶在电解质中生长不仅会降低电池的库仑效率,而且可能刺穿电解质导致电池内部正负极短路.本文针对固态锂电池中的锂枝晶生长问题,基于相场理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建立了耦合应力场、热场和电化学场的锂枝晶生长相场模型,研究了环境温度、外压力以及该两种条件耦合作用下的锂枝晶生长形态以及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较高温度和较大外应力作用下,锂枝晶生长缓慢,侧枝数量减少,表面更光滑,电沉积较为均匀.施加外压越大时,锂枝晶纵向生长受到抑制,呈压缩状态,致密度更高,但机械不稳定性也会增强;环境温度越高,锂离子的扩散速率和反应速率越大,锂枝晶生长速率和大小也受到抑制,且二者耦合作用对枝晶生长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应力集中在根部,使得枝晶更侧重于横向生长,有利于形成平坦和密集的锂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锂电池 场模型 锂枝晶 --电化学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电机半直驱刮板输送机机-电耦合动力学行为
3
作者 葛世荣 舒子龙 +3 位作者 鲍久圣 王世博 王小龙 张磊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80,共16页
针对刮板输送机传统异步电机驱动系统传动效率低、工作能耗高以及永磁直驱系统径向尺寸大难以适应综采工作面安装空间及过载工况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与台架试验研究了永磁半直驱刮板... 针对刮板输送机传统异步电机驱动系统传动效率低、工作能耗高以及永磁直驱系统径向尺寸大难以适应综采工作面安装空间及过载工况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与台架试验研究了永磁半直驱刮板输送机的机-电耦合动力学行为。首先,基于永磁电机驱动技术,以SGZ1000/2000型刮板输送机为例,设计了一种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并完成了驱动系统关键参数设计。其次,推导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状态空间方程建模法搭建永磁电机半直驱刮板输送机的机-电耦合动力学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试验研究了永磁电机半直驱刮板输送机在多种工况下的机-电耦合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在空载启动定常落煤、非定常落煤以及故障后满载启动3种工况下,能够实现零速重载运行、输出转速与电磁转矩的快速响应以及动态调节;在启动瞬间与负载突变下,链条速度、加速度与张力会发生明显波动,其中:在机头与机尾链轮处的波动峰值最大;随着链条传递波动峰值会发生衰减,距离机头与机尾链轮越远,波动峰值越小。再次,利用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试验台,开展空载启动落煤与满载启动模拟试验,得到了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的动态特性,试验结果与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的仿真结果基本一致。最后,基于台架试验性能参数,通过对比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与传统异步电机驱动系统的驱动性能后得到:永磁电机半直驱系统在全负载点的驱动效率均优于传统异步电机驱动系统,至少提升了16.3%以上,可显著提高矿山运输装备的节电率,有助于推进矿山朝着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刮板输送 永磁电半直驱 齿轮传动 矢量控制 -耦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轮式装备人-机-环工程评价
4
作者 丁豪坚 傅耀宇 +2 位作者 郝士祥 牛善田 葛纪桃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3,54,共5页
针对轮式装备人-机-环工程评价具有指标复杂、结果模糊的特点,提出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轮式装备人-机-环工程评价方法。根据轮式装备的使命任务和结构特点,构建轮式装备人-机-环工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 针对轮式装备人-机-环工程评价具有指标复杂、结果模糊的特点,提出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轮式装备人-机-环工程评价方法。根据轮式装备的使命任务和结构特点,构建轮式装备人-机-环工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熵权法(entropy weight,EW)组合赋权,建立轮式装备人-机-环工程评价综合云模型。对某型装备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真实体现评价过程的随机性和评价结果的模糊性,较传统的评价方法更具科学性,为轮式装备人-机-环工程评价试验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云模型 轮式装备 人--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换相换流器电阻-散热器电热耦合仿真分析
