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糖尿病患者连续血糖监测目标范围内时间与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陈京京 陈盈玲 +2 位作者 单浩杰 蒋伏松 于晓巍 《陕西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319-322,327,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连续血糖监测(CGM)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与骨形成标志物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 OC)和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T2DM患者336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72 h连续血糖监测,并计算...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连续血糖监测(CGM)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与骨形成标志物血清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N-MID OC)和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T2DM患者336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72 h连续血糖监测,并计算TIR。根据TIR水平将患者分为TIR<70%组(154例)和TIR≥70%组(182例)。检测所有患者血清N-MID OC、PINP和其他生化指标水平。TIR与N-MID OC、PINP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结果:TIR<70%组N-MID OC、PINP水平低于TIR≥70%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IR与N-MID OC、PINP呈正相关(均P<0.05)。调整与骨质疏松和糖尿病发生密切相关因素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IR仍与N-MID OC、PINP存在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T2DM患者TIR与骨形成指标物N-MID OC和PINP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骨形成标志物 骨钙素n分子片段 氨基 连续血糖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患儿血清6-酮前列腺素F1α和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水平变化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金颖莉 王蕾 戴欢 《中国妇幼保健》 2025年第6期1045-1048,共4页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儿血清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ⅠNP)水平变化及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8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164例消化性溃疡患儿为研究组,其中...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儿血清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ⅠNP)水平变化及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8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164例消化性溃疡患儿为研究组,其中胃溃疡患儿85例(胃溃疡组),十二指肠溃疡患儿79例(十二指肠溃疡组)。胃溃疡组Hp感染阴性36例,Hp感染阳性49例,十二指肠溃疡组Hp感染阴性33例,Hp感染阳性46例。另外选取同期8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6-Keto-PGF1α、PⅠNP水平,分析6-Keto-PGF1α、PⅠNP水平与Hp感染的关系,分析消化性溃疡患儿Hp感染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6-Keto-PGF1α、PⅠNP对消化性溃疡患儿Hp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血清6-Keto-PGF1α水平为(15.96±2.61)pg/ml,PⅠNP水平为(30.12±4.38)ng/ml;研究组血清6-Keto-PGF1α水平为(6.77±0.76)pg/ml,PⅠNP水平为(14.23±2.44)ng/ml。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6-Keto-PGF1α、PⅠNP水平均降低(t=41.690,36.354,均P<0.05)。胃溃疡组血清6-Keto-PGF1α水平为(10.23±2.14)pg/ml,PⅠNP水平为(19.52±2.85)ng/ml;十二指肠溃疡组6-Keto-PGF1α水平为(3.05±0.42)pg/ml,PⅠNP水平为(8.54±0.96)ng/ml。与胃溃疡组比较,十二指肠溃疡组血清6-Keto-PGF1α、PⅠNP水平均降低(t=29.295,32.563,均P<0.05)。胃溃疡组中,Hp阴性患儿血清6-Keto-PGF1α水平为(12.36±2.41)pg/ml,PⅠNP水平为(24.36±3.29)ng/ml;Hp阳性患儿血清6-Keto-PGF1α水平为(8.67±0.93)pg/ml,PⅠNP水平为(15.96±2.55)ng/ml。与Hp阴性的胃溃疡患儿比较,Hp阳性的患儿血清6-Keto-PGF1α、PⅠNP水平均降低(t=9.788,13.263,均P<0.05)。十二指肠溃疡组中,Hp阴性患儿血清6-Keto-PGF1α水平为(4.55±0.53)pg/ml,PⅠNP水平为(12.05±2.11)ng/ml;Hp阳性患儿血清6-Keto-PGF1α水平为(1.97±0.28)pg/ml,PⅠNP水平为(6.02±0.73)ng/ml。与Hp阴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儿比较,Hp阳性的患儿血清6-Keto-PGF1α、PⅠNP水平均降低(t=28.051,17.978,均P<0.05)。6-Keto-PGF1α、PⅠNP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儿Hp感染均呈负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Keto-PGF1α、PⅠNP均为消化性溃疡患儿Hp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6-Keto-PGF1α、PⅠNP联合检测对消化性溃疡患儿Hp感染的诊断价值高于单独检测(均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儿血清6-Keto-PGF1α、PⅠNP水平较低,且Hp阳性患儿血清6-Keto-PGF1α、PⅠNP水平低于Hp阴性患儿,6-Keto-PGF1α、PⅠNP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儿Hp感染均呈负相关,6-Keto-PGF1α、PⅠNP为消化性溃疡患儿Hp感染的危险因素,联合检测6-Keto-PGF1α、PⅠNP水平可用于早期诊断消化性溃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儿童 6-酮列腺素F1Α n 幽门螺杆菌感染
原文传递
废用性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血清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分析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段蔚楠 易开君 +3 位作者 周高晋 邓力军 王莲朋 李国华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778-782,共5页
