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7篇文章
< 1 2 1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让略读成为“悦”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案例分析
1
作者 周莉 《教育界》 2022年第11期5-7,共3页
略读课文教学法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方法。教师要关注学生需求,基于统编版教材的单元语文素养,弄清教什么;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钻研学什么;基于文前的导读提示,设计怎么学;基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要求,训练怎么学。
关键词 略读教学 小学语文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课型特点 训练读写能力——《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教学设计
2
作者 杨保鸿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2021年第5期37-39,共3页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通过介绍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世界名画《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阐述了《清明上河图》能够名扬中外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通过介绍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世界名画《清明上河图》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阐述了《清明上河图》能够名扬中外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依据单元语文要素和课型特点,教学时,教师应紧扣"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和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展开教学;把课堂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明上河图》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写作方法 面内容 略读课文 教学设计
原文传递
感受名画魅力,品味古都风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代入式教材解读
3
作者 吴蓉 《时代人物》 2021年第8期278-278,共1页
在中华5000年光辉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宫廷画家张择端所作的北宋风俗画。画中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现开封)清明时节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北宋是中国古代文化经... 在中华5000年光辉灿烂的艺术瑰宝中,《清明上河图》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宫廷画家张择端所作的北宋风俗画。画中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现开封)清明时节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北宋是中国古代文化经济最为繁荣的一段历史时期。《清明上河图》画面细节刻画真实,时代气息浓厚,被誉为宋代社会的小百科全书,属国宝级文物。《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十大名画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作品,四次辗转为宫中收藏又遗落民间,现在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至今有八九百年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受《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代入式教材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放南山头”——从一幅画说起
4
作者 刘墨 《中国书画》 2024年第4期34-35,共2页
记得很多年前,一个作家对我说,他到了上海博物馆,看到了八大山人的原作,就是那个我们平时在画册中经常看到的鸡娃,我到现在还记得他的表情:“好小呀,我以为原作有多大呢,怎么这么小呀!”说话的时候,还用手比了一下大小。我强忍住笑,说:... 记得很多年前,一个作家对我说,他到了上海博物馆,看到了八大山人的原作,就是那个我们平时在画册中经常看到的鸡娃,我到现在还记得他的表情:“好小呀,我以为原作有多大呢,怎么这么小呀!”说话的时候,还用手比了一下大小。我强忍住笑,说:“你没看八大山人画的鱼吗?也那么小,只怕比这只鸡还要小呢!”也难怪,我们已经习惯了中国画中最喜欢表现的那些高大威武的动物,比如猛虎下山,比如鹰击长空,比如战马奔腾……而八大山人画的都是一些小东西——小鱼、小鸟、小猫,放在现代高大宽的美术馆中,一个不留神,就错过去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博物馆 八大山人 战马奔腾 鹰击长空 一幅 美术馆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构图为切入点,提升高职高考学生绘画能力
