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典型案例分析的《劳动合同法》主体分层模式探究 |
郭淑贞
姚成林
|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6 |
0 |
|
2
|
论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主体的变更——从《劳动合同法(草案)》一读稿谈起 |
董保华
陆胤
|
《中国劳动》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3
|
《劳动合同法》实施一年以来相关研究述评--基于劳动力市场及其三方主体的视角 |
鄢圣文
谭叙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4
|
农民工权益保障法律主体有关问题研究——兼析《劳动合同法(草案)》相关规定 |
问清泓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
2006 |
0 |
|
5
|
透视《劳动合同法》下的劳务派遣模式 |
柯淑君
|
《中国商界》
|
2008 |
1
|
|
6
|
关于高职教育“订单式”培养模式探讨——以《劳动合同法》为视角 |
孙蕊
|
《职业教育研究》
|
2012 |
0 |
|
7
|
新劳动合同法背景下如何创新人才派遣模式 |
陈放放
|
《人力资源管理》
|
2014 |
1
|
|
8
|
劳动合同法下基于核心人才模型的多元化雇佣模式 |
卞元春
|
《中国商界》
|
2009 |
0 |
|
9
|
劳动合同法对于市场经济主体的保护研究 |
侯雷静
|
《老字号品牌营销》
|
2021 |
0 |
|
10
|
推力抑或隐患——《劳动合同法》深度解读——转变发展模式是根本 |
|
《浙商》
|
2008 |
0 |
|
11
|
劳动合同法的管理学分析与企业人性化管理 |
王寿鹏
高天好
|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2
|
企业社会责任:劳动合同主体利益平衡的新路径 |
郭慧敏
张娜
|
《经济导刊》
CSSCI
|
2007 |
2
|
|
13
|
关于《劳动合同法》中竞业禁止条款的完善思考 |
徐丽雯
|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4
|
被规避、被冷落的劳动合同法及其出路——劳动关系调整中国家行政主导取向之检讨 |
冯同庆
|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
2009 |
6
|
|
15
|
论劳动合同法中人性化管理的理论根源 |
高天好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8 |
2
|
|
16
|
《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
闫新燕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17
|
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应注重“三个三” |
宋营坤
段连民
肖汉忠
|
《经济师》
|
2009 |
0 |
|
18
|
《劳动合同法》(草案)与农民工权益保障相关问题研究 |
问清泓
|
《行政与法》
|
2007 |
0 |
|
19
|
关于《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对劳务派遣的影响探析 |
欧阳渊
|
《人力资源管理》
|
2013 |
0 |
|
20
|
《合同法》课程中实验方法的模式及技术 |
叶秀
|
《法制与经济》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