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2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案例设计——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为例
1
作者 曹蕾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24年第3期33-38,共6页
“教—学—评”一致性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教—学—评”一致性模型认为“教”“学”“评”三项活动的目标是一致的,即教学目标。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为例,在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基础上,确立了... “教—学—评”一致性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教—学—评”一致性模型认为“教”“学”“评”三项活动的目标是一致的,即教学目标。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为例,在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基础上,确立了促进生物学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在教学流程设计中,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提出引领性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通过评价任务设计诊断学生的真实发展水平和学习效果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教—学—评”一致性 能量流动 教学案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说课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星宇 卢晓梅 彭宇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第3期197-198,共2页
本文对所选课题说教材、教法、学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指明构建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的优势,尝试将问题探讨编成数学计算题,引导学生定量分析问题,从宏观角度掌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认同科学饮食的重要性。
关键词 生态系统 能量流动 定量分析 概念模型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物教学中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尝试——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潘勇 《中学教学参考》 2017年第29期78-79,共2页
高中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的学科课程。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跳出"教教材"和"以知识为本"的思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带领学生进行模型构建,组织学生探讨研究方法,从而发展学生... 高中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的学科课程。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跳出"教教材"和"以知识为本"的思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带领学生进行模型构建,组织学生探讨研究方法,从而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 生态系统 能量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束爱军 汪娟 《生物学教学》 2012年第8期24-26,共3页
在问题的驱动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体会人类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关键词 生态系统 能量流动 问题解决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德育融入理科课堂——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为例
5
作者 娄维义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2009年第6期50-53,共4页
上海市二期课改中的三维目标,是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基础上增加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体现。学科德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要求我们在学科教学中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融入德育,当... 上海市二期课改中的三维目标,是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基础上增加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体现。学科德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要求我们在学科教学中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融入德育,当然不同学科的德育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各有其学科优势。生命科学教学在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学科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德育 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 “以学生发展为本” 课堂 理科 学科德育 生命科学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的课堂教学
6
作者 娄维义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3,共2页
上海科技版《生命科学》高二下学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生态系统定义、成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揭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内在客观规律,来理解如何根据客观规律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达到满足... 上海科技版《生命科学》高二下学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生态系统定义、成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揭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内在客观规律,来理解如何根据客观规律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达到满足人类的需求的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比如尝试利用数学建模和转换图表等方法揭示事物的本质,从中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懂得遵循科学发展观来解决人类的一些重要问题,以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另外,通过教学过程可融人生命教育的内容,比如,在特殊情况下如何有效利用有限能量延长生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 课堂教学 生命科学 客观规律 科学发展观 科学素养 数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典型试题
7
作者 宋立伟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22年第4期53-54,共2页
各类试题中,部分学生因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相关知识理解不到位,造成失分.本文以典型试题为例对教材知识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对学生学习有所帮助.一、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能.若不考虑能... 各类试题中,部分学生因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相关知识理解不到位,造成失分.本文以典型试题为例对教材知识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对学生学习有所帮助.一、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能.若不考虑能进行化学能合成作用的生产者,则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即为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多数习题也不考虑这一点.若考虑化学能合成作用,则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化学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试题 知识理解 合成作用 教材知识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失分 化学能 例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概念教学策略探析——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吴海燕 段巍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4-36,共3页
本文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为例,介绍了以课始呈现问题困境(暴露前概念)-问题串辅助学习(初步建构概念)-小结完善概念地图(巩固目标概念)为基本流程的基于问题式学习的概念教学策略。
关键词 问题式学习 概念教学 生态系统 能量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研方法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王魏然 付鑫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8-50,共3页
以生态学实验研究论文为主要资料,并对论文数据简化处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态学中能量流动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使学生对宏观规律的理解和把握落地。并以此凸显生物学作为实验学科的特点和本质,体现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等生物学核... 以生态学实验研究论文为主要资料,并对论文数据简化处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态学中能量流动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使学生对宏观规律的理解和把握落地。并以此凸显生物学作为实验学科的特点和本质,体现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等生物学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流动 研究方法 数据分析方法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概念模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一课时)教学案例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魏永强 《中学生物学》 2017年第3期29-32,共4页
