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事理论视域下外宣翻译中的国家形象建构研究——以《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英译本为例
1
作者 于强福 朱康利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22-28,共7页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大国形象的建构也显得尤为重要,而外宣翻译是建构国家形象的有力载体、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是一本深刻探讨中国道路及其对世界贡献的理论书籍,本土...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大国形象的建构也显得尤为重要,而外宣翻译是建构国家形象的有力载体、传播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是一本深刻探讨中国道路及其对世界贡献的理论书籍,本土译者对其进行外宣翻译是中国国家形象自塑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叙事理论为理论基础,探究译者如何通过运用文本素材选择性采用、标示式建构和参与者重新定位三个叙事建构策略,在《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英译本中构建中国关注民生、崇尚和平、社会稳定、“自信”而不“自傲”的大国国家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理论 国家形象建构 《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及世界贡献
2
作者 刘涛 叶光林 《学理论》 2024年第6期26-29,共4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的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开辟出的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口规模巨大的国情基础上,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和...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的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开辟出的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口规模巨大的国情基础上,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和平发展特征显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有特征,是人口巨大规模国家探索出的新模式,为世界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本质特征 世界贡献 中国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特质、文明贡献与世界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欢 李宏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32-40,共9页
文化底蕴承载着国家的发展方向和道路选择,“中国式”和“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与发展归根到底是不同文化形态的逻辑展开。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综合孕育而成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有别于西方现代化模式... 文化底蕴承载着国家的发展方向和道路选择,“中国式”和“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与发展归根到底是不同文化形态的逻辑展开。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综合孕育而成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有别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具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品质的新发展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化之魂、文化之梁、文化之基,由此呈现出中国式现代化人民主体的文化追求、开拓创新的文化理念、开放包容的文化原则、和谐发展的文化特质和家国天下的文化格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显著标志,对文明发展主体的重现、传统文明现代价值的重估、现代化性质与方向的重识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振兴、现代化道路的多样化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文化特质 文明贡献 世界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及其世界贡献 被引量:2
4
作者 钟晟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6-21,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作了全新概括,引发全世界广泛关注。中国式现代化是全新的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径和模式,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这种模式呈现出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汇聚了更深沉、更持...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作了全新概括,引发全世界广泛关注。中国式现代化是全新的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径和模式,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这种模式呈现出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汇聚了更深沉、更持久的中国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再造了现代化,也再造了世界,为其他国家实现现代化在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上提供了中国方案,展现了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 中国道路 世界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贡献
5
作者 路媛 《青年与社会(下)》 2015年第7期280-281,共2页
在世界社会主义高潮与低潮迭起的运动发展中,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检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国道路的成功实践,为其它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提供指导和借鉴;前景和美好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活生动的形象展示出特有的魅... 在世界社会主义高潮与低潮迭起的运动发展中,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检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国道路的成功实践,为其它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提供指导和借鉴;前景和美好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鲜活生动的形象展示出特有的魅力:坚破解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难题,提供了新的民族实践形式;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风好正扬帆,展现了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和美好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世界社会主义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之世界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谢迪斌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确认的中国式现代化五个特色之一。这一确认是从人类现代化历史比较维度上概括的。这一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创新了传统现代化的价值理念与行为方式,为国际发展与世界和平作出了理论与实践贡献,具...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确认的中国式现代化五个特色之一。这一确认是从人类现代化历史比较维度上概括的。这一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创新了传统现代化的价值理念与行为方式,为国际发展与世界和平作出了理论与实践贡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长远的历史意义: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人类现代化的新路径,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了世界经济新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维护了国际和平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 国际贡献 世界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明的决断 非凡的功绩——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看邓小平的两大历史性贡献
7
作者 解超 《党政论坛》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8-10,共3页
关键词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历史性贡献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决断 功绩 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同志 毛泽东同志 毛泽东思想 历史贡献 历史地位 正确道路 经验教训 国家
原文传递
浅谈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与贡献
8
作者 易朝天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7,共6页
毛泽东同志一生致力于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基础上,又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经济理论对我们深刻领会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增强... 毛泽东同志一生致力于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开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基础上,又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经济理论对我们深刻领会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 探索与贡献 毛泽东经济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邓小平 《毛泽东选集》 世界社会主义事业 社会主义社会 经济事业 自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成就及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兼评第三届“小世马会”外国学者的中国观念 被引量:1
9
作者 宋朝龙 《海派经济学》 2020年第2期214-228,共15页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成就、制度属性及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需要好好总结的课题。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是在一穷二白的起点上展开的,新中国前30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改革开放巩固和推进了这些经济成就,中国经济...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成就、制度属性及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际需要好好总结的课题。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是在一穷二白的起点上展开的,新中国前30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改革开放巩固和推进了这些经济成就,中国经济前30年和后40年是不能相互否定的,因为二者有着相同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经济的制度属性涉及全民所有或集体所有的土地制度、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政府的宏观规划作用、对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和利用等,这些制度要素相互联结,构成了中国的新型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道路克服了西方金融资本主导的积累制度、改变了国家作为金融资本守夜人的角色、避免了诸多第三世界国家所陷入的新自由主义陷阱、制衡了新自由主义金融帝国的世界统治,中国道路具有引领全球化新阶段的制度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 经济成就 制度属性 世界经济 贡献
原文传递
从世界大历史和文明全球化的视角 认识小平同志的历史贡献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战略图景(中)
10
作者 贾环通 《四川社科界》 2014年第4期36-41,共6页
三、坚持中国道路,形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实现途径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邓小平同志的第三个历史贡献,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关键词 邓小平同志 历史贡献 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全球化 文明 世界 中华民族复兴
原文传递
“改革开放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综述
11
作者 王连喜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08年第6期74-77,共4页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与深圳市委党校于2008年10月18日至20日在深圳市委党校联合举办了"‘改革开放与当代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
关键词 中国改革开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国家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 当代社会主义 当代资本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 学术研讨会 深圳市
原文传递
The Theoretical Cornerston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12
作者 Li Deshu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2年第3期95-100,共6页
本文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重要思想贡献。如:他从价值与真理统一的新高度来规定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恢复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导向;以“什么是社会主义”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相统一的方式来把握社会主义的现... 本文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重要思想贡献。如:他从价值与真理统一的新高度来规定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恢复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导向;以“什么是社会主义”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相统一的方式来把握社会主义的现实形态,从而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历史道路问题;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评价标准体系的定位,为确立当前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奠定了基础;等等。这些都具有深刻的理论启迪和巨大的思想解放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 思想贡献 初级阶段 邓小平 新高度 历史道路 现实形态
原文传递
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13
作者 刘贵田 《党政干部学刊》 1998年第12期13-15,共3页
二十年前中央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的界碑。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始标志的新时期的二十年,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改革开放的二十年;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二十年;是中国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 二十年前中央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的界碑。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始标志的新时期的二十年,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改革开放的二十年;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二十年;是中国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的二十年;也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在全党得以确立的二十年。本文试就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问题,谈几点浅见,并以此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一届三中全会 理论贡献 什么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本质 新阶段 当代中国
原文传递
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4
作者 谢韬 《新华文摘》 2022年第23期12-12,共1页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中国共产党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式...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一。中国共产党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探索出新的现代化道路,为人类持久和平、繁荣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外部世界 人类命运共同体 和平发展道路 持久和平 现代化道路 中国共产党 重大贡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