5
作者 闫全全 李雨珺 +4 位作者 冷超 薛楚亮 朱正一 江飞 刘亚坤 《电工电气》 2025年第2期19-23,37,共6页
可控换相换流器(CLCC)是一种有望解决多馈入直流系统连续闭锁问题的新型电力电子装置,其关键组件电阻-散热器的性能影响温度分布和器件的长期稳定。针对CLCC电阻-散热器,利用COMSOL软件建立了三维电热场耦合计算模型,并基于有限元方法... 可控换相换流器(CLCC)是一种有望解决多馈入直流系统连续闭锁问题的新型电力电子装置,其关键组件电阻-散热器的性能影响温度分布和器件的长期稳定。针对CLCC电阻-散热器,利用COMSOL软件建立了三维电热场耦合计算模型,并基于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幅值恒压电势和正弦电势输入条件下的温度分布规律和散热效果展开了分析。结果表明,短时冲击下,CLCC电阻-散热器的温升集中在电阻区域,温升幅值与所承受电压幅值成二次指数相关关系;正弦波形输入下电阻-散热器结构的温升幅度为恒压输入情况下的60%;散热器充分将热量传导并散热至常温需要时间为50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换换流器 电阻-散热器 电热耦合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散型核燃料的辐照-热-力耦合断裂相场法
6
作者 尹耀得 于红军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82,共10页
弥散型核燃料作为第4代核电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反应均匀、温度梯度小及高燃耗等显著优势,在核电领域展现出重要应用前景.随着核电站设计服役年限的延长,为防止核裂变产物的泄露,弥散型核燃料元件断裂和失效行为的预测更加重要.断... 弥散型核燃料作为第4代核电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反应均匀、温度梯度小及高燃耗等显著优势,在核电领域展现出重要应用前景.随着核电站设计服役年限的延长,为防止核裂变产物的泄露,弥散型核燃料元件断裂和失效行为的预测更加重要.断裂相场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计算断裂力学方法,并在多物理场作用下的复杂介质断裂行为预测上取得了成功.首先基于连续介质热力学建立了辐照-热-力耦合断裂相场方法用以预测弥散型核燃料在辐照、热应力和机械载荷共同作用下的断裂及传热行为.随后,分别对压水堆坏境下的弥散型核燃料代表性单元及整板的断裂行为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获得了弥散型核燃料内部的温度场、裂纹相场和静水压力场.结果显示:均匀颗粒分布的弥散型核燃料具有较小的温度梯度;基体中未发现裂纹,结构损伤形式以燃料颗粒断裂为主,裂纹在燃料颗粒边缘萌生并向内部扩展.本研究可为弥散型核燃料元件的断裂行为预测提供有效的计算模拟方法和数值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场法 辐照--耦合 弥散型核燃料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温环境下立方相和四方相Nb_(3)Sn超导晶体力学及力-电耦合行为分析
7
作者 王涛 何宇新 乔力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4-777,共14页
Nb_(3)Sn超导相转变中的力电耦合效应给超导磁体装备的电磁性能指标和安全运行带来不利影响。鉴于Nb_(3)Sn具有立方相和四方相两种相结构,建立了Nb_(3)Sn立方相、四方相和混合相晶体力学模型,以及考虑变形-临界温度退化和变形-正常态电... Nb_(3)Sn超导相转变中的力电耦合效应给超导磁体装备的电磁性能指标和安全运行带来不利影响。鉴于Nb_(3)Sn具有立方相和四方相两种相结构,建立了Nb_(3)Sn立方相、四方相和混合相晶体力学模型,以及考虑变形-临界温度退化和变形-正常态电阻率变化的力电耦合响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相结构会导致单晶体弹性力学性能有所区别,但静水压作用下不同相结构的Nb_(3)Sn多晶体,其局部应力状态与相结构无关,仅取决于晶粒形貌和取向。由于不同的相结构在外载下的费米面上电子态密度的演变规律基本一致,使得变形诱导的临界温度退化行为对相结构没有依赖性。对于混合相Nb_(3)Sn正常态电阻率变化而言,温度低于马氏体相变温度时,可以采用基于电子-电子散射假设得到的T_(2)规律来描述;当温度高于马氏体相变温度时,由于四方相向立方相的转变,需要考虑电-声子耦合作用对正常态电阻率的贡献,可以采用拓展的Woodard-Cody电阻率模型来描述宏观电阻率的应变效应。研究结果提高了对不同相的临界性能退化机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 3Sn 四方 立方 -耦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场法的水-力耦合作用下裂隙岩体变形破坏机理
8
作者 王扬淋 王俣 +1 位作者 刘思佳 寇苗苗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1-220,共10页
