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3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下髂内动脉暂时阻断术在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常欢 赵倩 +1 位作者 海盼盼 韩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51-553,共3页
目的:探讨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患者行腹腔镜下髂内动脉暂时阻断术联合妊娠组织清除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6例Ⅲ型CSP患者,其中采用腹腔镜下髂内动脉暂时阻断... 目的:探讨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患者行腹腔镜下髂内动脉暂时阻断术联合妊娠组织清除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6例Ⅲ型CSP患者,其中采用腹腔镜下髂内动脉暂时阻断术联合妊娠组织清除术(研究组)30例,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腹腔镜下妊娠组织清除术(对照组)36例,分析并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及术后康复相关指标。结果: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小时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下降百分比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月经复潮时间(37.20±5.01天vs 45.03±10.45天)、总住院费用(17905±1363元vs 25195±2130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vs 16.67%)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髂内动脉暂时阻断术联合瘢痕妊娠清除术具有疗效确切、操作方便、术后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无射线损伤、不增加手术时间等优点,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髂内动脉暂时阻断术 子宫动脉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动脉暂时阻断术对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卵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程小丰 李荣 何辉 《临床与病理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807-812,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动脉暂时阻断术对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本院妇产科收治的48例Ⅲ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接受腹腔...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动脉暂时阻断术对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本院妇产科收治的48例Ⅲ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接受腹腔镜子宫动脉暂时阻断术+病灶切除术治疗,余下25例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病灶切除术治疗,分别记为子宫动脉阻断组(n=23)和UAE组(n=25),术后对症治疗和随访观察均相同。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情况、术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水平变化、月经恢复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术后3~4 d复查时检测血清促卵泡成熟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_(2))水平评估卵巢功能。结果:两组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术后首次复查β-hCG下降百分比、β-hCG恢复正常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和并发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动脉阻断组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UA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3~4 d血清FSH、LH、E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动脉暂时阻断术能有效减少Ⅲ型CSP患者术中出血量,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住院成本较低,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预处理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子宫动脉预处理 腹腔镜子宫动脉暂时阻断术 子宫动脉栓塞术 术中出血量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双侧髂内动脉临时阻断下子宫修补联合宫腔镜清宫术在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唐翔 赵娜 +4 位作者 钟卓慧 温灿良 刘美玲 蔡春芳 苏向辉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21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髂内动脉可逆性结扎及子宫修补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在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20年1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135例,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髂内动脉可逆性结扎及子宫修补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在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2020年1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135例,其中Ⅲ型患者32例,根据术前处理措施不同,分为髂内动脉临时阻断组(21例)和子宫动脉栓塞组(11例)。分别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和预后等情况并记录两组的相关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孕产次、剖宫产次数及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孕囊或妊娠包块直径、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7.14±32.78)mL、(71.35±31.56)mL(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14±0.32)d、(4.97±0.21)d(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无大出血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分别为(38.38±12.73)d、(54.81±15.6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髂内动脉临时阻断子宫修补联合宫腔镜清宫术治疗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宫腔粘连并发症少,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生育功能,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内动脉临时阻断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动脉暂时阻断术在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中的效果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单海欧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0年第34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子宫动脉暂时阻断术在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中的效果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患者,根据患者自身意愿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 