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7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基因28及31号外显子突变的检测 被引量:3
1
作者 周列民 刘焯霖 +1 位作者 梁秀龄 周珏倩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91-293,共3页
目的 探讨国人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NF1)基因突变的热点。方法 用PCR SSCP方法检查NF1基因 2 8和 3 1号外显子共约 10 60bp ,约占NF1基因全部编码区的 6 95 %。结果 在 2 7个家系中 ,发现 4个家系 (14 82 % )、13例病人(2 3 64 % )存... 目的 探讨国人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NF1)基因突变的热点。方法 用PCR SSCP方法检查NF1基因 2 8和 3 1号外显子共约 10 60bp ,约占NF1基因全部编码区的 6 95 %。结果 在 2 7个家系中 ,发现 4个家系 (14 82 % )、13例病人(2 3 64 % )存在NF1基因突变。结论 提示本组病例 2 8和 3 1号外显子可能为突变热点。对突变性质的定论有赖于DNA序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 基因突变 PCR-SS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基因GRD区突变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列民 宁玉萍 +1 位作者 周珏倩 刘焯霖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4-256,共3页
目的 对39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患者基因的部分GTP酶活化蛋白相关功能区(GRD区)的cDNA突变进行研究。方法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段扩增GRD区域上的cDNA序列,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及直接测序法对RT-PCR产物进... 目的 对39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患者基因的部分GTP酶活化蛋白相关功能区(GRD区)的cDNA突变进行研究。方法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段扩增GRD区域上的cDNA序列,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及直接测序法对RT-PCR产物进行突变分析。结果 仅发现1例点突变G3918T颠换,导致1306精氨酸(R)变成亮氨酸(L)。结论NF1基因的GRD区可能不是NF1基因突变的热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神经纤维 GAP相关功能区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合并CDK13相关疾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卢亚亚 王亚琼 +1 位作者 彭慧芳 娄丹 《检验医学》 2025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目的探讨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基因变异合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3(CDK13)基因变异患儿的临床特征和遗传学特点。方法收集1例NF1合并CDK13相关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采用Sanger测序验证可疑变异,并... 目的探讨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基因变异合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3(CDK13)基因变异患儿的临床特征和遗传学特点。方法收集1例NF1合并CDK13相关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采用Sanger测序验证可疑变异,并进行家系分析。以“CDK13基因和NF1基因”或“CDK13 gene and NF1 gene”为检索词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PubMed数据库建库至2024年2月的相关文献,总结同患NF1和CDK13相关疾病患者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征。结果患儿,男,13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牛奶咖啡斑,矮小身材,特殊面容(上眼睑外斜、宽眼距、内眦赘皮、鼻梁宽),智力障碍。患儿存在NF1基因杂合变异c.3610C>G(p.Arg1204Gly)和CDK13基因移码突变c.484dupG(p.Ala162Glyfs*108)(杂合)。Sanger测序验证结果显示,患儿母亲携带NF1基因杂合变异,未携带CDK13基因移码突变;父亲均未携带。未检索到关于同患NF1和CDK13相关疾病的患者的文献。共检索到CDK13相关疾病文献11篇,文献复习结果显示,97例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智力障碍或发育迟缓、特殊面容、先天性心脏缺陷,致病变异以错义突变为主。结论NF1基因变异可导致NF1。当发现有特殊面容的NF1患儿出现无法解释的现有表型或症状时,应注意2种遗传病同时存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基因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3基因 全外显子组测序 智力发育障碍 发育迟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新发致病突变致Ⅰ型神经纤维瘤病1例
