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先无功–后有功”功率补偿的配电网电压协同控制策略 被引量:5
1
作者 贺春光 王涛 +7 位作者 杨书强 张菁 安佳坤 郭伟 范文弈 赵杰 王辉 窦春霞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6,共11页
整县分布式光伏电源的大量开发与利用及分布式电源规模化并网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分布式电源发电尖峰和低谷阶段与负荷峰谷时常不同步,进而导致配电系统过/欠电压问题,严重影... 整县分布式光伏电源的大量开发与利用及分布式电源规模化并网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分布式电源发电尖峰和低谷阶段与负荷峰谷时常不同步,进而导致配电系统过/欠电压问题,严重影响了电能质量,甚至威胁系统安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先无功–后有功”功率补偿的配电网层级式电压协同控制策略。首先,建立基于“先无功–后有功”功率补偿的配电网层级式电压协同控制框架。其次,结合多微电网节点注入电流与电压的方程与功率–电压灵敏度分析,根据多节点电压越限程度,提出一种基于“先无功–后有功”功率补偿的多智能体协同调节策略,该策略先通过无功补偿器进行无功调节,当电压尚未得到有效治理时,再采用多微电网进行有功调节。再次,为了进一步满足各节点微电网有功功率调节需求,并考虑电网内部源–荷–储运行成本与污染排放,提出一种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微电网内部分布式源–荷–储优化协调功率控制策略。最后,在MATLAB平台中设计了3种仿真场景以及IEEE测试系统模型对所提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电压协同控制方法在最经济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各节点电压的综合高效治理,同时,所提出的微电网优化协调功率控制策略能使源–荷–储在绿色经济的供电模式下实时精准地满足电压治理目标下微电网有功调节的需求。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先无功-后有功”功率补偿 电压协同控制 --储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换流变压器和无功补偿协调控制计算AC/DC系统有功-电压曲线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崇茹 张伯明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3,共4页
在绘制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有功-电压曲线的过程中应该考虑直流的调整控制作用。如果将直流系统简单视为定功率负荷,通过仿真发现,计算得到的静态电压稳定裕度偏保守,并不能反映直流系统的控制作用。在采用连续潮流法求解交直流混合系统... 在绘制交直流混合输电系统有功-电压曲线的过程中应该考虑直流的调整控制作用。如果将直流系统简单视为定功率负荷,通过仿真发现,计算得到的静态电压稳定裕度偏保守,并不能反映直流系统的控制作用。在采用连续潮流法求解交直流混合系统有功-电压曲线的过程中,根据换流器的阀组控制方式和直流系统运行特征(无功功率控制方式),调整换流变压器分接头,并根据无功控制需求投入换流站无功补偿装置,求得的有功-电压曲线及电压稳定临界点能够反映直流输电系统控制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交直流系统 换流变压器 无功补偿 有功-电压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无功功率选择性补偿方法 被引量:16
3
作者 唐欣 滕本科 涂春鸣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80-1485,共6页
有源电力滤波器在不同的应用场合需为负载提供不同的无功功率。为此,提出了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输出无功的可控方法。该方法利用电网负载电流或电网电压产生基波因子,再和电压控制器的输出相乘产生电网电流的控制信号,使得有源电力滤波... 有源电力滤波器在不同的应用场合需为负载提供不同的无功功率。为此,提出了一种有源电力滤波器输出无功的可控方法。该方法利用电网负载电流或电网电压产生基波因子,再和电压控制器的输出相乘产生电网电流的控制信号,使得有源电力滤波器能够在滤除谐波时有选择性地补偿无功功率,可以补偿无功或不补偿无功,克服了传统有功平衡控制方法只能实现谐波和无功功率同时补偿(不适合应用于大容量无功功率负载)的缺点,适合于更多的应用场合;并且该方法无需坐标变换,算法简单;此外,该方法还不需要锁相环电路,硬件成本低。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APF) 有功平衡 基波因子 谐波抑制 无功补偿 功率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功就地补偿对电源输出有功功率的影响
4
作者 王济 《节能》 1998年第11期41-42,共2页
当三相异步电动机使用无功就地补偿后,在电源输出无功功率下降的同时,提出了电源输出的有功功率也要下降。
关键词 无功就地补偿 有功功率 励磁电流 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功就地补偿对电源输出有功功率的影响
5
作者 王济 《电世界》 1997年第1期44-44,共1页
目前介绍提高用电设备功率因数效果的资料中,对提高功率因数后的效果,较多的是主要述及以下三点:(1)改善电压质量:(2)减少线路损耗;(3)节省电费开支。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无功补偿 电源 有功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采用单相有功电度表测算电网功率因数并据此求出无功补偿容量的方法
6
作者 钱尼坚 《安徽建筑》 2006年第5期171-172,共2页
文章介绍一种用单相有功电度表测算功率因数的方法并由此求出将此功率因数提高到某一数值时所需无功补偿容量的大小,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 单相有功电度表 功率因数 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控制策略的光伏-蓄电池系统动态提高并网点功率因数 被引量:13
