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夏志清“张爱玲论”修订考评——兼谈《中国现代小说史》方法论之失 |
李锡龙
高琦
|
《文学与文化》
|
2025 |
0 |
|
2
|
重读夏志清教授《中国现代小说史》 |
王德威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1
|
|
3
|
小说史理念的内在视景——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
吴晓东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2
|
|
4
|
“道德视景”与“感时忧国”: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再审视 |
乔琦
邓艮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5
|
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一个症结——兼谈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
袁良骏
|
《晋阳学刊》
CSSCI
|
2010 |
6
|
|
6
|
下不为例:也谈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
江弱水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7
|
中国现代文学历史的海外形态——以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为中心 |
任南南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8
|
从“夏志清热”现象看其《中国现代小说史》 |
曾仙乐
|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
2010 |
1
|
|
9
|
众说纷纭下的一种坚持——论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的“偏见” |
杨峰霞
|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
10
|
可怕的偏见——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
卢晓霞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5 |
0 |
|
11
|
新批评中蕴含的思想“旧”源——论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
匡妙妙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2
|
论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
程维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3
|
论《中国现代小说史》的文化假设 |
单青
|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
2007 |
0 |
|
14
|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 |
王瑜
|
《唐山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5
|
对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的评述 |
谢春燕
|
《文教资料》
|
2010 |
1
|
|
16
|
文学史的深与浅——兼评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
孙郁
|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17
|
西方文化视野下的文本解读——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
王海霞
王达敏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8
|
知识背景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写作风格的生成 |
孙连五
|
《汉语言文学研究》
|
2019 |
3
|
|
19
|
超历史的风格史书写——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批评风格的考察及其启示 |
刘丽娜
傅学敏
|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
2008 |
0 |
|
20
|
版本学视野中的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 |
许昭
|
《华文文学》
|
201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