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的前前后后 被引量:6
1
作者 蔡美彪 《河北学刊》 CSSCI 1999年第2期95-98,共4页
关键词 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 成书过程 版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成就三题
2
作者 陈其泰 《浙江学刊》 CSSCI 1994年第3期100-104,共5页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成就三题陈其泰范文澜先生是浙江绍兴人,1893年11月15日诞生。他在抗日战争以前即是有名的大学教授和国学家,著有《群经概论》、《正史考略》、{文心雕龙注》等。抗战爆发,他走出大学课堂,脱下教授...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成就三题陈其泰范文澜先生是浙江绍兴人,1893年11月15日诞生。他在抗日战争以前即是有名的大学教授和国学家,著有《群经概论》、《正史考略》、{文心雕龙注》等。抗战爆发,他走出大学课堂,脱下教授的长衫,着上戎装,来到抗日游击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通史简编》 范文澜 封建社会 农民战争 中国近代史》 统治阶级 中国历史 唯物史观 土地所有权 古文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通史简编》与“通”
3
作者 黄静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23-28,共6页
《中国通史简编》是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地叙述中国古代历史的著作 ,范文澜继承了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 ,大大发展了“通”的意识 ,对通史编撰提出新的要求。范文澜在长期的通史研究工作中 ,总... 《中国通史简编》是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地叙述中国古代历史的著作 ,范文澜继承了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 ,大大发展了“通”的意识 ,对通史编撰提出新的要求。范文澜在长期的通史研究工作中 ,总结出通史编撰的“直通”、“旁通”、“会通”原则 ,对今天的通史编撰仍然具有极其宝贵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通史简编》 范文澜 通史编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与钱穆《国史大纲》比较研究
4
作者 赵梅春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51-57,共7页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钱穆《国史大纲》在有关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动因、主体等问题上,表现出了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代表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关于中国历史的两种不同认识。《中国通史简编》强调经济基础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认为...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钱穆《国史大纲》在有关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动因、主体等问题上,表现出了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代表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关于中国历史的两种不同认识。《中国通史简编》强调经济基础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认为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推动力,而中国历史在这两股力量的推动下不断从低级社会形态向高级社会形态发展,合乎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国史大纲》则力图证明中国历史是在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推动下,以士大夫阶层为领导,于和平的环境中以舒齐的步骤不断进步,有异于在斗争中凸显其活力的西方社会。有关中国历史认识的这种差异,一方面反映出其撰述者用以考察中国历史的指导思想有别,另一方面则折射出面对历史巨变人们所采取的应变对策的不同。《中国通史简编》第一次系统地说出了革命者对中国历史的全部看法,而《国史大纲》则更多地代表传统知识分子面对国家民族危机所采取的应变策略。不难看出,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不仅受制于其历史观,同时也与其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历史前途的憧憬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文澜 钱穆 《中国通史简编》 《国史大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通史简编》问世前后
5
作者 陈子平 曹霞 《陕西档案》 2013年第5期23-24,共2页
在陕西省档案馆馆藏资料里,保存着一本名叫《中国通史简编》的书。这本书由历史学家范文澜所著,是中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地叙述中国历史的史学巨著,与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堪称“姊妹篇”,又与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 在陕西省档案馆馆藏资料里,保存着一本名叫《中国通史简编》的书。这本书由历史学家范文澜所著,是中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地叙述中国历史的史学巨著,与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堪称“姊妹篇”,又与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尚钺主编的《中国历史纲要》、吕振羽所著《简明中国通史》并称“五朵金花”,影响甚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通史简编》 《简明中国通史 马克思主义观点 历史学家 馆藏资料 省档案馆 中国历史 范文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通史简编》的早期传播及影响研究
6
作者 董家宁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67-70,共4页