7
作者 肖朝霞 樊世军 杨庆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7-117,共11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多功能光伏-蓄电池组合发电系统提高并网点功率因数的新方案,可降低光伏发电的成本、减少无功补偿设备的投资、增加用户经济效益以及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在综合考虑并网逆变器的额定容量、光照条件及负荷功率瞬时变化等实... 提出了一种利用多功能光伏-蓄电池组合发电系统提高并网点功率因数的新方案,可降低光伏发电的成本、减少无功补偿设备的投资、增加用户经济效益以及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在综合考虑并网逆变器的额定容量、光照条件及负荷功率瞬时变化等实际情况下,分析系统多种运行模式,提出一种分层控制策略,实现了运行状态的无缝转换,保证在逆变器额定容量下输出有功的同时提供无功补偿以动态提高并网点功率因数。当电网需求逆变器输出无功较多导致有功输出受限而光伏仍有更多有功输出时,将光伏剩余出力储存至蓄电池以尽可能减少弃光,提高光伏利用率。在低光照或夜间时,蓄电池放电维持直流母线电压,使逆变器可继续发出无功功率,同时实现光伏软关闭。建立了多功能光伏-蓄电池发电仿真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光伏-蓄电池 功率因数 无功补偿 分层控制 模式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链-相角下垂的新型有功负荷分配控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艾萌 张佳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9-85,共7页
在传统的电压-频率下垂控制中存在复杂的多重反馈环路和较大的频率偏差,采用相角下垂控制可以有效地减小频率偏差但会影响有功分配的准确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磁链-相角下垂的新型有功负荷分配控制策略。首先,推导了基于虚拟... 在传统的电压-频率下垂控制中存在复杂的多重反馈环路和较大的频率偏差,采用相角下垂控制可以有效地减小频率偏差但会影响有功分配的准确性,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磁链-相角下垂的新型有功负荷分配控制策略。首先,推导了基于虚拟磁链的相角下垂控制方法。然后,分析了磁链-相角下垂控制中影响有功分配的因素,进而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有功负荷分配控制方案。该方案在不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通过加入补偿控制使并联逆变器按照其额定容量实现准确分配。最后,在一个具有并联逆变器的微网模型中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能同时实现有功功率的准确分配和频率的零偏差,并且该策略采用直接磁链控制取代了传统的多重反馈环路,控制简单,动静态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逆变器 虚拟磁链 磁链-相角下垂控制 有功功率分配 补偿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背靠背变流器互联的多微网主动配电系统有功-无功鲁棒协同优化运行策略 被引量:5
9
作者 郑舜玮 廖凯 +2 位作者 杨健维 张怀远 何正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005-5014,共10页
为解决微网发用电不确定性及并网功率因数限制给多微网主动配电系统带来的运行调度难题,以基于背靠背变流器互联的多微网主动配电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计及功率因数约束的有功-无功鲁棒协同优化运行策略。首先,计及并网功率因数约束... 为解决微网发用电不确定性及并网功率因数限制给多微网主动配电系统带来的运行调度难题,以基于背靠背变流器互联的多微网主动配电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计及功率因数约束的有功-无功鲁棒协同优化运行策略。首先,计及并网功率因数约束影响,对基于背靠背变流器并网的微网有功-无功调节特性进行分析;其次,综合考虑微网发用电不确定性及并网功率因数约束,建立min-max-min结构的有功-无功鲁棒协同优化运行模型,并基于二阶锥松弛法将所建立模型转化为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问题;然后,为解决所提模型第二阶段max-min中含有0-1整数变量导致无法直接利用KKT条件转对偶求解的问题,提出基于双层列生成算法的求解方法,并给出相应的加速策略以保证算法的快速求解;最后,基于改进的含3微网IEEE-33节点系统对比仿真验证所提策略的有效性及优越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在“最恶劣”运行场景下,通过协调系统有功无功出力,有效保障微网并网功率因数运行在要求范围之内,并实现多微网主动配电系统运行成本最优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主动配电网 多微网主动配电系统 有功-无功协同优化 鲁棒优化 功率因数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因数与照明系统无功补偿
10
作者 王水成 《光源与照明》 2007年第4期14-15,共2页
文中指出了气体放电型电光源采用电感式镇流器造成供电系统功率因数下降的弊端,分析了功率因数的含义及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探讨了气体放电型电光源照明系统无功补偿的节能价值。大量实践证明,无功补偿技术在包括照明系统在内的供电、... 文中指出了气体放电型电光源采用电感式镇流器造成供电系统功率因数下降的弊端,分析了功率因数的含义及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探讨了气体放电型电光源照明系统无功补偿的节能价值。大量实践证明,无功补偿技术在包括照明系统在内的供电、用电系统,具有巨大的技术价值和显著的经验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功功率 功率因数 电感 无功补偿 补偿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油田井场配电线路无功补偿方案比选
