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Promotion of Deep Integration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n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被引量:2
1
作者 Ziyan Xu Xiaoxu Feng Jiechang Xia 《China Finance and Economic Review》 2021年第1期86-101,共16页
Industry integration is a significant trend in modern economic system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It has been proved by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that choosing the path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is the inevitable course... Industry integration is a significant trend in modern economic system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It has been proved by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that choosing the path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is the inevitable course for expanding the modern industrial system,extending the industry boundary and improving industry competitiveness.The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n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ith the core feature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echnology need to satisfy the high standard and requirement of development quality,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demand shift and green development.Under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integration of two industries”,profound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status,industrial form and agglomeration mode of producer services.New models are emerging i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and modern service industries in the aspects of innovation,input,output,demand and region.To accelerate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integration of two industries”,under the precondition of respecting the choice of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rends,the government needs to exert targeted force in supporting key integrated areas,organizing working mechanisms orderly and standardizing market access regulations,and fostering diversified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entities and establishing talent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stry integration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tegration model
原文传递
数字经济驱动扬州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路径研究
2
作者 唐建 《江苏商论》 2025年第1期66-69,共4页
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过程中,数字经济贯穿其中。文章阐述了数字经济对“两业”融合的作用,并在目前扬州“两业”融合基础之上,总结了扬州“两业”融合中的问题,提出了数字经济促进扬州“两业”融合的路径。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先进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助推“两业”融合发展的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基于全球50个国家的经验证据
3
作者 严圣艳 赖小静 《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25年第1期75-87,共13页
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是全球产业变革的趋势。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2004—2018年全球50个国家数据,分析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显著提升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水平,这种作用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效... 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是全球产业变革的趋势。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2004—2018年全球50个国家数据,分析数字经济对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显著提升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水平,这种作用主要通过资源配置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虚拟集聚效应3种传导机制来实现。异质性研究发现:相比高收入国家,数字经济对低收入国家“两业”融合水平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相对于劳动密集型部门,数字经济对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的促进作用更强。该研究为分类推动传统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提供经验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服务化 服务业制造化 “两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下十堰市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研究
4
作者 王仙玲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1-34,共4页
基于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背景下,物流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创新是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十堰市制造业发展特征、“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体系发展现状、现代物流体系发展现状等方面分析,又剖析十堰市制造业和物流... 基于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背景下,物流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创新是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十堰市制造业发展特征、“一主四优多支撑”产业体系发展现状、现代物流体系发展现状等方面分析,又剖析十堰市制造业和物流业融合存在的问题,从企业主体融合发展、赋能物流园区提质增效、发挥政府在信息共享建设中的作用、促进设施设备融合联动等方面提出发展策略,为推进十堰市制造业和物流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 制造业 物流业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装备制造业服务型网络协同制造模式形成机理——基于纵向单案例的分析
5
作者 罗建强 苏鹏立 《新疆农垦经济》 2025年第3期51-62,共12页
在我国农业装备产品趋于同质而农业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的现实背景下,探索面向综合农事解决方案提供的网络结构与运作模式是农业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文章借助案例研究能够提炼理论的优势,基于纵向单案例,分析了产业既有网络协同制... 在我国农业装备产品趋于同质而农业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的现实背景下,探索面向综合农事解决方案提供的网络结构与运作模式是农业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文章借助案例研究能够提炼理论的优势,基于纵向单案例,分析了产业既有网络协同制造模式演变的原因,揭示了服务型网络协同制造形成的机理。研究发现:(1)农业装备制造业服务型网络协同制造模式形成是受政策导向、市场变化、资源能力突破和服务化理念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服务化推进下农业装备制造业的网络结构发生着由内及外到内外兼容的演变过程,不同阶段服务聚焦点有所差异;(3)模式最终输出是以综合农事解决方案提供为表现形态。研究结论有助于重塑农业装备制造业在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装备制造业 综合农事解决方案 服务型网络协同制造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助推德州市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6
