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隋至五代西天祖师像与《付法藏因缘传》
- 1
-
-
作者
陈粟裕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
出处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7-174,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古时期佛教在丝绸之路南道上的传播与图像呈现研究”(项目编号16CZJ011)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北魏时西域沙门吉迦夜与昙曜翻译的六卷本《付法藏因缘传》记录了从佛陀传法迦叶始,至师子比丘的二十三位西天传法祖师,它对中国天台宗、禅宗等宗派祖师系统的建构产生了重要影响。图绘西天祖师像的做法在北朝时已出现,但严格依照《付法藏因缘传》文本绘制的当为开凿于隋开皇九年(589)的大住圣窟。此后直至晚唐五代,龙门和敦煌均有西天祖师像的图绘或文字记录。这些内容展示出地论宗、禅宗等宗派利用《付法藏因缘传》进行本宗祖师建构过程中的细节。
-
关键词
《付法藏因缘传》
祖师信仰
大住圣窟
擂鼓台中洞
敦煌石窟
-
分类号
B949.2
[哲学宗教—宗教学]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宁县普照寺金贞元铜钟和庆城慈云寺金泰和铁钟铭文考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张宝玺
宋文玉
-
机构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甘肃庆阳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
-
出处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2-100,共9页
-
文摘
宁县普照寺金贞元铜钟和庆城慈云寺金泰和铁钟所铸铭文可补地方文史。宁县普照寺金贞元铜钟铭文引用《付法藏因缘传》和《湘山野录》中的两个佛教故事说明铸钟的重要性。庆城慈云寺金泰和铁钟所铸铭文具名县内外镇、村、庄、社、寺等30多个佛教机构,施主近800人,在行政上几乎涵概了县境内所有地域。这些村镇名称是我们今天研究古地名演变的绝好资料,多数地名为现今延用,相当一部分则失考,有待进一步研究。
-
关键词
金贞元铜钟
金泰和铁钟
《付法藏因缘传》
《湘山野录》
《八大菩萨曼荼罗经》
庆阳府彭原县盈倉广济院
-
分类号
K877.3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B947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昙曜兴佛及其历史地位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张淼
-
机构
南京大学哲学系
-
出处
《五台山研究》
2005年第3期3-7,共5页
-
文摘
昙曜在北魏佛教发展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文成帝的支持下,昙曜通过开凿石窟、改革僧官制度、新设寺户和撰译佛教典籍等实践活动,不仅实现了他“弘教护法”的愿望,而且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在中国佛教史上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
关键词
昙曜
“昙曜五窟”
昭玄寺
“僧祗户”
“佛图户”
《付法藏因缘传》
-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