《中国通史简编》的出版,是中国共产党出版事业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运用唯物史观全面总结中国历史的重要实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通史简编》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思想与革命思想的宣传载体,对当时的革命斗争... 《中国通史简编》的出版,是中国共产党出版事业中的一件大事,也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运用唯物史观全面总结中国历史的重要实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通史简编》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思想与革命思想的宣传载体,对当时的革命斗争有重要价值。在与国民党争夺历史解释权方面,《中国通史简编》在国统区的出版与传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见证了中共上海出版阵地的奋斗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通史简编》 通史编纂 出版传播 范文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对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任虎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9-118,160,共11页
在范文澜从传统国学研究转向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历史研究过程中,《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发挥了重要作用。范文澜编撰《中国通史简编》时,在历史科学理论和编写方法方面,将《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作为重要理论资源和参考对象,并以其... 在范文澜从传统国学研究转向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历史研究过程中,《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发挥了重要作用。范文澜编撰《中国通史简编》时,在历史科学理论和编写方法方面,将《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作为重要理论资源和参考对象,并以其为参照构建中国通史编纂体系,影响了此后国内史学界的中国通史书写模式。随着理论探索的深入,范文澜在修订《中国通史简编》过程中不仅纠正了以往存在的史料和考订方面的缺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对唯物史观的教条化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文澜 斯大林 《中国通史简编》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
原文传递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与人民历史的书写
8
作者 杨霖怀 王建华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2023年第4期4-17,共14页
《中国通史简编》是坚持唯物史观书写人民历史的经典著作。著者范文澜围绕“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这一主题,应用阶级分析法厘定近代前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民内涵,书写生产、阶级、民族三个斗争场域中的人民主体力量,秉持历史主义、以人... 《中国通史简编》是坚持唯物史观书写人民历史的经典著作。著者范文澜围绕“劳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这一主题,应用阶级分析法厘定近代前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民内涵,书写生产、阶级、民族三个斗争场域中的人民主体力量,秉持历史主义、以人民利益为标准评价封建社会统治阶级,运用大众风格写史,勉励人民承担不同时期的历史责任。当《简编》中斗争、革命的叙事权威变迁为如今奋斗、现代化的主导话语时,则需要思考如何贯通“生产和生活”“阶级和社会”“民族和文明”,立体书写人民历史,展现人民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通史简编》 书写人民历史 范文澜
原文传递
范文澜所著《中国通史简编》问世前后
9
作者 散木 《党史博览》 2008年第4期52-53,共2页
毛泽东亲自创意并交代任务 历史学家范文澜所著的《中国通史简编》,是中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地叙述中国历史的史学巨著。它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
关键词 《中国通史简编》 范文澜 马克思主义观点 抗日战争时期 历史学家 中国历史 毛泽东
原文传递
千秋青史情无限──蔡美彪先生谈十卷本《中国通史》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殿才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10,共6页
千秋青史情无限──蔡美彪先生谈十卷本《中国通史》许殿才1995年8月31日上午,我们访问了著名历史学家蔡美彪先生。蔡先生祖籍杭州,1928年出生于天津,解放前先后在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读书。1949年毕业后考取北大研究... 千秋青史情无限──蔡美彪先生谈十卷本《中国通史》许殿才1995年8月31日上午,我们访问了著名历史学家蔡美彪先生。蔡先生祖籍杭州,1928年出生于天津,解放前先后在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读书。1949年毕业后考取北大研究生,在导师邵循正先生指导下研究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通史简编》 《中国通史 中国近代史》 范文澜 《经学概论》 《文心雕龙注》 《续资治通鉴》 马克思主义 国统区 章学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要了解中国历史──推荐范文澜《中国通史》
11
作者 米舒 《党政论坛》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中国通史 范文澜 中国历史 二十四史 《资治通鉴》 《中国通史简编》 编排的合理性 认识历史 大读者 中国原始社会
原文传递
为新版《中国通史》一条史料订误
12
作者 罗义俊 《社会科学》 1979年第3期119-119,共1页
范老《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编第二章第三七页上,有一段叙述汉初轻徭薄赋政策,说: “汉文帝是著名节俭的皇帝。他亲耕籍田,提倡农耕,免收天下农田租税凡十二年。”
关键词 《中国通史 租税 十三年 《中国通史简编》 汉文帝 史料 轻徭薄赋 订误 汉初 田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范著《中国通史》若干史实问题的商榷
13
作者 许福谦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4期68-71,73-77,共9页
范文澜同志所著《中国通史简编》,是我国最早用马列主义观点系统阐述中国历史的巨作。全书体大思精,文字流畅,观点鲜明,历来为史学工作者和爱好者所称道。 该书自一九四二年在延安初版以来,范老生前曾几次加以修订,使之日臻完善。最近,... 范文澜同志所著《中国通史简编》,是我国最早用马列主义观点系统阐述中国历史的巨作。全书体大思精,文字流畅,观点鲜明,历来为史学工作者和爱好者所称道。 该书自一九四二年在延安初版以来,范老生前曾几次加以修订,使之日臻完善。最近,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的同志,作了一些校订,定名为《中国通史》,重新出版。 范老治学严谨,自为学术界所公认。但中国历史悠久,史籍浩繁,如此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简编》 史学工作者 马列主义 体大思精 中国历史 近代史 治学严谨 范文澜 系统阐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的中国古代史研究