作者 徐荣丽 梁超 《德州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3-18,共6页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于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将产生显著促进作用。新质生产力的“新”主要体现在生产力三要素的创新性发展与配置上,“质”主要体现在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化和国际化上。总体上看,...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于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将产生显著促进作用。新质生产力的“新”主要体现在生产力三要素的创新性发展与配置上,“质”主要体现在数字化、绿色化、融合化和国际化上。总体上看,德州市现代服务业种类相对齐全,增势良好,地区分布呈集聚趋势。但是也应看到,德州市现代服务业仍存在结构不合理、内部发展不均衡、信息技术研发能力不强以及企业市场定位不够清晰、品牌意识不强等突出问题。因此,要提升德州市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水平,应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理念为方向,以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为主要抓手,首先需要引导重点行业融合发展;其次需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强化人才培养;最后需要增强企业品牌认知,提高品牌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现代服务业 融合发展 政府扶持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影响
7
作者 唐红艳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3-93,共11页
基于2006—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两业”融合效应及科技创新的中介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不论是数字产业化还是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均能够显著促进“两业”融合发展,科技创新在二者关系中的中... 基于2006—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两业”融合效应及科技创新的中介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不论是数字产业化还是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均能够显著促进“两业”融合发展,科技创新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显著;数字产业化通过科技创新对“两业”融合发展产生的中介效应显著弱于直接效应;产业数字化对“两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均弱于数字产业化的作用,中介效应表现尤为显著。因此,为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需驱动“两业”形成“数字翅膀”,打造数字化“两业”融合发展链条,完善“两业”融合发展互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两业”融合 计量模型 经济周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先进制造业为重要载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8
作者 侯彦全 《新经济导刊》 2025年第1期17-21,共5页
先进制造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骨干,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筑牢先进制造业保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安全、保持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领先和保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能力。需要从健全先... 先进制造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骨干,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筑牢先进制造业保持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安全、保持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领先和保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能力。需要从健全先进制造业创新体系、构建链群协同发展网络、重塑产业组织形态、建立赋能发展机制、锻造文化经济形象等五个方面发力,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先进制造业 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内在逻辑、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视角
9
作者 侯彦全 侯霁珊 张兆泽 《开发研究》 2025年第1期86-96,共11页
推动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是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选择。结合产业集群理论和产业融合理论,从狭义的动态角度探究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本质内涵,聚焦技术融合、业务... 推动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是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选择。结合产业集群理论和产业融合理论,从狭义的动态角度探究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本质内涵,聚焦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组织融合,明确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体系构成与内在逻辑。进一步地,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视角,分别提出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和再生期推动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实践路径。以东莞市智能移动终端集群为例,基于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分析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实践。在此基础上,从完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拓展合作发展空间、健全产业治理机制等角度,提出推动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产业生命周期 产业生态系统 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区域耦合协调发展
10
作者 贺正楚 王京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14,F0002,共15页
为了把握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简称“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建立两大产业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我国30个省份及八大综合经济区的两大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运用Dagum基尼系... 为了把握科技服务业与高技术制造业(简称“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水平和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建立两大产业相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我国30个省份及八大综合经济区的两大产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分析八大综合经济区耦合协调发展的差异水平及差异原因,同时构建纳入空间因素的计量模型对收敛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2011—2020年,全国两大产业融合发展呈现上升趋势,但耦合协调度处于过渡和协调发展区间的省市较少,融合发展水平不高;两大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自东向西呈现递减趋势,不同区域的产业融合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导致区域总体差异的主要因素来自区域间差异;两大产业耦合协调水平的正空间相关关系持续且稳定,呈现显著的高-高和低-低聚集态势。八大综合经济区两大产业耦合协调水平收敛性检验结果表明:八大综合经济区中除黄河中游和西南经济区以外的经济区均存在明显的σ收敛;全国以及八大综合经济区表现出典型条件β收敛特征,但北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不存在绝对β收敛;此外,4个控制变量收敛性检验结果都不一样,表明八大综合经济区收敛的驱动因素也都不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制造业 科技服务业 产业融合 耦合协调 八大综合经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服务型制造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现实挑战和推进方略