目的:对雄性SD大鼠右后肢体制动建立废用性骨质疏松症(disuse osteoporosis,DOP)模型,探讨血清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Ⅰtype N-terminal peptide,PINP)与DOP的关系。方法:选取3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5,不做... 目的:对雄性SD大鼠右后肢体制动建立废用性骨质疏松症(disuse osteoporosis,DOP)模型,探讨血清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Ⅰtype N-terminal peptide,PINP)与DOP的关系。方法:选取3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5,不做特殊处理)和实验组(n=15,右后肢固定制动4周)。分别于建模前后测定SD大鼠血清PINP和建模后两侧股骨骨矿物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结果:实验组左侧、对照组双侧BMD值高于实验组右侧BM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左侧BMD值与对照组双侧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建模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PI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建模后血清PI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建模后和实验组建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建模后血清PINP水平与BMD呈负相关(r=0.609,P<0.05)。结论:肢体制动促使血清PINP形成和骨量减少,形成DOP,提示DOP发病机制与血清PINP变化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用性骨质疏松症 血清n 骨矿物质密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骨标志物硬化蛋白、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及护骨素变化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病人骨密度变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4
4
作者 黄长安 喻景弈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1828-1831,共4页
目的对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病人血清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骨标志物硬化蛋白(SOST)、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护骨素的变化及与骨密度的关系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P... 目的对绝经后骨质疏松(PMOP)病人血清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骨标志物硬化蛋白(SOST)、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护骨素的变化及与骨密度的关系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PMOP病人(PMOP组)、同期健康妇女9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的血清CEACAM1、SOST、P1NP及护骨素水平,及与骨密度值的关系。结果 PMOP组病人的血清SOST(0.55±0.18)、P1NP[(48.62±6.74)ng/mL]及护骨素水平[(118.62±12.35)ng/mL]显著的高于对照组[(0.20±0.15),(37.30±5.26)ng/mL,(93.34±6.72)ng/mL](t=14.171,12.561,17.058,均P<0.001);CEACAM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5.73±1.62)pg/mL比(9.60±2.50)pg/mL,t=-12.324,P<0.001]。PMOP组病人的股骨颈骨密度[(0.76±0.13)g/cm^2]、腰椎骨密度[(0.83±0.14)g/cm^2]、股骨颈T值(-2.51±0.50)、股骨颈T值(-3.36±0.84)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0.90±0.15)g/cm^2,(0.96±0.18)g/cm^2,(-1.96±0.30),(-2.26±0.38)](t=-6.691,-5.408,8.948,11.319,均P<0.001);PMOP组病人的股骨颈骨密度与血清SOST、P1NP及护骨素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血清CEACAM1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638,-0.670,-0.618,0.699,均P<0.001)。PMOP组病人的腰椎骨密度与血清SOST、P1NP及护骨素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血清CEACAM1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94,-0.718,-0.630,0.682,均P<0.001)。结论 PMOP病人血清CEACAM1、SOST、P1NP及护骨素的水平变化与骨密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CEACAM1呈正相关,SOST、P1NP及护骨素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后 癌胚抗 癌胚抗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 骨标志物硬化蛋白 氨基延长 护骨素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网膜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和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水平及意义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蔡勇 李璟 欧琴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800-803,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网膜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9年6月~2021年12月我院诊治的T2DM合并NAFLD患者102例(轻度39例,中度34例,重...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网膜素、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9年6月~2021年12月我院诊治的T2DM合并NAFLD患者102例(轻度39例,中度34例,重度29例)和T2DM患者98例,使用超声检查行脂肪肝分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网膜素、RBP4和PINP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各指标诊断NAFLD严重程度的效能。结果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清网膜素和PINP水平分别为(45.4±12.4)ng/mL和(29.6±6.2)ng/mL,显著低于T2DM患者【分别为(68.3±15.6)ng/mL和(35.8±7.3)ng/mL,P<0.05】,而血清RBP4水平为(26.6±5.1)mg/L,显著高于T2DM患者【(20.1±4.6)mg/L,P<0.05】;重度NAFLD患者血清网膜素和PINP水平分别为(40.7±4.9)ng/mL和(25.8±3.7)ng/mL,显著低于中度患者【分别为(45.2±5.6)ng/mL和(29.9±4.0)ng/mL,P<0.05】或轻度患者【分别为(49.1±6.2)ng/mL和(32.2±3.3)ng/mL,P<0.05】,而血清RBP4水平为(30.3±3.0)mg/L,显著高于中度患者【(26.5±2.8)mg/L,P<0.05】或轻度患者【(23.9±3.1)mg/L,P<0.05】;联合血清网膜素、RBP4和PINP诊断T2DM合并重度NAFL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6,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6.2%、79.5%和81.4%,显著高于三项指标单独评估(其AUC分别为0.744、0.752和0.704,P<0.05)。