探究水-力耦合作用下裂隙岩体的力学响应和破坏机制,对解决水-力耦合工况下岩体工程安全与稳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Biot多孔介质理论及弹性理论,提出一种水-力耦合相场数值模拟方法,提出交错时间积分方案来获得流体压力和固体变形的... 探究水-力耦合作用下裂隙岩体的力学响应和破坏机制,对解决水-力耦合工况下岩体工程安全与稳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Biot多孔介质理论及弹性理论,提出一种水-力耦合相场数值模拟方法,提出交错时间积分方案来获得流体压力和固体变形的稳定解,得到的控制方程式采用全饱和多孔介质弹性理论的体积应变分离和偏应变分离。通过模拟水力压裂与天然裂隙相互作用等数值算例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此外,为探究实际工程开挖过程中的卸载破坏机理,结合钻孔注液试验数值实例,建立一个裂隙岩体水-力耦合卸载破坏模型,模拟水-力耦合条件下裂隙岩体卸荷破坏全过程。结果表明:在水-力耦合卸载破坏过程中,混合拉-剪裂纹的扩展和连接主导了最终破坏模式;初始围压、初始卸荷应力状态对剪切裂纹的发育具有促进作用,水压则反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岩体 -耦合作用 卸载破坏 场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式制动器在不同制动模式下的热-机耦合行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袁琼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6-456,共11页
对盘式制动器在拖曳制动、紧急制动和缓慢制动这3种不同制动模式下的热-机耦合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拖曳制动模式下,制动盘两侧摩擦片的变形形式各不相同,因此制动盘两侧摩擦片的温度分布不一致。此外,钳指侧和活塞侧摩擦片的振动... 对盘式制动器在拖曳制动、紧急制动和缓慢制动这3种不同制动模式下的热-机耦合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拖曳制动模式下,制动盘两侧摩擦片的变形形式各不相同,因此制动盘两侧摩擦片的温度分布不一致。此外,钳指侧和活塞侧摩擦片的振动信号和接触力信号差异明显,钳指侧对摩擦副的摩擦振动逐渐加剧,并产生新的振动频率;活塞侧对摩擦副的振动趋于稳定,原有的振动频率逐渐消失;在紧急制动模式下,制动盘两侧摩擦片的温度分布特征类似,均是从进摩擦区向出摩擦区扩散,但是由于作用时间较短,温度上升不明显。但两侧摩擦片的振动信号有所区别,尤其是活塞侧摩擦片出现持续自激振动,并且产生新的振动频率。在缓慢制动模式下,虽然制动盘两侧的摩擦片外径均为表面高温区,但在制动后期,活塞侧摩擦片表面高温排布呈现出“点状分布式”特点。钳指侧摩擦片和活塞侧摩擦片的振动信号存在差异,钳指侧摩擦片振动持续时间较长,但其振动强度较活塞侧则更加微弱。界面力学信号分析结果很好地验证了该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 制动 摩擦振动 接触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坝施工场景人-机-环多要素识别方法
10
作者 陈云 涂宇轩 +1 位作者 陈述 晋良海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22,共10页
混凝土坝施工空间狭窄、工序转换不断、人员-机械-环境(人-机-环)等要素繁多,而且存在要素遮挡、密集重叠、尺寸和方向各异等情况,导致传统机器视觉目标识别方法难以满足复杂施工现场目标识别要求。因此,本文提出混凝土坝施工场景人-机... 混凝土坝施工空间狭窄、工序转换不断、人员-机械-环境(人-机-环)等要素繁多,而且存在要素遮挡、密集重叠、尺寸和方向各异等情况,导致传统机器视觉目标识别方法难以满足复杂施工现场目标识别要求。因此,本文提出混凝土坝施工场景人-机-环多要素识别的YOLOv5-SS新方法。通过插入CBAM注意力模块,改进目标检测器的性能,增强目标检测器对不同尺寸和位置的人-机-环要素敏感性;同时融入加权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BiFPN),使得目标检测器聚焦于实时人-机-环要素等关键图像信息。为验证所提方法识别能力,以混凝土拱坝施工现场的图像信息为基础数据集,通过对比YOLOv5-SS、YOLOv5和Faster R-CNN等模型,验证了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混凝土坝施工场景中各类目标的效率和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坝 人-- 多要素识别 计算视觉 YOLOv5-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溶剂萃取-固相萃取净化-GC/MS法测定纺织固废中16种多环芳烃 被引量:1
11
作者 铁建成 刘俊 +1 位作者 肖远淑 贾丽霞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8期99-106,共8页
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质谱(ASE-SPE-GC/MS)的方法,用于纺织固体废物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丙酮-正己烷(V(丙酮)∶V(正己烷)=1∶1)作为萃取剂,采用L_(9)(3^(4))正交实验法对加速溶剂萃取条件进... 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质谱(ASE-SPE-GC/MS)的方法,用于纺织固体废物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丙酮-正己烷(V(丙酮)∶V(正己烷)=1∶1)作为萃取剂,采用L_(9)(3^(4))正交实验法对加速溶剂萃取条件进行选择和优化,提取液经MIP-PAHs固相萃取柱富集和净化,GC/MS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6种PAHs在0.1~5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32~0.9998,检出限为0.82~1.95μg/kg,定量限为3.28~7.80μg/kg。