11
作者 刘胜 郭蓉 陈秀英 《兰州学刊》 2025年第1期10-25,共16页
在产业分工深化与技术革新加速的背景下,服务型制造正逐渐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重要途径。文章系统阐述了服务型制造在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及其逻辑,发现服务型制造作为产业融合升级的“助推器”,能够通过... 在产业分工深化与技术革新加速的背景下,服务型制造正逐渐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重要途径。文章系统阐述了服务型制造在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及其逻辑,发现服务型制造作为产业融合升级的“助推器”,能够通过整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优势,在供给端驱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技术跨界融合创新,在需求端促进产品服务延伸与个性化定制、市场需求牵引式创新,进而赋能新质生产力形成及发展。与此同时,面对企业内部服务化创新能力不足及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等现实问题,为进一步释放服务型制造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潜力,亟须采取针对性的多元化策略:加强精准政策扶持,激发产业融合新活力;促进技术创新和应用,引领新兴业态萌生成长;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产业人才资源质量;激发跨行业合作激励,创造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型制造 新质生产力 产业融合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业”融合与先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林 王嘉丽 李东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90,共14页
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是中国参与大国博弈与产业竞争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03—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两业”融合对先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 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是中国参与大国博弈与产业竞争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2003—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两业”融合对先进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两业”融合显著提升了先进制造业TFP。异质性分析表明,“两业”融合对先进制造业TFP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及大型企业中更为显著,分行业来看,专用设备制造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之后,能够显著提升行业TFP。机制检验发现,“两业”融合主要通过改进技术创新、缓解融资约束、优化资源配置等渠道对先进制造业TFP起到促进作用。据此提出引导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和现代服务业、鼓励企业之间协同创新以及减弱要素流动壁垒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业”融合 现代服务业 先进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欢芳 宋代铁 +2 位作者 傅贻忙 刘奎兵 杨春兰 《科学决策》 CSSCI 2024年第9期15-28,共14页
基于2012-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计量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推动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数字... 基于2012-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计量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数字经济能够推动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且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技术创新间接推动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技术创新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且当技术创新水平跨越一定门槛值后,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先进制造业 产业链现代化 中介效应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良清 严雨秋 王浩伦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0-20,共11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两业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新质生产力下两业深度融合存在新的逻辑机理,技术创新融合、资源要素融合和产业... 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两业的深度融合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新质生产力下两业深度融合存在新的逻辑机理,技术创新融合、资源要素融合和产业体系融合是两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技术创新融合以数智赋能和协同创新为核心,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资源要素融合以研发创新投入、公共服务平台、人才队伍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两业资源要素的优化升级和高效配置;产业体系融合通过产品市场高端化、生产服务体系智能化和供应链生态网络绿色化,推动产业体系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通过这些路径的探索与实践,可以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先进制造业 新质生产力 融合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欢芳 杨春兰 +1 位作者 傅贻忙 刘奎兵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9-20,共12页
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视角测度我国30个省份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率,并借助Tobit模型探究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率整体水... 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分别从静态和动态视角测度我国30个省份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率,并借助Tobit模型探究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率整体水平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呈梯度分布,东部地区融合效率水平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效率存在非对称性,基于GML指数分解可知,技术进步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支撑效率的提升,技术效率阻碍了先进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效率的进一步提高;数字技术、劳动力素质、市场竞争对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效率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融合效率 期望产出 非期望产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宾厚 李烨 吴冕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17,共8页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在技术研发、产业结构、要素流动等方面密切关联,具有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基于2010—2021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水平进行测...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在技术研发、产业结构、要素流动等方面密切关联,具有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基于2010—2021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多元回归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耦合协调水平呈稳步上升态势,整体从勉强协调阶段进入初步协调阶段,但不同阶段及各省(市)的发展速度存在差异;科技水平、交通便利程度、环境治理水平、人力资源投入对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据此,提出促进长三角地区“两业”深度融合的对策建议:推进区域联动发展,强化科技支撑,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和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先进制造业 产业融合 耦合协调度模型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业”融合背景下大数据何以驱动产品与服务质量双提升:海尔案例