5
作者 周磊 《广东教育(职教)》 2025年第1期141-143,共3页
绘画,作为八大艺术形式之一,在艺术的广阔天地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一幅画要如实表达出绘画者的内心想法,达成某种意境,必须要在构图上下功夫,即“谋篇布局”。掌握正确的构图方法,首先要在脑海里有一个初步的构思,怎样完整地在画... 绘画,作为八大艺术形式之一,在艺术的广阔天地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一幅画要如实表达出绘画者的内心想法,达成某种意境,必须要在构图上下功夫,即“谋篇布局”。掌握正确的构图方法,首先要在脑海里有一个初步的构思,怎样完整地在画面中规划物体所占据的位置,理清主与副、远与近、高与低、大与小的关系。部分学生在绘画中不重视构图,缺少方法,随意性、不稳定性居多,就会出现画面构图不完整、不和谐的情况。因此,笔者在指导学生参加高职高考美术绘画的教学中,非常重视以构图为切入点,扎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绘画素描静物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谋篇布局 扎实有效 能力 美术绘 学生绘 一幅 构图方法 面构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园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河一风光——“绿美”店底色妆点通海“生态美”
6
作者 周桂萍(文/图) 杨含光(文/图) 《云南林业》 2024年第6期22-25,共4页
走进玉溪市通海县兴蒙乡下村白沙凹片区,村庄被绿色包围,满眼皆绿,房前屋后种满绿植花卉,一片绿意益然;来到通海一中校园内,教学楼前花木满,步移景异绿意浓,绿荫花池已成为园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漫步于高大河、红旗河畔,盛开的樱花芳华... 走进玉溪市通海县兴蒙乡下村白沙凹片区,村庄被绿色包围,满眼皆绿,房前屋后种满绿植花卉,一片绿意益然;来到通海一中校园内,教学楼前花木满,步移景异绿意浓,绿荫花池已成为园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漫步于高大河、红旗河畔,盛开的樱花芳华正盛,郁郁葱葱的灌木和地被“洋溢”着清新和自然的气息……起笔于城乡绿美项目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移景异 兴蒙乡 一幅 通海县 玉溪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一本书 画一幅画
7
作者 许明星 《山东教育》 2024年第27期F0004-F0004,共1页
绘画是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他们运用各种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桓台县实验幼儿园以绘本阅读为切入点,将绘本中的优秀图画作为教学资源,在丰富幼儿审美体验的同时,激发幼儿艺... 绘画是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他们运用各种线条和色彩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桓台县实验幼儿园以绘本阅读为切入点,将绘本中的优秀图画作为教学资源,在丰富幼儿审美体验的同时,激发幼儿艺术创作的兴趣和灵感,引导幼儿在模仿中创新,画出属于自己的故事创编。“读一本书,画一幅画”,孩子们从已有经验出发,学习绘本中的线条组合和色彩搭配,用图画表达自己对绘本的深度理解。如在阅读绘本《春山布谷》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联想创作出鲜花吐蕊、万物生长的春日景象;在阅读绘本《坦克,冲呀》的过程中,孩子们用多种材料创作出威武霸气的陆战之王——坦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幼儿园 绘本阅读 教学资源 已有经验 色彩搭配 一幅 艺术创作 深度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水县乌江镇: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8
作者 刘磊玉 《江西农业》 2025年第5期35-35,共1页
近年来,吉水县乌江镇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的部署要求,依托本地资源禀赋优势,奋力打造赣江支流乌江河畔最美乡村。聚焦“景村融合”让村庄环境更美丽乌江坪村依托临靠乌江河的优势,围绕“一路一片景、一... 近年来,吉水县乌江镇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的部署要求,依托本地资源禀赋优势,奋力打造赣江支流乌江河畔最美乡村。聚焦“景村融合”让村庄环境更美丽乌江坪村依托临靠乌江河的优势,围绕“一路一片景、一村一幅画”目标,将该村打造成省3A级乡村旅游点,连续举办七届县级油菜花旅游节,吸引周边游客10万余人前来观光游览,为周边300余户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江镇 旅游节 资源禀赋优势 乡村建设 一村 村庄环境 最美乡村 一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像尚真,画法尚精——宋代小幅画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孔六庆 《艺术探索》 2015年第5期6-17,共12页