4
作者 邢雪 徐丽琴 +4 位作者 张璇 纪浩楠 顾瑞寅 李斌 周辉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141-143,共3页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I,NF1)是一种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遗传性疾病[1],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主要特征包括咖啡牛奶斑和神经纤维瘤,并可能伴有多系统损害及恶变风险[2]。除了皮肤和神经纤维瘤的常见表现,NF1患者还...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I,NF1)是一种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遗传性疾病[1],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主要特征包括咖啡牛奶斑和神经纤维瘤,并可能伴有多系统损害及恶变风险[2]。除了皮肤和神经纤维瘤的常见表现,NF1患者还可能并发多种良性或恶性肿瘤,影响口腔、眼科、骨骼、心血管和内分泌等多个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 多系统损害 神经纤维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咖啡牛奶斑 NF1 遗传性疾 恶性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小肠多发间质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刘爽 吴建龙 +2 位作者 邓兴明 吕国庆 何立锐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1-2,16,共3页
目的探讨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胃肠道间质瘤的诊疗过程及其特殊性,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相关小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女性,53岁,患有先天性... 目的探讨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胃肠道间质瘤的诊疗过程及其特殊性,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及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一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相关小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女性,53岁,患有先天性皮肤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以体检发现盆腔占位就诊。术前影像学考虑左上腹、盆腔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术中证实为小肠多发性肿物,术后病理确诊小肠多发间质瘤,基因检测示:NF1(+),KIT(-),PDGFRA(-)。结论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罕见,影像学表现不具有特征性,最终确诊及治疗方式取决于病理诊断及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 胃肠道间质 理学 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眶神经纤维瘤病Ⅰ型相关斜视1例
6
作者 张裕琳 周荣妹 +1 位作者 赵晨 韦严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5年第S1期34-37,共4页
27岁女性,因“发现左眼偏斜10余年”就诊。眼位检查:左眼内斜视合并下斜视,眼球运动左眼外转、上转不过中线。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CF/15 cm。左眼上睑轻度肿胀,皮肤条索状瘢痕,上睑下垂。左眼颞侧球结膜见瘢痕,角膜明,前房常深,... 27岁女性,因“发现左眼偏斜10余年”就诊。眼位检查:左眼内斜视合并下斜视,眼球运动左眼外转、上转不过中线。眼部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CF/15 cm。左眼上睑轻度肿胀,皮肤条索状瘢痕,上睑下垂。左眼颞侧球结膜见瘢痕,角膜明,前房常深,虹膜可见多个黄白色小结节,瞳孔欠圆,对光反应迟钝,人工晶状体位正,后囊混,眼底模糊窥不清。右眼前节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躯体查体:左侧额部见结节样隆起肿物,颈部见密集分布的粟粒状大小褐色斑点,手臂处见牛奶咖啡斑、结节样肿物。眼眶影像学回报:左侧蝶骨缺损,眼眶颞上方肿物,伴外直肌增粗浸润。初步诊断:神经纤维瘤病Ⅰ型相关斜视。收治入院后行斜视矫正术,术后患者外观改善满意。讨论主要围绕斜视及眼球运动障碍的病因、手术方案的具体制定展开。讨论体会:Ⅰ型神经纤维瘤易侵袭眼眶、眼外肌,且常合并蝶骨缺损,导致非共同性斜视及眼球运动障碍。外科手术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瘤体血供丰富且无包膜,需谨慎选取手术方案,改善患者眼位并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 斜视 眼眶 手术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临床表现、NF1基因突变及遗传特征分析
7
