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医门法律》和《临证医案指南》探析喻嘉言与叶天士辨治咳嗽异同
1
作者 王莎 许航 +1 位作者 李成年 方铁根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1期59-62,共4页
本文旨在根据《医门法律》和《临证医案指南》比较喻嘉言与叶天士两位医家对咳嗽的认识以及辨证、治疗的异同。喻嘉言认为,咳嗽病因病机为内外合邪,而重在内因,强调内在体质因素于咳嗽发病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临证分型主张病随体异,探... 本文旨在根据《医门法律》和《临证医案指南》比较喻嘉言与叶天士两位医家对咳嗽的认识以及辨证、治疗的异同。喻嘉言认为,咳嗽病因病机为内外合邪,而重在内因,强调内在体质因素于咳嗽发病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临证分型主张病随体异,探求治病之本。叶天士认为,咳嗽应分外感内伤,外邪侵袭主犯肺卫,久则变传五脏,强调外感六淫是咳嗽发病的主要病因。两位医家学术思想鲜明,在咳嗽的辨证论治上各有建树。喻嘉言独创清燥救肺汤以治秋燥咳嗽并提出咳嗽治病的六大禁忌。叶天士将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融会贯通,提出风温咳嗽久燥伤阴等创新理论,以经方并蓄时方形成其治咳理论。通过对比两者对咳嗽的辨治,挖掘其思想异同,探析其治法特色,从而为后世理论研究与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喻嘉言 叶天士 咳嗽 《医门法律》 《临证案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喻嘉言《医门法律》燥证辨治之贡献 被引量:7
2
作者 连博 孙莹 杨梅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58-59,67,共3页
从秋伤于燥、燥先伤上焦华盖、气血津液脏腑定位、燥病必渴、辨治燥证多从肝肺二脏入手等五个方面对喻嘉言辨治燥证的特点进行梳理,并探索其论治规律,感悟其论燥的独特之处与贡献,以期对现今燥证的预防和治疗有所启迪。
关键词 燥证 辨证论治 喻嘉言 《医门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医门法律》治燥理论探析干燥综合征中医治疗特色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晶 李奕茜 汪悦 《吉林中医药》 2022年第2期138-141,共4页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病因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口、眼、鼻的干燥而与中医的"燥证"密切相关。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首次详细论述"燥证",并提出相应的认识及治疗。本文将从喻氏对于"燥证"...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病因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口、眼、鼻的干燥而与中医的"燥证"密切相关。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首次详细论述"燥证",并提出相应的认识及治疗。本文将从喻氏对于"燥证"的认识、气血三焦治燥二方面出发,结合现代干燥综合征中医治疗及有效医案进一步探析喻氏治燥理论对于干燥综合征中医治疗特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治燥理论 《医门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医门法律》论喻昌重规范的医德思想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占立 赵群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第4期559-561,共3页
重规范是清代名医喻昌医德思想的重要特征。喻昌在继承传统医德思想的基础上在其医学著作《医门法律》中援"佛"入"医"借鉴佛教的戒律思想进一步阐述了他的"以律戒医"的医德规范。分析了喻昌在《医门法律... 重规范是清代名医喻昌医德思想的重要特征。喻昌在继承传统医德思想的基础上在其医学著作《医门法律》中援"佛"入"医"借鉴佛教的戒律思想进一步阐述了他的"以律戒医"的医德规范。分析了喻昌在《医门法律》中提出的"慎""精""诚"以及"求真"等具体的医德规范或要求,并指出了喻昌医德思想的基本特征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门法律》 以律戒 德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喻昌《医门法律》对外感诸病辨证论治之特色 被引量:1
5
作者 曹碧茵 童瑶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39,共2页
   喻昌的《医门法律》,在辨证论治方面有诸多创见如对中寒阴证、中风、痉病、湿热证、中暑、燥病等各病证辨证论治,各具特色。
