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信银行携手《中国国家地理》,致敬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 “极地来信”沉浸展在京启幕
1
《浙商》 2024年第9期100-100,共1页
8月22日,中信银行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再度携手,续写“来信”系列跨界整合品牌活动。本次活动聚焦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的冰路征程,以沉浸式展览与艺术创意传递中国极地考察“向南而行”的无畏精神,并将极地考察的探索之路与金融创新... 8月22日,中信银行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再度携手,续写“来信”系列跨界整合品牌活动。本次活动聚焦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的冰路征程,以沉浸式展览与艺术创意传递中国极地考察“向南而行”的无畏精神,并将极地考察的探索之路与金融创新的实践之路生动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考察 《中国国家地理》 沉浸式 跨界整合 金融创新 实践之路 艺术创意 探索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刊封面与读者忠诚度的培养——以《中国国家地理》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芹燕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3-54,共2页
自2000年由《地理知识》成功更名后,《中国国家地理》完成了转身,由科普读物转到科学传媒,不仅填补了国内人文地理杂志的空白,而且以多年的努力,获得了读者的认可,培养出一批忠实的读者。当然,《中国国家地理》培养读者忠诚度的... 自2000年由《地理知识》成功更名后,《中国国家地理》完成了转身,由科普读物转到科学传媒,不仅填补了国内人文地理杂志的空白,而且以多年的努力,获得了读者的认可,培养出一批忠实的读者。当然,《中国国家地理》培养读者忠诚度的策略很多,精准的刊物定位、内容为王、图片制胜、策划专题、公关营销、畅通发行渠道、完善服务体系、广告质量符合刊物定位等等,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封面——这一张吸引人第一注意力的脸,是这本杂志最具视觉冲击力的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地理》 读者忠诚度 期刊封面 培养 地理杂志 刊物定位 视觉冲击力 地理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牌视角下的《中国国家地理》 被引量:1
3
作者 孟志军 齐立强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56,共3页
《中国国家地理》的成功是其品牌的成功,从默默无闻到名满天下,它经历了品牌导入期和品牌成长期两个阶段,目前正处于品牌成熟期。从外在形态、期刊风格和办刊特色三个层面全面解读《中国国家地理》的期刊品牌,有利于全方位、深层次地认... 《中国国家地理》的成功是其品牌的成功,从默默无闻到名满天下,它经历了品牌导入期和品牌成长期两个阶段,目前正处于品牌成熟期。从外在形态、期刊风格和办刊特色三个层面全面解读《中国国家地理》的期刊品牌,有利于全方位、深层次地认识其品牌内涵与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地理》期刊品牌 生命周期 期刊风格 办刊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公众常识:专业媒体内容策划的可行路径--以《中国国家地理》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朱至刚 《青年记者》 2009年第1期84-85,共2页
能否被公众认可和接受是决定传媒存亡兴衰的关键,而这又要以获得关注为前提。最主流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当然是向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时事报道,但除此以外,还存在着各种类型传媒的其他自我实现路径。尤其对于那些不以时事报道为主要内容的... 能否被公众认可和接受是决定传媒存亡兴衰的关键,而这又要以获得关注为前提。最主流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当然是向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时事报道,但除此以外,还存在着各种类型传媒的其他自我实现路径。尤其对于那些不以时事报道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媒体而言,积极主动地尝试冲击、重构公众常识不失为一项可行的选择。实际上这也是Ⅸ中国国家地理》取得良好市场业绩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地理》 专业媒体 公众 内容策划 路径 时事报道 自我实现 积极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题策划之道:《中国国家地理》的探索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孟志军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36,共4页
期刊在市场上的成功离不开强大的选题策划能力,《中国国家地理》之所以能够取得非凡的业绩,无疑得益于它的选题策划。经过13年的探索实践,《中国国家地理》已经摸索出了独具特色的选题策划之道,专辑策划模式、选题的新闻时效性、制造社... 期刊在市场上的成功离不开强大的选题策划能力,《中国国家地理》之所以能够取得非凡的业绩,无疑得益于它的选题策划。经过13年的探索实践,《中国国家地理》已经摸索出了独具特色的选题策划之道,专辑策划模式、选题的新闻时效性、制造社会话题等成为其重要形态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地理》选题策划 专辑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极地考察的精神做一份杂志——访《中国国家地理》社长、总编李栓科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允芳 《传媒观察》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国家地理》 李栓科 社长 杂志 精神 总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受地理之美——《中国国家地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玉芹 《地理教学》 2013年第4期47-48,共2页
