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基于认知神经科学视角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志厚 侯栎欣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17,共5页
知识可视化是一种有效促进知识学习、整理、创造和传播的技术或工具。大脑的可塑性、认知与情感的交互作用、左右脑的交流互动功能以及多通道知觉理论等都可以用来解释知识可视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为知识可视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 知识可视化是一种有效促进知识学习、整理、创造和传播的技术或工具。大脑的可塑性、认知与情感的交互作用、左右脑的交流互动功能以及多通道知觉理论等都可以用来解释知识可视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为知识可视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知识可视化的优势作用的同时,也应注意做到:尝试多类型表征形式,防止“习惯性大脑”形成;结合“言语、文字、身体”表征,避免对图解形式过度依赖;融通思维与情感,促成知识向能力、素养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可视化 认知神经科学 多类型表征 “言语、文字、身体”表征 思维与情感 左右脑交流 多通道知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教”理念的小学语言建构运用教学策略 被引量:2
2
作者 冷玲琳 《语文知识》 2017年第8期39-42,共4页
我国学者在结合我国教育教学学情的基础上提出的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语文新课标研制组认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要点:语言... 我国学者在结合我国教育教学学情的基础上提出的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语文新课标研制组认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要点: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是发展语文能力的基础和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建构 审美鉴赏 日常教学 教育过程 研制组 祖国语言文字 教学策略 重要表征 言语经验 积累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知识的客观表征与主观建构--兼论课程与教学的内在整合 被引量:21
3
作者 靳玉乐 董小平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8-63,共6页
课程知识的客观表征是课程知识在公共维度的实现机制,它通过文字表征形成了书写的课程知识,通过言语表征形成了言说的课程知识。课程知识的主观建构是课程知识在私人维度的实现机制,它包括解读客观的课程知识、创建主观的私人知识和回... 课程知识的客观表征是课程知识在公共维度的实现机制,它通过文字表征形成了书写的课程知识,通过言语表征形成了言说的课程知识。课程知识的主观建构是课程知识在私人维度的实现机制,它包括解读客观的课程知识、创建主观的私人知识和回归公共的知识世界。课程知识的客观形式与主观内容的同一性可以在课程知识的客观表征与主观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在此过程中,教育需要追求课程与教学的内在整合,以促进课程知识的主观内容在主体间的共感性,确保课程知识的客观形式在主体间的通约性,加强课程知识的客观形式在内部的相互转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教育 课程知识 文字表征 言语表征 主观建构
原文传递
克服高中物理学习中言语信息类障碍的策略
4
作者 李春花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X期64-65,共2页
言语信息是能用语言来表述的信息,它本身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能力,一种学习结果,即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能够用一种陈述方式(说、写、画等)表述自己对问题的认识。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表征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由于教师引导上的偏差,... 言语信息是能用语言来表述的信息,它本身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能力,一种学习结果,即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能够用一种陈述方式(说、写、画等)表述自己对问题的认识。这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表征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由于教师引导上的偏差,也由于学生重视程度不高,学生的相关能力发展滞后,以至于形成言语信息类障碍,这一障碍也严重干扰了高中物理的学习。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物理 言语信息 物理情境 文字表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