作者 张高磊 秦琴 +7 位作者 李倩 张海花 王誉涵 曹会娜 姚楠 陈倩 王建华 刘晓雁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4年第6期490-495,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10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家系临床表现、NF1基因突变及遗传特征。方法应用GenCap液相捕获与皮肤疾病相关的441个基因的编码外显子区域(其中包含与NF相关基因NF1和NF2、SMARCB1和LZTR1),利用IlluminaNextseq500第二代测... 目的回顾性分析10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家系临床表现、NF1基因突变及遗传特征。方法应用GenCap液相捕获与皮肤疾病相关的441个基因的编码外显子区域(其中包含与NF相关基因NF1和NF2、SMARCB1和LZTR1),利用IlluminaNextseq500第二代测序仪对捕获到的区域进行双端测序,读长为150 bp。采用Sanger基因测序验证二代测序结果,生物信息学软件SIFT,PolyPhen2,MutationTaster,GERP和REVEAL预测基因突变致病性。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院(ACMG)指南,比对HGMD数据库,判定基因突变致病性。结果10例NF1家系共检测到11个NF1基因突变位点,包括3个(3/11)移码突变,4个(4/11)错义突变,4个(4/11)剪切突变。生物信息学预测及ACMG指南评定11个NF1基因突变位点均有致病性,HGMD数据库已收录。9例(9/10)NF1患儿NF1基因突变为自发突变,1例(1/10)NF1患儿NF1基因突变来源于父亲及祖母。10例(10/10)NF1患儿全身均有多处咖啡牛奶斑及雀斑样痣,3例(3/10)NF1患儿智力发育迟缓。4例(4/10)NF1患儿躯干四肢皮肤出现多处咖啡色质软瘤体,2例(2/10)NF1患儿发现脊柱侧弯骨骼异常。所有10例(10/10)NF1患儿就诊时无听力视力异常和Lisch结节。结论NF1患儿临床表现各异,长期随访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各系统器官,NF1患儿NF1基因突变以自发突变为主,基因突变以移码突变、错义突变和剪切突变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 基因突变 遗传 临床特征 NF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肉瘤样癌合并Ⅰ型神经纤维瘤、胃肠间质瘤1例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李歆尹 陈志楠 +4 位作者 谢飞燕 刘志苏 袁玉峰 田素芳 杨智勇 《腹部外科》 2025年第1期74-77,共4页
2023年10月24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1例71岁女性罕见胆囊肉瘤样癌合并Ⅰ型神经纤维瘤、胃肠间质瘤病人,该例病人因“上腹痛4 d,加重半天”就诊。腹部增强CT示,胆囊壁不均匀增厚并腔内软组织影并周围渗出、积液并脓肿形成,胆... 2023年10月24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1例71岁女性罕见胆囊肉瘤样癌合并Ⅰ型神经纤维瘤、胃肠间质瘤病人,该例病人因“上腹痛4 d,加重半天”就诊。腹部增强CT示,胆囊壁不均匀增厚并腔内软组织影并周围渗出、积液并脓肿形成,胆囊癌可能;左侧腹腔见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病人既往诊断Ⅰ型神经纤维瘤。于2023年10月31日行胆囊切除术+小肠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诊断为胆囊肉瘤样癌、胃肠间质瘤。病人术后行放化疗及靶向治疗,2024年6月8日因肝转移瘤-结肠瘘合并腹腔感染死亡。胆囊肉瘤样癌临床罕见,与其他类型胆囊癌鉴别困难,需综合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才能明确诊断,尚未有确切的诊疗指南,预后不佳。Ⅰ型神经纤维瘤老年病人建议常规筛查消化道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肉样癌 神经纤维 胃肠间质
原文传递
两处基因杂合突变的Ⅰ型神经纤维瘤病1例
9
作者 李春芳 袁佳雨 +1 位作者 李亚洲 刘玉昌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643-1645,共3页
目的探究脊柱侧弯伴全身多发牛奶咖啡斑的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病儿的致病原因。方法男,7岁,因全身多发牛奶咖啡斑7年、脊柱侧弯6个月于2022年10月就诊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诊断为NF1。应用全外显子高通量测序和Sanger测序分别对变... 目的探究脊柱侧弯伴全身多发牛奶咖啡斑的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病儿的致病原因。方法男,7岁,因全身多发牛奶咖啡斑7年、脊柱侧弯6个月于2022年10月就诊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诊断为NF1。应用全外显子高通量测序和Sanger测序分别对变异位点进行筛选和验证。结果病儿NF1基因c.2033delC(exon18,NM_000267)导致氨基酸改变p.P678Rfs*10,为移码突变,为已报道的致病突变;c.2029C>A(exon18,NM_000267)导致氨基酸改变p.P677T,为错义突变,为可能致病性变异。结论NF1基因c.2033delC是导致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的原因,基因c.2029C>A拟进一步扩充NF1基因变异谱,其是否能独立致病、能否影响该病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医师的深入研究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 基因 神经纤维1 基因突变 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一家系基因检测