在0.1、2、5 mg/L加标水平下,16种PAHs的回收率为73.7%~103.8%,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0.7%~8.2%,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4%~9.1%,满足分析检测的要求。ASE-SPE-GC/MS方法操作简便、干扰度低,适用于纺织固体废物中PAHs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溶剂萃取 萃取净化 色谱-质谱法 纺织固体废物 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标准校正-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检测地下水中有机氯农药和多环芳烃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莉 张永涛 +3 位作者 李桂香 左海英 桂建业 张琳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22,共5页
建立了同时检测水中17种有机氯农药和16种多环芳烃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采用C18固相萃取技术萃取水中的有机氯农药和多环芳烃,分析了产生基质效应的主要原因,对不同基质样品进行了回收率比对试验。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LOD)均低... 建立了同时检测水中17种有机氯农药和16种多环芳烃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采用C18固相萃取技术萃取水中的有机氯农药和多环芳烃,分析了产生基质效应的主要原因,对不同基质样品进行了回收率比对试验。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LOD)均低于2.0ng/L,方法所评估的定量限(LOQ)均低于20.0ng/L,回收率为70%~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农药 芳烃 萃取 基质标准校正 基质效应 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定量检测油脂中16种多环芳烃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玉娇 冯潇慧 +6 位作者 冯胜楠 范伟 郭时印 覃静萍 熊巍林 孟庆石 唐忠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6期20-30,共11页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食用油中16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含量的方法。方法油脂经乙腈提取处理后,采用柱纯化技术对PAHs进行富集,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检测。重点优化离子源的选择,色...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食用油中16种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含量的方法。方法油脂经乙腈提取处理后,采用柱纯化技术对PAHs进行富集,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检测。重点优化离子源的选择,色谱柱的优化,提取溶剂和提取溶剂体积以及洗脱溶液的选择等。确定最优前处理方法为5 mL乙腈提取,PAH固相萃取柱净化并用15 mL乙酸乙酯:二氯甲烷(V:V=1:1)洗脱。最优检测条件为使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在正离子模式下进行离子化,使用EclipsePAH液相色谱柱进行分离。结果16种PAHs在0.1~500.0μ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在0.04~1.72μg/kg,定量限在0.11~17.01μg/kg,加标回收率有最优值为75.71%~117.60%,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0.09%~8.00%,日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10%~8.18%。结论该方法可准确提取并检测出16种PAHs,提高食用油中PAHs的检测效率,为食用油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了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芳烃 高效液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油脂 菜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VM-AHP的人-机-环耦合系统应急救援脆弱性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梁伟 李威君 +1 位作者 张来斌 唐倩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5年第2期84-87,91,共5页