结论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清网膜素和PINP水平显著降低,而RBP4水平显著升高,利用这些指标的变化规律可能能帮助临床判断合并脂肪肝的程度,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2糖尿病 网膜素 视黄醇结合蛋白4 原胶氨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胃泌素-17胃泌素Ⅰ型胶原N端前肽水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魏玲静 吴慧琴 黎爱华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8期98-100,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胃泌素-17(gastrin-17,GS-17)、胃泌素(gastrin,GAS)、Ⅰ型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I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水平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性溃疡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抚州市东乡区人... 目的 探讨血清胃泌素-17(gastrin-17,GS-17)、胃泌素(gastrin,GAS)、Ⅰ型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I N-terminal propeptide,PINP)水平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性溃疡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抚州市东乡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组,根据患者是否感染Hp分为2个亚组[Hp感染组(n=54)、无Hp感染组(n=32)],另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GS-17、GAS、PINP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GS-17、GAS、PINP检测对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诊断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GS-17、GAS、PINP与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血清GS-17、GAS水平高于对照组,PI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Hp感染组血清GS-17、GAS水平高于无Hp感染组,PINP低于无Hp感染组(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GS-17、GAS、PINP诊断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8(95%CI为0.813~0.963P,<0.05)、0.906(95%CI为0.843~0.969P,<0.05)、0.927(95%CI为0.870~0.985P,<0.05),预测灵敏度分别为83.3%、80.9%、90.6%,特异度分别为87.5%、90.6%、81.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GS-17、GAS水平与Hp感染消化性溃疡疾病进展程度呈正相关(r=0.583、r=0.595,均P<0.001),与PINP呈负相关(r=-0.612,P<0.001)。结论 血清GS-17、GAS、PINP表达水平与消化性溃疡患者Hp感染具有相关性,三者联合检测可作为诊断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泌素 原胶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作用
7
作者 廖鑫 邓凡曲 +5 位作者 袁世英 杨丽弘 张琳 章莹 程峣 高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3900-3903,共4页
目的研究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体内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及25-羟维生素D〔25(OH)D〕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选取T2DM患者84例,分为(T2DM)组42例、T2DM合并NAFLD组42例及健康对照组(NC组)45例,单纯N... 目的研究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体内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及25-羟维生素D〔25(OH)D〕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选取T2DM患者84例,分为(T2DM)组42例、T2DM合并NAFLD组42例及健康对照组(NC组)45例,单纯NAFLD组40例。检测各组空腹血糖(FPG)、肝功能、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D〔25-(OH)D〕及血清PINP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各组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25-(OH)D水平在T2DM组及T2DM合并NAFLD组显著降低(P<0.05)。T2DM+NAFLD组PINP显著降低(P<0.05)。PINP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5-(OH)D呈显著正相关(r=0.247、0.253,P均<0.05),与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HbA1c、FPG、FIns、HOMA-I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呈显著负相关(r=-0.164、-0.296、-0.421、-0.394、-0.162、-0.413、-0.334、-0.231,P均<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FPG、HbA1c、TG、TC是PINP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INP、25-(OH)D是T2DM合并NAFLD的保护因素。结论血清PINP与T2DM合并NAFLD糖脂代谢密切相关,对其发生发展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胶氨基 2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糖化血红蛋白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8
作者 植奇升 许佳佳 +4 位作者 曾金妹 黄金龙 王宗明 苏佳瑜 冼学兵 《山西医药杂志》 2023年第7期483-485,共3页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_(1)c)、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4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60例,按骨密度将患者分为3组:骨量正常组(n=17)、骨量减少组(n=25)、...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_(1)c)、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4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骨折患者60例,按骨密度将患者分为3组:骨量正常组(n=17)、骨量减少组(n=25)、骨质疏松组(n=18)。同期测定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HbA_(1)c、PINP水平,对上述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_(1)c、PINP的比较,骨量减少组显著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骨质疏松组显著高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P<0.05);HbA_(1)c、PINP水平与骨密度呈负相关关系(P<0.05),骨密度越低,HbA_(1)c、PINP水平越高。结论HbA_(1)c、PINP水平对患者病情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骨折 糖化血红蛋白 n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钙素、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联合多层螺旋CT定量参数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陶海涛 杨骐睿 +3 位作者 刘太璞 夏厚栋 程明国 杨昱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63-1068,共6页
