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王国维“境界”说的四个层次及其关系
1
作者 张文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6-85,共10页
王国维的“境界”并非是对文学作品的某个特征的界定,而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意象、意义、形上四个层次的全方位评价。所谓境界,即表现为语言层次的天然性、意象层次的直观性、意义层次的世界性、形上层次的生命性。所谓有境界的文学作... 王国维的“境界”并非是对文学作品的某个特征的界定,而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意象、意义、形上四个层次的全方位评价。所谓境界,即表现为语言层次的天然性、意象层次的直观性、意义层次的世界性、形上层次的生命性。所谓有境界的文学作品,就是用天然之语言、真切之意象,直观地创造出一个艺术的世界,由此传达出作者对于世界、人生之深刻而独特的生命体验,进而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境界”说是一个语言、意象、意义、形上的四重有机整体,不可以拆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人间词话》 “境界”说 语言 意象 意义 生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间性视角下《人间词话》“境界”说的三重“超越”
2
作者 许宇晴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0-55,共6页
从强调主体间沟通互动、共同存在并建构起世界的主体间性的视角出发,观照“境界”说对“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以及人生三境界等关键概念的区分及阐述,可见其中呈现的三重递进式“超越”,即对作为创作对象的“... 从强调主体间沟通互动、共同存在并建构起世界的主体间性的视角出发,观照“境界”说对“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以及人生三境界等关键概念的区分及阐述,可见其中呈现的三重递进式“超越”,即对作为创作对象的“物”之客体、对作为创作者的“我”之主体以及对作为创作思维的主客对立模式的超越,进而把握与这三重超越相对应的虚实相生的审美认识、情景交融的美感风貌以及回归生命实践的精神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性 王国维 《人间词话》 “境界”说 超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境界”说视域下江南舞蹈的意境创作研究——以《碇步桥》为例
3
作者 姚嘉旭 《艺术评鉴》 2024年第20期69-74,共6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意境之美的追求是中国艺术的精髓,同时也是艺术的极致表现。舞蹈作品《碇步桥》便以人生艺术化、艺术自然化为价值导向,主张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共生。本文运用王国维“境界”说的传统美学理论框架,以作品《碇步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意境之美的追求是中国艺术的精髓,同时也是艺术的极致表现。舞蹈作品《碇步桥》便以人生艺术化、艺术自然化为价值导向,主张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共生。本文运用王国维“境界”说的传统美学理论框架,以作品《碇步桥》为核心分析对象,深入探讨了江南舞蹈的意境创作途径,并最终阐释了传统美学在江南舞蹈创作中的艺术审美价值,以更好地推动江南舞蹈的当代创作,传承古典美学,使其焕发时代风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碇步桥》 舞蹈意境 江南舞蹈 “境界”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误解的王国维“境界”说——论《人间词话》的思想根源 被引量:26
4
作者 肖鹰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5-55,共11页
长期以来,诠释王国维"境界"说的主导方向是以叔本华哲学(美学)为"本"。这是一个根本误解。本文主旨就是揭示和澄清这个误解。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通过对王国维美学、文学论著的历史梳理,论证王国维提出"境界&... 长期以来,诠释王国维"境界"说的主导方向是以叔本华哲学(美学)为"本"。这是一个根本误解。本文主旨就是揭示和澄清这个误解。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通过对王国维美学、文学论著的历史梳理,论证王国维提出"境界"说的主要动机是他的美学思想从接受叔本华美学转向席勒美学;第二,对以叔本华哲学(美学)诠释"境界"说的重要论著进行历史追述和分析批评,指出这种诠释方式形成的主要根源是非历史地看待王国维的美学文献;第三,简要论述作者的基本观点:"境界"说的核心是以席勒提出的以人本主义理想为核心的诗歌理想,而《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是"境界"说的基本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境界”说 叔本华 席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境界”说与王国维之语源与语境 被引量:10
5
作者 彭玉平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45,共9页
