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理-法-方-药”现代中医诊疗程式的探讨
1
作者 闫梦元 何伟峰 +4 位作者 金政 吴彤 李俊龙 吴伟 卿立金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7期3257-3258,共2页
“理-法-方-药”是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临床思维模式。吴伟教授在传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五诊十纲”理论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提出“病-理-法-方-药”是现代中医临床诊疗程式,衷中参西,病证结合,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 ---- 辨治 中医诊疗程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病机-方-证-药”分析化肝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理论机制
2
作者 朱毅梁 邵岩峰 +2 位作者 于莉 李婕 王庆莲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35-139,共5页
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复杂,西药治疗通常很难得到满意的疗效。中医基于辨证论治对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的主要病机及病变过程产生的次要病机同时入手,治疗上依据主次确立基本治法,方从法出,用药精确,可有效缓解症状,还能极大降低药物不良反... 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复杂,西药治疗通常很难得到满意的疗效。中医基于辨证论治对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的主要病机及病变过程产生的次要病机同时入手,治疗上依据主次确立基本治法,方从法出,用药精确,可有效缓解症状,还能极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和复发频率,为患者的预后及其生活质量提供重要保障。胃食管反流病的基本病机为肝胃郁热,胃气上逆,此为本,同时因人、因时、因病程不同,其他病机(燥、热、瘀、虚、痰)可为标实。本文拟从“病机-方-药-证”角度探讨化肝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理论机制。其主要治法是疏肝和胃、降逆清火,同时因人、因时、因病程长短,结合疏润结合、清化痰瘀、调养并举治法,贯穿于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过程中,以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 化肝煎 理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病-证-症-方-药”证治规律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林圆圆 杜武勋 +5 位作者 张少强 许艳伶 张斐 王智先 丛紫东 罗庆盛 《四川中医》 2013年第11期24-26,共3页
高血压病中肝阳上亢证是高血压各期及不同病程中构成比最高最常见的证型,并有日渐快速增长的趋势,在现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病-证-症-方-药"证治理论体系,对多方面、多靶点防治疾病,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的死亡和病... 高血压病中肝阳上亢证是高血压各期及不同病程中构成比最高最常见的证型,并有日渐快速增长的趋势,在现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病-证-症-方-药"证治理论体系,对多方面、多靶点防治疾病,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的死亡和病残的总风险,保护靶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并进一步强化中医的诊疗优势,将中医药推向现代化、国际化,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肝阳上亢 “病----治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纤维化“病-证-方-药”证治规律的多维频繁模式挖掘分析
4
作者 程钰 曹芳 +3 位作者 吴志松 李阳 蔡耀东 焦扬 《中医学报》 2025年第4期716-722,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挖掘肺纤维化的“病-证-方-药”证治规律,以及探索二维共现联合频繁模式挖掘方法用于中医证治规律挖掘的价值。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建立肺纤维化“病-证-方-药”数据库。R语言构建二维共现关系,采用多维频繁模式规则计... 目的:本研究旨在挖掘肺纤维化的“病-证-方-药”证治规律,以及探索二维共现联合频繁模式挖掘方法用于中医证治规律挖掘的价值。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建立肺纤维化“病-证-方-药”数据库。R语言构建二维共现关系,采用多维频繁模式规则计算共现程度,并以可视化形式展现。结果:(1)肺肾气虚兼痰浊血瘀,阴虚内热兼痰浊血瘀,肺气虚证兼痰浊血瘀是肺纤维化最常见的中医证候;(2)肺、肾、脾为最常见的病位证素,气虚、血瘀、痰、阴虚、热、毒是最常见的病性证素;(3)“证候-方剂”规则中“血瘀证-血府逐瘀汤”“肺气虚证兼血瘀-补阳还五汤”“阴虚内热兼痰浊-清燥救肺汤”“肺肾气虚兼痰浊-补肺汤”“肺肾气阴两虚兼血瘀-麦味地黄丸”关联最密切;(4)气虚、阴虚、血瘀、痰、热5个病性及关联中药为肺纤维化的核心病机及核心用药。结论:本研究获得了较同类型数据挖掘研究更为准确、灵活的“病-证-方-药”证治规律网络,对于指导临床诊治肺纤维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创新性地结合了二维共现模式及多维频繁模式的方法进行中医经验数据挖掘,该方法结果准确,方法简便易于推广,对于中医传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病--- 治规律 二维共现 多维频繁模式 机器学习 R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病-证-方-药-量”角度探讨升阳散火汤治疗顽固性发热 被引量:5
5
作者 潘中艺 宋文杰 +3 位作者 倪胜楼 傅延龄 裴相俊 孙晓峰 《现代中医临床》 2018年第5期46-49,共4页
目的从"病-证-方-药-量"角度探析运用升阳散火汤治疗中长程发热的临床经验,总结临床思维和用药用量特点。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门诊部运用升阳散火汤诊治的20例发热(持续2~6个月)病例进行统... 目的从"病-证-方-药-量"角度探析运用升阳散火汤治疗中长程发热的临床经验,总结临床思维和用药用量特点。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中医门诊部运用升阳散火汤诊治的20例发热(持续2~6个月)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运用升阳散火汤治疗的发热,其常见临床表现除发热外,还有乏力、恶风寒、食欲一般、口干、大便溏薄等。方中药物常用剂量:辛温发散药防风、升麻、羌活、独活6~10 g;解肌退热药柴胡8~20 g,葛根10~20g;健脾补中药人参6~15 g(党参15~20 g),黄芪15~20 g,炙甘草3~10 g;清热解毒药生甘草5~10 g;滋阴养血药白芍6~20 g。从性味、归经来看,药物以微温、辛甘味为主,多入脾、肺二经。结论取"火郁发之"之意,临床选用升阳散火汤治疗中长程发热,处方精简,用量得当,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升阳散火汤 中长程发热 临床经验
