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介《医学实在易》的特点及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郭选贤 张留超 吴毓敏 《河北中医》 2003年第1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医学实在易》 书评 陈修园 中医古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实在易》学术特点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慧光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37-39,共3页
陈修园《医学实在易》的特点是由博返约 ,从浅入深 ,对疾病分类简明扼要 ,系统辨证施治 ,理法方药师古而不泥古 ,探其源通其变 ,论证阐发微奥 。
关键词 《医学实在易》 陈修园 学术特点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实在易》评述
3
作者 林慧光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35-37,共3页
陈修园《医学实在易》的特点是由博返约 ,从浅入深 ,对疾病分类简明扼要 ,系统辨证施治 ,理法方药师古而不泥古 ,探其源通其变 ,论证阐发微奥 ,切指实在之处。
关键词 《医学实在易》 陈修园 辨证施治 评述 清代 理法方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内服复方用药规律复杂网络关联系统综述 被引量:2
4
作者 彭希宸 李廷保 杨鹏斐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9期16-18,共3页
[主要目的]数据挖掘分析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内服复方用药规律规律。[资料来源]陈修园《医学实在易》。[选择文献量及依据]纳入药物组成齐全的中药内服复方。排除药名不全的方剂、外用方剂、单味药方、未注明药物组成的方剂。[数据提... [主要目的]数据挖掘分析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内服复方用药规律规律。[资料来源]陈修园《医学实在易》。[选择文献量及依据]纳入药物组成齐全的中药内服复方。排除药名不全的方剂、外用方剂、单味药方、未注明药物组成的方剂。[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筛选出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通过该软件"方剂分析"功能,研究组方用药规律;"频次统计"每味药出现频次排序。"规则分析"(支持度个数45,置信度0.8)药物间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核心算法及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相关度8,惩罚度2),挖掘组合新方。[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纳入内服复方253首,用药234味。使用频次>15的有23味药,前6位是甘草、茯苓、人参、白术、生姜、当归。药物组合出现频次前3位是"人参+甘草";"白术+甘草";"甘草+茯苓"。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得到4个新处方。[未来展望]运用大数据、循证医学理念,强化互联网思维,发挥计算机人工智能作用,结合临床实际分析灵活应用关联规则和聚类研究得到组方规则、核心组合和新处方,能更好、更全面地继承古代名医学术思想及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规律 陈修园 医学实在 内服复方 老中医经验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 复杂网络关联 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 使用频次 循证医学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修园辨治痛风思想探析
5
作者 张懿泽 吴方真 +5 位作者 林晓蓉 杨晓凌 赵宇杉 黄淑敏 陈思奕 赵钟文 《江苏中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64-66,共3页
痛风是以肢体游走性剧痛为主要特点的一种疾病。清代著名医家陈修园对于痛风辨治有着独到见解,其首辨痛风与痹病之别,认为痛风虽因外感风寒湿三邪所致,但以风邪为主,次辨虚实寒热。陈氏认为,痛风初期属表实证,治宜解表温里;若属虚证则... 痛风是以肢体游走性剧痛为主要特点的一种疾病。清代著名医家陈修园对于痛风辨治有着独到见解,其首辨痛风与痹病之别,认为痛风虽因外感风寒湿三邪所致,但以风邪为主,次辨虚实寒热。陈氏认为,痛风初期属表实证,治宜解表温里;若属虚证则据气血亏虚之况,分血虚证和病久所致的气血两虚证分别治疗,血虚证治宜补血活血、祛风除湿,气血两虚证治宜补益气血、祛风除湿、温里散寒。针对痛风病久之变证,陈氏则分为入络、生痰、伤阴分而论治。若痛风属热证误治,陈氏则予以疏风清热、通经活络之药。陈氏辨治痛风之思想对现代临床诊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修园 痛风 《时方妙用》 《医学实在易》 《医学从众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汗为心之液临床意义之浅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朱林平 曹旭焱 +3 位作者 李志强 孙仕润 刘长玉 杜武勋 《陕西中医》 2012年第9期1268-1268,共1页
“汗出与否”在中医临床中极受重视,清代医家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十问歌写道:“一问寒热二问汗”,其将“问汗”排在第二位,可见前人早已认识到了汗的重要性。通过询问汗之有无,可了解津液之盈亏与存亡,病性之寒热虚实和机体的阴... “汗出与否”在中医临床中极受重视,清代医家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十问歌写道:“一问寒热二问汗”,其将“问汗”排在第二位,可见前人早已认识到了汗的重要性。通过询问汗之有无,可了解津液之盈亏与存亡,病性之寒热虚实和机体的阴阳盛衰,并直接指导临床治疗,而“心主汗液”和“汗为心之液”是中医基本理论之一,其提示心与汗液关系密切,本文就“汗为心之液”进行讨论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意义 《医学实在易》 中医基本理论 寒热虚实 中医临床 清代医家 阴阳盛衰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临证要诀》自序
7
作者 郭选贤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2期524-525,共2页
余宗亲中为医者素多,耳濡目染,余幼年即略知医之一二。中有名震乡里者,余曾询其学医之道,乃出其珍藏医书一册,曰熟读背诵可也。此书名《医学实在易》,乃中医歌诀名著,为清代医家陈修园所著,该书以诗概要,易记精效,"浅""易"二字乃是... 余宗亲中为医者素多,耳濡目染,余幼年即略知医之一二。中有名震乡里者,余曾询其学医之道,乃出其珍藏医书一册,曰熟读背诵可也。此书名《医学实在易》,乃中医歌诀名著,为清代医家陈修园所著,该书以诗概要,易记精效,"浅""易"二字乃是其亮点所在。问世以来,读其书而业医者不计其数。余曾同家族亲朋中之年龄相近者,诵读陈氏之书。其中多有熟背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临证 《医学实在易》 要诀 清代医家 藏医书 陈修园 同家族 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眩晕五字诀
8
作者 倪正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4年第5期36-36,共1页
很多老年人都存在眩晕、头痛等症状.清代名医陈修园在《医学实在易》中提出:“暴眩为风火与痰,渐眩为上虚气陷.”指出导致眩晕的四大原因分别为风、火、痰、上虚气陷.大家不妨从暖、减、动、补、辨五个字入手预防眩晕发作——
关键词 眩晕发作 《医学实在易》 老年人 陈修园 原因分 气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话白术之妙用
9
作者 李太生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白术 《医学实在易》 妙用 健脾除湿 风寒湿痹 陈修园 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汗一定是“阳加于阴”吗
10
作者 赵厚睿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59-860,共2页
关键词 《医学实在易》 清代医学 寒热虚实 中医临床 阴阳盛衰 临床治疗 临床意义 形成机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