目的:探究腹腔镜子宫动脉暂时阻断术在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中的效果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患者,根据患者自身意愿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子宫动脉暂时阻断术后进行瘢痕病灶切除修补术,对照组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进行腹腔镜下瘢痕病灶切除修补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临床疗效及卵巢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月经复潮时间、血液β-hCG恢复正常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个月,两组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抗苗勒管激素及窦卵泡数较手术前均有受损,但是观察组各项指标受损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子宫动脉栓塞术相比较,腹腔镜子宫动脉暂时阻断术在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中的应用效果更好,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更小,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暂时阻断术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卵巢功能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Ⅱ型及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卫 韩燕华 +4 位作者 黄瑾 何惠嫦 苏园园 罗少玲 瞿凡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21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Ⅱ型及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中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8月采用腹腔镜下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的39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停经时间为(50.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Ⅱ型及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中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8月采用腹腔镜下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的39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停经时间为(50.1±8.4)d,妊娠包块平均直径为(27.2±7.5)mm,血hCG为(12055.0±7912.9)mIU/mL。其中Ⅱ型28例,Ⅲ型11例,23例可探及心管搏动。术前均未使用甲氨蝶呤等药物治疗。结果39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62.3±7.2)min,术中出血(138.3±202.9)mL。除2例因术中出血多而行输血治疗外,无其他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为(3.3±1.1)d,阴道出血时间为(4.8±1.2)d,血hCG降至正常时间为(19.6±2.6)d,月经复潮时间为(35.0±4.5)d。术后无辅助药物等其他治疗,无宫腔粘连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妊娠病灶切除术是一种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有效方法,具有微创、并发症少及高效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腹腔镜手术 子宫病灶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Ⅱ型及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6
作者 魏炜炜 张娜 +1 位作者 刘轩彤 郑虹 《手术电子杂志》 2022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探探究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方法在治疗Ⅱ型及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6月本院连续接收诊治的未破裂的外生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75例.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案分为手术组(n=50)及介入组(n=25)... 目的探探究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方法在治疗Ⅱ型及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6月本院连续接收诊治的未破裂的外生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75例.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案分为手术组(n=50)及介入组(n=25),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术后随访不少于24个月,随访患者术后月经量及妊娠情况.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患者术后月经量减少者比例明显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可作为治疗未破裂型外生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一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宫腹联合手术 子宫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妊娠病灶切除术对Ⅱ、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及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黄海龙 王毅 郑瑞霞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妊娠病灶切除术对Ⅱ、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及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70例Ⅱ、Ⅲ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A组(n=35,腹腔...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妊娠病灶切除术对Ⅱ、Ⅲ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及卵巢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70例Ⅱ、Ⅲ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A组(n=35,腹腔镜下妊娠病灶切除术)与B组[n=35,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UAE)联合清宫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术后康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卵巢内分泌功能。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血HCG下降至正常时间、月经复潮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血清P、E_(2)、PRL、FSH、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血清P、E_(2)、PRL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A组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血清FSH、LH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A组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妊娠病灶切除术对Ⅱ、Ⅲ型CSP的疗效确切,具有高效、微创、安全性高等优势,对卵巢功能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腹腔镜下妊娠病灶切除术 子宫动脉栓塞术 清宫术 卵巢内分泌功能 月经复潮时间 住院时间 术中出血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下妊娠病灶清除术在I~II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诊疗应用
8
