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列宁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思想的嬗变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宋才发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
-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1-36,39,共7页
-
文摘
十月革命胜利后,要在俄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文盲充斥的国家建议社会主义,不是苦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是苦于资本主义不足,不可能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中找到现成的方案.在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和“直接过渡”的痛苦摸索之后,列宁毅然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根本上改变了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
-
关键词
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经济政策思想
“战时共产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
合作社
列宁
余粮收集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直接过渡”
生产和分配
-
分类号
A82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思想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闻一
-
出处
《史学集刊》
1983年第2期57-63,共7页
-
文摘
“战时共产主义”是苏维埃俄国初期的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作为一个特定时期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并不是一项发展经济的政策,也不是一项事先制定好的政策,加之在执行过程中,又受到“战时共产主义”思想的严重干扰。使它从一系列特殊措施发展并几乎完善成了一种建设社会主义的独特方式。因此,我们对“战时共产主义”的研究和分析,必须首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思想作出适当的评价。
-
关键词
“战时共产主义”
苏维埃俄国
建设社会主义
发展经济
特殊措施
独特方式
执行过程
历史现象
思想
人民委员会
-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浅谈“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第一阶段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韩树洋
-
机构
辽宁医药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中国市场》
2016年第18期228-229,共2页
-
文摘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第一阶段的形势是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苏维埃俄国,苏俄国内反革命势力发动叛乱,内战局面错综复杂;粮食和燃料极端匮乏;苏维埃政权遭遇近乎覆灭的危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主要包括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化、贸易垄断和消费品定额分配以及普遍劳动义务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夺取苏俄国内战争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有效解决了当时帝国主义与苏俄无产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反革命势力与苏俄劳动人民的矛盾,巩固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成果——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加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捍卫了苏俄的国家独立,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因而苏俄政府的"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
关键词
“战时共产主义”
时期
第一阶段
“功劳”
-
分类号
F091.9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关于“战时共产主义”评价的问题
- 4
-
-
作者
唐士润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23-30,共8页
-
文摘
俄国在十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期间,即1918年夏至1921年春,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于这个时期政策的评价,长期以来在国内外史学界都有不同的见解,有全盘否定的,也有全部肯定的。到底应当怎样对它进行科学的评价,这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如何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
关键词
“战时共产主义”
列宁
余粮收集制
苏维埃国家
战争
苏维埃政权
粮食
红军
选集
农民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列宁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思想的嬗变
- 5
-
-
作者
宋才发
-
出处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64-69,共6页
-
文摘
本文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入手,论述并评价了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过程,分析了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列宁思想的嬗变。指出,在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和“直接过渡”的痛苦摸索之后,列宁毅然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根本上改变了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
-
关键词
新经济政策思想
向社会主义过渡
“战时共产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
合作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列宁
“直接过渡”
余粮收集制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
分类号
K512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功劳和“直接过渡”的错误
- 6
-
-
作者
张季和
徐长安
-
出处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8-14,共7页
-
文摘
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民群众,为了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分子叛乱,从1918年夏到1920年底,逐步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于这些政策,有过不同评价.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把这些政策称为带有临时性质的措施,是在战争期间不得不实行和唯一可行的一种特殊政策.近年来,有的同志认为,上述说法“和列宁的有关论述是不一致的,也是不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这个意见,有积极作用,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问题.