关键词 喻昌 《医门法律》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门法律》比类思想浅探 被引量:3
6
作者 刘亮 徐王兵 张淑云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20-20,共1页
关键词 《医门法律》 比类 喻嘉言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门法律》与脏腑辨证 被引量:1
7
作者 易峰 杨进 《中医药通报》 2010年第1期38-39,共2页
《医门法律》是清初著名医家喻昌所著。喻昌,字嘉言,江西南昌府新建(今南昌市新建县)人。因新建古称西昌,故其晚年自号西昌老人。喻氏成年习儒,攻举子业,然仕途不顺,遂削发为僧。出家期间,兼攻医术,悉心研究。后蓄发还俗,游... 《医门法律》是清初著名医家喻昌所著。喻昌,字嘉言,江西南昌府新建(今南昌市新建县)人。因新建古称西昌,故其晚年自号西昌老人。喻氏成年习儒,攻举子业,然仕途不顺,遂削发为僧。出家期间,兼攻医术,悉心研究。后蓄发还俗,游历苏浙皖赣等地,定居于江苏常熟虞山脚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门法律》 脏腑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门法律》之“律”
8
作者 朱炳林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525-526,共2页
关键词 《医门法律》 喻嘉言 误诊 误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门法律》痹证用药刍议
9
作者 赵黎 《甘肃中医》 2010年第1期1-2,共2页
喻昌在《医门法律》一书中探讨了痹证的证候处治,收录了"附痹证诸方"21首,崇经典,创新意,认为治痹以"开通阳气,补养阴血"为贵。该文就《医门法律》中的痹证处方用药,从扶正固本,多重气血;通络止痛,以通为要;详察寒... 喻昌在《医门法律》一书中探讨了痹证的证候处治,收录了"附痹证诸方"21首,崇经典,创新意,认为治痹以"开通阳气,补养阴血"为贵。该文就《医门法律》中的痹证处方用药,从扶正固本,多重气血;通络止痛,以通为要;详察寒热,不可执一等方面作一初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门法律》 痹证 扶正固定 通络止痛 辛开祛风 化痰祛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喻昌《医门法律》论治痨瘵
10
作者 吴曦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6-8,共3页
喻昌论治痨瘵,立三大基本病机为"精亏血虚,血痹血瘀"、"阴虚火旺,火炎刑金"、"精枯血燥,燥气戕肺";并分设三大治法即"甘药培中,润血行瘀"、"清金润肺,金水相生"、"益胃生金,清... 喻昌论治痨瘵,立三大基本病机为"精亏血虚,血痹血瘀"、"阴虚火旺,火炎刑金"、"精枯血燥,燥气戕肺";并分设三大治法即"甘药培中,润血行瘀"、"清金润肺,金水相生"、"益胃生金,清燥救肺"。三法中存一法一旨,一法为"润",一旨为"培土生金",以顾护胃气为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喻昌 《医门法律》 痨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评《医门法律》对《金匮要略》的贡献 被引量:1
11
作者 楚海波 张田仁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0年第4期8-11,7,共5页
《医门法律》由清初三大医家之一喻昌所著,他学识渊博,立论本源《内经》,博采众家,注重实践,勇于创新。尤其对《伤寒论》、《金匮》多有阐发和创见,实为开清代研究仲景学说的第一人,影响颇广。此外还著有《伤寒尚论》、《寓意草》等书... 《医门法律》由清初三大医家之一喻昌所著,他学识渊博,立论本源《内经》,博采众家,注重实践,勇于创新。尤其对《伤寒论》、《金匮》多有阐发和创见,实为开清代研究仲景学说的第一人,影响颇广。此外还著有《伤寒尚论》、《寓意草》等书。《医门法律》共六卷,撰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该书除第一卷论述四诊之法律及《内经》、《伤寒论》、《金匮》治疗法则以外,第二至第六卷则以六气及杂病为纲,分门别类,取《金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匮要略 《医门法律》 伤寒论 仲景学说 寓意草 杂病 四诊 喻昌 二至 脉浮而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门法律》之论痢疾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佳怡 周天羽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第2期203-205,共3页
