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论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的“回归生活”理念 被引量:1
1
作者 方拥香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6年第3期25-26,共2页
“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是本次课程改革中各门课程的共同追求,它是在对传统教育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实效性差、针对性不强的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产生起来的,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回归生活”也是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是本次课程改革中各门课程的共同追求,它是在对传统教育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实效性差、针对性不强的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产生起来的,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回归生活”也是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它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基本思想:一、思想品德课程源于生活的需要。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规则,生活常识、社会知识等都是从生活之中采的,思想道德教育要以生活为本;二、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学生的生活服务的,课程的性质“是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鲁洁;“回归生活”《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9期)是为了培养生活所需要的有道德的人;三、通过生活的学习过有道德的生活,倡导根据学习者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学习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生活” 思想品德课程 课程标准 道德规范 思想道德教育 儿童学习 课程改革 教育理念 实际生活 传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生命贴近生活--对中学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的重新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黎敏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2008年第4期12-15,共4页
近期,很多有识之士认识到思想品德课在教材、教学过程中的诸多弊端,力图改变思想品德课“空洞说教”、“面目可憎”的现状。于是,让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的呼声日高。发表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7年第5期许华南老师的文章《让... 近期,很多有识之士认识到思想品德课在教材、教学过程中的诸多弊端,力图改变思想品德课“空洞说教”、“面目可憎”的现状。于是,让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的呼声日高。发表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7年第5期许华南老师的文章《让学生生活引领思想品德课教学》及《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7年第3期李永才老师的文章《构建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思想品德课教学 “回归生活” 重新思考 贴近生活 生命 课程教材 教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回归生活”的对话式德育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文胜 《教育导刊(上半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回归生活” 传统道德教育 对话式 德育 人的发展 人的需要 外部力量 人的教育 强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回归生活”式习作指导 被引量:1
4
作者 叶刚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3年第6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习作指导 “回归生活” 小学 作文教学 教学改革 校园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德课程中的历史教学要“回归生活”
5
作者 左进红 伊西元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4年第12期48-49,共2页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高年级《品德与社会》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和历史有关。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科知识的凸显,品德课容易变成历史课。其实课程中的历史内容只是进行道德教育的载体。因此,德育课中的历史教学必须还原德...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高年级《品德与社会》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和历史有关。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科知识的凸显,品德课容易变成历史课。其实课程中的历史内容只是进行道德教育的载体。因此,德育课中的历史教学必须还原德育课堂本色,即“回归生活”。只有这样,历史教学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回归生活” 综合性课程 历史教学 历史内容 德育课堂 实际教学 学科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品德课程教学中的“回归生活”泛化现象
6
作者 颜莹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6年第12期8-8,共1页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回归生活” 课程教学 泛化现象 《品德与社会》 展示活动 公共设施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品德课“回归生活”的教学——以《规则在哪里》的教学为例
7
作者 吕李龙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05年第4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回归生活” 品德课 《品德与生活》课 课标 生活逻辑 实际生活 教学 实际问题 才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生活”——新课程的生长点
8
作者 计建青 《成才之路》 2011年第18期61-61,共1页
背景:这是一个小班化班级,学生家长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也配合老师的教学。课堂中有一部分同学上课较活跃,善于并乐于回答问题。但也有部分学生较内向,还有些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对投入课堂教学活动缺乏主动性。在... 背景:这是一个小班化班级,学生家长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也配合老师的教学。课堂中有一部分同学上课较活跃,善于并乐于回答问题。但也有部分学生较内向,还有些学生对英语缺乏兴趣,对投入课堂教学活动缺乏主动性。在英语教学中把英语教学成为学生一首喜欢唱的欢乐的歌,一门喜欢学的有趣的功课,激发儿童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这些成了我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生活” 新课程 课堂教学活动 学生家长 非智力因素 生长 英语教学 回答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设计如何“回归生活”
9
作者 葛明法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2008年第4期25-27,共3页
大教育家张伯苓说:“要教出活孩子,而不是死孩子。”新课程强调回归学生生活,教育的各种要素和活动应反映学生生活背景与实际,追求并实现教育本身具有的生活意义。本文根据笔者多年从事中学政治教学的实践,结合浙江省高中《思想政... 大教育家张伯苓说:“要教出活孩子,而不是死孩子。”新课程强调回归学生生活,教育的各种要素和活动应反映学生生活背景与实际,追求并实现教育本身具有的生活意义。本文根据笔者多年从事中学政治教学的实践,结合浙江省高中《思想政治②》(政治生活)第二课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一节课,就课堂教学设计怎样有效贯彻“课程回归生活”的思想。谈些实践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生活” 课堂教学设计 中学政治教学 学生生活 教育家 生活背景 生活意义 民主选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课堂“回归生活”
10
作者 梁静 《中国农村教育》 2006年第7期95-95,共1页
关键词 “回归生活” 课堂 《品德与社会》 学生生活 现实生活 教学内容 学生讨论 社会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让托班教育“回归生活”
11
作者 谷莹如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04年第04X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托班教育 “回归生活” 儿童心理学 自我意识 生存能力 幼儿教育 幼儿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育“回归生活”之理性分析
12
作者 周玲 《中国德育》 2005年第6期23-24,共2页
德育“回归生活”已成为目前教育界一个热门词语,但如果我们希望真正实现德育的“回归生活”,首先需要对德育的“回归生活”进行理性分析,即应该把握清楚为什么需要德育“回归生活”?应该回归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又应该如何回归?... 德育“回归生活”已成为目前教育界一个热门词语,但如果我们希望真正实现德育的“回归生活”,首先需要对德育的“回归生活”进行理性分析,即应该把握清楚为什么需要德育“回归生活”?应该回归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又应该如何回归?如果这一切都还处于模糊的状态,那么它很可能只是一股转瞬即逝的潮流,难以生根发芽,更难以显示其永久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生活” 理性分析 德育 教育界 生命力
原文传递
摭谈小学德育"回归生活"
13
