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7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与时俱进,培养和造就大批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学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的体会
1
作者 宋克耀 《协商论坛》 2004年第5期26-27,共2页
今年,全国政协十届二次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这是此次政协大会的一个重要议程,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章程增加了"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内容。两处提到... 今年,全国政协十届二次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这是此次政协大会的一个重要议程,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章程增加了"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内容。两处提到了关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内容,在总纲中加入了这方面的表述,在论及爱国统一战线范围时也提到,新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与时俱进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工商联会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修正案 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法的精神”七十周年: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的宪法逻辑
2
作者 周伟 彭毛才旦 《人大研究》 2025年第2期4-11,共8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1954年宪法颁布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根据“宪法的精神”制定了《章程》。作为《章程》制定依据的“宪法的精神”,其意在明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仅是新中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1954年宪法颁布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根据“宪法的精神”制定了《章程》。作为《章程》制定依据的“宪法的精神”,其意在明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仅是新中国成立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历史事实,也是由宪法确立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民主组织。它是宪法确认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体现了宪法基于二元民主理念的制度设计。其要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继续发挥政治协商职能,需要《章程》贯彻实施宪法规定。《章程》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与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形成宪法关系的宪法依据,不仅对参与的各单位和个人具有直接的约束力,同时也对国家机关产生了实际的拘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的精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统一战线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政协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答记者问
3
《中国政协》 2023年第7期43-45,共3页
2023年3月1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日前,全国政协办公厅负责人接受采访,就有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关键词 全国政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 答记者问 负责人 办公厅
原文传递
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
4
作者 郑万通 《中国政协》 2004年第3期42-45,共4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深入开展研讨的基础上,历时近一年,经过三个阶段工作,于2004年3月12日审议通过了,这是人民政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我现在就修改政协章程过程中大家所关注的四大问题,即: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深入开展研讨的基础上,历时近一年,经过三个阶段工作,于2004年3月12日审议通过了,这是人民政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我现在就修改政协章程过程中大家所关注的四大问题,即:修改政协章程原因和总原则、政协章程修正案形成过程和主要特点、修改章程的主要内容和修改章程的重要意义等谈谈认识和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 政协章程 三个代表 政协职能 三个代表 爱国统一战线
原文传递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 被引量:2
5
《协商论坛》 2004年第3期7-8,共2页
2004年3月12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一、章程总纲第一自然段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无党派民主人士"改为"无党派人士";"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改... 2004年3月12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一、章程总纲第一自然段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无党派民主人士"改为"无党派人士";"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改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章程总纲第四自然段、第十一条、第十五条和第二十条作类似修改。这一自然段相应地修改为:"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领导 自然段 澳门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社会主义事业 台湾同胞 章程 无党派人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的决定
6
《世纪行》 2011年第12期12-12,共1页
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的规定,经省政协十届二十四次常委会议讨论,决定撤销李宗轩、吴爱国、夏国玺、樊建国等4人政协湖北省第十届委员会委员资格。
关键词 常务委员会 政协委员 湖北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资格 撤销 会议 会议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河南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置专门委员会的决定
7
《协商论坛》 2013年第4期6-6,共1页
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第五十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委员会设立办公厅,专门委员会及其他工作机构的设置,按照当地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由常务委员会决定”的规定,政协第十一届河南省委员会设置以下十个专门委员会... 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第五十条“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委员会设立办公厅,专门委员会及其他工作机构的设置,按照当地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由常务委员会决定”的规定,政协第十一届河南省委员会设置以下十个专门委员会:提案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农业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学习和文史委员会、市级政协工作委员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专门委员会 常务委员会 河南省 设置 政协工作 地方委员会 提案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
8
《中国政协》 2004年第3期27-29,共3页
一、章程总纲第一自然段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无党派民主人士”改为“无党派人士”;“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改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章程总纲第四自然段、第十一... 一、章程总纲第一自然段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无党派民主人士”改为“无党派人士”;“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国外侨胞”改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章程总纲第四自然段、第十一条、第十五条和第二十条作类似修改。这一自然段相应地修改为:“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 人民政协 民主政治 政治协商制度 三个代表 政党政治
原文传递
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反观我国政治协商的意义及其完善——学习人民政协章程修正案的一点体会 被引量:7
9
作者 黄济福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0-53,共4页
本文论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民主需要投票,不等于投票;民主的真正内涵;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民主制度的缺陷;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和对我们的启示;我国政治协商的意义及其完善。
关键词 政治协商 民主理论 政协章程 意义 修正案 人民 学习 反观 西方民主制度 投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10
《中国政协》 2023年第7期22-29,共8页
(1982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94年3月1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2000年3月1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 (1982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94年3月1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2000年3月1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2004年3月12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2018年3月1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和2023年3月1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原文传递
全国政协常委会议通过决定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将于3月3日召开 建议会议审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草案)
11
《中国政协》 2018年第4期5-5,共1页
日前,全国政协十二届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召开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决定(全文另发),决定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于2018年3月3日在北京召开。
关键词 全国政协常委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审议 修正案 会议 草案 章程 议会
原文传递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12
《中国政协》 2018年第6期44-46,共3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提出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决定这一修正案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关键词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常务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 修正案 政协 章程 会议 决议
原文传递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13
《中国政协》 2023年第6期38-39,共2页
(2023年3月11日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提出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决定这一修正案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2023年3月11日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提出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决定这一修正案自公布之日起生效。会议认为,对政协章程进行适当修改,是贯彻中共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和重要举措。政协章程的修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共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充分体现中共二十大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政协章程 决策部署 章程修正案 重大举措 集中统一领导 常务委员会
原文传递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14
《中国政协》 2004年第3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政协章程 修正案 常务委员会
原文传递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
15
《中国政协》 2023年第7期30-34,共5页
一、章程总纲中增加一段,作为第三自然段,内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 一、章程总纲中增加一段,作为第三自然段,内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战线理论 民主政治理论 政党理论 各民主党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无党派人士 章程修正案
原文传递
巴特尔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 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草案)》的说明(摘要)
16
《中国政协》 2023年第6期11-13,共3页
关于政协章程修改的工作情况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巴特尔3月7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行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草案)》作说明时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事业发展... 关于政协章程修改的工作情况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巴特尔3月7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行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草案)》作说明时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对启动政协章程修改作出部署。落实中共中央部署要求,对政协章程进行适当修改,是更好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民政协制度建设和自身建设的一件大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政协章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坚持和完善 全国政协 章程修正案 人民政协制度 人民政协事业
原文传递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17
《新华月报》 2023年第7期116-123,共8页
1982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1994年3月1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
关键词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 第八届
原文传递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18
《今日浙江》 2023年第5期46-47,共2页
(2023年3月11日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提出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决定这一修正案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关键词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章程修正案 政协 常务委员会 决议
原文传递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
19
《中国民族》 2004年第4期19-19,共1页
章程第十三条中增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这一条相应地修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宣传和协助贯彻执行国家的民族政策,反映少... 章程第十三条中增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这一条相应地修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宣传和协助贯彻执行国家的民族政策,反映少数民族的意见和要求,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维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增进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和维护祖国的统一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政协章程 修正案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原文传递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正案
20
《新华月报》 2023年第7期111-116,共6页
(2023年3月11日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一、章程总纲中增加一段,作为第三自然段,内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 (2023年3月11日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一、章程总纲中增加一段,作为第三自然段,内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战线理论 民主政治理论 政党理论 各民主党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无党派人士 章程修正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