王国维的"境界"说是20世纪文论学术史的热点话题,在中西学术传统中追源溯流,在古今流变中考量其内涵,成为学术史的核心内容。而王国维本身在早期译著中所使用的"境界"一词及其内涵的变化,对王国维"境界"... 王国维的"境界"说是20世纪文论学术史的热点话题,在中西学术传统中追源溯流,在古今流变中考量其内涵,成为学术史的核心内容。而王国维本身在早期译著中所使用的"境界"一词及其内涵的变化,对王国维"境界"说的形成所可能产生的作用,则素不受重视。王国维在早年翻译的数部日人著作中,"境界"既可以指称地理之边境边界,也可以指称知识的范围,也有作为等级、状态来使用的情况。王国维自己也在文章或著述中,以等级、状态、范围作为"境界"的基本内涵。"境界"说的最终形成,不能脱离王国维自身使用"境界"一词的语源及其发展。"境界"说的内涵及其与传统诗学的关系也只有在《人间词话》的具体语境中,才能得到切实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境界”说 《人间词话》 语源 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境界、意境辨——王国维“境界”说探微 被引量:7
6
作者 黄永健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69-74,共6页
本文从王国维 1 90 8年删定发表的六十四册《人间词语》文本出发 ,联系他彻底的悲观主义美学观 ,参照近一个世纪以来有关王国维“境界”说的代表性论说 ,对王国维的独拈出的“境界”一词的本质性所指予以揭示。
关键词 “境界”说 王国维 人间 美学观 意境 文本 悲观主义 本质性 探微 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境界”说的存在主义向度 被引量:2
7
作者 潘海军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73,共5页
20世纪初以降,学术界对王国维"境界"说核心内容的研究,有近百年的历史。有关"境界"说的研究依然存在不少语焉不详之处,特别是对其精神向度的思考还有待深入剖析。从存在主义视角来探讨"境界"说是一种全... 20世纪初以降,学术界对王国维"境界"说核心内容的研究,有近百年的历史。有关"境界"说的研究依然存在不少语焉不详之处,特别是对其精神向度的思考还有待深入剖析。从存在主义视角来探讨"境界"说是一种全新的研究理路。基于《人间词话》中对"此在"孤独境遇的高度推崇,以及重在审验"存在"真理的美学立场,"境界"说内含着"本真性"、"忧"、"自由"等三大价值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境界”说 存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间词话》“境界”说的内在体系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新灿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85-89,共5页
“境界”说的提出历史悠久 ,王国维是集大成者。在《人间词话》中 ,已具备了一个包含有境界含义、类别、创造方法的内在体系。“境界”理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它有助于当代人们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
关键词 《人间词话》 “境界”说 内在体系 审美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论王国维的“境界”说
9
作者 张碧波 高国兴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8-61,共4页
关键词 “境界”说 王国维 “境界”理论 中国文学理论 散论 民族特征 “兴” “志” 六义 “兴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庄子》看王国维“境界”说的思想渊源
10
作者 喻守国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7期66-67,共2页
研究《人间词话》的学者多注重西方思想对王国维"境界"说产生的影响,本文从王国维与庄子的主体形象、思想中"真"的追求以及"物化"与"观物"的具体概念几个方面进行比较,探究《庄子》对王国维&qu... 研究《人间词话》的学者多注重西方思想对王国维"境界"说产生的影响,本文从王国维与庄子的主体形象、思想中"真"的追求以及"物化"与"观物"的具体概念几个方面进行比较,探究《庄子》对王国维"境界"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境界”说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知递变,可信可爱:对“境界”说的主体论身体美学解读——纪念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发表100周年
11
作者 马正平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9年第2期17-25,共9页
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境界"说美学是一种主体论身体美学或身体主体性文艺美学理论。其基本特点在于,审美活动、审美感受、感觉是身体主体性的一种切身性的形式时空、生命时空的"不隔""真切感"身体感... 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境界"说美学是一种主体论身体美学或身体主体性文艺美学理论。其基本特点在于,审美活动、审美感受、感觉是身体主体性的一种切身性的形式时空、生命时空的"不隔""真切感"身体感感受、感觉。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和"能感之"与"能写之"就是一种身体主体性建构的体现。在主体论身体美学、或身体主体性美学的审美活动过程中,身体主体会产生一系列身体感感受、感觉:"境界"("意境""气象")"不隔""真切""工"(即"美")"爱"。因此,王国维的身体主体性美学才是"可信"而又"可爱"的生命美学。从主体论身体美学或者说身体主体性美学的学术视野上讲,20世纪以来的中国现代美学,除了王国维先生的"境界"说美学以外,没有一个美学家的美学理论能够真正深入到如此深的生命境界。因此,未来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基本方向就是两个"回到"与两个"转向":回到鲍姆嘉通,回到王国维。转向"身体现象学"、转向"默会致知论"的后批判实践哲学和思维现象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论身体美学 “境界”说 行知递变 默会致知论 时空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境界”说的生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耿志 寇鹏程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4-144,共11页