为减少应急救援次生事故的发生,提高该过程人-机-环耦合系统的鲁棒性,有必要对应急救援进行脆弱性分析。在改进的脆弱性模型(IVM)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解析事故现场应急救援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脆弱性影响因素... 为减少应急救援次生事故的发生,提高该过程人-机-环耦合系统的鲁棒性,有必要对应急救援进行脆弱性分析。在改进的脆弱性模型(IVM)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解析事故现场应急救援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脆弱性影响因素对事故应急救援的相对权重,从而得出导致应急救援脆弱性的关键因素排序。结果表明:事故致死范围、设备内介质危险性、设备自身可靠性、周边环境中的危险源、紧急停车可靠性等因素对应急救援脆弱性有关键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救援 脆弱性分析 层次分析法 脆弱性模型 人--耦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家用豆浆机中18种多环芳烃迁移量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志娟 王婉 +4 位作者 李海玉 肖海清 张庆 白桦 吕庆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40-1145,共6页
提出了家用豆浆机中18种多环芳烃(PAHs)迁移量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取食品模拟液1 L在豆浆机正常运行下迁移60 min,迁移溶液经活化的C18固相萃取柱净化,用正己烷5 mL以3 mL·min-1的速率洗脱。净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采用Agil... 提出了家用豆浆机中18种多环芳烃(PAHs)迁移量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取食品模拟液1 L在豆浆机正常运行下迁移60 min,迁移溶液经活化的C18固相萃取柱净化,用正己烷5 mL以3 mL·min-1的速率洗脱。净化液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采用Agilent DB-17MS色谱柱进行气相色谱分离。质谱分析中采用电子轰击离子源和多反应监测模式。18种多环芳烃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在0.3~2.0 ng·L-1之间。按标准加入法在3个浓度水平上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在78.5%~121%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2.9%~1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串联质谱法 萃取 芳烃 迁移量 豆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相整流变压器电-磁-机耦合问题的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建军 王建民 +2 位作者 杨海伟 杜振彬 秦金利 《变压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15,40,共5页
针对一台移相整流变压器运行时发生的短路故障,利用三维有限元场-路耦合方法建立了计算模型与绕组等效电路,并对短路情况下的电-磁-机耦合问题进行了计算分析。
关键词 整流变压器 --耦合 三维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键合相拆分和测定人血浆中β-受体阻滞剂对映体
17
作者 黄志琴 曾庆丽 +1 位作者 李丹 李来生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269,共7页
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桥联双β-环糊精固定相,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实现了常见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阿罗洛尔和阿替洛尔6种对映体的完全分离,分离度分别为1.6、1.9和1.7。以R-阿普洛尔为内标,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测定人体血浆中上述6种对映... 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桥联双β-环糊精固定相,通过优化色谱条件,实现了常见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阿罗洛尔和阿替洛尔6种对映体的完全分离,分离度分别为1.6、1.9和1.7。以R-阿普洛尔为内标,建立了一种能同时测定人体血浆中上述6种对映体含量的液相色谱新方法。血浆样品碱化后用乙酸乙酯提取和净化,选择极性有机相体系(乙腈/甲醇/三乙胺/冰乙酸),通过梯度洗脱完全拆分对映体,柱后二极管阵列检测(275 nm),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6种β-受体阻滞剂对映体波长响应值与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23~0.9989)。