地理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人文美、人地关系和谐美,地理美育又是地理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之一。《中国国家地理》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地理美育素材,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多种地理之美,并在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实现其地理美... 地理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人文美、人地关系和谐美,地理美育又是地理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之一。《中国国家地理》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地理美育素材,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多种地理之美,并在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实现其地理美育的功能。以下为利用《中国国家地理》在地理教学中开展美育的实例。一、引导学生去发现、欣赏自然美纷繁复杂的大自然,囊括了千姿百态的自然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地理》 地理教学 应用 感受 地理课堂教学 自然美 人地关系 情感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家地理》做中国的《国家地理》 被引量:1
8
作者 庞春燕 《传媒》 2005年第11期31-33,共3页
5年前,提起地理杂志,人们马上想到的是美国的《国家地理》;现在,人们会想到《中国国家地理》、《华夏人文地理》和《文明》等国内刊物。自2000年10月《中国国家地理》创刊并获得成功以来,国内出现了一批人文地理和旅游类期刊,这类杂志... 5年前,提起地理杂志,人们马上想到的是美国的《国家地理》;现在,人们会想到《中国国家地理》、《华夏人文地理》和《文明》等国内刊物。自2000年10月《中国国家地理》创刊并获得成功以来,国内出现了一批人文地理和旅游类期刊,这类杂志大都把地理内容和新闻事件相结合,并配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强调可读性和趣味性,很快创造出了新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为反映地理类杂志的发展状况,本刊以《国家地理》作参照,选取国内颇具影响力的《中国国家地理》和以“中国人眼中的人文世界”为理念的《文明》为样本,观察我国地理类刊物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地理》 地理杂志 国家地理》 办刊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媒官网的新媒体转型——专访《中国国家地理》新媒体副总编辑雷永青 被引量:5
9
作者 刘胜男 《中国传媒科技》 2014年第16期22-25,共4页
今年7月1日,中国国家地理新版官方网站正式上线。打开中国国家地理网,大量极精美的图片首先映入眼帘,带来很强的视觉冲击,这是中国国家地理的一贯特色。再往下看,整个新网站的框架结构一目了然,显然网站对图片、文章进行了大量的标签化... 今年7月1日,中国国家地理新版官方网站正式上线。打开中国国家地理网,大量极精美的图片首先映入眼帘,带来很强的视觉冲击,这是中国国家地理的一贯特色。再往下看,整个新网站的框架结构一目了然,显然网站对图片、文章进行了大量的标签化管理工作,并按照地方行政区划、景观类型等做了归类细化,以话题、栏目、作者等维度结构化了所有信息,新版网站俨然一个专业地理百科知识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地理》 副总编辑 新媒体 官方网站 专访 转型 纸媒 地方行政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杂志成为市场翘楚的成功打造——访《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 被引量:1
10
作者 辛妍 《传媒观察》 2004年第8期11-13,共3页
这是一位经历独特的媒体掌门人——从23岁到33岁,他整整干了10年科学考察工作,四年在南极,四年在青藏高原,两年在北极。1997年。他卸下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队长之职,转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地理知识》... 这是一位经历独特的媒体掌门人——从23岁到33岁,他整整干了10年科学考察工作,四年在南极,四年在青藏高原,两年在北极。1997年。他卸下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队长之职,转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地理知识》杂志社社长。这本刊物经他之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杂志 《中国国家地理》 杂志社 社长 李栓科 版权输出 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差异之美 求内容之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李栓科社长访谈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雪 孙宝传 《中国传媒科技》 2008年第1期14-18,共5页