目的:探讨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ⅠNP)联合多层螺旋CT(MSCT)定量参数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2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OVCF患者168... 目的:探讨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ⅠNP)联合多层螺旋CT(MSCT)定量参数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2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OVCF患者168例,并根据术后随访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62例和未复发组106例。术前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BGP、PⅠNP,行MSCT收集患者的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间隙(Tb.Sp)、结构模型指数(SMI)。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BGP、PⅠNP和MSCT定量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GP、PⅠNP、MSCT定量参数对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复发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BGP、PⅠNP、Tb.Sp、SMI高于无复发组;复发组患者术后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比例、BV/TV、Tb.Th低于无复发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GP、PⅠNP、Tb.Sp、SMI是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BV/TV、Tb.Th是患者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P均<0.05)。ROC分析显示血清BGP、PⅠNP、BV/TV、Tb.Sp、Tb.Th、SMI及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0、0.836、0.837、0.741、0.805、0.782、0.960;AUC比较结果显示,联合预测优于单独预测(Z=3.892、4.006、3.793、5.561、4.557、5.003,P均<0.05)。结论:BGP、PⅠNP联合MSCT定量参数可能对OVCF术后复发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患者术后复发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钙素 n 多层螺旋CT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术后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CGRP、PINP、α-DF水平及其与不同基因型Hp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俊 操金红 +1 位作者 叶玲玲 胡孝定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37-2640,共4页
目的探究消化性溃疡(PU)患者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α-防御素(α-DF)水平及其与不同基因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3年6月磐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5例PU患者为溃疡组,^(14)C尿... 目的探究消化性溃疡(PU)患者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α-防御素(α-DF)水平及其与不同基因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3年6月磐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5例PU患者为溃疡组,^(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患者Hp感染情况,抗体法检测Hp基因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161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CGRP、PINP、α-DF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GRP、PINP、α-DF对消化性溃疡患者Hp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溃疡组血清CGRP、α-DF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PIN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155例PU患者根据是否感染Hp分为Hp阳性组87例和Hp阴性组68例,与Hp阴性组相比,Hp阳性组血清CGRP、α-DF水平降低,血清PINP水平升高(P<0.05);87例Hp阳性患者根据Hp基因型不同分为Hp阳性Ⅰ型组46例和Hp阳性Ⅱ型组41例,Hp阳性Ⅰ型组血清CGRP、α-DF水平低于Hp阳性Ⅱ型组(P<0.05),血清PINP水平高于Hp阳性Ⅱ型组(P<0.05);血清CGRP、PINP、α-DF联合检测诊断PU患者Hp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其单一检测(P<0.05),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为83.91%、88.24%。结论PU患者发生Hp感染及不同基因型Hp感染的血清CGRP、α-DF、PINP水平表达异常,且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PU患者Hp感染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降钙素基因相关 原胶n Α-防御素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原文传递
唑来膦酸联合PVP治疗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血清PⅠNP、β-CTX及骨密度的影响
11