作者 黄红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049-052,共4页
本次研究旨在探究宫腔镜妊娠病灶清除技术在治疗I至II级宫颈妊娠综合征(CSP)中的实际成效。方法 选取2020年至2023年间收治的80例I至II级CSP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宫腔镜妊娠病灶清除技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接受常规... 本次研究旨在探究宫腔镜妊娠病灶清除技术在治疗I至II级宫颈妊娠综合征(CSP)中的实际成效。方法 选取2020年至2023年间收治的80例I至II级CSP患者作为样本,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宫腔镜妊娠病灶清除技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接受常规甲氨蝶呤联合清宫手术。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长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t=4.563,p<0.05),且血液β-HCG水平恢复速度更快(t=4.872,p<0.05),月经复潮时间也更早(t=5.013,p<0.05),同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χ2=4.210,p<0.05)。结论 宫腔镜妊娠病灶清除技术在治疗I至II级CSP方面展现出明显的优势,具有创伤小、恢复迅速、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病灶清除术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腹腔镜联合内外兼修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安全性及效果观察
9
作者 岳春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5期025-028,共4页
旨在深入探究宫腹腔镜联合内外兼修疗法,应用于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治疗时的安全性与实际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120 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运用随机抽样手段... 旨在深入探究宫腹腔镜联合内外兼修疗法,应用于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治疗时的安全性与实际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优化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120 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运用随机抽样手段进行分组。将 30 例接受单纯宫腔镜手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另外 30 例采用宫腹腔镜下联合内外兼修治疗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对比相关指标 。结果 在手术相关指标上,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等方面,相较于治疗前均呈现出显著改善(P<0.05)。在并发症方面,试验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 3.33% ,而对照组高达 20.00% ,两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就瘢痕相关参数而言,试验组患者的瘢痕长度、宽度及深度数值均小于对照组,与此同时,残余肌组织的厚度及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从瘢痕类型分布来看,试验组中较大瘢痕的数量少于对照组,而完全瘢痕的数量更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内外兼修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较为理想的治疗价值,无论是在手术安全性、术后瘢痕恢复,还是并发症控制等方面都优势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腹腔镜 内外兼修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
10
作者 彭川伟 郑建伟 杨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9期45-48,共4页
目的探析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2例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6例,行传统经阴道病灶切除手术结合子宫瘢痕修复治疗)与实验组(46例,行宫腹腔镜病灶切除... 目的探析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2例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46例,行传统经阴道病灶切除手术结合子宫瘢痕修复治疗)与实验组(46例,行宫腹腔镜病灶切除术结合子宫瘢痕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常规组,术中阴道出血量少于常规组,术后的唤醒睁眼时间、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的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87%低于常规组的2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65%,高于常规组的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手术时间虽然较长,但术中阴道出血量少、手术安全性更高,并在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同时促进患者术后身体各项机能的恢复,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与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腹腔镜 手术治疗 剖宫产瘢痕妊娠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子宫动脉药物灌注联合栓塞治疗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闫瑞强 张磊 +1 位作者 吴常生 包巴特尔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4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超选择子宫动脉药物灌注联合栓塞治疗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1月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78例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39... 目的探讨超选择子宫动脉药物灌注联合栓塞治疗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1月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78例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超选择子宫动脉药物灌注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联合组月经恢复时间、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阻力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选择子宫动脉药物灌注联合栓塞治疗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能够促进月经及β-HCG恢复,改善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选择子宫动脉药物灌注 子宫动脉栓塞 内生剖宫产瘢痕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CT表现及其分型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陶可伟 郭晓利 +2 位作者 李杰 靳激扬 徐中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311-3313,共3页