1教材分析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包括能量流动的概念、过程、特点、能量流动的意义和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本节内容第一课时教学中,教师需使学生掌握能量流动的概念、过程、特点和会简... 1教材分析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包括能量流动的概念、过程、特点、能量流动的意义和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本节内容第一课时教学中,教师需使学生掌握能量流动的概念、过程、特点和会简单进行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流动 高中生物教学 第一课 教材分析 能量传递效率 生态系统的结构 能量金字塔 教学案例分析 小组讨论 课堂导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一课时)的教学案例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成培平 《中学生物学》 2015年第2期25-27,共3页
叙述了将教材中的问题探讨分层推进,并不断引导学生借助建模的方法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分析。利用模型建立分层突破难点,既激发了学生生物学习的热情,又培养了学生建模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关键词 生态系统 建模 分析 能量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的教学设计
12
作者 张琴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9-41,共3页
本文总结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教学目标、设计思路、实施过程与收获。
关键词 生态系统 能量流动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中几个难点的思考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丁傅 《中学生物学》 2012年第6期32-34,共3页
在现行人教版高级中学生物学必修三“稳态和环境”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但教材中介绍能量流动的篇幅过于精简,示意图却较复杂,学生在内容的分析和知识的理解上很难倒位。在平时的有关能量流动的图例的分析和... 在现行人教版高级中学生物学必修三“稳态和环境”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但教材中介绍能量流动的篇幅过于精简,示意图却较复杂,学生在内容的分析和知识的理解上很难倒位。在平时的有关能量流动的图例的分析和计算也是学生经常出现障碍。而教材中并未就这些问题深究。所以教师在授课中需要对教材中的一些内容进行进一步地组合和加深分析,使学生能较深刻地理解能量流动的相关原理,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是这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材对其过程的分析较简略。而将能量流动的过程分析透彻,对有关生态问题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能量来源和能量输入的分析教材中提到:“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部分学生对此不甚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 中学生物学 考分 教学 学生分析 生态问题 能量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证式教学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洪海鸾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1期84-88,共5页
本文基于图尔敏的"论证"图式,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建构了"创设情境,设置悬疑→观点猜想,解释猜想→寻找证据,支持猜想→认可猜想,升为结论"的论证式教学模式,实现"教"和"学"的有效互动,从而达... 本文基于图尔敏的"论证"图式,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建构了"创设情境,设置悬疑→观点猜想,解释猜想→寻找证据,支持猜想→认可猜想,升为结论"的论证式教学模式,实现"教"和"学"的有效互动,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证式教学 高中生物 生态系统 能量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科学思维培养的高中生物学一轮复习教学实践--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雨殷 《中学教学参考》 2023年第29期88-90,共3页
文章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轮复习为例,通过创设“改造新会柑果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等思维方法建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模型、生态金字塔模型,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引导学生从能量... 文章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轮复习为例,通过创设“改造新会柑果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等思维方法建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模型、生态金字塔模型,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引导学生从能量流动角度解决真实情境问题,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通过拓展迁移,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复习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思维 高中生物学 一轮复习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课的教学设计
16
作者 戴雅萍 《科学教育》 2003年第6期5-6,共2页
1 教材分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主要讲述了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和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关于能量流动的过程,由于能量在不同营养级的流动情况有不少相同之处,教材采取了详讲第一营养级,图示第二营养级,类推第三营... 1 教材分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主要讲述了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和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关于能量流动的过程,由于能量在不同营养级的流动情况有不少相同之处,教材采取了详讲第一营养级,图示第二营养级,类推第三营养级的做法,以减少重复,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关于能量流动的特点,教材中首先让学生自己分析赛达伯格湖的能流数据,然后讲述能量流动所具的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特点。关于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教材是通过两个事例来说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能量流动 教学设计 高中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验式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运迷霞 《生物学教学》 2023年第12期29-31,共3页
基于对“体验式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初中生物学“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内容为例,利用科研中产生的具体数据作为真实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课堂中使用了小组合作的策略,侧重于让学生通过体验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进行模... 基于对“体验式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初中生物学“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内容为例,利用科研中产生的具体数据作为真实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课堂中使用了小组合作的策略,侧重于让学生通过体验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进行模型建构,学生再利用建构的模型去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并尝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及效率,同时也不断渗透和落实了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式学习理论 教学设计 能量流动 初中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同课异构对生物学开放性教学的助推作用——以人教版必修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为例
18
作者 程丽丽 《中学生物学》 2012年第9期26-27,共2页
1同课异构的涵义 同课异构一般是指由不同的教师选用相同的教学内容,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自身的认知水平,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并亲自执导上课,以体现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展示教师... 1同课异构的涵义 同课异构一般是指由不同的教师选用相同的教学内容,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自身的认知水平,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并亲自执导上课,以体现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展示教师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课异构 开放性教学 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 人教版 生物学 教师选用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同题异构教学设计与评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苏近娣 《中学生物学》 2017年第9期12-14,共3页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其开放性、综合性和灵活性与教师过去的教学习惯和教学经验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同题异构"作为校本教研新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和参与。下面就教研活动观摩的两节同题异构课——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其开放性、综合性和灵活性与教师过去的教学习惯和教学经验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同题异构"作为校本教研新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和参与。下面就教研活动观摩的两节同题异构课——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课题导入、教学过程、课堂总结三个方面进行对比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流动 异构 生态系统 开放性 初级消费者 人教版 二节 课堂导入 学习活动 建构主义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的教学设计
20
作者 张丽霞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4-35,共2页
在教师预设方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在探究中理解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
关键词 生态系统 能量流动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