作者 姜杰 周剑 +2 位作者 周龙殿 陶志强 肖红卫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8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采用唑来膦酸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对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Ⅰ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治疗...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采用唑来膦酸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对血清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Ⅰ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6月—2022年6月于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治疗的86例OVCF患者分为两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碳酸钙D_(3)片(Ⅰ)、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PVP治疗,观察组采用PVP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PⅠNP、β-CTX、骨密度、腰痛程度、功能状况、不良反应及再次骨折发生情况。结果:术后两组PⅠNP、β-CTX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低于术前,骨密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PⅠNP、β-CTX及VAS、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次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OVCF患者采用唑来膦酸联合PVP治疗可降低血清PⅠNP、β-CTX水平,改善患者骨密度、腰痛程度及功能状态,降低再次骨折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唑来膦酸 经皮椎体成形术 原胶n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方式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血清PⅠNP、PTH水平的影响
12
作者 谢运鑫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1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直接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方式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ⅠNP)、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3年1月在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诊治的11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 目的:探讨与分析直接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方式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血清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ⅠNP)、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3年1月在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诊治的11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1随机掷硬币原则把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6例.所有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研究组采用直接外侧入路,比较2组患者PⅠNP、PTH.结果:研究组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低于对照组的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PⅠNP高于对照组,PTH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方式应用于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中,能减少患者的创伤,促进患者的骨折愈合,使住院时间显著减少,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能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能促进PⅠNP的释放,降低P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直接外侧入路 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功能 n 甲状旁腺激素
原文传递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α-玉米赤霉醇对PⅠNP和BM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宗少晖 曾高峰 +2 位作者 邹斌 李柯柯 赵劲民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9-362,共4页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α-玉米赤霉醇(α-ZAL)对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ⅠNP)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培养差速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分为空白诱导...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α-玉米赤霉醇(α-ZAL)对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ⅠNP)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培养差速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分为空白诱导组、阳性诱导组及高、中、低浓度α-ZAL诱导组。空白诱导组仅加入成骨条件培养基,阳性诱导组加入等量成骨条件培养基及雌二醇,高、中、低浓度α-ZAL诱导组分别加入成骨条件培养基及梯度浓度(10-5、10-6、10-7mol/L)的α-ZAL。采用ELISΑ法测定PⅠNP和BMP-2的表达量。结果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呈长梭形,有接触抑制现象,诱导后细胞呈三角形、多角形、不规则形状,细胞生长密集时可重叠生长。与空白诱导组比较,各组PⅠNP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1),阳性诱导组及低、中浓度α-ZAL诱导组BMP-2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1),高浓度α-ZAL诱导组BMP-2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与阳性诱导组比较,低浓度α-ZAL诱导组PⅠNP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而中、高浓度α-ZAL诱导组PⅠNP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低、中浓度α-ZAL诱导组BMP-2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1),高浓度α-ZAL诱导组BMP-2表达量明显下降(P<0.01)。结论α-ZAL呈剂量相关性促进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低浓度(10-7mol/L)α-ZAL可显著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过程中PⅠNP和BMP-2的表达,随着剂量的升高,促进作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玉米赤霉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细胞分化 n 骨形态发生蛋白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PⅠNP/β-CTX比值、OPN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髋部骨折的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峰 潘浩 +1 位作者 刘国强 季文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338-1341,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PⅠNP/β-CTX)比值、骨桥蛋白(OPN)水平变化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髋部骨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该科接受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180例作为骨质疏松组,根... 