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5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刺多糖对STZ诱导的Ⅰ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娜娜 韩丽娟 +3 位作者 杨永晶 索有瑞 院珍珍 叶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348-357,共10页
为探究黄刺多糖(Berberis dasystachya Maxim.Polysaccharide,BDP)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I型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本文采用STZ诱导I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多糖低剂量组(BDP-L,100 mg/kg)、... 为探究黄刺多糖(Berberis dasystachya Maxim.Polysaccharide,BDP)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I型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本文采用STZ诱导I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多糖低剂量组(BDP-L,100 mg/kg)、中剂量组(BDP-M,200 mg/kg)、高剂量组(BDP-H,400 mg/kg)。灌胃28 d后,监测大鼠体重及血糖变化,测定血脂水平、脂代谢酶活性及体内抗氧化酶活等指标。结果表明:黄刺多糖给药第28 d,与模型组相比BDP给药组的血糖、血脂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高剂量组血糖下降39.16%(P<0.01)。BDP给药组的血清胰岛素水平、肝糖原(HG)水平有所增加(P<0.05或P<0.01),其中高剂量组的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增加1.28倍(P<0.01),HG水平增加89.79%(P<0.01)。相比较模型组大鼠,经BDP给药后大鼠/血清和胰腺中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CSHPx)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减少(P<0.05)。综上,黄刺多糖通过改善Ⅰ型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从而保护胰岛β细胞的损伤,进而改善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刺多糖 ⅰ型糖尿病 糖脂代谢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成虫和虫卵排泄分泌抗原对Ⅰ型糖尿病模型小鼠的影响
2
作者 王旗 章乐生 +5 位作者 汪峰峰 汪敏 王毓洁 马晓荷 李清越 操治国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4年第4期239-243,共5页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adult-worm excretory-secretory protein,AES)和虫卵排泄分泌抗原(excretory-secretory antigen of eggs,ESA)对Ⅰ型糖尿病小鼠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昆明鼠随机分为空白对...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adult-worm excretory-secretory protein,AES)和虫卵排泄分泌抗原(excretory-secretory antigen of eggs,ESA)对Ⅰ型糖尿病小鼠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昆明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PBS组、AES组和ESA组,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后3组给予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溶液注射制备Ⅰ型糖尿病模型,建模成功后分别用PBS、AES、ESA腹部皮下多点免疫,1周免疫1次,持续免疫4周。免疫干预1周后开始检测小鼠血糖,持续检测4周;免疫干预4周后采用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IL-4和IFN-γ水平变化,采用HE染色法检测小鼠胰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PBS组相比,AES组和ESA组小鼠血糖水平从免疫后第2周起出现下降趋势,且ESA组小鼠血糖水平低于AES组,免疫后第2、3、4周小鼠血糖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14.00、1055.00、683.64,P均<0.05)。各组小鼠血清IL-4和IFN-γ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6.84、21.11,P均<0.05),ESA组小鼠血清中IL-4水平[(61.45±6.14)pg/mL]高于PBS组[(21.96±3.98)pg/mL]和AES组[(49.31±3.19)pg/mL],IFN-γ水平[(129.48±36.75)pg/mL]低于PBS组[(316.43±66.38)pg/mL]和AES组[(212.09±70.8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BS组小鼠的胰岛萎缩,数量减少,空泡样变性;ESA组小鼠有轻微胰岛萎缩;AES组介于PBS组和ESA组之间。结论日本血吸虫ESA对Ⅰ型糖尿病小鼠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ESA刺激机体导致Th1反应抑制和Th2反应增强,表现为IL-4升高和IFN-γ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小鼠胰腺组织的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成虫排泄分泌抗原 虫卵排泄分泌抗原 ⅰ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果酸改善Ⅰ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损伤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宋雨 张小莉 +1 位作者 陈换换 唐聪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83,共10页