-
关键词
列宁
“战时共产主义”
“直接过渡”
布尔什维克党
苏维埃政权
俄国
社会主义
十月革命
国家资本主义
无产阶级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列宁论“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农民问题
- 7
-
-
作者
赵平之
-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
出处
《世界历史》
1983年第2期73-79,共7页
-
文摘
某些研究者认为,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列宁把农民认为主要敌人和打击对象。本文不同意这种看法。作者指出,工农联盟是列宁的一贯思想,列宁认为应该打击的不是广大劳动农民,而是富农和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小生产中的一部分是产生资本主义的基础,但通过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引导,他们是完全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把小生产大批地、每日每时地产生资本主义简单地理解为小生产的全部必然滋长资本主义不符合列宁的原意。
-
关键词
“战时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
列宁
农民问题
工农联盟
社会主义道路
小资产阶级
社会主义经济
主要敌人
社会主义教育
-
分类号
K1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被引量:2
- 8
-
-
作者
谢有实
-
出处
《世界历史》
1981年第1期75-78,共4页
-
文摘
怎样评价“战时共产主义”,史学上历来都争论很大。近年来,在国外有这么一种观点,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错误的,最主要的是思想上和政治上的错误,其根源是错误路线,因为它企图通过行政命令的强制性措施去实现共产主义。最近在国内,也有类似的看法,认为“战时共产主义”
-
关键词
“战时共产主义”
行政命令
强制性措施
社会主义
路线
政治
列宁
史学
思想
生产力
-
分类号
K1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也论列宁主义与“战时共产主义”
被引量:2
- 9
-
-
作者
叶书宗
王斯德
-
出处
《世界历史》
1982年第3期68-72,共5页
-
文摘
近年来,史学界对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进行了热烈的争论,笔者也从中受到了一些启发。我们认为有些问题尚需深入研究,如:“战时共产主义”与列宁主义到底是什么关系?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的出发点是为了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还是为了捍卫处于危急困境中的新生苏维埃政权?“战时共产主义”有其一定的历史功绩,还是一种不可原谅的历史错误?正确地回答这些问题对于如实地恢复“战时共产主义”的历史本来面目,以及科学地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都是必要的。我们仅就上述问题发表一些粗浅意见。
-
关键词
“战时共产主义”
列宁主义
历史功绩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苏维埃政权
农业社会主义
史学界
十月革命
新经济政策
苏俄
-
分类号
K1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探索
- 10
-
-
作者
陆云彬
-
机构
上海社科院哲学所
-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1992年第3期43-47,共5页
-
文摘
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不仅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在侧重点上有所区别,而且他的社会主义理论本身,也有前期和后期之分,在侧重点上也有所不同。所谓前期理论,主要是指1921年春以前的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这个时期,由于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
-
关键词
社会主义理论
列宁
思想理论
马克思
实践经验
侧重点
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
余粮收集制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列宁社会主义理设思想管窥
- 11
-
-
作者
张赤卫
-
机构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马列所
-
出处
《学术界》
CSSCI
1997年第3期9-13,共5页
-
-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列宁
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
国家资本主义
无产阶级
余粮收集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商品交换
粮食税
-
分类号
A82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12
-
-
作者
吴方宁
-
机构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
出处
《求实》
1984年第12期39-40,共2页
-
文摘
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全面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对传统观念的重大突破,也是对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关键词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价值规律
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资本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
运用价值
公有制
经济体制改革
-
分类号
D20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慎用“国家资本主义”
- 13
-
-
作者
武建奇
-
机构
河北经贸大学马列部
-
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
1997年第3期54-56,共3页
-
文摘
现行经济学中时常见到“国家资本主义”这个术语,这无论在高等教育的经济学教科书中,或者是在其它经济学文献里,都不陌生。但“国家资本主义”究竟意义何在,现时期对某些经济形式的这一定性有无价值?这些问题很值得研究。 “国家资本主义”最早是由列宁提出的,他把苏联“战时共产主义”后的“新经济政策”
-
关键词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国家
非公有制经济
“新经济政策”
经济学教科书
“战时共产主义”
自学考试教材
所有制结构
列宁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
-
分类号
F0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与现时代
被引量:2
- 14
-
-
作者
朱旭红
-
机构
浙江大学政治学系
-
出处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5年第3期15-23,共9页
-
文摘
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与现时代朱旭红本文从社会主义思想史展开视角,就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这一被忽视的课题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核心的科学社会主义,其历史观与价值观的统一性就在于,社会主义既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又体现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列宁...
