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Beagle犬Ⅱ度根分叉病变的辅助效应 被引量:11
1
作者 何平 高翔 +4 位作者 宋锦璘 邓锋 赵纯亮 王智彪 李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19-1223,共5页
背景:低强度脉冲超声波主要用于促进骨折愈合及提高新生骨组织密度,尚未见其对Ⅱ度根分叉病变组织学修复效应的报道。目的: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Ⅱ度根分叉病变的组织学修复效应。方法:5只Beagle犬各取2颗下颌第4前磨牙颊侧作为实验区... 背景:低强度脉冲超声波主要用于促进骨折愈合及提高新生骨组织密度,尚未见其对Ⅱ度根分叉病变组织学修复效应的报道。目的: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Ⅱ度根分叉病变的组织学修复效应。方法:5只Beagle犬各取2颗下颌第4前磨牙颊侧作为实验区,建立Ⅱ度根分叉病变模型,分别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并在颊侧缺损龈方根面制备切迹作为参照点,高糖饲养8周。超声组行根面平整术,术后1周行低强度脉冲超声波(90mW/cm21.5MHz,200μs,1kHz)处理20min/d,对照组行根面平整术和假处理。6周后取实验区域组织制备脱钙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行根分叉区域组织测量分析。结果与结论:超声组根分叉区新生牙槽骨沿根面生长,根分叉区可见牙龈上皮;对照组根分叉区以结缔组织生长为主,可见大量牙龈上皮和少量新生骨组织。超声组新生牙槽骨胶原呈"红-蓝"相间,以红染为主;对照组呈现蓝染,即超声组的新生牙槽骨胶原较对照组成熟。超声组牙槽骨、牙骨质、牙周膜新生量均大于对照组(P<0.05)。提示90mW/cm2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可促进根分叉病变新生牙槽骨胶原成熟和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脉冲超声波 BEAGLE犬 ⅱ度根分叉病变 胶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9
2
作者 沈敏华 黄远亮 +3 位作者 厉祯 张迎娣 何燕萍 王磊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8-512,共5页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 PRF)联合Bio-oss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临床Ⅱ度根分叉病变的下颌第一磨牙患者30例,经过牙周基础治疗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实验组采用引导牙周组织...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 fibrin, PRF)联合Bio-oss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临床Ⅱ度根分叉病变的下颌第一磨牙患者30例,经过牙周基础治疗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实验组采用引导牙周组织再生术,术中PRF联合Bio-oss植入骨缺损区并覆盖PRF膜;对照组仅采用单纯牙周翻瓣术。术后6个月回访,通过临床牙周指数检查及锥形束CT(CBCT)检查评价临床疗效。采用SPSS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术后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根分叉水平探入深度(horizontal probing depth,HPD)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且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根分叉区骨增量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RF联合Bio-oss明显促进牙周Ⅱ度根分叉病变区成骨,改善牙周状况,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ⅱ度根分叉病变 BIO-OSS骨粉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涛 耿发云 +1 位作者 杨萍 周利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7期216-218,共3页
【目的】对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疗效进行评价。【方法】22个Ⅱ度根分叉病变病例随机分为两组,10例使用Bio-Gide膜进行引导组织再生术(GTR),另外12例进行常规翻瓣术,术后6个月对手术前后临床指标进行自身对照比较,并对两种... 【目的】对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疗效进行评价。【方法】22个Ⅱ度根分叉病变病例随机分为两组,10例使用Bio-Gide膜进行引导组织再生术(GTR),另外12例进行常规翻瓣术,术后6个月对手术前后临床指标进行自身对照比较,并对两种手术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牙周袋探诊深度自身对照有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GTR组附着丧失和水平探入深度有明显改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翻瓣组附着丧失和水平探入深度改善无显著性差异(P>0.05),GTR组与翻瓣术组间比较,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析根尖片,GTR组较翻瓣组垂直向骨高度增加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TR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ⅱ度根分叉病变 引导组织再生术 GTR 临床指标 自身对照 术后 显著性差异 附着 改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牙本质颗粒结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柏宁 刘海光 梅予锋 《口腔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108-1111,共4页
目的评价自体牙本质颗粒结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牙周基础治疗的下颌第一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患者共32例,16例患者的16颗牙,用自体牙本质颗粒结合PRF植入骨缺损区并覆PRF膜,对照组的16例患者的16颗牙,用B... 目的评价自体牙本质颗粒结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牙周基础治疗的下颌第一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患者共32例,16例患者的16颗牙,用自体牙本质颗粒结合PRF植入骨缺损区并覆PRF膜,对照组的16例患者的16颗牙,用Bio-Oss植入骨缺损区并覆盖胶原膜,术后3、6、12个月回访,通过临床检查及X线检查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术后牙周袋深度(PD)、附着丧失(AL)、根分叉水平探入深度(HPD)均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根分叉区骨密度显著增加,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体牙本质颗粒结合PRF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临床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牙本质颗粒 PRF ⅱ度根分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激光联合改良型器械的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老年人Ⅱ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姜涵 贺瑞 钟良军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282-285,300,共5页