对映体的检测限(S/N=3)和定量限(S/N=10)分别在0.4~1.5 mg/L和1.5~4.0 mg/L范围内,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5.96%~103.88%,测定结果的日内和日间的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分别为1.88%~3.29%和3.02%~5.17%。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性和手性分离度高等优点,可同时测定多个对映体,提高分析效率,降低测试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受体阻滞剂 桥联双β-糊精液色谱固定 手性拆分 对映体定量 人体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管与气-固环流床层耦合反应器颗粒相循环比的模型及预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德武 严超宇 +1 位作者 卢春喜 张少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065-2071,共7页
Geldart A类颗粒气-固环流技术是一种利用气-液环流原理,并结合气-固聚式流化体系特点而开发的一种新型流态化技术,具有气固接触效率高、传质传热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石油炼制领域中的催化裂化汽提器、
关键词 提升管 -流床层 耦合反应器 混合 颗粒 内循 外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土耦合模型的铁路路基连续压实质量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阳升 蔡德钩 +3 位作者 安再展 魏少伟 闫宏业 姚建平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共10页
连续压实技术可有效保障路基压实质量,但由于连续压实检测方法和常规检测方法的检测范围相差较大,导致现场试验结果离散性较大,限制了连续压实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为建立连续压实检测结果与路基物理力学性质的关系,建立了考虑压路机行驶... 连续压实技术可有效保障路基压实质量,但由于连续压实检测方法和常规检测方法的检测范围相差较大,导致现场试验结果离散性较大,限制了连续压实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为建立连续压实检测结果与路基物理力学性质的关系,建立了考虑压路机行驶的机-土耦合模型,并提出了模型参数确定方法。分析了土体剪切模量对振动轮加速度时频域特性、机-土相互作用力以及连续压实质量控制指标的影响,并与路基碾压足尺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准确反映机-土系统的动力特性。基于机-土耦合模型,提出了一种铁路路基连续压实质量控制方法,实现了根据铁路路基设计参数直接确定连续压实质量控制指标的合格值,为铁路路基连续压实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路基 -耦合模型 连续压实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iC材质盘式制动器热-机耦合特性分析
20
作者 甫圣焱 马晓欣 +1 位作者 李福屹 计江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4,共11页
为了探究新型C/SiC材料用作小型汽车盘式制动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温度和应力特性,文中通过ABAQUS软件建立了C/SiC制动盘的三维热-机耦合模型,对不同初始速度和制动压力下的紧急制动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并与传统的HT250制动盘进行了对比... 为了探究新型C/SiC材料用作小型汽车盘式制动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温度和应力特性,文中通过ABAQUS软件建立了C/SiC制动盘的三维热-机耦合模型,对不同初始速度和制动压力下的紧急制动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并与传统的HT250制动盘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制动片对C/SiC制动盘产生周期脉冲压力,制动过程中摩擦生热造成制动盘温度周期升降,产生正弦波动的热应力,脉冲压力和正弦波动的热应力二者耦合造成制动盘Mises应力、径向应力和周向应力呈现出周期“脉冲”和“正弦”波动变化。在制动减速度为5.56 m/s2、初始速度为60 km/h条件下,C/SiC制动盘在制动摩擦区峰值温度最高为137.3℃,峰值Mises应力、径向应力和周向应力远远小于材料强度。制动盘芯部的非摩擦区域节点承受周期波动的拉应力,是容易发生疲劳失效的关键位置。随着制动减速度的提高,C/SiC比HT250材质制动盘温升更高,但应力峰值的增幅小,具有更强的抗热衰退性能,满足紧急制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IC 盘式制动器 -耦合 温度场 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