目的:提高对各种类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T表现的认识,以期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起到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资料及其CT表现,并根据其不同的CT表现进行分型。结果:32例诊断为植入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目的:提高对各种类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T表现的认识,以期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起到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资料及其CT表现,并根据其不同的CT表现进行分型。结果:32例诊断为植入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其中腔内型23例,壁间型8例,壁外型1例。10例诊断为单纯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根据CT分型及评估制定治疗方案32例,所有患者均取得较好疗效,治疗过程中出血量较少,未发生大出血。根据超声及临床经验制定治疗方案10例,术中出血量较多,其中5例发生大出血。结论:CT是超声筛查后进一步诊断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有效手段,根据不同的CT表现进行分型可以为临床提供较多的诊断信息,从而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瘢痕部位妊娠 异位妊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后瘢痕部位妊娠超声分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婷 原婷 +2 位作者 赵菲 席如如 韩蓁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年第3期331-334,共4页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瘢痕部位妊娠(CSP)不同超声分型的临床特征,探讨CSP早期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确诊为CSP的患者107例,按照声像图特征,将纳入的CSP患者分为部分位于宫腔型(Ⅰ型)、孕囊型(Ⅱ型)、不...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瘢痕部位妊娠(CSP)不同超声分型的临床特征,探讨CSP早期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确诊为CSP的患者107例,按照声像图特征,将纳入的CSP患者分为部分位于宫腔型(Ⅰ型)、孕囊型(Ⅱ型)、不均质包块型(Ⅲ型),比较各型患者人工流产次数、剖宫产次数、就诊原因等临床特征及治疗方式间差异。结果:107例CSP患者中,Ⅰ型38例、Ⅱ型41例、Ⅲ型28例,I型、Ⅱ型与Ⅲ型的就诊原因有差异(P<0.05),其中Ⅲ型多以外院人工流产后阴道出血等原因来就诊;Ⅰ型、Ⅱ型与Ⅲ型的治疗方式有差异(P<0.05):其中Ⅰ型、Ⅱ型多采用B超引导下清宫术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B超引导下清宫术治疗,而Ⅲ型多采用经腹瘢痕部位妊娠病灶清除及子宫修补术。结论:早期明确CSP超声分型,可尽早选择恰当治疗方式,对避免开腹手术及子宫切除等不良结局,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超声分 临床特征 治疗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萍 庞义存 +1 位作者 王莹倩 商素洁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733-735,739,共4页
目的探讨Ⅰ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早期诊断、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案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8例Ⅰ型CSP患者。分析其临床数据、诊疗方案及结果。结果治疗结局:采用基于超声分型的手术治疗均成功,所有... 目的探讨Ⅰ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早期诊断、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案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8例Ⅰ型CSP患者。分析其临床数据、诊疗方案及结果。结果治疗结局:采用基于超声分型的手术治疗均成功,所有患者术后1 d血β-HCG均降至术前的<50%,18例患者术后3个月超声检查均未发现子宫前壁下段异常回声表现;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清宫组(A组)与米索前列醇清宫组(B组),术中出血[(17.27±7.80)ml与(75.00±90.94)ml]、住院时间[(4.00±1.54)d与(6.73±1.79)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11.92±3.84)min与(13.42±2.84)min]及术后HCG降至正常时间[(21.00±5.42)d与(22.17±5.27)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12/12)与B组的100%(6/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满意度83.33%(10/12)与B组的83.33%(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分型检查为临床诊疗方案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在超声引导下两种治疗方式均可用于Ⅰ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治疗;清宫术后应用Foley导尿管,能够有效止血,减少术后阴道出血,提高了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分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 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Ⅲ型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娜 牛国红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19期2809-2810,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Ⅲ型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运城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20年1月中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Ⅲ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其中经子宫动脉栓塞术+腹腔镜瘢痕部位妊娠病灶切除术、瘢痕修补术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Ⅲ型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运城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20年1月中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Ⅲ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其中经子宫动脉栓塞术+腹腔镜瘢痕部位妊娠病灶切除术、瘢痕修补术为对照组;经腹腔镜瘢痕部位妊娠病灶切除术、瘢痕修补术为试验组,统计分析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更少,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更有优势(P<0.05)。结论经腹腔镜瘢痕部位妊娠病灶切除术、瘢痕修补术在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Ⅲ型患者优势更明显,可在临床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腹腔镜手术 子宫动脉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内妊娠合并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病案讨论
16
作者 林婷婷 朱依敏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4,共3页
1病历摘要患者,39岁,因“停经72天,发现宫内妊娠合并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26天”于2023年7月6日入我院。平素月经规律,周期30天,经期7天,量少,无痛经,末次月经2023年4月25日。38天前患者自测尿妊娠试验阳性,3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少量阴... 1病历摘要患者,39岁,因“停经72天,发现宫内妊娠合并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26天”于2023年7月6日入我院。平素月经规律,周期30天,经期7天,量少,无痛经,末次月经2023年4月25日。38天前患者自测尿妊娠试验阳性,3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少量阴道褐色分泌物,当地医院给予黄体酮针40 mg肌内注射治疗3天后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试验阳性 宫内妊娠 病案讨论 末次月经 平素月经规律 肌内注射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痛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子宫内膜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远行 赖唐秀 《浙江创伤外科》 2021年第1期137-138,共2页