被誉为"清初三大家"之一的著名医家喻昌所著《医门法律》,从"论、法、律"顺序对痢疾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以及明代医家误治的案例进行了原因总结,并对其进行了阐释。书中提出治疗痢疾的三大禁忌,在辨病辨证、遣方... 被誉为"清初三大家"之一的著名医家喻昌所著《医门法律》,从"论、法、律"顺序对痢疾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以及明代医家误治的案例进行了原因总结,并对其进行了阐释。书中提出治疗痢疾的三大禁忌,在辨病辨证、遣方用药等方面要注意以上所述之禁忌,避免误治,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痢疾 《医门法律》 病因病机 禁忌 治法 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门法律》医德规范思想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彩云 刘霁堂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20期80-81,86,共3页
《医门法律》是我国第一部全面探讨医德规范的专著,为清初名医喻昌阐述临床辨证论治之法则、揭示临床诊治之禁律的力作。剖析《医门法律》医德规范思想形成背景以及“医者笃于情”“医为人之司命,先奉大戒为入门”等具体的医德规范思想... 《医门法律》是我国第一部全面探讨医德规范的专著,为清初名医喻昌阐述临床辨证论治之法则、揭示临床诊治之禁律的力作。剖析《医门法律》医德规范思想形成背景以及“医者笃于情”“医为人之司命,先奉大戒为入门”等具体的医德规范思想,并指出《医门法律》医德规范思想的特点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门法律》 德规范 喻嘉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医门法律》治咳六大禁忌
14
作者 段锦 陈林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342-1344,共3页
喻昌对内伤杂病多有新见解,对疾病的辨证论治严谨而精当。提出治疗咳嗽的六大禁忌。在辨证立法、遣方用药等方面要注意上述禁忌,避免误治。
关键词 咳嗽 《医门法律》 禁忌
原文传递
祖国医学第一部医学之规范《医门法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森林 《中国卫生法制》 2010年第6期10-12,共3页
《医门法律》是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喻昌所撰,为喻昌的代表作之一。《医门法律》是作者通过发明伤寒蕴义,又取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分门别类,结合临床病证,阐述论治法则和方药的一部综合性医书。但与其他医书不同的是,该... 《医门法律》是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喻昌所撰,为喻昌的代表作之一。《医门法律》是作者通过发明伤寒蕴义,又取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分门别类,结合临床病证,阐述论治法则和方药的一部综合性医书。但与其他医书不同的是,该书在阐述辨证论治的内容中,贯穿了一条从医的重要主线,即依法从律。临床必用法则,即所谓"法";辨证治疗明确禁例,即所谓"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门法律》 祖国 临床病证 明末清初 辨证论治 辨证治疗 学家 喻昌
原文传递
从喻昌著作探讨汉化佛教医药对中医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龙奉玺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6-9,共4页
喻氏一生,经历了"自儒而禅,自禅而医"的过程。他平生著作较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喻嘉言医学三书》,文采出类拔萃,医理精湛,其中渗透了许多佛家思想和典故。佛教医药是近年才出现的一种提法,其实它本是五明学之一。在长达... 喻氏一生,经历了"自儒而禅,自禅而医"的过程。他平生著作较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喻嘉言医学三书》,文采出类拔萃,医理精湛,其中渗透了许多佛家思想和典故。佛教医药是近年才出现的一种提法,其实它本是五明学之一。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汉化佛教历史上,对僧尼自身保健和大众健康均有卓越的贡献。佛教医药随着佛经传入,并且对道家名医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中医也对印度的吠陀医学和佛教医学施加影响,脉学著作被译成梵文。汉化佛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深刻地影响了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特别在医学领域,是继承和发扬传统医药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有丰富了中医药学内容,而且还包括方法上的借鉴与医德医风的完善与提升。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如何在新的条件下进一步挖掘汉化佛教的相关医学资源以丰富传统中医的宝库,依然是一项极有价值的工作。本文立论有据,文笔流畅,论证严谨,值得拜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喻昌 四大 阴阳 《医门法律》 引佛入 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名家论湿病