目的:探讨Nd:YAG激光辅助改良型器械SRP对老年人Ⅱ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评估。方法:选取60~73岁以上牙周炎患者的56颗II度根分叉病变患牙,行超声龈上洁治术一周后,记录牙周临床指数,随机分为实验组:同颌牙一侧使用Nd:YAG激光牙周治... 目的:探讨Nd:YAG激光辅助改良型器械SRP对老年人Ⅱ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评估。方法:选取60~73岁以上牙周炎患者的56颗II度根分叉病变患牙,行超声龈上洁治术一周后,记录牙周临床指数,随机分为实验组:同颌牙一侧使用Nd:YAG激光牙周治疗仪辅助改良型器械SRP;对照组:对侧同名牙单纯使用改良型器械SRP治疗,3个月后评估各牙周临床指数。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PLI、mBI、PD、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 05。HPD、AL较治疗前有所减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PLI、PD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有较明显差异,P<0. 05。其余临床指标治疗前后两组间差异不大,P> 0. 05。结论:未发现Nd:YAG激光辅助SRP相比单纯SRP对于老年人Ⅱ度根分叉病变的治疗有明显优势,但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牙周袋深度和根面光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ⅱ度根分叉病变 龈下洁治 面平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膜与磷酸钙骨水泥联合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清璇 王春妹 黄颖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2-603,共2页
目的:观察可降解胶原膜联合磷酸钙骨水泥引导组织再生(GTR)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8例Ⅱ度根分叉病变的患者经牙周基础治疗一个月后行胶原膜与磷酸钙骨水泥联合治疗,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检查牙周临床指标并进行定... 目的:观察可降解胶原膜联合磷酸钙骨水泥引导组织再生(GTR)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8例Ⅱ度根分叉病变的患者经牙周基础治疗一个月后行胶原膜与磷酸钙骨水泥联合治疗,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检查牙周临床指标并进行定位根尖片检查。结果:术后3、6、12个月各临床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其中13例牙周袋消失或变浅,患牙松动度变稳固,能正常咀嚼食物,占72.2%,X线片示根分叉低密度骨缺损区大部分消失且新骨生成。结论:胶原膜和磷酸钙骨水泥引导组织再生(GTR)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膜 磷酸钙骨水泥(cpc) ⅱ度根分叉病变 引导组织再生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骨移植治疗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邓炳涛 李业荣 郭庆平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30-32,共3页
目的采用Bio-Oss骨移植联合Bio-Guide胶原膜的方法治疗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了31例双侧下颌磨牙患有Ⅱ度根分叉的患者,采用分口对照实验的方法,一侧采用Bio-Oss骨移植联合Bio-Guide胶原膜,另一侧采用单纯翻瓣... 目的采用Bio-Oss骨移植联合Bio-Guide胶原膜的方法治疗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了31例双侧下颌磨牙患有Ⅱ度根分叉的患者,采用分口对照实验的方法,一侧采用Bio-Oss骨移植联合Bio-Guide胶原膜,另一侧采用单纯翻瓣术。结果双侧经牙周手术治疗后6个月及1年的牙龈指数、附着水平及根分叉探诊深度都有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与单纯翻瓣术组比较各指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o-Oss骨移植联合Bio-Guide胶原膜治疗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比单纯翻瓣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术 骨移植 ⅱ度根分叉病变 翻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多孔牛骨无机材料及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治疗人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邓炳涛 李业荣 郭庆平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17期3602-3603,共2页
目的:已有研究证明富血小板血浆、多孔牛骨无机材料及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牙周骨下缺损的再生方法。本研究采用此联合方法治疗人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观察疗效。方法:采用分口对照设计,共计52个Ⅱ度根分叉病变接... 目的:已有研究证明富血小板血浆、多孔牛骨无机材料及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牙周骨下缺损的再生方法。本研究采用此联合方法治疗人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观察疗效。方法:采用分口对照设计,共计52个Ⅱ度根分叉病变接受治疗,其中26个接受联合治疗,为治疗组;另26个接受单纯翻瓣术治疗,为对照组。评价的内容包括试验基线时及术后6个月的牙周袋深度和附着水平。