17
作者 杨蕙馨 齐超 冯文娜 《宏观质量研究》 CSSCI 2024年第5期102-115,共14页
数据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相结合,催生了数据驱动型生产方式,推动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在此背景下,大数据驱动企业产品与服务质量实现了双提升。采取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以海尔集团作为案例企业,以战略匹配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考... 数据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相结合,催生了数据驱动型生产方式,推动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在此背景下,大数据驱动企业产品与服务质量实现了双提升。采取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以海尔集团作为案例企业,以战略匹配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考察企业资源基础和动态能力的变化,探究了“两业”融合背景下大数据驱动企业产品与服务质量双提升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1)数据驱动海尔集团产品与服务质量双提升,经历了消费互联网阶段、生产数据化阶段和产业互联网阶段,此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着产品与服务质量分离式双提升、嵌入式双提升和融合式双提升。(2)在产品与服务质量分离式双提升阶段,海尔集团采取了敏捷响应战略,在此战略框架下,通过点连式资源拼凑和个性化定制能力推动了海尔集团产品与服务质量分离式双提升。(3)在产品与服务质量嵌入式双提升阶段,海尔集团采取了智能化战略,在此战略框架下,通过汇面式资源编排和智能定制能力推动了海尔集团产品与服务质量嵌入式双提升。(4)在产品与服务质量融合式双提升阶段,海尔集团采取了生态化战略,在此战略框架下,通过网络式资源协奏和生态赋能能力推动了海尔集团产品与服务质量融合式双提升。研究结论丰富了战略匹配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的作用边界和适用情景,对制造业企业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业”融合 大数据驱动 产品与服务质量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型制造能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吗?——基于准自然实验的分析
18
作者 冯梅 刘佳 陈楚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9-67,共9页
服务型制造是基于“服务化”等概念而提出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是我国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以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工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PSM-DID方法研究了服务型制造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果及其作用... 服务型制造是基于“服务化”等概念而提出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是我国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以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工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PSM-DID方法研究了服务型制造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服务型制造能够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且该结论具有稳健性;服务型制造通过改善生产效率、提升企业绩效和强化企业创新渠道发挥作用,且效果受到地理区位、行业竞争以及企业所有权性质等异质性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型制造 融资约束 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筑牢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基础条件与关键突破
19
作者 夏杰长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14,F0002,共11页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体系日益完善,制造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加快,新制造业领域异军突起,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制造业综合实...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发展壮大实体经济的有力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体系日益完善,制造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步伐加快,新制造业领域异军突起,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制造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已成为实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强支撑。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实体经济的根基,需要全方位发力,但又要有重点突破,这就是融合化和数字化。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正在助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并以此拓展以制造业为核心支撑的实体经济发展新空间。基于强大的数字赋能,我国制造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未来,要以创新驱动培育制造业新质生产力,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以智能制造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以数实融合重塑产业集聚模式,全力培育和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由此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实体经济强筋壮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实体经济 数字经济 “两业融合” 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空间差异及空间关联研究
20
作者 王欢芳 张博佳 +1 位作者 刘奎兵 向飞云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141,共9页
依据2012—2021年中国先进制造业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结合标准差椭圆法、Kernel密度估计法、基尼系数法、社会网络分析法考量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空间差异及空间关联特征。结果显示... 依据2012—2021年中国先进制造业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结合标准差椭圆法、Kernel密度估计法、基尼系数法、社会网络分析法考量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空间差异及空间关联特征。结果显示: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时间上整体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具有“东高西低”的五级梯度分布特征;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重心整体向西南方向转移,区域存在极化和拖尾现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整体网络向稠密化发展,越来越多的省份由边缘区向半边缘区和中心区转变。鉴于此,应增加先进制造业资源要素投入、加速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促进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发挥核心省市辐射带动作用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制造业 产业链现代化 空间差异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