10
作者 余佳琳 梁嘉莉 +5 位作者 刘翌菲 蔡妍 张辰希 张晓颖 刘成 李荣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明确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一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本研究招募了一例NF1患儿,具有典型的皮肤咖啡牛奶斑、腋窝雀斑及神经纤维瘤。切除眼眶、上颚肿物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提取患儿及其家庭成员... 目的:明确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一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本研究招募了一例NF1患儿,具有典型的皮肤咖啡牛奶斑、腋窝雀斑及神经纤维瘤。切除眼眶、上颚肿物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提取患儿及其家庭成员的外周血DNA,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Exome sequencing, WES)和Sanger测序。结果:结果显示眼眶、上颚肿物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提示神经纤维瘤,在该NF1患儿中发现了一种新发致病性杂合突变NF1 c.204+2T>G,该突变导致氨基酸发生剪接突变。其父母无致病基因,该患儿为自发突变。结论:本研究鉴定一例NF1患儿的致病基因NF1 c.204+2T>G突变,丰富了NF1基因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 NF1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1基因突变致儿童头颈部丛状神经纤维瘤及尼罗替尼治疗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沈晨凌 陈佳瑞 +3 位作者 王颖 叶斌 向明亮 李晓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99-103,共5页
神经纤维瘤病(NF)是一类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分为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2型神经纤维瘤病(NF2)和施万细胞瘤病3种类型,其中NF1是由位于17号染色体上的NF1基因突变所致,占所有神经纤维瘤病的96%,发病率为1/3000~1/2600,多... 神经纤维瘤病(NF)是一类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分为1型神经纤维瘤病(NF1)、2型神经纤维瘤病(NF2)和施万细胞瘤病3种类型,其中NF1是由位于17号染色体上的NF1基因突变所致,占所有神经纤维瘤病的96%,发病率为1/3000~1/2600,多在儿童期发病,出现逐渐加重的疼痛、畸形,甚至毁容和运动障碍,可能造成终身认知障碍、学习障碍和社交功能受损,有些瘤灶还可出现恶变,有并发其他多种肿瘤的风险。尼罗替尼作为一种二代靶向药,也被称为第二代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药物是目前新兴的抗肿瘤治疗手段,作用原理主要是针对肿瘤细胞上的特异性靶点,杀死肿瘤细胞,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由于儿童丛状神经纤维瘤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所以其诊断、治疗、随访较成人更为复杂,因此,研究者通过以上治疗经验及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有助于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进一步认识。同时,对NF1基因突变致儿童头颈部丛状神经纤维瘤患者的治疗和管理需要团队的努力,包括医学专家和患儿,鉴于这种疾病的复杂性,开发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样需要跨学科的团队合作。在过去的数十年里,虽然在研究NF1方面取得进展,但这种疾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临床一大挑战。本研究在了解NF1的诊断、治疗及随访等基础上,针对NF1基因突变致儿童头颈部丛状神经纤维瘤及尼罗替尼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神经纤维 NF1基因 基因突变 儿童 头颈部 丛状神经纤维 尼罗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基因突变分析
12
作者 林艳艳 董姝言 +2 位作者 王怀玉 林立航 肖学敏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818-824,共7页