百年以来的'境界'说研究多将其作为一个静态的理论来考察,或以西学视角进行横向解剖,或以中学视角进行纵向比附,或中西互参,剔骨还父,析肉还母。三种阐释方法均需预先设定'境界'说的内涵,从而陷入了自我证明的逻辑困境... 百年以来的'境界'说研究多将其作为一个静态的理论来考察,或以西学视角进行横向解剖,或以中学视角进行纵向比附,或中西互参,剔骨还父,析肉还母。三种阐释方法均需预先设定'境界'说的内涵,从而陷入了自我证明的逻辑困境中。这种困境根源于研究者的'阐释'方式与王国维的'建构'方式暨'境界'说的生成机制之间深刻的错位。《人间词话》的版本差异及相关成书过程清晰地昭示着这一理论的动态生成机制:'境界'说是以西方哲学、中国传统文论和王国维的生命体验为'养分',以其诗词创作经验和阅读体验为'母体',以诸多子概念及其内部的逻辑关系为'血肉'和'筋脉'的有机体系。'境界'说的研究,需要打破中西方理论成见,立足于王国维的创作经验和阅读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界”说 生成机制 西方哲学 传统文论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之敞亮”说及其深度再塑——论刘锋杰通释王国维“境界”说 被引量:1
13
作者 夏中义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8-151,176,共15页
王国维“境界”说被海内外学界同仁所深究已逾百年。但几乎所有研究者皆忽略了“古今之大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那个“大字”,王国维著名“人生三境”之精神高度不免有被矮化或世俗化之虞。刘锋杰通释王国维“境界”说以“生命之敞亮... 王国维“境界”说被海内外学界同仁所深究已逾百年。但几乎所有研究者皆忽略了“古今之大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那个“大字”,王国维著名“人生三境”之精神高度不免有被矮化或世俗化之虞。刘锋杰通释王国维“境界”说以“生命之敞亮”为释义,不仅通释了王国维诗学中的“境界”用法及相关概念,并且使它们相互关联并呈现出一个“以生命为本”的诗学体系。这虽在《词话》研究史上属“百年未有”,却也应从“个体性”“亲证性”“峰值性”三方面进行深度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之敞亮”说 王国维 《人间词话》 “境界”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王国维的“境界”说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海燕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9-72,共4页
"境界"说是王国维艺术理论和美学思想的核心,与传统的"意境"理论相比,王国维更重视诗歌客观、真实、自然方面的特征。王国维还提出了关于"境界"说的几对范畴,从微观角度展示了"境界"说深刻而... "境界"说是王国维艺术理论和美学思想的核心,与传统的"意境"理论相比,王国维更重视诗歌客观、真实、自然方面的特征。王国维还提出了关于"境界"说的几对范畴,从微观角度展示了"境界"说深刻而丰富的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境界”说 诗歌 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 文艺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境界”说的理论结构与审美精神转向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发开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19年第9期57-68,共12页
作为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创造性美学范畴,“境界”说蕴涵了“真”与“实”的审美基质、“不隔”与“不代”的审美尺度、“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审美境界、“众芳芜秽”与“以血书者”的审美旨归等四个层面意蕴,共同构建起“境界... 作为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创造性美学范畴,“境界”说蕴涵了“真”与“实”的审美基质、“不隔”与“不代”的审美尺度、“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审美境界、“众芳芜秽”与“以血书者”的审美旨归等四个层面意蕴,共同构建起“境界”说美学意蕴的整体结构。王国维基于民族文化本位立场融汇西方美学与民族文化并达成学理再创,在生命维度上促成新的审美精神转向,在古今中西交汇时期具有开时代风气之先的重要意义,对于以新视角重新激活中国传统美学与文论话语,构建新时代中国美学与中国文论话语体系也颇具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境界”说 《人间词话》 美学理论 审美精神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嘉莹“基准”说与王国维“境界”说 被引量:2
16
作者 夏中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3期61-66,共6页