目的 探讨血清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PⅠNP/β-CTX)比值、骨桥蛋白(OPN)水平变化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髋部骨折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该科接受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患者180例作为骨质疏松组,根据有无髋部骨折分为骨折组(80例)和非骨折组(100例),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10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PⅠNP/β-CTX比值、OPN水平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ⅠNP/β-CTX比值、OPN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髋部骨折的预测价值。结果 骨质疏松组血清PⅠNP/β-CTX比值低于对照组,骨质疏松组血清OPN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血清PⅠNP/β-CTX比值低于非骨折组,骨折组血清OPN水平高于非骨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ⅠNP/β-CTX比值<98.65、OPN>4.39 ng/mL是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髋部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PⅠNP/β-CTX比值、OPN及二者联合应用预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发生髋部骨折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0.862、0.931。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髋部骨折患者血清PⅠNP/β-CTX比值降低和血清OPN水平升高,且这变化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髋部骨折的发生密切相关。血清PⅠNP/β-CTX比值、OPN两项指标联合应用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髋部骨折的发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羧基β特殊序列比值 骨桥蛋白 髋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量CT参数联合血清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鉴别诊断脊柱肺癌骨转移瘤和骨髓瘤的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二丰 张建平 +3 位作者 吴静龙 王星伟 郭晋露 韩宁宁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2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目的分析双能量CT参数联合血清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ⅠN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鉴别诊断脊柱肺癌骨转移瘤和骨髓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晋城市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54例脊柱肺癌骨转移瘤和50例骨髓瘤患者的... 目的分析双能量CT参数联合血清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ⅠN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鉴别诊断脊柱肺癌骨转移瘤和骨髓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晋城市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54例脊柱肺癌骨转移瘤和50例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当天行双能量CT检查,记录40~80 keV(能量间隔为10 keV)能量水平下的CT值;治疗前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PⅠNP和β-CTX水平。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患者双能量CT 40~80 keV能谱曲线CT值及血清PⅠNP和β-CTX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双能量CT 40~80 keV能谱曲线CT值、PⅠNP和β-CTX单独及联合对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脊柱肺癌骨转移瘤患者双能量CT 40~80 keV能谱曲线CT值和血清PⅠNP、β-CTx均明显高于骨髓瘤患者[79.86(61.20,116.32)HU比58.29(46.92,64.03)HU、64.48(50.27,90.08)HU比45.78(38.59,56.75)HU、57.35(43.31,78.04)HU比43.62(36.91,54.06)HU、52.05(42.98,75.79)HU比41.26(32.84,51.76)HU、45.52(38.55,63.59)HU比36.68(28.72,49.83)HU、66.35(31.15,81.97)μg/L比31.38(27.76,34.50)μg/L和0.61(0.48,0.67)μg/L比0.49(0.47,0.5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双能量CT 40~80 keV能谱曲线CT值联合对脊柱肺癌骨转移瘤与骨髓瘤鉴别诊断的灵敏度高于单个能谱曲线CT值(83.33%比59.26%、61.11%、62.96%、64.81%和66.67%),曲线下面积(AUC)也高于单个能谱曲线CT值(0.882比0.798、0.811、0.817、0.801和0.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血清PⅠNP联合β-CTX对脊柱肺癌骨转移瘤与骨髓瘤的鉴别诊断灵敏度高于单个血清指标(81.48%比57.41%和62.96%),AUC也高于单个血清指标(0.829比0.753和0.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全部指标联合对脊柱肺癌骨转移瘤与骨髓瘤的鉴别诊断灵敏度高于单纯双能量CT 40~80 keV能谱曲线CT值联合和PⅠNP联合β-CTX(98.15%比83.33%和81.48%),AUC也高于单纯双能量CT 40~80 keV能谱曲线CT值联合和PⅠNP联合β-CTX(0.976比0.882和0.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指标单独和联合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肺癌骨转移瘤相较于骨髓瘤双能量CT 40~80 keV能谱曲线CT值、血清PⅠNP和β-CTX水平均明显升高,且上述指标联合对二者有理想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骨髓肿瘤 放射摄影术 双能扫描投影 n 羧基β特殊序列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清PINP、DKK1和SFRP3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晖 同海宁 +5 位作者 郑研 侯君 茹杏丽 张维华 高秋英 侯丽敏 《广西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血清I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dickkopf 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1(DKK1)和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3(SFRP3)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150例MM患者(MM组)及150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之间、不...