目的对3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患儿进行致病基因突变检测,探索NF1的致病基因变异及表型。方法应用遗传性皮肤病目标基因外显子测序对3例先证者进行测序。患儿检测出可疑突变类型后,应用高通量测序及Sanger测序技术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 目的对3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患儿进行致病基因突变检测,探索NF1的致病基因变异及表型。方法应用遗传性皮肤病目标基因外显子测序对3例先证者进行测序。患儿检测出可疑突变类型后,应用高通量测序及Sanger测序技术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突变位点验证。结果3例患儿中男2例、女1例,均因出生后多发牛奶咖啡斑就诊,均出现腋窝或腹股沟雀斑,其中1例伴发神经纤维瘤,均确诊为NF1。3例均检测到1个NF1基因变异位点,分别为:c.3921delT、c.5206-2A>C、c.893T>G。c.3921delT和c.893T>G未见文献报道,为新发突变。1例患儿的NF1变异遗传自父亲,其余患儿的变异为自发变异。结论本研究发现2个NF1基因的新发突变,扩充了NF1基因突变致病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 DNA突变分析 NF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U型钉半骨骺阻滞术治疗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儿童胫骨前外侧成角畸形的短期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肖保辉 雷霆 +10 位作者 曾岚 李宇 康列和 蔡豪杰 简书浪 刘昆 叶卫华 唐进 梅海波 赵卫华 朱光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评价新型U型钉半骨骺阻滞治疗I型神经纤维瘤病患儿胫骨前外侧成角畸形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采用新型U型钉半骨骺阻滞术治疗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患儿胫骨前外侧成角畸形的病例资料。测量... 目的评价新型U型钉半骨骺阻滞治疗I型神经纤维瘤病患儿胫骨前外侧成角畸形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采用新型U型钉半骨骺阻滞术治疗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患儿胫骨前外侧成角畸形的病例资料。测量手术前、取内固定时双下肢全长X线片及胫腓骨X线片上测量双侧胫骨长度差值,测量胫骨干近端轴线和胫骨干远端轴线的成角度数(胫骨骨干角),观察有无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内固定断裂、胫骨骨折、骺板骨桥、伤口愈合不良、软组织激惹等并发症。评估正侧位X线片上胫骨成角矫正效果、术前术后双侧胫骨长度差异。记录内固定留置时间、畸形矫正速率。结果共15例纳入研究,男10例,女5例;左侧12例,右侧3例,合并腓骨假关节3例。手术时年龄(49.27±23.29)个月。15例均合并I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所有患儿矫正效果满意,内固定留置时间为(24.13±7.26)个月。胫骨成角畸形正位X线片平均矫正速率每月(0.77±0.09)°。1例出现U型钉松动移位、切割骺板,但无骨桥形成,予以再次手术更换U型钉。无一例感染、内固定断裂、胫骨骨折、骺板骨桥、伤口愈合不良、软组织激惹等其他并发症。正位片骨干角术前(29.72±6.87)°、取内固定时为(10.58±3.7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位片骨干角术前(17.95±9.56)°、取内固定时为(14.29±5.49)°,两者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双侧胫骨长度差异(0.79±0.54)cm、术后双侧胫骨长度差异(1.39±1.91)cm以及术前、术后双侧胫骨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U型钉半骨骺阻滞术治疗I型神经纤维瘤病患儿胫骨前外侧成角畸形,矫正速率高,损伤小,矫形效果满意,手术操作简单,能预防胫骨骨折;但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骨骺阻滞 神经纤维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萎缩性上胸段脊柱侧凸的冠状面影像学分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彦宇 毛赛虎 +5 位作者 李松 朱奕同 周杰 史本龙 朱泽章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79-686,共8页
目的:对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萎缩性上胸段脊柱侧凸(dystrophic upper thoracic scoliosis with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DUTS-NF1)进行冠状面影像学分型,验证其可信度与可重复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23年12月... 目的:对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萎缩性上胸段脊柱侧凸(dystrophic upper thoracic scoliosis with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DUTS-NF1)进行冠状面影像学分型,验证其可信度与可重复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数据库中诊断为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萎缩性脊柱侧凸患者的资料,从中筛选出主弯顶椎位于上胸椎(T1~T5)的患者,根据站立位全脊柱正位X线片上脊柱侧凸的冠状面形态分为:A型,肩颈型;B型,远端弯代偿型;C型,躯干倾斜型;测量各型患者的侧凸Cobb角、上胸段后凸角、锁骨角(clavicle angle,CA)、T1倾斜角(T1 tilt)、颈部倾斜角(neck tilt,NT)、头部偏移距离(head shift,HS)、冠状面平衡距离(coronal balanced distance,CBD),计算畸形角率(deformity angular ratio,DAR)。