原文传递
“病-证-方-药”结合探析左金丸配伍的科学内涵 被引量:17
6
作者 赵平 许浚 +2 位作者 张铁军 许海玉 牛辰瑾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3380-3385,共6页
"病-证-方-药"结合研究有利于揭示经典方剂的配伍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科学内涵。在该文中,以左金丸为模式经典方,从中医对肝火犯胃证的病因病机认识、现代病理药理的阐释、左金丸的方解及性味归经、药效物质及其药理作用多角度出... "病-证-方-药"结合研究有利于揭示经典方剂的配伍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科学内涵。在该文中,以左金丸为模式经典方,从中医对肝火犯胃证的病因病机认识、现代病理药理的阐释、左金丸的方解及性味归经、药效物质及其药理作用多角度出发,以期揭示左金丸的配伍规律和性味归经的科学内涵,为现代中药复方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左金丸 肝火犯胃 黄连 吴茱萸
原文传递
叶天士通络法治疗痹症特色用药规律研究
7
作者 潘赐明 王诗琪 +4 位作者 张书涵 李佩佩 吴元洁 张思源 武玉珠 《四川中医》 2024年第8期73-81,共9页
基于中医久病入络理论,通络法治疗痹症具有独特优势,故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SPSS Modeler和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v2.0对通络法治疗痹症的“病-证-症-方-药-靶”多维网络全方位进行深入研究。总结《临证指南医案》治疗痹症的“病-证-... 基于中医久病入络理论,通络法治疗痹症具有独特优势,故借助古今医案云平台、SPSS Modeler和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v2.0对通络法治疗痹症的“病-证-症-方-药-靶”多维网络全方位进行深入研究。总结《临证指南医案》治疗痹症的“病-证-症-方-药”规律以及内在联系,梳理《临证指南医案》治疗痹症的常用通络法以及用药规律,解释不同通络法治疗痹症的物质基础和生物学机制,从病的层面为中医药治疗痹症处方选药提供临床依据,从证的层面为通络法治疗痹症的潜在药物发现及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指南医案 痹症 ----- 数据挖掘 中医整合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痰方干预糖尿病大鼠的尿液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潘秋 赵慧辉 +2 位作者 陈建新 董芳 王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87-1391,共5页
目的:分析活血化痰方干预糖尿病大鼠的尿液代谢物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设立模型组、对照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第6周末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脂,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第3、6周尿液,对代谢... 目的:分析活血化痰方干预糖尿病大鼠的尿液代谢物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设立模型组、对照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第6周末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脂,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第3、6周尿液,对代谢物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大鼠成模后判别属脾气亏虚、痰瘀互阻证,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糖、血脂升高,第6周抗坏血酸、葡萄糖酸、丙氨酸、十八烷酸、戊二酸含量增加;模型组第6周较第3周上述代谢物含量增加;中药组第6周较第3周抗坏血酸含量下降。结论:尿液代谢物变化提示活血化痰方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体内氧化应激状态及脂类代谢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糖尿大鼠 代谢组学 活血化痰 脾气亏虚 痰瘀互阻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精准医疗的智慧 被引量:12
9
作者 胡昌江 陈志敏 +2 位作者 吴珊珊 胡麟 杨卓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0,共4页
精准医疗作为一种个性化医疗于近年来受到极大关注。而中医药学凝聚了数千年的的哲学智慧和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它的诊疗全过程无不体现出精准医疗的智慧。从中医辨证、论治、组方、用药以及中药的随证加减、炮制品选用、剂量剂... 精准医疗作为一种个性化医疗于近年来受到极大关注。而中医药学凝聚了数千年的的哲学智慧和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它的诊疗全过程无不体现出精准医疗的智慧。从中医辨证、论治、组方、用药以及中药的随证加减、炮制品选用、剂量剂型、煎煮以及治未病等各个方面进行探讨,论述中医诊疗过程中的精准医疗智慧,有利于提高中医药临床诊疗的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疗 中医 --- 治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偏序结构生成原理探讨“精准化中医”可行模式 被引量:18
10
作者 刘超男 邓烨 +2 位作者 李赛美 洪文学 张楠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78-1781,共4页
"精准医疗"是时下国内最受关注和热议的话题。文章参考"精准医疗"新模式,以大数据采集、大数据处理、准确化诊断与个性化治疗为结合点,发挥中医自古以来辨证论治和个性化诊疗特色,基于大数据偏序结构生成原理,建立&... "精准医疗"是时下国内最受关注和热议的话题。文章参考"精准医疗"新模式,以大数据采集、大数据处理、准确化诊断与个性化治疗为结合点,发挥中医自古以来辨证论治和个性化诊疗特色,基于大数据偏序结构生成原理,建立"病-证-法-方-药-量"知识库,提出"精准化中医"可行模式。以期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传统中医药"精准性"的优势,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偏序结构生成原理 精准化中医 精准医疗 “病-证-法-方-药-量”知识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