结果: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牙周袋深度降低(治疗组:4.07±0.33 mm;对照组:2.49±0.38 mm)、临床附着增加量(治疗组:3.17±0.39 mm;对照组:1.70±0.32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多孔牛骨无机材料及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方法治疗人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非常有效,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每种成分在再生治疗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骨移植 引导组织再生术 ⅱ度根分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诱导活性材料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周艳 梅幼敏 +4 位作者 宦泓 吴煜卓 曹盈 杨晓雪 孙敬伟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观察、评价骨形成蛋白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on active material,OAM)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26颗Ⅱ度根分叉病变的下颌磨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OAM、自体骨混合联合引导组织再... 目的:观察、评价骨形成蛋白诱导活性材料(osteoinduction active material,OAM)联合自体骨移植治疗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26颗Ⅱ度根分叉病变的下颌磨牙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OAM、自体骨混合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修复骨缺损区;对照组则单纯采用翻瓣GTR手术。术前,术后12周、24周分别观察记录牙周探诊深度(periodontal probing depth,PPD)、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等临床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术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PD、CAL减少显著(P<0.05),SBI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根尖片显示,实验组骨密度增加较对照组明显。结论:OAM联合自体骨移植是治疗人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度根分叉病变 骨形成蛋白 骨诱导活性材料 自体骨移植 引导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Bio-oss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佳锐 陈邦俊 郑相淮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4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可吸收骨材料(Bio-oss)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9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60例下颌第一磨牙Ⅱ度根分叉患者,按奇偶数分组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各治疗30颗牙。联...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可吸收骨材料(Bio-oss)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9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60例下颌第一磨牙Ⅱ度根分叉患者,按奇偶数分组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0例,各治疗30颗牙。联合组使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Bio-oss治疗,对照组使用翻瓣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牙周指标、牙槽骨密度。结果:术后1年,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探诊深度、牙龈退缩、临床附着丧失均低于对照组,牙槽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与Bio-oss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牙周指标,提高其牙槽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 可吸收骨材料 ⅱ度根分叉病变 翻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龈下超声刮治联合甘氨酸龈下喷砂在Ⅱ度根分叉病变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樊文 《临床研究》 2023年第8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龈下超声刮治法联合甘氨酸龈下喷砂在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河南大学赛思口腔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90例Ⅱ度根分叉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与研究组(45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采用龈下超声刮治法联合甘氨酸龈下喷砂在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河南大学赛思口腔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90例Ⅱ度根分叉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与研究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龈下超声刮治,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甘氨酸龈下喷砂进行治疗,12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并开展苯甲酰精氨酸萘酰胺(BANA)试验,与基线指标进行比较以评价治疗效。比较两组牙周临床指标、炎性及细菌学指标、两组患者患牙各时间点600 mm吸光度值、治疗满意度。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患牙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BOP)、患牙探诊深度(PD)及附着水平(CA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研究组PLI、BOP、PD及CA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龈下菌斑胰蛋白酶样酶(TL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研究组TNF-α、CRP及TL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牙周致病菌数总体均呈下降趋势,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研究组牙周致病菌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95.56%)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龈下超声刮治法联合甘氨酸龈下喷砂在治疗Ⅱ度根分叉病中,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炎症水平,减少龈下菌斑中的厌氧菌,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龈下超声刮治 BANA ⅱ度根分叉病变 炎性指标 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