11
作者 武智勇 《石油石化节能与计量》 CAS 2024年第9期89-93,共5页
对油田配电线路整体节能监测中发现,某区块井场配电线路3^(#)、4^(#)线功率因数只有0.7左右,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功率因数应大于0.95的要求,由于功率因数低使得企业电费增加,电能质量下降。通过分析计算,选取了一种适合这2条线路的方法... 对油田配电线路整体节能监测中发现,某区块井场配电线路3^(#)、4^(#)线功率因数只有0.7左右,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功率因数应大于0.95的要求,由于功率因数低使得企业电费增加,电能质量下降。通过分析计算,选取了一种适合这2条线路的方法,有效提高了线路的功率因数,满足了国家标准的要求,达到了节能的目的,同时提高了电能质量。经过改造后的线路预计全年可节约电能86.62×10^(4)kWh,响应了国家对企业提出的节能降碳的要求,同时,每年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约51.97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因数 无功补偿 电能质量 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功功率补偿与功率因数的有效改善 被引量:1
12
作者 肖明恺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第5期77-78,共2页
伴随科技技术的发展与提高,社会的发展对电力的依赖性逐渐增强,电力也是生产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在对电力需求不断提高的同时,对电力功率的有效性也提高了要求。发电设备在输出有功功率的同时也在发送无功功率,两种功率同时存在,而... 伴随科技技术的发展与提高,社会的发展对电力的依赖性逐渐增强,电力也是生产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在对电力需求不断提高的同时,对电力功率的有效性也提高了要求。发电设备在输出有功功率的同时也在发送无功功率,两种功率同时存在,而无功功率或有功功率的大小与功率因数相关,若功率因数较小,无偿功率就会增大,就会降低电力功率的作用效果,而功率因数较大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有功功率得到良好的应用。因此,对无功功率补偿与功率因数的改善方法进行研究,对于电力能源的高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补偿 功率因数 有功功率 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kV变电站无功功率补偿装置设计应用浅谈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建兵 《广东科技》 2010年第12期93-95,共3页
通过对电网无功补偿的浅析,对110kV变电站无功补偿型式的解读,对110kV变电站10kV并联电容器的组成形式、接线构成、保护配置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探讨在110kV变电所进行无功补偿装置设计的可适用性。
关键词 并联补偿装置 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 无功补偿装置 视在功率 功率因素 无功功率就地补偿 无功功率平衡 无功损耗 等容量分组方式 等差容量分组方式 带总断路器的等容量分组方式 带总断路器的等差容量分组方式 并后串接线 串后并接线 三角形(△)接线 星形(Y)接线 Y0接线 双星形(Y)接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功率协同追踪的新型电力系统碳足迹分布计算方法
14
作者 邵冲 余姣 +1 位作者 姜雪 徐宏雷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12期228-233,共6页
由于复杂源流路径和电网架构的影响,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网络碳足迹会受到源荷复杂有功-无功特性的约束。为了精准辨识网络中的实时碳流分布情况,构建了复合功率协同追踪模型;基于功率分配矩阵,分析了具有分布式能源资源的电网系统功率流... 由于复杂源流路径和电网架构的影响,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网络碳足迹会受到源荷复杂有功-无功特性的约束。为了精准辨识网络中的实时碳流分布情况,构建了复合功率协同追踪模型;基于功率分配矩阵,分析了具有分布式能源资源的电网系统功率流结果。在此基础上,结合电源侧碳排放系数,分析视在功率、网络参数、网络损耗等对碳足迹分布结果的影响,实现了对碳流的精确跟踪。采用上述方法在IEEE 9节点系统中进行了验证,实现了新型电力系统碳流情况的准确追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矩阵 碳流追踪 电网碳足迹 有功-无功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群划分的含分布式光伏配电网有功-无功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农灿 《青海电力》 2023年第4期10-17,共8页
随着高比例分布式光伏并网,配电网潮流随光伏出力波动,系统有功-无功优化面临新的挑战。建立了配电网网损最小、光伏消纳量最大和电压偏移最小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调节光伏逆变器出力和无功补偿设备的投切,实现配电网网损最小、光伏... 随着高比例分布式光伏并网,配电网潮流随光伏出力波动,系统有功-无功优化面临新的挑战。建立了配电网网损最小、光伏消纳量最大和电压偏移最小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通过调节光伏逆变器出力和无功补偿设备的投切,实现配电网网损最小、光伏消纳率最大和电压偏移最小的目标。建立了基于电气距离和区域电压调节能力的集群性能指标计算方法,并基于指标计算结果将配电网划分为多个子集群,利用NSGAIII算法对子集群进行有功-无功优化。最后以一条实际10 kV配电线路和IEEE123系统为算例仿真验证,计算结果表明经划分后对子集群进行有功-无功优化相比于全局优化可以提高光伏消纳率、减少系统网损和减少节点电压偏移。验证集群划分方法和有功-无功优化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功-无功优化 多目标优化 分布式光伏 配电网集群划分 无功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C接入牵引供电系统的无功补偿及谐波治理