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血清I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dickkopf 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1(DKK1)和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3(SFRP3)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150例MM患者(MM组)及150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之间、不同临床分期MM患者之间、不同临床疗效MM患者之间的血清DKK1、PINP、SFRP3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治疗前血清DKK1、PINP和SFRP3水平与MM患者临床疗效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治疗前血清DKK1、PINP和SFRP3水平对MM患者临床疗效的预测效能。结果MM组患者治疗前血清DKK1、PINP和SFRP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Ⅰ期、Ⅱ期、Ⅲ期MM患者治疗前血清DKK1、PINP、SFRP3水平依次升高(P<0.05);有效组患者治疗前血清DKK1、PINP、SFRP3水平低于无效组(P<0.05)。治疗前血清DKK1、SFRP3、PINP水平升高是影响MM患者临床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治疗前血清DKK1和SFRP3水平对MM患者临床疗效无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5,P>0.05),而治疗前血清PINP水平对MM患者的临床疗效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663,P<0.05)。结论MM患者治疗前的血清DKK1、PINP和SFRP3水平高于健康人群,且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是MM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治疗前血清PINP水平对预测MM患者的临床疗效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原胶氨基 Dickkopf 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1 分泌卷曲相关蛋白3 影响因素 疗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N-MID和β-CTX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安娜 纪丽慧 +3 位作者 孟海燕 王凌云 黄莹 宗桂芝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91-1595,1605,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形成指标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molecular fragment of osteocalcin N terminal,N-MID)和骨吸收指标I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β-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TX)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形成指标骨钙素N端中分子片段(molecular fragment of osteocalcin N terminal,N-MID)和骨吸收指标I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β-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n,β-CTX)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33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双能X线检测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检查结果分为3组,骨量正常组103例,骨量减少组106例,骨质疏松组24例。记录其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压等一般资料,检测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cholesterol,T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_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血钙(blood calcium,Ca)、血磷(phosphate,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N-MID、β-CTX等生化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年龄(age)在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构成比、糖尿病病程、SBP、DBP、TC、LDL-C、HDL-C、TG、FPG、GSP、HBA_1C、FINS、C-肽、CRP、HCY、ACR、Ca、P、ALP、血清25(OH)D_3在三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β-CTX、N-MID、PTH在三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量异常与否与年龄、β-CTX、N-MID成正相关关系(P<0.05),与血清25(OH)D_3、PTH均无相关关系(P>0.05);血清25(OH)D_3与PTH成负相关关系(P<0.05),PTH与β-CTX、N-MID成正相关关系(P<0.05),β-CTX与N-MID成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对象骨形成与骨吸收均增高,处于高骨转换水平,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吸收强于骨形成。测定N-MID、β-CTX的浓度可以了解骨代谢、评估骨转换,对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症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骨质疏松 羧基交联 骨钙素n分子片段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元壮骨膏方治疗肝肾阴虚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效果及对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热波特·肉孜 陈平波 融恺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96-100,共5页
目的观察益元壮骨膏方治疗肝肾阴虚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P)患者临床效果及对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1年6月收治的肝肾阴虚型原发性OP 106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碳... 目的观察益元壮骨膏方治疗肝肾阴虚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P)患者临床效果及对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1年6月收治的肝肾阴虚型原发性OP 106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钙D_(3)片和骨化三醇胶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元壮骨膏方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比较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不同部位BMD、骨代谢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2组各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血清骨碱性磷酸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L_(2~4)、股骨颈、股骨大转子BMD及血清骨钙素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元壮骨膏方治疗肝肾阴虚型原发性OP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减轻疼痛,增加BMD,提升骨代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肝肾阴虚 益元壮骨膏方 骨密度 骨碱性磷酸酶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 原胶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CD4^(+)T细胞、PINP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3