12
作者 代璐 《医疗装备》 2017年第2期25-26,共2页
目的观察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患者的疗效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确诊为Ⅱ度根分叉病变的患者3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试验组采用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翻瓣术治疗,比较手... 目的观察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患者的疗效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确诊为Ⅱ度根分叉病变的患者3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试验组采用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翻瓣术治疗,比较手术6个月后两组临床恢复指标。结果试验组牙周袋深度改善好于对照组,附着丧失以及根分叉水平探入深度的改善比对照组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患者较常规翻瓣术有着更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度根分叉病变 引导组织再生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牙周炎的疗效
13
作者 楼益美 章羽 《浙江创伤外科》 2020年第6期1120-1121,共2页
目的研究Er:YAG激光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3年失牙状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分为对照组(n=30例,46个磨牙)和实验组(n=30例,50个磨牙),对... 目的研究Er:YAG激光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3年失牙状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分为对照组(n=30例,46个磨牙)和实验组(n=30例,50个磨牙),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SRP)进行治疗,实验组联合Er:YAG激光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菌斑指数(PI)、探诊深度(HPD)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患者3年中的失牙情况进行追踪。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I、HP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PI、HPD均逐渐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各时间点实验组患者的PI、HPD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3年内失牙率明显降低(χ……2=7.856,P=0.005)。随时间延长,两组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患者,磨牙留存率自就诊初始起和基础治疗后1年明显降低,实验组磨牙的生存率在3年内较为稳定,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后1年开始出现明显降低(P<0.05)。结论Er:YAG激光辅助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牙周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清除牙菌斑,改善根面光洁度,降低失牙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ⅱ度根分叉病变 ER:YAG激光 疗效 失牙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YAG联合Nd:YAG激光在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卢树静 申龙朵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360-363,共4页
目的:评价掺铒:钇铝石榴石激光(erbium:yttrium-aluminum-garnet,Er:YAG)激光联合掺钕钇铝石激光(neodymium-doped yttrium aluminium garnet,Nd:YAG)激光在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非手术治疗中的辅助疗效。方法:选择下颌左右均有1颗同... 目的:评价掺铒:钇铝石榴石激光(erbium:yttrium-aluminum-garnet,Er:YAG)激光联合掺钕钇铝石激光(neodymium-doped yttrium aluminium garnet,Nd:YAG)激光在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非手术治疗中的辅助疗效。方法:选择下颌左右均有1颗同名磨牙伴有Ⅱ度根分叉病变(furcation involvement,FI)患者30例,60颗患牙;采用自身对照研究,配对分组,一侧随机设计为实验组,另一侧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龈下超声联合手工刮治器行龈下刮治根面平整(scaling and root planing,SRP),实验组SRP后辅助使用Er:YAG+Nd:YAG激光处理根分叉区。记录观察基线,治疗完成3个月,6个月两组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水平探诊深度(horizontal probing depth,HPD)和临床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各临床指标同基线时相比均有改善,且实验组GI,PD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HPD,AL改善两组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r:YAG联合Nd:YAG激光在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非手术治疗中有一定辅助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度根分叉病变 ER:YAG激光 ND:YAG激光 龈下刮治面平整
原文传递