宋人小幅画小而精。精,表现为体悟生活精到,构思精妙,画法精致,有生意趣味。得自然之真,是精的前提。真,是对从生活细节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把握与理解。宋人有此成就,是因其能在优游心境中涵养自己并形成精审自然的自觉,其艺术表现有一... 宋人小幅画小而精。精,表现为体悟生活精到,构思精妙,画法精致,有生意趣味。得自然之真,是精的前提。真,是对从生活细节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把握与理解。宋人有此成就,是因其能在优游心境中涵养自己并形成精审自然的自觉,其艺术表现有一个对自然事物进行深入观察、总结与思辨的理性氛围。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评当时画,一个"精"字用得最多。"精"字的具体宋人语境,除郭若虚所说,应还包括:作画前神闲意定;作画状态的画家精神与所画对象之融合为一;有诗画一体的自觉;有超越形似的清晰认识;画家有画法思考的理性;观者赏画之理分明。于是表现方向尚真、观察物象尚细、画法追求尚精蔚为时代风尚,从而形成宋人小幅画取像尚真、画法尚精的出彩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人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方室内乐《岭南音画二幅》创作中的线性思维 被引量:1
10
作者 翁静平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2-101,共10页
为钢琴和弦乐队而作的室内乐《岭南音画二幅》是作曲家李方继承岭南音乐标志性文化符号,并结合现代作曲技术而写就的岭南当代音乐作品。文章从整体线性结构思维表现、线性思维视角下的技术与风格融合、线性思维作用下音响与画面的联觉... 为钢琴和弦乐队而作的室内乐《岭南音画二幅》是作曲家李方继承岭南音乐标志性文化符号,并结合现代作曲技术而写就的岭南当代音乐作品。文章从整体线性结构思维表现、线性思维视角下的技术与风格融合、线性思维作用下音响与画面的联觉对应这三个方面对作品进行分析,试图探寻线性思维在该作品的整体结构构成和实现音画体裁特点方面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方 《岭南音 线性思维 作品分析 十二音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态审美的角度解析格拉宁的《一幅画》
11
作者 周瑞敏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56-59,共4页
从生态审美角度赏读格拉宁的《一幅画》,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画和一幅充满艺术魅力的绘画创作,两幅图景交互映衬,汇成人们心目中的一幅美好画卷。它不仅是自然生态美的艺术体现,还促生了人们心灵审美的生态诉求和维护... 从生态审美角度赏读格拉宁的《一幅画》,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画和一幅充满艺术魅力的绘画创作,两幅图景交互映衬,汇成人们心目中的一幅美好画卷。它不仅是自然生态美的艺术体现,还促生了人们心灵审美的生态诉求和维护精神家园的生态斗争。小说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自然美、艺术美、心灵美共生共存的生态审美观,保护自然、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也是保护人类精神家园的历史生态观,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统筹兼顾的发展生态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幅画》 生态审美 自然美 艺术美 心灵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蓝尽染现庄严——丁观鹏四幅佛画研究
12
作者 张蕊 《美术大观》 2021年第7期65-69,共5页
丁观鹏是雍、乾时期著名的宫廷画家,在其众多的作品之中,以佛教为题材的画作占有相当的比例,他有两组左右相对呼应的四幅佛画,都采用了一致的骚青色背景,体现出画面的华美、高贵、庄严、别出新意,十分令人赞叹。本文拟对此四幅作品的来... 丁观鹏是雍、乾时期著名的宫廷画家,在其众多的作品之中,以佛教为题材的画作占有相当的比例,他有两组左右相对呼应的四幅佛画,都采用了一致的骚青色背景,体现出画面的华美、高贵、庄严、别出新意,十分令人赞叹。本文拟对此四幅作品的来历、艺术风格及骚青色的内涵指向等做深入的探究,以彰显丁观鹏宫廷佛教绘画艺术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观鹏 骚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年一幅画(外一首)
13
作者 赵大国 《民族音乐》 2012年第1期94-94,共1页
新年一幅画,挂在屋檐下!龙狮舞,鞭炮炸,牵来七彩霞!对联正了才美,福字倒了才佳!人人歌飞笑如花,幸福装满家!
关键词 音乐 歌词 民族音乐 《新年一幅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启中外文化交流的钥匙
14
作者 杨宁 刘欣欣 《今日中国》 2024年第4期66-68,共3页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中国书画是中华文化的灿烂瑰宝。一幅书法,笔力遒劲,气势磅礴,字里行间流淌着中国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一幅画,栩栩如生,静谧悠远,墨色流光描绘着中国古老的神韵和灵魂。热爱,指引着华侨华人跨越山海,将富有中国...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中国书画是中华文化的灿烂瑰宝。一幅书法,笔力遒劲,气势磅礴,字里行间流淌着中国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一幅画,栩栩如生,静谧悠远,墨色流光描绘着中国古老的神韵和灵魂。热爱,指引着华侨华人跨越山海,将富有中国韵味的书画带到海外。澳大利亚的书法家王鹤与书画家邓学英也不例外,墨舞纸上,心随笔动,他们正奔赴一场场海外的书画盛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 中外文化交流 中国韵味 翩若惊鸿 墨舞 华侨华人 一幅 澳大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对幅诗意画”的制作及流变——以《御题马远山水册》及其伪作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建波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1-135,共5页