目的探究熊果酸(UA)对Ⅰ型糖尿病(T1DM)大鼠TLR4/NF-κB信号通路及Th17/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T1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二甲双胍组(MET组)和熊果酸组(UA组)。记录大鼠体... 目的探究熊果酸(UA)对Ⅰ型糖尿病(T1DM)大鼠TLR4/NF-κB信号通路及Th17/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T1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组)、模型组(Model组)、二甲双胍组(MET组)和熊果酸组(UA组)。记录大鼠体重、血糖等一般情况,灌胃6周后采集大鼠外周血、胰腺组织评估胰岛素干预情况。免疫组化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鲎试剂检测血清脂多糖(LPS)含量变化;qRT-PCR法检测胰腺TLR4、MyD88、IκBα、NF-κB p65 mRNA的表达,以及转录因子RORγt、Foxp3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胰腺TLR4、MyD88、IκBα、NF-κB p65蛋白的表达,以及转录因子RORγt、Foxp3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Treg细胞比例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IL-1β含量变化。结果经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经6周灌胃处理,与模型组相比,二甲双胍组大鼠和熊果酸组大鼠空腹血糖(FBG)均明显下降,体重均明显升高;胰岛β细胞炎性浸润减少;TLR4、MyD88、IκBα、NF-κB p65、RORγt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LPS含量明显下降;IκBα、Foxp3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Th17/Treg比值明显下降;TNF-α、IL-6、IL-1β含量明显下降。结论UA可通过减少LPS移位,抑制TLR4/NF-κB通路,下调RORγt并上调Foxp3的表达纠正T1DM大鼠Th17/Treg细胞比例失衡来改善大鼠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糖尿病 熊果酸 TLR4/NF-κB通路 TH17/TREG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糖尿病小鼠背部皮肤生物力学性能退化和伤口愈合障碍的机制研究
4
作者 范德江 贺伟峰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383-2396,共14页
目的探究由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Ⅰ型糖尿病(typeⅠdiabetes mellitus,T1DM)小鼠,其背部皮肤生物力学性能减弱和伤口愈合障碍的机制。方法40只8周龄且体质量为20~25 g的雄性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野生型(w... 目的探究由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诱导的Ⅰ型糖尿病(typeⅠdiabetes mellitus,T1DM)小鼠,其背部皮肤生物力学性能减弱和伤口愈合障碍的机制。方法40只8周龄且体质量为20~25 g的雄性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野生型(wild type,WT)组(n=20)和T1DM组(n=20)。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检测皮肤的杨氏模量、松弛率及胶原排布。将皮肤组织石蜡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马松染色、天狼星红染色、Gordon Sweet染色和维多利亚蓝染色,分别评估表皮与肉芽组织、总胶原含量、Ⅲ型胶原与Ⅰ型胶原比例、网状纤维含量和弹性纤维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定量检测Ⅰ型胶原与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和组织石蜡切片的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创面组织内肌成纤维细胞转化情况。结果与WT组相比,在造创后第21天T1DM组小鼠背部皮肤刚度、强度和回弹力均显著降低(P<0.05);愈合过程中及愈合后T1DM组胶原蛋白、弹性纤维减少,Ⅲ型胶原蛋白与Ⅰ型胶原蛋白比例显著增加,网状纤维明显增多(P<0.05);T1DM组创面愈合早期阶段肌成纤维细胞转化显著减少(P<0.05)。结论T1DM抑制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引起伤口愈合障碍,导致小鼠背部皮肤力学性能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糖尿病 伤口愈合 成纤维细胞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维持剂量聚乙二醇修饰的FGF-21在Ⅰ型糖尿病小鼠中降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德山 姜兴昊 +4 位作者 徐鹏飞 郑琦 贺奇 王耀群 任桂萍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9-75,共7页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是一种具有调节血糖功能的蛋白,且FGF-21聚乙二醇化可增加其半衰期、降低其免疫原性,有望成为临床治疗糖尿病新药。为推进聚乙二醇化FGF-21(pFGF-21)临床应用,在I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上探索使用剂量。研究以1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是一种具有调节血糖功能的蛋白,且FGF-21聚乙二醇化可增加其半衰期、降低其免疫原性,有望成为临床治疗糖尿病新药。为推进聚乙二醇化FGF-21(pFGF-21)临床应用,在I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上探索使用剂量。研究以1 mg·kg^(-1)pFGF-21作为启动剂量治疗小鼠15 d;后降低治疗剂量,分别以0.25、0.5 mg·kg^(-1)pFGF-21作为维持剂量持续治疗30 d。试验期间检测小鼠血糖、口服葡萄糖耐受量(OGTT)、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功能及肝脏糖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发现,试验方法对Ⅰ型糖尿病治疗效果显著;此外,通过生化指标对比显示经pFGF-21治疗后,可显著改善肝脏功能和脂代谢紊乱(P<0.01)。结果证明,1 mg·kg^(-1)pFGF-21启动后,以0.25和0.5 mg·kg^(-1)作为维持剂量,即高剂量启动,低剂量维持,治疗效果良好,对pFGF-21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修饰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ⅰ型糖尿病 启动剂量 维持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50缺失增强小鼠NKT细胞IFN-γ产生并促进小鼠Ⅰ型糖尿病的发生 被引量:4