Er∶YAG激光治疗牙周炎Ⅱ度根分叉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
15
作者 栾巍 崔丽华 +1 位作者 赵丽 刘砚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5期258-258,260,共2页
探究针对牙周炎Ⅱ度根分叉病变患者采用Er:YAG激光治疗的价值。方法:本院于2018年9月~2020年9月纳入86例牙周炎Ⅱ度根分叉病变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常规开展龈上洁治术,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选出43例患者采取传统刮治疗法(甲组),另外43... 探究针对牙周炎Ⅱ度根分叉病变患者采用Er:YAG激光治疗的价值。方法:本院于2018年9月~2020年9月纳入86例牙周炎Ⅱ度根分叉病变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常规开展龈上洁治术,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选出43例患者采取传统刮治疗法(甲组),另外43例患者采用Er:YAG激光(乙组),评估两组疗效。结果:乙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牙齿松动情况、咀嚼效率、出血量及龈沟液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含量均优于甲组(P<0.05)。结论:Er:YAG激光在Ⅱ度根分叉病牙周炎患者治疗中合理应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牙周功能,提高咀嚼效率、并减少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YAG激光 牙周炎ⅱ度根分叉病变 咀嚼功能 牙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植入治疗根分叉病变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海军 潘冬梅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2期136-137,共2页
目的观察羟基磷灰石(HAP)植入治疗根分叉病变的疗效。方法 HAP植入根分叉经开放性刮治后的受植区,术后坚持长期有序的牙周支持治疗。结果对36例患者术后随访复查,显示疗效随时间延长呈维持状态,术后1年成功率为81.82%。结论 HAP植入治... 目的观察羟基磷灰石(HAP)植入治疗根分叉病变的疗效。方法 HAP植入根分叉经开放性刮治后的受植区,术后坚持长期有序的牙周支持治疗。结果对36例患者术后随访复查,显示疗效随时间延长呈维持状态,术后1年成功率为81.82%。结论 HAP植入治疗根分叉病变,手术过程简单,疗效理想,是治疗根分叉病变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ⅱ度根分叉病变 分叉刮治术
原文传递
引导组织再生治疗术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傅升 郑瑜谦 +3 位作者 闫福华 陈贵敏 姚丽艳 陈红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4-396,共3页
目的了解引导组织再生治疗术(GTR)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否能够促进犬Ⅱ度根分叉病变牙周组织的再生。方法将六只杂种犬的下颌双侧第二、三、四前磨牙制备慢性Ⅱ度根分叉病变模型后,随机分成两组,每组三只动物。每组中一只... 目的了解引导组织再生治疗术(GTR)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否能够促进犬Ⅱ度根分叉病变牙周组织的再生。方法将六只杂种犬的下颌双侧第二、三、四前磨牙制备慢性Ⅱ度根分叉病变模型后,随机分成两组,每组三只动物。每组中一只动物一侧进行GTR治疗,另一侧只进行翻瓣术治疗;另一只双侧都进行GTR+b-FGF治疗;剩下的一只一侧进行GTR治疗,另一侧进行GTR+b-FGF治疗。分别于术后第6、8周进行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翻瓣术组对比,GTR组和GTR+b-FGF组都有明显的牙周组织再生;而GTR组和GTR+b-FGF组之间牙周组织再生的量没有明显的差别。结论GTR能够促进犬Ⅱ度根分叉病变牙周组织的再生,但单纯应用喷洒法使用b-FGF于牙周组织再生术中难以发挥其应有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ⅱ度根分叉病变 引导组织再生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组织再生术促进牙槽骨再生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高永波 吴熙凤 +3 位作者 王立民 蔡俊明 尹玉成 梁玉伏 《中国校医》 2004年第2期112-113,共2页
目的 观察引导组织再生术 (guidedtissueregeneragion ,GTR)和Bio-plantHTR骨粉植骨术促进Ⅱ度根分叉病变患者牙糟骨再生的作用。 方法 使用Biomesh膜和Bio -plantHTR骨粉对 18例Ⅱ度根分叉病变行GTR手术和植骨术 ,手术前和手术后半... 目的 观察引导组织再生术 (guidedtissueregeneragion ,GTR)和Bio-plantHTR骨粉植骨术促进Ⅱ度根分叉病变患者牙糟骨再生的作用。 方法 使用Biomesh膜和Bio -plantHTR骨粉对 18例Ⅱ度根分叉病变行GTR手术和植骨术 ,手术前和手术后半年检查牙周袋深度、临床附着水平 ,摄数字化X光根尖片。 结果 术后半年 18颗患牙牙周袋深度较术前明显变浅、附着水平明显增加 (P <0 .0 1) ,术后半年的数字化X光根尖片与术前对比可见根分叉处暗影变小 ,牙槽骨密度明显增加 ,示有新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术 牙槽骨再生 ⅱ度根分叉病变 Bio-plant HTR骨粉植骨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性牙周组织再生术新进展
19
作者 于久越 《中国医刊》 CAS 2003年第11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引导性牙周组织再生术 ⅱ度根分叉病变 骨下袋 牙龈退缩 牙槽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前牙连续水平型骨吸收牙周炎患者牙周植骨术一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小凤 陈美华 汪黎明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87-491,共5页
传统观念认为引导性组织再生术的适应证仅为局限狭窄的骨下袋缺损或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但是这部分病变类型在牙周病变类型中占比很小。本文报道1例下前牙连续水平骨吸收的重度牙周炎病例,通过下前牙牙周植骨术取得一定疗效,提示更... 传统观念认为引导性组织再生术的适应证仅为局限狭窄的骨下袋缺损或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但是这部分病变类型在牙周病变类型中占比很小。本文报道1例下前牙连续水平骨吸收的重度牙周炎病例,通过下前牙牙周植骨术取得一定疗效,提示更多的病变类型可以通过牙周再生手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植骨术 牙周炎 下前牙 骨吸收 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ⅱ度根分叉病变 患者 病变类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