本世纪大陆学界对王国维美学的研究史,在80年代前,大体上是对《人间词话》的探讨史。叶嘉莹作为海外王学研究的佼佼者,其专著《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之重心仍落在王国维“境界”说上。故,若想对叶著作学术评估,其要点之一,当在分析叶氏... 本世纪大陆学界对王国维美学的研究史,在80年代前,大体上是对《人间词话》的探讨史。叶嘉莹作为海外王学研究的佼佼者,其专著《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之重心仍落在王国维“境界”说上。故,若想对叶著作学术评估,其要点之一,当在分析叶氏“基准”说与王氏“境界”说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界”说 王氏 叶氏 叶嘉莹 内美 修能 王国维 《人间词话》 诗学 “三境”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间词话》“境界”说析评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新灿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32-37,共6页
《人间词话》“境界”说析评李新灿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人间词话·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的开篇首句即已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并以五代北宋之词为例来证实这一命题... 《人间词话》“境界”说析评李新灿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人间词话·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的开篇首句即已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并以五代北宋之词为例来证实这一命题.“境界”说并非王国维首创,在王国维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人间词话》 “境界”说 “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 赤子之心 亚里士多德 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 审美观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境界”说新议
18
作者 周颂喜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88-92,共5页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境界说,是对中国古代诗学理论的总结,具有极高的美学理论价值。但学术界在讨论“境界”说形成的依据时,往往把它与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扯到一起,从而把“境界”说看成是西方美学影响下的产物。笔者不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境界说,是对中国古代诗学理论的总结,具有极高的美学理论价值。但学术界在讨论“境界”说形成的依据时,往往把它与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扯到一起,从而把“境界”说看成是西方美学影响下的产物。笔者不同意这种流行的说法,特撰此文,略申管见,不妥之处,恳请专家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境界”说 “有我之境” 叔本华 “无我之境” 理式 无意志 新议 境界 抒情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间词话》中的“境界”说述评
19
作者 刘土兴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49-53,共5页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一部影响较大的词论,历来评价不一.有些同志认为《词话》的基本体系是唯心主义的,它鼓吹脱离现实的纯艺术的文艺观.而笔者却认为,《词话》虽然存在着某些自相矛盾和错误的观点,但基本体系是朴素唯物主义的,其“...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一部影响较大的词论,历来评价不一.有些同志认为《词话》的基本体系是唯心主义的,它鼓吹脱离现实的纯艺术的文艺观.而笔者却认为,《词话》虽然存在着某些自相矛盾和错误的观点,但基本体系是朴素唯物主义的,其“境界”说是符合艺术规律的美学理论,在今天仍然有借鉴的价值.本文仅就《词话》中有关“境界”创造的几条理论的评述,从一个方面来说明《词话》基本观点的正确性,以求教于学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界”说 《人间词话》 述评 出乎其外 造境 真感情 入乎其内 王氏 外物 写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的美学理论——“境界”说——读《人间词话》札记
20
作者 刘土兴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60-69,共10页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以下简称《词话》)是晚清以来论词的较有影响的著作之一,其内容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境界”说是其核心。他说:“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境界”说虽非王国...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以下简称《词话》)是晚清以来论词的较有影响的著作之一,其内容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境界”说是其核心。他说:“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境界”说虽非王国维首创,但“根本”论的提出却是他的贡献。一九○八年王国维亲自整理出版的《人间词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界”说 境界 王国维 《人间词话》 美学理论 札记 造境 艺术概括 真感情 艺术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