-
关键词
社会主义价值观
民主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价值原则
毛泽东
马克思恩格斯
现实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
-
分类号
C0
[社会学]
-
-
题名试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开放性和发展性
- 15
-
-
作者
陈天培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2-55,共4页
-
文摘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由于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的实践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必须不断地研究新情况,不断地更新完善自己的理论。总起来看,人...
-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资本主义
无产阶级专政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发展性
“战时共产主义”
资产阶级
丰富和发展
-
分类号
D0-0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学习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和理论的探索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于振武
-
机构
佳木斯师专历史系
-
出处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9-43,52,共6页
-
文摘
学习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和理论的探索佳木斯师专历史系于振武从1917年11月革命到1924年1月列宁逝世的6年多时间里,列宁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从苏维埃俄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勇于实践,艰难探索,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理论上...
-
关键词
国家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新经济政策
列宁
商品货币关系
资本主义国家
“战时共产主义”
建设实践
劳动生产率
向社会主义过渡
-
分类号
A82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新经济政策:是退却还是向社会主义前进?
- 17
-
-
作者
叶.阿姆巴尔特苏莫夫
王桂贤
-
机构
牡丹江大学
-
出处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1期28-30,共3页
-
文摘
1921年春,苏俄历史进入了一个高潮与转折的时期:年轻的共和国政府实施列宁精心制定的新经济政策。国家经历了国内战争和敌对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后,处于这样的复杂形势,新经济政策不仅有振作的作用,而且事实上,它还是关于经济战略(马克思思想史上的首创)的详尽的方案。这项经济战略包括苏维埃国家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整个时期。列宁的计划开风气之先,而且毫无顾忌:利用资本主义并对它进行限制,用最快的速度摆脱战后饥荒与贫困,竭尽全力发展整个国家的生产力,从而奠定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
-
关键词
新经济政策
社会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
余粮收集制
列宁
粮食税
利用资本主义
国内战争
马克思思想史
农民
-
分类号
K512.5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新经济政策:是退步?还是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贾文楼
-
机构
中共尚志市委党校
-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7-109,共3页
-
文摘
新经济政策:是退步?还是通往社会主义的道路?原著叶·阿姆巴尔楚莫夫贾文楼译于牧校危机战后的最初几年对苏俄是最艰苦的年份。就是在1920年的下半年,这个国家还要抗击国内新的反革命势力。目下,这个国家够较自由地呼吸了,也能悉心处理当务之急了。那时主要的任...
-
关键词
新经济政策
社会主义
“战时共产主义”
列宁
余粮收集制
工人阶级
资本主义
布尔什维克党
十月革命
无产阶级
-
分类号
F151.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论列宁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所有制思想
- 19
-
-
作者
崔文华
-
机构
重庆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1997年第6期3-7,共5页
-
文摘
列宁在一个已经开始了资本主义生产,但农业的小生产还占优势的俄国抓住历史的机遇亲自创立和领导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经过“战时共产主义”的实践,列宁深刻地认识到,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需要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系列过渡阶段。探讨列宁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各个时期的所有制观,对于我们准确把握向完全社会主义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过渡的历史进程,准确把握各个过渡阶段的各种所有制的历史作用,从而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
关键词
向社会主义过渡
列宁
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资本主义
过渡阶段
“战时共产主义”
所有制思想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历史作用
资本主义生产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历史考察
- 20
-
-
作者
唐超兰
-
出处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6期16-20,85,共6页
-
文摘
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本文对这一过程作一简要考察。 一 空想社会主义者从十六世纪的托马斯·莫尔开始到十九世纪的威廉·魏特林为止,都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应该存在商品经济的。
-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列宁
历史考察
社会主义社会
价值规律
斯大林
社会主义经济
“战时共产主义”
商品交换
生产资料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