6
作者 郑全辉 张爱红 +5 位作者 郑爱华 陈淑媛 侯志宏 高金明 郑建兴 李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8-633,共6页
目的:探讨miR-150在小鼠NKT细胞免疫功能中的作用及对小鼠Ⅰ型糖尿病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miR-150基因敲除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免疫器官NKT细胞数量变化;细胞内染色和ELISA检测NKT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分泌;采用STZ处理建立Ⅰ型糖... 目的:探讨miR-150在小鼠NKT细胞免疫功能中的作用及对小鼠Ⅰ型糖尿病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miR-150基因敲除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免疫器官NKT细胞数量变化;细胞内染色和ELISA检测NKT细胞因子的表达和分泌;采用STZ处理建立Ⅰ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体内注射α-Galcer活化NKT细胞,观察miR-150敲除对小鼠糖尿病发生的影响。结果:miR-150基因缺失不影响小鼠外周NKT细胞的数量,但导致NKT细胞IFN-γ产生显著增加;采用STZ处理小鼠并同时给予α-Galcer活化NKT细胞,发现miR-150敲除加速小鼠糖尿病的发生。结论:miR-150基因敲除促进小鼠NKT细胞IFN-γ的产生,活化miR-150敲除NKT细胞加速小鼠Ⅰ型糖尿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50 自然杀伤性T细胞 IFN-Γ ⅰ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药神香草提取物对Ⅰ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及糖耐量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郭玉婷 耿直 +4 位作者 兰卫 田思敏 刘天志 唐明敏 赵保胜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1期1351-1353,共3页
目的观察维药神香草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及糖耐量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四氧嘧啶法建立小鼠Ⅰ型糖尿病模型,模型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SXC大剂量组(200mg/kg)、SXC中剂量组(100mg/kg)、SXC小剂量组(50mg/kg)和阿卡波糖(113mg/kg)... 目的观察维药神香草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及糖耐量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四氧嘧啶法建立小鼠Ⅰ型糖尿病模型,模型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SXC大剂量组(200mg/kg)、SXC中剂量组(100mg/kg)、SXC小剂量组(50mg/kg)和阿卡波糖(113mg/kg)组,每组10只。另选10只未注射STZ的正常ICR小鼠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小鼠给予不同的药物或蒸馏水处理,共计7d,血糖试纸法测定血糖,观察神香草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同时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观察香草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糖耐量的改善作用。结果神香草提取物可明显增加糖尿病小鼠的体质量(P<0.05或P<0.01),降低Ⅰ型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并明显改善其糖耐量,三者均显示出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神香草提取物具有较好的降血糖和改善异常糖耐量的作用,可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香草 ⅰ型糖尿病 葡萄糖耐量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糖尿病HLA-DRB1等位基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宋长兴 邱长春 +7 位作者 朱席琳 胡秀玲 孟华 王甦民 刘东洋 白松梅 程杰 周文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21-325,共5页
应用PCR/SSP基因分型方法鉴定HLA-DRB1与北京地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关系。证明IDDM的DR9频率较对照人群明显升高(30.3%vs17.92%,x2=6.97,P<0.01);而DR3在IDDM中虽有升... 应用PCR/SSP基因分型方法鉴定HLA-DRB1与北京地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关系。证明IDDM的DR9频率较对照人群明显升高(30.3%vs17.92%,x2=6.97,P<0.01);而DR3在IDDM中虽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7.0%vs2.36% x2=3.19,P>0.05);糖尿病患者DR2频率明显降低(7.4%vs19.8%,x2=9.67,P<0.01)。上述结果表明DR9、DR3与IDDM易感呈正相关,而DR2与IDDM抗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糖尿病 遗传易感性 序列特异性引物 基因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造血干细胞回输治疗Ⅰ型糖尿病2例 被引量:9
9