3位脊柱外科医师经过分型设计者专门培训后根据该冠状面分型方法独立进行两次分型,应用Kappa值对同一观察者两次分型结果进行可重复性分析,对不同观察者间分型结果进行可信度分析。结果:从367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萎缩性脊柱侧凸患者中共筛选出29例DUTS-NF1患者(7.9%),其萎缩性主弯Cobb角为78.7°±12.9°。分型设计者的分型结果A型16例,B型8例,C型5例。B型和C型的DAR显著性高于A型(20.6±2.2和20.0±3.0 vs 13.2±1.8,P<0.001);C型相对于A型存在更为显著的头部及冠状面偏移距离(HS:27.6±11.7mm vs 13.5±6.7mm,P<0.001;CBD:34.8±20.5mm vs 13.9±10.9mm,P<0.001);C型T1 tilt显著性大于A型(P<0.05);其余影像学指标三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位观察者使用DUTS-NF1冠状位影像学分型方法共进行174次(29例×3×2次)分型,包括A型96次,B型45次,C型33次,观察者内分型一致率为(82.57±8.44)%,Kappa值为0.771~0.81,属于“基本可信”;观察者间分型一致率为(84.19±8.65)%,Kappa值为0.884~0.886,属于“完全可信”。结论:根据冠状面影像学特征可将DUTS-NF1患者分为肩颈型、远端弯代偿型、躯干倾斜型三型,该分型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与可信度,可为临床提供诊疗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 萎缩性脊柱侧凸 上胸段侧凸 冠状面分 可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信号通路及微环境组分异常
15
作者 路媛芳 王建华 赵丽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0-617,共8页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是一种由NF1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多发皮肤咖啡斑和神经纤维瘤为主要特征,国际上针对NF1尚无规范治疗策略。NF 1基因庞大,其编码的神经纤维蛋白(neurofibromin,NF)参与...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是一种由NF1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多发皮肤咖啡斑和神经纤维瘤为主要特征,国际上针对NF1尚无规范治疗策略。NF 1基因庞大,其编码的神经纤维蛋白(neurofibromin,NF)参与细胞增殖调控,该病发病机制复杂,为药物研发带来较大挑战。在NF1信号通路方面,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激酶的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RAF/MEK/ERK)、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PI3K/AKT/mTOR)、无翅蛋白/β联蛋白通路(WNT/β-catenin)、河马蛋白/转录共激活子/YES相关蛋白通路(HIPPO/TAZ/YAP)等均有研究,其中针对RAF/MEK/ERK通路的MEK1/2抑制剂药物已上市,即司美替尼(selumetinib),用于治疗NF1和不能手术的丛状神经纤维瘤(plexiform neurofibroma,PNF)患者。近年研究发现,NF1肿瘤微环境包括施万细胞(Schwann cells,SCs)及其前体、肥大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树突状细胞、细胞外基质和周围血管等,对NF1的发生发展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现今NF1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肿瘤、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这些方法均有缺陷,迫切需要从NF1信号通路及肿瘤微环境等方面继续深入探索新的治疗药物。本文主要综述了NF1相关信号通路及肿瘤微环境的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NF1基因突变引起的信号通路改变以及肿瘤微环境的组分异常,并剖析了NF1疾病可能的发病机制,以期为临床NF1早期诊断、治疗、预防和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 信号通路 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桥接治疗神经纤维瘤病Ⅰ型相关儿童颅内动脉瘤一例
16
作者 师林 吕丙波 +3 位作者 任宝鑫 王岷 孙德州 王东海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72-475,共4页
儿童颅内动脉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治疗方式也存在诸多争议。作者报道了1例采用2枚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桥接治疗的神经纤维瘤病Ⅰ型相关的儿童颅内动脉瘤,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探索儿童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儿童颅内动脉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治疗方式也存在诸多争议。