16
作者 郭晓宇 《电力系统装备》 2024年第9期37-39,共3页
铁路功率调节器(Railway Power Conditioner,RPC)既能作为光储系统接入牵引供电系统的端口,也能够有效解决柔性牵引供电系统中谐波及无功等电能质量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考虑动态特性的RPC接入型柔性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无功补偿及谐... 铁路功率调节器(Railway Power Conditioner,RPC)既能作为光储系统接入牵引供电系统的端口,也能够有效解决柔性牵引供电系统中谐波及无功等电能质量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考虑动态特性的RPC接入型柔性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无功补偿及谐波治理方法。分析了牵引供电系统负序电流成因及RPC的基本工作原理,搭建了基于RPC接入的含光储柔性牵引供电系统,并开展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考虑动态特性的RPC接入型柔性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无功补偿及谐波治理方法,能够在电压、电流、功率因数、不平衡电流方面显著改善牵引供电系统的电能质量问题,提升系统的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引供电系统 光伏-储能铁路功率调节器 无功补偿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功功率补偿的应用及浅析
17
作者 孙雨生 《魅力中国》 2013年第7期90-90,共1页
一、引言在正常情况下,用电设备不但要从电源取得有功功率,同时还需要从电源取得无功功率。如果电网中的无功功率供不应求,用电设备就没有足够的无功功率来建立正常的电磁场,这些设备不能维持在额定情况下工作,用电设备就无法正常... 一、引言在正常情况下,用电设备不但要从电源取得有功功率,同时还需要从电源取得无功功率。如果电网中的无功功率供不应求,用电设备就没有足够的无功功率来建立正常的电磁场,这些设备不能维持在额定情况下工作,用电设备就无法正常运行。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线损较大。发达国家的线损约为2%-3%,而我国在2012年的线损统计为8.6%。其中煤矿行业2012年的线损统计为10.2%,所以线损的解决显得越来越重要。由于线损与电力用户的功率因数的平方成反比,故提高功率因数是降低损耗的有效措施在电网中要设置一些无功补偿装置来补充无功功率,可以保证用户对无功功率的需要,确保用电设备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功率补偿 用电设备 应用 无功补偿装置 发达国家 功率因数 电力用户 有功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功补偿及功率因数
18
作者 高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C》 2016年第6期00050-00051,共2页
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负荷包括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负荷、电力线路的无功损耗、输变电系统电力变压器的无功功率损耗。电力系统中,消耗大量感性无功功率,这种感性无功电流流经变压器和电力线路时,会造成设备发热,消耗能量(通常称为线损),... 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负荷包括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负荷、电力线路的无功损耗、输变电系统电力变压器的无功功率损耗。电力系统中,消耗大量感性无功功率,这种感性无功电流流经变压器和电力线路时,会造成设备发热,消耗能量(通常称为线损),引起系统电压严重降低。因此必须要减少电力系统中的感性无功电流流动,其办法是在用电负荷侧并联电力电容器,利用电容电流与电感电流相位互差180度的原理,通过电容器的容性负荷电流与用电设备的感性负荷电流相互补偿,使电源侧线路中的感性无功电流减少,从而起到无功补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 无功补偿 功率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
19
作者 王玉荣 《江西能源》 2003年第4期39-40,共2页
本文阐明采用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的原理 。
关键词 功率因数 电力网 无功补偿 变压器 有功功率 电力系统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功率因数补偿装置的成功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磊英 《科技信息》 2011年第16期382-383,共2页
晶闸管相控电抗器(TCR)型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C)方式由TCR(并联可调电抗器)+FC(补偿电容)两部分组成。其中TCR由DSP全数字控制系统、晶闸管功率阀组、相控电抗器、BOD保护模块等组成,通过晶闸管调整电抗器的电流,从而使TCR回路产... 晶闸管相控电抗器(TCR)型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C)方式由TCR(并联可调电抗器)+FC(补偿电容)两部分组成。其中TCR由DSP全数字控制系统、晶闸管功率阀组、相控电抗器、BOD保护模块等组成,通过晶闸管调整电抗器的电流,从而使TCR回路产生可变感性负载;FC回路由滤波电容器和滤波电抗器组成特定的滤波通道,向系统提供恒定容性无功功率,兼有滤除谐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止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C) 有功功率PL 无功功率Q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