作者 景华 陈文怡 +1 位作者 李克良 甄二真 《东南国防医药》 2009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观察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回输治疗Ⅰ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提取自体造血干细胞后,行T淋巴系统清除,再行干细胞回输,重建T淋巴系统,以清除原免疫系统对胰岛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恢复胰岛细胞功能。结果2例患儿分别于干细胞回输后第1... 目的观察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回输治疗Ⅰ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提取自体造血干细胞后,行T淋巴系统清除,再行干细胞回输,重建T淋巴系统,以清除原免疫系统对胰岛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恢复胰岛细胞功能。结果2例患儿分别于干细胞回输后第14天、第20天停用胰岛素,安全出院。随访7个月,各项检查指标均正常。结论T淋巴系统清除和自体造血干细胞重建治疗为临床治疗Ⅰ型糖尿病提供了一种新方法,近期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糖尿病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T淋巴系统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糖尿病不同病情血清IL-6、TNF-α、IFN-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玉 刘学武 +3 位作者 杨利 谢理玲 邹海英 吴限 《江西医药》 CAS 2011年第11期991-994,共4页
目的探讨TNF-α、IFN-γ和IL-6促进Ⅰ型糖尿病发生的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新发病患者组(A组)19例、Ⅰ型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组(B组)14例、Ⅰ型糖尿病合并有慢性并发症组(C组)12例和正常对照组22例的血清IL-6、TNF-α和IFN-... 目的探讨TNF-α、IFN-γ和IL-6促进Ⅰ型糖尿病发生的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新发病患者组(A组)19例、Ⅰ型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组(B组)14例、Ⅰ型糖尿病合并有慢性并发症组(C组)12例和正常对照组22例的血清IL-6、TNF-α和IFN-γ的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1)A组、B组和C组治疗前的TNF-α、IFN-γ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组IFN-γ、TNF-α和IL-6水平高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给予胰岛素治疗血糖稳定3个月后TNF-α、IFN-γ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C组高于A组、B组;(3)B组给予胰岛素治疗,血糖稳定2周后TNF-α、IFN-γ稍有下降,但较对照组仍高(P<0.01),C组给予胰岛素治疗1月后有下降,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4)C组IL-6水平明显升高,在治疗后下降并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1)TNF-α、IFN-γ水平的升高可能是Ⅰ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之一;(2)TNF-α、IFN-γ水平与Ⅰ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有关,并可作为评价Ⅰ型糖尿病的疗效指标之一;(3)在TIDM合并有慢性并发症患者中不仅存在TNF-α、IFN-γ水平的异常,同时也存在IL-6水平的异常,IL-6水平的升高有可能是TIDM发生慢性并发症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糖尿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扰素-Γ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波斯菊种子水提物对Ⅰ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肝肾功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浩 王雪飞 +2 位作者 刘丹丹 贾丽红 杨英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9-101,共3页
为了研究大波斯菊种子水提物对Ⅰ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肝肾功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对阴性对照组(健康)、阳性对照组(糖尿病)、高浓度组(2.0g/mL)、中浓度组(1.0 g/mL)、低浓度组(0.5g/mL)分别连续30 d灌服生理盐水及不同浓度大波斯菊种子水... 为了研究大波斯菊种子水提物对Ⅰ型糖尿病模型小鼠肝肾功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对阴性对照组(健康)、阳性对照组(糖尿病)、高浓度组(2.0g/mL)、中浓度组(1.0 g/mL)、低浓度组(0.5g/mL)分别连续30 d灌服生理盐水及不同浓度大波斯菊种子水提物,并进行肝肾及相关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高浓度组较阳性对照组:肝脏、肾脏中MDA含量显著降低,而肝脏、肾脏中SOD和GSH含量显著升高,血液生化指标ALT、AST、TC、BUN显著降低。表明大波斯菊种子水提物可延缓糖尿病小鼠肝肾损伤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波斯菊种子水提物 ⅰ型糖尿病小鼠 肝肾功能 血液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Ⅰ型糖尿病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薛慧 饶丹 王卫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3704-370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实验性I型糖尿病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后,将成模的糖尿病大鼠根据血糖和体重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C)、糖尿病30min运动组(30minDE)、糖尿病60min运动组(60minDE)和糖尿病90min...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实验性I型糖尿病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后,将成模的糖尿病大鼠根据血糖和体重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C)、糖尿病30min运动组(30minDE)、糖尿病60min运动组(60minDE)和糖尿病90min运动组(90minDE),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C);均喂以标准饲料,饮用清水。