目的分析多次宫腔镜手术及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对患者子宫内膜恢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到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30例CS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宫腔镜组(n=60)和联合组(n=7... 目的分析多次宫腔镜手术及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Ⅲ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对患者子宫内膜恢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到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30例CS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宫腔镜组(n=60)和联合组(n=70),宫腔镜组患者行两次宫腔镜CSP病灶切除术,联合组患者行宫腔镜探查术、腹腔镜CSP病灶切除术以及子宫修补术切除病灶,比较两组患者月经恢复正常时间、月经量情况、瘢痕形态及残余肌层情况。结果与宫腔镜组比较,联合组患者月经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减少,月经量正常及月经量多的人数占比升高(P<0.05)。与宫腔镜组比较,术后半年,联合组患者瘢痕长度、宽度、深度明显减小,残余肌层厚度及比例明显升高(P<0.05)。结论与多次宫腔镜手术比较,Ⅲ型CSP患者采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可以尽早恢复患者月经正常,促进瘢痕的愈合,加快子宫内膜恢复,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妊娠 宫腔镜 腹腔镜 手术治疗 子宫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术式对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18
作者 曾克非 夏婷婷 +1 位作者 吴小兰 雷详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1-75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于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Ⅱ型或Ⅲ型CSP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及入院治疗的时间顺序依次入组,...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CSP)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2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于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Ⅱ型或Ⅲ型CSP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及入院治疗的时间顺序依次入组,根据治疗方式依次纳入A组30例、B组30例和C组30例。A组接受腹腔镜下子宫动脉结扎术(UAL)+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FER)+子宫瘢痕修补术(UCR),B组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UAE)+超声监测下宫腔镜FER,C组接受腹腔镜下FER+UCR。比较3组的术中、术后情况及随访复发性CSP(RCSP)的发生率和再妊娠率。结果:①A组、B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宫腔引流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低于C组,而手术时间、住院费用高于C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低于B组(P<0.05)。②A组、B组术后阴道停止流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和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恢复时间短于C组(P<0.05)。③3组术后并发症(盆腔粘连、感染、术后大出血及下腹疼痛)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7.60±5.61个月,A组、C组RCSP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B组、C组再次妊娠率分别为82.14%(23/28)、77.78%(21/27)、81.48%(22/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UAL+FER+UCR和UAE+超声监测下宫腔镜FER能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康复,只是手术时间延长、住院费用较高;采用UCR治疗后RCSP发生率更低,临床应结合Ⅱ型、Ⅲ型CSP患者具体病情、经济条件和保留生育功能需求等进行综合评估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 子宫瘢痕修补术 子宫动脉结扎术 子宫动脉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预处理辅助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Ⅱ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张晓慧 李善华 《当代医学》 2024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药物预处理辅助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Ⅱ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诸城市人民医院和枣庄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42例Ⅱ型C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宫腔镜下清宫术前有无药物预处理分为研... 目的探讨药物预处理辅助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Ⅱ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诸城市人民医院和枣庄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42例Ⅱ型C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宫腔镜下清宫术前有无药物预处理分为研究组(n=22)与对照组(n=20)。研究组给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术前预处理后行宫腔镜下清宫术,对照组单纯行宫腔镜下清宫术。比较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初始治愈率和住院情况。结果两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初始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阴道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预处理辅助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Ⅱ型CSP疗效确切,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妊娠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宫腔镜 清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分析
20
作者 席秀梅 杨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6期19-21,共3页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试验组,各35例。参照组实施宫腔镜手... 目的:分析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试验组,各35例。参照组实施宫腔镜手术治疗,试验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包块消失时间、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恢复正常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早于参照组(P<0.05)。术后1、3 d,两组疼痛评分低于术前,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术后1、3、6、12 d,两组β-HCG水平低于术前,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手术前后,两组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减轻术后疼痛,改善β-HCG水平,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宫腔镜手术 内生剖宫产瘢痕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