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身份隐喻背后的生存悖论——读菲利普·罗斯的《人性的污秽》 |
袁雪生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20
|
|
2
|
种族身份危机和女性生存悲剧——从视角转换的角度解读菲利普·罗斯《人性的污秽》 |
何朝辉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2016 |
3
|
|
3
|
论《人性的污秽》中的元小说叙事技巧 |
何朝辉
|
《皖西学院学报》
|
2010 |
3
|
|
4
|
《人性的污秽》中匿名信的话语分析 |
赵娜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5
|
论《人性的污秽》的战争创伤书写 |
李书影
|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
2
|
|
6
|
美国校园知识分子的现状——读《人性的污秽》 |
杨梅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2
|
|
7
|
后现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典范之作——评菲利普·罗斯的《人性的污秽》(英文) |
何朝辉
|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
2017 |
1
|
|
8
|
《人性的污秽》:白/黑之间的话语建构与身份追问 |
钟晓文
|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19 |
1
|
|
9
|
净化与摧毁——试析《人性的污秽》 |
王丽霞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10
|
从身体美学视角论罗斯《人性的污秽》对理性的批判 |
彭禹
|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18 |
1
|
|
11
|
代际创伤与《人性的污秽》中主人公科尔曼·希尔克的种族身份危机 |
黄婷婷
|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2
|
伦理拷问与道德冲突——菲利普·罗斯《人性的污秽》社会伦理观解读 |
乔传代
|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3
|
身体社会学视域下的菲利普·罗斯《人性的污秽》研究 |
彭禹
|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4
|
希望的破灭——从创伤理论探究《人性的污秽》中科尔曼父亲之死与科尔曼身份危机 |
黄婷婷
|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2017 |
0 |
|
15
|
《人性的污秽》中的“异化”母题 |
严宁
|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6
|
以存在主义研究《人性的污秽》 |
王柏力
|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7
|
《人性的污秽》中科尔曼的自卑情结 |
汤英
|
《怀化学院学报》
|
2013 |
1
|
|
18
|
探寻身份的秘密——菲利普·罗斯《人性的污秽》主题意蕴解析 |
杨明坤
|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19
|
《人性的污秽》中幻灭的“美国梦” |
贺文静
|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3
|
|
20
|
《人性的污秽》中福妮娅的创伤历程研究 |
王金林
|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
201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