作者报道了1例采用2枚血流导向密网支架桥接治疗的神经纤维瘤病Ⅰ型相关的儿童颅内动脉瘤,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希望为探索儿童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 神经纤维 儿童 血流导向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神经纤维瘤基因突变与血管病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梁建涛 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55-159,共5页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是一种临床症状表现复杂的单基因遗传病,即由Nf1基因突变导致该基因的蛋白产物——神经纤维瘤蛋白的功能改变,而引起的以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皮肤多发牛奶咖啡色斑或雀斑、虹膜错构瘤...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是一种临床症状表现复杂的单基因遗传病,即由Nf1基因突变导致该基因的蛋白产物——神经纤维瘤蛋白的功能改变,而引起的以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皮肤多发牛奶咖啡色斑或雀斑、虹膜错构瘤等为主要表现特征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 血管疾 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on Torrent测序技术检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NF1基因突变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艳慧 胡朝晖 +3 位作者 毕欣 喻长顺 许若思 王晓春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21-824,共4页
目的评价Ion Torrent测序技术检测Ⅰ型神经纤维瘤(NF1)基因及其突变类型的可行性。方法提取12例NF1患者的外周血DNA,用Ion Torrent个体化基因测序仪(PGM)对患者NF1基因进行测序,用Sanger测序法验证NF1基因相应的突变位点,Ion Torrent PG... 目的评价Ion Torrent测序技术检测Ⅰ型神经纤维瘤(NF1)基因及其突变类型的可行性。方法提取12例NF1患者的外周血DNA,用Ion Torrent个体化基因测序仪(PGM)对患者NF1基因进行测序,用Sanger测序法验证NF1基因相应的突变位点,Ion Torrent PGM检测后覆盖缺失的外显子样本用Sanger测序法重新检测。结果检测到10例患者存在NF1基因致病突变,其中2种无义突变,5种小缺失或插入突变,1种错义突变,2种剪接突变。2例患者未检测到致病突变。结论 Ion Torrent测序技术检测含有大量外显子的NF1基因快速、准确;NF1基因突变可导致氨基酸密码子提前终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 I神经纤维基因 ION Torrent测序 Sanger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镶嵌基因OMGP与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操德智 周列民 +1 位作者 周珏倩 任力杰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 研究NF1基因 2 7b内含子上的镶嵌基因OMGP与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NF1)的发病是否相关。方法 设计 5对互相嵌套能扩增OMGP基因整个表达序列的引物 ,应用PCR SSCP(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 /HA(异源双链分析 ) 银染 直接测... 目的 研究NF1基因 2 7b内含子上的镶嵌基因OMGP与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NF1)的发病是否相关。方法 设计 5对互相嵌套能扩增OMGP基因整个表达序列的引物 ,应用PCR SSCP(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 /HA(异源双链分析 ) 银染 直接测序技术检测 3 2例NF1患者与 2 0例正常人中OMGP基因的突变。结果  3例NF1患者的 3个片段在SSCP中出现泳动异常 ,经直接测序分析并无碱基的改变 ,与Genebank中报告的序列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 NFI基因 OMGP基因 异源双链分析 单链构象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胃肠道间质瘤1例
20
作者 蒋学通 王建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6期497-499,共3页
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是一种常染色显性遗传病,根据基因突变所在的染色体位置,可分为Ⅰ型(NF-1)、Ⅱ型(NF-2)和施旺细胞瘤病三种亚型。NF-1突变基因位于染色体17q11.2,其发病率为1/2500~1/3000[1]。NF-1患者易伴发视神经... 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NF)是一种常染色显性遗传病,根据基因突变所在的染色体位置,可分为Ⅰ型(NF-1)、Ⅱ型(NF-2)和施旺细胞瘤病三种亚型。NF-1突变基因位于染色体17q11.2,其发病率为1/2500~1/3000[1]。NF-1患者易伴发视神经胶质瘤、乳腺癌、胃肠道肿瘤等多种恶性肿瘤,其中胃肠道肿瘤的发生率为10%~25%。我院2021年收治1例孕晚期NF-1合并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总结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 胃肠道间质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