“对幅诗意画”是指根据诗文意境而创作的绘画,观者能以左右观照的方式“把玩”诗意与画境。然而此类册页在后世的传摹过程中,一些伪作忽略了诗题部分,向观者隐瞒了图像“模仿”诗文的事实,还有一些伪作试图为散佚的图像重新配对,使得... “对幅诗意画”是指根据诗文意境而创作的绘画,观者能以左右观照的方式“把玩”诗意与画境。然而此类册页在后世的传摹过程中,一些伪作忽略了诗题部分,向观者隐瞒了图像“模仿”诗文的事实,还有一些伪作试图为散佚的图像重新配对,使得原来的“由诗而画”变为了后世的“由画而诗”,进而也改变了“对幅诗意画”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意 图文关系 《御题马远山水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幅春末风光画——读曾巩的《城南》诗
16
作者 刘福龙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49-50,共2页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 此诗为熙宁十年(1077年),曾巩知福州时作。这首小诗描绘了雨后福州城南野外的自然风光。笔调轻快,写景如画,是曾巩诗作中的杰出篇章。 自古以来的山水、田园诗人,都...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 此诗为熙宁十年(1077年),曾巩知福州时作。这首小诗描绘了雨后福州城南野外的自然风光。笔调轻快,写景如画,是曾巩诗作中的杰出篇章。 自古以来的山水、田园诗人,都喜欢描写山、水、花、草。东晋的陶渊明,唐代的王维,便是描绘田园、山水的大师。在他们的作品中,一首诗就是一幅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南 田园诗人 景如 桃李花开 福州城 南野 一幅 青青草 熙宁 七言绝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 一张宣纸 一幅画卷 被引量:2
17
《中华手工》 2017年第6期120-120,共1页
宣纸,是一种有着中国烙印的传统技艺载体,习艺难,生产苦、脏、累。位于泾县乌溪的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为了让技艺永续传承,对在校生进行人才培养,推动宣纸技艺的薪火相传。手艺人们还开发出三文三的大纸,更尝试拓展宣纸用途,... 宣纸,是一种有着中国烙印的传统技艺载体,习艺难,生产苦、脏、累。位于泾县乌溪的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为了让技艺永续传承,对在校生进行人才培养,推动宣纸技艺的薪火相传。手艺人们还开发出三文三的大纸,更尝试拓展宣纸用途,运用到现代家居生活、文创产品衍生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纸 中国 股份 传统技艺 人才培养 家居生活 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懂幼儿的每一幅画——在小班绘画活动中的有效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亚蕾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5年第7期49-50,共2页
绘画是儿童的一种“语言”,儿童常借助于这种语言把自己的所见见所闻,所想表达在纸上。小班幼儿尚处于涂鸦期。此时,幼儿的绘画并不是为了描绘某个物体的形状,他们仅仅对描绘的过程感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从对绘画的过程兴... 绘画是儿童的一种“语言”,儿童常借助于这种语言把自己的所见见所闻,所想表达在纸上。小班幼儿尚处于涂鸦期。此时,幼儿的绘画并不是为了描绘某个物体的形状,他们仅仅对描绘的过程感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从对绘画的过程兴趣转化为重视绘画的结果。作为小班老师,在美术活动中应读懂幼儿的画,读懂幼儿的心声,这样才能有效地评价童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小班 评价 语言 儿童 描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沙:绿似一幅画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少才 《园林》 2010年第2期36-37,共2页
华沙看绿,是最抒情的画,那种大手笔,宽敞的视角足以让人感叹:华沙真美! 华沙是波兰的首都,面积485.3平方公里,人口170万。
关键词 华沙 世界名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天里的一幅画
20
作者 许自珍 《数字印刷》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6-58,共3页
今年初,《数字印刷》杂志刊登了《如是匠心》一文后在圈内反响热烈,文中记录了主人公老许投身于数字印刷市场的起伏经历。而今天这篇文章是老许亲自分享一路印画框产品的开发和推广过程,希望能够对打算自主开发数字印刷产品的用户有所... 今年初,《数字印刷》杂志刊登了《如是匠心》一文后在圈内反响热烈,文中记录了主人公老许投身于数字印刷市场的起伏经历。而今天这篇文章是老许亲自分享一路印画框产品的开发和推广过程,希望能够对打算自主开发数字印刷产品的用户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产品 数字印刷 印刷市场 主人公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