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楚辞《九歌》的诗体特征与屈原的独特贡献 |
赵敏俐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从《荷珠新配》到《九歌》:兰陵剧坊的兴起与衰落 |
张佳棻
|
《南大戏剧论丛》
|
2024 |
0 |
|
3
|
《九歌》神话原型的英译问题研究 |
曲樊樊
|
《现代语言学》
|
2024 |
0 |
|
4
|
生态实践观念在先秦诗歌中的融合——以《九歌》为例 |
曾琢
|
《文学艺术周刊》
|
2024 |
0 |
|
5
|
《九歌》中的“灵”字——兼谈与“巫”的关系 |
周心月
|
《今古文创》
|
2024 |
0 |
|
6
|
《九歌》祭祀性质辨析 |
兰甲云
陈戍国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7
|
从《离骚》和《九歌》的节奏结构看楚辞体的成因 |
葛晓音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6
|
|
8
|
论祭祀诗反映的南北文化——以《周颂》、《九歌》为考察中心 |
高婉瑜
|
《浙江学刊》
CSSCI
|
2002 |
9
|
|
9
|
《九歌》楚颂说 |
韩高年
|
《中州学刊》
CSSCI
|
2003 |
6
|
|
10
|
迷狂与理智——试论《九歌》独特的审美趋向 |
何长文
|
《中州学刊》
CSSCI
|
2001 |
4
|
|
11
|
《九歌》源于黄河流域考 |
吴龙辉
|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3 |
8
|
|
12
|
从战国楚墓祭祀竹简看《九歌》的属性 |
王泽强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7
|
|
13
|
再论《国殇》与《九歌》 |
黄凤显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14
|
萧萧云从传《九歌》 浩浩姑熟写《太平》——萧云从艺术探微 |
王稳苓
郑文宏
|
《石家庄学院学报》
|
2005 |
3
|
|
15
|
由屈原《九歌》源于巴巫歌看屈原与巴文化的关系 |
黄萍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6
|
《九歌》性质研究辨析 |
潘啸龙
陈玉洁
|
《长江学术》
|
2006 |
3
|
|
17
|
论古代歌舞剧《九歌》 |
黄士吉
黄鹤
|
《大连大学学报》
|
2003 |
3
|
|
18
|
《九歌》与黔中傩文化再探 |
黄永堂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5 |
5
|
|
19
|
论《九歌》文学与图像的关系 |
何继恒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20
|
《九歌》文体新论 |
韩高年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