17
作者 黄元金 《健康生活》 2014年第5期22-23,共2页
清代名医喻昌,在其《医门法律》书中写道,有个中年男子病人,长期下肢麻木、呼吸气喘,经常咳嗽,曾给多个医生看病,大多诊断为肺气虚。在治疗方面,都以补气、平喘、止咳等方法用药。可是,患者症状均未得到明显改善且越来越严重。... 清代名医喻昌,在其《医门法律》书中写道,有个中年男子病人,长期下肢麻木、呼吸气喘,经常咳嗽,曾给多个医生看病,大多诊断为肺气虚。在治疗方面,都以补气、平喘、止咳等方法用药。可是,患者症状均未得到明显改善且越来越严重。是日,喻氏给患者看病,其诉日常下肢麻木,关节酸痛,用手按压稍有浮肿的感觉。综合切脉,喻氏判断为湿气过重,导致肺气不宣引发上述症状。喻氏采用健脾化湿,清肺祛痰的治疗原则,方药用健脾加藿香苏梗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家 湿病 《医门法律》 下肢麻木 健脾化湿 关节酸痛 治疗原则 肺气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喻昌医学三书》之研究
18
作者 龙奉玺 蒋力生 《中医文献杂志》 2010年第5期49-49,共1页
《尚论篇》、《医门法律》和《寓意苹》是喻昌的代表著作,后世合称为《喻昌医学三书》。1、《尚论篇》内容:喻昌推崇方有执的三纲之说,将《伤寒论》按照三纲鼎立、以法统纲的原则重新编次。即六经是分析伤寒病的大纲,风伤卫、寒伤... 《尚论篇》、《医门法律》和《寓意苹》是喻昌的代表著作,后世合称为《喻昌医学三书》。1、《尚论篇》内容:喻昌推崇方有执的三纲之说,将《伤寒论》按照三纲鼎立、以法统纲的原则重新编次。即六经是分析伤寒病的大纲,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是辨证大纲,将桂枝汤、麻黄汤、青龙汤作为鼎足三纲的三大的治法。2、六气为病思想:包括4方面内容:反对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将中寒证治内容补充完整;将中风分内外两种,首创“内风”之说;纠正《内经》“秋伤于湿”为“秋伤于燥”,创清燥救肺汤;将热湿暑三气合而论述。3、议病式内容:“议病式”为工具化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喻昌 《尚论篇》 《医门法律》 《伤寒论》 清燥救肺汤 阳常有余 六气为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喻嘉言论治水肿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春全 张沁园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45-49,共5页
江清初名医喻嘉言于《医门法律》中记载了丰富的论治水肿病证理论思想。其论治水肿,以肺、脾、肾三脏为主,将水肿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证。重视肾中真阳在水的气化过程中的作用,遣方用药勿伤肾中真阳,勿使胸中大气受损。... 江清初名医喻嘉言于《医门法律》中记载了丰富的论治水肿病证理论思想。其论治水肿,以肺、脾、肾三脏为主,将水肿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证。重视肾中真阳在水的气化过程中的作用,遣方用药勿伤肾中真阳,勿使胸中大气受损。喻嘉言认为治病之药,贵得其宜,意在使脾之健运、肺之治节、肾之关门、膀胱之气化得以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喻嘉言 水肿 扶阳 实脾 温通 祛寒 散结 《医门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血压从气论治四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寿康 韩凤 《河北中医》 1986年第4期43-44,共2页
低血压症(指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有急性与慢性之分,急性低血压往往出现晕厥,呼吸微弱,汗出肢冷等休克状态;慢性低血压,则经常表现为头晕、胸闷、气短等证。笔者认为,无论是急性低血压,或者是慢性低血压,均与... 低血压症(指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有急性与慢性之分,急性低血压往往出现晕厥,呼吸微弱,汗出肢冷等休克状态;慢性低血压,则经常表现为头晕、胸闷、气短等证。笔者认为,无论是急性低血压,或者是慢性低血压,均与祖国医学理论中的“气”关系十分密切。唐容川《血证论》指出“其气冲和,则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气结则血凝……”。喻嘉言《医门法律》也说,“五脏六腑,大经小络,昼夜循环不息,必赖胸中大气斡旋其间”。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所描绘的“气陷”,其症状与低血压十分吻合,他说,“此气一虚,呼吸即觉不利,而且肢体酸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压症 从气论治 《医学衷中参西录》 急性低血压 慢性低血压 《医门法律》 毫米汞柱 舒张压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