李栓科,《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长,兼总编辑。1987年进入中科院地理研究所。1988年起连续7年被中科院派往青藏高原、南极进行科学考察。1994年荣获"第二届优秀青年科学奖"。1995年任首次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队长,对北极环境的... 李栓科,《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长,兼总编辑。1987年进入中科院地理研究所。1988年起连续7年被中科院派往青藏高原、南极进行科学考察。1994年荣获"第二届优秀青年科学奖"。1995年任首次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队长,对北极环境的调查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同,填补了中国对北极的科研空白。1996年破格晋升为中科院研究员。1997年任《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2000年10月兼任总编辑至今。最初以传播科普知识为己任的《地理知识》,走过了37年后,在1997年变身为以科学传媒为定位的《中国国家地理》。十年后,它又由接手时每月仅有2万册的发行量上升到现在的每月70多万册,并以1:10的高传阅率,在全国拥有着700多万的读者,还成为了国内首家向海外输出版权的杂志,成功地走入了国际市场。它将原本看似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魔术般得变成了"地理味儿"十足的流行时尚。《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完美转型,无疑为正处在互联网、手机无线终端等新媒体挑战的传统媒体带来了更多的希望与信心。它的成功令人叹服,更令人深思。作为一本科技期刊怎样让"地理"走进寻常百姓家?曾经的自然科学家,今天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掌门人,他为何如此看重一些人曾经误以为过时的"内容为王"?又是如何运用口碑相传、多元体验(阅读体验、实地体验、互动体验)打造属于自己的内容品牌?为此,我们采访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与您一同分享他们的成功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地理》 李栓科 社长 杂志 访谈录 科学考察队 青藏高原 优秀青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家地理》对新世纪以来新疆形象的建构与传播
12
作者 陈佳 成湘丽 《新疆艺术(汉文)》 2021年第1期29-34,共6页
作为我国权威地理杂志,《中国国家地理》所塑造的新疆形象在某种意义上影响并引导着目标受众对新疆的认知。在《中国国家地理》的18种新疆地理标签分类中,地质地理和文化地理都以出现50余次的高频率稳居第一。以杨镰、李学亮、王铁男、... 作为我国权威地理杂志,《中国国家地理》所塑造的新疆形象在某种意义上影响并引导着目标受众对新疆的认知。在《中国国家地理》的18种新疆地理标签分类中,地质地理和文化地理都以出现50余次的高频率稳居第一。以杨镰、李学亮、王铁男、尚昌平、刘湘晨、刘亮程、沈苇等为代表的新疆著名学者、作家、行者、摄影家以对新疆文化的长期建构在很大程度提升了新疆形象的人文向度。在自驾游成为内地游客饱览新疆美景的重要途径的今天,《中国国家地理》已将“探险”与“挑战”打造成为新世纪新疆旅游的新的耀眼名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杂志 《中国国家地理》 人文向度 新疆形象 自驾游 新疆地理 新疆旅游 目标受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与大众的桥梁——《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成长与发展
13
作者 程江南 《青年记者》 2007年第24期72-73,共2页
《中国国家地理》志是一份传承了半个世纪的杂志,它抓住时代发展的脉搏,以崭新的办刊理念,逐渐成长为以地理学为基础,融科学、人文、自然、探险、旅游、时尚于一体的大众刊物。经过创刊、停刊、复刊、改版的曲折发展,这份有着特殊... 《中国国家地理》志是一份传承了半个世纪的杂志,它抓住时代发展的脉搏,以崭新的办刊理念,逐渐成长为以地理学为基础,融科学、人文、自然、探险、旅游、时尚于一体的大众刊物。经过创刊、停刊、复刊、改版的曲折发展,这份有着特殊发展经历的杂志承载了比杂志本身更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地理》 杂志 大众 科学 桥梁 办刊理念 发展经历 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家地理》成功之路
14
作者 邓树林 《对外大传播》 2007年第6期12-15,共4页
李栓科是最具影响力传媒人物之一,他在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上的发言,又一次引起了期刊界的注意。为他撰写的入选理由是这样的:一位自然科学家,成功打造出一本时尚的地理杂志,叫人不得不叹服。他的成功也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原来科学... 李栓科是最具影响力传媒人物之一,他在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上的发言,又一次引起了期刊界的注意。为他撰写的入选理由是这样的:一位自然科学家,成功打造出一本时尚的地理杂志,叫人不得不叹服。他的成功也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原来科学只要找到了合适的传输方式,也是很容易走进普通大众的。他原先是一位自然科学家,1997年,角色发生了转换,变成了传媒人。这个转变不是没有风险的。但,李栓科还是拿定了主意,他要以从事科学研究的执著,办一本中国人的国家地理。原先薄薄的一本《地理知识》,在走过47年的风雨路后,于1997年变身为《中国国家地理》。如今,改名后的杂志又走过了10年的路。仅仅10年,《中国国家地理》就跻身国家大刊的行列。这其中有什么奥妙,有什么绝招,它引起了记者和读者的兴趣。带着问题,在5月第36届世界期刊大会举行前夕,本刊记者采访了这家杂志的社长兼总编辑李栓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地理》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地理知识 中国成立 刊物 创办 创刊 祖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是怎样研究读者的 被引量:5
15
作者 单之蔷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8-39,共2页
