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向善的治理”:理解市域社会治理的文化驱动逻辑——六尺巷“和”文化的例证 |
林洋
彭凤莲
|
《上海城市管理》
|
2025 |
0 |
|
2
|
传统“和”文化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 |
张玉辉
罗文艺
赵凯维
刘理想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
2024 |
4
|
|
3
|
“和”文化与中国非虚构文艺的对外传播 |
王晖
贺琳雅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4 |
0 |
|
4
|
新时代青年在“和”文化建设中的使命探析 |
赵彩萍
张翔
|
《南方论刊》
|
2024 |
1
|
|
5
|
山西农耕文明中的“和”文化研究 |
齐利平
张芳凝
郭丽云
王彤梅
|
《山西开放大学学报》
|
2024 |
1
|
|
6
|
论中华“和”文化在和美乡村建设中的价值与功能 |
韩露
石银辉
|
《三晋基层治理》
|
2024 |
0 |
|
7
|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国“和”文化关系刍议 |
唐奎
马静
|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
2024 |
0 |
|
8
|
“和”文化与美学意蕴——以《文心雕龙》为中心 |
冯浩
|
《晋中学院学报》
|
2024 |
0 |
|
9
|
我国农耕文明“和”文化的内涵和时代价值 |
齐利平
郝卫红
郭丽云
王彤梅
|
《山西开放大学学报》
|
2024 |
0 |
|
10
|
返本与开新: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和”文化特质 |
杨磊鑫
叶荣国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1
|
“和”文化视角下的乡村振兴路径探索 |
刘文艳
|
《农业开发与装备》
|
2024 |
0 |
|
12
|
中国传统“和”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
孙玉霞
张雅丽
|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2
|
|
13
|
儒家“和”文化的理论实质 |
孔宪峰
周秀红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14
|
儒家“和”文化的伦理意蕴及其现代价值 |
唐海燕
|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10
|
|
15
|
传统“和”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策略研究 |
蒋常香
江艳
|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6
|
中国“和”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
郭建宁
|
《前线》
|
2005 |
15
|
|
17
|
团队文化 隐形的翅膀——也谈教育部科技查新湖南大学工作站的“和”文化 |
李雯
罗晓鸣
|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8
|
“和”文化与中国茶道 |
牛玉芬
|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9
|
|
19
|
先秦“和”文化对《黄帝内经》诊疗思想的影响 |
卜菲菲
王键
胡建鹏
|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
2014 |
1
|
|
20
|
奥运与北京的“和”文化 |
李建平
|
《新视野》
CSSCI
|
2004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