运动为无负重游泳运动,每周6d,持续6周。三组糖尿病运动组每次运动持续时间分别为30min、60min和90min,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对照组大鼠每天放入水中后即捞出。6周后测量各组大鼠体重(BW),测定空腹血糖(FBG)、胰岛素(INS),免疫球蛋白(IgM、IgA、IgG)、补体(C3、C4),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测量并计算脾脏、胸腺系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对照组大鼠血中MDA和FBG处于较高水平(P<0.05,P<0.01);INS、C3、C4水平,血清SOD、GSH-Px活性,体重和脾脏、胸腺系数均处于较低水平(P<0.05,P<0.01)。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30min运动组C4水平升高(P<0.05),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60min运动组和90min运动组INS、C4水平、SOD活性及脾脏、胸腺系数均处于较高水平(P<0.05,P<0.01),而FBG和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90min运动组体重和60min运动组GSH-Px活性也明显升高(P<0.05)。结论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实验性I型糖尿病大鼠有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血糖、增强免疫能力和抗氧化能力等多方面效应,从而发挥较为广泛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ⅰ型糖尿病 血糖 胰岛素 免疫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调节疗法干预Ⅰ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宏 欧阳风秀 姜庆五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93-1394,共2页
关键词 免疫调节疗法 ⅰ型糖尿病 干预 并发症 IDDM 胰岛素治疗 研究进展 成熟 防治 患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Ⅰ型糖尿病融合基因HSP65-6×P277在烟草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卿 郭书巧 +3 位作者 杨洁 吴洁 刘景晶 倪万潮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7-481,共5页
为了研究抗Ⅰ型糖尿病融合蛋白质基因HSP65-6×P277在植物中的表达,构建了含有融合基因HSP65-6×P277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1-HSP65-6×P277,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重组载体转入烟草,利用卡那霉素作为植物筛选标记,获得含... 为了研究抗Ⅰ型糖尿病融合蛋白质基因HSP65-6×P277在植物中的表达,构建了含有融合基因HSP65-6×P277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1-HSP65-6×P277,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重组载体转入烟草,利用卡那霉素作为植物筛选标记,获得含有抗Ⅰ型糖尿病基因的16株转基因烟草植株。通过PCR、半定量RT-PCR及SDS-PAGE蛋白质电泳等方法检测,初步验证在抗性烟草植株中融合基因HSP65-6×P277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进行了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糖尿病 P277肽 烟草 转化 植物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糖尿病对骨折愈合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明涛 王占朝 王大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9-141,共3页
关键词 骨折愈合过程 ⅰ型糖尿病 影响的研究 动物模 糖尿病患者 分子生物学 细胞破坏 代谢紊乱 慢性损害 正常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为中心的个体化管理在Ⅰ型糖尿病患儿中的应用及效果 被引量:7
16
作者 洪颜 诸葛小寅 +1 位作者 陈育群 吴丽琴 《医院管理论坛》 2017年第3期35-37,34,共4页
目的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和个体化管理在Ⅰ型糖尿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观察组2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糖尿病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和... 目的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和个体化管理在Ⅰ型糖尿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观察组2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糖尿病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和个体化管理,观察比较两组家庭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家长满意度、患儿糖化血红蛋白值和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儿家庭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患儿糖化血红蛋白数值和生活质量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家长满意度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Ⅰ型糖尿病患儿中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和个体化管理,可有效帮助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值,改善患儿生活质量,提高家庭健康知识掌握度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个体化管理 ⅰ型糖尿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D-Ab和ICA检测对Ⅰ型糖尿病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国超 曾龙驿 +1 位作者 陈燕铭 江柏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0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GAD-AB ICA 检测 ⅰ型糖尿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免疫紊乱情况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夏晓英 曾荣辉 商凤英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14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Ⅰ型糖尿病(T1DM)患者合并甲状腺免疫紊乱的发生情况。