14
作者 侯虎虎 加东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9-24,共6页
延安时期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在是在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较为自由的学术氛围下进行的。当时学者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采用了丰富多样的历史研究手段,在立足史料,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从理论高度进行了系统... 延安时期的中国古代史研究在是在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较为自由的学术氛围下进行的。当时学者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采用了丰富多样的历史研究手段,在立足史料,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从理论高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其研究成果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由于过分强调史学研究为现实服务,因而其科学性便受到损害,甚至在个别问题上出现了非历史主义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中国古代史 《中国通史简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皎若列眉 洋洋巨观──评文白对照本《中国历代名臣言行录》
15
作者 张亚新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名臣言行录》 中国历代 司马迁 二十四史 《中国通史简编》 历史观 世道人心 城市出版社 思想性格 明末清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范文澜的通史编纂思想
16
作者 孙旭红 《图书情报研究》 2013年第1期60-62,59,共4页
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是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叙述中国历史的著作。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该书注重社会经济结构分析,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推动力,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具有会通意识且资料翔实、语言生动的通史典... 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是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叙述中国历史的著作。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该书注重社会经济结构分析,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推动力,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具有会通意识且资料翔实、语言生动的通史典范,其编纂原则对今天的通史编撰仍具有极其宝贵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 编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学中的“武则天现象”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辽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6期111-113,共3页
关键词 武则天 中国文学 文化心理 《新唐书》 《中国通史简编》 长篇小说 张易之 《隋唐演义》 历史真实 郭沫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都——中国最早的茶叶市场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启生 《社会科学(甘肃)》 1983年第4期79-79,共1页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巴蜀茶叶集中到成都,再运到武都卖给西北游牧部落。成都和武都是中国最早的茶叶市场”。
关键词 《中国通史简编》 茶叶市场 游牧部落 范文澜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们党对自己国家几千年历史有了发言权”——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编纂事业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庆云 《历史评论》 2021年第1期93-99,共7页
毛泽东对《中国通史简编》评价甚高。他说:我们党在延安又做了一件大事……我们共产党人对于自己国家几千年的历史,不仅有我们的看法,而且写出了一部系统的完整的中国通史。这表明我们中国共产党对于自己国家几千年的历史有了发言权,也... 毛泽东对《中国通史简编》评价甚高。他说:我们党在延安又做了一件大事……我们共产党人对于自己国家几千年的历史,不仅有我们的看法,而且写出了一部系统的完整的中国通史。这表明我们中国共产党对于自己国家几千年的历史有了发言权,也拿出了科学的著作了。范文澜(1893—1969)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开拓者之一,他穷半生之功潜心于中国通史撰著,所著《中国通史简编》和《中国近代史》,观点新颖,视野开阔,规模宏伟,学识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史学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简编》 中国近代史》 范文澜 规模宏伟 发言权 共产党人
原文传递
20世纪中国先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20
作者 鹤野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93-96,共4页
20世纪中国先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鹤野时光飞逝,岁月悠悠。再过数载,二十一世纪的曙光就即将临现在神州大地上。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中国的先秦史研究和其他学科一样步步趋前、持续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奠定了它在国学研... 20世纪中国先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鹤野时光飞逝,岁月悠悠。再过数载,二十一世纪的曙光就即将临现在神州大地上。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中国的先秦史研究和其他学科一样步步趋前、持续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奠定了它在国学研究领域特别是历史学领域“第一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史研究 马克思主义史学 20世纪 郭沫若 王国维 甲骨文 二十世纪上半叶 《中国通史简编》 古史辨派 实证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