19
作者 章志东 王益训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H.pylori感染与消化性溃疡(PU)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CD4^(+)T细胞、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水平的关系,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消化科就诊的122例PU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H.pylori阴性...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H.pylori感染与消化性溃疡(PU)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CD4^(+)T细胞、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水平的关系,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消化科就诊的122例PU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H.pylori阴性患者50例[HP(-)组],H.pyloriⅠ型感染患者38例[HP(Ⅰ)组],H.pyloriⅡ型感染患者34例[HP(Ⅱ)组],对比各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17、IL-10、TNF-α和PINP及CD4^(+)T淋巴细胞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对不同菌型H.pylori感染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CD4^(+)T细胞、PINP水平的相关性进行评估,并结合ROC曲线对其相应诊断价值进行评估。结果HP(-)组患者IL-17、IL-10、TNF-α水平最低,HP(Ⅰ)组患者IL-17、IL-10、TNF-α水平最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HP(-)组患者CD4^(+)T细胞及PINP水平最低,HP(Ⅰ)组CD4^(+)T细胞及PINP水平最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血清炎症因子及CD4^(+)T细胞、PINP水平与H.pyloriⅠ型、H.pyloriⅡ型感染均有显著正相关性(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L-17、IL-10、TNF-α、CD4^(+)T细胞和PINP诊断H.pyloriⅠ型感染的AUC分别为0.863(95%CI:0.786~0.941)、0.844(95%CI:0.754~0.935)、0.907(95%CI:0.847~0.967)、0.921(95%CI:0.864~0.977)、0.742(95%CI:0.639~0.845),而诊断H.pyloriⅡ型感染的AUC分别为0.711(95%CI:0.599~0.823)、0.747(95%CI:0.641~0.854)、0.930(95%CI:0.874~0.986)、0.918(95%CI:0.861~0.974)、0.736(95%CI:0.631~0.840)。H.pylori阴性与CD4^(+)T细胞和PIN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226,P=0.225),H.pyloriⅠ型、H.pyloriⅡ型感染与CD4^(+)T细胞和PINP水平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428、0.367,P=0.007、0.033)。结论血清炎症因子及CD4^(+)T细胞和PINP水平与PU患者H.pylori感染具有相关性,可作为临床辅助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炎症因子 原胶n
原文传递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硬化蛋白、PINP、CTX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程力 常九州 周卫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74-878,883,共6页
目的比较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组、低骨量组、骨量正常组血清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水平,探讨SO与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tide,PINP)、Ⅰ型胶原C端肽(typeⅠcollagen carboxytermin... 目的比较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组、低骨量组、骨量正常组血清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SO)水平,探讨SO与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tide,PINP)、Ⅰ型胶原C端肽(typeⅠcollagen carboxyterminal peptide,CTX)、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比较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组、低骨量组、骨量正常组3组间年龄、绝经年限、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股骨颈及平均腰椎BMD、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5-(OH)D3、SO、PINP、CTX各指标的差异,并做SO与上述指标的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1)骨质疏松症组年龄、绝经年限显著高于低骨量组、骨量正常组(P均=0.000),低骨量组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P=0.009、0.002);(2)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中25-(OH)D3缺乏113例(90.4%);(3)骨质疏松症组SO、PINP水平显著高于低骨量组、骨量正常组(P=0.000),低骨量组SO水平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P=0.045);(4)SO与PINP、年龄、绝经年限正相关(r=0.978、0.194、0.205),与股骨颈BMD、平均腰椎BMD、体重指数负相关(r=-0.518、-0.349、-0.24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O与PINP呈正相关(β=7.015,P=0.000)、与股骨颈BMD呈负相关(β=-11.245,P=0.023)。结论 (1)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者SO水平明显增高,与PIN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股骨颈BMD呈显著负相关;(2)25(OH)D3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中普遍缺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骨硬化蛋白 氨基末(n) C 骨密度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