作者 秦选强 《湖北教育》 2004年第23期20-21,共2页
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回归生活是小学德育的应然选择。回归生活,注重人在生活中的动态生成过程,这是德育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可和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回归... 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学生的品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能动地表现。回归生活是小学德育的应然选择。回归生活,注重人在生活中的动态生成过程,这是德育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认可和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回归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德育 “回归生活” 注重 课程改革 动态生成 主体地位 基本理念 过程 地表 认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教育回归生活”
14
作者 张家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9年第7期1-1,共1页
如果“回归生活”指的是,教育活动宜与学生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与学生实际的经历联系起来,与他们的思维发展联系起来,与他们的兴趣、习惯联系起来,那么,“回归生活”是有意义的。 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值得考虑。 第一,学生进入... 如果“回归生活”指的是,教育活动宜与学生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与学生实际的经历联系起来,与他们的思维发展联系起来,与他们的兴趣、习惯联系起来,那么,“回归生活”是有意义的。 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值得考虑。 第一,学生进入学校,接受教育,这本身也是开始一种新生活,一切对于他们都可能是新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生活” 教育活动 学生实际 事物联系 思维发展 接受教育 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生活”与中小学品德评价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宋文秀 《小学德育》 2007年第8期11-14,共4页
“回归生活”是新课改中各门课程尤其是德育课程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它的编写理念。德育走向生活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那么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该对中小学生的品德持什么样的评价方法?传统的评价方法是否依然适用?下面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 “回归生活” 品德评价 中小学生 德育课程 编写理念 新课改 不可逆
原文传递
回归生活 融入生活——提高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李平 《广西教育》 2009年第25期23-23,33,共2页
鲁洁教授认为: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品德与社会》是一门融生活性、活动性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正是基于这种“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的基本理念,教材针对特定年龄段的儿童在生活中可能遭遇到的人、事、物,他们所关注的... 鲁洁教授认为: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品德与社会》是一门融生活性、活动性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正是基于这种“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的基本理念,教材针对特定年龄段的儿童在生活中可能遭遇到的人、事、物,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烦恼等来安排内容,如小学一年级儿童的入学适应,小学三年级学生在学业成绩与能力上发生分化,小学五年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因此,课堂教学应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以他们的现实需要、问题、困惑为基点,吸取鲜活的内容,让课堂充满生活的真、灵动的美,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回归生活” 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 生活 学生自我意识 综合性课程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的路径探寻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建文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下旬)》 2011年第6期25-25,共1页
一、教材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生命成长 如果说教育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对话的过程,那么教材可以说是教师与学生对话所依据的文本。教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其编撰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2003年人教版《思想品德》新教材,... 一、教材贴近学生生活,适合学生生命成长 如果说教育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对话的过程,那么教材可以说是教师与学生对话所依据的文本。教材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其编撰的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2003年人教版《思想品德》新教材,从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出发,旨在使学生领略思维之美,享受文化之韵,体悟成长之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生活” 思想品德课 学生生活 生命成长 路径 《思想品德》 新教材 人教版
原文传递
回归生活的道德评价
18
作者 梁丹 《基础教育研究》 2005年第5期12-14,共3页
在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回归生活"成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课程改革各门课程共同追求的目标.道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做人教育的课程,其课程改革也开始"回归生活","过有意义的生活"成为了道德... 在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回归生活"成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课程改革各门课程共同追求的目标.道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做人教育的课程,其课程改革也开始"回归生活","过有意义的生活"成为了道德教育课程的终极追求.而与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相适应的道德评价,也应该秉承"回归生活"的理念,做到在生活中评价学生,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评价 “回归生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本理念 做人教育 思想品德 道德发展 新课程 追求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生活,新课程理念下的德育呼唤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玉英 《陕西教育(教学)》 2008年第11期38-38,共1页
让教育“回归生活”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的精髓,依然具有其旺盛的生命力,有助于我们解决传统教育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实效性差、针对性不强的弊端,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深远意义。让德育全... 让教育“回归生活”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的精髓,依然具有其旺盛的生命力,有助于我们解决传统教育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实效性差、针对性不强的弊端,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深远意义。让德育全面回归生活,能使理论与生活实践切实结合起来,从而真正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生活” 新课程理念 德育 生活教育”理论 教育理论 课程改革 实际生活 传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的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夏陈伟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行动版)》 2006年第12期44-48,共5页
“回归生活”是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学的基本理念,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的关键。思想品德教学如何回归生活?那就是要抓住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的主体发挥和教师的价值引导这三点,充分构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空全面开放... “回归生活”是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学的基本理念,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的关键。思想品德教学如何回归生活?那就是要抓住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的主体发挥和教师的价值引导这三点,充分构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空全面开放的课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归生活” 思想品德教学 新课程背景 思想品德课 教学实效 现实生活 价值引导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