作为媒体以及媒体从业人员,首先应该做的就是研究自己的读者,把自己的读者搞清楚。有一位企业家说过:"不把消费者需求搞清楚一天,我就痛苦一天。"做媒体的人,也应该有这样的决心。《中国国家地理》在改版十年的时间里,发行量由一万... 作为媒体以及媒体从业人员,首先应该做的就是研究自己的读者,把自己的读者搞清楚。有一位企业家说过:"不把消费者需求搞清楚一天,我就痛苦一天。"做媒体的人,也应该有这样的决心。《中国国家地理》在改版十年的时间里,发行量由一万多册增长到70万册以上,在高档彩色杂志中始终保持前三名,并出版了中文简体版、繁体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地理》 读者 杂志 媒体从业人员 消费者需求 企业家 发行量 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地求生——《中国国家地理》的成功之道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易军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1-66,共6页
《中国国家地理》作为一本具有50余年历史的老刊,其初创——成长——辉煌——濒死——辉煌的发展轨迹,固然使人扼腕。但是,它那种枯木逢春的顽强生命力更使人思索良深。它背后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的经营思路更是值得一些老刊和所有... 《中国国家地理》作为一本具有50余年历史的老刊,其初创——成长——辉煌——濒死——辉煌的发展轨迹,固然使人扼腕。但是,它那种枯木逢春的顽强生命力更使人思索良深。它背后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的经营思路更是值得一些老刊和所有的刊物及媒体从业者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地理》 成功之道 媒体从业者 发展轨迹 经营思路 生命力 刊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辑创新,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探索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栓科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22,共4页
《中国国家地理》从一种简单科学知识归纳的杂志.到成为传递话题和声音.把自己的观点推向社会.并引起民众反响的科学传媒.我们有一些成与败的经验教训。对于媒体,尤其对于期刊来讲.创新是它的生命力.只有保持常变常新的面孔.只... 《中国国家地理》从一种简单科学知识归纳的杂志.到成为传递话题和声音.把自己的观点推向社会.并引起民众反响的科学传媒.我们有一些成与败的经验教训。对于媒体,尤其对于期刊来讲.创新是它的生命力.只有保持常变常新的面孔.只有保持对编辑部强大的创新和自我超越的激励.才能保持一个媒体旺盛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地理》 核心竞争力 编辑创新 杂志 期刊 知识归纳 自我超越 编辑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中国国家地理》中地理情境教学资源开发的原则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丽 《文教资料》 2014年第8期181-182,共2页
高中地理进行情境教学,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目前高中地理情境教学面临情境资源单一、缺乏等问题,《中国国家地理》是高中地理情境教学的一个宝贵资源,如何开发优选其中的情境资源成为目前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高中地理进行情境教学,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目前高中地理情境教学面临情境资源单一、缺乏等问题,《中国国家地理》是高中地理情境教学的一个宝贵资源,如何开发优选其中的情境资源成为目前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在此基础上简析了开发优选《中国国家地理》中的地理情境教学资源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地理》 地理情境教学 情境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期刊如何走出去——以《中国国家地理》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晶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23,共2页
新闻出版总署在2003年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新闻出版业要走出去的战略。截至目前,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的主角是图书,已经有多家出版社开始了多语言版本的图书版权合作。而期刊业则是引进得多,输出得少。出版业担负着文... 新闻出版总署在2003年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新闻出版业要走出去的战略。截至目前,中国出版业走出去的主角是图书,已经有多家出版社开始了多语言版本的图书版权合作。而期刊业则是引进得多,输出得少。出版业担负着文化交流的重任,期刊的时效性,更有利于让海外读者近距离地了解中国人和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所以优秀的期刊应该率先行动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国家地理》 中国期刊 走出去 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 新闻出版业 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出版业 版权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家地理》的新媒体发展之路 被引量:4
20
作者 才华烨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0-41,共2页
对《中国国家地理》来讲,新媒体是未来发展的"接力棒",为杂志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中国国家地理》在新媒体发展上积极探索,受到业界的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中国国家地理》新媒体发展的“四屏”业务。
关键词 《中国国家地理》 媒体发展 接力棒 新媒体 杂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