方法对43例T1DM患者、6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40例健康对照者(NC)进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检测。测定... 目的探讨Ⅰ型糖尿病(T1DM)患者合并甲状腺免疫紊乱的发生情况。方法对43例T1DM患者、6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40例健康对照者(NC)进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检测。测定数据经统计学处理,阳性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T1DM患者TPO-Ab的阳性率为37.2%,TG-Ab的阳性率为30.2%,TR-Ab的阳性率为28.9%,各种甲状腺抗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T2DM患者及N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1DM患者易合并甲状腺自身免疫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糖尿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甲状腺自身免疫性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抑制Ⅰ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脑斜角带核细胞凋亡及学习记忆障碍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薇 郭灵 朱秀玲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430-434,共5页
目的探索在胰岛素替代治疗下,Ⅰ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基底前脑的斜角带核垂直支(VDB)、斜角带核水平支(HDB)凋亡基因Bax与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细胞凋亡、学习记忆的变化及其相互联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糖尿病组、胰岛... 目的探索在胰岛素替代治疗下,Ⅰ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基底前脑的斜角带核垂直支(VDB)、斜角带核水平支(HDB)凋亡基因Bax与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细胞凋亡、学习记忆的变化及其相互联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糖尿病组、胰岛素组、溶剂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来建立Ⅰ型糖尿病模型;以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Bax与Bcl-2的表达;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糖尿病模型大鼠空间记忆能力显著低于正常大鼠;VDB和HDB的Bax蛋白表达显著增加,而Bcl-2蛋白表达显著减少,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多;而胰岛素处理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模型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翻转VDB和HDB的Bax蛋白及Bcl-2蛋白的异常表达,减少细胞凋亡。结论胰岛素抑制Ⅰ型糖尿病模型大鼠模型大鼠脑斜角带核细胞凋亡并改善学习记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糖尿病 胰岛素 糖尿病脑病 斜角带核 细胞凋亡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分泌细胞移植治疗Ⅰ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田晓红 柏树令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13,18,共5页
Ⅰ型糖尿病(type Ⅰ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全世界约有2%~5%的人患有此种疾病,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从降糖药物到胰岛素,从胰腺移植到胰岛移植,T1DM的治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 Ⅰ型糖尿病(type Ⅰ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全世界约有2%~5%的人患有此种疾病,且呈逐年增长趋势,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从降糖药物到胰岛素,从胰腺移植到胰岛移植,T1DM的治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由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胰腺干细胞及其它组织干细胞等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insulin-serecting cells,ISC),可望解决移植过程中存在的供体不足的问题.着重介绍了几种ISC的来源和诱导分化途径,分析了各种途径的优势及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分泌细胞干细胞移植 ⅰ型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 细胞移植 糖尿病 治疗 胰腺干细胞 诱导分化 胚胎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